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9篇

时间:2022-11-04 20:00:07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9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建  设  摘要: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9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9篇

篇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建

  设

  摘要: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明确了“深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美丽宜居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各级政府和部门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高标准农田、农村水利、交通物流、村镇(村)建设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竣工数量的逐年增加,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运营和管理,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建设策略

  引言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非排他性的、非竞争性的农村公益物,与农村发展密切相关,主要由当地农民长期使用。国家城市规划计划规定,市镇公共基础设施应包括六大类:教育、文化、卫生、科学和技术、商业金融、行政和集中市场。还有一些专家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分为以下几个领域:农业生产(农田灌溉、农业抗御能力、农产品流通等)。农村生活(道路、能源、饮用水、通信等)。农村社会文化(体育和休闲文化、社会保护、卫生等)。)农村生态环境(废物回收、环境保护等)。

  1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现存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结构不合理

  农村生计基础设施基本上已经建立,道路和电力通信也很容易获得,但后勤和网络等基本基础设施尚未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建立。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区域,诸如高速宽带等设施的发展尚未实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减少,信息更加封闭,

  导致该区域的发展速度放慢,贫富差距扩大。在农业生产方面,灌溉设施很多,但建筑质量低,水资源利用率低,造成严重浪费。与此同时,作物抗御风险能力薄弱,落后的农村地区收成好,基础设施薄弱,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农村地区缺乏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的情况更为严重:在农村教育和农村保健领域,农村学校和医疗合作社设备不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资格与城市工作人员相差甚远,人才储备不足其次,诸如留守儿童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等社会保障设施很少。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建设新的现代农村地区的目标的实现。

  尽管农村地区的植被和农林领域多于城市地区,但环境问题不应低估,例如农村地区的废物管理、缺乏适当的人员定期清理、生态和灰尘。此外,对粮食的过度需求导致广大农村地区营养不良,土地恢复负担不起。

  总的来说,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更倾向于建设大型基础设施,例如集中建造道路、供水系统和其他低质量项目。与此同时,旨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投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护方面,很少得到考虑。

  1.2供给主体单一导致供给效率低下

  一般来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事,政府根据自身的职能向公众提供公益物,并在解决外部负面影响、市场失灵等问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也可能会失败,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差距,而且有限的问题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安全、建设时间过长和投资成本高,从而因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而必须部分依赖其他行为者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1.3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不健全,管护资金不落实

  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没有明确界定,责任没有协调,责任没有得到适当承担,没有长期的管理和维护机制。州政府面临财政困难,缺乏管理公共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

  2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建设策略

  2.1抓重点,明确“管什么”。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包括政府投资、群众自筹和社会捐助的农村水电路气信以及公共人居环境、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设施,面广、线长、点多,需要理清管护范围和重点。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以村为单位建立台账清单,弄明哪些是各级政府、集体和协会必须要管起来和要管好的;搞清哪些是社会化、市场化行为,要服务好、监管好的。二是分门别类,找准重点。把和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作为管护重点,比如农村“四好”公路以及农业灌溉设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三是系统思维,补短强弱。抓两头带中间,做好重点设施管护同时,把基础设施短板和弱项补齐。

  2.2创新多样产权制度,明晰管护责任主体

  目前的农村基础设施所有权模式是国家对建设和集体所有权转让的投资。这一模式将持续很长时间,但在尊重公共所有权原则的同时,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所有权改革,澄清产权,明确责任,并鼓励所有部门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1)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可根据使用功能、影响和可维护性等因素分为公益物和收入类。对于农村公路和卫生设施等不直接有利可图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必要将固定资产列入资产目录,依法管理资产,明确规定国家和社区负有主要保护责任,保护责任由政府承担,组织对于某些人口群体来说,在流动地区建造并为大型消费者和企业服务的有利可图的基础设施,如山区池塘、灌溉系统和农村供水系统,可以促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和营销,并采取各种形式:分包、合同、合同和合同安排管理权和收益权分别确定了激活产品管理保护的责任主体,保持资产库存活着,明确管理保护主体,加强建设后管理保护,实现良性循环。(2)积极鼓励企业或个人根据自己在农村发展工业中的需要,投资建设与其行业有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并鼓励企业和个人根据法律、规章和条例,通过保障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和盈利能力,建设和管理基础设施除了管理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外,有关政府不应过度干预基础设施的具体使用。

  2.3加快建立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中央政府考虑到了当地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要,增加了一般转让,并根据有关条例将地方补贴纳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以利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前革命地区、边境地区等。地方当局应建立一个基于保健服务管理责任、规

  模和标准的城乡一体化公共预算支出制度,并将国家负担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费用纳入地方政府预算。在条件成熟时,向集体经济薄弱、资金困难的村庄提供适当的补贴。

  2.4制定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办法,

  提高管道的保护级别。一方面,必须根据农村基础设施的范围和利益水平确定产权拥有者和使用者,并确定由地区服务、地区服务、乡村服务、乡村服务和乡村服务提供的保健责任。第二,需要提高护理部门的护理速度,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㈢鼓励农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

  2.5加强宣传培训

  第一个是加强培训的方向。加强对各级地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政策、筹资项目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要求方面的培训。二是推广广告,选择支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实例,并选择一系列可在国家一级推广的实例。通过印刷、电视和新媒体等传统媒体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宣传运动,创造一个广大社会,特别是农民关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的环境。

  3结束语

  有鉴于此,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机制必须以农民自主发展的权利和扩大生产性和盈利性空间为基础,有效鼓励农民投资和更好地利用农村基础设施应成为未来治理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柯善北.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怎样管,如何护?[J].中华建设,2020(04):8-9.

  [2].两部委出台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意见[J].农村财务会计,2019(12):49.

  [3].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J].交通财会,2019(12):80-83.

  [4]胡文静.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研究[J].学术界,2018(10):171180.

  [5]唐梦文,王晓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9):252-254.

  

  

篇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2要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缩小城乡公共服务间的差距首先应从解决好教育着手充分认识到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为手段既要尽力而为不断提升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民素质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关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思考

  摘要:作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必不可少,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农村全面进步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阐述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重要性,继而分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农村基本服务设施的建议。关键词: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本设施;建设体系一、引言随着时代发展,党中央越来越重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诸多举措中,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为重中之重。满足农业、农村发展,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要义。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要从加强农村公共财政、农村教育服务、农村卫生服务、农村文化服务等方面着手。当前,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发展滞后,需要各界人员的共同努力,促进农民奔小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城乡统筹规划的不断发展,“以工哺农,以城促乡”的条件逐渐成熟,政府在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规划日渐科学合理,给农民提供的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整体水平落后,普遍存在公共卫生服务条件差,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结构规划建设不合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长期的、科学的规划等,都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从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现状来看,基本公共服务东西部发展不均等较为显著。供给不足、多种层次的不均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统筹发展不合理,供给失衡当前最明显的供给失衡在于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合理分配亟需加以调整。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制约了我国农村的发展,使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基础设施供给差距大体现在,财政拨款的主要目的地是城市地区,充足的建设资金来源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村则仍通过各村自行集资的途径,主要靠农民缴纳的各种收费进行解决,各级财政的资金来源是少之又少,使

  得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不够。这就不利于改善底子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也因缺乏必备的硬件基础而进程缓慢。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也是制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施舍发展的一个方面。长期以来,农村教育虽然得到了普及,但是政府在教育经费特别在义务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仍然不足,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差距拉大。缺乏教育经费,无法改善落后的教育条件,师资队伍得不到充实,教学设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素质地下的情况。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差距较大。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社会保障覆盖面窄,水平仍低下仍是困扰农民的一大问题。而且,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养老方式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收入较低,农民的压力非常大。(2)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加大近年来,由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在加强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方面取了了有效成果,一批有针对性的重点工程和项目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2000年到2005年,政府在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卫生、文化、教育、扶贫等方面的的专项补助达2060亿元之多。然而,我们还是能看到东西部差距的扩大,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从支出总量来看,在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量上,西部十二省份的比例并没有得到显著增长,居民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农村人口最密集、覆盖范围最大的西部地区,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援,特别是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补助,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差距,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失衡的问题。(3)内部群体分配不均公共服务包括纯公共物品,需要个人大量的负担部分成本,由于农村内部人员收入水平的不同,其内部各收人群体间能够享受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同,这就存在了不均等的分配现象。比如,需要个人负担一定成本的收费性公共服务,特别是高等教育、医疗卫生、部分文化活动等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的个人承担费用迅猛上涨,大大超过农民可以承受的范围,中低收入家庭难以接受,这是是农村内部群体在基本公共服务社上上享受到得服务不均等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建议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任务艰巨而系统,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务生产力,以建设好新型农村、新型农民为长期目标,统筹兼顾不断扩大农村公共财政覆盖面,核心手段如以下几点:(1)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重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村在政府的帮助下不断加快自身发展,还可以号召社会各界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资源。逐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

  配置不合理、社会分配不公平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失衡的情况。(2)要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缩小城乡公共服务间的差距,首先应从解决好教育着手,充分认识到这个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普及农村义务教育为手段,既要尽力而为,不断提升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民素质教育,培养新型农民。(3)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地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规划,从城市吸收人才,充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队伍。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出发,创新管理理念,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政府要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有力措施,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4)不断推进农村创新农副产品的发展,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出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循序渐进,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于农村居民最急需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解决大多数农民最急需的公共服务,缓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中的突出问题。(5)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农村自身产业的发展,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以及素质,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劳动合同法,让农民学会保护自身权益。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基础和潜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清晰定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功能。(6)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时俱进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推动以民生为重点农村基础建设的工作。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和调节,即确保农村整体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达到对农村内部群体公共服务失衡的调控。四、结语总体来说,编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平衡发展,同时要细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中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人员配备标准、财力匹配标准等方面。另外,实行法规制度监督,不断检查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的具体实施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此推动各种体制和机制的长久发展。与此同时,建立与各种标准相对应的数据采集系统也是至关重要,通过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衡量,为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做出贡献。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是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满足农村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坚持。而今,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进行有效评估,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篇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汇报

  伴随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经过《十一五计划纲要提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市不少地方全部沿街造房买房落居。我想这也只是符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居住集约化吧!而农民居住集约化目标就是为加强了农户之间紧密性联络,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乡村文化,发明了条件,便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谈到农村公共设施我认为其中不少地域不少农村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点。

  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微弱。

  因为国家和省级、市级财政每十二个月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资金有限原因和县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致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微弱。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较差。首先要说便是池塘,因为时间侵蚀,老一辈建造池塘以经变浅而且长满水草,蓄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田需要,所以每逢下大雨农作物就会受到雨水威胁,而一旦有长时间不下雨又会产生旱情,农民为了能播下种子要么等天下雨要么花钱买水。其次就是引水渠道,这些也全部是因为年久失修造成了利用率下降和渠道防渗率低下,其中有急需加固和维修;有地方则需将农田渠道配套设施完善,

  (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相对短缺。刚开始因为水体污染大多数乡镇就连人畜饮水没有处理,即使现在乡镇居民绝大多数用上了自来水,不过各乡镇全部没有下水工程和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大部分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渗坑或直接排进池塘、河道,造成了大面积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致使居民、农民、牲畜饮水不安全;这些将直接威胁到大家用水安全。

  二、缺乏管理和充足利用

  在农村里,土地和水、山林地这些公共设施资源本身有限,再加上不合理开

  发、管理和利用所以往往会造成资源得不到科学充足利用和浪费。如:农民在田间农作物应能够充足利用田间光热水气实施轮作、间作、套种、混播,在水里种植水生作物、养殖鱼和水禽等。而农民却没能挖掘出这些公共设施资源潜力,从而降低了农村公共设施资源利用率,达不到增产增收效果。这些正是因为村干部没有落实到实处,造成农民在技术上、好想法得不到支持、资源得不到承包,造成部分公共设施资源无人管理和充足利用。

  三、服务化体系十分微弱。

  (一)、农村、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需要深入加强。

  因为多种原因影响,各乡镇、农村建设方案等计划编制工作刚刚起步或还未制订,因为全县村镇乡镇计划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长久计划,为以后新农村及乡镇改造建设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麻烦:大部分农村和乡镇所在地基础设施功效不够完善;生活居住区对应供排水和公共服务设施十分微弱,乡容村貌脏乱差问题突出,各乡镇、农村没有集中垃圾处理站,随意倾倒垃圾现象严重。我想这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乡镇、农村就不会出现了部分情况了。

  (二)、公共基础设施缺乏,制约了各乡镇、农村发展。

  生产工具机械化不光是工业发展肯定趋势也是各乡镇、农村肯定发展趋势。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各乡镇、农村、农业发展水平关键标志,也是确保提升各乡镇、农村生产力,促进更多劳动力转移,根本改变传统耕作方法前提和依据。这么就必需加紧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规模开展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各乡镇、农村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乡镇、农村业余文化队伍,激励乡镇、农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友好家庭、友好村组、友好村镇创建活动。然而正是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缺乏才造成各乡镇、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低下,制约了各乡镇、农村发展速度。

  (三)、各项事业发展人才缺乏。

  各乡镇、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有多方面原因,但其最根本、最关键原因就是缺乏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如:各乡镇、农村卫生院落后,缺乏新型高级次医疗设备和这些设备操作人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是在长久发展中积累下来,有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出现新情况。其原因关键有以下几条:一是各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相对微弱;二是各项事业发展人才缺乏。在农村发展和建设中是需要各类型农村人才,其中包含实用性人才、专业性人才等.实用性人才如:种植、养殖、加工能手,经营创业型、转移输出型、技能推广型、传统工艺型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等。专业性人才应包含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环境保护、农业、计划、法律等领域。农村实用性人才应集中在农业生产、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等领域,计划、法律方面。农村各类型人才缺乏和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所以要加紧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必需定制和输送各类农村人才。

  (四)、制订人才激励政策,引导各类人才。

  因为农村物理条件和物质条件差等原因,大多数全部多人不愿意长久在农村工作下去,所以农村是一个极度缺乏人才、技术水平落后地方。要想处理好这一问题,首先要制订对应人才激励政策,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尽可能提升农村物理条件和物质条件,方便吸纳对农村有用各类型人才到农村及乡镇工作,其次,就要和相关部门签署各类人才输送机制,为农村输送大量农村实用型人才。

  (五)、充足依靠群众,发挥主体作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需要政府投入和政策引导,而且还需要农民主动参与,因为农民才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人。所以,要充足调动广大农民主动性和发明性,使广大农民自发为农村村基础设施建设尽一份力。政府和村干部在工作中,要坚持以群众工作为基础标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意愿,注意充足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在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制订好长远农村、乡镇发展计划,要围绕人民群众需求进行策划,充足征求和采取农民群众好意见和提议。对于农民自愿自主创业致富建设项目,政府要在技术和资金给予帮助和引导,经过以补助、贷款、

  以物抵资、提供技术信息等方法,引导农民帮助农民,共同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篇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精品文档

  【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

  载。]内容如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

  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

  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

  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

  ;创新

  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

  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有人管.对农村所有公共基础设施,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

  权,凡出现自然灾害,有人及时排危抢修;凡出现人为破坏,有人代表

  集体进行制止和索赔;凡出现使用故障,有人及时维修养护;凡出现资

  产闲置,有人引导正确使用,着力解决“有人用、无人管”问题。

  有机制管.夯实镇、村、农户的管护责任,形成一批可操作、有实

  效的好的办法措施,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对每一类公共基础

  设施都要明确建设、移交、管理、验收、监督等制度,对具体管护责任

  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并根据考评结果支付一定的管护报酬,

  切实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心管、无力管”的问题。

  有钱管.以村集体投入为主,以群众自筹投入为补充,多渠道筹措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资金,逐步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

  金、灾后恢复有保障,着力解决“有钱建、无钱管”问题。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一、明确管理范围将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项具体内容。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村级供水站、饮水及灌溉管网设施等;3、幸福院;4、村卫生室;5、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健身房等设施设备;6、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村支部、村委会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7、路灯;8公厕;9、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拉运车辆等;10、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护坡挡墙等资产。

  二、明确管护权属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将村内各项产权明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移交到村,村委会负责日常管护,建立“村有、村管、村使用”的管护责任体系。明确管护清单,切实做到物有人管、事有人办、责有人担。

  三、明确管护标准结合行业规定和管护实践,制定明确管护标准。道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肩无缺口,安全设施齐备,路容路貌良好。公厕管护标准:标识清楚,设施完备,清理及时,卫生清洁。幸福院管护标准:设施维修及时,卫生干净整洁。村卫生室管护标准:环境卫生整洁,设施维护及时,垃圾分类处

  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理。四、明确资金来源资金投入是做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

  重要保障。要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向中省市县争取一点、行业部门补助一点、镇级财政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支付一点、投工投劳折算一点”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管护的投入力度,确保正常运行。

  五.明确管护责任镇上成立X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X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农业办,负责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各村成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站,由村主任担任站长,负责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考核。

  专业管护+市场管护+自主管护专业管护。全面推行”五岗十二员”管理制度。

  “五岗”:即农村道路管理岗、水利设施管理岗、村卫生室管理岗、公共服务场所管理岗、环卫设施管理岗,岗位负责人从“十二员”中产生。“五岗”负责组织管理“十二员”,以志愿者服务、老党员、村组干部、环卫员为主、支付报酬为辅的工作模式。

  “十二员”:即道路管理员、水利设施管理员、幸福院管理员、村卫生室管理员、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员、路灯管理员、村扶贫工厂管理员、扶贫产业园管理员、公厕管理

  3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员、其他设施管理员,根据任务量大小据实确定每一类管理员的数量;市场管护。对垃圾清运等村级无力承担的管理任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定期处理等方式予以解决。

  自主管护。一方面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定期义务管护;一方面激励引导群众对自家院落、房前屋后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扫保洁,全方位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353”管理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全部移交给村两委会,归全体村民所有,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真正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实现“村有、村用、村管”建立镇、村、组三级责任明确的统一管理机制,真正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全面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小雅为您整理的文章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4

  

  

篇五: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

  摘要: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有人管.对农村所有公共基础设施,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凡出现自然灾害,有人及时排危抢修;凡出现人为破坏,有人代表集体进行制止和索赔;凡出现使用故障,有人及时维修养护;凡出现资产闲置,有人引导正确使用,着力解决“有人用、无人管”问题。

  有机制管.夯实镇、村、农户的管护责任,形成一批可操作、有实效的好的办法措施,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对每一类公共基础设施都要明确建设、移交、管理、验收、监督等制度,对具体管护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并根据考评结果支付一定的管护报酬,切实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心管、无力管”的问题。

  有钱管.以村集体投入为主,以群众自筹投入为补充,多渠道筹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资金,逐步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金、灾后恢复有保障,着力解决“有钱建、无钱管”问题。

  一、明确管理范围将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项具体内容。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村级供水站、饮水及灌溉管网设施等;3、幸福院;4、村卫生室;5、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健身房等设施设备;6、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村支部、村委会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7、路灯;8、公厕;9、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拉运车辆等;10、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护坡挡墙等资产。

  .

  二、明确管护权属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将村内各项产权明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移交到村,村委会负责日常管护,建立“村有、村管、村使用”的管护责任体系。明确管护清单,切实做到物有人管、事有人办、责有人担。

  三、明确管护标准结合行业规定和管护实践,制定明确管护标准。

  道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肩无缺口,安全设施齐备,路容路貌良好。

  公厕管护标准:标识清楚,设施完备,清理及时,卫生清洁。

  幸福院管护标准:设施维修及时,卫生干净整洁。

  村卫生室管护标准:环境卫生整洁,设施维护及时,垃圾分类处理。

  四、明确资金来源资金投入是做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向中省市县争取一点、行业部门补助一点、镇级财政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支付一点、投工投劳折算一点”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管护的投入力度,确保正常运行。

  五.明确管护责任镇上成立X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X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农业办,负责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各村成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站,由村主任担任站长,负责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考核。

  专业管护+市场管护+自主管护专业管护。全面推行“五岗十二员”管理制度。

  “五岗”:即农村道路管理岗、水利设施管理岗、村卫生室管理岗、公共服务场所管理岗、环卫设施管理岗,岗位负责人从“十二员”中产生。“五岗”负责组织管理“十二员”,以志愿者服务、老党员、村组干部、环卫员为主、支付报酬为辅的工作模式。

  “十二员”:即道路管理员、水利设施管理员、幸福院管理员、村卫生室管理员、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员、路灯管理员、村扶贫工厂管理员、扶贫产业园管理员、公厕管理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员、其他设施管理员,根据任务量大小据实确定每一类管

  .

  理员的数量;市场管护。对垃圾清运等村级无力承担的管理任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定期处理等方式予以解决。自主管护。一方面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定期义务管护;一方面激励引导群众对自家院落、房前屋后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扫保洁,全方位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353”管理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全部移交给村两委会,归全体村民所有,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真正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实现“村有、村用、村管”。建立镇、村、组三级责任明确的统一管理机制,真正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全面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

  

  

篇六: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要:本文基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进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提出对策建议,最后,在农村公共基础的建设以及管护中,要悉心听取群众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的诉求,使建设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更能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综上所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应依靠政府斥资、村委会管理、村民自治三环节发力,进而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现状,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发挥支撑性的作用

  摘要:本文基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进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维护引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要缩小城乡差距,而城乡差距的关键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发展现状,国家加快建设和管护农村的道路、用电、用水、改厕等基础设施的步伐,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各方面原因,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比较薄弱还存在一些问题。一、现状分析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十三五”期间,中央投资千亿元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建设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地区间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实现了基本贯通,一些具备条件的县级实现了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并将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平整路面,进而扶持其资源运输、旅游和产业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建改建的乡村道路达127.5万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但是公路硬化以及公路塌方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建设主要着眼于“量”的发展,而忽略了“质”的提升。2、环卫基础设施质量差

  .

  伴随着厕所革命的兴起,城区厕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农村的厕所问题仍旧严重。农村中随处可见的厕所不仅影响村庄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存在极大的卫生隐患。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绝大部分传染病源于厕所粪便污染以及饮水不卫生,其中光与粪便有关的传染病就达30多种,农村厕所问题亟待解决。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不到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文教、体育、娱乐等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提升,但是对于一些地区对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欠缺关注,对于拨付的经费未能做到专款专用,而且极尽可能挤占,所以导致经费投入不足,从而降低建设管护服务标准,导致设施使用主体实际体验较差,管理不到位,长此以往公共服务设施成为了一种摆设,造成资源闲置浪费。

  二、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到位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配套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基础设施必须整体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并且后续还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以及管理和维护才能正常顺畅运转。如果投资或管护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即使项目建成后也无法达到预期效益,只会形成资源闲置浪费。

  就后续管护这一环节而言,并未有专项资金,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经费,绝大部分得依靠村委会进行自筹,但村委会出于政治选举等因素的考虑,筹资意愿并不强烈,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管护被拖延或搁置。此外农民自身并不富裕,揣在口袋里的才实在,尚且预料不到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的益处,因此自筹动力不足。经费未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就长期处于管理不到位的状态,建成的闲置,损坏的报废。

  2、责任未明确

  对于管理责任未明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缺乏制度规范。由于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各级政府还未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未明确各级政府、居委会以及使用公共基础设施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二是建管脱节。当前,对于一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只追求建下来,至于后续的管下去就并未进行落实。对于一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一般是由市级相关部门发起,审批通过后,开始进行落实,村委会配合,农户参与,项目竣工验收后

  .

  也就意味着项目的完结,并不会对此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会计核算,更谈不上产权责任主体的问题。

  3、效率待提升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并不高,存在设施使用无节度和设施闲置两大极端情况。一方面,比如道路、电力、污水处理等这样的基础设施,一些使用者从不考虑其实际承受能力,对设施进行过度使用,造成设施不堪其重进而损坏的情况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比如村内的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设施,由于相应的软件设备配套不完善,以及缺乏相应服务人员来组织、引导使用这些设施,加上村民对于此类公共基础设施认识水平并不高,设施利用程度不高,并不能高效发挥设施功能。

  三、对策建议

  1、形成财政支农为核心的投资方式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决定了财政投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运行中应当扮演主要的角色。因此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管护必须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管护经费支持渠道,地方财政总支出应侧重于财政支农部分的投入比重。要统筹安排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集中使用,减少中间划拨环节,让财政支农资金直接集中支付。要加强对补贴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其次村集体一直以来是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管护的重要力量,在整治农村环境、兴建基础设施、兴办公益事业及承担各类基础设施日常整修維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将是促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的有效手段。再者还可以开辟新渠道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根据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自身属性来选择确定相匹配的投资方式,鼓励社会上的资本和村民进行筹资建设管护,对于营利性质的,适当放松政府管制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2、构建以村委会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在构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的主体中,村委会是村名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上达政府,下接民意,目的旨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村委会清楚地了解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及实际运行维护情况,也能够采取最有效率措施开展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但是基于自身的性质,村委会仅能采取有限措施;此外村民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和受益主体,但困于缺乏知识技能来最大化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作用。因此,要是公共基础设施效用最大化,就要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民的各自优势。除此之外还应鼓励租赁、承包等的运

  .

  营形式,责任到个体,明晰设施管理维的护责任,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平时有人管、坏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三有”化。3、设立以村民为主体的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以及管护的目的就是要让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得以更好的服务村民,而村民的满意度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绩效的核心指标。因此要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绩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软件设施服务,由政府出资购买公共服务,让专门的人员去指导村民更好的利用这些设施,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第二,宣传教育引导,要通过宣传教育,主动引导村民转换思想观念、转变生活习惯,逐步适应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的积极性。第三,要积极引导村民成立专业化组织,让其自主决定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方式,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业余组织村民有效利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丰富文化生活,便捷生产生活。最后,在农村公共基础的建设以及管护中,要悉心听取群众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的诉求,使建设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更能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四、小结综上所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应依靠政府斥资、村委会管理、村民自治三环节发力,进而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现状,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发挥支撑性的作用。参考文献:[1]俞云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浙江实践与长效机制[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2]辛惠琴.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治理机制与多元化融资途径[D].江苏商论,2009.[3]秦伟孟全省.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陕西农业科学,2010.作者简介:任玉秀(1995—),女,山西吕梁人,山西财经大学2018(管理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市场与资本运作.

  .

  

  

篇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强化农村公共设施使用管护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如何不断加强对农村公共设施的管护与使用,充分发挥其最大套件,持续永久地产品服务农村、惠及农民,是第一项一项需要解决的崭新课题。

  一、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几年来,共完成改水52个村屯,新增自来水用户8500户;改厕1918户;改用沼气灶试点1500户;新建村卫生所15所、安全部队中心村卫生所35个,新上医疗设备120台(套);湖西文化活动室21个、“万村千乡”农家店55个;新改造有线电视光缆18公里、通讯光缆15公里,农村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分别实现70%和73%;完成研究重点绿化村屯51个,栽植绿化树280万株;新建村内公园5处、2.8万平方米,在太平山村、创业屯创业推行农家通透式绵果院落建设;完成街道亮化11个村,安装路灯530基杆;共硬化道路268.3公里,有51岗村实施了工程建设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占行政村总数的62%,有65行政村实施通村开始实施通畅公路建设,占通村连贯公路任务的79.3%。全县农村供货生活条件得到县域明显改善,环境面貌得到较为明显改观。

  今年,将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农村道路建设。西胜、大古洞等5个村村内道路建设工程5个,道路总长10024延长米、35084平方米;清河、山河、民富等20个村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工程20个,道路总长53963延长米、215852平方米。二是泥草房改造建设。全县改造泥草房2800户。三是路边沟建设。建设东胜、富林等5个村水泥路边沟总长34990延长米。四是村屯绿化建设。绿化浓河、富强等村屯10个,栽植绿化树11.75万株。五是村屯环境

  卫生整治建设。亮化长兴、东胜等5个村屯,安装节能路灯171盏;改造回廊栅栏林胜、清茶等6个村,总长度43900米。

  二、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存在的主要症结

  目前,虽然我县总体农村公共公共设施的使用与管护情况总体上较好,但也存在管护社会阶层较低、水平较差等问题。

  一是管护不利、使用不善。少数几个村对建后的白色路面管理不到位,存在晴天一层土、雨天一层泥、冬天夹层冰的现象;个别村没有调动起村民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中华文化活动室使用率低;由于缺少资金,信号灯不能经常使用,由于没有专人伺候、维护,公园内的休闲、锻炼设施损坏严重;等等。致使公共设施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管护意识薄弱、不到位。个别镇村领导干部贫建设轻管理,将主要精力用在争房地产项目、跑资金、搞建设上,回避公共设施建后的管理和维护,存在推一推、动一动的现象;部分群众主人翁责任意识不强,认为之事农村公共设施的管护是政府的丑事,自己只管享受,不愿尽义务。

  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不成熟。虽然各村有关基础设施行政管理较为明显有所考虑,但运行管理运营管理市场监管尚未形成。如大部分村依靠村级机构自行组织机构人员,利用政府拨付的农村公益资金解决设施维护费用问题,但资金有限,难以完全满足需要;个别村管护所用资金由村集体经济收入支出,但宅基地出现困难后,导致设施无人管护的后遗症;受长年使用公共资源、设施不交费的习惯拖累,部分村民没有形成公共设施需要交费的,没有形成保持良好的收费机制,使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负担加重。

  三、加强农村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设施的几点建议

  农村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是一项具有极其重要长远意义的重要管理工作,需要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眼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着眼,

  从农村公共设施长远永续使用的目标出发,深入研究探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使用取用和管护工作。

  (一)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构筑建管并重意识。一是在镇村两级干部中所,应切实摒弃轻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把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与建设摆同等重要位置,建管并重,同步安排部署,确保新农村公共设施基本建设、管护、运营均衡发展;二是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应切实摒弃缺少摒弃资金不好管的畏难情绪,切实把公共设施管护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该时期的建设新农村重中之重,摆上突出位置,着力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三是在农村群众中所,应切实摒弃只享受不管护思想,强化主体意识,加大政治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向农民群众讲清“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民受益,农民自然也应成为农人管护的基本特征”这个道理,而使农村群众彻底摒弃“大家都在用,但都没当自己的用”的思想,不断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确保公用设施建完有人管、坏了有人修。

  (二)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管理新路径。新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工作,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各地还没有成形的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需要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具有普遍性的新途径、新办法。一是专业管护。对跨村、跨乡镇的通乡、通村公路等管护难度辟路较少的农村公共设施,可由乡镇和县直主管部门将其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围,开办专门管护机构,落实专项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并将公共设施管护事项纳入全县公益服务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二是集体管护。把农村编制公共设施管护作为一项农村重要组织工作编制到《村规民约》,促使其成为村民自觉行动,实现村委会、养护人员、全体群众“三级联动”,体现群众参与管护的主体优势地位。三是协会管护。扶助群众组建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协会,制定章程,落实管护措施,并在协会下才设立理事会、监事会,落实资金筹措及其监督等事项。由协会负责管护资金、日常维护及对破坏道路行为进行监督。四是义务管护。引导农民自愿加入到辟路管护队伍,主动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同时,积极发挥农村“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人员

  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义务管护。五是商业管护。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本村农民承包经营,实行管理模式管理实行和商业化运作。

  (三)培育乡风民风,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即使如此新农村建设,还是公共设施城市绿化,都应以农民为主体。应切实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边远地区群众素质,培育更佳的乡风民风。一是强化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加强形式创新,紧贴卫生系统实际,采取鼓励农牧民学文化、学技术,倡导群众自编、自导、昂格吕尔县自演文化节目等形式纷呈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乡风和谐民风民风淳朴。二是强化教育载体的实用性。切实有效利用好农村业余文化活动室、休闲人民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使之成为农民学习、娱乐、交流、沟通的阵地和场所,发挥其最大效用,真正做到农村文化设施“物有所用、物尽其用”。三是强化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在加强群众素质提高的同时,应有力考虑到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创新教育内容,把带领村中健康发展生产的“致富能手”、尊老爱幼的模范等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鲜活人物和事迹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农民、感染群众,使广大群众人人思建设、个个谋发展、家家争致富,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

  

  

篇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

  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办法X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谁受益、谁维护”的总体要求,聚焦有人管、有钱管、有机制管的“三个有”;突出明确管护范围、明确管护权属、明确管护标准、明确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等“五个明确”;创新专业管护、市场化管护、自行管护“三个模式”,确保我镇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运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有人管.对农村所有公共基础设施,明确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凡出现自然灾害,有人及时排危抢修;凡出现人为破坏,有人代表集体进行制止和索赔;凡出现使用故障,有人及时维修养护;凡出现资产闲置,有人引导正确使用,着力解决“有人用、无人管”问题。

  有机制管.夯实镇、村、农户的管护责任,形成一批可操作、有实效的好的办法措施,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管护制度。对每一类公共基础设施都要明确建设、移交、管理、验收、监督等制度,对具体管护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监督,并根据考评结果支付一定的管护报酬,切实解决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心管、无力管”的问题。

  有钱管.以村集体投入为主,以群众自筹投入为补充,多渠道筹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资金,逐步实现人员管理有报酬、损坏维修有资金、灾后恢复有保障,着力解决“有钱建、无钱管”问题。

  一、明确管理范围将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各类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项具体内容。

  1、村内油路、水泥路,包括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2、小型水利设施,包括村级供水站、饮水及灌溉管网设施等;3、幸福院;4、村卫生室;5、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包括文化广场、演出舞台、文化活动室、体育场、健身房等设施设备;6、村级活动场所,除文化体育设施以外的基础设施,包括村支部、村委会办公用房、活动场地等;7、路灯;8、公厕;9、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垃圾桶、垃圾箱、拉运车辆等;10、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工程形成的渠道、护坡挡墙等资产。

  二、明确管护权属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将村内各项产权明晰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移交到村,

  1

  村委会负责日常管护,建立“村有、村管、村使用”的管护责任体系。明确管护清单,切实做到物有人管、事有人办、责有人担。

  三、明确管护标准结合行业规定和管护实践,制定明确管护标准。道路管护标准:路面平整,干净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肩无缺口,安全设施齐备,路容路貌良好。公厕管护标准:标识清楚,设施完备,清理及时,卫生清洁。幸福院管护标准:设施维修及时,卫生干净整洁。村卫生室管护标准:环境卫生整洁,设施维护及时,垃圾分类处理。四、明确资金来源资金投入是做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向中省市县争取一点、行业部门补助一点、镇级财政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支付一点、投工投劳折算一点”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修管护的投入力度,确保正常运行。五.明确管护责任镇上成立X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X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农业办,负责全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监督和考核。各村成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站,由村主任担任站长,负责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考核。专业管护+市场管护+自主管护专业管护。全面推行“五岗十二员”管理制度。“五岗”:即农村道路管理岗、水利设施管理岗、村卫生室管理岗、公共服务场所管理岗、环卫设施管理岗,岗位负责人从“十二员”中产生。“五岗”负责组织管理“十二员”,以志愿者服务、老党员、村组干部、环卫员为主、支付报酬为辅的工作模式。“十二员”:即道路管理员、水利设施管理员、幸福院管理员、村卫生室管理员、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员、路灯管理员、村扶贫工厂管理员、扶贫产业园管理员、公厕管理员、垃圾处理设施管理员、其他设施管理员,根据任务量大小据实确定每一类管理员的数量;市场管护。对垃圾清运等村级无力承担的管理任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定期处理等方式予以解决。自主管护。一方面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定期义务管护;一方面激励引导群众对自家院落、房前屋后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清

  2

  扫保洁,全方位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353”管理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产权全部

  移交给村两委会,归全体村民所有,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真正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实现“村有、村用、村管”。建立镇、村、组三级责任明确的统一管理机制,真正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全面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3

  

  

篇九: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本文关键词:设施建设,优化,策略,农村,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本文简介:摘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新农民生产方式、加快农村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当下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上个世纪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量依旧薄弱,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指出了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本文内容:摘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新农民生产方式、加快农村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当下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较上个世纪相比有了明显改善,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量依旧薄弱,存在着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指出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的建设不到位、结构不合理、缺乏后续维管工作、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管护工作、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等建议。关键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1、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概述以及建设现状1.1、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概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与农村发展有着密切关联,长期使用主体为当地农民,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乡村公共产品。国家出台的《城镇规划》中规定:乡镇公共设施应当包含教育、文体、医疗、科技、商业金融、行政管理、集贸市场六大类。还有学者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范围划至为农业生产(农田水利灌溉、农产品抗灾、农产品流通等)、农村生活(公路、能源、饮水、通信等)、农村社会文化(体育休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农村生态环境(垃圾回收、绿化等)几个方面。

  1/6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往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投资主体较为单一,由政府部门主导投资建设。第二,投入成本较高,投资收益滞后,所带来的公共效果较城市公共设施而言,更难有标准统一的评价体系。第三,监管维护工作难以展开,较城市的公共设施而言,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很少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1.2、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公共设施在社会进步过程中一直是发展最为缓慢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农村,有关于公共福利的项目不受重视。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促进城镇经济一体化、促进农村发展,国家也逐步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从2004年起,中央1号文件内容都可搜寻到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现代化农村等关键字眼。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到位,能够直接迅速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其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刺激。随着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任务被提上议程,我国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已有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到的最基本的标准,我国人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同时人均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量的不同省市间的区域差异也在递减。但经济落后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才刚刚开始,总体而言,我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高、建设不到位,地区间差异仍然十分明显,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公共设施匮乏问题较为严重。2、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现存问题尽管我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与发达国家过大的差距不可忽视,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建设结构不合理、设施缺乏管护、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制约农村基础设施总体效应的发挥,也不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导致基层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的堆积。2.1、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结构不合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公路、电力通信基本已经普及供应,但例如物流、网络等基础公用设施在大部分农村还没有形成规模。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2/6

  快递宽带等设施的发展还没有落到实处,与外界的来往较少、信息较为封闭,从而导致发展缓慢,地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在农业生产方面,水利灌溉设施较多,但建设质量偏低,水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严重浪费。同时农作物抗风险能力低下,落后农村地区农作物还是靠天收,基础设施脆弱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农村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在农村教育、农村医疗方面,乡间与医疗合作社硬件设施差,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与素养较城市的工作人员有很大差距,人才储备不够,导致大多数乡间学校面临倒闭的危险,医疗合作社也成为摆设。其次,社会保障设施方面如留守儿童中心、社会救助站等建设甚少。这些严重阻碍了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目标的实现。

  农村较城市而言,虽然有着较多的植被与农林田地,但是其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如农村的垃圾管理问题,缺乏相应的人员定期清理,绿化杂乱,尘土飞扬。且由于对粮食产量过高的要求,已经致使大片农村土壤丧失养分,土地修复工作却无人承担。

  总体而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更倾向于大型工程的建设,表现为对公路、水利等项目的集中建设,且多量低质。同时忽视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方面的投资,尤其是在农村福利保障方面,所占比例甚小。

  2.2、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缺乏后续的监管与维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在长期持续工作却得不到及时的管护情况下,大大减少了公用设施的使用寿命,导致设施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与预期的效益相距甚远。主要问题就在于缺乏专门的工作部门与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相关负责主体权责不明,造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无人问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与管理资金同样不足,虽然国家财政每年都会增加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但是专门针对设施维护与管理的资金投入所占比例很小。缺乏监督与管理的长效机制阻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2.3、供给主体单一导致供给效率低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一般情况下为政府,政府基于自身职能对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对处理外部消极效应、市场失灵等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也会存在政府失败,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就产

  3/6

  生缺陷,有限主体在供给范围过大的情况下导致公共设施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建设时间过长、投资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公共资源的整合。所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应当部分依赖其他主体,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3、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现状的路径选择3.1、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标准体系,做好基础工作,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数量、质量、覆盖范围做出明文规定,尤其是抓紧出台新型产业公共设施的政策,例如农村物流、快递下乡等方面。政府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提供强大有力的资金保障。其次,加强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建设要严把质量关。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力度加大,为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做好科技保障。社会文化方面,继续开展乡村体育休闲文化,重视农村与农村医疗,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大对农村的人才投入,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保证,因此,在农村应该营造良好的公共环境,紧抓环境治理工作,例如垃圾回收处理、房屋改建、土地修复等,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在布局上呈现出整体和局部的结合、生活与生产的结合、文化与生态的结合。3.2、注重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相关部门在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进行规划的同时就应当考虑到后续的维护管理工作的统筹安排,针对管护工作制定具体的,确保有法可循,以避免各部门相互推诿的局面,设立专门的部门,权责一致,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对公共设施做到定期修检,及时维护,同时不断收集村民使用满意度,对不到位的地方做出及时的调整,发挥基础设施的最大功效。此外,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培训,提升每位农户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认知度,让村民形成积极使用、自觉监督、自觉维护、不破环、不私占的意识。发挥村干部的表率与领头作用,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的监督维护中,从整体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力度。3.3、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4/6

  在当下必须继续发挥政府部门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应该透彻地了解村民意向和偏好,广泛采纳村民的建议,从而建设出更加有益于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相关公共资源。

  在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时,应当持续推进企业、社会组织对农村公用事业的投资力度,增强资金自筹能力,从而降低投资成本,加快建设效率,扩大公共产品的服务面和受益面,解决公共资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困境。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可以采取政府主导资金投入,村民自主建设的路径,例如农村沼气、太阳能发电板等。农民自主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关乎其切身利益,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公共设施的质量,同样在设施的管护工作中,村民会具备更强的自主性。同时,多元主体共建的模式也遵循着当下民主政治文化中村民自治制度的精髓。

  4、结论总之,虽然当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但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发展状况喜忧参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旧是筚路蓝缕,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改善,加大投资力度和建设力度、注重对基础设施的管护工作、吸引多元主体投资建设。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现代化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想要完成农村现代化,必须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化与高质量建设。完善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既关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需要各方主体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胡红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阿昌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石[J].中国法学,2021(8):466-468.[2]刘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机制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1(8):310.[3]钱文荣.农村非正式组织能影响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吗基于H村的个案研究[J].经济学家,2021(3):23-30.[4]林振德.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2021(1):88-94.[5]钱文荣.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1(11):39-51.

  5/6

  [6]推进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对策研究课题组.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的探索创新及优化路径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2021(6):119-124.[7]刘武基.浅谈凉州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现状及管护对策[J].发展,2021(3):79-82.[8]周芳芳.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基础设施规划[J].建筑知识,2021(6):59-63.[9]张飞.浅析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标准化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J].质量探索,2021(10):61-65.

  6/6

  

  

推荐访问: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问题 基础设施 农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