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内涵、主要特征和价值意蕴

时间:2023-10-02 20:15:03 来源:网友投稿

粟葆薪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文明作为时代发展进步的重要标识,是人类在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各领域的总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 “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概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创造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角度来说,社会形态更替的实质是文明形态的转变,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向前演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了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这一科学论断。它既是对我国发展成果的概括性总结,也为全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指引、新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2]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创造出符合基本国情、体现人民意愿和世界期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实现共产主义文明社会的关键力量,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图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百年砥砺前行的岁月中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人类文明新形态之 “新”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社会主义文明,是建立在中华文明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基础上,全面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不断为中华文明增添时代发展新元素,成为优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崭新文明。它是完全符合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和前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文明样式,象征着马克思主义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底色,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发展理念,包含着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利益诉求。同时,它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文明思想的优秀基因,揭示了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普遍规律,是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的样态彰显,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迈上新的发展阶段。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为思想引领的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重要议题。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明,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价值追求,它切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性文明成果。它既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取得的突破性、具有显著时代标识的重大创新理论,也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成果。从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视域来说,世界历史与现代化是同步推进、相辅相成的,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始终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文明是人类的文明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文明观出发,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局限性。他们早在 《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重大科学论断,形成了他们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初步构想,成为对人类文明形态发展演变的理论探索来源。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入推进,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了唯物史观,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论证了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的必要条件和历史必然性。他指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592这深刻揭示了共产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光明前景的艰辛探索和持续追求。我们不仅要看到共产主义文明代替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要看清取代历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基于此,马克思在 《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深入剖析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一方面,马克思客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优越性,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36资本主义社会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深刻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洞察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结构性危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其蕴含着的巨大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矛盾使得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3]37。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形态的最高级形式,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局限性的现实超越。它能够真正让全人类摆脱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与人类文明时代发展相贴切、相吻合,并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形态夯实了深厚的思想根基,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对社会文明时代发展的前瞻性把握,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秉承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核心价值理念,真正开创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样态。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鲜明底色的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历史性进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统筹好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科学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在着眼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性推进、时代发展变迁中走出的一条新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最正确,才真正符合人民的价值取向追求。******指出: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4]6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的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赋予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崭新的中国特色,深刻反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发展轨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仅以社会主义制度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并且在持续推进共同富裕中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特权性、霸权性、逐利性等弊端,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创新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得人类文明新形态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色彩,成为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根本标志。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5]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们又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的事业。”[6]******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7]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 “特”在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双重叠织,我们应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引领理论创新、**时代发展难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逻辑依据,从中国之治、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出发,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新的质的科学性规定,协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 “特”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之 “新”,创造性实现 “特”与 “新”之间的融会贯通,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为完成国家面临的历史性和时代性课题夯实文明根基。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改变了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发展进程,它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全力贯彻和执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全体人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第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格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的创新发展成果,实现了人民性对资本性的超越,在重新审视人的本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中彰显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推动人类作为历史主体、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辩证性统一,为重构世界历史发展格局提供了智慧力量。虽然物质生产是人类文明赓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但过度追求物欲必然会蒙蔽人们对价值真理的实践探索。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文明代表着少数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让广大工人阶级陷于 “物化”的劣势地位,导致劳动者丧失精神文明信念,个人价值观念淡化,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科学技术革新发展又将劳动者异化为机器的附庸,从而逐步构建起一个利益至上、无限欲求的 “物化世界”。马克思对资本追逐提出强烈抨击,认为必须要打破资本对人的束缚,超越私有制为少数资本家谋利益的现实弊端,才能改变 “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发展格局,真正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新型社会发展新局面。第二,人类文明新形态遵循 “人民至上”的文明逻辑。透析现代化的世界发展图景,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深厚的社会主义文明价值理念,是依靠人民的理论力量、实践智慧开创出来的新型文明样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将 “资本至上”转化为关注 “人”的本质属性,重建和恢复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倡导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关注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为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构筑精神高地,实现了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有机统一起来。人民作为人类文明形态的构建主体,为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变化提供强盛的内生动力。******指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4]53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崭新局面中始终同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自身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世界性文明视野解决人类总体性危机,充分彰显出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理念,为构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崭新图景汇聚群众力量。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致力于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形态

中国共产党在现代文明探索历程中始终以全球性发展眼光,积极主动关注全人类命运的发展前途,创造出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确保现代化文明成果全面惠及中国人民的同时,又积极造福全人类事业,彰显和弘扬全世界人民普遍追求的价值理念,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曾强调: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8]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察时代发展大势,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在科学研判时代发展趋势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一伟大倡议凝结着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共同繁荣、永久和平的科学世界观,其包含的交往范式和新型国际关系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鼎力认同。******提出: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9]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新型国际发展格局,必将会引领人类文明朝着光明目标奋勇前进。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承载着世界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希冀。面对风云涌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社会发展状况和政治局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经济全球化遭受单边主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等多重威胁。我们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积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对人类文明发展问题作出一系列新战略、新部署、新安排,为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民族,特别是为后发国家和民族应对经济危机、社会管理和生态治理等贡献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积极主动将我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的创造性成就和发展经验贡献给全世界人民,为推动我国各方面各领域的创新性发展形成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构建全世界人民对幸福生活追求的美好蓝图。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谋求新型人类文明治理模式贡献价值理念。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国始终秉承 “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和谐文明发展理念,在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共处中全方位弘扬科学正确的文明价值观,反对孤立、封闭状态,致力于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贡献。同时以具体的实际行动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出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朝着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方向稳步发展,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真正成为引领时代发展、推动时代进步、谋求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鲜明旗帜。为形成全世界人民共同信赖和遵循的人类文明治理模式汇聚智慧力量,真正构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全人类普遍价值追求的理论主题和生动实践格局。

人类文明新形态凝结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艰辛血泪,体现出鲜明的核心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性地形成了以五大文明为内部架构的文明形态,建构起一种开放性、先进性和协调性共存的文明系统。这一文明系统致力于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形成与资本主义文明相区别的根本特性;
以内在的人民性推动实践主体和发展成果的有机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世界发展进步协同推进;
科学把握我国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的交互联系,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发展特征开创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真正走出一条符合历史要求、时代和人民需要的独创性发展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五大文明”为主体要素,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追求,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自身发展的 “互通桥梁”,实现了协调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一)以 “五大文明”为主体要素,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协调性

回首历史,人类社会文明历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日趋完善和成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总体内容也逐渐丰富化、实践化、时代化。从 “两手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到 “三位一体” “四位一体”再到 “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的形成,从多方面多领域深化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要素,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的系统性,反映了 “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新气象,使得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轮廓日渐清晰,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生共存的良好和谐新格局。第一,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前提要素。物质生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前提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方式。我们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10],在全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动技术革故鼎新、产品创新发展,不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坚实的物质文明基石。第二,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保障要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它以观念和制度的形式集中体现着社会生产资料的根本状况。它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相统一的政治文明架构为根本取向,用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真正维护好人民的根本权力,切实赋予人类文明新形态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属性。第三,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要素。******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7]1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精神成果,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它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优良价值传统,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精神价值支撑。第四,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综合性要素。社会文明属于综合范畴,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因素,全面呈现出社会主体、社会交往关系、社会制度、社会行为等要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它能够增进人民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多领域的福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共建共享方向持续发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架构。第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要素。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制度和实践成果的总和,它为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文明。我们必须坚定构建良好生态文明的信念,全力摒弃任何损坏或破坏生态环境的做法和发展模式,要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11],为世界生态文明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真正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赓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现实条件。

(二)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凸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性

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作为服务于少数资本家利益的文明形态,完全丧失了均衡性和人民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过去一切革命运动都是为少数人或者是为少数资本家谋利益的,但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紧紧依靠人民的理论智慧和实践伟力而形成的,它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和共同富裕为最高价值取向。毛泽东同志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提出共同富裕理念,认为应 “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3]。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全面研判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科学制定出 “三步走”战略安排。这一时期,与现代化发展共生共通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了十分充足的物质财富,以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发展目标。******提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实现人民群众在物质和精神上共同富裕、协同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物质富裕为精神富裕提供现实基础,精神富裕和物质富裕一体化推进,共同为人类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景提供重要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消灭绝对贫困的伟大奇迹,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开启了共同富裕新征程,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产生质的新飞跃,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本质内容,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着文明基因的发展和文明要素的整合。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现代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合历史性、规律性、目的性的时代发展产物,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同生共存的内在联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现代化社会主义文明的新阐释、新赋能。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朝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砥砺前行。******指出:
“我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4]124我们党在新时代始终秉承开放包容、互惠互助的新型发展理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勇气,开创出了一条既不同于中国传统发展模式的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坚持以人民至上为发展理念、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发展道路,它以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现实导向,创造性地结合中国自身发展的特殊状况,辩证性地实现了历史合理性和时代进步性的统一。我国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多样化、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典型发展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动现代化朝着更符合人民大众意愿、时代发展要求的方向纵深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全面深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理路和现实遵循。更进一步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紧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新型文明样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自身的历史必然性、时代发展性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科学回答了 “为什么要建设新文明” “怎样建设新文明”等时代之问,不断深入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质性内容,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朝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提供重要价值依据。

一种文明形态是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性,主要取决于它能否为应对人类文明危机提出独创性见解,它能否为实现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探索出新路径和新方法。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对传统社会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现实性超越,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汇聚了强盛的内生动力。全面透析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远价值意蕴,需要我们以世界历史性视野把握其对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创新性贡献,实现对中华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的伟大创造,为人类文明的赓续提供科学指引。

(一)为中华文明的新创造汇聚新力量

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创新发展成果,是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明成果中逐渐孕育形成和发展壮大的,它切实提升了我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为中华文明的新创造汇聚源源不断的思想力量和理论力量。纵观近代,在中国处于最危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能深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14]。创新是理论生命力的生动体现,我们党始终在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守正和创新相统一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开辟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国共产党的非凡历程中领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改变中国和改变世界的,并通过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先进品质的认知。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承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向全世界展示出强盛的创新动力和巨大价值内核,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表率。中国共产党创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用一系列理论成果和伟大成就有力抨击了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社会主义失败论”等谬论,向全世界人民有力证明了现代化道路不只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世界各国唯有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的平等互惠态度,结合本国具体发展实际,才能真正走好、走实自身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和进步;
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的中华文明复兴的时代主题,为民族复兴增添文明色彩,切实增强 “四个自信”;
广泛凝聚中华文明复兴的创造性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推动中华文明迈上崭新的发展历程,不断续写中华文明创造性发展的新篇章。

(二)为社会主义文明的新跃升注入新智慧

资本主义文明史可以说是一部侵略史、压迫史,是建立在少数资本家对工人阶级压榨基础上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重大创新成果,以其内在的思想引领力、价值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实现新跃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力量、提供价值认同。一方面,从话语体系的内容之维来看,应注重加强舆论引导,以优质特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发展和传播使民众认清 “新自由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普世价值”等思潮的本质属性。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15]。以全面辩证的思维看待我国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建构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话语支撑,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提供铿锵有力的话语辩护。促使全国人民主动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增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认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现实话语助力,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创新性发展,在增强话语说服力、话语感染力、话语传播力中真正厘清社会主义文明的理论主题、基本范畴和实践价值。另一方面,从社会主义性质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充满哲理和智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它以人民至上为崇高理想追求,是真正符合人民共同利益且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更高级文明形态。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导向,在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全要素协调发展的文明形态。如: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全方位纵深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真正开创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文明发展道路。

(三)为人类文明的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彰显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实践智慧,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人类文明新形态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现实助力,引导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思想张力、贡献智慧伟力。第一,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逻辑出发点,推动人类文明丰富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表明任何将世界文明视为同一文明模式的做法都将会以失败而告终,“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促进各国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16]。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向全世界人民倡导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以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准确审视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推动世界文明协调共同发展。第二,积极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推动人类文明时代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采取违背全球化的举措,严重阻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这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倒退的封闭式做法。现如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不断壮大,世界全球化发生历史性变革,表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格局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潮流。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了响应人民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开放包容、互惠共进、公平正义的一体化发展方向前行,坚决反对封闭对抗的模式,科学回答了 “世界该往何处去” “人类该往何处去”等时代之问,昭示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第三,以解决人类发展难题为落脚点,增强世界人民对人类文明的认同感。中国共产党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践行动真正走进群众、贴近群众生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情感交流,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彰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彰显出人民至上的科学价值内核,是一种既着眼于解决人类当前发展难题又鲜明指向共产主义的文明形态,增强了世界人民对人类文明的认同感。

猜你喜欢新形态现代化文明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请文明演绎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漫说文明农村百事通(2020年11期)2020-06-27移动互联网生活的新形态现代企业文化(2018年13期)2018-06-09新形态西装智族GQ(2018年3期)2018-05-14对不文明说“不”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42期)2017-06-06文明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激活时装新形态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走转改”活动在塑造新闻宣传新形态中的作用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推荐访问:意蕴 人类文明 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