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

时间:2023-10-07 08:30:33 来源:网友投稿

文|岳海明

***总书记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由此可见,足以使我们充满自信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官方的电视媒体,河南卫视不断推出观众喜闻乐见的蕴含文化底蕴的节目,从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再到端午节的《洛神水赋》《丽人行》《兰陵王入阵曲》等节目,均获观众好评,其节目内容和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不仅回应了时代对文化自信的呼唤,还以其传播的创新性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出于对时新性、国内及国外传播效果的考量,本文主要以《洛神水赋》为例来探讨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一系列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即“七一”重要讲话,他提出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党的十九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报告中也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传统节日晚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研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的文艺作品,可聚焦到各卫视的传统节日晚会。从2021年已举办传统节日晚会观之,举办春节晚会和元宵节晚会的卫视居多,而举办清明节和端午节文艺晚会的卫视则偏少,其中,央视和河南卫视均举办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以及端午节四场传统节日晚会。

央视位居主流媒体之首,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履行主流媒体责任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它为省级卫视做出了表率,例如在端午晚会“端午好时节”中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享端午节习俗、传授非遗手艺环节作为节目的串场并且请来了屈原后代分享其家族故事,将传统文化融入歌舞之中,央视面向的受众是全国人民,为了节目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观看喜好,晚会采取了传统文艺晚会的形式,由主持人和嘉宾共同完成,又在主持人和嘉宾阵容方面延续了形式创新,即 “跨界+混搭”的创意形式,如演员韩雪和田雨跨界搭档李思思、杨帆担任主持人。

与央视端午节晚会有所不同的是,作为省级卫视的河南卫视别出心裁,推出了端午晚会“端午奇妙游”,采取了“网剧+网综”的创新形式,河南卫视端午晚会的主要受众群体是青年一代,节目从唐朝的社会视角出发,讲述了四位唐小妹进宫献艺路上发生的故事,贴合当代青年人的思想状态。

《洛神水赋》文艺节目这一案例主要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样涵盖了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洛神水赋》节目爆红后,该水下舞导演又出新作水下舞蹈《红》,用以献礼建党百年,用新作展现了红色革命文化。《洛神水赋》诞生于新时代,文化自信支撑节目内容,节目形式创新性地呈现节目内容,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性表达,节目具有增强文化自信的传播效果。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其推特转发了该视频,将视频传播到海外社交平台,B站还出现了用户自发剪辑制作的海外网友对“水下舞”好评的视频。作为受传者,网民们不仅在观看完“水下舞”之后发出积极正向的反馈,在自媒体时代,青年群体也成为主动的传播者,体现了青年群体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主体性地位,为提高《洛神水赋》节目的传播力赋能。源于已有的文化自信,青年群体在观看节目时由衷地赞美中华民族的文化,也从海外网友的好评中,找到了本民族文化的定位,增强了文化自信。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文化事业顺应时代发展,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性传播,是维护党对文化事业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传播上,要坚持“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打造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使文艺作品适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
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作品自由发展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包含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维护党的领导,坚持“二为”和“双百”,亦是文化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注入的力量。

(二)深挖本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以河南卫视的《洛神水赋》节目为例,节目内容的核心内涵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河南洛水,展现了河南本土的文化。全国的每一个地区,都拥有专属于其本地的源远流长的文化,这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分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性传播中,地方深挖本土文化,不仅能使文化传播更具说服力,坚定一方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还能以地方之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传播。

(三)用好新兴媒介技术,创新表达形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互联网信息传输技术不断升级更新,新兴的媒介技术可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例如:5G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结合,融合文字、音频、视频、直播、VR、AR、游戏等多种媒介形态,在未来将提升用户的媒介使用体验,这些技术都有利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进行有机结合,让优秀的文化内容搭载最新的媒介技术,从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表达形式,做出外在符合美学价值,内在深入人心的文化传播作品,达到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走出去”的传播效果。

(四)找准目标受众,拓宽传播渠道

《洛神水赋》节目以及“端午奇妙游”晚会下设另外6个节目,明确目标受众为青年群体,采取了青年群体热衷的网络短剧和网络综艺的形式,打破了传统晚会的形式,融合了多种文化符号,播放渠道也从电视拓展到网络,大象新闻网甚至比河南卫视电视台提前1小时播出了该节目,该节目还通过B站、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青年群体常使用的热门视频网站播出,拓宽了传播渠道。

以河南卫视《洛神水赋》为代表的文艺作品,坚持“两创”文化方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性传播,从内容到形式均颇有新意,该文艺作品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强化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传播至国外社交平台之后也赢得了外国网友的赞美,作品“出圈”的背后是硬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论是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应维护党的领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深挖本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用好新兴媒介技术,创新表达形式;
找准目标受众,拓宽传播渠道。文化事业在创新性传播的过程中,体现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创新性传播的有机统一,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将本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赋能。XWCB

猜你喜欢晚会创新性卫视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9期)2021-12-06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流动几何的创新性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慈善晚会3小雪花·成长指南(2014年9期)2014-10-20慈善晚会2小雪花·成长指南(2014年9期)2014-10-20慈善晚会1小雪花·成长指南(2014年9期)2014-10-20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声屏世界(2014年11期)2014-02-28

推荐访问:视域 中华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