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念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

时间:2023-10-05 15:20:34 来源:网友投稿

谢 冽,杜 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旅游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不仅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更日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5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都强调以乡村旅游为着力点,积极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2021 年,***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文旅融合”,发挥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方位驱动作用。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多方面、多渠道、多主体的综合联动产业,在挖掘乡村资源潜能、优化乡村经济结构、提升乡村综合价值、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振兴等方面辐射影响最大,必然成为乡村振兴首要选择[1]。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在目标效益、服务对象、产业资源高度耦合,皆聚焦利用乡村性资源,依托乡村本土区域,实现村民富裕,解决“三农”问题[2],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具有高度耦合性。基于此,本研究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乡村旅游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共生”概念最早源于生物学,由19 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德贝里提出,指不同生物体在大环境下为了生存而形成相互依赖、紧密互利的关系,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共生理念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共生单元指不同生物体依据某种特定关系而生活在一起,属于最基本的共生单位。第二,共生模式是各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关系,主要有专性与兼性共生、内共生与外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四种共生模式。第三,共生环境指生物体适合共生情况的宏观环境,往往具有复杂性。各个共生单元在某类共生环境之中按照某种共生模式互为关联,相互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并不仅仅存在于生物领域。随着共生理论逐渐被运用到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其内涵也逐渐得到扩展,实质上为各个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依存、必然合作关系。

旅游产业的综合性蕴含着旅游共生的必然性。依照共生理论的概念界定,旅游业所体现的关联性、融合性等特征与其极为相似,因此将其应用于旅游领域研究是为历史必然。1984 年,国外学者Stringer 等[3]首次在旅游领域中论述了共生关系。国外关于旅游共生方面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共生关系、利益相关者共生模式等方面。其中,David 等[4]从旅游规划学、人类生态学等视角剖析了旅游业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合共生关系,并提出在区域各旅游地之间构建联合管理、治理机构等协同共生机制[5],强调了旅游业相关主体之间互惠共生、良性竞合的关键性。而国内由于对和谐统一理念的推崇,共生理论在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农业科学等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袁纯清[6]最早将共生理论应用于小型经济研究之中,从经济学视角剖析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共生体系。钟俊[7]于2001 年将共生理论运用于国内旅游发展中,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学术界针对旅游共生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主要集中在共生模式、共生机制、共生关系方面的探讨[8-10]。邹统钎等[11]于2006 年开启乡村旅游共生研究,填补了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空缺。学者们以共生单元为乡村旅游共生研究的逻辑起点,构建了以政府、村民、游客、旅游企业四类共生主体共生模式[12];
针对不同的乡村地域构建实例模型,建立乡村文旅业共生[13]、农旅业共生[14]、古镇古村落旅游共生[15]、民宿旅游业共生[16]等旅游共生业态体系,使乡村资源实现共生的动态拟合;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共生[17]、旅游与生态环境共生[18]、旅游产业与企业共生[19]的协调关系也更有利于缓解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的尖锐矛盾,从而驱动乡村共荣发展。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往往选择性地忽略了其共生价值,导致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价值无法显现,阻滞了乡村旅游和周边村庄的共融共生[20]。

综上可知,国内外在旅游共生领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且研究热度呈上升趋势。乡村旅游共生研究聚焦于共生模式、共生机制、共生关系研究等方面。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共生理论引入较晚,共生理论在乡村旅游领域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且乡村旅游共生研究多为实证研究,从宏观层面出发构架逻辑框架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索突破。因此,本研究基于共生理念,在构建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基础上,探索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优化策略,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思路。

乡村旅游丰富了乡村振兴的具体内容,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生”空间以及文化功能的综合提升,为乡村振兴的实现奠定基础。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和乡村旅游的结合能够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可见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根据共生理念的核心观点,结合乡村旅游的具体实践,主要从乡村产业升级、乡村空间优化、乡村文化提质、乡村社会转型等4个方面来实现乡村振兴(见图1)。

图1 共生理念下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

(一)乡村产业升级

乡村产业升级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一直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乡村经济主导地位,乡村经济呈现碎片化、分割化发展。乡村旅游强调“产业先行”,并注重在巩固农业地位的基础上发展旅游服务业,挖掘田园风光、农业遗迹、自然风貌、乡风民俗等乡土意象并将其转化成经济发展要素,打造乡村内生性支柱产业,实现乡村经济由输血式发展向造血式发展的转变,与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的产业振兴要求高度契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利用政府政策红利吸引城市信息流、人才流、技术流、创新流等优质资源反向流入乡村,综合政府、企业、村民各个共生单元资源优势,打造休闲度假、乡村研学、康养旅游、农业观光、农业采摘、民俗体验、古镇观光等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种植业”“旅游+手工业”“旅游+农业”等体验服务经济,实现同类资源共享、异类资源互补的优化重组发展,推动了乡村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休闲等附属产业兴起。同时附属产业又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得到持续发展,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乡村共生产业体系,从而拉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使乡村经济主体多元化、经济价值多元化、经济关系多元化,助推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打造乡村产业集群共生优势,有利于实现与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共生。

(二)乡村生态优化

乡村生态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载体。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乡村“天人合一”的生态空间逐渐被打破,生态平衡系统破坏严重,加之村民整体环保意识薄弱,无法及时修复已被破坏的乡村区域生态环境,使乡村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让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活动,格外重视乡村生态环境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一方面,乡村旅游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政府协同村民及社会组织建设乡村环境整治队伍,开展乡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粪污处理、白色污染等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行动,统筹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增加乡村绿植等绿化面积,优化美丽乡村生态空间;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进一步推动乡村水网、电网、路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厕所、停车场、旅游标识、娱乐购物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乡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拓宽了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在乡村生态空间与乡村旅游空间一体化的情况下,乡村旅游既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化、娱乐化、智能化的旅游环境,也优化了村民乡村生态空间环境,促进乡村“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重塑了社会对美好乡村的认知,有利于实现与乡村生态振兴方面的共生。

(三)乡村文化提质

乡村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支撑。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乡村既有较为落后的封建迷信,也有热情淳朴的风土人情。由于乡村的闭塞落后,优秀乡土文化在传统乡村发展模式中并未发挥应有的活力,而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价值再造的活动,能够有效焕发优秀乡村文化活力。一方面,乡村旅游注重“乡土性”建设,在发展中对乡村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如历史地理、传说故事、古建遗存、手工技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乡村文化符号[21],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最富吸引力的乡土资源,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文化IP 品牌,重构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自信。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现代化发展理念、技术及管理经验,将乡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形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认知共生,加强乡村文化凝聚力,打造具有乡土风情的文化共生环境。近年来,政府联合企业、村民重塑对乡土文化共生认知,打造红色旅游、研学旅游、民俗小镇等特色旅游,推出剧场歌舞表演、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和手工品、纪念品等文化创意产品,盘活了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使文化成为乡村旅游中的活水力量。此外,乡村旅游在与社会频繁交流中逐渐吸收先进的现代文化,进一步反哺提升乡村文化质量和村民文化素养,助推乡村文化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共生赋予乡村旅游更丰富的内涵,唤醒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乡村全面发展提供稳定的源泉力量,有利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共生。

(四)乡村社会转型

乡村社会转型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在乡村旅游未发展之前,乡村发展态势不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乡村旅游为城乡要素资源实现双向流动建立枢纽通道,增强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频率,打破以血缘、地缘关系为支撑的传统乡村地域关系,逐渐使乡村形成循环互动的社会网络体系,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乡村朝向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此外,乡村旅游有效发挥回流人才的领头带动作用,协同内部村民共同建设乡村精英队伍,推动村民走向知识、技术致富之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驱动力;
政府发挥领导作用,带动村委会、农村合作社、村民协会等各种自治组织实现管理、监督、协调、服务、教育功能,建立共同参与、合作共赢的合作机制,构建多个共生单元共治共生的乡村治理格局,解决乡村内部及村民内部矛盾,提高乡村基层组织现代化、专业化治理水平。乡村旅游作为关联性极强的综合产业,能够助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功能得到极大发展,拉动农业发展、乡村进步、村民增收,从而与各方面形成共生局面,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给社会展示了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但由于乡村旅游的实践时间不长,在发展中仍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内生动力不足、开发简单粗暴、服务质量低下、利益纠纷频发等。为更好地解决当前发展困境,以“共生”为聚焦点,着力打造共生单元体系,推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更好地结合,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达到“一业兴百业兴”的效果,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绩效。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一)转变发展理念

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政府追求快速政绩、企业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村民主体边缘化、客体化情况广泛存在,加剧矛盾冲突,致使乡村旅游的建设性及经营性被严重破坏,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从源头产生质变。第一,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政府要联合村民组织及旅游企业组织力量,以广告标语、村部会议、广播宣传、海报媒体等形式,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驱动乡村“以人为本、以生态为基”整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发展,把可持续发展升华到绿色发展高度,实现从追求经济效益到并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转变。第二,贯彻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政府可以通过公告表扬、物质奖励、培训会议等方式引导村民主动行使话语权,培养村民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同时不定期对旅游企业开发建设整体情况进行检查,以正强化、负强化形式塑造企业对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视意识。在基于乡村三生空间基础上,各共生单元根据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实际进行系统性规划整合,打破行政分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地确定旅游发展详细规划,兼顾乡村旅游区域发展和全域发展长期效益的统一,构建共建共享、多元共生的乡村旅游命运共同体,实现乡村旅游从区域片面发展到全域综合发展的转变。综上,优良乡村旅游环境氛围的营造反驱游客旅游环保意识及行为素质的提升,促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相关发展理念的教育熏陶,最终实现乡村旅游中各共生单元协调统一发展理念的转变。

(二)构建共生模式

乡村旅游的共生模式主要由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村民、游客四大共生单元构成,因此要着重发挥各共生单元作用,构建共生模式,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第一,政府发挥顶层组织统筹作用,进一步出台、修订乡村旅游行业管理、市场监督、市场规范、市场准入等政策,逐步完善乡村当地旅游业服务与标准管理体系,落实各部门职责划分,打破行政部门分割,打造从中央到地方多部门、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的宏观利好环境;
此外要注重统筹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对软硬件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科学规划,避免旅游产品开发的重复性、过度化,施行旅游监督管理制度,建立综合考核评价标准体系,保障旅游发展的协调性、持续性,实现市场配置性资源和政府权威性资源的有效统一。第二,旅游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领域的专业优势,将新理念、新技术、专业人才等投入到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依托乡村特色化、差异化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乡村资源”“乡村旅游+乡村景观”“乡村旅游+运动康养”等神形兼备的可视化、体验化乡村旅游产品,凸显乡村地域风情,从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带动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第三,村民作为乡村旅游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只有依靠村民、改造村民、发展村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要注重建设乡村内部人才队伍,增强乡村发展内生性吸附力[22]。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充分调动村民发挥主人翁优势,参与旅游产品开发运营、组织管理、协调等系列过程,建立法治、德治与自治协调统一的乡村旅游治理体系,形成政府主导、旅游企业辅助、村民直接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共同体。第四,游客作为乡村旅游中最直接的体验者,要从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活动体验、环境氛围等方面强化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认同感,同时利用宣传标语、旅游手册、宣传片等方式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及旅游素养,让游客做到爱护环境、文明旅游。从某一层面来说,游客旅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要格外注重游客旅游意识及行为举止的培养,打造共赢共享共生的乡村旅游局面。

(三)协调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的协调发展是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乡土文化破坏、利益分配失衡、村民各自为战等问题广泛存在[23],而问题根源在于各主体之间黏性较差,因此要整合各共生单元的可利用资源,协调共生单元之间的分配公平,构建和谐共生关系。第一,政府应通过减税补税、财政补贴等多元化奖励扶持政策,鼓励共生单元在乡村旅游中共建共享,并建立双向互动的沟通、协调、分配、保障机制,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及时性及信息的透明化、共享化,驱动共生单元发挥互补优势;
同时明确划分各共生单元的责任界限,并积极引导各共生单元进行良性合作,如引导旅游企业引进旅游专家、高校师生志愿者等社会人才,提升村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服务素质和能力水平。第二,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相关企业联合共生发展意识,打造以游客体验感为消费内驱动力的多样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质的旅游需求[24];
此外,要兼顾旅游企业和乡村两者的共赢发展,在追求直接经济效益过程中提升社会责任的承担,为乡村资源可持续利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村民收益可持续发展等“三农”方面的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保障,做到尽量让利于民,减少乡村发展中的排他性矛盾。第三,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高度重视村民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和利益分配问题。增设技术岗位、民俗表演、特色农副产品及手工产品生产等就业机会,让村民实现直接获利,从而提升对乡村旅游满意度和幸福度的正向感知;
同时鼓励村民以土地、劳动力、手工艺等形式积极入股,拓宽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渠道,提高村民主体在乡村发展中的话语地位。第四,在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需求下,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完善旅游地游客接待体系,坚持高质量常态化服务管理,将旅游服务做精做细,同时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为游客提供信息获取网站、双向沟通平台、服务中心、监管投诉中心,及时解决游客需求及矛盾[25]。同时,游客可以利用相关渠道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促进乡村旅游的服务细节质量优化,并通过网络评价、口碑相传等方式塑造、推广更具真实性的乡村旅游地品牌形象,加深游客和乡村之间的枢纽联系。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了旅游致富路。共生意味着融合发展,意味着建设乡村高质量发展局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知识技术水平低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等“三农”问题的存在,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发展更益于加速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融合,更有利于协调农民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利益,更方便缓解农村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是乡村旅游的引擎,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驱动器。以产业升级为物质支撑、以生态优化为空间载体、以文化提质为动力支撑的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实践,打造产业集群共生、文化认知共生、生态空间共生、乡村共生界面优势,拓展了共生理论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应用范围。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是一个呈螺旋上升的过程,基于“共生点”打造互利共赢的共生体系,从政府、企业、村民、游客4 个共生单元出发,采取转变发展观念、构建共生模式、协调共生关系的共建共生共赢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策略,以合力共生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乡村振兴大文章。

猜你喜欢共生村民旅游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20年10期)2020-11-10共生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年6期)2020-07-10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9-10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旅游今古传奇·故事版(2016年24期)2017-02-07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02-28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推荐访问:乡村 共生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