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时间:2023-10-07 13:30:07 来源:网友投稿

邹雪峰

随着岩土工程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地质灾害的分析与防治工作的价值作用也更加突出,可构造稳定可靠的施工环境,保障岩土工程施工进程顺利推进。因此,相关单位和个人应结合岩土工程实际,做好应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方案,针对防治技术提出关键措施。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岩土工程施工所关联影响的内容要素较多,其整个实施过程会对岩土发育区的内外部受力荷载状态产生深刻影响,在特定范围内容易出现沉陷、隆起、坍塌、滑移、开裂与倾倒等现象。岩土工程实施中的地质灾害不仅会阻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危及工程设施及施工作业人员安全,而且还会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损害,这就需要采取科学化的防治技术予以应对。对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与泥炭土等特殊工程地质岩土体而言,其物质成分与土体结构复杂,物理和力学性质缺乏稳定性,更容易因岩土工程施工环境变化而失稳,诱发地质灾害。当前形势下,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相关部门在整合地质灾害防治规范方法,细化梳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要求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拓展丰富了地质灾害识别与防范的基本内涵,使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各项应用实践内容更加成熟化。尽管如此,受限于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影响,当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短板依然存在,需要破除陈旧技术模式的束缚,引入更加系统化的地质灾害防治模式,提升工作质效。

2.1 合理规划原则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运用与实施需要结合岩土工程实际,遵循合理规划的原则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实际的防治技术,制定相应防治方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岩土工程环境之间的衔接匹配效果。以部分岩土工程施工为例,其施工过程会受到工业废水、地下水与降水等要素影响,只有根据地下水资源状态与降水规律性特点等,合理安排布局地质灾害的防治体系,才能构建形成系统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路径,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效果最大化。在合理规划原则约束下,岩土工程施工也应在技术方案层面有所体现,将地质灾害作为其关键构成内容。

2.2 安全施工原则

安全施工原则既是岩土工程施工自身的基本要求,也是地质灾害防治要求下应重点把握的核心内容。通过把握与运用安全施工原则,岩土工程可立足宏观视野做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控制,细化整合相关施工资源要素,使岩土工程施工与地质灾害防治在安全层面相适应。实践表明,岩土工程应事先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状况进行全面勘测分析,根据勘测数据结果制定贴合实际的安全施工内容,分门别类地应对潜在地质灾害安全威胁。安全施工原则还要求岩土工程施工应保持对地质灾害的动态性监测。

2.3 防治结合原则

地质灾害的形成与演变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与作用,这要求岩土工程施工需按照防治结合的原则制定相应技术方案,针对地质灾害形成防治结合的工作格局。在防治结合导向下,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将技术理念融合渗透到工程实施全过程,最大程度上降低岩土工程施工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防止出现岩土体松散或受力失衡等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岩土工程实施节奏的加快,更需将地质灾害防治要求的价值理念落实到位。

3.1 作用强度的划分要求

为准确应对岩土工程施工中的泥石流、滑坡与崩塌等地质灾害问题,应事先对地质灾害作用强度进行合理划分,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在实践中,应充分把握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规律性影响与主因素影响,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客观规律作为制定防治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并考虑不同时期的地质灾害诱发主导因素。充分查询利用岩土工程施工区域范围内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和调查资料等,对地质灾害的未来发展趋向进行研判预测,在横向维度与纵向维度等层面进行全面系统比较分析,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能够反映其具体情况。

3.2 强度因素选择

在诸多类型的地质灾害中,影响其破坏强度的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地形因素、水文因素、地震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等,这些强度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影响范围与形成状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应合理选择强度因素,以优化地质灾害强度分析效果。对此,可将强度因素细化分为上部系统和下部系统等两个方面,提高强度因素选择的规范性,以反映临空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发展状态。比如,影响泥石流与滑坡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因素、降水因素和固体物质因素等,需要结合岩土工程环境予以识别控制。

3.3 动态因素分析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其演变发展具有难以预料性,这对相应防治技术的整体要求更高。因此,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动态因素进行分析,准确识别静态环境下的动态因素影响,研判分析降水的规律性变化周期,关注自然气候等要素的波动性影响。在动态因素分析中,可深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方法,在海量的动态因素数据类型中准确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以生成具有直观性作用的动态因素模型。以动态因素分析结果为依据,在特定范围内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防治,使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与类型划分等更加科学合理,最终予以全面系统分析。

3.4 作用强度定量判别

一方面,应做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因素的作用强度计算,其中所涉及到的技术参数包括山坡坡度、汇水面积、可移动土石方量等,按照推理公式计算不同强度降水量下的地质灾害强度。另一方面,根据作用强度定量判别结果,对地质灾害的强度进行等级划分,将大型滑坡集中分布,补给物质较为丰富的区域分级为一级;
将有大量滑坡和坍塌,补给物质丰富的区域分级为二级;
将滑坡与坍塌零星存在,补给物质一般,且具有稀性泥石流特点多区域分级为三级。通过上述作用强度判别与分级,可使地质灾害的防治环节更具实效性。

4.1 评估范围和级别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中,应根据相关技术规范与要求,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确定地质环境的评估范围和级别,进而判断岩土工程施工可能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影响。在评估范围方面,应将岩土工程的边界范围和影响范围进行准确界定,准确校核计算评估区总面积;
在评估级别方面,则应针对岩土工程的各项施工环节与技术标准,确定其建设规模,使相应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符合实际需求。通常情况下,可将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估区重要程度分为重要区、较重要区与一般区,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区域与分级别的地质灾害防治。

4.2 现状评估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如何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充分评估,得出具有个性化与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案,向来都是工作实践中的关键考量因素。在此环节,应结合实际需求,就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影响程度等进行分别评估。其中,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应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现实状态进行评判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塌陷区面积进行划分标注;
含水层现状评估则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勘探,确定供水水源的位置,防止岩土工程活动对社会生产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影响程度评估中,则应同样设定相应技术路线。

4.3 预测评估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参数,对岩土工程施工所可能形成的地质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对其中不符合岩土体实际的技术路线进行调整优化,满足当前高要求、快节奏的岩土工程施工要求。在预测评估中,可运用软件技术平台,将岩土体的各项技术参数导入其中,在其可视化环境下观察岩土体的受力状态,对岩土工程实施可能造成的地质活动影响进行预测评估。为确保预测评估的实施质量,可剔除部分不具备代表性的评估参数,使相应的水位降深、岩层渗透系数与排水影响半径等保持在技术允许范围内。减少对地质环境变化的要素消耗,预测评估岩土工程施工对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4.4 综合评估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综合评估旨在运用更加精准有效的评估方法,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别构建因素集、评语集与隶属函数等,最终获得更加详细准确的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可分解进行,分别运用一级综合评估方法和二级综合评估方法等,有所侧重地进行分类评估。强化对综合评估结论的应用,将其作为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案的重要参考与依据,为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技术环节运用提供有力支撑。对综合评估结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划分评估单元,为评估因子进行赋值,确定其相应权重,使其符合地质灾害防治的满意一致性要求。

5.1 基本思想和原则

准确把握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首要前提。对此,应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作为其基本思想之一,以减灾、消灾、防灾、治灾等为主要抓手,深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条件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将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还应探索建立具有鲜明导向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不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并促使其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为现代岩土工程施工构建安全有序的地质环境条件。在防治原则方面,需要遵循地质灾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求,并应融合渗透“多方支持,科学管理”的原则,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5.2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在当今地质灾害防治中,完善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其在地表变形、地表沉陷、地下位移等方面具有直接作用,可将岩土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地表变形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对其进行连续性、长期性监测。因此,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通过对累积数据和资料等对岩土层的受力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处理,进而预测变形发展趋势和地质灾害演变方向。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应以地表变形监测为主,根据岩土工程的地下位移区域变化,提升其监测响应速度。在水文地质环境监测方面,则应对地下水动态、地下水环境、地址灾变等进行监测分析,并对其进行全面长期跟踪监测,以有效预测变形区界线动态变化的趋势等。

5.3 将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恢复相结合

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恢复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应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其彼此之间的交互结合,构造形成层次化与立体化的技术方法体系,以适应岩土工程施工的现代化发展需求。首先,应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恢复相结合的基本制度规范,为相关技术路径与目标责任的落实提供基础依据与保障,将岩土工程施工局部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提升改造。其次,在岩土工程施工范围内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推进园林化建设,促进岩土工程施工区域范围生态环境向着良性方向转化,同步抑制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再次,探索打造岩土工程生态恢复的示范工程,采取塑石护坡、盲沟导水、植被固土、随坡造景等一系列工程措施,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危害,促进岩土工程施工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

5.4 优化细化地质灾害防治的保障措施

在组织保障措施方面,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应组建地质灾害防治分析与研判的专责部门与机构,积极有效融合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方法,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地质灾害潜在因素的识别与分析处理,签订责任状,确保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在技术保障方面,则应将地质灾害防治的先进技术方法转换为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立完备的三级技术保障体系,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对岩土工程施工中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等进行准确监测分析,对于监测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置。在资金保障方面,应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列支专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并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进度等,对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实施进行验收。

5.5 切实做好事前审查、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

做好岩土工程施工各阶段衔接与匹配的工作,使所构建形成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体系更趋稳定合理。在事前审查中,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规范等要求,明确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方案评估,构建高效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格局,细化后续监督措施。在事中控制环节,则应加强日常管控与监测,定期检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有效性,对地质环境的各项要素等保持连续性监管状态,特殊情况进行特殊处理,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在事后反馈阶段,则应及时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档案,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形成工作报告,为优化地质灾害防治方式方法等提供借鉴,建立“竖到边、横到底”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5.6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力度

按照群测群防的基本工作要求,积极运用媒体和舆论效应,通过手机客户端、宣传栏与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积极宣传岩土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地质灾害类型,广泛推广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定期组织岩土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地质灾害防治的专业理论知识,引导其熟练掌握地质灾害防治与应对的各项基本技能与技巧,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增加应急避险能力和减灾救灾能力。建立群测群防制度,通过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主要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选择最佳的监测方法,科学预报,正确评价各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危险性、危害性,建立绿色工程,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防治成本,从而实现以最少投入,获取最大的减灾效益。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实施与运用应从岩土工程的基本需求出发,精准把握各类潜在影响因素的干扰,将地质灾害的潜在诱因消灭在萌芽状态。岩土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实施相应的专业技术防范规则,深入把握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思想与原则,建设与现代岩土工程发展相契合的监测预警系统,为准确识别与应对地质灾害风险创造有利条件,提升岩土工程施工质效。

猜你喜欢岩土工程施工评估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4期)2022-05-23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20期)2021-11-20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4期)2021-08-23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11期)2019-08-24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10期)2019-08-24《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5《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岩土力学(2015年3期)2015-02-13

推荐访问:地质灾害 防治 岩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