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及其实践机制

时间:2023-12-02 10:42:02 来源:网友投稿

周欣 张宥

摘 要:***生态文明思想站立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深度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吸收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中华传统生态智慧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旨归深刻回应了人民的重大关切,维护了人民生态环境权益,保证了人民主体地位。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生态价值观、为民造福的生态发展观、标本兼治的生态保护观、人人有责的生态治理观、五位一体的生态战略观和民族复兴的生态历史观共同发力,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
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逻辑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这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谋篇布局,奠定基调,提供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遵循。人民至上理念是贯穿***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等重要论述,始终都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诠释。这为有效化解新时代生态矛盾,提供优质生态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提供行动指南。推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长远意识,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

一、***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理论渊源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2],表明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生态治理任重道远。新发展阶段丰富生态文明新形态,需要溯源生态理论的整体系统,结合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理念,寻找新的破题点。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反映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突出表达了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

1. “以人为本”的生态主体观

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探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文明意识觉醒和主体价值探寻的双向过程。自然与人是客观世界的两大系统,二者辩证统一。自然界相较于人类是客体,人类作为生态世界的实践者是主体。这里马克思所指的主体是具体的从事实践的人,而非抽象的人。即生态问题研究的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离开人类谈生态便失去了研究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被确定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4]。因此从人的主体地位出发,对自然展开系统探索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区别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所在。“以人为本”的生态观是把人作为现实世界的主体并诉诸人类现实需要和根本利益所进行的自然探寻。它着眼于全人类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及整体利益,按照自然发展规律来合理获取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以期认识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里的“以人为本”价值观是对资本主义“以物为本”价值观的根本否定,和对其破坏生态环境获取物质利益行为的绝对批判。马克思主义主体生态观把人看作自然生态的主体,强调人在可以支配自然的同时更加关注人对自然的保护,将权利和义务统一进生态进程的整体,其对于我们參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2. “共荣共生”的辩证生态观

围绕生态哲学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问题探讨形成了多种观点。其中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与自然绝对地对立,忽视二者的统一性;
自然中心主义将人与自然绝对地统一,忽视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辩证生态观则通过唯物辩证法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科学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持续发展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5]马克思辩证生态观有两层含义。其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二者互为存在。人类受孕于自然母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自然界刺激人类语言、思维意识器官大脑的产生,并为人类发展提供后续能源。反过来人作为生命有机体隶属自然界,参与自然生态循环系统。其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能动的存在物,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给自然打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印记。反之人对自然的改造又会产生生态环境方面的效应,影响和作用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实践联结,现实的生态世界是人类实践改造形成的人化的自然。“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6],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为推进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3. “和实生物”的和谐生态观

和谐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是指事物本质差异面的协调和统一。马克思指出矛盾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变化的关键,而矛盾同一性是推动新事物产生的动力。从和谐的哲学原理阐述自然与人的关系,指向的是人与自然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和实生物”和谐生态理念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人衍生于自然,发展于自然,归根于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生存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7]因此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和“人的精神的无机界”。突出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是维系二者共生的先决条件。其二,和谐体现在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的变革的实践活动保持一致,即人类必须在和谐的大前提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范围内从事经济生产获取自然资源,而不能一味地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换言之,为谋取私利罔顾自然规律、无节制地破坏自然,掠夺资源,打破自然系统的平衡,必然招致大自然的报复,使人类遭受不可抗拒的灾难。因此,坚持和谐的生态理念指导生产实践,与自然友好相处,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智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8]从人本向度出发追溯生态认知,需以传统生态文化为基础,进行创造性开发和利用。

1. “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

“天人合一”理念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原始崇拜和敬畏心理,蕴涵着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精髓。原始社会先民们的图腾崇拜、动植物崇拜等表达了对自然神秘感的依赖和敬畏心理,也是“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萌芽。在这一阶段产生的原始宗教是对人神共通,天人合一的体悟。正如《尚书尧典》中所说:“人神以和”,彰显了人神互参,人兽共体的“天人”合一旨归。这里合一是指自然界与人相生相合,相连相通,融合为一。关于“天人合一”,各家学说不尽相同。儒家思想重视顺天以此实现天与人、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其所提倡的“天人一体”“性天相同”“天人合德”等主张皆为“天人合一”理念的表征。道家言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是自然之天,天与人本质上趋于一致。强调人形成发展于自然之中,人要谋得生存和发展,须顺应天道和自然规律。佛教则从追求本来无一物的空灵阐述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因果、轮回,世间万物循环须由各种机缘统一构成,缺一不可,即万物间同宗同源。足可见,虽各家言论不统一,但均以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为准则,以实现双方的融合、协调为价值依归,表达了中国自古敬畏自然的生态逻辑。

2. “民胞物与”的生态道德观

传统生态道德是把“善”作为天地万物间良性运转的根源。这里的生态道德观表现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强调“性本善”,认为人生来本心是至纯至善的,将这种至善本性推及至对自然万物的爱护,会造就天地之间的生生之德。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大统充分体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倡导“仁爱万物”,对自然要加以体恤和保护。张载的“民胞物与”论,董仲舒的“自然之罚”生态伦理,朱熹的“盖仁义之为道……即物而在”思想主张,都传输了要将仁爱道德贯穿自然,尽己之心实现人与万物的协调有序、共荣共生思想。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强调物无贵贱,万物同源。认为生命是宇宙的根本,理应顺应天道而为,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与民让利,提倡节俭,不去干扰自然,以无为实现大治。佛家提倡众生平等,坚持缘起性空的世界观和依正不二的平等观,奉行慈悲为本、利乐有情的精神,主张从身心和谐到生态和谐的心灵环保。佛化自然,赋予自然以灵性,佛家戒律不杀“有情众生”更是传递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儒、道、佛三教都在不同程度上论证了自然天道存在的合理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相处做出道德限定,这些道德规范统一了治国经世之论,为后辈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3. “取之有度”的生态保护观

古代生态文化推崇“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保护理念,认为人们要顺应、尊重自然,坚持适度原则、有限原则,克服过分索取、取之不尽的心理和行为。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以一竿一钩垂钓,而不用绳网捕鱼;
捕射飞鸟而不射栖宿巢中小鸟。体现了儒家“取物以节”思想,强调节制欲求,减少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以保证动植物能正常繁衍生息的仁德之心。老子有言“化而欲作,镇之以无名之朴”,指当超越生命自然所需的贪念发作会导致宇宙生命的失衡,对万物造成威胁。体现了道家以“知足”“知止”抑制贪念,实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超越境界。佛家将贪嗔痴视为恶之根源,称为“三毒”。顺境而起的贪爱,非得到不满足的妄念,永无止境的欲望会形成生死轮回的业障,成为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元凶,倡导“节欲朴素”。“节物而爱人”的生态保护观蕴含着大道至简的智慧,是使万事万物各得其宜,相得益彰的法门。中国古代留传的诸多古训和律令,比如《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了要有节、有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对于当今生态保护受用匪浅。

二、***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内涵要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9]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依靠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内容来阐述***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内涵,指向的是满足人民生态需要,保障民生。

(一)以“推进绿色发展”指向“发展为了人”

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守牢绿色生态底色,回应的是人民的美好生活期待。“推进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观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性内容,它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态需要的价值旨归。

第一,“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理念调和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对立。******提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0],深刻揭示了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表明生态保护是实现自然资本有机增殖的前提条件。而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自然生态的经济转化,是化解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矛盾的关键所在。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了自然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健康价值。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有机统一,坚守了生态民生和物质民生的自然底线,表达了經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发挥绿色经济效益,受益广大人民群众。

第二,“推进绿色发展”满足了人民的美好生活期待。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提出更高要求。由绿色供给不足倒逼推动的社会生产改革和绿色发展转型,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生态宗旨。******关于“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等一系列绿色发展论断,更是深刻回应了老百姓“盼环保”“求生态”的现实需求,表达了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旨归。同时坚持绿色发展,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后代人厚植自然资本存量,构造绿色生存空间,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生态权益和主体地位,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人类的永续发展。

“推进绿色发展”的生态发展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表达,是适应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变,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選择,阐释了“发展为了人”的价值指向。

(二)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向“发展依靠人”

******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1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性理念,它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共生关系,明确了生态发展的主体力量。

第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明确了自然发展的人民责任。其一它强调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历时态来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它的发展演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肯定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基础性,而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二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共生性。从共时态来看,“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表明人是无法脱离自然独自存在的,必须时刻保持其身体和精神与自然界进行持续的物质交换。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树立绿色生态价值观,守护自然母亲,维持自然的生息繁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

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明确了自然发展的人民实践。******指出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12],“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3],实现人与自然的均衡发展,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和谐、宁静、美丽”[14]。这里的和谐共生理念是紧紧围绕人民生态需求,紧紧依靠人民力量的绿色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一个能够置身事外,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体人民都能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共谋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自然观是依靠广大人民的群体事业,是需要全民参与的行动实践,表达了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

(三)以“环境就是民生”指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涉人民幸福与否。“环境就是民生”生态民生观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归宿,它强调环境保护是保障民生福祉的核心要义,指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一,“环境就是民生”生态观包含人民情怀。******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民幸福为指向,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原则,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价值遵循,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然资源和自然财富为全体人民共有,没有人可以独占,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目的是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提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农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等,生动具体地描绘了人民美好生态需要,蕴含着丰富的人民情怀,表达了生态产品人民共有、生态服务人民共享的价值内涵。

第二,“环境就是民生”指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一它保障了民生。******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执政党的使命所在”[15],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因此,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污水排放、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统筹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老百姓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指向的是保障民生[16]。其二它赋予了社会公平新内涵。生态环境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涉到人民的权利、利益与未来发展前景。生态环境的公平正义意指所用人参与生态保护的责任均等,共建生态文明的信念同等,共享生态文明成果的权力平等。即保障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基本、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为全体人民所共享。

“环境就是民生”生态观将自然生态纳入民生范围,通过营造空气清洁、水源干净、食品安全、环境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使生态成果公平普惠广大群众,表达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利益归属。

三、***生态文明思想“人民性”的实践机制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7]新的发展阶段,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揽生态发展全局,从生态价值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保护观、生态治理观、生态战略观、生态历史观的实践逻辑出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生态价值观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的生态价值观,表达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发展依靠人、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遵循。全面保障人民生态权益,第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其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补齐生态短板。其二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和节约并举,自觉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并举的新格局。

第二,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其一要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自觉,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向前,实现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其二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原则,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效应,持续推动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第三,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将整个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注重“保護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坚持统筹兼顾、整体谋划、综合施策,不断推动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草沙生命共同体”发展理念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生态价值。

(二)坚持为民造福的生态发展观

******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为民造福的生态发展观表达了切实增强人民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发展目标。推动生态文明惠及人民,第一,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其一要调整经济结构,源头“增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开发新型能源,发展多式运联,构建经济全领域的绿色低碳空间格局。其二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统筹水体、能源、国土等自然资源总量,严格管理其用量和强度,严格规划其用途和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维持生态循环系统的稳定,守牢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同时加强对其他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节能技术研发,构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拒绝过度包装等。

第二,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8]其一全面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多措并举打好蓝天保卫战,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空气。其二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推进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保障水体安全,让老百姓喝得上干净水源。其三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空,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让老百姓吃健康食物。

第三,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其一出台支持绿色产业财税、金融和价格的相关政策,引导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并且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明确生态产品价值的内涵和外延。其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律内容,界定生态市场交易主体的权与责,规范市场秩序。大力提升绿色标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质量效益,使绿色发展接轨国际,增殖生态产品。其三以生态需求为导向,进行供给改革,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扩大内需,激发经济内生动力,提升生态产品增量。

******强调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推进绿色转型,开展污染防治,转化生态产品价值指向的是保障民生福祉。

(三)坚持标本兼治的生态保护观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标本兼治的生态保护观表达了要坚持全过程全领域全方面守牢生态安全底线的态度。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第一,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制度。其一建立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统筹协作机制,建立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参与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大江大河、陆海统筹区域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其二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原则,建立有公正执法、考核评价、监测预警的完整生态保护机制,动态检测生态问题,做到及时准确预示预警。同时常态化生态工作评价,落实生态环境责任制度。其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规划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第二,要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其一要健全生态保护红线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义务主体与受偿主体,鼓励多元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实施差异化补偿,尝试造血式补偿方法。其二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根据自然保护地分类分区标准,确定重点生态补偿区域,推动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其三完善生态综合补偿机制,统筹兼顾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整合生态补偿资金,建立项目库,最优运用生态资金,扩大环境效益。并且进一步定位重点生态区域,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探索适合生态保护区的最佳发展方式,实现保护地与受益地合作共赢。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要久久为功。坚持标本兼治,常抓不懈的生态保护指向的是把牢生态安全底线。

(四)坚持人人有责的生态治理观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行动者。”人人有责的生态治理观表达了生态文明建设共有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思维。第一,要坚持党政领导带头。政府是生态保护工作的领导者,党政领导的先行带头会对公民形成良性示范,引导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各地领导干部要自觉承担推动社会民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重任,自觉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高度关注生态问题,率先垂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树立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

第二,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其一要健全环境保护的教育机制,把生态保护教育贯穿进义务教育全过程,同时发挥成人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面对社会各年龄层、阶层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全覆盖。重点关注青少年群体的生态教育,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力量,涵养青少年形成健康生态价值观。其二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使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生态保护准则入脑入心,全民自觉践行美丽中国建设。

第三,要完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公民生态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是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直接动力。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效开展全民生态普法活动,普及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公民权与责,使民众能够知法、守法、懂法、用法、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有序参与进环保实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政府带头、教育涵养、法律保障三方合力加强生态建设指向的是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美丽中国。

(五)坚持五位一体的生态战略观

******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19]五位一体战略观表明了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至国家意志高度的大局部署。深化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第一,要树立全面生态安全观。其一推动生态安全建设同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协调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全领域,遵循各自特定发展规律,实现彼此间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其二协调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体系各要素之间的统一关系,建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有机整体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统一生态安全立法和执法,结合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第二,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其一要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其二要明确生态红线,坚持生态红线内保护优先、有限准入的原则,严守生态红线范围,同时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基础建设。

第三,要建立高效利用资源的制度。一要明晰各类生态产品的产权边界,严格区分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自然资源使用者的权利与义务,做到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监督到位、考核严格,保证生态环境的公正。二要全面实行节约资源的制度,以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考虑自然环境承载力为着力点,加强对自然资源总量的管理,以有限的资源为准则,倡导有节有限地绿色开发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坚持五位一体的生态谋划,是从民族未来的高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与整体进步的战略布局。

(六)坚持民族复兴的生态历史观

******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乎民族未来。民族复兴的生态历史观表达了从宏观把握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民生福祉、民族国家内在价值耦合的历史视野。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要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持续性、稳定性。首先要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其次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等,守护自然生态天然原貌,保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最后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维持生物系统的平衡。

第二,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其一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稳妥实施碳达峰行动。其二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提倡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能源效率,实施差别化管理,逐步落实能耗双控目标。其三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清洁低碳方向的能源转型。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筑牢安全保供底线。

第三,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一坚定推进国内生态文明建设,把“双碳”目标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加大减排力度,落实监督和责任机制,推动实现低碳转型目标,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其二要加强国际间绿色合作,通过与美欧发达国家建立气候合作关系,推动双方合作制度化。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转型,共谋全球生态治理。其三通过全球路径全面参与气候和环境方面的全球治理,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目标,提高各方行动力度,共谋全球生态文明。

生态兴则文明兴,维持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碳中和碳达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向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各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深深熔铸进青山绿水的自然脉络,揉碎在乡土情怀的山河守望,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指向人类永续发展。新发展阶段谱写生态文明华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标本兼治,统筹五位一体,推动全民共建共治绿色生态格局,共飨生态文明盛宴。

参考文献:

[1][2][8][9][17][18]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報告[N].人民日报,2022-10-16.

[3][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73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35.

[6][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6,169.

[10][11]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当代党员,2019(4):4-10.

[1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13]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3.

[14]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

[15] ***.***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59.

[16][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3,83.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者崇高精神的丰富内涵、生成逻辑与培育机制研究”(AHSQ2021D68)

作者简介:周欣(1997- ),女,河南信阳人,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张宥(1975- ),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生态文明思想实践逻辑人民性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6期)2022-12-06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中国石化(2022年5期)2022-06-10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基层路径探讨湖北畜牧兽医(2018年9期)2018-12-01绿色发展的“库布其模式”北方经济(2018年8期)2018-10-0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文教资料(2018年13期)2018-09-21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上海党史党建(2018年2期)2018-03-05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6期)2017-01-19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中州学刊(2016年12期)2017-01-17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6期)2016-07-25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人民论坛(2016年17期)2016-07-15

推荐访问:人民性 机制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