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穿着深色西装的全国政协委员走进驻地电梯,其中一位说到“ChatGPT”,马上有人加入讨论,“会不会有一天,AI(人工智能)要帮我们写提案”。
这是2024 年全国两会的一个典型场景。“人工智能”作为热词出现在会场内外的很多讨论中。与之相关的,还有大模型、机器人、智能制造、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
3 月5 日,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被写入2024 年政府工作任务。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要全面推进“AI+”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国政协委员、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谈到,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大模型能力赋能重点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迈向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 月10 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会前的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谈起如何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严肃的会场上出现了轻松有趣的一幕。倪闽景举起左手,中指和食指交叉放到鼻子上,带着大家现场“做实验”。他说,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就是科学的开始。
倪闽景表示,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万物皆可研究。农村地区也充满了科普的资源,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晴朗夜空都是科学探索的好机会。
在“高科技”被热议的同时,很多委员主动说起了农业、农村和农民。
经济界别的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发言中谈到,新质生产力不能全集中在工业领域,也不能只聚焦“IT”数字经济,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瓶子,都是“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委员们要多关注、多支持。
刘永富指出,中国的农产品数量虽然很大,但成本偏高、质量不够高。在分析我国木本油料发展遇到的困难时他认为,并不缺乏政策支持,最大的问题在科技方面,呼吁科技和金融支持农业发展。
3 月8 日,在全国政协民革界别的小组会上,委员们讨论上午发布的“两高”工作报告。有委员提到,数字经济、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业态,随之而来的侵权违法犯罪行为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建议“两高”多关注。随后,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马传喜就主动聊起了农村的基层治理,“要对农村地区给予高度重视”。
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一项是这样写的:“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用人工智能为乡村振兴赋能,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对媒体表示,当前,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农业企业相关人才缺口很大。要培养能把新一代生物科技和数字科技应用于农业的对口人才,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全国政协热议委员 图片报道乡音(2023年2期)2023-02-17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钟山风雨(2020年4期)2020-08-28明星离婚事件引发热议数月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老区,在各地两会上成为热议话题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4期)2017-01-15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民主与科学(2016年3期)2016-09-29代表委员履职身影今日重庆(2016年3期)2016-08-11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今日重庆(2016年3期)2016-08-11蚌埠药采是非热议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热议新三板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委员风采首都食品与医药(2013年7期)2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