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培育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3-10-06 20:35:03 来源:网友投稿

向生敏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其生态意识影响着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没有了农民生态化的生产生活行为,乡村振兴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环节在于培育农民的生态意识,引导农民无论是在农业生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农村的绿水青山助推乡村的全面振兴。目前已经有研究指出了培育农民生态意识的路径,如秦扬提出要完善制度建设,营造新农村的生态文化氛围,构建与时俱进的生态意识培育体系[1];
陈冬仿认为,应从完善农民生态意识培养体系、丰富农民生态文明培养内容、搭建农民生态文明培养平台等各方面作为切入点。[2]这些研究都认为,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本文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及其实践路径进行的一些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乡村发展构建了蓝图。农民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因此,乡村振兴视域下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以绿色为底色的乡村产业的需要

乡村产业的兴旺必然是以绿色为前提,把生态环境良好放在第一位的。因此,以绿色为底色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引导农民生态化的生产生活行为,通过推行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在保持农村环境优美的基础上挖掘经济价值,使农民在迈向生活富裕的同时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以绿色为底色的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于农民这个乡村产业的基本实践主体在行为方式上的绿色或生态化转型。从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入手,让农民自觉学习生态知识,接受生态技术培育,从而在提升农民生态素养的基础上让农民认识到发展绿色产业对自身和生态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投入农村绿色产业发展中,实现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二)打造宜居乡村生态环境的需要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3]生态宜居那必然是集生态优美、环境洁净,居住适宜三者为一体的,因此,生态宜居离不开农民绿色的生产生活行为。农民只有在生态意识的指引下才能规范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从而为生态优美,环境洁净,居住适宜创造条件。同时,农村滋养了世世代代的农民,因而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是最熟悉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最了解当地生态保护的重点和难点,最清楚当地人文风俗的群体,他们在修复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上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农民具备良好的生态意识,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生态宜居的先决条件,只有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才能发挥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引导农民在生态宜居建设中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自觉爱护生活环境。

(三)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需要

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村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活的富裕,更是农村文化的振兴。***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乡风文明建设必然要以农耕文化为根基,从农耕文化中汲取优秀基因,以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为乡村振兴筑造良好生态文化氛围。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实践中孕育了“天人合一”思想,形成了亲近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意识。乡风文明必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氛围,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要以弘扬农耕文化精髓为基础。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生态理念,既为重塑乡村人与自然关系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培育当代农民生态意识提供了传统基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承农耕文明,推动乡风文明必然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文明乡村的前提是文明的人,以提升农民生态意识为起点,引导农民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实现优秀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与时俱进,以农村良好的精神风貌为乡村全面振兴营造氛围。

(四)推进农村生态有效治理的需要

乡村振兴是推动农民达成“良好生态环境”的民生福祉,农村生态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4]农村生态治理与农民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以及农业生产中的行为相关。因此,农民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农村生态治理中去,从提升农民生态意识入手,以引导农民生态化行为为目标,可以从源头减轻农村生产生活污染。乡村生态治理的关键是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生态治理成效依赖于农民是否在良好生态意识指导下践行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良好的生态意识指导下,农民才能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发展生态农业,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
才能改变过去乱扔、乱排的行为,保持农村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民生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从源头减轻农村污染的关键,因此,乡村生态有效治理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民生态意识。

(五)实现农民生活可持续富裕的需要

农民富裕的生活是建立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以农业的生态化转向和农村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为前提。要实现农民生活的可持续富裕,必须以提升农民生态意识为基础,引导农民积极投身于生态农业,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又让农民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当农民达到生活富裕,物质生活极大满足时,农民会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其生活的环境中去,要求更高的环境质量,农民也将不断调节自身的行为,使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朝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向发展。

自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以来,农民生态意识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农村生态宣传渠道较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传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等现实原因,阻碍了农民生态意识的进一步提升,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一大难题。

(一)农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生态意识薄弱

农民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是乡村振兴视域下培育农民生态意识面临的现实问题。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据数据显示在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达到了91.8%,其中未上过学的人占比达到了6.4%。[5]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了农民自我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尽管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力度,但受农民自身的理解能力所限,农民对生态环境的恶化与自身行为的关系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加之当前很多农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在农业生产中依旧存在盲目生产的行为。比如化肥、农药的不科学使用,为了省钱在生产中选择价格便宜但资源消耗大、污染性大的产品,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二)生态宣传渠道较窄,宣传效果不佳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下,国家有关部门制作了一大批蕴含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化作品,比如记录片《绿水青山》,影视作品《最美的青春》和普法动漫微视频《民法典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等等,旨在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但是,目前农村地区污染依然严重,说明农民生态意识依旧不高,其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主要是通过政策文件上传下达的形式,使得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由于农民忙于农事,休息娱乐时间较少,这些文艺作品难以走进农民的生活,并且由于自身理解能力有限,难以走进其内心。另一方面农村生态宣传工作多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发传单、贴标语、照本宣科地传达有关生态保护的政策文件,这种浮于表面的宣传方式不仅忽略了农民的认知程度,还忽略了农民的个体差异,难以实现对生态意识培育的重点、难点对象进行因材施教,所以生态宣传教育对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作用大打折扣。

(三)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是当前培育农民生态意识的一大现实障碍。一方面,生产方式较为传统。当前农村很多地区,农业生产以依靠人力为主,存在着对化肥、农药、地膜等不合理使用的情况,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负担。比如202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平均为40.2%,仍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6]农民由于生态意识不足,难以认识到习以为常的生产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比较传统,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只有17.4%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7],在大多数农村习惯于将生活污水泼到院里或地里或是通过排水沟排入屋外或附近河流,这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农民生活方式传统还表现对垃圾难以进行分类处理,对塑料袋的使用还很频繁等等。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阻碍了生态意识的提升。

(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法制保障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带领下,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不足。一方面,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是不完善的。比如,针对农村地区垃圾处理、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没有配套的相关治理法规。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使得这些行为得不到纠正和规范,这不仅无助于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而且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有关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法律法规是稀缺的,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关系着乡村的全面振兴,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法规为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村规民约不完善。相较于法律而言,村规民约更贴近农民的实际生活,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而言也更通俗,更能理解。村规民约因根据各村实际情况而制定,能够弥补法律法规在各村具体情况上的缺失,但是在多数农村,村规民约不完善甚至缺失,丧失了对农民生态意识的引导作用。

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培育农民生态意识是基础环节。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生态教育打牢生态意识的思想基础,以生态实践深化生态意识的同时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方能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

(一)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既为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提供了宝贵资源。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在形式方面,可以寓教于乐。将***生态文明思想与农民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节目相结合,在文化节目中体现***生态文明思想。比如,以小品的形式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样使生态文明教育在贴近农民生活和实际中培育农民的生态意识。在渠道方面,要在发挥村宣传栏、条幅、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在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基础性作用上,充分结合“互联网”,挖掘短视频、微信、短信的宣传价值从而弥补传统媒体存在的不足。比如,可结合当下部分农民将短视频作为娱乐方式的特点定期投放蕴含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影视作品和记录片潜移默化地培养农民生态意识。在内容上,要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发挥***生态文明思想人民至上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水平的人群在宣传教育中有所侧重。

(二)开展农村生态实践活动,引导农村生产生活新方式

农民生态意识提升的过程也是在生产生活中实践的过程。通过开展农村生态实践活动,逐步引导农民摈弃过去传统的生产生活行为,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实践中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关键在于与农民的切实利益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能为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道路,能够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留住乡间绿水青山,从而真正使生态意识走进农民的内心。另一方面要以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引导农民改善人居环境。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环保基础设施的欠缺,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为突破口,通过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污水处理系统等等逐步引导农民学会垃圾分类处理,学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引导农民绿色消费,引导农民在生活中减少对白色塑料袋的使用,不购买含磷洗衣粉,引导农民适度、勤俭绿色消费。通过引导农民参与生态实践,从而加深对生态发展理念的认同。

(三)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农民生产生活行为

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需要完善的农村生态法律法规为其提供保障。一方面要通过制定和完善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为刚性的约束对农民行为进行规范,只有对农民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才能有效缓解农村环境污染。还要通过不断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的奖惩制度,明确奖惩制度的细则,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积极奖励,也要对破坏生态环境,违反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另一方面,要将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纳入农村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为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提供法律遵循。只有从立法的高度规范农民行为,才能在引起农民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中改善其行为,从而真正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的村规民约。由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牵头,在广泛征求村民以及相关人士建议的基础上按照民主的原则制定适合本村具体情况的村规民约,使农民自觉调整自身生产生活行为。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以农民生态化的生产生活行为为发展以绿色为底色的乡村产业、打造宜居乡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生态有效治理、实现农民生活可持续富裕提供坚实的基础。面对目前培育农民生态意识的现实障碍,必须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
开展农村生态实践活动,引导农村生产生活新方式;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范农民生产生活行为;
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浓厚氛围和行动支撑,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培育文明意识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请文明演绎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漫说文明农村百事通(2020年11期)2020-06-27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4期)2018-05-02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科学大众(中学)(2018年2期)2018-02-01意识不会死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对不文明说“不”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42期)2017-06-06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文明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

推荐访问:视域 重要意义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