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党课4篇

时间:2022-11-03 09:50:08 来源:网友投稿

高质量发展党课4篇高质量发展党课  如何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从个人角度看,人们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富裕的生活。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质量发展党课4篇,供大家参考。

高质量发展党课4篇

篇一:高质量发展党课

  如何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和衡量标准?从个人角度看,人们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富裕的生活。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第一,我们希望经济高质量增长;第二,我们希望老百姓能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去享受生活;第三,我们要避免出现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第一,经济在任何时候都能以潜在增长率增长。第二,避免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危机。第三,产业不断升级。产业的不断升级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在提高。也就是说,单位时间里创造出来的价值越多,我们享受闲暇的时间也就越多。同时,产业不断升级还可以让我们的消费升级。第四,人们的生活环境要好。第五,社会和谐。

  一、市场机制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基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机制为什么好?现在世界上经济运行比较好的国家,基本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市场经济有两大基本机制:一是价格机制;二是竞争机制。经济为什么能自动运行?市场经济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构成。当供求平衡时,我们认为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既没有生产过剩,也没有商品短缺。如果某一时刻,经济没有出现均衡,比如,在某一时期,经济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这时怎么办?供大于求,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企业想卖出更多东西,但是需求没那么大。这种情况下,企业间就会展开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谁要价低谁就能把东西卖出去。最后,随着价格的步步降低,厂商愿意供给的量也会减小,同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量在增加,于是供求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小,最后实现了供求平衡。在上面的情况里,一方面是厂商间的竞争,导致价格的下跌;另一方

  —1—

  面是价格本身也能灵活调整。也就是说,厂商之间的竞争并不一定导致价格下跌。如果价格下跌与竞争机制能一起发挥作用,供求平衡也可以实现。

  再看供小于求的情况。比如,在某一时刻,厂商愿意卖的商品量小于消费者愿意买的量。这样就会在消费者间出现竞争。也就是说,消费者谁出价高谁就可以买到商品。随着价格上涨,厂商愿意卖的数量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买的数量越来越少,供求之间的缺口也越来越小,最终也实现了均衡状态。

  在经济市场里,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能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状态和均衡状态。

  市场经济是能完美自动运行的机制。现在,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市场经济的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是什么?除了能够实现供求自动平衡外,它还能让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达成一致。西方经济学认为,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只要符合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他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就可以推进宏观经济的发展。

  比如,一个企业家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开始生产电脑,如果他想把电脑卖出去,就必须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与别的企业竞争。他生产出来合适的产品,然后卖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购买到优质的产品,这本身对消费者来说是有消费者剩余的。消费者剩余是什么?当消费者购买东西时,消费者从这个商品上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付出的价格,这就是消费者剩余。

  对企业来说,按某个价格把东西卖出去,企业赚了利润,也得到了个人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其实也满足了社会需要。同时,他想与别的企业竞争,就要想方设法降低投入品的消耗,也就是降低成本。当然,企业在生产中完全没有浪费很难做到。

  在这个情况下,由于买卖双方达到平衡,也就是厂商愿意出售的数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买卖双方的愿望都得到了满足,社会实现了和谐。

  —2—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被认为是十分完美的经济机制。总结来说,就是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既没有生产过剩,也没有商品短缺;每个人的愿望都得到了充分满足;资源得到了充分有效利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完美一致;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也最大限度促进了公共利益。

  但实际上,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都没有十分完美的,因为经济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失灵和摩擦。但不管怎么说,市场经济是目前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机制,在市场经济不能完美运行的地方,还需要政府做弥补。

  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一方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为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要素或者条件。

  什么是潜在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所有要素都被充分利用情况下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充分就业状况下的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经济生产能力的增长率,经济的生产能力又被称为潜在产出。

  经济的生产能力取决于哪些因素?取决于技术水平、可用资源、制度安排,尤其是微观层次上的管理能力。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各种资源供给是有限的。但对外开放恰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国缺少要素情况。另外,对外开放还能帮助引入物美价廉的外部优质资源,最重要的是能打破本国资源对本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同时,对外开放可以强化竞争机制,倒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在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二、产品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保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基本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各国提出的解决办法都是扩大需求。扩大需求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需求;二是通过科技进步中的产品创新来扩大需求。如果我们要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就必须有高质量的需求。

  —3—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经济的均衡产出取决于需求层面。需求包括四部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政府需求。在进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时,一般都会关注消费、投资、出口。

  什么是政府需求的特点?政府需求有一部分是刚性的,比如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支出,这部分变化不大。变化大的部分恰恰是用来调节宏观经济的。调节宏观经济一般都是逆周期而动。什么是逆周期而动?就是非政府需求的运行周期。非政府需求如果过旺,可能会导致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这个时候政府就该压缩自己的需求。相反,如果非政府需求低迷,这时可能会导致经济产出下降、经济衰退,这时政府应当扩大自己的需求,使得社会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篇二:高质量发展党课

  用好高质量政绩考核“指挥棒”党课讲

  稿供借鉴

  用好高质量政绩考核“指挥棒”党课讲稿供借鉴

  为政之

  要,惟在得人。近日,中组部举办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

  核工作研讨班,强调要不断提高政绩考核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以高质量政绩考核助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政绩考核,直接关系

  到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只有挥好高质量政绩考核“指挥棒”,科学衡量干部政绩,才能有

  效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

  高质量发展。

  “察”字为先,实化细化指标。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

  核,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是关键。政绩考核指标得到充分实化

  细化,才能全面掌握干部现实表现,切实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

  对性与实效性,为选人用人提供有力依据。坚持“察”字为先,紧

  扣助推高质量发展,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问题,科学设置、实

  化细化政绩考核指标,切实提升考核指标与党的建设、经济、政

  治、文化、生态环保等各方面工作之间的联系。指标设置上,体

  现“考人”与“考事”相结合,既设置一定比例的共性指标,又通过

  设置个性指标体现因地制宜,既突出显绩指标,又量化潜绩指标,

  把干部努力程度与当地发展水平考出来。“评”字为重,考实评准实绩。开展高质量政绩考核,不能只

  关注干部一时表现,不关注干部一贯表现;不能只正向考察,不反向测评;不能只考干部,不问群众,这就需要在“评”上下足功夫。把

  全程跟踪贯穿于政绩考核始末。对干部政绩的考核不能只看眼前的进退与得失,不能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要全程跟踪考核,多到工作一线接触了解干部,把每个环节每名干部的“真表现”“真作为”记录好,让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都有依据可循。把反向测评作为全方位考评的有力补充。不仅关注正面评价,更聚焦缺点不足,制发反向测评清单,通过勾选、填写等形式,使政绩考核结果更加真实客观。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政绩考核的“度量衡”。不断缩小“官考”的成分,扩大“民评”的分量,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听群众反馈、看百姓笑脸,将其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用”字为要,选准人促工作。以考促干是高质量政绩考核的终极目标。只有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才能推进各项事业更上一层,高质量发展。通过考事来考人,坚持把政绩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队伍建设、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与单位评先、个人评优紧密结合并将相关考核情况及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对在政绩考核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及时选拔到与其能力素质相适配的岗位上,对业绩

  平平、群众反响不好的干部,及时进行约谈提醒、调整问责。同时,不断拓宽考核结果的运用范围,强化科学研判,了解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问题不足,及时整改提升,实现以考核促工作、促发展。

  

  

篇三:高质量发展党课

  2021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党课讲稿5篇

  我们要把落实干部考核工作责任扛在肩上,在“实〞字上下功夫,真正发挥好考核对干部的激励鞭策作用。…小编我为您整理了《2021推动高质量进展的政绩考核党课讲稿精选5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学习《关于改良推动高质量进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党课讲稿

  年终考核“不能忘了群众〞

  年终考核是盘点工作成果、总结工作得失、促进任务落实的重要方式。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实,也最有发言权。各级各地在年终考核时要吸引群众参加、回应群众诉求、邀请群众评判,切实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标尺。

  丰富考核形式,吸引群众参加。“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群众参加考核,对领导干部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敞开大门,揭开考核的“神秘面纱〞,让群众真正参加到年终考核的全过程,能够方便群众提意见、做评判,使考核过程更公平、更透亮,考核结果更有劝说力,能切实避开考核“认仔细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现象,从而有力促进年终考核走实走深、赢得群众信任。各级各地要通过各种方式、各种形式让群众知晓、参加年终考核,要完善考核方法,引入服务对象评价机制,给群众留有肯定的话语权,吸收群众参加、听取群众意见、表达群众愿望、接受群众监督,让利益相关群众切实参加到年终考核中来。

  充实考核内容,回应群众诉求。“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保持对人民群众期盼的主动回应,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美好感、安全感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工作看法、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尺。以人民为中心的考核内容,能够促使党员干部专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把回应群众期盼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考什么确定了干什么,怎么评左右着怎么干〞。各级各地要把回应好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纳入年终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并依据各单位工作岗位的不同属性,多角度、全方位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切实增添考核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完好性。

  公开考核结果,邀请群众评判。“工作好不好,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考核内容是否全面系统、考核过程是否公开透亮、考核结果是否公平客观不是靠单位和党员干部怎么说、怎么看,而是要让人民群众去评判裁定。在年终考核中,要将考核结果毫无保存地给群众,接受群众监督,邀请群众评判,对于群众不满意、不认可的结果要仔细反思、重新考核,切实发挥群众在年终考核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各地要把考核标尺交给群众,将群众评判贯穿于年度考核的全过程,多听群众说,确保考出真效果,核出好干部,得出让群众满意、让干部服气的考核好结果。

  

篇四:高质量发展党课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专题党课讲稿范文

  一、中国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加剧了大变局之“变”,世界经济发生了许多根本性变化。特别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这些外部环境变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态势终结

  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洗礼后,2010年世界经济出现明显的回升势头。在2010年至2019年的十年里,全球GDP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左右。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后,由于疫情冲击和行政管控带来的次生经济灾害巨大,全球经济增长态势终结,将进入下行调整期。

  2021年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3%,衰退程度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可以说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同时,报告还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提速,经济增长将达6%,但各国经济复苏进展不一且存在明显分化,中国经济复苏领先全球,经济增长将达1%。并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加速终结了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在全球经济下行过程中,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经济增长可能出现短暂反弹,之后放缓,全球经济波动幅度将会增大,持续稳定较高的增长恐难实现。

  (二)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世界各地均采取了较为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限制了人员特别是货物的流动,这使得国际贸易大幅度萎缩,全球供应链出现裂痕。尽管有志之士呼吁要加强全球供应链的国际合作,但疫情蔓延引发的以**利益和公共安全为名的调整供应链、建立本土供应链体系倾向,将加速全球供应链收缩,打击生产全球化、投资全球化。

  中间品贸易萎缩,国际投资加速下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发展,中间品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我国作为货物贸易大国,在全球中间品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间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0%以上,占全球中间品出口的10%以上,中间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70%以上,占全球中间品进口的15%以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收缩,将加剧中间品贸易萎缩,对我国中间品贸易构成一定冲击。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在生产全球化中,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2007年达到创纪录的83万亿美元,但在金融危机后大幅下挫。近年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一直低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跌,2020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金额下降了42%。受疫情影响,生产、投资全球化收缩,国际直接投资将陷入相对低迷期。

  (四)利己主义抬头,高标准经贸规则遇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一些**实行的单边主义,已经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有效性构成威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人类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危机,原本需要各国团结协作、联合抗疫,强化各国间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抵御经济下行风险,但却出现以邻为壑、推脱责任、指责他国的非理性行为,排外情绪、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利己主义思维开始抬头。单边的利己主义与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冲突,将成为未来困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突出矛盾。

  在疫情发生之前,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缺陷就已暴露无遗。比如,不能有效解决世界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偏低以及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发展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各国之间以及国内不同阶层之间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衡;一国经济金融风险向世界传递加剧世界经济动荡,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呼声日隆。但是,疫情中出现利己主义的非理性思维和行为,会进一步割裂、分化各国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这时,建立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规则体系就更难取得国际共识,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阻碍和难度就会不断加大。

  (五)中美经贸关系变化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各国在经济政策上都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美国也不例外,它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这样使本已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2019年,美国政府债务总量就已达到22万亿美元,与GDP的比率升至108%,大幅高于2006年即金融危机爆发前63%的比率。2020年,美国预算赤字达到创纪录的132万亿美元,占GDP的16%。美国国债总额达到241万亿美元,相当于2020年预计GDP的130%以上,创造了二战后的新纪录。

  面对难解的债务状况,美国不得不依赖增加对外负债,扩大资本账户的顺差。而为了保持并扩大资本账户顺差,美国必然会扮演扰乱国际秩序的角色,打压竞争对手,比如中国,让寻求安全的避险资金流入美国,以此缓解财政窘境。这就是美国谋求遏制中国发展的背景。当然,美国还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就是增加税收。通过增加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使财政收支差额减少,赤字率下降,这样债务依赖也会有所降低。但是,加税的结果却不利于投资者获得更高收益,也不利于刺激消费。可见,这对美国宏观经济运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精选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以上就是中国在寻求长期稳定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的国际环境。当然,经济全球化不会停止前行的脚步,世界各国加强合作的愿望仍旧突出。中国会在全球化过程中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会在扩大开放过程中寻求更多与各国合作的机会,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发展赢得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变化

  我国国内经济环境和长期的趋势性变化明显,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经济发展阶段发生变化

  工业化加速扩张时期已经结束,国民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成为主要特征。

  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当时,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凭借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大力吸收外商投资,推动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而外资、外贸的快速发展也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全面上涨,我国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不断弱化。在这一条件下,我们必须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升要素效率,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推荐访问:高质量发展党课 党课 高质量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