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专业,助力奔赴热爱之旅

时间:2023-11-27 14:00:08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高校开启了新兴专业的新增热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小编对部分新兴专业进行了梳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助力奔赴热爱之旅。

我国深空探测任务规划显示,探月工程四期将完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建设。未来10~15年,我国还将开展火星采样、小行星采样及木星、天王星等行星探测。后续,我国探测器还将前往太阳系边缘进行科学探测。

哪些新兴专业人才符合未来前往行星建设的需求,可以成功在外星球开荒破局呢?

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专业

该专业的学生需具备力学、机械、能源、电学、信息学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具备解决复杂电推进系统工程问题、探索科学前沿的能力。

未来可从事航空和航天推进器系统设计与研究、推进器系统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与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

行星科学专业

该专业以太阳系的行星、彗星、小行星和系外行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深空探测为主要研究手段,是在之前的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天文学等学科交叉基础上产生的。

未来可从事行星表面环境、行星动力学、陨石学与宇宙化学、探测任务科学目标选取、小行星防御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与管理等工作。

生物育种科学专业

该专业是作物学、畜牧学、生物学、遗传学、信息学的交叉融合,重点研究动植物种质资源创新、数字化育种、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等现代育种理论基础与前沿技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

种业振兴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该专业毕业生有望走上科研道路,实现我国种业相关关键“卡脖子”技术的突破。

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该专业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等学科为牵引,有机融合制氢、氢储运、氢安全、氢动力等多个氢能模块课程,开展全方位跨学科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安全转型以及我国氢能行业和能源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未来可从事该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元器件的研发,氢能源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技术开发、科学技术、教育教学等工作。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石。国防专业也被称为军工专业,是指国防工业、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专业。对设计雷达、军用电台、电子战系统等国防建设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可选择的方向有哪些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这是一个基础性较强、涉及面宽泛的工程专业,可以与所有的弱电系统搭上关系。需要学习包括电路分析、模电数电、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射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机原理等课程。在国防科工院校中,该专业更侧重雷达方向。

未来可从事雷达、导航、通信和电子战系统等的设计开发工作。

通信工程专业

该专业主要研究如何处理需要传递的信息,如何将其从信源快速、准确、安全、保密地传输至信宿。其基礎课程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接近,主干课程还包括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同时还要学习电信交换、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网络等专业知识。

本科毕业后可选择细分专业方向继续深造,例如光通信、微波通信、短波无线电通信等,未来可从事激光、微波、短波、卫星、数据链等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或生产制造等工作。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

该专业涵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核心知识,同时向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个专业扩展。既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需要构建在电磁领域的知识结构,强化关键物理基础。

未来可从事各类无线电电子系统中馈线、波导的设计开发或电磁兼容设计等相关工作。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该专业需要掌握雷达、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基本原理,有针对性地学习信息获取与处理、防御与对抗的原理和方法。

未来可从事雷达、通信、信息对抗等系统研发的相关工作。

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

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数学、密码学、计算机科学为基础,融合多个学科,主要培养密码算法设计、密码算法分析、密码工程、密码管理与安全防护等能力。该专业的特点或难点是强调数学及其工程化应用,学科体系与较多应用领域都有大量的深度交叉。

密码应用不仅服务于党政、军事和外交等重要部门,还广泛应用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金融交易、防伪税控,涉及公民权益的电子支付、网上办事等方面。

相关链接

科学大家们的专业选择

于敏 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氢弹之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程开甲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吴文俊 我国人工智能先驱,著名数学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

王大中 国际核能领域著名学者。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郑哲敏 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

王小谟 我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

张荣桥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

赵忠贤 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

传统专业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检验,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实验室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社会认可度较高;
新兴专业学科跨度大,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方向时,不宜跟风、盲从,宜从国家需要和个人兴趣等方面出发,热门、冷门也好,新兴、传统也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栏目编辑  方郁芝)

猜你喜欢科学工程专业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2期)2019-09-23科学大爆炸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专业降噪很简单!摄影之友(影像视觉)(2019年3期)2019-03-30专业化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子午工程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工程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5年11期)2015-07-01科学拔牙小雪花·成长指南(2015年3期)2015-05-04工程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5年8期)2015-01-11

推荐访问:之旅 奔赴 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