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论文

时间:2022-06-28 19:1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论文

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论文3篇

第一篇: 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论文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经济思想指引下,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更通俗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发展全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如今,我国一年的经济增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由于体量和基数变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在保就业、惠民生方面的效应明显增大,同时,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也成倍增加。中国经济既“做不到”也“受不了”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循环不畅问题十分突出。同时,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多点突破。我们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这样,供求才能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均衡,我国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我们要重视量的增长,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体系更加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

第二篇: 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论文

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赵昌文;

【期刊名称】《上海集体经济》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总页数】4页(P.9-11)

【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高速增长

【作者】赵昌文;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冯俏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特征 [J],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J],

3.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认识思考 [J], 杨博; 黄利军

4.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J], 盛来运

5.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力推动西藏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J], 贺昌久[1]; 韩斌[1]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第三篇: 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论文

新时代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郭春丽
来源:《现代国企研究》 2018年第3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发展阶段转换亟待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要推动三大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坚持投入高质、产出高效

经济发展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广义看,经济发展质量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和发展成果共享。从狭义看,经济发展质量是指产品和服务满足居民需要的程度。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而高质量的要素投入是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的基础,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当前,我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资本积累等关键要素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产品质量可靠性不足,附加值总体不高,特别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一般消费品领域,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要坚持高质量的生产要素投入与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产出相结合。加快提升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由依靠一般要素投入向依靠高级要素投入转变。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提高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加快完善农产品、工业制成品标准和服务业发展标准,实施品牌创建和精品培育工程,加强对各类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管理和市场监管。培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劳动力要素,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高等教育普惠化、普遍化、普及化发展,职业教育多元化、高质化发展。

坚持宏观引领、微观支撑

经济发展效率包括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宏观效率集中体现为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关键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可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表示。微观效率则指行业和企业的经营效率,如行业(企业)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当前,我国宏观效率仍存在短板。2016年,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5369美元/人,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5.2%;
增量资本产出率为1.2,低于3.6的世界平均水平和OECD国家4.0的平均水平;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微观效率方面,近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和地方国有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六年下降。

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要坚持宏观效率改善与微观效率提高相结合。既要重视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关键要素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全要素生产率等,以宏观效率提升引领微观效率改善;
也要重视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为提高宏观效率提供微观支撑。提高宏观效率,要以提高资本积累水平和质量、增加劳均资本及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为重点,促进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由重数量、轻质量和效益向重结构、质量和效益转变,努力提高资本产出率;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微观效率,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培育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创新动力足的独立市场主体。


坚持立足当前、统筹长远

经济发展动力有短期动力和中长期动力之分。短期动力主要来自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中长期动力则取决于供给侧,既来自中观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来自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短期看,受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及消费供给等制约,我国消费潜力尚未全面释放;
在融资制度尚不完善、市场需求未明显改善等背景下,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长乏力;
逆全球化背景下,稳定出口的压力持续存在。从中长期动力培育看,由于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总体还不高,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关键要素的质量和配置效率也有待提升。

推动发展动力变革,要坚持培育短期发展动力和厚植长期动力相结合。要着力化解当前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突出矛盾,加快制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促进消费潜能全面释放、投资可持续增长、出口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力。同时,要统筹推进产权制度、土地、户籍、金融、科技等领域体制改革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和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制度环境,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供给支撑力。

坚持提升效率、更加注重公平

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当前,受收入分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不完善的影响,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尚有待提高。在收入分配领域,初次分配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再分配制度不够完善,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推进机制、供给方式尚不完善,基础教育在区域间、城乡间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间,存在较大质量差异,城乡间、部门间、群体间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保障水平差距大,凸显经济发展的共享不足。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坚持提升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既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为此,要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优质化保障起点公平”、“市场化初次分配制度促进机会公平”、“再分配确保结果相对公平”的分层次、多功能收入分配制度;
完善要素贡献市场评价和收入按要素分配制度,发挥财税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均等化的目标、责任,调整完善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支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方财力均等化制度,适时适度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确保所有群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决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决定相结合。既要塑造“有为政府”,集中力量办好市场办不了的事,也要搭建“有效市场”,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力。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引领发展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用“看得见的手”矫正市场失灵并防止政府失灵。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效率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快确定发展思路,完善评价测度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共识;
同时要结合不同地区在主体功能区中的定
位和发展阶段,实施差别化的经济政策和差异化的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体系,鼓励地方政府结合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推荐访问:高质量 为主题 我国经济 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论文 以新时代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论文 新时代迈向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