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思政”建设问题及其优化路径探讨

时间:2024-02-29 10:21:04 来源:网友投稿

金 晶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变革,其中也包括出现了“微思政”这种教育模式。“微思政”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信息占比,强化了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和引导力。通过开展“微思政”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感召力得到了一定提升。进一步强化“微思政”教育理念、优化“微思政”教育模式、健全“微思政”管理机制,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微思政”的“微”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微信、微博”,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或载体;
二是指“微细、微小”,这是“微思政”与课堂思政在内容与规模上的区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微思政”,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适应微时代发展要求,基于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借助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载体,以生活化的话语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人生态度、道德品行、情感心理等进行影响的思政教育模式[1]。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形式方面,“微思政”有以下特点。

第一,双向平等的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总是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获取信息更为便利,他们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内容也比较广泛,而教育工作者却不一定了解学生所掌握的信息。受这种信息差的影响,教育主客体地位趋于平等。大学生也可通过网络实时分享学习内容和观点,其学习主体性日益凸显。

第二,微言大义的教育内容。“微思政”是基于新形势下教育模式的适应性转变,其短小精悍的内容是对宏大思想政治理论体系的一种“微”呈现[2]。“微思政”多于“微”处着手,对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分解细化,形成若干篇幅短小、主题鲜明、表达精炼的“微思政”内容,且常常联系实际生活来阐述深刻道理,往往都是微言大义。

第三,多样具象的教育形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谈心谈话、专题讲座、读书沙龙等形式进行。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网络媒介如微信、微博的出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微思政”的教育形式既有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又有数字化表达的生动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微思政”形式也可以使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更为具象。

第四,丰富生动的话语体系。在互联网背景下,话语的生成、传播日趋大众化,话语体系更为丰富。在“微思政”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学习主题的点赞、评论、转发或者私信方式主动展开学习交流,师生进行交流的场域不再受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受教育者,也是话语传播者,也会因此影响和教育其他人。师生互动过程中,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注入更多新的元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阐发也会更为深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22 年8 月31 日发布的《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显示,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其中,20—29 岁、30—39 岁、40—49 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2%、20.3%和19.1%,高于其他年龄群体。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成果愈加丰富。截至2022 年6 月,全国在线教育用户已增长至3.77 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9.95 亿,占网民整体的94.6%。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62 亿,占网民整体的91.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都处于占比高位群体,是在线教育用户的主体力量。短视频是“微思政”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正逐步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微思政”建设成效

1.“微思政”教育理念逐步形成

“微思政”在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应对网络舆情、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微思政”教育理念正逐步形成并受到重视。根据笔者对自己所在高校进行的调查结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90%以上的人愿意抽时间主动学习网络教育技术或接受相关培训;
82%以上的思政课教师愿意依托网络平台或媒介开展线上教学,75%以上的人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编写微课、微课程、微视频等教学课件;
70%以上的辅导员愿意接受学生微博、微信等个人社交媒体的邀请,与之交流互动,并在课余时间回复学生留言,为他们释疑解惑。我们对大学生群体的“微思政”参与度也进行了调查。在新冠疫情影响的最近三年中,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政课教学的适应度已大大提高。在1 221 名调查对象中,有78%的学生表示,学校通过各类“微思政”教育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愿意接受思政课老师个人社交媒体的邀请并与其交流互动的学生占72%,愿意让思政课老师关注自己微博、微信动态的学生占60%。愿意接受辅导员个人社交媒体的邀请并与其交流互动的学生占69%,愿意让辅导员关注自己微博、微信动态的学生占61%,愿意在线上与辅导员交流的学生占68%。已经关注本校官微或公众号的学生占88%,表示认可学校官微或公众号发送的思想政治教育类信息的学生占9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尽管现在“微思政”还没有在学校进行全方位推进,但教育人员和学生对此都已有较高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2.“微思政”效果逐步显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对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接受度较高,他们在中学时代就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在线课程、微信公众号和各种学习App 进行学习。除了传统的课堂学习,互联网是当今大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据调查,高校“微思政”内容包含党政信息、时政热点、人文历史、人生哲理等,基本符合当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一些学**台如超星学习通App、爱课程、中国大学网络慕课、学习强国和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大学生能够接受并愿意参与的学习方式。其中,对学校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思政教育内容表示认可的学生占80%(其中表示非常认可的占44%),认为这类思政平台推送的信息会对自己的思想行为产生较大影响的学生占71%。

3.“微思政”网络话语权提升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的话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互联网时代,网络话语多元,舆论观点多样,对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权威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随着高校“微思政”教育工作的逐步展开,教育工作者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逐渐将各种新媒介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其网络话语权也在随之提升。据调查,有超过60%的大学生除了在学习软件和平台上与老师交流过,还有通过个人社交媒体与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进行互动交流的经历,并且愿意向老师开放自己的朋友圈和个人动态。

(二)高校“微思政”面临的问题

1.平台支撑的问题

在“微思政”推进过程中平台建设是重点。目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建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慕课、中国大学生在线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部分高校建立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网站、思政课慕课学**台等。但从实际效果看,这些“微思政”教育平台的整体效果还不够明显。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内部的分工是明确的,主要为思政课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两部分。而“微思政”不仅涉及教学和学生管理,还涉及党建、团建以及网络技术支持等工作,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因此工作难度更大。加之“微思政”平台建设目前尚未形成相应标准,大部分高校在推进“微思政”平台建设工作时缺乏经验,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周密的计划,这也是导致“微思政”平台实际效果不尽人意的原因。

从平台内容来看,高校“微思政”平台的内容多为上级主管部门相关通知信息的转发、校园动态新闻、时事资讯等,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关联,但“微思政”教育的功能并未能够完全发挥。部分高校的“微思政”平台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微视频,但内容上难以做到结合本校或学生实际,原创性和教育深度不够。如笔者所在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2022 年4 月至9 月期间有115 条推文,内容涉及疫情防控、校园动态公告、招生就业、校园安全、创文明城、省运会志愿服务等。其中,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只有20 条,包括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抗疫思政、党史思政3 个部分。从推文量上看,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占比不高。从推送内容的来源看,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原创性较低,80%以上是转载自其他媒体或公众号。

从平台载体来看,“微思政”主要是依托现有的各类网络平台或媒介,高校尚未将教学、科研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教学App、微信、微博等手段相互贯通,形成体系完整且相对独立的“微思政”平台。从目前各类平台或媒介的使用情况来看,学校的官微、官博等“微思政”重要平台,学生关注人数的比例并不高。在思政课教学方面,部分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学带来了便利,但这些平台还存在一定技术漏洞,难以防止学生在网课平台刷课、线上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保障机制的问题

要让“微思政”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部门众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才能取得实效[4]。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是各做各的平台,各管各的队伍,这就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也不能形成合力、将“微思政”工作落实落细。另外,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还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在推进“微思政”工作中,缺乏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又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因此,“微思政”教育呈现出来的效果,要么是技术跟不上,要么是内容缺乏吸引力。

3.教育主体的问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拥有理论知识和实践阅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工作的底气足、信心强、积极性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思政工作的进一步融合,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方面存在不足,甚至可能落后于教育对象,这与传统思政工作的格局就大为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开展“微思政”活动的信心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他们习惯或倾向于选择沿用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

(一)强化“微思政”教育理念

首先要正确认识并重视“微思政”的教育功能。“微思政”与课堂思政的使命相同,都是要正向影响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微思政”不能取代课堂思政、校园思政,它是对课堂思政、校园思政的有益补充,它们在呈现方式、传播媒介和运行平台上有所不同,而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可以彼此融合,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微思政”因其特殊的运用环境而承担着部分引导公共舆论走向的责任。从目前的情况看,“微思政”运用的平台与媒介并不限于学习场景,而是已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平台、媒介本身的受众范围宽、传播速度快,更需要“微思政”抢占教育阵地,从而强化对学生思想的引领。

强化“微思政”教育理念,需要加强“微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微思政”理念和素养的教育者队伍。学校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微思政”观念和技能培训,使教育工作者掌握“微思政”方法,把握“微思政”规律,提高组织和实施“微思政”活动的能力。同时,要不断优化“微思政”教育队伍结构。在开展“微思政”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发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校党团组织及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将这几支队伍在教育方向和目标上整合起来。思政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导力量,具有在理论教育方面的优势。辅导员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便于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学生社团组织对学生的各项需求最为了解。优化“微思政”教育队伍结构,发挥各自的工作优势,统一育人理念,达成育人共识,强化育人效果,以“微思政”方式带动形成“大思政”格局。

(二)加强“微思政”平台建设

当前,一些高校陆续打造了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相结合的“微思政”教育阵地,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积极构建全方位的“微思政”教育阵地,有助于从大环境上解决这些问题。在“微思政”活动中,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信息体系化、模块化,尽可能通过同一个平台(软件或系统)将“微思政”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体系完整、内容连贯的教育阵地,便于学生通过一个渠道就能了解和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多个方面的内容。笔者所在高校的微信公众号,目前有“掌上泰科”“校园服务”“官微与你”3 个主要分类导航,涵盖学院简介、要闻、招生、教务等在内的13 个子栏目。可以基于官微平台增设“微思政”栏目,以校内原创性“微思政”内容为主,同时链接如“记忆泰州”这类官方“微思政”教育平台,进一步丰富“微思政”内容,打造“微思政”教育阵地。

“微思政”平台是师生网络互动的主要场所,在“微思政”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微思政”平台的作用。对“微思政”平台进行合理定位,笔者以为需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学校在“微思政”平台建设初期就要明确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在平台栏目设计上要尽量贴合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回应学生利益关切,能够有助于实现解惑、授业的目的。二是考虑学校和地方特色。有的地区高校较少,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的特色文化、改革实践等进行平台建设。从学校特色来看,不同类别学校的学生各有其特点,要根据本校学生共同的特点对“微思政”平台进行合理定位,打造富有学校特色的教育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三)优化教育内容和方法

1.优化“微思政”教育内容

“微思政”的显著特征是“微”,这对“微思政”内容的凝练提出了较高要求。教育工作者需在平时注意积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政教育主题,以“微思政”特有的方式,结合地方、高校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内容的设计,适应“微思政”教育的内容要求。结合现实情况,笔者以为优化“微思政”教育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搞好思政“微课程”建设。“微课程”是目前高校开展“微思政”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微课程”的学习时间有较大自由度,教师无法一直在线进行督促,容易出现学生刷课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应和相关平台进行沟通,对平台进行技术改进,消除学生刷课的环境和技术条件。另外,思政“微课程”内容要多与社会生活实际、学生思想实际相联系。目前高校的思政“微课程”内容基本全来自课程教材,很少涉及学生喜欢关注的时政热点、心理知识等专题。应当开发一些与学生喜欢关注的内容相关的思政“微课程”,从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二是搞好“微思政”教育专题活动。除了搞好“微课程”建设,还应该在实践教学环节下功夫。学校可以借助“微思政”平台,组织举办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活动,比如学习“四史”、领导人重要讲话和心理健康知识等专题。以专题活动为牵引,拍成“微电影”或“微视频”。这些特定专题的“微视频”“微电影”,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能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通过“微思政”平台自主选择学习专题,从而达成“微思政”的教育目标。笔者所在高校,2021 年以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为基础,启动“‘行走的思政课’地方红色文化精品微课”建设,至2022 年底制作完成了6 部原创微课作品。这是优化“微思政”内容的一次有益尝试。

2.拓展“微思政”教育方法

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科学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微思政”教育的成效。传统的思政教育方法,比如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理论教育法、心理辅导法等[5],对于“微思政”来说同样有适用的场景。

榜样示范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常用,其效果也容易显现。典型案例的展示,其效果远超过说服教育。在网络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因为在生活中的一些向善向美的行为而成为“微思政”的素材。一些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平凡故事,往往更具有影响力。我们学校的“感动泰科人物评选活动”就是对榜样示范法的运用,活动评选范围为全校师生。在这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代表,更能在学生群体中起到榜样示范和价值引导作用。

“微思政”也同样需要心理辅导法。大学生容易因为学业、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问题而产生迷茫与困惑,需要有专业的教师进行心理疏导。但是,多数感到迷茫和困惑的学生却并不愿意或者缺乏勇气在线下向老师寻求帮助。“微思政”应该利用网络平台上可以匿名的特点,对这些学生给予引导帮助,他们在“微思政”平台上也更容易敞开心扉、袒露心声。

实践锻炼法也是“微思政”教育可以运用的方法。在“微思政”平台可以通过设置有关情景,创造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大学生参与思政话题讨论、参与行走的思政课等实践活动。

(四)健全“微思政”管理机制

1.建立保障机制

高校“微思政”教育工作要顺利开展,需要形成相应的制度保障。互联网背景下,不良网络舆论、多元价值观念、极端社会思潮等因素都会给我国的网络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建立“微思政”教育保障制度,可以使“微思政”教育在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中进行。从宏观层面看,国家应该从网络立法、政策导向、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给予制度保障,并为学校制定“微思政”教育的规章制度提供指导性意见。从微观层面看,高校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规范“微思政”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微思政”教育的指导和监管。

2.强化反馈机制

“微思政”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反馈是重要环节。良好的反馈机制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微思政”教育效果,从而不断调整优化“微思政”教育的各项工作。

当前高校的“微思政”反馈机制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实质是把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输出信息返送回输入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6]。反馈及时、真实,才能对再输出产生积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微思政”平台记录的有关使用数据,在一定层面反映了“微思政”的影响与成效,但我们不能只看它的反馈而忽视线下的反馈。“微思政”教育需要形成“指尖+脚跟”、线上与线下联动的反馈机制。在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还要不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微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3.突出激励机制

高校的“微思政”教育中,激励机制也必不可少。“微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相关教学和科研成果、“微思政”平台的运营效果、有突出贡献的“微思政”工作者或工作团队等,都应该成为激励的对象。学校可以设置用于推动“微思政”教育的专项经费。目前“微思政”建设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些专用的网络平台和学习App 的建设、使用、维护都需要经费支持。设置专项经费,可以帮助解决“微思政”工作者的一些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地进行“微思政”实践和研究,从而不断提升“微思政”教育的工作成效。

猜你喜欢教育工作者思政政治教育“内卷”如何**?——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华人时刊(2019年23期)2019-05-21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推荐访问:路径 探讨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