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8篇

时间:2022-11-18 13:40:08 来源:网友投稿

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8篇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卷首语  网上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是远程研修使我们聚到了一起不久之后这些天积聚起来的激情、理想和投入改革实践的冲动将变为我们冷静、现实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8篇,供大家参考。

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8篇

篇一: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卷首语

  网上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是远程研修使我们聚到了一起不久之后这些天积聚起来的激情、理想和投入改革实践的冲动将变为我们冷静、现实和脚踏实地的行动

  我想我们不必企求一蹴而就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为恰当的人,做成恰当的事这就是我们的成就

  (国家课程团队、语文课标组组长巢宗祺)

  专家视点

  语文教师的类型与追求国家课程专家巢宗祺

  我们讨论了语文教师的资质和专长,其实这只是大体的估量和期望。实际的语文教师群体也不可能属于同一个模式和类型,即使都是合格甚至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之间也会有个性的差异、趣味的差异、知识结构的差异、习惯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差异,等等。就趣味而言,有的教师生性活泼,富有情趣,喜欢色彩绚丽、情感丰富的作品;有的教师重理趣,常常从严谨的析事明理的阅读与讨论中找到乐趣;也有的爱从幽默谐趣中获得享受,还有的则乐于寻求不循常理的智趣。

  我们要尊重语文教师的个性特点,欢迎教学风格的多样性,反对语文教师和教学方法的标准化与格式化。语文老师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学会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在已有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语文教师类型的差别也有可能表现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有人把当语文教师仅仅看作是一种职业,有的人则将从事语文教育视为他所钟爱的事业。

  语文教师类型的差别还可能表现在格调上。我们听人演奏器乐,发现有的人无非就是手法熟练而已,其实这只能算是一种技术,而不是艺术;有的人能

  在演奏中恰当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有的人能在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中表现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理解,表现出自己独创的演奏风格。不久前去世的画坛大家吴冠中先生说起他在留学法国时听苏弗尔皮教授谈到对两类艺术的评论:艺术的小写,在于悦人耳目;艺术的大写,则会触动人的心灵。

  尝试编一个故事:有人遇到几个厨子,问:“你们是干什么的?”第一个答道:“我就是个做菜的。”第二个说:“我也是做菜的。我总在琢磨怎样才能让人家喜欢我做的菜。”第三个说:“我在做菜,也在学做菜,将来别人会做的菜我都要会做,还要做别人不会做的菜。要让大家都爱吃我的菜。”十年以后,第一个人还是“做菜的”,第二个人成了优秀的厨师,第三个人变成了烹饪大师和企业家。高超的厨艺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拉动了经济,发展了饮食文化。可见,古圣人言可作修改:“君子不当远庖厨”。

  人生道路上,立意不同,给人给己带来的结果也不同。如果有人问我们语文老师“你们是干什么的”,大家会怎样回答呢?

  团队之声

  投石激浪吹皱一池春水

  ——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省级课程团队毕淑娟

  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它往往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怎样做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提问呢?

  一、要着眼全篇,整体把握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全篇着眼进行提问,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通过比较、概括、综合、具体化等思维形式,促进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主旨的深度挖掘。

  《故乡》中的景物描写共有三段,一在开头,一在中间,一在结尾。神异的图画是过去,萧索的荒村是现在,朦胧的想象是未来。教学《故乡》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几处?有什么作用?”这一问,让学生从“萧索的黄村”中看到了中国农村的衰败,感到了“我”内心的悲凉;从“神异的图画”中看到了少年闰土的英俊活泼,感到了中年闰土的穷苦愚昧;从“朦胧的想象”中看到了未来故乡的美好,感到了“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样,就带动了对全篇的分析和感悟。

  朱慧敏老师教学《春》一课时,没有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设计,按照“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的顺序依次讲来,而是巧妙地设计了两个问题:

  (1)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美在……(2)我喜欢《春》,因为《春》美在……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感受景色之美,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学生穿行在五彩的画面中,徜徉在优美的意境里,自然而然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浸染,并感悟到了绘景抒情的妙法。

  二、要抓住关键,牵一发动全身有些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行文线索、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都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倘若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来提问,就会很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写的一篇小品文,仅84字,但意蕴却非常丰厚,要真正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教学时,可从文中的一个“闲”字入手,以一字“撬开”整篇文本的阅读,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认识苏轼虽身处逆境却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不妨这样设问:(1)文章记叙了作者与友人一次月夜游赏的经过。如果从文章中提炼出一个关键词,大家会选择哪个?(闲)(2)请找找他们的“闲”,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他们的“闲”?(3)这里的“闲”到底是什么意思?

  课文下的解释是“清闲的”,你有何看法?(4)有参考书说,这个“闲”除了上面说到的两层意思外,还有对自己被贬谪的牢骚不平,有愤激。有悲慨。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或苏轼的身世来分析。在这里,所有的设问都紧紧扣住一个“闲”字,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欣赏了与众不同的月景,更欣赏了苏轼的人生态度。

  三、要小处入手,细处着眼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些词语、句子乃至修辞、标点的运用与文章主旨形成了丝丝入扣的连带关系。设计问题时,不要小看这些细小的内容,而要把它们作为分析课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白蝴蝶之恋》中,当那只白蝴蝶翩然而去的时候,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发出了这样一声感叹:“唉,人啊,人……”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感慨具体写出来,而是用了一个省略号。教学中,我在这个细小处设疑,问:“唉,人啊,人……作者究竟想说什么呢?这个省略号蕴涵着什么样的感情呢?你能把作者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这一教学设计,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1)“唉,人啊,人,为什么拥有时不好好珍惜,失去时才懂得他的价值呢?”(2)“唉,人啊,为什么要有感情,为什么要承受感情是折磨呢?”(3)“唉,人啊,人,为什么有时候会不堪一击,还不如一只小小的蝴蝶坚强勇敢呢?”(4)“唉,人啊,人,为什么会被这样一个小小的生命而动心呢?为什么当歹徒行凶时,却见死不救呢?”……朱则光老师教学《我用残损的手掌》中“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提上繁华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一部分时,故意将诗中的“已”“只”“该”字和“()”删除,这样设问:读一读,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想一想:哪一处错误最不可原谅?这一问,让学生从中感悟到

  了侵略者对国土的蹂躏之深,感悟到了诗人无限的悲愤和惋惜之情。尤其是一个括号,让学生感受到:诗人回忆中的故乡越是美好,越是对现实的故乡充满了悲愤——我那如仙境一般美丽的家乡,现在如何呢?还有如锦幛的繁华吗?还有奇异芬芳的嫩柳枝吗?还有淡妆浓抹的美景吗?还有悠扬婉转的柳笛声吗……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留给诗人的只有刻骨铭心的疼痛!

  四、要分层设问,化难为易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所以,对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就需要教师来给学生“树一个梯子”,化解问题的难度,让学生沿着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最终求得自解、自得、自化。《故乡》的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具有深刻的哲理,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层层设问:(1)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2)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3)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五、要直题曲问,曲题直问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捧,就会产生“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钱先生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先生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直题须曲问,曲题也可直问。《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看似矛盾的话,就是一个很“曲”的问题,我们不妨这样直问:“为什么说孔乙己‘大约’死了?”(无人关注过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没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确切消息)“为什么说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注定他必死无疑)鲁迅用看似矛盾实则精当的语言,揭示出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六、要变换角度,激发兴趣教学《社戏》,为了达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目标,很多教师这样设问:“请同学们谈谈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课文中找出根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平淡无味。但如果变换提问角度:“我们在读书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来到平桥村,你愿意与哪位小伙伴交朋友呢?”就会呈现出与前一种问法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教学《范进中举》,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假如范进、孔乙己两人的命运颠倒,他们可能会怎样对话?假如范进与当今老年大学考场中的七旬老翁相遇,两人会如何对话?”引导学生穿越时空,深度探究主题。总之,巧妙的设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愿你的问题设计,能吹皱语文课堂这一池春水,让它泛起层层涟漪,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吹尽黄沙始得金:《春》的教学视频形成过程

  朱慧敏09年五月份的一个星期六,突然接到菏泽市

  教研室刘相梅老师的电话。刘老师告诉我,要我录制一节课,45分钟的课,3分钟的反思。课题范围都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经常讲公开课的老师都知道,公开课最不喜欢的课题就是经典篇目,原因就是难以推陈出新。如果是老生常谈,怎能引起同行的关注呢?我选了鲁迅的《孔乙己》,原因是我刚在学校的公开课上讲了这节课,切入点是“孔乙己失踪了,鲁镇派出所要填一张人口失踪报告”,从孔乙己的姓名、外貌、身份特点到最后一次出现时孔乙己的情况,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从课堂的效果看还不错,学生能够在这个线索中水到渠成地挖掘出孔乙己的悲剧根源。可是,没几分钟,刘老师又打来电话:《孔乙己》被莱芜的陈老师选走了。她和张伟忠老师商量,让我讲《春》。原因是:在2020年3月26日山东省教研室组织的“送课助教”活动中,我在东营市东营区一中执教了林斤澜的《春风》,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张伟忠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和《春风》同属散文题材,内容也有相通之处。

  接受了任务,我心里直打鼓。朱自清的《春》是几十年来初中语文教材的经典,有很多“大”家都讲过这篇课文。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怎样才能不落俗套,又能把经典讲深呢?时间只有一周!在一个周的时间里,要备课,讲课,录课,制作,刻录光盘,实在是紧张。紧迫的时间反而能激发人的潜能,因为没有时间深思熟虑,在灵感突现之下,就形成了“景物美—语言美—情感美”的思路,并以体会“春之美”和“《春》之美”为主问题对全篇提纲挈领。有了这个思路,我马上写出简案,用邮件给张伟忠老师发过去。鉴于《春风》一课的经验,张老师肯定会给我提出一些批评和建议,我做好了大改的准备。很快,张老师回复了:

  朱老师:整体思路可以,三个层次,特别是区分了“春”和《春》

  的美。建议,供参考:1.对比阅读的诗歌和文章要附上。对比角度、达到的

  目标要具体。2.板书、多媒体内容要明确出来。

  3.作业再具体点,是读,还是写?4.因为要挂在网上,教案整体可详细些。

  张伟忠看到张老师的回复,我才算松了口气。这些都是小问题。稍微改动后,我马上投入到录制的工作中去。因为学生课前没有预习,我还有些不大放心。好在我的学生“久经沙场”,当他们看到架起的录像机,所有激情都来了。他们从容地朗读、思考、展示——给他们多大的舞台,他们就创造多大的精彩!让他们学会展示自己,这也是我日常教学的目标之一。因为技术的问题,又只有一台录像机,录制的效果不太好。在录像上,我发现了自己很多的问题,比如缺少激情,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老师的仪表不够精明干练等等。但因为时间紧迫,又不能够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就没有重新录制。当时我并不知道录制这节课的用处,去年暑假山东省初中语文教师远程培训时,我看到这节课呈现在全省同行的面前,确实有些汗颜。后来,和邹平明集中学的李波老师交流。他说他是录制了两遍的。因为第一遍出现的问题太多。我更为自己得过且过的态度而惭愧。制作和刻录光盘时已经到了星期六,我和给我制作的同学一块儿在菏泽市电视台忙到了夜里十二点。突来的一场大雨,把电动车淋坏了,打的回到家,已近凌晨一点。第二天上午把光盘分别用快递邮寄给华东师大的巢宗祺教授和山东省教研室的张伟忠老师,这项工作才算告一段落。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那一周的忙碌紧张还历历在目。对这节课的效果,我是不满意的。我只能说:我的学生表现很精彩!让学生展示自己,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理念之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得到了专家和一些同行的肯定。同行的支持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成绩属于过去,明天任重而道远。我将一如既往地把课堂作为教学改革的主

  阵地,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争取迈向更高的境界。

  作业选粹

  说明文也可以这样教

  青岛市中心聋校相龙娟语文素养应该是一种综合的素养,它集人文的、历史的、情感于一体。怎样才

  能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马老师在《苏州园林》一文的教学方法,给了我们新的启示。

  马老师的这节课,将说明文的实用性、功能性淡化了,一改说明文常规的讲述和灌输,整堂课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要构建这样一堂完美的课,我觉得马老师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借鉴:

  一、精心设计问题,对教材和学生了然于心。她将本课学习的重点——品味美感放在至高点上,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配合图片欣赏引导学生于画中游。她以“标本”提纲挈领,引出“一幅完美的图画”。问题层层铺设:这幅画里有些什么?引出亭台轩榭;还有哪些在这幅图片中?引出假山与亭台的配合;书中的话是怎么说的?引出花草树木的栽种;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扣住主题:完美;要构成完美的图画还要有什么?引出门窗要美,色彩也要美。这些问题环环相扣,铺设得多么巧妙!就在这师生的一唱一和之中,这篇说明文总——分的结构特点已一目了然,学生于其中尽是美的追寻与体味,早已不经意间跳出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条条框框。

  马老师的课所表现苏州园林的美,都没有刻意地去剖析讲解,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感官去看,去想,去感受。在最后一个环节,马老师引导学生面对图片发挥想象:花开的时候,你站在紫藤前,会有什么感受?美图当前,该是有美感的。可马老师还不满足,她说:我们只是以观赏者的心情来看,若身在其中,就会和作者一样美

  得不知该说什么了。多么富有悬念的总结啊,不是身在其中,又怎么能感受到苏州园林真正的美呢?

  马老师的课如此出彩,是与她对教材的把握分不开的。只有对所教的内容了然于心,对说明文这种体裁特征把握精确,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学习状况以及学习特点了解透彻,才会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提出的问题才会有的放矢,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备课的时候,所关注的更多是教材本身,对学生的情况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分析,与学生的配合不和谐,在课堂中有时会被书本和教案牵着鼻子走,而学生的学习也陷入被动,那就谈不上什么教学的美感了!以后的教学还要更精心,更全面。

  二、学习过渡技巧,丰富语言能力。马老师的课充满了教师的人文情感。就连过渡语都是包含丰富的感情色彩和人文素养的。

  在学生初读文章谈对苏州园林的理解时,马老师谈了自己的想法,她说:“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我也在读,我在想如果我们写文章要把苏州园林介绍给大家,该怎样写?我找到了一个词:标本。”很自然地提出了下面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过渡语我想学生是喜欢的,因为他们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渴望与老师互动,渴望听听老师的心声。马老师的这番话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就像朋友一样在一起学习一起探究。

  在分析完四个讲究时,她说:“要构成完美的图画,只有这四个讲究好像不太够,还要有什么?”她的语气似乎在总结又似乎在询问,这样温婉的语气脱掉了教师至高无上的主宰地位,平和地引领学生去思考,让人听来不由得心生感慨:老师原来可以这样。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品味语言的时候,马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不感到寂寞?”好一个“谁”,好一个“寂寞”,一下子将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说活了。试想苏州园林那成千盈百的树木花草,若甘愿寂寞又怎能“俯仰生姿”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姿态?那一刻我真想站起来为她鼓掌。言为心声,一个老师的语言彰显的正是他内心的情感,语言的素养彰显正是教师自身的修养。

  看了这堂视频课,我领悟到教无定法,不管是什么样的体裁,只要你善于挖掘,

  善于发现,总能体味到其中的美妙。体裁的边框是框不住敏锐的思维和敏感的心灵的。正如马老师在总结的时候说的那样:“学说明文不仅要学说明文的特征,还要学习鉴赏它的美。”而学会鉴赏美不是我们一直都追求的目标吗?

  一点反思:马老师这堂课以审美为主,淡化了说明文的特征,如果下一课时能够单独来分析一下说明顺序以及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把握就全面了。指导教师崔玲玲

  “说明文未必按说明文教”,一句朴实的话却渗透着相老师骨子里的课改意识和课改理念,同时也引起教师们对语文教学的一个新的思考: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用怎样的模式和方法教?相老师对这个问题不仅有自己的感悟,更有对教学工作的反思,这种精神也正是做教师应该具备的。省课程团队张伟忠

  观课用心,分析细致,感受有代表性。其实《苏州园林》原是叶圣陶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言,其本意未必就是写一篇说明文。可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把它作为典范的说明文,老师都按说明文的套路处理。看了这两堂课和这篇作业,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其中的审美和文化因素可能是很重要,但为我们所长期忽视了的。只有打破原先说明文教学的套路,我们才能更进一步欣赏《苏州园林》的美。省课程团队赵春凤

  一篇好文章,如何才能教出它的“语文味”,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开掘文章的“美点”,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更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根据文本和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崭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从已有的条条框框中走出,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千姿百态,充满灵性,焕发生机和活力。

  让沧桑的文言文年轻起来

  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朝阳中学代伟伟

  文言文,俨然一位沧桑的老者,唠叨着一些孩子们难以听懂的话,让孩子们见了他总想躲避。可是,我们为师者,是可以为这位老人注入一些活力,坚固他松动的齿牙,染黑他苍苍的白发,让他的语言幽默一些,让他的身体更敏捷一些。

  改变简单的课堂结构。面对这样的老者,我们老师千万不能失去耐心,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要求:读、译、背;或者一线贯穿,或者层层深入,或者几个部分并列展开,无论怎样,我们都应将课堂融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匠心。如《口技》围绕一个“善”字展开,理解内容,我们就设计:“口技之善表现在哪儿?”;研究写法,我们就设计:“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技法之善有哪些?”,即便是课堂总结,也可以这样引导:“你认为这堂课表现之善在哪?”这样一线贯穿,课堂不会如一盘散沙,学生也不会疲惫。

  教以实用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可以无处不在,虽说重复是记忆之母,可科学的记忆方法绝对可以提高记诵的质量和效率。如《口技》一文要求全文背诵,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结构记忆方法、联想记忆法、词语缀连法等,让学生聪明地学习。

  辅以有趣的活动比赛。多一些努力,多一些创意,我们可以让文言文这位古董式的老人变得很时尚,让他靠近我们,靠近稚气的学生。死气沉沉的课堂,学生太易疲劳,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督促学生持久集中注意力,像单调的背诵,我们可以给学生限定时间,比赛背诵的质量与数量,亦可限定内容比赛所需的时间等,只要动脑筋,我们是可以为其注入活力的。省级课程团队毕淑娟

  沧桑、古板、生涩的文言文教学,在代老师的笔下变得如此鲜活、年轻、靓丽!代老师,在我的想象中,你一定是个幽默风趣、睿智博学的人,你的文言文课堂也一定充满了盎然生趣!如何让文言文这位古董式的老人变得时尚起来?你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诵读先行,“文”“言”并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附属中学薛薇

  由于文言作品历时久远,文言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诸多不同,初学者常常感

  到文言文的学习颇有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设计时特别重视以下几

  个问题:

  一、诵读先行

  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句读;然后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字词,把握句意;

  再然后是要求学生能够读出情感,体悟主旨;最后是要求学生能够品味写法,学以

  致用。从“字”到“句”到“文”最后到“法”层层深入,边读边思考,边读边体

  会,边读边背诵,最终实现“学生学之有趣,教师教之有效”的文言文教学的终极

  目标。

  二、“文”“言”并重

  (一)“言”为文本解读之基础,应注意积累。许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之所以

  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归根结底在于对文言字词了解、掌握的太少。正因为这样,我

  们在教学文言文时就要充分重视古今汉语的这

  些

  差异,引导学生不满足于似是而非的理解,对

  文

  言文中的词语、句子作深入的探究,从而确保

  他

  们顺利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帮助他们更好地积

  累

  语言,培养语感,进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

  阅

  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学习文言文我们应该

  要

  有落实字词、重视积累的意识,因为只有夯实

  文

  言基础,我们才能顺利阅读文言文。

  (二)“文”是思想内涵,应注意品析。文

  言

  文承载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承传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

  应该深入发掘文言文本中所传承的文化,从孔子、屈原、唐雎、欧阳修、范仲淹等

  古人身上看到中华民族人性的光辉;教学中应尽量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去理解

  矢志不渝的屈原,去尊崇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去钦

  佩那“乐‘人之乐’”的欧阳修……”

  三、因文而异文言文不同文本各有其独特之处,像《与朱元思书》《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类短小精悍、文辞优美的作品,对它们的教学设计当与《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这类言辞丰富、解读偏难的长文绝然不同。前者不妨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法,以读带教,以读带品,以读带悟;不重“言”而偏于“文”,学生一样能在美读、研读中,学习、体悟到比雕词琢句更有深度、更有美感的内容。后者,《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这类长文,我们就不能光靠诵读之法解决了;而是要先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做好字、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积累,然后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渐理解、体悟作者寄寓在文章中的情感。省课程团队于立国从教学实践中悟出“文言并重”又“因文而异”的文言文教学设计原则,是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这是由文言的言语特点和文言文所传承的文化决定的。

  三读出味

  昌乐县城南街道中学马桂庭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去读。1.明明白白读古文。让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不认识的字,教师不提

  其它的要求,让学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阅读天地之中,获得自己初步的阅读感受。这是提高学生认读能力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2.情真意切诵古文。当学生能够读通读懂文章时,教师要及时加以指导,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正是深入作品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理解到位了,才能读得出感情,读得出韵味。

  3.潜移默化品古文。在基本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产生这种感情的缘由,对事物为什么热爱,为什么憎恶,为什么景仰,为什么鄙视……这样,阅读就更深入了一步。在此基础上就应该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美句、主旨句都在品读之列。语言是情感、智慧的外衣,是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

  的载体。或粗犷,或细腻,或豪放,或婉约……阅读时要细细品味,细细咀嚼,引导学生“字字悟其神”,充分地触摸语言,使学生不知不觉学会鉴赏。

  经此三读,文言文的“味”就让学生品出来了。指导老师赵艳霞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法宝,合理利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有方法,引导有妙方,经此三读,文言文的“味”就让学生品出来了。省课程团队张华清

  “三读出味”,概括巧妙。“三读出味”,可谓“三味”:文味、情味、意味。明白文味,感受情味,才能品出意味。最终“三味”归一,化作语文味。此乃语文教学之真谛也!

  与“之乎者也”过招

  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刘香萍

  初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好学生学习古文的

  指导者,得有招有式。

  一、诵读为主,以读入其味。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课堂

  上应充满琅琅的读书

  声。诵读除了要语音准确,

  句读准确,字正腔圆

  外,还要掌握音调、语气、

  停顿、重音等诵读技

  巧,尤其是读出文章的内

  在节奏,感知文言的

  气、味、声、色。让学生

  习惯这种抑扬顿挫的

  语调,钟情这种轻重缓急

  的节奏;爱上这种流

  传千古的表达。直至能够

  琅琅上口而谈,顺手

  拈来而用,如源泉一般不

  断注入到学生的学习

  和生活中。

  二、积累作基,

  以累酿其味。学文言文,

  摘录积累尤其重要,

  要善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

  的积累习惯。要求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还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卡片,摘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意差异,记录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同时做批注或点评。

  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它不只是理解词义、句义,不只是积累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学习几个句式,它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也是文化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积累能够让每个学习者足以在学习过程中得以积淀,深化理解与感悟,形成专属自己的体验和意象。

  三、拓展增趣,以广解其味。在文言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教学,还应重视文的教学,让学生领悟和学习古人的伟大思想,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多种内容拓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这些经典名篇中吸取精神养料。比如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比较知道对于同一历史史实,不同的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将教材和生活靠拢,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文言文这种文学形式,是前人情感的抒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用有效的招式去对付学生在与“之乎者也”相处中出现的难题,以有效的招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去倾听先人的心音,探寻历史的足迹。指导老师王联华诵读、积累、拓展,文言文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简洁明了,条理清晰,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实实在在的启发。省课程团队张伟忠深得文言文教学三味,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其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其实文言文教学,张三李四有平仄,之乎者也含至味,关键在于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招式”,文中的三招,可学可用,值得借鉴。

  妙文共赏

  游人如麻处,难得有风景

  邹平梁州中学李光明以前读《苏州园林》,四平八稳,老老实实,有些繁琐,有些木讷,仿佛老宅

  子里正堂上摆放的八仙桌,提不起多少兴趣。到过苏州园林,才感觉出老先生写作文真不容易。当然,我没有机会去逛一逛十几个园子,就是有机会,根据景点的门票,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囊中的银子。但我想,即便逛上十几个园子,要写出苏州园林的总貌,要用几句话传达出苏州园林的精神,也很难。这篇文章的出炉,需要的不仅仅是什么构思的技巧,也不仅仅是什么造句的功夫,恐怕得有一点美学的、建筑的、美术的内锦,还得有一点审美的、古典的、情趣的眼光,和一点综合的头脑,才能算是了然于胸,运笔方能自然妥帖。

  读着文章,就想着老叶在园子里转,其目光所及之处,一定看见了我看不到的东西,他脑袋里想着的,和我想的肯定不一样。我在如麻的人群中,在人声鼎沸里,已经看不清园中远近的层次,听不见水中欸乃的桨声。秦淮河、乌衣巷、瘦西湖、周庄,这些江南文化的代名词,在商业经营下,都成了破碎的风景。我的心难得纯净,只是随着车轮一个劲的往前赶,急匆匆的步履,只留下轻飘飘的记忆。

  顺便说说两篇的不同:《春》是自然产物,《苏》乃人工美景;《春》有乡土气,《苏》有文人味;《春》舒展,《苏》内敛;《春》闹,《苏》静;《春》清新,《苏》古雅;《春》从土里钻出来,《苏》是胸中有丘壑;读《春》直须小童子,读《苏》只需老先生;《春》是一首诗,《苏》是一方砚;《春》教学时需要感悟,《苏》教学时需要思考。

  既要“口到”,更要“心到”:从读混“己”“已”说起

  胶州市第七中学刘晓琴

  “今天差点让学生给气疯了!”刚走上讲台不几天的小张一脸的愤慨,“‘吾日三省乎己’这句,从范读开始算起,连领读、自由读、指名读到课堂讲解等,读了不下十遍,可是教室里还有七八个学生把‘己’读成‘已’!”

  其实,平心而论,学生不可能真的分不出“已”和“己”,只不过是在读的时候有口无心罢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用口又用心呢?我曾经在一轮复习时做过一些尝试。简单统计了一下,初中文言文涉及到“已”“己”共有以下几句:“学不可以已”“吾日三省乎己”“死而后已”“骨已尽矣”“待君久不至,已去”“己所不欲”“颇示己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学习这些相关语句时,我总是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先别急着读,先去分辨一下是“自己”还是“已经或停止”,分清了再读,避免先“误”为主。这样,学生就会在读之前先用心分辨,读时用心读准,心到,口到,就不会像小和尚念经一样“瞎咧咧,”把好经念坏了。用心去分辨,用心去读,我的学生很少犯上文那样的“低级错误”。

  研修感言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第六中学刘素洁看完简报,凝眸深思:我与在简报上发表见解的同仁差距还有多远?这种差距

  源于什么?如何来弥补这种差距?这不仅仅是我现在该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一生思考的问题,这种差距也不仅仅是我现在要弥补的,也是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弥补的。也许,直到退休我也赶不上他们,但缩小差距的过程也是一种人生追求。在远程研修中,我学习了专家独到的见解,看到了同仁灿烂的闪光点,意识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这是我进步的动力。郓城县黄安镇初级中学屈素平感谢命运,让我遇上了你——远程研修临近暑假,第一次听到了你的名字

  ——远程研修那时,还感觉你是那么模糊那么遥远。

  不经意间,你,来到了我的面前,我是一脸怎样的惊喜呀!因为你,无比的光彩惊艳!

  你为我带来了智慧的钥匙,你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宝库,你为我搭起了才艺的大台你为我垒起了通天的阶梯!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领导、专家、指导教师们,有了辛劳的你们,

  才有了现在的我自己我想用五音不全的喉咙歌唱您——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邢珍智慧人生重在研修

  人的生命是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人们在解决矛盾和困难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这个过程就叫“研修”。

  “研修”已从呱呱落地的惊喜,成长为欢蹦乱跳的娃娃;“研修”让我们感受到教育回归的喜悦,感悟到新课改带来欣欣向荣。“专家”“名师”,离我们这么近,至理名言,醒世警句,使我们受益不浅。“研修”激发我们研究的欲望。时下,“功利”给教育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却蒙蔽了教育明亮的“双眸”,面对浮躁,研修让我们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积极反思。

  何为“智慧”?“智慧”是一种内涵,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品位。研修教会我们用一个生命唤醒另一个生命,一个思想点燃另一个思想,一个智慧激活另一个智慧!生命的火把点燃了,才能闪耀出夺目的光彩;生命的原子被激活了,才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生命的创造力被解放了,才能创造出精彩的人生华章。为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为了每个生命的创造力,让我们研修的旗帜高高飘扬!

  “道,可道,非常道。”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道”的研修,在教育生活中,“道”,就是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真谛。为师的规律可以探求,但无法设定;为师的真谛可以寻觅,然不能臆造。我们只有重视“道”的研修,才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独特教育教学风格的,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愿我们在教育生活中,与时俱进,不断求索,把握“研修”的脉搏,了解“研修”的真谛,履行神圣天职,创造智慧人生,升华生命价值,放飞教育梦想,构筑我们教育教学中最亮丽的风景。

  今日之星

  1.简报之星

  各位指导老师的辛苦付出使我们的班级简报越来越亮丽,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撷取几朵,大家共享。特别推荐:http://cz2020.qlteacher.com/ClassBriefing/view-2238潍坊初中语文4般简报第二期:远程研修:我们心中的追随http://cz2020.qlteacher.com/ClassBriefing/view-1787潍坊语文2班简报2:研修路上你我他推荐:http://cz2020.qlteacher.com/ClassBriefing/view-1984滨州语文四班简报3http://cz2020.qlteacher.com/ClassBriefing/view-1691菏泽市初中语文3班http://cz2020.qlteacher.com/ClassBriefing/view-1044滨州市初中语文一班班级简报http://cz2020.qlteacher.com/ClassBriefing/view-1668菏泽语文16班简报2----走在追寻幸福的路上http://cz2020.qlteacher.com/ClassBriefing/view-1342枣庄市初中语文(1)班第二期《盛夏春色》http://cz2020.qlteacher.com/ClassBriefing/view-1650青岛市南区语文1班简报第二期http://cz2020.qlteacher.com/ClassBriefing/view-1340

  菏泽市初中语文8班简报第二期

  2.指导之星

  青岛25班(胶州即墨市班)马红光滨州市初中语文5班王春霞滨州市初中语文3班赵方新东营市初中语文4班刘福学东营市初中语文3班王玉环东营市初中语文2班黄万玲菏泽初中语文14班王在斋菏泽初中语文12班朱慧敏项瑞娇青岛初中语文21班(莱西市3班)杨永淑青岛初中语文25班(胶州即墨市班)马红光潍坊市初中语文1班刘德富潍坊市初中语文2班赵艳霞潍坊市初中语文4班孙庆海威海市初中语文3班鞠玉学青岛初中语文12班张增磊青岛初中语文16班王卫济南市初中语文8班袁明东青岛初中语文8班(胶州2班)曲君青岛初中语文9班(即墨1班)许兆燕菏泽市初中语文3班武春华曾杰菏泽市初中语文4班李秀寒菏泽市初中语文9班张同柱济南初中语文5班李超济南市初中语文8班袁明东秦晓玲

  济南市初中语文6班济南市初中语文3班枣庄市初中语文1班

  王辉成燕志华牛燕

  3.热评之星

  莱西市马连庄镇唐家庄中学赵成清青岛市中心聋校相龙娟即墨市普东中学位淑芬冠县实验中学靳炳贵莱西市马连庄镇唐家庄中学赵成清青岛初中语文14班赵海芳青岛初中语文15班孙立芳杜华蕾徐永强定陶县黄店镇中学杨书元巨野县实验中学马素珍潍坊市初中语文5班安丘市东埠中学李致广

  4.精彩之星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第九中学青岛初中语文15班代伟伟青岛初中语文12班张伟强山东大学附属中学陈维丽菏泽市牡丹区何楼办事处第二初级中学定陶县陈集镇中学闫恩贺菏泽市牡丹区解元集中学吴琼

  丁培亮刘萍

  5.数量之星

  莱西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黄静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第九中学徐燕胶州市第二十八中学王玉芹菏泽初中语文12班晁勇李学亮

  6.明星班级

  菏泽初中语文15班菏泽初中语文12班青岛初中语文1班(市南区1班)

  研修花絮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一中学远程研修剪影

  切磋

  快看,被专家推荐了

  我来帮你

  凝神

  枣庄2班课改语录

  1.不是改不改,而是一定要改。

  2.搞课堂改革要强力推进,跌倒了爬起来,路走弯了正过来!

  3.改革不是让人清闲,而是让人更忙啦。

  4.70个脑袋思考起来远远超过你一个脑袋的思考!

  5.我的课堂我做主,“我”不是你教师,是学生。

  6.想干好一件事没点精神不行!

  7.既要让学生学会拍手,更要让他学会举手,甚至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8.想好了就干,干就干出个样来。

  9.导演比演员更难当,不要总走到前台!

  10.课堂上学生能做的教师不要做,你做得越来越少,你做教师就成功了!

篇二: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虽然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教者对于教学文本的处理会有自己的个性但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如何更恰切的符合散文教学的要求尤其是与故都的秋这一篇的文本特质相吻合则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特级教师李华平《故都的秋》课堂实录及评课(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散文教学,紧扣“这一篇”文本特质——李华平课例《故都的秋》(

  生感悟,要求教者必须紧扣文本中的具体景物与情感,紧扣作者特有的自我表现手法。华平老师的“这一课”,无论是总体的教学环节,还是真实生成的教学细节,堪称是“合体”且“贴身”,且环环紧扣,丝丝入扣。

  生:他写的景物要切题,题目是故都的秋,肯定要描写跟秋有关的事物,然后他描写的事物都代表秋天的那种典型的形象。

  师:哦,代表秋天的,故都秋天的典型的景物。很典型哦,哪些很典型?

  师:如果要说典型的话,写北京秋天的景色最典型的,为什么不写西山的红叶呢,红叶更典型。我们说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肯定是最典型性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红叶?倾听,学会倾听。

  生:我觉得不是说它不典型,而是这些东西很平常,很普通,对于一个在北方生活的人来说,我觉得他最主要是写故都的秋,如果它是故都,他对它肯定有不同于别人的那种感情。北京的故宫啊香山啊,是一般的外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东西,而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故都、故乡有特殊感情。这些十分平常的东西才能表现出作者对于故乡的特殊感情,已经爱到一草一木最平常东西的那种感情。

  师:你看,最要紧的不是典型,最要紧的是这些一草一木,这些很细小很平常很普通的景物已经融入作者的血液当中…作者在选材这一块,他选取的是最平常最普通的景物。

  (师板书:平常普通)

  这个环节着眼于学生对散文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去追问去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写景选材“玄机”,进一步感悟郁达夫散文的情感及表现特点,可谓因势利导,举重若轻。接下来,就“平常普通”这一写景选材特点,继续点拨,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师:哦,对,说明故都的这浓浓的秋味无处不在,就在那最普通最平常的一些景物上。好,我们看一下,哪一种景物最普通最平常?

  生:秋雨。师:哦,秋雨最普通。好,那我们看一下,作者怎么写秋雨的?用了什么样的词语,勾画出来。生: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师:嗯,那么最要紧的是哪几个关键词?生:奇、有味、更像样。师:怎么体现出来的?作者说这样的话在文中有没有体现?怎么体现它的奇,怎么体现它的有味,怎么更像样呢?生:我觉得应该表现在“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我觉得这个就表现了奇,南方应该没有这样的情形。师:他这个雨是属于什么啊?

  生:阵雨,雷阵雨。师:大家注意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请看阵雨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生:来得快,去得快。师:对,说得好。来得快,去得快。请在旁边做好笔记。要善于提取一些关键词语,把握关键词的信息,理解文本。看,忽而来一阵凉风——“忽而”,这个词同学们需要掌握。“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一会天又晴了”,这属于奇。继续说。生:有味,我觉得就是后面,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这些我觉得,它就是充分表现出在秋雨里故都人的感受,以及秋雨里的味道。“作者怎么写秋雨的?用了什么样的词语,勾画出来。”“大家注意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请看阵雨什么特点?体现在哪里?”“说得好。来得快,去得快。请在旁边做好笔记。要善于提取一些关键词语,把握关键词的信息,理解文本。”这几个教学细节尤其值得语文人品味——对故都北平的秋景感悟,华平老师没有借助繁复的多媒体,没有依赖于PPT,只是紧扣文本内容,平实的设置问题;只是提示学生要

  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其写景特点;只是提醒要勾画和做笔记......

  语文教学,只要准确把握住文本特点,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就能带着学生真正走进,深入文本。语文教学,应该像真理一样纯朴而简单。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散文经典,也是一个异数。说它经典,自不待言;说它是异数,自有其个性——倒数

  生:议论。师:是议论,请在旁边注明。议论,他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很奇怪啊,我们说写景最主要用的就是描写,在描写的基础上抒点情,但他为什么在这里用议论呢?那是不是这一段该去掉?整体上写景,用的是描写,在此基础上抒情,但这一段在议论。这个似乎有点多余。同学们交流一下,是不是多余了?.......评课:华平老师于文本解读精于“症候解读”,此处以“写景散文以写景抒情为主,议论是否多余”设问点拨,引导学生,自是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大匠示人以巧”,于貌似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乘隙而入,可谓匠心别具而又不动声色,不露痕迹。邃密的教学理念与精深的教学技巧“深深藏,浅浅露”,在教师行云流水的引导下,师生互动与思维碰撞,关于本文有特色且有难度的议论文字的解读与认知,就水到渠成,自然生成。(罗小维)傅博

篇三: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文档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特级教师钱梦龙

  (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一、导入新课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板书学生问题:一、一般疑问二、回乡途中的“我”三、闰土四、杨二嫂五、宏儿和水生六、离乡途中的“我”七、写景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生:(齐)解决问题。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生:1921年。师:很好。那么,在1921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社会变动,是什么?生:辛亥革命。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那么,当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多同时。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

  文档

  会状况没有?怎么写的?生:其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师:很好,袁世凯、张勋是什么人?生:卖国贼。师:对。是卖国贼,是军阀。当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军阀夺走了,辛亥革命有局限性。那么,农民问题解决了没有?生:(齐)没有!师:怎么知道的?生:从《故乡》里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师:对,当时的农民是日益贫困的。这就是《故乡》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了。现在,先请提出第一类问题——一般疑问。

  二、讨论“一般疑问”生:92页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为什么用一个“横”字?师:你很会“咬文嚼字”!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生:“有”。师:好。“远近有几个萧索的村庄”,也行。生:用横字就显得这些村庄是乱七八糟的。生:村庄好像是横躺着。生:给人悲凉的感觉。师:对。这“横”字使人感到村庄是死气沉沉的,而不是生气勃勃。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注意用词。还有问题吗?生:97页倒数第3行,母亲说:“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为什么顺便拿走呢?生:贪小便宜。师:对,是有这种思想。但这也似乎反映了一种情况,可以看到当时农民的情况……生:生活贫困。

  文档

  师:对。还有,课文里说,木器卖掉了,只是收不起钱来,为什么?生:也是因为贫困。师:对了。看上去只是一个细节,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大问题。还有吗?生:“亲戚本家”是什么意思?师:先说“本家”,“本家”是什么意思?生:本家是同姓的。师:说得好。那么亲戚呢?生:亲戚是不同姓的。师:你们看,这个问题他解决得多好啊!还有别的问题吗?生:现在的闰土不如以前的闰土,这样看对不对?师:你们看对不对?生:(齐)对。师:那么,记得有个同学提出,社会是发展的……这个问题是谁提的,说说好吗?生:历史是发展的,但故乡却倒退了,难道历史会倒退吗?师:对啊。这问题怎么解决呢?生:辛亥革命后,历史倒退了。生:我不同意。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这是很大的发展。生:历史发展有兴旺的时期,也有衰败的时期。师:对,对。我补充一点,好不好?就是历史的发展是有曲折的,在前进中也有倒退。例如我国在解放后有没有过倒退?生:(齐)有!师:什么时候?生:(齐)*****!师:对了。你看历史总的看来是向前的,“***”不是粉碎了吗?但在“**”那几年,历史的发展也有了点曲折。在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的混战,历史也有过倒退。……还有什么问题吗?生:96页倒数第5行,“他不咬人么?”这“他”应该是“它”。师:是啊,有的同学说鲁迅先生写了许多错别字,是么?(众笑)谁能解决?生:在“五四”时期,“他”和“它”是通用的。

  文档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来的。师:对啊!看到的就马上能用。的确,“五四”时期,“她”、“他”、“它”都是一个“他”。还有问题吗?生:102页倒数第6行,“可以听他自己去选择”,“听他”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回答?生:随他自己。师:对,也可以叫做“听便”。还有问题吗?生:93页第2行,“公同卖给别姓了”,为什么不用“共同”?师:啊,鲁迅又写错字了,是吗?(笑)这个老屋是“我”家的吗?生:(齐)不是。师:不是,所以要卖掉就要几房本家公议(板书),公议后决定卖,就是“公同卖给别姓了”。这里鲁迅没错,我为他辩护。生:93页第9行,“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为什么用“飞出”?师:母亲是迎出,宏儿是飞出,能对调吗?生:(笑)师:为什么笑?生:老太太走得慢。生:宏儿活泼。师:不能倒,这就是用词准确。还有问题吗?生:“我”叫闰土是“闰土哥”,闰土叫“我”是“迅哥儿”,他俩谁大些?师:对啊。都是哥,谁是弟弟呢?(笑)师:哥是通称。生:迅哥是小名。师:是小名,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师:我也同意。生:杨二嫂说:“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鲁迅先生不是只有一个叫许广平的

  文档

  夫人吗?(笑声)师:谁能回答?生:迅哥儿是书中的人物,不是鲁迅。生:迅哥儿是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师:这话说得多好啊!语言多丰富啊!录音机已经把这句话录进去了。(笑)生:这是杨二嫂胡说八道。师:那么“我”究竟是不是鲁迅呢?生:《故乡》中的“我”,《社戏》中的“我”,还有一些鲁迅作品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如果不是,为什么都很相似?师:这问题提得很好。这位同学把许多课文联系起来了,想得很广。那么你认为这样,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生:不是。师:什么理由?(生不能答。老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鲁迅写的《孔乙己》吗?生:(齐)知道!师:那里面的“我”是个酒店的小伙计。鲁迅卖过酒吗?生:(齐)没有!师:所以这个“我”是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生:(接话)艺术形象!师:小说的情节是可以虚——生:(接话)虚构的!师:你们真聪明!所以我们看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看这作品的体裁是不是小说就行了。那么,《故乡》中的“我”是不是鲁迅自己呢?生:(齐)不是。师:为什么?生:(齐)《故乡》是一篇小说。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呐喊》是小说集,《故乡》是从《呐喊》中选出来的一篇,当然是小说。(笑)师:你们看这位同学推理得多好!那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呢?

  文档

  生:是鲁迅自己。师:为什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是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师:对。以后看作品中的“我”会看了吗?生:(齐)会看了。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鲁迅在小说中写的事,鲁迅先生有没有都经历过?师:你的问题使我想起了有位同学提的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闰土这个人。生:有!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到的。师:对啊。那么,他叫闰土吗?生:闰水。师:你对了一半。生:运水,运动会的运。师:全对了,你们两个知道的很多。鲁迅把这名字改成了闰土。这样改是有道理的。谁还记得,闰土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生:五行缺土,闰月生的。师:这样取名,为什么?生:封建迷信。师:是迷信,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还要讲。闰土这个人,是鲁迅先生根据生活中的原型,再——生:(接话)艺术加工。师:哦,你们懂得真多。对,艺术加工。写在小说里的事,是鲁迅自己经历过的,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这就使作品是的形象更加完善了。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师:是啊,鱼怎么会有两只脚呢?师:有!师:什么鱼啊?

  文档

  生:娃娃鱼。(笑)师:啊,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你们看到过没有?生:(齐)没有。师:这说明什么问题?书上怎么说?生:这说明闰土见多识广。生: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师:对了。我们以后可以到运水的家乡去看看,大概会看到这种跳鱼的吧。还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把杨二嫂叫做豆腐西施?师:是啊,为什么呢?生:西施是个有名的美人,杨二嫂长得漂亮。师:还有个同学在提问题的小纸条上说因为杨二嫂的豆腐做得好,做得又白又嫩。(大笑)是豆腐好还是她有点漂亮?生:是有点漂亮!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是打扮出来的漂亮!生:因为杨二嫂的关系,豆腐店的生意都特别好。师:大家去看杨二嫂,豆腐生意就好起来了,是吗?(笑)这样写有点什么意味啊?生:讽刺。生:我还有个问题。99页第2行“我却并未蒙上一毫感化”,“感化”是什么意思?生:是印象的意思。师:好。还有什么解释?生:在意识与情绪上起反应。师:你这个解释哪儿来的?生:字典上。师:对了。两种意思都有。感化,有点影响的意味。生:因为“我”当时年纪小,所以豆腐西施虽然漂亮,“我”也一点不感兴趣。

  文档

  (笑)师:啊,我很同意你的意见。还有什么问题?生:101页第7行“一层可悲的厚障壁”,“障壁”是什么意思?生:障是障碍,壁是墙壁。师:对。这就是说他们之间产生了一层什么?生:隔膜!师:“隔膜”是什么意思?生:思想感情不相通。师:对了。还有什么问题?生:92页第3行,“时间既然是深冬”,这里为什么用“既然”?师:是啊?什么意思?生:“既然”是“已经”的意思。师:对啊,但这儿为什么不用“已经”呢?恐怕还和后面的某个虚词有点呼应关系,是哪一个呢?找得到吗?生:“又”。师:对。“既……又”是前后呼应的。同学们还有问题吗?(稍顿)你们看,事实证明了同学们确实是既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的,有的问题解决得比老师还要好。这就说明你们真正成了——生:(接话)学习的主人!

  三、讨论“回乡途中的‘我’”生:97页倒7行,为什么说“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生:92页倒数第1行,为什么说:“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分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如今回来了,不是很高兴的事么?师:是啊,对这个故乡,“我”是怎么想念的?生:(齐)时时记起。师:是啊,这样想念,回来时为什么又没有好心绪呢?生:母亲看见“我”回来很高兴,但为什么又“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呢?师:是啊,“我”与母亲的情绪都不太好,为什么?

  文档

  生:93页第6行“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为什么正说明“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师:这类问题还有吗?生:故乡中所出卖的老屋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卖给朱文公的子孙的老屋是同一所吗?师:从一篇作品想到另一篇作品,而且还记得是卖给朱文公的子孙的,你看他记忆力多强!那么是不是同一所屋呢?生:不是。那是回忆录,这是小说。一个是真的,一个是虚构的。师:好啊!刚学到的知识,这位同学马上就能运用了,当然,写小说也会用上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材料。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纳成两个:一个是故乡究竟美不美,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心情不好。关于前一个问题,有一个同学提得很好,是哪位同学,请说说你的问题。生:故乡到底美不美?是幻想中的美还是真实的美?师:哪一个回答一下看,故乡是美的么?生:美的。师:那么为什么又说“说不出佳处”来呢?生:没有印象了。生:小时记忆是美的,现在是辛亥革命后的倒退,不美了。师: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作品中的“我”有没有看过?生:在对闰土的回忆中,就联想到了故乡的美。师:是啊,那是一幅神异的图画,那是怎样的图画?天是——生:(齐)深蓝的。师:圆月是──生:(齐)金黄的!师:西瓜地是──生:(齐)碧绿的。师:你看,多美!但这些情景,“我”有没有亲眼见过?生:没有。这是根据闰土说的话想象出来的。生:故乡只是在“我”的幻想中有一个美的感觉,因为他在小时候跟闰土一块玩

  文档

  得很高兴。师:对啊,对啊,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让我们再稍为概括一下,这说明“我”跟闰土的关系怎样啊?生:有深厚的友谊。师:是啊,友谊使“我”感到故乡美,这是幻想中的图画,而并非亲眼见到过的,所以“我”看到眼前这不美的故乡,也说是“故乡本也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在路上看到了什么?生:(齐)萧索的荒村。师:这说明什么?生:农村日益贫困破产了。师:是啊,这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故乡是更加荒凉了。那么“我”没有好心绪,母亲也藏着凄凉的心情,都是为什么呢?生:要离开故乡了,舍不得。师:对啊,热土难离嘛。还有什么补充吗?生:老屋卖掉了。师:很好。为什么要买掉?生:破产啦。师:我倒没想到,原来是破产啦!(笑)生:生活不富裕。师:你怎么知道的?杨二嫂不是说“我”阔了么?生:因为要到外地去谋生。师:你们找找看,书上有一个词语,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生:“辛苦展转”。“我”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师:对啊,对啊,课文快结束的地方提到了。这就说明我们学习课文要——生:(齐)思前顾后。师:对了。那么屋顶瓦楞上那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是什么意思呢?生:说明老屋很老了。师:给人什么感觉?生:悲凉。

  文档

  师:这样,母亲的感情和“我”的心绪不是都可以了解了么?这类问题还有吗?(稍顿)没有了?很好。我提一个建议:我们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书本上说的,这样解决问题才能有根有据,有说服力。你们同意吗?生:(齐)同意!师:好,就讨论到这儿,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别的问题。

篇四: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执教特级教师钱梦龙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执教:特级教师钱梦龙(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一、导入新课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板书学生问题:一、一般疑问二、回乡途中的“我”三、闰土四、杨二嫂五、宏儿和水生六、离乡途中的“我”七、写景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生:(齐)解决问题。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生:1921年。师:很好。那么,在1921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社会变动,是什么?生:辛亥革命。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那么,当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多同时。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怎么写的?生:其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

  辟……师:很好,袁世凯、张勋是什么人?生:卖国贼。师:对。是卖国贼,是军阀。当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军阀夺走了,辛亥革命有局限性。那么,农民问题解决了没有?生:(齐)没有!师:怎么知道的?生:从《故乡》里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师:对,当时的农民是日益贫困的。这就是《故乡》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了。现在,先请提出第一类问题——一般疑问。二、讨论“一般疑问”生:92页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为什么用一个“横”字?师:你很会“咬文嚼字”!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生:“有”。师:好。“远近有几个萧索的村庄”,也行。生:用横字就显得这些村庄是乱七八糟的。生:村庄好像是横躺着。生:给人悲凉的感觉。师:对。这“横”字使人感到村庄是死气沉沉的,而不是生气勃勃。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注意用词。还有问题吗?生:97页倒数第3行,母亲说:“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为什么顺便拿走呢?生:贪小便宜。师:对,是有这种思想。但这也似乎反映了一种情况,可以看到当时农民的情况……生:生活贫困。师:对。还有,课文里说,木器卖掉了,只是收不起钱来,为什么?生:也是因为贫困。师:对了。看上去只是一个细节,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大问题。还有吗?生:“亲戚本家”是什么意思?师:先说“本家”,“本家”是什么意思?生:本家是同

  姓的。师:说得好。那么亲戚呢?生:亲戚是不同姓的。师:你们看,这个问题他解决得多好啊!还有别的问题吗?生:现在的闰土不如以前的闰土,这样看对不对?师:你们看对不对?生:(齐)对。师:那么,记得有个同学提出,社会是发展的……这个问题是谁提的,说说好吗?生:历史是发展的,但故乡却倒退了,难道历史会倒退吗?师:对啊。这问题怎么解决呢?生:辛亥革命后,历史倒退了。生:我不同意。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这是很大的发展。生:历史发展有兴旺的时期,也有衰败的时期。师:对,对。我补充一点,好不好?就是历史的发展是有曲折的,在前进中也有倒退。例如我国在解放后有没有过倒退?生:(齐)有!师:什么时候?生:(齐)*****!师:对了。你看历史总的看来是向前的,“***”不是粉碎了吗?但在“**”那几年,历史的发展也有了点曲折。在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的混战,历史也有过倒退。……还有什么问题吗?生:96页倒数第5行,“他不咬人么?”这“他”应该是“它”。师:是啊,有的同学说鲁迅先生写了许多错别字,是么?(众笑)谁能解决?生:在“五四”时期,“他”和“它”是通用的。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来的。师:对啊!看到的就马上能用。的确,“五四”时期,“她”、“他”、“它”都是一个“他”。还有问题吗?生:102页倒数第6行,“可以听他自己去选择”,“听他”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回答?生:随他自己。师:对,也可以叫

  做“听便”。还有问题吗?生:93页第2行,“公同卖给别姓了”,为什么不用“共同”?师:啊,鲁迅又写错字了,是吗?(笑)这个老屋是“我”家的吗?生:(齐)不是。师:不是,所以要卖掉就要几房本家公议(板书),公议后决定卖,就是“公同卖给别姓了”。这里鲁迅没错,我为他辩护。生:93页第9行,“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为什么用“飞出”?师:母亲是迎出,宏儿是飞出,能对调吗?生:(笑)师:为什么笑?生:老太太走得慢。生:宏儿活泼。师:不能倒,这就是用词准确。还有问题吗?生:“我”叫闰土是“闰土哥”,闰土叫“我”是“迅哥儿”,他俩谁大些?师:对啊。都是哥,谁是弟弟呢?(笑)师:哥是通称。生:迅哥是小名。师:是小名,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师:我也同意。生:杨二嫂说:“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鲁迅先生不是只有一个叫许广平的夫人吗?(笑声)师:谁能回答?生:迅哥儿是书中的人物,不是鲁迅。生:迅哥儿是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师:这话说得多好啊!语言多丰富啊!录音机已经把这句话录进去了。(笑)生:这是杨二嫂胡说八道。师:那么“我”究竟是不是鲁迅呢?生:《故乡》中的“我”,《社戏》中的“我”,还有一些鲁迅作品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如果不是,为什么都很相似?师:这问题提得很好。这位同学把许多课文联系起来了,想得很广。那么你认为这样,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生:不是。师:什么理由?(生不能

  答。老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鲁迅写的《孔乙己》吗?生:(齐)知道!师:那里面的“我”是个酒店的小伙计。鲁迅卖过酒吗?生:(齐)没有!师:所以这个“我”是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生:(接话)艺术形象!师:小说的情节是可以虚——生:(接话)虚构的!师:你们真聪明!所以我们看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看这作品的体裁是不是小说就行了。那么,《故乡》中的“我”是不是鲁迅自己呢?生:(齐)不是。师:为什么?生:(齐)《故乡》是一篇小说。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呐喊》是小说集,《故乡》是从《呐喊》中选出来的一篇,当然是小说。(笑)师:你们看这位同学推理得多好!那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呢?生:是鲁迅自己。师:为什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是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师:对。以后看作品中的“我”会看了吗?生:(齐)会看了。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鲁迅在小说中写的事,鲁迅先生有没有都经历过?师:你的问题使我想起了有位同学提的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闰土这个人。生:有!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到的。师:对啊。那么,他叫闰土吗?生:闰水。师:你对了一半。生:运水,运动会的运。师:全对了,你们两个知道的很多。鲁迅把这名字改成了闰土。这样改是有道理的。谁还记得,闰土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生:五行缺土,闰月生的。师:这样取名,为什么?生:封建迷信。师:是

篇五: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一、导入新课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板书学生问题:一、一般疑问二、回乡途中的“我”三、闰土四、杨二嫂五、宏儿和水生六、离乡途中的“我”七、写景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生:(齐)解决问题。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生:1921年。师:很好。那么,在1921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社会变动,是什么?生:辛亥革命。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那么,当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多同时。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怎么写的?生:其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师:很好,袁世凯、张勋是什么人?生:卖国贼。师:对。是卖国贼,是军阀。当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军阀夺走了,辛亥革命有局限性。那么,农民问题解决了没有?生:(齐)没有!师:怎么知道的?生:从《故乡》里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师:对,当时的农民是日益贫困的。这就是《故乡》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了。现在,先请提出第一类问题——一般疑问。

  二、讨论“一般疑问”

  生:92页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为什么用一个“横”字?

  师:你很会“咬文嚼字”!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生:“有”。师:好。“远近有几个萧索的村庄”,也行。生:用横字就显得这些村庄是乱七八糟的。生:村庄好像是横躺着。生:给人悲凉的感觉。师:对。这“横”字使人感到村庄是死气沉沉的,而不是生气勃勃。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注意用词。还有问题吗?生:97页倒数第3行,母亲说:“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为什么顺便拿走呢?生:贪小便宜。师:对,是有这种思想。但这也似乎反映了一种情况,可以看到当时农民的情况……生:生活贫困。师:对。还有,课文里说,木器卖掉了,只是收不起钱来,为什么?生:也是因为贫困。师:对了。看上去只是一个细节,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大问题。还有吗?生:“亲戚本家”是什么意思?师:先说“本家”,“本家”是什么意思?生:本家是同姓的。师:说得好。那么亲戚呢?生:亲戚是不同姓的。师:你们看,这个问题他解决得多好啊!还有别的问题吗?生:现在的闰土不如以前的闰土,这样看对不对?师:你们看对不对?生:(齐)对。师:那么,记得有个同学提出,社会是发展的……这个问题是谁提的,说说好吗?生:历史是发展的,但故乡却倒退了,难道历史会倒退吗?师:对啊。这问题怎么解决呢?生:辛亥革命后,历史倒退了。生:我不同意。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这是很大的发展。生:历史发展有兴旺的时期,也有衰败的时期。师:对,对。我补充一点,好不好?就是历史的发展是有曲折的,在前进中也有倒退。例如我国在解放后有没有过倒退?生:(齐)有!师:什么时候?生:(齐)*****!师:对了。你看历史总的看来是向前的,“***”不是粉碎了吗?但在“**”那几年,历史的发展也有了点曲折。在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的混战,历史也有过倒退。……还有什么问题吗?生:96页倒数第5行,“他不咬人么?”这“他”应该是“它”。师:是啊,有的同学说鲁迅先生写了许多错别字,是么?(众笑)谁能解决?生:在“五四”时期,“他”和“它”是通用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来的。师:对啊!看到的就马上能用。的确,“五四”时期,“她”、“他”、“它”都是一个“他”。还有问题吗?生:102页倒数第6行,“可以听他自己去选择”,“听他”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回答?生:随他自己。师:对,也可以叫做“听便”。还有问题吗?生:93页第2行,“公同卖给别姓了”,为什么不用“共同”?师:啊,鲁迅又写错字了,是吗?(笑)这个老屋是“我”家的吗?生:(齐)不是。师:不是,所以要卖掉就要几房本家公议(板书),公议后决定卖,就是“公同卖给别姓了”。这里鲁迅没错,我为他辩护。生:93页第9行,“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为什么用“飞出”?师:母亲是迎出,宏儿是飞出,能对调吗?生:(笑)师:为什么笑?生:老太太走得慢。生:宏儿活泼。师:不能倒,这就是用词准确。还有问题吗?生:“我”叫闰土是“闰土哥”,闰土叫“我”是“迅哥儿”,他俩谁大些?师:对啊。都是哥,谁是弟弟呢?(笑)师:哥是通称。生:迅哥是小名。师:是小名,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师:我也同意。生:杨二嫂说:“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鲁迅先生不是只有一个叫许广平的夫人吗?(笑声)师:谁能回答?生:迅哥儿是书中的人物,不是鲁迅。生:迅哥儿是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师:这话说得多好啊!语言多丰富啊!录音机已经把这句话录进去了。(笑)生:这是杨二嫂胡说八道。师:那么“我”究竟是不是鲁迅呢?生:《故乡》中的“我”,《社戏》中的“我”,还有一些鲁迅作品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如果不是,为什么都很相似?师:这问题提得很好。这位同学把许多课文联系起来了,想得很广。那么你认为这样,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生:不是。师:什么理由?(生不能答。老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鲁迅写的《孔乙己》吗?生:(齐)知道!

  师:那里面的“我”是个酒店的小伙计。鲁迅卖过酒吗?生:(齐)没有!师:所以这个“我”是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生:(接话)艺术形象!师:小说的情节是可以虚——生:(接话)虚构的!师:你们真聪明!所以我们看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看这作品的体裁是不是小说就行了。那么,《故乡》中的“我”是不是鲁迅自己呢?生:(齐)不是。师:为什么?生:(齐)《故乡》是一篇小说。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呐喊》是小说集,《故乡》是从《呐喊》中选出来的一篇,当然是小说。(笑)师:你们看这位同学推理得多好!那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呢?生:是鲁迅自己。师:为什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是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师:对。以后看作品中的“我”会看了吗?生:(齐)会看了。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鲁迅在小说中写的事,鲁迅先生有没有都经历过?师:你的问题使我想起了有位同学提的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闰土这个人。生:有!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到的。师:对啊。那么,他叫闰土吗?生:闰水。师:你对了一半。生:运水,运动会的运。师:全对了,你们两个知道的很多。鲁迅把这名字改成了闰土。这样改是有道理的。谁还记得,闰土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生:五行缺土,闰月生的。师:这样取名,为什么?生:封建迷信。师:是迷信,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还要讲。闰土这个人,是鲁迅先生根据生活中的原型,再——生:(接话)艺术加工。师:哦,你们懂得真多。对,艺术加工。写在小说里的事,是鲁迅自己经历过的,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这就使作品是的形象更加完善了。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师:是啊,鱼怎么会有两只脚呢?师:有!

  师:什么鱼啊?生:娃娃鱼。(笑)师:啊,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你们看到过没有?生:(齐)没有。师:这说明什么问题?书上怎么说?生:这说明闰土见多识广。生: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师:对了。我们以后可以到运水的家乡去看看,大概会看到这种跳鱼的吧。还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把杨二嫂叫做豆腐西施?师:是啊,为什么呢?生:西施是个有名的美人,杨二嫂长得漂亮。师:还有个同学在提问题的小纸条上说因为杨二嫂的豆腐做得好,做得又白又嫩。(大笑)是豆腐好还是她有点漂亮?生:是有点漂亮!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是打扮出来的漂亮!生:因为杨二嫂的关系,豆腐店的生意都特别好。师:大家去看杨二嫂,豆腐生意就好起来了,是吗?(笑)这样写有点什么意味啊?生:讽刺。生:我还有个问题。99页第2行“我却并未蒙上一毫感化”,“感化”是什么意思?生:是印象的意思。师:好。还有什么解释?生:在意识与情绪上起反应。师:你这个解释哪儿来的?生:字典上。师:对了。两种意思都有。感化,有点影响的意味。生:因为“我”当时年纪小,所以豆腐西施虽然漂亮,“我”也一点不感兴趣。(笑)师:啊,我很同意你的意见。还有什么问题?生:101页第7行“一层可悲的厚障壁”,“障壁”是什么意思?生:障是障碍,壁是墙壁。师:对。这就是说他们之间产生了一层什么?生:隔膜!师:“隔膜”是什么意思?生:思想感情不相通。师:对了。还有什么问题?生:92页第3行,“时间既然是深冬”,这里为什么用“既然”?师:是啊?什么意思?生:“既然”是“已经”的意思。师:对啊,但这儿为什么不用“已经”呢?恐怕还和后面的某个虚词有点呼应关系,是哪一个呢?找得到吗?

  生:“又”。师:对。“既……又”是前后呼应的。同学们还有问题吗?(稍顿)你们看,事实证明了同学们确实是既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的,有的问题解决得比老师还要好。这就说明你们真正成了——生:(接话)学习的主人!

  三、讨论“回乡途中的‘我’”生:97页倒7行,为什么说“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生:92页倒数第1行,为什么说:“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分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如今回来了,不是很高兴的事么?师:是啊,对这个故乡,“我”是怎么想念的?生:(齐)时时记起。师:是啊,这样想念,回来时为什么又没有好心绪呢?生:母亲看见“我”回来很高兴,但为什么又“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呢?师:是啊,“我”与母亲的情绪都不太好,为什么?生:93页第6行“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为什么正说明“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师:这类问题还有吗?生:故乡中所出卖的老屋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卖给朱文公的子孙的老屋是同一所吗?师:从一篇作品想到另一篇作品,而且还记得是卖给朱文公的子孙的,你看他记忆力多强!那么是不是同一所屋呢?生:不是。那是回忆录,这是小说。一个是真的,一个是虚构的。师:好啊!刚学到的知识,这位同学马上就能运用了,当然,写小说也会用上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材料。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纳成两个:一个是故乡究竟美不美,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心情不好。关于前一个问题,有一个同学提得很好,是哪位同学,请说说你的问题。生:故乡到底美不美?是幻想中的美还是真实的美?师:哪一个回答一下看,故乡是美的么?生:美的。师:那么为什么又说“说不出佳处”来呢?生:没有印象了。生:小时记忆是美的,现在是辛亥革命后的倒退,不美了。师: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作品中的“我”有没有看过?生:在对闰土的回忆中,就联想到了故乡的美。师:是啊,那是一幅神异的图画,那是怎样的图画?天是——生:(齐)深蓝的。师:圆月是──生:(齐)金黄的!师:西瓜地是──生:(齐)碧绿的。师:你看,多美!但这些情景,“我”有没有亲眼见过?生:没有。这是根据闰土说的话想象出来的。

  生:故乡只是在“我”的幻想中有一个美的感觉,因为他在小时候跟闰土一块玩得很高兴。

  师:对啊,对啊,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让我们再稍为概括一下,这说明“我”跟闰土的关系怎样啊?

  生:有深厚的友谊。师:是啊,友谊使“我”感到故乡美,这是幻想中的图画,而并非亲眼见到过的,所以“我”看到眼前这不美的故乡,也说是“故乡本也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在路上看到了什么?生:(齐)萧索的荒村。师:这说明什么?生:农村日益贫困破产了。师:是啊,这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故乡是更加荒凉了。那么“我”没有好心绪,母亲也藏着凄凉的心情,都是为什么呢?生:要离开故乡了,舍不得。师:对啊,热土难离嘛。还有什么补充吗?生:老屋卖掉了。师:很好。为什么要买掉?生:破产啦。师:我倒没想到,原来是破产啦!(笑)生:生活不富裕。师:你怎么知道的?杨二嫂不是说“我”阔了么?生:因为要到外地去谋生。师:你们找找看,书上有一个词语,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生:“辛苦展转”。“我”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师:对啊,对啊,课文快结束的地方提到了。这就说明我们学习课文要——生:(齐)思前顾后。师:对了。那么屋顶瓦楞上那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是什么意思呢?生:说明老屋很老了。师:给人什么感觉?生:悲凉。师:这样,母亲的感情和“我”的心绪不是都可以了解了么?这类问题还有吗?(稍顿)没有了?很好。我提一个建议:我们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书本上说的,这样解决问题才能有根有据,有说服力。你们同意吗?生:(齐)同意!师:好,就讨论到这儿,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别的问题。(以上为第一教时)

  四、讨论“闰土”师:现在我们来解决关于闰土的问题。谁先提?生:闰土和“我”小时那么好,现在为什么要叫“我”“老爷”,而且还叫水生磕头?师:谁能回答?生:这是封建等级观念对闰土的毒害……

  师:你怎么知道的?是自己想出来的么?还是书上看到的?啊,我打断你的话了么?对不起。不过我不能不问一个我不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得这样好呢?

  生:我们历史课上刚读到过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众笑)师:你看她把历史知识运用到语文课上来了,多聪明啊!我对你们的学习是充满了信心的!还有问题么?生:“我”很想见到闰土,但闰土来了后,“我”并不感到高兴,有许多话要说,却又吐不出口,为什么?师:好,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闰土一来,“我”就连珠炮似的向他提出许多问题:猹啊,鬼见怕啊,跳鱼儿啊,……(笑)不行么?生:不行,都老了。(笑)生:心情不好。因为“我”是来辞别故乡的,闰土是来辞别“我”的。师:是啊,心情不好,否则即便是老头子也会热烈交谈起来的。生:闰土已不是记忆中的闰土了。师:对!那么闰土现在变得怎样啦?生:变麻木了。师:好,“麻木”这个词找得好。书上有一个比喻,怎么说?生:像一个木偶人了。师:对,闰土的封建等级观念强起来了,精神又很麻木,再加上“我”和闰土的心情都不好,所以就说不出话来了。还有别的问题吗?生:本文题目是《故乡》,却为什么主要写闰土和迅哥儿的关系?为什么还要写那么多闰土的外貌?师:好,先看外貌。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有哪些不同?少年闰土怎么样?请大家尽量不要看书,凭记忆来回答。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生:手捏一柄钢叉。师:这是什么样的形象?生:小英雄的形象。生: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生:能抓小鸟雀。师:对对,但我们扯开了,还是讲外貌。他的手怎么样?生:红活圆实。师:有没有“偷”看过书?没有?你的记忆力很好!再看中年闰土,他的外貌怎样。生:小毡帽成了破毡帽。生:紫色的圆脸成了灰黄色的了,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红活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又开裂像松树皮了。身材增高了一倍。生: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师:为什么?生:太辛苦了。生:海风吹的。师:啊,他说得好,书上就是这么写的。生:现在的闰土浑身发抖。生:手上的钢叉变成了长烟管。(笑)

  师:讲得真好!记性好,而且能前后对照!好,这样对比着写有什么作用呢?生:这说明闰土生活艰苦。生:不是“艰苦”,是“困苦”。生:“辛苦”。生:“痛苦”。师:究竟怎么说好?生:困苦。师:好,我同意“困苦”。但闰土的生活“困苦”又说明了什么?生:说明故乡日趋破产。师:“日趋”这个词用得真好。你会解释这个词吗?生;就是“日益”。生:一天比一天。生:一天天走向。师:对!“趋”是走向的意思,“益”呢?生:更加。师:对了,这就是两个词的区别。“日益”是“一天比一天更加”,“日趋”是“一天天地走向”。农民生活怎样?生:(齐)日益贫困。师:农村经济怎样?生:“日趋”破产。师:对!农民社会日益贫困,说明农村经济日趋破产。还有什么问题?生:104页第8行,小英雄的形象为什么“忽地模糊”了?生:因为“我”和闰土之间有了隔膜。师:从哪里可以看出?生:叫“老爷”了嘛。师:对!这“老爷”两个字使“我”感到在“我”与闰土之间已隔开了一层——生:(齐)可悲的厚障壁。师:有这厚厚的障壁遮着,小英雄的形象不就模糊起来了?还有什么问题?生:102页倒数第3行,为什么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师:烛台是什么?生:插蜡烛用的东西。师;对!那么香炉呢?生:插香用的东西。师:都用来干什么?生:求神拜佛。师:对。书上用什么词句?生:“他总是崇拜偶像。”师:对。为什么要特别写出这一点?生:闰土相信迷信。生:当时科学不发达,农民感到命运没有依靠。师:对,命运没有依靠,就只好崇拜偶像。不过,偶像又是什么东西?生:泥塑木雕。师:求泥塑木雕来保佑自己,认为一切都已命中注定,这是一种什么思想?

  生:宿命论!师:当时农民有宿命论思想,课文中还有其他例子吗?生:带银项圈。生:取名叫闰土。师:写出这些为了表明什么?生:当时一些农民精神麻木。师:好,还有别的问题吗?生: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师: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生:(齐)杨二嫂!师:那么,究竟是不是闰土埋的呢?生:不是的。师:为什么?说话要有根据。生:杨二嫂挖出埋在灰堆里的碗碟后,就自以为很有功劳,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这就是杨二嫂说谎的目的。生:可能是“我”埋的,以便暗暗地让闰土得到许多碗碟。师:哦,原来是这样啊!(笑)生:如果说是闰土埋的,杨二嫂怎么会知道呢?师: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东西吗?生:(齐)不会!师:为什么?生:102页倒数第6行:“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样,闰土尽可以明着拿,根本用不着偷拿。师:有道理!有说服力!我都被你说服了。我们解决问题,都应该到书中去找根据。那么,谁埋的呢?生:(齐)杨二嫂!师:为什么?要以文为证。生:不知道是谁埋的。师:对,就是不知道。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作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生:杨二嫂贪小便宜。师:这个问题大家解决得很好,使我特别高兴。我曾经看到杂志上也议论过这个问题,结论是闰土是决不会偷埋的,理由呢?跟我们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这位同学如果写了文章,也可以在杂志上发表了嘛!生:(大笑)师:我们要树立自信心,用不着看不起自己的,对吗?那么,造成闰土变成木偶人是什么原因呢?生:多子,饥荒,苛税,兵,官,匪,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生:课文中说“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闰土为什么要生那么点孩子呢?师:是啊!有同学提出,为什么闰土不少生几个呢?为什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呢?(大笑)生:中国人过去是多子多福;可是多了,生活更困难了,还谈得上多福吗?生:闰土先生了许多女孩,他总想生儿子,因为女儿不是好劳动。(大笑)

  师:这我们就不知道了。课文上只说是孩子,可不知道几个男几个女。这问题不必多谈,总之,“多子”是造成闰土生活困苦的一个原因。又有个同学提出,闰土家种了那么多西瓜,自由市场上西瓜那么值钱,闰土不会挑到城里来卖西瓜吗?(大笑)

  生:那时候有许多苛捐杂税。师:什么叫苛税?生:繁重的捐税。师:有句话,叫苛捐杂税,多如——生:(齐)牛毛!师:卖西瓜要经过一道道的关口,过一道关口就要捐一次税,所以卖西瓜能赚钱吗?书上怎么说?生:“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zhé)了本……”师:(板书:折)应该怎么念?生:“shé”了本。师:你怎么知道的?查字典?这个字很普通,你怎么知道要查字典?生:老师叫我们看书要仔细。师:哦,你们的老师真好。现在农民上市场卖农产品,很赚钱。但书上写的是旧社会的事情,那时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出卖农产品就要折本。好,现在再来看看,使闰土成为木偶人的这么多的原因中,哪个是根本原因?生:苛税。师:你要捐税,我可以不给你嘛!生:家里事忙,孩子多。师:那么少生些孩子,就富裕了吗?生:社会制度腐败。师:书上怎么说?生:兵、匪、官、绅,……师:哪个字最根本?生:官。师:为什么?生:官管当兵的。(笑)生:官是剥削者。(笑)生:官是最高统治者。(笑)师:有道理,不要笑。只是多了两个字,叫“统治者”就行了。官代表政权,刚才那位同学说根本原因是腐朽的社会制度,而官呢?就是维护着这个腐朽制度的。所以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很深的,它通过闰土变成木偶人这件事,给我们指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未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关于闰土,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那我们来讨论杨二嫂的问题。

  五、讨论“杨二嫂”生:杨二嫂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生:杨二嫂说话为什么这样刻薄?

  师:“刻薄”这词用得好。我们看小说看电影,总喜欢说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刚才这同学用了个高级的名词,叫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那么杨二嫂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生:她是好人。师:为什么?生:因为杨二嫂是劳动人民,贪小便宜是因为穷。作者是同情她的。师:但作者对她是不是只有同情呢?生:(齐)不是。师:还有什么?生:讽刺、批判。师: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生:作者把杨二嫂称为“圆规”。师:对!“圆规”这总不是尊称,是吗?而且连引号都不用,就叫她圆规了。为什么?这是什么写法?生:借代。师:嘿,你怎么知道的?生:老师从前教到过这种写法。师:哦,你们的老师给你们的知识真丰富。那么为什么用圆规来借代呢?生:她两手搭在髀间,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师:对了,要两样东西有某种相似,才能借代。那么,杨二嫂说“我”阔了,又说“我”有三房姨太太,这样胡说八道,像好人吗?我们还是换一种思想方法吧。是不是一定要讲是好人还是坏人呢?生:叫中间人物。师:对,同学们还很懂得文艺理论呢!其实杨二嫂只是一个刻薄的自私的小市民,作者对她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生:作者是不是也要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生:杨二嫂是变化了。师:变得怎样了?生:颧骨变高了,嘴唇变薄了。师:这说明了什么?生:说明她瘦了。师:薄嘴唇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呢?生:嘴厉害。(笑)师:谁讲的?说得好啊!(笑)好,我们可以小结一下了:这篇小说是为了写出农村经济日趋破产,那么写了闰土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要写杨二嫂呢?看谁的思维最敏捷。……好,好几个女同学已经举手了。男同学呢?好,请你先说。生:要反映旧社会的妇女问题。(笑)师:好啊,他考虑问题可真广,还考虑到了妇女问题!(大笑)这问题很高级。生:为了写出各阶层的情况,杨二嫂是小市民的代表。生:说明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生:从各个阶层来表现中国农村的萧条破产。生:各个阶层的人民都很痛苦。

  师:你看,我们大家七凑八凑把一个高级的问题解决了。是啊,连开豆腐店的杨二嫂都破产了,那就更不用说当雇工的闰土了。而且,我们还可以联系到其它的描写,如:卖掉家具收不起钱来,有的则来拿家具。这就给我们画出了一幅农村破产的图画。还有其它的意见吗?(这时下课时间到了,老师征求学生意见)时间过得真快,大家要休息吗?疲劳吗?

  生:(齐)不!师:为什么?生:学得有趣。

  六、讨论“宏儿和水生”

  师:好,今天是星期天,那就往下讨论宏儿和水生的问题。为什么要写宏儿和水生呢?

  生:为了写出两代人的友谊。作者只怕宏儿和水生重复上一代生活,又隔膜起来。

  师:但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宏儿与水生间又有真挚的友谊啊?生:小孩对小孩不怕羞。生:临别时,水生约宏儿去他家玩。师:但这是不是叫重复呢?生:这叫“重映”。生:最好叫“重演”。师:哪个yǎn字?生:演戏的“演”。师:演的什么戏?(笑)生:悲剧。师:对,对,人生的悲剧。那么究竟是为什么要写出这一对下一代呢?生:为了寄托作者对下一代的希望,希望不要再重演这一悲剧。师:好,提到希望,我们就过渡到第六个问题——离乡途中的“我”。关于希望,同学们有哪些问题?

  七、讨论“离乡途中的‘我’”

  生:为什么想到希望,又害怕起来了呢?生:“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是什么意思?师:是啊,这些问题有相当难度,我倒要看看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强。先看为什么会害怕起来。生:群众不觉悟,受毒害深,要创造新生活就很难。生:“我”害怕下一代又隔膜起来。师:那么希望能不能实现?生:不能。师:对了,要实现希望很难。我再补充一下,作者所希望的究竟是什么?生:是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强烈愿望。师:课文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吗?生:课文里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师:那是什么样的生活?生:幸福的生活。师:作者有没有具体告诉我们是怎样幸福的生活?生:(齐)没有。师:对,他只是否定了三种生活。哪三种呢?生:我的辛苦辗转的生活,闰土的辛苦麻木的生活,别人的辛苦恣睢的生活。师:辛苦恣睢的生活是指谁的?生:(齐)杨二嫂。师:对,你们一下子就说对了。这个问题,杂志上好像也争论过,而你们一下子就解决了,所以你们完全有能力写文章到杂志上去发表。(笑)当时鲁迅还不知道新生活是什么样的,鲁迅的思想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的。当时他的希望是什么呢?生:茫远的。师:对了,是渺茫的、遥远的希望。这就是“我”想到希望要害怕的原因。下面有一句非常难懂的话(105页第1行):“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吗?”这话怎么理解?我先这样问:闰土为什么崇拜偶像?生:他无依无靠。生:他相信宿命论,以为神佛会给他幸福。师:是啊,这是把希望寄托在偶像身上。而“我”的希望明确吗?生:不明确。师:对了,也不过是用希望来安慰一下自己罢了。所以,这个希望和闰土是相似的,只是这个偶像是自己手制的罢了。当然,鲁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闰土所希望的是自己生活得好,而鲁迅所希望的是下一代的生活都过得好,而且他坚信大家都起来了,新生活就一定能实现,他是不会停留在这朦胧的希望上的。这在课文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到?生:“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师:你找得真对!这就表明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探索。生:人多力量大。师:都说得很好。这就是说:路要靠——生:(齐)人走出来的。师:一个人走得出吗?生:(齐)走不出。师:书上怎么说?生: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师:也就是说,幸福的生活要靠——生:(齐)大家来创造。师:鲁迅坚信幸福的生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课文最后这句话很有号召力量,是富于哲理的警句。表明了作者要唤起人民都来创造新生活。看,这是一个难点,我们也攻克了。好,第六类问题也解决了。

  八、讨论“写景”

  师:现在来解决最后一类问题,写景的问题。关于这一类,同学们提提看。

  生:文章末了,为什么要重复前面的一段写景?生:鲁迅在《风筝》、《一件小事》中都写过冬天,《故乡》又写到冬天,为什么?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两段重复的写景,前一段是在什么时候写的?生:(齐)在回忆的时候。师:后面一段呢?生:(齐)在想到希望的时候。师:这是机械的重复吗?生:鲁迅相信后代的生活会好起来。生:月圆都是表示好事的。师:是啊,花好月圆嘛!(笑)这里是表现对新生活的向往。所以前一段对美好故乡的回忆,是幻觉。后面一段则是对新生活的——生:(齐)向往。师:对!现在来看,写冬天是为什么?有的同学提出来,冬天象征黑暗,是不是呢?生:不是。当时时间正在冬天。生:我认为是的。寒冬过去,春天就要到来;黑暗过去,光明就会到来。(笑)师:这个想象很有诗意,很有道理。不过,我认为,作者在这里还要渲染一种气氛:荒凉、萧条、冷落。如果不是这样写,而是写故乡鸟语花香,行吗?生:(齐)不行。师:为什么?生:当时就是旧社会。师:旧社会就没有花吗?旧社会的花就不香吗?(笑)不能这样说。那么怎么说呢?从写作的道理上看。生:要衬托文章的主题。生:写景要与人物心情一致。师:对,都很对,不能纯粹写景,要为主题服务。所以这里不能写鸟语花香。生:老师,我认为鸟语花香也可以。只要写出人物心情的不高兴就可以了。而且这样一衬托,作用就会更强烈。师:对,对!你比老师高明!(大笑)这种手法叫反衬。在写作上是有一种“乐景写哀”(板书)的方法。同学们脑子里有很多老师没有想到的东西。这样讨论讨论,的确能集思广益。

  九、关于学习方法的小结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了?那就回顾一下,经过两堂课,同学们在学习方法上有些什么体会?

  生:把难题解决了,课文也读懂了。生:经过讨论,印象特别深。生:讨论讨论可以学到别的同学的长处。生: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我们要学会提出问题。师:说得真好!你们问题提得好,解决得更好,两个方面都得满分。我再来补充一点:我知道,你们金华的孩子都很用功,如果再加上多思考问题,就会越

  学越聪明。学习刻苦是一只翅膀,开动脑筋,是另一只翅膀,你们这些小老虎就会飞起来。这就叫做——

  生:如虎添翼。(笑)师:好,说得好!这样,你们就将走上“四化”建设的岗位,就会成为顶呱呱有用的人才了。好,课上到这儿,我很满意。谢谢同学们,下课!(以上为第二课时)

篇六: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

  .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特级教师钱梦龙

  (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一、导入新课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板书学生问题:一、一般疑问二、回乡途中的“我”三、闰土四、二嫂五、宏儿和水生六、离乡途中的“我”七、写景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生:(齐)解决问题。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生:1921年。

  -

  -可修编.

  .

  .

  师:很好。那么,在1921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社会变动,是什么?生:辛亥革命。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那么,当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多同时。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怎么写的?生:其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勋复辟……师:很好,袁世凯、勋是什么人?生:卖国贼。师:对。是卖国贼,是军阀。当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军阀夺走了,辛亥革命有局限性。那么,农民问题解决了没有?生:(齐)没有!师:怎么知道的?生:从《故乡》里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师:对,当时的农民是日益贫困的。这就是《故乡》的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了。现在,先请提出第一类问题——一般疑问。

  二、讨论“一般疑问”生:92页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为什么用一个“横”字?师:你很会“咬文嚼字”!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生:“有”。

  -

  -可修编.

  .

  .

  师:好。“远近有几个萧索的村庄”,也行。生:用横字就显得这些村庄是乱七八糟的。生:村庄好像是横躺着。生:给人悲凉的感觉。师:对。这“横”字使人感到村庄是死气沉沉的,而不是生气勃勃。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注意用词。还有问题吗?生:97页倒数第3行,母亲说:“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为什么顺便拿走呢?生:贪小便宜。师:对,是有这种思想。但这也似乎反映了一种情况,可以看到当时农民的情况……生:生活贫困。师:对。还有,课文里说,木器卖掉了,只是收不起钱来,为什么?生:也是因为贫困。师:对了。看上去只是一个细节,但也反映了这样一个大问题。还有吗?生:“亲戚本家”是什么意思?师:先说“本家”,“本家”是什么意思?生:本家是同姓的。师:说得好。那么亲戚呢?生:亲戚是不同姓的。师:你们看,这个问题他解决得多好啊!还有别的问题吗?生:现在的闰土不如以前的闰土,这样看对不对?

  -

  -可修编.

  .

  .

  师:你们看对不对?生:(齐)对。师:那么,记得有个同学提出,社会是发展的……这个问题是谁提的,说说好吗?生:历史是发展的,但故乡却倒退了,难道历史会倒退吗?师:对啊。这问题怎么解决呢?生:辛亥革命后,历史倒退了。生:我不同意。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这是很大的发展。生:历史发展有兴旺的时期,也有衰败的时期。师:对,对。我补充一点,好不好?就是历史的发展是有曲折的,在前进中也有倒退。例如我国在解放后有没有过倒退?生:(齐)有!师:什么时候?生:(齐)*****!师:对了。你看历史总的看来是向前的,“***”不是粉碎了吗?但在“**”那几年,历史的发展也有了点曲折。在辛亥革命后,由于军阀的混战,历史也有过倒退。……还有什么问题吗?生:96页倒数第5行,“他不咬人么?”这“他”应该是“它”。师:是啊,有的同学说鲁迅先生写了许多错别字,是么?(众笑)谁能解决?生:在“五四”时期,“他”和“它”是通用的。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来的。师:对啊!看到的就马上能用。的确,“五四”时期,“她”、“他”、“它”

  -

  -可修编.

  .

  .

  都是一个“他”。还有问题吗?生:102页倒数第6行,“可以听他自己去选择”,“听他”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回答?生:随他自己。师:对,也可以叫做“听便”。还有问题吗?生:93页第2行,“公同卖给别姓了”,为什么不用“共同”?师:啊,鲁迅又写错字了,是吗?(笑)这个老屋是“我”家的吗?生:(齐)不是。师:不是,所以要卖掉就要几房本家公议(板书),公议后决定卖,就是“公同卖给别姓了”。这里鲁迅没错,我为他辩护。生:93页第9行,“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为什么用“飞出”?师:母亲是迎出,宏儿是飞出,能对调吗?生:(笑)师:为什么笑?生:老太太走得慢。生:宏儿活泼。师:不能倒,这就是用词准确。还有问题吗?生:“我”叫闰土是“闰土哥”,闰土叫“我”是“迅哥儿”,他俩谁大些?师:对啊。都是哥,谁是弟弟呢?(笑)师:哥是通称。生:迅哥是小名。

  -

  -可修编.

  .

  .

  师:是小名,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师:我也同意。生:二嫂说:“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鲁迅先生不是只有一个叫许广平的夫人吗?(笑声)师:谁能回答?生:迅哥儿是书中的人物,不是鲁迅。生:迅哥儿是作者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师:这话说得多好啊!语言多丰富啊!录音机已经把这句话录进去了。(笑)生:这是二嫂胡说八道。师:那么“我”究竟是不是鲁迅呢?生:《故乡》中的“我”,《社戏》中的“我”,还有一些鲁迅作品中的“我”是不是就是鲁迅?如果不是,为什么都很相似?师:这问题提得很好。这位同学把许多课文联系起来了,想得很广。那么你认为这样,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生:不是。师:什么理由?(生不能答。老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鲁迅写的《孔乙己》吗?生:(齐)知道!师:那里面的“我”是个酒店的小伙计。鲁迅卖过酒吗?生:(齐)没有!师:所以这个“我”是作者在小说中所塑造的……生:(接话)艺术形象!

  -

  -可修编.

  .

  .

  师:小说的情节是可以虚——生:(接话)虚构的!师:你们真聪明!所以我们看作品中的“我”是不是作者自己,只要看看这作品的体裁是不是小说就行了。那么,《故乡》中的“我”是不是鲁迅自己呢?生:(齐)不是。师:为什么?生:(齐)《故乡》是一篇小说。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呐喊》是小说集,《故乡》是从《呐喊》中选出来的一篇,当然是小说。(笑)师:你们看这位同学推理得多好!那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呢?生:是鲁迅自己。师:为什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是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散文。师:对。以后看作品中的“我”会看了吗?生:(齐)会看了。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鲁迅在小说中写的事,鲁迅先生有没有都经历过?师:你的问题使我想起了有位同学提的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闰土这个人。生:有!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书上看到的。

  -

  -可修编.

  .

  .

  师:对啊。那么,他叫闰土吗?生:闰水。师:你对了一半。生:运水,运动会的运。师:全对了,你们两个知道的很多。鲁迅把这名字改成了闰土。这样改是有道理的。谁还记得,闰土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生:五行缺土,闰月生的。师:这样取名,为什么?生:封建迷信。师:是迷信,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还要讲。闰土这个人,是鲁迅先生根据生活中的原型,再——生:(接话)艺术加工。师:哦,你们懂得真多。对,艺术加工。写在小说里的事,是鲁迅自己经历过的,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这就使作品是的形象更加完善了。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师:是啊,鱼怎么会有两只脚呢?师:有!师:什么鱼啊?生:娃娃鱼。(笑)师:啊,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你们看到过没有?生:(齐)没有。师:这说明什么问题?书上怎么说?

  -

  -可修编.

  .

  .

  生:这说明闰土见多识广。生: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师:对了。我们以后可以到运水的家乡去看看,大概会看到这种跳鱼的吧。还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把二嫂叫做豆腐西施?师:是啊,为什么呢?生:西施是个有名的美人,二嫂长得漂亮。师:还有个同学在提问题的小纸条上说因为二嫂的豆腐做得好,做得又白又嫩。(大笑)是豆腐好还是她有点漂亮?生:是有点漂亮!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是打扮出来的漂亮!生:因为二嫂的关系,豆腐店的生意都特别好。师:大家去看二嫂,豆腐生意就好起来了,是吗?(笑)这样写有点什么意味啊?生:讽刺。生:我还有个问题。99页第2行“我却并未蒙上一毫感化”,“感化”是什么意思?生:是印象的意思。师:好。还有什么解释?生:在意识与情绪上起反应。师:你这个解释哪儿来的?生:字典上。

  -

  -可修编.

  .

  .

  师:对了。两种意思都有。感化,有点影响的意味。生:因为“我”当时年纪小,所以豆腐西施虽然漂亮,“我”也一点不感兴趣。(笑)师:啊,我很同意你的意见。还有什么问题?生:101页第7行“一层可悲的厚障壁”,“障壁”是什么意思?生:障是障碍,壁是墙壁。师:对。这就是说他们之间产生了一层什么?生:隔膜!师:“隔膜”是什么意思?生:思想感情不相通。师:对了。还有什么问题?生:92页第3行,“时间既然是深冬”,这里为什么用“既然”?师:是啊?什么意思?生:“既然”是“已经”的意思。师:对啊,但这儿为什么不用“已经”呢?恐怕还和后面的某个虚词有点呼应关系,是哪一个呢?找得到吗?生:“又”。师:对。“既……又”是前后呼应的。同学们还有问题吗?(稍顿)你们看,事实证明了同学们确实是既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的,有的问题解决得比老师还要好。这就说明你们真正成了——生:(接话)学习的主人!

  -

  -可修编.

  .

  .

  三、讨论“回乡途中的‘我’”生:97页倒7行,为什么说“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生:92页倒数第1行,为什么说:“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分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如今回来了,不是很高兴的事么?师:是啊,对这个故乡,“我”是怎么想念的?生:(齐)时时记起。师:是啊,这样想念,回来时为什么又没有好心绪呢?生:母亲看见“我”回来很高兴,但为什么又“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呢?师:是啊,“我”与母亲的情绪都不太好,为什么?生:93页第6行“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为什么正说明“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师:这类问题还有吗?生:故乡中所出卖的老屋和《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卖给朱文公的子的老屋是同一所吗?师:从一篇作品想到另一篇作品,而且还记得是卖给朱文公的子的,你看他记忆力多强!那么是不是同一所屋呢?生:不是。那是回忆录,这是小说。一个是真的,一个是虚构的。师:好啊!刚学到的知识,这位同学马上就能运用了,当然,写小说也会用上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材料。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纳成两个:一个是故乡究竟美不美,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心情不好。关于前一个问题,有一个同学提得很好,是哪位同学,请说说你的问题。生:故乡到底美不美?是幻想中的美还是真实的美?

  -

  -可修编.

  .

  .

  师:哪一个回答一下看,故乡是美的么?生:美的。师:那么为什么又说“说不出佳处”来呢?生:没有印象了。生:小时记忆是美的,现在是辛亥革命后的倒退,不美了。师: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作品中的“我”有没有看过?生:在对闰土的回忆中,就联想到了故乡的美。师:是啊,那是一幅神异的图画,那是怎样的图画?天是——生:(齐)深蓝的。师:圆月是──生:(齐)金黄的!师:西瓜地是──生:(齐)碧绿的。师:你看,多美!但这些情景,“我”有没有亲眼见过?生:没有。这是根据闰土说的话想象出来的。生:故乡只是在“我”的幻想中有一个美的感觉,因为他在小时候跟闰土一块玩得很高兴。师:对啊,对啊,我完全同意这个说法。让我们再稍为概括一下,这说明“我”跟闰土的关系怎样啊?生:有深厚的友谊。师:是啊,友谊使“我”感到故乡美,这是幻想中的图画,而并非亲眼见到过的,所以“我”看到眼前这不美的故乡,也说是“故乡本也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

  -

  -可修编.

  .

  .

  肯定的,“我”在路上看到了什么?生:(齐)萧索的荒村。师:这说明什么?生:农村日益贫困破产了。师:是啊,这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故乡是更加荒凉了。那么“我”没有好心绪,母亲也藏着凄凉的心情,都是为什么呢?生:要离开故乡了,舍不得。师:对啊,热土难离嘛。还有什么补充吗?生:老屋卖掉了。师:很好。为什么要买掉?生:破产啦。师:我倒没想到,原来是破产啦!(笑)生:生活不富裕。师:你怎么知道的?二嫂不是说“我”阔了么?生:因为要到外地去谋生。师:你们找找看,书上有一个词语,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生:“辛苦展转”。“我”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师:对啊,对啊,课文快结束的地方提到了。这就说明我们学习课文要——生:(齐)思前顾后。师:对了。那么屋顶瓦楞上那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是什么意思呢?生:说明老屋很老了。师:给人什么感觉?

  -

  -可修编.

  .

  .

  生:悲凉。师:这样,母亲的感情和“我”的心绪不是都可以了解了么?这类问题还有吗?(稍顿)没有了?很好。我提一个建议:我们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根据书本上说的,这样解决问题才能有根有据,有说服力。你们同意吗?生:(齐)同意!师:好,就讨论到这儿,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别的问题。

  -

  -可修编.

篇七: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李镇西系列[/B]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B]李镇西课堂实录——《荷塘月色》[/B]李镇西老师讲《祝福》[/B]李镇西:我教《沁园春长沙》[/B]李镇西: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B]李镇西:再别康桥[/B]李镇西:《沁园春.长沙》第二课时[/B]李镇西上作文评讲课(课堂实录)[/B]李镇西老师作文讲评《温馨的记忆》(完整版)[/B]李镇西作文课堂实录[/B]李镇西专栏[/B](包括:在烈日和暴雨下冬天提醒幸福我教《孔已己》等)李镇西上《给女儿的信》[/B]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B]李镇西《提醒幸福》教学实录[/B]韩军系列[/B]韩军:我教鲁迅的《药》[/B]韩军:我教李商隐的《隋宫》[/B]韩军教《念奴娇.赤壁怀古》[/B]韩军:大堰河,我的保姆[/B]《登高》课堂实录[/B](韩军)韩军: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B]韩军《与朱元思书》课堂实录[/B]

  致大雁(韩军在新教育实验北京会议上的语文课)[/B]程少堂系列[/B]程少堂老师《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B]程少堂《诗经.子衿》香港教学实录[/B]程少堂老师《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B]程少堂主讲《荷花淀》公开课实录[/B]好课赏析:程少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实录[/B]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B]程翔系列[/B]程翔《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B]程翔《散步》课堂实录[/B]程翔《琵琶行》教学设计[/B]程翔“感动”作文课教学实录[/B]程翔《雷雨》实录[/B]赵谦翔系列[/B]赵谦翔课题汇报课实录[/B]赵谦翔《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B]程红兵系列[/B]程红兵: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B]《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程红兵[/B]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B]程红兵《雨霖铃》的教学实录[/B]于漪系列[/B]于漪专栏[/B]含:

  《往事依依》教学实录《春》教学实录宁鸿彬系列[/B]宁鸿彬专栏[/B]含:《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变色龙》教学实录《石壕吏》教学实录钱梦龙系列[/B]钱梦龙课堂教学专栏[/B]含:《死海不死》实录《谈骨气》实录《雁》实录《论雷峰塔的倒掉》实录《故乡》实录《岳阳楼记》设计钱梦龙老师讲《睡美人》[/B]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B]余映潮系列[/B]余映潮专栏[/B]含:《律诗二首》实录《纪念白求恩》实录《夏天也是好天气》实录《鹤群翔空》实录“中考信息提取题复习指导”教学实录余映潮评点《<老王>教学设计》[/B]许序修系列[/B]许序修专栏[/B]含:《想像表达训练》教学实录许序修:《登高》教学实录[/B]胡明道系列[/B]《狼》胡明道执教[/B]胡明道《老王》教学实录[/B]魏书生系列[/B]魏书生上《人生的境界》[/B]

  魏书生《统筹的方法》(实录)[/B]其他[/B]干国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实录[/B]方仁工作文教学课堂实录[/B]杨邦俊老师《中国石拱桥》教学实录及评点[/B]洪镇涛《文学与出汗》教学实录及评点[/B]陈钟梁执教《致橡树》教学实录[/B]吴泓《爱莲说》课堂教学实录[/B]

  订阅到阅读空间

篇八: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复活(节选)》特级教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把握全文的情节。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小说描写的场面、情节探究小说的主旨;学习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教学重点分析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探究本文主旨;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来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方法讨论法、批注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作者1.激趣导入“复活”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死了又活过来”,一般指的是肉身的复活,这种形式的复活我们在影视剧恐怖片里数见不鲜。而今天我们将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去认识另一种更为高级的复活类型——精神的、灵魂的复活,并从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去感知美好人性的复归。2.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于贵族家庭,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农奴制度改革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1910年11月病逝,

  享年82岁。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

  “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的作品反映了1861年到1905年俄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变动,因此他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高尔基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国。

  二、走近作品1.探寻背景《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当时(19世纪末期),俄国的农奴制和俄土战争,使俄国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列夫托尔斯泰看到了社会问题的本质所在,对农民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世界观发生激变,抛弃了贵族地主阶层的传统观点,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观察俄国的社会现实,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态度抨击社会现实,揭露俄国社会制度的本质。列夫托尔斯泰在此背景下创作出的《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2.故事梗概小说主人公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7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

  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

  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

  本课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冤受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

  三、走近文本1.学生自读,感知情节。2.字词检测①识记字音嫣然一笑(yān)斜睨(nì)褴褛(lánlǘ)害臊(sào)擤鼻涕(xǐng)鬈发(quán)瞟一眼(piǎo)鄙夷不屑(xiè)②词语积累嫣然一笑:形容女子优美动人的笑容。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夺眶而出:眼泪猛然从眼里涌出。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鄙夷不屑:轻视;看不起。拒人于千里之外:远远地将人挡开。形容态度傲慢,拒绝别人的要求或不愿与别人接近。3.概述事件本文写的是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的经过。聂赫留朵夫来到监狱探监,试图得到玛丝洛娃的宽恕,为自己以前的罪过赎罪。而玛丝洛娃从不认识到认出他来,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见面后说出自己的遭遇,依然对那段生活感到痛苦,她想法子从聂赫留朵夫那里要钱,已经失去了灵魂。4.梳理情节完成以下表格。人物事件

  层次情节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的经过。三部分:一、(1——15),玛丝洛娃认出了到监狱探望自己的聂赫留朵夫。二、(16——70),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交流,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宽恕,想唤醒她的本性。三、(71——78),聂赫留朵夫的想法不被玛丝洛娃理解。探监——相认——赎罪四、深入文本1.自主探究,研读文本。找出文中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句,分析本文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特征的。采用批注阅读法研读文本,分成男生、女生两组,男生批注描写聂赫留朵夫的语句,女生批注描写玛丝洛娃的语句。2.教师示范批注示范一:“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情感,免得哭出来。批注:①心理描写。直接写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他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己应该赎罪。②动作、神态描写。他的情绪很激动,说明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示范二: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批注:

推荐访问:故乡教学设计特级教师 教学设计 故乡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