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关键问题助力思维发展

时间:2023-11-06 11:42:03 来源:网友投稿

胡学敏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当下语文教学更多地将思维关注力聚焦在文本信息层面上,充斥着对知识生硬记忆的累积,而唯独缺乏了学生灵动性的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 “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分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体验”等四个核心维度。其中,“思维发展”作为推动其他三大核心维度的重要原动力,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一场思维博弈,教学过程中必定要充满思维含量,教师要借助驱动性问题这一思维活动的支点,统整语文课堂的教学板块和流程,在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探寻分析、推理评价等思维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就以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小古文《杨氏之子》的教学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尝试与思考。

一、精准解读,在对接习题中促进思维发展

驱动性问题的设置和践行,承载着架构整节课的重任,理应与这一节课的核心目标紧密相连。统编版教材以“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元并进的方式编排,已然明确了单元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紧扣单元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厘清课后思考题与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思考题调整、分解、重组,关联文本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助力素养发展。

《杨氏之子》这篇课文的第二道思考题,编者要求学生: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由此,教师结合班级的具体学情,可以对这次考题进行如下的设置与调整:在教学之初,先设置多重层次,引领学生将小古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辨析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从而确定“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是文章的中心句,并围绕这句话引导学生梳理文本故事的情节脉络,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确立了“呼儿—设果—对答”的故事主线。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重点紧扣课后思考题,引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触发整体思考。问题看似简单,却指向了故事发展的整体顺序,厘清了两个核心人物——杨氏之子和孔君平之间的内在关联,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清晰的认知层次。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表达自信,同时又激活学生的思维不断朝着文本深处迈进的动力,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扩展认知,在多元解读中促进思维发展

阅读教学说到底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文本展开深入对话的过程。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点拨者和引领者,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信息资源,引领学生将全部的身心、意识和思维聚焦在文本的磁场中,从而达成理解文本品词析句的教学目的。统编版教材中的小古文虽然篇幅较短,但蕴藏着丰富的思维内容,是历练学生思维、辨析意识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紧扣文本中的关键性字词,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深入辨析的基础上,实现单一化解读向多元化解读的认知扩展。

比如,在落实这篇课文教学的驱动性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聪慧”时,很多学生都抓住了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三个字“应声答”展开探究,从表面上理解,“应声答”体现了杨氏之子的思维敏捷,展现其应对的速度之快,但仅仅停留在这单一化的认知角度,则失去了对文本解读的多元化感知,对于杨氏之子的聰慧,也就停留在相对逼仄的视野。基于学生对关键字词的表面理解,教师可以相机进行引导:这里杨氏之子的“应声答”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答”呢?请同学们尝试结合自己的理解,在这个“答”字前面加上一个合适的字,形容杨氏之子的应答状态。正是这一拓展性问题,给予了学生多元化、个性化解读的空间,学生纷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有的认为是“秒答”,孔君平刚刚提出问题,杨氏之子就立马做出应答,在反应之快中体现了其“聪慧”;
有的学生则走出了回答速度之快的局限,紧扣杨氏之子回答的语言内容,认为此时杨氏之子的“应声答”是一种“妙答”。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所应答的内容巧妙地对应了孔君平所开的玩笑,他一下子就理解了孔君平玩笑中的言外之意,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回答得非常精妙;
还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礼答”,杨氏之子面对孔君平所开的玩笑,虽然针锋相对,但思维巧妙,同时加上“未闻”二字,展现了作为晚辈的谦逊,既尊重了长辈孔君平,同时又不失礼节……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紧扣设置的驱动性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关注点聚焦在“应声答”这三个关键性的词语中,引领学生在反复阅读品味的过程中,经历了表层意思的理解,又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了文本的深处,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杨氏之子回答的状态进行了感知与提炼。纵观整个过程,教师依托一个具体的“答”字,将整个板块的教学串联在一起,形成了教学的整体合力,对杨氏之子所表现出的“聪慧”进行了多维化、个性化的解读,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有效转换,促进了学生内在思维的有效发展。

三、统整对比,在深度洞察中促进思维发展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没有真实的对比,就没有深入的思维。比较性阅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范畴和视野,同时对于其思维的深邃性、丰富性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和运用两者之间的不同点,精准设置对比的支架,对促进学生思维从低阶向高阶的迈进可起到支撑性作用。

纵观统编版教材中的15篇小古文,其中绝大部分描写的都是古代小孩子思维聪慧的故事。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时,教师不妨在行将结束之际,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其他小孩子的思维故事进行碰撞,既借助其他文本形成的合力促进学生对杨氏之子聪慧的进一步理解,同时又利用两者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异深入洞察这一故事、这一人物所独具的个性特点。比如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为学生拓展了三年级的《司马光》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首先,引导学生尝试将三篇故事聚合起来,提炼出这三个故事中聪慧之人所存在的共性特点:无论是司马光,还是王戎,抑或是今天所认识的杨氏之子,他们的聪慧都体现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思维敏捷上,同时善于观察与倾听。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从内容理解层面感受三者之间的差异之处,认识到杨氏之子所展现的聪慧,与其他两人的不同点就体现在类比思维上。

总而言之,在积极赏析与感知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促进其思维由浅入深,由单一向多维的质变,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本部

猜你喜欢杨氏思考题文本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中国果树(2020年2期)2020-07-25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年10期)2019-10-26Fort Besieged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3期)2019-07-01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超级思考题趣味(数学)(2018年5期)2018-06-26超级思考题趣味(数学)(2018年3期)2018-06-21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百家讲坛(2016年7期)2016-08-09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护理学报(2016年23期)2016-03-07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小学教学参考(2015年20期)2016-01-152014年《护理学报》上半月刊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护理学报(2014年19期)2014-03-31

推荐访问:助力 思维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