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演讲稿3篇

时间:2024-01-09 09:42:02 来源:网友投稿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演讲稿3篇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中秋吃月饼、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演讲稿篇2

也许是因为近年来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也许是因为流行了之后发现除了古人,当下的“偶像”极度稀缺,最近,一部讲述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成为一时文化现象。读过叶嘉莹诗词的人,并不是人群中的大多数,但不妨碍这一代年轻人渴望接近她。96岁的叶嘉莹,突然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电影只有120分钟,拍摄过程却累积了几十位受访者的百万余字素材,同名衍生图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的出版,可以算是弥补了影片篇幅有限的缺憾。

陈传兴想把一个女诗人的个人历史、一段家国的近现代历史、中国古诗词的几千年历史,投射到同一个落点上。我相信每一种历史都是真实的,但相伴发生的未必是完全的因果关系。所以,我更看重不同的人对叶嘉莹的描述。“盲人摸象”并不一定是贬义词,每一部分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除了“穿裙子的士”“诗的女儿”这些头衔,她也是女儿、妻子、母亲、学生、老师……如果说叶嘉莹在古典诗词上的成就如朗月当空,清辉万里,那每位受访者就仿佛江河湖海,分别映照出她的不同侧面,她不是神,是一个鲜活灵动的人,波光粼粼,是谓月映千川。

诗人席慕蓉的朋友是叶嘉莹在台湾大学的学生,她与她由此结识。叶嘉莹第一次见到席慕蓉,第一句话是:“我也是蒙古人(族)。”叶嘉莹从未在任何作品里提过自己的族姓叶赫那拉,她的祖上虽然是旗人,居住在叶赫水畔,却本属蒙古族土默特部。

无论回到中国,还是回到北京,回乡——这个千百年中国诗人的关键词,也贯穿了叶嘉莹大半生的念想。在她快80岁的时候,一个秋天,席慕蓉陪着她去叶赫(现吉林省梨树县叶赫镇)寻找祖先的故乡。

叶赫古城遗址如今只是一片高出来的土堆,陪同的一个热心人先行跑上去探路,回头说,叶老师您不用上来了,上面什么都没有,就是片玉米地。叶嘉莹还是继续往上走,日已西斜,秋天的红玉米挂在那里,紫红的穗子垂下来,风一吹,发出阵阵沙沙的声响。

叶嘉莹站着看了一会儿,转过头说:“这不就是《诗经·黍离》中描绘的景象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现在的心情和诗里说得一模一样。”

快80岁的叶嘉莹,是他们家族第一个回到叶赫水畔的人,她还找到了三千年前特地为她写的诗。3年后,81岁的她又想去看蒙古高原,席慕蓉陪着她又出发了。在海拉尔,叶嘉莹口占的第一首绝句是:“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叶嘉莹是他们家里唯一一个在一百年、甚至三百年里,回到土默特蒙古高原的族人。她跟席慕蓉说,她在北京的家已经没有了,可是到了蒙古高原,天穹低处尽吾乡,突然之间,人就打开了。

有时候我想,如果人生是电影,就能在不顺遂的时候黑屏,出一行小字“某年以后”,把悲伤快进到烟消云散。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说,诗人有两种: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叶嘉莹大概属于后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张静是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时的助手。她记得,有一次叶嘉莹在国家图书馆讲女性词的时候,谈到法国作家法郎士写过一本《红百合花》,书里说一个女子如果出生在一个比较幸福美满的家庭,婚后的生活也比较甜蜜,到30岁的时候连一场大病都没有生过,那么,注定她对人生的认识是肤浅的。

当花间词的作者用女性口吻表达男性的阴柔一面时,叶嘉莹在一个被压抑的环境里半生飘零,站在高原之上说“余年老去始能狂”,这个场景,让人想起苏东坡、辛弃疾。在访谈中,叶嘉莹和她的学生,也会反复提到《人间词话》里的那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在这本访谈集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这几十个人的记忆中,叶嘉莹都是以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她与家人的亲密关系只存在于她自己的口述中。难得有人提到她先生,还说的是“她的先生很不讲理,她自己这么精彩的一个人,竟然都可以忍下来”。

1971年的夏天,文化史学者郑培凯在哈佛大学学习,经常去哈佛燕京图书馆找各种各样的善本,经常碰到叶嘉莹,“叶老师只要进了图书馆,就一整天不出来”。郑培凯到香港后,创立香港城市大学的中国文化中心,曾请叶嘉莹来担任客座教授。让他惊讶的是,叶嘉莹竟然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个很大的箱子。就这样,她一个人住了一个学期,那一年,她80多岁了。

离开香港前,郑培凯去送行,一进门就看见她自己在那儿收拾行李。她把所有行李收拾在一个大箱子里,外面再用带子绑起来,绑得非常好。她对郑培凯说:“我都习惯了,旅行的时候都是这样,都是自己做。”

叶嘉莹有一个自创的概念——弱德之美,意思是要把内心的感情收起来,要有一种持守、一种道德,而这个道德是在被压抑之中的,不能表达出来的。但“弱德”不是软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持。

叶嘉莹说过,有时候集大成的时代,比如西晋太康时期,正是质朴的五言诗在风格上将转未转的一个阶段,却没出现一个可以集大成的天才,那是诗人对不起时代;有时候诗人很有才华,可是遇到的时代不是文学发展集大成的时代,比如江西诗派,那是时代对不起诗人。

从1924年至今的近百年间,是不是一个对得起叶嘉莹的时代,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她一定是对得起时代的。

有一天,叶嘉莹打电话给学生施淑仪,请她把自己梦中偶得的诗句用书法写出来。那首诗是“换朱成碧余芳尽,变海为田夙愿休。总把春山扫眉黛,雨中寥落月中愁”,青春年华已经远去,但还是要把眉黛扫成春山,那是无望中的希望。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演讲稿篇3

各位同学们好:

我是__年级的_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五千年的悠悠历史筑成当今中国。其中,文化起源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与它的悠久历史相对应,中国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而如今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留与摒弃已在国内成为一个深度讨论的话题。

文化的定义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又是什么?文化在字典中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其另一解释是: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以及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以上解释则已充分概括了中国三大文化:儒家文化、建筑遗迹和歌词诗赋。由于这些文化的存在,中国现共有31项文化遗产,居世界第三位。而如今那些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宝贵遗产,所面临的现状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断子绝孙的,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看似活生生地存在,却几乎是在渐渐消失,中国的传统文化所遭遇的异变,继”文化_“和改革开放以来,已在很大的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的扫荡。对于一个文化是否存活着,我们就要看它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但其近年来的遭遇使它的文化地位岌岌可危。首先,其传承儒家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已基本上消失了。而儒家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也日益消退,几近消亡。且其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而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中已是岌岌可危。由此可见: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的悲凉文化含义。

根据上述的情况,你所能感受和体会的是什么?如果曾经拥有的一件美好的东西,因为你的失误瞬间瓦解,难道你想说的仅仅只是一句:对不起?!并掺杂着内疚?为何很多的时候。人们总是因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难道不能在失去前好好把握住机会抓住它呢?中国传统文化如今暂没有频临毁灭,因此,我们如今所能做的是挽留住它,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它。不要在人们再次需要它的时候,才发现它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黄河之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并同时孕育着新的文化长河,作为龙的传人,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变化,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要适应一种新文化的出现。一个文化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必定是好学的,因为只有好学,吸取别人的出色文化,融洽自身文化,才能使其发扬光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自己的传统文化,相反我们要更加关注传统文化,毕竟它是我们生长的来源,经过五千年历史沧桑所保留下的精华。是外来者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脊梁!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没有自己的文化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虽然谈不上我们要拯救我们的传统文化,但传承和发扬是不容忽视的!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推荐访问:传统节日 中国 演讲稿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演讲稿 关于传统节日的演讲稿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演讲稿 过中国传统节日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演讲稿 关于传统文化端午节的演讲稿 弘扬传统文化节日的演讲稿 关于节日的演讲稿 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