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策略

时间:2023-10-05 10: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孙红新

实施体验式教学是当前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为了真正发挥体验式教学策略的积极作用,需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细化。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新课改强调要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对教学模式加以调整。而“亲身实践”“主动参与”是教学模式调整中的几个关键点。同时,要加强体验性、过程性的目标。此外,在新课标的活动建议中,也曾多次出现过“体会”“欣赏”“参观”等表现体验性的内容。不难发现,体验式教学十分符合教育信息化2.0的教育要求,并且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历史课程中,体验式教学可以给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与感悟。因此,教师需要对体验式教学策略形成准确的认识,并合理地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使其学习质量得以提高。在本文中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对相关资源的研究,探讨了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应该怎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

一、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的特征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为了通过体验式教学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首先应该准确认识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具体来讲,体验式教学策略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真实性。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组织体验式教学时,所设计的教学活动首先需要符合史实。一方面,教学中选择的事例需要是真实存在的。另一方面,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分析时应该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以及人物本身的观念,不能完全按照主观想法进行思考。毋庸置疑,教学内容是学生需要了解的事物,只有将这些事物更加真实地呈现到学生面前,才能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感觉融入学习过程,从而更加具体地了解所学知识。因此,为了使学生的感觉更加准确、感悟更加深入,体验活动与内容要做到真实,从而有效还原历史原貌。

第二,生活性。在体验式教学中,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将没有“温度”的文字转化为能调动学生情感的具象内容,而生活化特征正是体现出了这一目标。只有突出这一特点,才能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简单来说,学生在发展中会经历感性向理性的转变。但是,历史课程却处于由远到近的转变,这一特征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而借助生活化的内容,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为了增强教学活动的生活性,就要将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引入教学,以此对学生形成更加直接的刺激,从而使其产生主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遵循生活性的基础上,也应使教学活动指向课程目标,以免使体验式教学流于形式。

第三,启发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是当前教育理念中的重要观点。这一观点要求关注学生的主动体验,强调使学生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准确领悟相关的知识。若一味给学生施加压力,通过严格的要求组织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那么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抵触心理。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则强调转变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使学生能体会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有效的启发,可以使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组织方法

(一)依托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

若缺乏恰当的历史材料,那么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必然无从着手。在教学中的氛围固然热闹,但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会产生太大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有效组织体验式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历史材料进行合理选择。从实际情况来看,有时在选择教学材料时容易出现一种错误观點,即认为学生对教材中的材料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对学生的视野进行开阔。这种错误观点容易造成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忽视。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以此为体验式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载体。

毋庸置疑,教材中的材料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和编制的,对教材中的历史材料进行搜集与运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从基本内容来看,历史教材中融合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材料。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背景下,历史教材的编写不但以丰富的材料为基础,而且通过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呈现了出来。也就是说,教材可以作为学生积累历史材料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对教材中史料的挖掘以及整合,丰富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这不但可以使学生积累素材的难度降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证素养。在构建体验式教学基本架构的过程中,教师挖掘材料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对教材中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并合理加以分类。在现行教材中,除了主文之外,还要研究教材辅文、知识拓展等版块的不同类型的材料。在体验式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利用这些材料。第二,借助信息化手段适当引入课外材料。在选择课外材料时,不能仅仅关注使学生体验的新颖,也应避免一味求多,而是需要保证两个基本原则。一方面,要注重课外材料的精确性。课堂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只有更加精确地选择历史材料,才能使学生实现最大化的体验效能。相反,若一味堆砌材料,反而会使学生的体验缺乏重点。另一方面,要注重材料的典型性。所选的材料需要契合教学主题,以帮助学生真正体验和理解历史。总之,合理选择学习材料是开展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基础。

(二)精心创设情境,优化感官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历史是无法进行重演的,而且很多历史知识与当前的时间跨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创设一些贴近史实的教学情境。实际效果证明,形式多样的情境一方面可以直观的方式拉近历史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优化学生的体验。

以“五四运动”为例,本课中的内容分别介绍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意义。这些内容的时间脉络与线索较为清晰,课程中的重点内容相对比较少。而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思索。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了历史再现。具体来讲,笔者在课堂中播放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的片段,这些片段呈现的是学生进行宣讲与游行的场景。同时,结合视频材料提出了几个观察和思考的重点:1.从视频中可以发现学生喊出的口号有哪些?2.学生发出这些呐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在“一战”中,中国是战胜国,在战后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中国提出的合理诉求有哪些?结果是怎样的?4.出现这些结果的原因是什么?由于电影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利用这段视频,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借助相关的历史材料启发学生进行了初步的思考。通过这一过程,为学生的深入感悟奠定了基础。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了影视剧资源,展现了参与五四运动的年轻学生为了拯救新中国、拯救民族于危亡之际而流露出来的坚定、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的神色,激昂的音乐、直观的画面都深深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听觉,这也就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使学生融入人文情境,探究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具体经过与历史影响,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这就能直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思维活跃的状态,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促使初中生实现深度学习。

(三)注重合作探究,解读历史内容

“开放性”是历史知识的一个典型特点,对同一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学生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仅仅依靠独立性的思考,有时会使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体验式学习,以此使学生在交流中体味历史。利用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又能使学生交流彼此的见解,从而有效扩大学生的认识。

在组织合作探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为了保障合作探究的有序性,需要保障分组的合理性。一方面,要使组内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将不同性格、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潜力的学生进行搭配,能使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保障各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相近,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公平的学习机会。

第二,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如没有思考,学生的思维便不会碰撞,那么合作探究也便失去了价值。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秦统一中国”的授课中,完成教材基本内容的教学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秦始皇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根据本课内容以及自己在课外积累的相关知识,你认为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自然会回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以及巩固统一时采取的措施,也会交流自己积累的课外知识,从而巩固现有知识,并开阔知识视野。

第三,丰富合作的形式。单一的交流讨论有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也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合作探究活动。比如,可以通过主题研究活动、辩论赛等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学生合作。利用这些活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总之,在体验式教学中,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是极为必要的。

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公,教师不能压制学生的思维,否则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将不利于提升历史认知能力。因此,在各小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尽量减少教师思维对学生思维的影响,顺利发散学生的思维意识。待各小组完成了内部讨论与历史探究后,便可在历史课堂上讲述历史知识,展现探究结论。这一环节往往能促使学生碰撞思维成果,各小组均会为了验证小组观点借用史料、解析历史现象,这就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创新学习,教师应予以支持与肯定,由各小组在质疑、论证与总结中归纳历史知识。接下来,教师便可根据各小组的探究成果进行历史辅导,为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解决历史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题能力,使学生能巩固知识记忆。这样一来,学生也往往能熟记历史知识,直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护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初中生能主动参与历史学习活动。

(四)组织课外实践,促进知识内化

历史不仅仅是时间久远的史料,也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体验式历史教学中,生活性是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中体验历史。在课外,教师同样可以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历史实践活动。将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并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课外实践的开展也能使学生的历史知识领域得以扩大,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课外实践包括两种形式:第一,校内实践。比如,在“盛唐气象”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了唐三彩、邢窑、越窑的图片。由于在现代社会中精美的手工艺品处处可见,所以一些学生看图片时感觉对这些手工艺术并没有许多深刻的感受。于是,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手工活动,要求学生用黏土制作一件作品,并且要在上面绘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才发现,原来手工制作瓷器非常困難。第二,校外实践。比如,教学“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笔者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了本地的史料,或者通过长辈了解本地几十年前的生活,然后自主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本地生活的巨变。同时,要思考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五)完善评价体系,实现提质增效

由于体验式学习过程更加开放,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只图热闹,缺乏实效的情况。因此,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只有借助有效的评价,才能优化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从而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首先,在课前要对体验学习的结果进行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由于学生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很难兼顾每个学生,所以除了教师的分析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预估。其次,要在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控。当学生出现过于兴奋、讨论混乱等问题时,教师需要及时通过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调整。最后,要通过评价及时进行体验活动进行总结。一方面,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复盘,寻找知识漏洞。另一方面,要对活动经验进行总结,从而为后续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综上,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适用于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体验式教学与初中历史学科之间的联系,并根据教学实际结合信息化手段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同时,要深入探究体验式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对教学过程加以调整。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邱瑞玲)

猜你喜欢体验式课外材料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外国语文研究(2022年1期)2022-05-12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教育家(2022年17期)2022-04-23小满课外班中学生博览(2021年12期)2021-07-15我的“课外老师”阅读(低年级)(2021年2期)2021-04-08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公务员文萃(2018年2期)2018-03-12可爱的小瓢虫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11期)2017-12-05材料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2016年6期)2016-07-04摇摇鹅小雪花·成长指南(2015年10期)2015-10-23赠送折纸材料小朋友·快乐手工(2014年4期)2014-08-16取经之路故事作文·高年级(2009年1期)2009-01-06

推荐访问:教育信息化 体验式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