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11篇

时间:2022-11-05 12:5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11篇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内涵及培养  摘要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是个人也是社会重视的范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11篇,供大家参考。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11篇

篇一: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内涵及培养

  摘要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是个人也是社会重视的范畴。

  本文归纳出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包含职业道德、职道意识、职业理想信念、职业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它的必要性与影响因素,最终基于校企合作、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活动、顶岗实习等载体实施感知、积攒、练习、检验、展示五步的培养途径,来**当前知识技能与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脱轨的困境。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路径;载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当下非常重要,特别是2016年9月国家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界定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要点,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了纲领性的依据。

  从职业教育的范畴看,它有着职业的特点,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已逐步趋于多元化,笔者学校已经是从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转变,这就迫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

  笔者学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成长,还会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只有将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整体提升,才有职业人才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企业长足的发展,才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需。

  一、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起源于国外,各国根据历史、文化、经济等背景不同,对其界定也各不相同,但它们在某些层面上是一致的,都是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素养,都是为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这里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归纳,以及对在厦门市的6家企业的访谈,将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定义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所从事的任何行业、职业或者工作岗位都普遍存在且不可或缺的,也是除岗位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素养以外最基本、最关键的素养。

  具体的指标见下表。

  二、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1从企业需求层面分析。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也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企业单一的重复性的工作任务已经逐步被机器人所取代,操作技能岗位的需求已逐步下降。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企业对用工的要求已然发生变革,生产方式从低端的技能操作步入高端技能操作,提升了人才需求的新层次。

  某知名企业总监曾说过招聘时我们并不只是单单看应聘者的业务能力,更主要的是看其是否具备诚信的品质,是否能快速融入企业,是否能接受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及企业赋予的使命感。

  2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职学校内涵发展的体现,唯有重视才能体现学校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改变。

  中职学校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才能符合社会需求。

  学校必须将职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一齐抓,全面提高中职

  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摒弃只培养学生一种技能的片面观念。

  这样才能够开辟出广阔的就业市场,才能够保持高的就业率,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才能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

  3从学生个体的发展分析。

  企业的生产组织随科技发展而发生改变,学生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关的核心素养,否则无法应对新的职业环境带来的变化,甚至会有失业的风险。

  从部分历届的优秀中职毕业生调研统计发现,他们的成功不是说学科知识学得多拔尖,在企业就一定会出彩,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成功因素是在职业核心素养方面有所突出。

  可见,职业核心素养对企业对社会对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影响职业核心素养提升的原因分析普遍存在于学生职业角色意识不够强,岗位规范意识不够强,职业适应能力不强,交流合作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够等,造成这些方面的原因有很多。

  下面从5个方面分析。

  1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是终身的。

  有不少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教育,一些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认识上很模糊,也没能形成很好的自理自立的生活习惯。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家长过度重视成绩,只需成绩好,其他则过问不多。

  在所任教的17级班级学生的调查中,部分家长甚至在孩子学习

  的专业选择上也是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或无法给他们选择上的建议,家长的无所谓态度很大程度上就决定着学生对职业核心素养的关注。

  一位学生如果能清晰地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那势必与父母的教育或影响是分不开的;父母的身教影响力大于言教,这些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行为与对事物的见解,也影响着学生的将来。

  2学校定位与重视程度。

  学校为了本校的生源,开了很多的专业或者一个专业招了很多人,导致师生比例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失调。

  多数学校对职业核心素养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学生第二课堂以及校企合作模式上融入职业核心素养的元素还不够。

  这些都是需要学校层面加大力度进行投入,积极为学生提供一切可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的平台。

  3教师意识与教学模式。

  教师是实施者,教师对于职业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够,将直接影响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教师的实际情况看,年轻老师学历高、虽有教学理念但是经验少,对社会的需求了解也不全面;老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又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对社会的需求也不是非常了解。

  教师结构也制约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教师重言教、轻身教,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时,往往要求学生,自己却忽略了自身的言行。

  在专业教学时,侧重于专业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极少或是根本都不涉及其他方面的素养,纯粹为了教而教,更有认为素养方面的教学是德育老师的任务。

  4学生自我意识不够。

  学生选择中职学校的专业多数是盲目的,有可能还不是自己所喜欢的专业,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不利的,没有兴趣没有热度,也不会有好的成果。

  另外从生源上可以发现,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在自觉性、自我调整、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加之中职学校的学习压力不大,有较多的空余时间让学生发挥个人兴趣爱好,可事实上很多学生都将时间浪费在玩手机、睡觉等方面,学习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任何的动力,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很难改变。

  5社会关注程度。

  在应试教育模式的背景下,分数被视为最重要,为了分数可以舍弃很多。

  在这种环境下,除了学习提高分数,学生在自强、自立、自理、自律等方面的意识锻炼被无形地弱化了。

  在职业教育中,技能的学习则被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为技能至上,大多数的时间都用于技能提升,似乎又忽略了除技能以外的教育事项,大大限制了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升教育与实施,也影响了人们的观念。

  

篇二: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摘要: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团队训练式教学法作为辅助,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贯穿于在日常教学中,实线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生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当于中级工水平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可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得根本保证。我国

  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符合国家《纲要》提出的“创新中职学生评价的价值理念与标准,学校在树立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时也应以此为据鉴于对当前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实进行检视和反思,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避免将“能力本位”错误地解读为“技能(甚至是操作技能)本位”、“专业知识加专业技能本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位"。需要根据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目的,借鉴国内外已有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建构的实践经验,创新理念,遵循发展性原则和思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机制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素质论、新教育目标分类论等理论依据,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最终构建出包括了客观性指和主观性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静态与动态指标、精确性与模糊性指标的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养成模式(模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和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定位于“指导和促进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最终内化成学生的稳定品质",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养成机制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立德教育;2、文化教育;3、职业教育;4、艺术(审美)教育;5、人文教育等三、核心素养养成模式创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团队式教学法(一)理念看成一个学习体,从团队合作中感受职业素养要求。团队作为学习环境和主体(二)阶段组建团队――从理论出发――团队互助学习、协作――将理论用于实践(三)要素1、角色转换:2、教学内容教授?W习工具(和实践)并进行尝试,团队教练实行团队及个人层面的动手来学习的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将用具体的团队工作作为示例阐明所教工具实用3、教学目标培养具备职业核心素养的、能够实现高效团队合作、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中职学生(四)实施步骤:可结合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活动。在整个团队式训练过程中,从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到分工、采买、宣传、营销……乃至最后的盈利分配,基本由教练引导、队员自主完成。松散式的合作能使队员们在职场礼仪、团队合作、自我认知、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

  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

  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

  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省教育

  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14YQJK101)研究成果。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民进中央副**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有研究指出,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学校能否帮其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已将类似认识纳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但我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行动实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从整体推动教育环节深层次改革。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其落实离不开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目前,教育部门和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核心素养实施路径探索。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介绍,未来核心素养将体现在高考改革中.心素养”是一个热词,从职业学校的校长到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和相关老师都在讨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如何落地?大家各抒己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德育的升级版;2、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社团活动来呈现;3、核心素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核心素养是培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5、核心素养的评价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开展……概念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少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文件

  2016年6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发并实施,2016年9月,教育部项目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017年7月24日,浙江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定理想信念,锻炼道德情操,强化法治纪律,促进文明养成;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夯实文化基础,提升人文修养,加强生涯规划: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厚植匠心文化,强化专业技能,培植双创意识;以身心健康为基础,锻造强健体魄,培育健康心理,加强社会实践.

  途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综合评价种种迹象表明深化课程改革才能带动核心素养的实践转化。中职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课堂,课堂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师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者.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细化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以中职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的中职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方面进行落实。“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其目的是让中职学生学习时能够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中职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二、尊重学生主体,引领探究学习。要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三、设置讨论环节,培养创新思维。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从素养培养到素质形成,也是过程到结果。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正在推动课堂教与学的变革.应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各个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篇三: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摘要: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团队训练式教学法作为辅助,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贯穿于在日常教学中,实线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生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

  当于中级工水平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可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得根本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符合国家《纲要》提出的“创新中职学生评价的价值理念与标准,学校在树立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时也应以此为据鉴于对当前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实进行检视和反思,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避免将“能力本位”错误地解读为“技能(甚至是操作技能)本位”、“专业知识加专业技能本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位”。需要根据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目的,借鉴国内外已有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建构的实践经验,创新理念,遵循发展性原则和思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机制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素质论、新教育目标分类论等理论依据,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最终构建出包括了客观性指和主观性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静态与动态指标、精确性与模糊性指标的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养成模式(模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和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定位于“指导和促进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最终内化成学生的稳定品质”,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养成机制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立德教育;2、文化教育;3、职业教育;4、艺术(审美)教育;5、人文教育等三、核心素养养成模式创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团队式教学法(一)理念看成一个学习体,从团队合作中感受职业素养要求。团队作为学习环境和主体(二)阶段组建团队――从理论出发――团队互助学习、协作――将理论用于实践(三)要素1、角色转换:2、教学内容教授?W习工具(和实践)并进行尝试,团队教练实行团队及个人层面的动手来学习的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将用具体的团队工作作为示例阐明所教工具实用3、教学目标培养具备职业核心素养的、能够实现高效团队合作、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中职学生(四)实施步骤:可结合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活动。在整个团队式训练过程中,从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到分工、采买、宣传、营销……乃至最后的盈利分配,基本由教练引导、队员自主完成。松散式的合作能使队员们在职场礼仪、团队合作、自我认知、

  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以中职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的中职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方面进行落实。

  “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其目的是让中职学生学习时能够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中职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二、尊重学生主体,引领探究学习。要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三、设置讨论环节,培养创新思维。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从素养培养到素质形成,也是过程到结果。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正在推动课堂教与学的变革。应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各个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篇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在此过程中再穿插一些新颖的学习与评价方式如竞赛等则效果更三实践一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垫脚石通常师生对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都存在一种理解误区认为这只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的与具体的知识学习无关其依据之一就是中职类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工人不是高级人才

  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摘要】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学生需要核心素养支撑职业能力,无论是学习过程,还是实训、实习过程,乃至将来的工作,核心素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专业需要教师科学理解核心素养,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转换的能力,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48-02【作者简介】申起梅,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吴江,215200)教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人最普遍、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无论是学生的理论学习还是技能实践,乃至未来的工作,核心素养永远是职业需要的基础,中职学生需要核心素养支撑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面向学生的职业需要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当是中职教育教学的重头戏。

  一、探究电子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学生核心素养应涵盖知识、能力与态度三要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电子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电子理论建构能力。这主要是指在校的理论学习。由于本专业的知识相对抽象且逻辑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建构出系统的认识,直接影响其对电子专业理论的掌握。二是学生的电子理论延伸能力。这主要是指学生在面对未曾遇到过的专业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与指导实训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但可以经由逻辑推理而获得理解。此时,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否向新知识延伸,或者说能否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就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显然,这是核心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三是学生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力。学生在实训中会有丰富的实践,笔者注意观察过,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这样的实践是无法有效培养核心素养的。四是学生的实践生成理论能力。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就是“实践出真知”,从实践中衍生出来的知识是真的活知识,也是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而言,

  “实践”是研究电路图、设计电路、搭建电路、调试电路、分析排除故障等由实训实习提供的动手机会,“真知”是有形或无形的动作技能等,“出”的过程,就是核心素养展现的过程。

  将以上四者综合起来,可以看到核心素养综合体现为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的理论与实践的转换能力,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应当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

  二、理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桥梁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理论学习,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如何得到培养?笔者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如下几条途径:一是提供自学机会。任何知识的教学最好都不要急着讲授,而应当让学生先看、先思考。如电子线路“半导体的导电特性”的教学,像光敏性、热敏性、可掺杂性这些特性,就完全可以让学生先结合教材自行理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直接提问、问题解决等方式加以检验。只要让学生形成认真自学、即使出错也不要紧的学习观念,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二是提供对比机会。在电子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只要能够让学生把握住比较机会,学生可以自行建构出许多知识。如在“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的教学中,让学生去比较PNP型管和NPN型管的内部结构,学生会发现这两种三极管基本结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更有意思的是,在比

  较的过程中还呈现出核心素养的层次性:一些学生只是从集电区、基区、发射区、集电结、发射结等概念上去进行比较区分,还有一些学生则是从不同结构中电流的流向及其原因角度去进行比较。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契机恰恰蕴含其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展示出比较的结果,就可以自然策动前一层次向后一层次转变,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

  三是提供陌生情境。这是当前教学不太重视的一环,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成非常有效。笔者常常将一些基本的电子元件的使用说明书提供给学生,如数字集成电路中CMOS系列产品里的P、N沟道场效应管的说明书等,这些说明书一般并不十分复杂,但对于学生来说又具有相当的挑战性。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面对这些说明书的时候,首先会感觉到十分陌生,笔者并不要求他们立即读懂,而是要结合自己所学的内容,理解能读懂的,记住不懂的概念与一些因果关系。事实证明这些问题会在学生的学习中产生较强的驱动力,这实际上就是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

  需要强调的是,陌生情境的提供不一定非得等到知识系统构建得差不多了再进行,事实上,在学生电子课程学习之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供一些说明书。在此过程中再穿插一些新颖的学习与评价方式,如竞赛等,则效果更佳。

  三、实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垫脚石

  通常师生对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都存在一种理解误区,认为这只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的,与具体的知识学习无关,其依据之一就是中职类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工人,不是高级人才。这类理由的潜台词就是中职学校只是培养普通工人的,不需要太重视学生在实践中的理论与实践转换能力培养。笔者以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其实并不缺乏成为高技术人才的潜能,只是由于诸多原因,这种潜能常常被埋没甚至是扼杀。那么,实践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呢?基于以上第一点的分析,提出两点途径与同行探讨:

  一是理论指导实践能力。这一步无非是强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联系理论的意识。在每次实训之后,笔者都会让学生写出阶段性的实训总结和实习报告。这是一个额外的任务,学生可能会厌烦,笔者让学生通过微信分享,其他学生及老师进行互动评价,学生对这种形式比较能够接受,每次都会认真完成。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有意引导学生以自身电子专业的基础知识去总结实践的过程。培根所说的“写作会让人变得精确”,道出的就是核心素养生成的一个途径。

  二是实践生成理论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总会遇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能力及学习力形成的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如实训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类仪表损坏的情形,是换新的还是怎么办?笔者设计了一个专题实践活动,收集用坏的万用表、电烙铁等,让学生对这些坏表、坏烙铁

  进行分类,然后再分析故障原因,并寻找修复办法。笔者一般会全程参与学生的实践过程,例如发现一个学生在解决万用表显示错误的故障时怎么也找不到原因,笔者悄悄提醒“检查A/D转换器”,最后学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从刚开始的畏难到后来的成功,学生经历的不仅是情绪的变化,也有核心素养自然生长的过程。

  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还是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及认知规律合理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1]雷娅.浅谈电子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12):113-114.[2]褚宏启.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青年教师,2015(3):25-26.

  

  

篇五: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现阶段,全面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因此,培养核心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它能够激励学生对语文知识探索的精神,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丰富的语文情感,对核心素养理念能够深刻认知,并且能够良好延伸语文核心素养的长度。因此,本文將深入研究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通过培养现状以及教学途径,能够促使中职生良好形成语文素养,并且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能够综合发展。

  标签:中职语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语文教学在中职院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主要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提升对语文学习的认知,促使学生在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同时,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也能有所提升。但是,当前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不能够充分认知掌握,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因此,积极转变此种教学现状,寻找有效培养途径,能够提升语文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与职业能力。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相对于高中生与大学生而言,中职生较早步入职场。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就是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形成良好文化品格,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在教学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即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文化品格、语言能力、语文素养等。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职业素养与良好的思维道德品质等,由此能够促进中职生在今后的就业岗位中,较好地适应社会与企业发展,进而能够实现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目前,还有部分职业院校与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重视,也未能充分认知掌握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同时,在语文课堂上即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只是落在口头上,未曾对学生转变学习理念,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未曾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对于提升中职生就业率与职业能力不重视,阻碍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语文素养,养成良

  好学习的习惯,并且能够将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中,提升语文与专业的整体学习能力。因此,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核心素养有效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例如,运用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提升学习的注意力,并以此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语文听、说、读、写连续贯通,让知识更加简单化,生动形象,从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综合学习成效,并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渠道。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入到情境教学的活动中,通过情境表演,促使学生提升语言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由此养成良好核心素养,进而为今后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综合能力

  在教育事业改革与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并且加强校企合作制度,提升学生语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专业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针对学生实际发展状况,制定符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计划,这是强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同时,企业是良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德育教育的主要基地,制定校企合作计划,能够让学生提早了解企业中丰富的文化知识,且通过实践、实训等训练能够提升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等。此外,中职院校阶段的学生步入企业学习,能够在优秀员工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与正确的道德意识,提早了解掌握社会就业现状,从而在后期学习过程中能够制定良好目标,形成核心素养。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不仅能够促使中职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还能够将实践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中职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能够促使中职生良好形成语文素养,在今后专业学习与职业生涯中,实现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教师需积极创新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运用校企合作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提升综合能能力,形成良好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莉.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任务群式”“三维动态读本”编写的实践研究——以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读本《读·赏·练》编写为例[J].职业,2017(23):113~114.

  [2]陈英.提升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探索——以《祝福》一课为例[J].职业,2018(09):111~112.

  

  

篇六: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1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摘要: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团队训练式教学法作为辅助,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贯穿于在日常教学中,实线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生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职业

  2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经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当于中级工水平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可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得根本保证。中国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符合国家《纲要》提出的“创新中职学生评价的价值理念与标准,学校在树立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时也应以此为据鉴于对当前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实进行检视和反思,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避免将“能力本位”错误地解读为“技能(甚至是操作技能)本位”、“专业知识加专业技能本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位”。需要根据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目的,借鉴国内外已有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建构的实践经验,创新理念,遵循发展性原则和思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机制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素质论、新教育目标分类论等理论依据,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最终构建出包括了客观性指和主观性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静态与动态指标、精确性与模糊性指标的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养成模式(模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和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定位于“指导和促

  3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进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最终内化成学生的稳定品质”,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养成机制能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立德教育;2、文化教育;3、职业教育;4、艺术(审美)教育;5、人文教育等三、核心素养养成模式创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团队式教学法(一)理念看成一个学习体,从团队合作中感受职业素养要求。团队作为学习环境和主体(二)阶段组建团队――从理论出发――团队互助学习、协作――将理论用于实践(三)要素1、角色转换:2、教学内容教授?W习工具(和实践)并进行尝试,团队教练实行团队及个人层面的动手来学习的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将用具体的团队工作作为示例阐明所教工具实用3、教学目标培养具备职业核心素养的、能够实现高效团队合作、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中职学生(四)实施步骤:可结合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活动。在整个团队式训练过程中,从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到分工、采买、宣传、营销……乃至最后的盈利分配,基本由教练引导、队员自主完成。松散式的合作能使队员们在职场礼仪、团队合作、自我认知、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YQJK101)研究成果。

  4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示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民进中央副**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有研

  

篇七: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探究

  摘要: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也是实现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需求。本文将从完善职业核心素养课程计划和拓宽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实践平台两方面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以解决知识技能与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脱轨的困境。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1.培育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职院校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人才,因而人才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已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劳动力市场提升了人才需求的新层次,用人单位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更注重应聘者的职业核心素养。因而中职院校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教育,才能更好地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也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价值观尚未成熟,如果对于中职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不到位,就会对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帮助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核心素养,对于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升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见,职业核心素养对企业、对社会、对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

  1、完善中职院校职业核心素养课程计划

  1.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阵地”作用。中职院校需要突出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需坚持以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根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勤劳、诚信、爱岗、敬业等精神贯穿教学中,同时在教学中注

  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将当下的时政热点和案例作为教辅资料运用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中。例如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华为应对外部打压的相关案例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将职业理想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理想并非空谈,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工匠精神”,增强中职生的爱国意识进而培育职业核心素养。

  2.专业学习中渗透职业核心素养教育。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将职业核心素养与工作岗位中具体的职业核心素养标准相对接,给中职生提供专业相符的具体职业核心素养要求。学校还应规范专业实训课,专业实训教学中,教师在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需要将职业素养贯穿其中,提高他们的创新、团结、爱岗等素养,使他们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更好地发挥理论价值,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总之,中职院校需要在德育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中明确职业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增强中职生对职业核心素养的认知,引导他们理解并掌握职业行为规范,在教育各环节中植入职业核心素养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对职业核心素养的认同和践行。

  2、拓宽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实践平台

  (1)校企合作助力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校企合作是培育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力量。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工作环境,从而感受校园文化、体验企业管理理念。中职院校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按企业标准在校内为学生搭建实训平台提升他们的职业核心素养。对于中职三年级的学生,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自主进行学业分流,部分学生参加省对口单招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另外一部分学生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感知专业发展前景、企业文化理念、岗位素养等,从而更好地帮助中职生进行职业目标规划。总之,中等院校需要根据各类专业的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以校企合作共赢为基础,结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人才培养联盟。让学生在实习中得到锻炼进而适应岗位,从而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与岗位责任感。

  (2)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中职院校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是提高学校文明形象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核心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校园活动丰富多样,中职学校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核心素养教育,比如学习职业礼仪课、演讲、朗诵、鉴赏类课程等。通过社团活动提升他们的职业核心素养;另一方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专业活动,比如文明风采大赛、技能大赛、创业大赛等。中职生通过参加这些专业活动不仅可以提升专业技能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劳动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要实施“互联网+职业素养”行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建网上中职的学生学习资源,加快信息技术与职业素养提升的深度融合,注重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1

  参考文献:

  [1]曹国标.浅谈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路径[J].人才培养,2019(08).[2]王莹,陈英葵.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建构及研究展望[J].职业教

  育,2019,(08)[3]何秀英.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现代德育,2019(08).[4]周兵.教育三要素视角下的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职教纵

  横,2019(03).[5]吴梨萍,刘军.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内涵及培养途径的探究[J].人才培

  养,2018(12).1曹国标.浅谈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路径[J].人才培养,2019(08).

  

  

篇八: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新课标下中职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

  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使教学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应以化学教学为基础,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学科价值,以适应当前学生的实际特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关键词:中职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中职化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形成学习习惯。中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贴合性、针对性和全面性。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核心素养

  基于新时代背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中职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追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形成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寻找更多机会,使核心素养积极渗透。这样,课程教学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核心素养在实际渗透过程中突破诸多障碍和限制,从而达到理想的课程教育效果,在化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二、加强情境创设,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在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维度中,宏观识别和微观分析被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微观和宏观的不同角度感知化学知识和现象,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电解质”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为了帮助学生对“解离”的概念更好地进行掌握,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以动画演示的方式来对解离过程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可以先站在微观角度来对化合物是如何在水分子下转变成离子状态的过程进行观察。而在讲解盐酸完全解离以及醋酸中的部分解离相关关键词时,教师就可以对图片进行设计,让学生对微观粒子相关图片进行观察,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感受组成异同,能够站在微观层面对部分解离进行掌握。从而通过学生逐步探究,使学生的宏观辨识及微观探析素养得到提高。

  三、把控学科本质,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反应当中不变与变之间的统一和对立,让学生可以对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等进行研究。例如,在讲解“盐类水解”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对各类物质溶液当中的pH进行测定,让学生感受到盐溶液呈现出的碱性、中性和酸性等。在后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尝试着探讨为何盐溶液会呈现出中性、碱性和酸性的原因?使得学生对于溶液当中的一些微粒、微粒间产生的反应和变化进行探讨。在后续,教师就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以动画模拟的方式对微观过程进行展示,来对原因进行揭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现象过渡到本质,有助于学生本身变化观念及平衡思想的生成。

  四、足化学实验,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在当前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将化学实验作为立足点,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意识得到不断的提高。例如,在讲解“二价铁与三价铁转化”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后就可以对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地进行转变,可以带领学生投入实验当中,开展分组实验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在无形当中带动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创新意识得到良好的生成。在这其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对不同的小组实验任务进行明确。比如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可以对二价铁所具备的氧化性进行探究;第三小组和第四小组可以对三价铁所具备的氧化性进行探究。使得实验课堂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可以尝试着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试验过程,对实验记录进行编写,带动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创新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和生成。

  五、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科学精神与责任意识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立足化学教学,也应该重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讲解“乙醇”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微课来对交警检查酒驾这样的情景进行创设。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根据相关知识点来对问题进行提出,让学生集思广益,说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才能够勾兑成高度酒?”“能否借助工业酒精来对酒进行勾兑?”等,让学生可以积极思考,投入乙醇相关问题的探究中。教师也可以对一些开放实验进行设置,比如葡萄酒酿制活动,并且鼓励学生联系社会说一说酒驾对于社会带来的危害等,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得到提高,让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当中得到真正的渗透。

  六、实现趣味引导,培养独立思维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对化学教学当中的一些趣味因素进行发掘,鼓励学生探讨和探索,带动学生本身获取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例如,在化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严谨和独立的思维。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内容引入进来。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当中为学生引入“点石成金”的故事,让学生说一说谁知道这样的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进行阐述。在后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探讨,站在化学的角度你觉得现实社会真的具备点石成金这样的现象吗?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使学生热爱化学知识。

  七、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化学水平

  教师还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提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小话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在课后分组设计和完成化学方案。例如,可以组装电路和分析化学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化学思维上实现飞跃,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合作与交流的方法和技能,实现核心素养的引导,使教学发展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化学教学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课程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更全面、更全面的进步和成长。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中职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使教学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最佳的课程教育效果。教师应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策略,大大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琼.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8):84-85.

  [2]苏佳玲.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98-99.

  [3]黄恭福,邹海龙.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综述[J].化学教学,2020,(02):24-28+50.

  

  

篇九: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本文主要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出发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阐述以此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作者:郭瑾来源:《神州·下旬刊》2019年第10期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重点是培养社会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从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中等职业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兼顾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主要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出发,对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阐述,以此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核心素养;重要性;培养方式

  一、概述

  《中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其根本目的在于明确规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液应该加以重视。中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最为明显的就是专业定向。所以说中等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别也是这个方面,由此导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具体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想促进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就必须立足自己所学的专业,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是中职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一些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水平,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学生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具体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娴熟的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培养中等学小学生核心素养是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中的呢各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价值所在,这样才能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同时核心素养培养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特别是关于职业精神的培养,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和《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展的职业核心素养,既注重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途经分析

  首先是加强重视程度,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给予科学合理的引导。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最为重要的教育任务,所以说要想切实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和教师必须强化重视程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引导。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点内容,因此需要找到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要想做到这一点,学校和教师就要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主动引导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各项工作。

  其次是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指导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全面复杂的过程,要想实现目的,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必不可少。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比如,根据实际需要组织一些读书活动,所选书籍与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关,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核心素养。还可以组织一些其他活动诸如演讲、讲座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第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养成职业核心素养。在形式丰富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学生及时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也就是教师要检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水平,真正建立起符合实际的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学生是评测的主要对象,实训指导教师或者班主任是评测的主体。教师所构建出的评价体系要充分体现学生本位这一特点,不仅要考虑到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要求,还要满足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这一要求。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创新。评价体系的建设,应该坚持全面客观的原则。要尽量涵盖核心素养的所有要求,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衡量和评价。同时客观性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实事求是,以此来客观反应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成果。

  三、总结

  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明确要求,良好的职业核心素养是中职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取得良好发展的前提,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学的真正意义就是最终产生实际的结果,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品质。核心素养培养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长期的努力,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学校要根据自身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基于普通本科院校开学典礼寄语文本分析[J].王为民,赵国祥.大学教育科学.2018(04)

  [2]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探析[J].陈宏艳,徐国庆.职教论坛.2018(03)

  [3]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有效工作任务分析[J].徐国庆.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4]中等职业学校实训现状研究概述[J].陈超.现代职业教育.2016(11)

  

  

篇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的培养

  摘要:语文课程要求教师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培养,足以可见语文素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职老师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计划,注重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这才是培养他们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4个方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与形成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正如名人所说:语文课堂教学中,导思的过程,若起伏跌宕,充满有张有弛的流动感;若清新别致,能充溢着灵动和诗意的光辉,则必将营造出朝气蓬勃的课堂氛围,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将大有裨益。核心素养是学生阶段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部门关注的重点,希望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也是未来我国教育方向的重要指南。语文学科的多元性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为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可以不断丰富精神世界,通过文化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欣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方面发展。

  1.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2.1品味语言,促进语言理解

  语文是我国语言最形象的代表,它用生动的语言去描述各种美景,从字词间都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由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再加上他们学习自觉性较差,所以开展语言训练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实,语言建构的培养可以从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渗入,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很好地找到文章的重点和衔接点,以促进学生语言建构能力提高。中职生对语言学习肯定有一定的基础,这就对后期的语言建构学习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一般老师都会课堂上教授语言建设的技巧和方法,但是有很多学生的不主动去与教师交流分享学习,这就造成了语言应用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将语言合适地应用到写作中,足以说明,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都是或不可缺的,它们之间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去诠释语言。语言的品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基础,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们渗入更多的优秀素材,让他们在不同的素材中摸索到优秀语言的特点,这也是他们培养自身语言建设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讲解《离骚》时,屈原运用楚辞的语言句式,在作品中使用了“路漫漫其修远兮”、“长太息以掩涕兮”等楚辞特有的语言形式,从而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学生们要在老师的教学中能够辨识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提高他们语言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加深语言对自身的渗透。同时,老师还要注重学生对不同文本的理解和评价能力,选择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素材,进而从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建设能力和应用能力。

  2.2质疑发问,发展学生思维

  想象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中职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对语文文本的中的风格、语言、结构提出自身的理解和看法,并提出相关的疑点分析,让学生们在批判中学习,进而培养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探究精神。比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中,教师可以提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现象是否真实存在?它又有怎样的内涵?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去投入到预习的学习中,这对课上的讲解会起到很大的推力作用,也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教学难点,并从中得到感悟,在今后的学习中带着批判质疑精神去主动学习,渐渐地提高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2.3情境赏析,推动审美鉴赏

  语文科目是最值得审美鉴赏的,因为不同文本素材都有其不同的文化价值,可以让学生们在情境鉴赏中培养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这往往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文学作品都承载着作者的浓厚的情感,他们将文学作为创作的载体,通过自身特色的创作方式去表达感情,把人生感悟和思考都抒发地淋漓尽致。在情境教学中,由于文学作品的表达有时是朦胧的,学生们可以从自身的学习角度出发,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间接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将这种美扩展开来,加上自身的想象力就可以很好地去创设生动的情境。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了“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壮阔美景,他站在高山之巅,看见东海的红日在半山涌现,传说中的天鸡在空中蹄叫,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似真似幻,光怪陆离的神仙世界。在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下会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情境赏析中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也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2.4读写结合,落实文化传承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因为读更多的文本素材就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写作,而不断地写作练习也是为了能够理解更高深度的语言,这是语文读写结合的真正目的。目前,我国文化传承需要更好的语言去阐述,让中华文化通过不同的语言色彩去描述,这是推动我国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推力。针对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需要教师直面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是否对语言学习存在反感,他们是否能在读写结合中获得经验、思路,这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读写结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想要实现学习成果的最大化,就需要将两者都兼顾到,让读推动写,让写带动读,相互促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当然,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会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推动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坚持下去,这样也为日后的语言构建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如在学习《劝学》时,老师应准确导入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为学生默写背诵降低难度,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现代一种文化活动,这是我国文化不断被理解和传承的过程,让学生们在读写结合的练习下认识到我国的文化价值,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这将使我国

  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上,通过语言文化去展现我国鲜明的文化个性,进而促进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结束语:

  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中,而对于语文教学的目标和理念也处于发展中,新课改的意见认为,应当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学科的发展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价值。其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语文教学中出发,通过创建优质的教学环境和高效的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小荣.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华少年,

  2018

  (

  27

  )

  :

  27.

  [2]陈小红.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7):37.

  [3]何秀芳.从“语文素养”到分析“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J].读与写,2018(33):39.

  

  

篇十一: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14YQJK101)研究成果。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民进中央副**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有研究指出,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学校能否帮其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已将类似认识纳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但我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行动实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从整体推动教育环节深层次改革。

  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其落实离不开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目前,教育部门和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核心素养实施路径探索。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介绍,未来核心素养将体现在高考改革中。

  心素养”是一个热词,从职业学校的校长到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和相关老师都在讨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如何落地?大家各抒己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德育的升级版;2、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社团活动来呈现;3、核心素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核心素养是培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5、核心素养的评价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开展……概念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少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文件

  2016年6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发并实施,2016年9月,教育部项目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017年7月24日,浙江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定理想信念,锻炼道德情操,强化法治纪律,促进文明养成;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夯实文化基础,提升人文修养,加强生涯规划: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厚植匠心文化,强化专业技能,培植双创意识;以身心健康为基础,锻造强健体魄,培育健康心理,加强社会实践。

  途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综合评价

  种种迹象表明深化课程改革才能带动核心素养的实践转化。中职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课堂,课堂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师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者。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细化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以中职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的中职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方面进行落实。

  “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其目的是让中职学生学习时能够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中职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二、尊重学生主体,引领探究学习。要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三、设置讨论环节,培养创新思维。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从素养培养到素质形成,也是过程到结果。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正在推动课堂教与学的变革。应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各个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推荐访问: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素养 中职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