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地质递变运动与存在环境的关系

时间:2023-10-06 17:55:05 来源:网友投稿

赵大咏,刘石年

太阳系地质递变运动与存在环境的关系

赵大咏1,刘石年2

(1.岳阳市民政局,湖南 岳阳 414000;
2.中南大学地学院,长沙 410083)

本文视星际分子稀薄气体存在形式为一种特殊地质结构,从其元素构成特点与宏观环境的关系为突破口,提出元素宏观分布规律的三条内容:元素交换量周期递变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方向规律;
元素交换量与存在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关系式;
元素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规律。指出不同元素在相同宏观环境中存在的概率是不同的。根据元素宏观分布规律,认为在物质和能量不断递减的太阳系环境中,行星等不仅个体会形成递变地质结构,如分析了地壳元素构成、地球圈层结构、地壳演化等成因;
而且群体之间的地质运动也存在递变关系,如行星交换量的7种不同优先级的递减方式,行星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与环境的递变方向有关联性。太阳系所有地质运动都是对环境适应性变化的结果;
在不同的递变区域,行星等会有不同的优先级递变方式。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在地质学上的意义就是指出了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性及动力的来源,这使我们对力的产生有了新的认识。

元素构成次数;
交换量;
递减环境;
元素适应性方向;
递减地质结构;
地质递变关系

当代地质学研究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如:①研究对象过窄。目前地质学主要盯着地球看,拿着锤子满地球跑。虽有行星地质学、宇宙地质学的提出,但系统性研究还很不够;
②研究方向不够全面。生物学研究生物,会充分地结合其生存环境来研究。如水生动物为适应水下环境,长出了腮;
陆生动物骆驼为了抗旱进化出驼峰。而在当代地质学中,将地球地质运动与其生存的太阳系环境联系起来的不多;
将太阳系各天体的地质运动与地球进行多方位对比也很不够。脱离存在的太阳系环境,去研究地球的地质运动,不亚于“井底之蛙”。地球作为太阳系的一员,其地质运动必然受到太阳系环境的影响。由此,必须引入一种全新观点,对地质学理论进行大胆的革命,才能更大范围内对地球的地质运动作出更好的解释,这将在“太阳系交换地质学”系列中去尝试分析和突破。从地质学的视野,去探究元素的微观世界,去启迪对宏观宇宙的新认识,试图为地质学研究开拓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构建一种新的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这将有大量脑洞大开的崭新观点产生。探索一种新的理论很不容易,新生观点存在严重的错误在所难免,希望从百家争鸣,开拓思路的角度,允许一言。

表1 星际分子式(卞德培,1988)

1.1 星际分子的地质结构及元素构成特点

1.1.1 星际分子的地质结构与存在环境的联系

星际分子是20世纪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多数星际分子为稳定的化合物,在地球上也能找到。少数在地球上是找不到或很难找到,甚至在地球上的实验室里,也很难稳定地存在。星际分子在宇宙中主要以密度极小,数量极大的气体状态存在;
它的分布区域很广,如电离氢区、中性氢区、暗星云、超新星遗迹等,其存在环境是一种物质和能量密度极低、非常广阔的宏观存在环境。星际分子早已为学术界所熟知,但其携带的秘密仍有待我们去研究。它有两个研究方向一直无人涉及:一是它主要以稀薄气体形式存在,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地质结构,这种结构与其存在环境的关系研究不够;
二是对其元素构成在周期表中位置所表现的特点缺乏研究。笔者有次无意中将星际分子元素的构成次数进行了统计,发现其表现出某种新规律,现有经典理论无法解释。传统理论在分析化学反应时,较多地从原子或分子自身的结构特点,如电子数等因素去探讨,而这里则提出从星际分子地质结构与宏观存在环境的关系中去探讨元素的运动变化,并由此推出整个太阳系地质递变运动关联性的规律。

1.1.2 元素构成星际分子次数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特点

表1是1937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星际分子的分子式(卞德培,1988)。在这里,对元素构成星际分子次数(以下简称构成次数)采用一种新的统计方法。例如在CH中,C、H原子都只有一个,C、H两种元素均算构成星际分子一次;
在CH3OH中,C、O原子只有一个,而H原子却有4个,把C、O、H三种元素也都只算构成星际分子一次,不重复计算。根据这种统计方法,把表1的55种星际分子中的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标出(表2),可看出:

表2 星际分子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注:带“-”划线标记的元素参与构成星际分子

(1)构成星际分子的元素全部分布在一、二、三周期内。一周期元素H构成次数最多,共44次;
二周期中的元素构成的次数较多。其中,C构成42次,N构成21次,O构成22次;
三周期中的元素构成次数最少。其中,S构成10次,Si构成2次;
四至七周期元素则没有构成星际分子。

(2)相邻元素的构成次数相近。如H(44次)与它相邻的元素C(42次)相近,N(21次)、O(22次)的构成次数接近,而与它相对较远的元素S(10次)、Si(2次)的构成次数相差较大。

(3)除H外,构成星际分子的元素全部位于本周期中后部。如二周期的C、N、O和三周期的Si 、S等。

1.2 元素宏观分布规律的基本内容

星际分子构成元素的这三个特点体现出元素的某种新性质,它表明:元素在宏观空间分布存在概率性,即不同元素在相同环境中存在概率是不同的。这一性质为什么被忽视了呢?我们平时测定元素性质,主要在地球上的实验室或矿区,相对宇宙空间而言环境太小,元素与存在环境之间的联系考虑不是太多,造成元素之间的某些不同性质被忽视。当把测定元素性质的环境扩大到宇宙空间时,元素的某些性质和分布规律被放大,明显地表现出来。星际分子表现出来的元素新性质,是从宏观存在环境和宏观分子数量的角度统计而体现出来的。为便于研究,可把宏观存在环境分为三类:物质和能量密度沿固定方向不断递减的宏观存在环境简称为递减环境,如在太阳系中,不断远离太阳的环境为递减环境;
反之为递增环境;
而物质和能量密度维持稳定不变的为稳态环境。由于新性质无法用现有的理论表述,因此有必要从元素与存在环境联系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理论,可称为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它包括三条内容。

1.2.1 元素交换量周期递变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方向规律

正如动物存在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并且,不同动物的食量是不同的;
任何元素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时,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交换量。

(1)整个元素周期的交换量变化方向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方向。星际分子由较低周期元素构成,且存在环境是物质和能量密度非常小的宇宙空间,这表明:在整个元素周期表中,较低周期元素交换量较小,对环境供应的物质和能量需求量较小,所以在物质和能量密度较小的环境存在的概率较大;
较高周期的元素交换量较大,需要环境供应较多的物质和能量进行交换,所以在物质和能量密度较大的环境存在的概率较大。在整个元素周期中,元素的交换量由较高周期向较低周期递减;
随着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的不断递减,元素的适应性能力由较高周期向较低周期元素不断递增(图1)。一周期中的元素交换量最小,所以最易构成星际分子;
二周期中的元素交换量大于一周期元素,所以构成星际分子的概率较一周期元素要小;
三周期元素交换量又大于二周期元素,所以构成星际分子的概率又较二周期元素要小;
四、五、六、七周期元素因自身交换量太大,已不适应存在于物质和能量密度极小的环境,所以不构成星际分子。

(2)同一周期中的交换量变化方向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方向。由于构成星际分子的元素,除H外,二周期的C、N、O和三周期的Si、S均位于本周期中后部。这表明:在同一周期内,前部元素交换量较大,较适合存在于物质和能量密度较大的环境;
后部元素交换量较小,较适合存在于物质和能量密度较小的环境。除一周期外,在同一周期中,交换量由序数较低的元素向序数较高的元素递减;
随着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的不断递减,元素的适应性能力由周期前部向后部递增(图1)。

(3)相邻元素的交换量较接近,相距较远的元素交换量相差较大。如果某一元素最适合存在于某一环境,与它相邻的元素由于交换量相近,必定也有较大的概率存在于这种环境;
与它相距越远的元素由于交换量相差较大,与之存在于同一环境的几率就较小。

相邻周期元素的交换量较接近,相距较远周期的元素交换量相差较大。如果某一周期元素最适合存在于某一环境,与它相邻周期的元素由于交换量相近,必定也有较大的概率存在于这种环境;
与它相距越远周期的元素由于交换量相差较大,与之存在于同一环境的概率就较小。

为方便地质研究的一条推论。由于太阳系各天体并非单一元素构成,而是多种元素的混合体,可简单地认定天体交换量与质量、密度的关系:由于在整个元素周期表中,原子量较小的较低周期元素的交换量,小于原子量较大的较高周期元素的交换量,可以简单地说,质量较小的天体交换量较小;
质量较大的天体交换量较大;
还可以说,密度较小的天体交换量较小;
密度较大的天体交换量较大。

图1 元素交换量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周期变化图

注:→元素交换量递减方向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递增方向

1.2.2 元素交换量与存在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关系式

根据星际分子元素构成特点与环境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上式为交换量与存在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关系式,表示元素交换量与存在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成正比。其中Jt为时刻t元素交换量,ρt为时刻t存在环境物质密度(Mt)和能量密度(Et)的综合。

1.2.3 元素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规律

生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发生适应性变化,元素也一样。元素的运动变化同其存在环境有密切的联系,特定环境对其内部元素的运动方式和存在形式具有决定性;
反之某种特定元素对其生存环境具有选择性。假如我们知道某一存在环境的特点,就可推出存在于其中的不同元素的存在概率和分布特点;
假如我们知道某一区域不同元素的数量比例和分布特点,就可推出其存在环境的特点。当存在环境发生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元素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化,且这个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如,当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密度不断递减到一定程度时,元素交换量就会随之发生递减,由较重元素向较轻元素衰变;
当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密度不断递增到一定程度时,元素交换量就会随之发生递增,由较轻元素向较重元素聚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图2)。因此,元素的运动变化不能单单从原子结构特点去考虑,更应从元素与宏观存在环境的交换需求矛盾去探讨。同理,也可推出天体地质运动与存在环境的关系。

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在地质学上意义就是指出了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性及动力的来源。

2.1 地壳元素构成特点

与星际分子一样,地壳元素构成也存在相同特点。

2.1.1 地球与环境的交换搭配类型

可近似认为地球以太阳为圆心,在相对固定的圆形轨道匀速绕太阳运转,因此,地球存在的宏观环境的物质和能量密度是基本稳定不变的,所以地球与环境的交换搭配类型为单个宏观天体与稳态宏观环境的搭配。而地壳与这个环境直接接触,可通过分析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观察存在环境的影响。

2.1.2 地壳元素含量同环境的联系

组成地壳的元素有四个特点(表3)。

表3 地壳内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地壳中以二周期后部的O元素含量最多。根据元素宏观分布规律,某种特定元素对其存在环境具有选择性,在某一相对稳定的存在环境中,必定有一种元素的存在几率会最大,最适合存在于这一环境中。地壳的存在环境相对稳定,O元素最适合存在于这种环境,所以存在概率最大,含量就最多。

(2)组成地壳的其他主要元素存在概率可以O元素为参考。如Si、Al、Fe、Ca、Na、K、Mg、H等,分布于一至四周期,均距二周期的O元素较近。根据元素宏观分布规律,相邻的Si等元素交换量同O元素接近,在适合O元素存在的环境,其存在的概率也较大,故含量较多。五至七周期的元素因距O元素较远,交换量相差较大,在适合O元素存在的环境,它们存在的概率就较小,故含量较少。

表4 地壳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注:带“-”划线标记的元素参与构成地壳

(3)二周期的O元素占48.6%,三周期的Si、Al、Na、Mg等四种元素合计占38.77%,四周期的Fe、Ca、K等三种元素合计占10.67%。这是因为三周期中的元素更接近二周期的O元素,所以三周期元素较四周期元素更适应地壳存在的环境,故含量较四周期元素多。

(4)三周期后部的Al(占7.73%)、Si(占26.3%)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前部的Na(占2.74%)、Mg(占2%)元素;
四周期中部的F(占4.75%)元素的含量高于前部的K(占3.45%)、Ca(占2.47%)元素。这是由于O元素存在于二周期后部,三、四周期的中、后部元素较本周期前部元素,在适合O元素存在的环境,存在的概率较大。

2.2 月球元素丰度接近地球的环境成因

根据对阿波罗11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样品的元素分析,月球玄武岩的元素丰度更接近于地球的丰度,而不是接近于宇宙的丰度(卞德培,1988)。同时,月球样品中氧的同位素组成与地球上氧同位素的组成没有什么区别。这是由于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相比,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非常的小,可视为存在于同一环境。从元素宏观分布规律来看,环境决定存在于其中的元素种类,月球与地球数十亿年里存在于同一环境中,决定了两者具有相同的元素构成。

2.3 地球等天体对递减环境形成的适应性地质结构

2.3.1 太阳及其行星交换量递减的地质结构

为什么太阳及其行星内核都是较高密度的物质构成,而最外层都由较低密度物质构成?如地球地核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其密度为10.5~15.5g/cm3;
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g/cm3(叶叔华,1997)。这是由于,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的物质和能量密度都不断降低。依照元素适应性规律,太阳及其行星对宇宙递减环境产生适应性变化,其内部交换量较大的重元素向外不断衰变成交换量较小的轻元素,导致从内核到外圈密度的递减,并释放能量,这就是太阳系所有天体地质运动的动力之源。

2.3.2 地壳演化与环境的关系

同理,当地球内部物质从大洋中脊涌出,不断向外扩展运移的过程,应是由较重元素向较轻元素递变的过程中,且与时间有关。从大洋中脊涌出的物质,时间越长,向较轻元素递变的程度越大,较轻元素含量越多,物质密度相对越小。事实确实如此,岩石圈地壳从地幔壳→大洋壳→大陆壳的形成过程中,壳体密度不断由大变小。如洋壳属硅镁铁质-硅铁镁质构造层,其密度相对陆壳较大;
雏陆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在硅镁铁和硅铁镁型壳构造层之上增添有少量硅铝质壳构造层,密度相对较小;
陆壳型在硅镁铁质-硅铁镁质壳体上,发育有较厚、广布的硅铝质壳构造层,因而密度最小(陈国达,1996)。

在《太平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等论文中(赵大咏,2020,2021,2021),讨论了太平洋洋壳流、印度洋洋壳流、大西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它们的运行路线主要与地球的陆地分布、洋壳流相互影响有关,但洋壳流的动力来源却是地球元素对宇宙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而产生的。各条洋壳流运动的路线,实际是地球与宇宙交换物质能量时,产生的“体表毛细血管”。

太阳系其他行星、小行星带、卫星、行星环等的地质地貌,相对地球来说,真是千奇百怪。然而,只有弄清这些奇怪的地质地貌与地球之间的关联,才能真正明白地球地质运动的根本原因。运用元素宏观分布规律,从地质学角度,尝试对太阳系各天体地质运动的递变关联性进行分析,这将极大开启新认识的大门。在太阳系递减环境中,行星等天体的交换量有规律的不断递减,其递减的方式是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递减方式的概率不同,存在不同的优先级,并形成一种递变关系。各行星、小行星带、卫星、行星环形态各异的地质地貌其实都是对环境适应性递变的结果。

3.1 行星对递减环境总的适应性变化

根据元素宏观分布规律,较重的元素交换量较大,适合存在于物质和能量密度较大的环境,因此距太阳较近的行星由较重元素构成;
较轻元素交换量较小,适合存在于物质和能量密度较小的环境,因此距太阳较远的行星由较轻元素构成。如距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等行星及小行星带,平均密度较大,其中地球的密度最大,达到5.52g/cm3;
它们中心有铁核,金属元素含量高,说明它们主要由较重元素构成。距太阳较远的行星,如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行星,平均密度较小,其中土星只有0.70g/cm3,说明它们主要由较轻元素构成。随着与太阳距离增大,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的不断减小,从水星到海王星,其物质密度基本呈不断减小的趋势(表5),这表明构成行星的元素通过由较高周期元素向较低周期元素递变的方式来减小交换量,以适应递减环境的变化。事实上,行星为适应递减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多彩的适应性方式。为更细致的分析,可把太阳系细分为三个不同的递变区间。

表5 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比较表(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2 第一递变区间

3.2.1 行星级一至四递减方式

第一递变区间是从水星到小行星带之间的太阳系空间。从水星到小行星带,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由较重元素构成,表面地貌为固态。该区间是适合二周期以上较重元素存在的区域,行星交换量的递减方式都是在以较重元素形式存在的前提下进行。在第一递变区间,主要有四种不同优先级的递减方式。

第一递减方式:从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到小行星带,其物质密度大致呈不断减小,以适应递减环境的变化。如水星的密度为5.46g/cm3;
火星则为3.96g/cm3(表5)。

第二递减方式:从地球到小行星带,其个体的总质量不断减少,通过减少总的交换量来适应递减环境。如地球相对质量为1(表5);
而尽管小行星数量众多,但是太阳系所有小行星的质量之和比月球质量还小(李春来等,2005)。

第三递减方式:由大质量的凝固态行星状态递减为分散的小行星带状态。小行星带以分散存在的形式,进一步降低个体交换量,减小对环境交换量的需求,但仍以较重元素的形式存在于该空间。

第四递减方式:小行星带跨度较大,主要在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内。因此,小行星带又根据与太阳距离的变化,发生交换量的递变。距太阳较近的空间,由较重元素构成小行星;
而距太阳较远的空间,由较轻元素构成。随着与太阳距离的扩大,构成元素由三周期元素向二周期元素递减。如,小行星带包含两种主要类型的小行星。靠近内侧的部分,距离太阳2.5天文单位,以含硅的S-型小行星较为常见,光谱显示其表面含有硅酸盐与一些金属,但碳质化合物的成分不明显。行星带的外缘,靠近木星轨道的,以富含碳值的C-型小行星为主(李春来等,2005)。

3.2.2 小行星带的成因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由于某种原因,这个空档地带未能积聚形成一颗大行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小行星带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内,聚集了大约50万颗以上的小行星。小行星带内最大的三颗小行星分别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径都超过400km;
在主带中仅有一颗矮行星——谷神星,直径约为950km;
其余的小行星都较小,有些甚至只有尘埃大小。关于形成的原因,主流观点认为:木星的重力影响,阻碍了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许多星子相互碰撞,并形成许多残骸和碎片(李春来等,2005)。从元素宏观分布规律来看,小行星带所在的区域有这么几个特点:

(1)较重元素仍可以固态存在。

(2)由于距太阳较远,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很低,已经不适合较重元素构成较大质量的行星。

(3)如同生命要有强大适应力才能在沙漠生存一样,较重元素必须运用前述四种递减方式才能在这一区域存在,只能以分散的、小质量的、低交换量行星带状态存在于此环境。

因此,该区域不能形成一颗较重元素构成的大质量行星,是由环境决定的,而非木星引力影响的结果。

3.2.3 第一递变区间行星质量过小的问题

按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在物质和能量密度较大的环境,适合交换量较大的天体存在,但第一递变区间行星相对质量都过小,如最接近太阳的水星相对质量只有0.05;
而排在第五的木星反而达317.94?这似乎严重违反元素宏观分布规律。这是因为,在接近太阳的区域生存,首先要考虑突破太阳斥力的问题。行星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并非只有交换量的变化,受限篇幅,这将在后续论文中引入“推重比”等概念进行分析。

3.3 第二递变区间与行星级五至六递减方式

第二递变区间为从木星到海王星之间的区域。从木星到海王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主要由氢、氦等较轻元素构成,表面地貌为液态或气态。

(1)第五递减方式

进入第二递变区间,行星元素构成由较高周期元素为主递减为以一周期元素为主,以适应递减空间的变化。

(2)第六递减方式

从木星到海王星的物质密度彼此较为接近,均由低周期元素构成,表面都是由最轻的元素氢、氦构成,它们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减少交换量呢?从木星到海王星的质量基本呈下降的趋势。如距太阳较近的木星相对质量达到317.94;
距太阳最远的海王星相对质量只有17.22(表5)。这是由于同一元素,质量较大的,总交换量较大;
质量较少的,总交换量较小。行星在构成元素种类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减少总质量,以适应递减环境的变化。

上面分析了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带在太阳系递减环境中的六种递减方式,这些方式在递增环境都是可逆的。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能会发现行星更多的适应性变化。

3.4 卫星级递减方式

在太阳系中,除了行星级别的递变方式,还有低层次的卫星级别的递变方式。由于都遵循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因此存在太多相似性,这将在今后的论文中再作详细讨论。限于篇幅。下面简单以木星为例说几点:

3.4.1 木星的世界

木星是颗巨行星,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但却是太阳系其他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氢、氦。目前已经发现79颗卫星。木卫三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其直径大于行星中的水星。木星光环的地貌很独特,其形状像个薄圆盘,现已知道木星环系主要由亮环、暗环和晕三部分组成。亮环在暗环的外边;
晕为一层极薄的尘云,将亮环和暗环整个包围起来,厚度不超过30km;
亮环离木星中心约13×104km,宽600km。暗环在亮环的内侧,宽可达5×104km,其内边缘几乎同木星大气层相接。环粒主要为尘埃(Esposito,et al.2002)、(Throop, H. B.,et al..2004)。

表6 太阳系行星地质运动递减方式

3.4.2 木星系与太阳系的简单对比

太阳给行星及小行星带提供物质和能量,而木星为卫星及环提供物质和能量。木星系中的卫星与环在递减环境中存在类似的适应性方式。

(1)平均密度的对比。由于木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远不比上太阳,所以木星的卫星的密度要小于太阳的行星;
木星环的密度要远小于太阳的小行星带。

(2)密度递变方面。四个伽利略卫星的密度随着同木星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这与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密度随着同太阳的距离而变化的情况十分相似。

(3)小行星带与木星环的对比。小行星带为适应物质和能量较小的环境,形成了分散稀薄的存在形式。而行星环以相同原因以更加分散稀薄的物质尘埃形式存在。

3.5 第三递变区间与第七递减方式

第三递变区间为海王星之外的宇宙区域。当进入第三递变区间后,凝聚态的天体已逐渐不适合存在。

第七递减方式:星际分子在构成元素已是较低周期元素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分子之间的距离,形成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使其在单位体积内的总交换量进一步减小,元素由凝聚态变为气态,以适应第三递变区间这种物质和能量密度更小的宇宙空间。

通过对行星、小行星带及星际分子等对递减环境适应性运动的分析可看出,在不同的递变区间,各天体交换量递变有一种为主导的递变方式,即存在不同的优先级。

(1)提出了元素宏观分布规律的三条内容:元素交换量周期递变及对递减环境适应性变化方向规律;
元素交换量与存在环境物质和能量密度关系式;
元素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规律。指出不同元素在相同宏观环境中存在概率是不同的,环境的变化会使元素产生适应性变化。

(2)只有弄清太阳系其他天体的地质地貌与地球之间的关联,才能真正明白地球地质运动的根本原因。元素宏观分布规律认为,在物质和能量不断递减的太阳系环境中,各行星不仅个体形成递变地质结构,如:地壳元素构成与环境的关系、月球与地球元素丰度相同的环境关联、行星的递减性圈层地质结构等;
而且群体之间的地质运动形成递变关系,如:行星交换量的7种不同优先级的递减方式。

(3)传统观点认为,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元素宏观分布规律揭示了环境的变化会使元素产生适应性动力,各行星、小行星带、行星环形态各异的地质地貌其实都是对环境适应性的结果。这使我们对力的产生有了新的认识,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在地质学上的意义就是指出了地质运动变化的方向性及动力的来源。

(4)元素宏观分布规律将引申出许多新观点。如: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时,产生了吸收与排泄器官。那么,行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时,会不会相应的产生进口与出口?进口吸收物质和能量时会不会产生交换力?出口释放物质和能量会不会产生释放力?等等。由此产生一系列新的理论,运用新的理论对地形地貌的成因可作更好的解释,这将对地质学产生深刻影响。

卞德培.1988,神秘的宇宙[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叶叔华.1997.运动的地球[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国达.1996.地洼说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赵大咏,刘石年,吴奇良.2007.地震研究新方法——洋壳流理论简介[J].华南地震27(2):62-68.

赵大咏,刘石年.2020.太平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J].四川地质学报,40(142):189-195.

赵大咏,刘石年.2021.印度洋、大西洋洋壳流运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J].四川地质学报,41(145):11-17.

赵大咏,刘石年.2021.岩石圈南北逆时针大回旋与青藏高原成因[J].四川地质学报,41(146):188-196.

地理[M].上册.198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春来,欧阳自远.2005,空间化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Esposito, Larry W.2002, Planetary rings.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J]. 65: 1741-1783.

Throop, H. B.; Carolyn C. Porco; West, R. A.; et al.. 2004, The Jovian Rings: New Results Derived from Cassini, Galileo, Voyager, and Earth-based Observations. Icarus[J]. 172: 59-7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logic Grading Movement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The Existing Environment

ZHAO Da-yong1LIU Shi-nian2

(1-Yueyang Civil Affairs Bureau, Yueyang 414000; 2- School of Earth Scienc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The existence form of interstellar molecular rare gas is regarded as a special geologic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element com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cro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contents of the macro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elements: the periodic change of the element exchange amount and the change direction of the adaptability to the decreasing environment, element exchange capacity and the existence of environmental matter and energy density relationship, and the adaptability of elements to the environm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elements in the same macroscopic environment is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macroscopic distribution law of elements, it is considered that in the solar system environment with decreasing material and energy, the planets will not only form progressive geological structure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crustal elements, the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sphere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rust. But also, there is also a progress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ological movements of the groups, such as the seven different priority decline modes of the planetary exchange volume,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change of the planetary geological movements is related to the progressive dir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ll the geological movements of the solar system are the result of adaptations to the environment. Planet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prioritizing in different gradations. The macroscopic distribution law of elements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change of geological movement and the source of power, which makes us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tion of force.

number of elements; exchange capacity; decline environment; element adaptability direction; declining geological structure; geological grading relationship

P68

A

1006-0995(2022)04-0556-08

10.3969/j.issn.1006-0995.2022.04.003

2021-09-24

赵大咏(1972— ),男,湖南岳阳人,研究方向:洋壳流力学和太阳系交换地质力学

猜你喜欢交换量星际小行星NASA宣布成功撞击小行星军事文摘(2022年24期)2023-01-05我国发现2022年首颗近地小行星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陕西某矿区煤泥制备4A分子筛的试验研究*化学工程师(2021年11期)2021-12-03黑龙江西部地区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的分布特征防护林科技(2020年4期)2020-06-17星际打劫案趣味(数学)(2019年6期)2019-10-17浅谈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试方法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浅谈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试方法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重庆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定方法的探索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1期)2019-02-23“穿越星际”去上课学苑创造·A版(2017年12期)2018-01-17小行星:往左走太空探索(2016年1期)2016-07-12

推荐访问:太阳系 地质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