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

时间:2024-03-08 15:21:03 来源:网友投稿

刘鹏

摘  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使其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增强其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文章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旨在引导学生严守法律底线,增强其遵纪守法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法律意识;
法治观念

法律意识需要经过培养、教育而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自尊、自立、自强,不断增强鉴别善恶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呈现综合性、信息化的特点,但是受教学资源建设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法律意识不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教师需要思考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1. 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够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影响学生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但在教学的实施阶段,由于受到课程资源建设不同步和教学认知偏颇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未能注重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过于抽象的知识内容,无法凭借已有认知和学习经验来内化知识,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较为深刻,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时间围绕基础知识和重点习题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情感体验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不利于法律意识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情感闭锁、思维依赖的特点。而部分教师秉持传统教学观念,从主观上变更教学内容的顺序,甚至在课堂上融入了大量晦涩难懂的知识,非但不能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还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策略

1. 提炼知识,培养法律意识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炼重点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辨析易混淆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法律意识。为此,教师应当在明确教学重点的基础上,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在冗杂的内容中提炼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内化重点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教材”)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思考适用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相关法律知识。教师进行分类汇总,剖析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民法典等法律的现实意义,挖掘生活实际中与法律相关的各种体现,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不同的法律,使之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再结合教材中“探究与分享”部分的实际行为,引导学生分析与其对应的法律,讲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既在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从而明确法律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学习印象,初步了解遵守法律、履行义务的意义,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2. 拓展延伸,筑牢法律底线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延展教学,可以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扩大其认知领域的基础上,帮助其筑牢法律底线,使之明确触犯法律需要承担的后果。为此,教师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拓展延伸,科学剖析常见的法律条文,并结合法律条文进行理论教学,不断更新学生的已有认知,使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守法公民。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围绕教材中“小勤无意中触犯法律”的案例进行讨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小勤被送到派出所的原因,使学生明白建筑工地内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不属于小勤,也不是废品,不能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拾金不昧、高空抛物等行为,讲解规则意识和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使学生能够从民事、行政、刑事的角度分析事件,这样既开阔了认知视野,又深化了学习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蓄意殴打他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延伸出运用法律维权的途径,使学生明确违法行为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筑牢法律底线,增强法律意识。

3. 探讨案例,坚定法律信念

以探讨案例的形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视角审视问题,有助于增强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提高其道德与法治学习水平。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切入新知教学,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案例,适时讲解法律基础知识,增强其知识迁移能力的同时,让其坚定法律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列举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分析“归还拾得的失物”“子女不赡养老人”等案例。在听取不同的回答后,教师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解釋案例中的权利与义务,使学生知道:将失物占为己有,对失主造成损失的须承担侵权责任,拾到者有义务将失物归还失主;
“百善孝为先”,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通过分析案例,学生懂得了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更加坚定了法律信念。

4. 引导实践,维护法律尊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究热情,有助于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供切入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维护法律尊严。基于此,教师应该围绕不同的法律知识来开展实践活动,并强化实践引导,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引,使之通过实践夯实基础知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夯筑法治基石”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出示交通警察维护秩序和行政服务中心有序办公的图片,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交通警察或行政人员的安排和指导下,辅助参与指挥交通和政务办公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行人和车辆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思考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的特点,夯实理论学习基础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使之懂得法治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体会,分析法治基石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的具体体现,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使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树立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崇高理想。

三、结束语

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凸显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采取提炼知识、拓展延伸、探讨案例、引导实践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引领其筑牢法律底线,使之坚定法律信念,自觉维护法律尊严。通过实施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能够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学生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刘玉霞.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1).

[2]巴桂军. 浅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8).

[3]黄晨.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培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

[4]邱文璇.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7).

猜你喜欢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8年11期)2019-01-14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课程·中旬(2017年6期)2017-08-07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新课程·中旬(2017年5期)2017-07-01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4期)2017-05-24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新课程·中旬(2017年3期)2017-05-10将“关键少数”法治观念纳入干部考核任用体系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决策与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6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路径研究商(2016年33期)2016-11-24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的路径探讨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卷宗(2016年1期)2016-03-21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法律意识 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