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

时间:2023-12-20 09:42:04 来源:网友投稿

张贵灯

摘 要:高中计算机是一门具有高强实践性、综合性、技术性的课程,对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计算机技术养成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计算机技术知识比较复杂,且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学科学业压力巨大,这就导致他们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上,常常会有一种“放任不管”的心理,进而致使学习效果不佳。在传统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落后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往往采取的是“照本宣科”“教师为主”的教学思路,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核心素养难以培养。文章以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为切入点,概述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结合教学案例探索了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
计算机;
核心素养;
培养

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在于按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推动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缓解高中计算机课程传统教育带来的教学弊端。但是,很多教师受过去教学经验的影响,对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呈现出无所适从的状态。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高中计算机教师以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和核心素养培养为入手点进行整合,对学习任务进行调整,推动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进而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作为高中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计算机理论探索、计算机知识应用的学科,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高中计算机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化背景下的重要主题,也是高中阶段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更是学生正确学习观、生活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构建的基础。

一、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学习中呈现出的学习水平、道德水平、认知能力、适应能力、智力水平、劳动能力、审美素质的一种发展能力的综合。对教育教学而言,“核心素养”重点凸显的是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核心能力、思想观念、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学习习惯等内容,属于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是为了推动个体社会适应能力、长期发展能力、终身发展水平的提高,且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将素养、道德、情怀、思想等引导和教化放在了首要地位。对比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的,也是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念,更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相契合。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集中在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交流、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等维度,归纳总结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层面[1]。

(二)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

1.构建正确三观

为保证课程标准的执行,实现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水平、学习素养、学习品质的培育,增强高中计算机课程教育过程中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交流、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等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充分凸显出计算机课程的“育人价值”“学科特色”“学科内涵”“信息魅力”。具体来说,在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素养、学习思维、计算思维等均能产生积极促进,教师可以引导高中阶段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对计算机知识内涵、计算机理论依据等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准确分析、客观比较、综合研究、抽象转具象、理性判断等,让学生可以对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思考、正确思考、有规律思考、有方法思考。此外,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大量德育教育、三观引导的元素,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

2.变革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双减”政策推行等教育改革大背景之下,“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凸显素养成为教学重点。调动高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高中学生计算机技术课程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积极态度,是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方向。这是因为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融合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变革了高中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调动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让高中学生将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使其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升[2]。

3.丰富高中计算机教学内容

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展现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多元化”“特色化”“针对性”“匹配性”,所以涉及知识覆盖面广,体现了不同的计算机技术特征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具体来说,在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不同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进行拓展延伸教学,强化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体现计算机技术教学的多元化内容。

4.强化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高中生对信息技术并不陌生,且信息技术覆盖较广,已经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同样,高中计算机教学内容也相对有“深度”。所以,如果高中计算机教师仅凭单一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学生长期處于单一的知识教学和技术应用中,将会逐渐丧失计算机技术学习兴趣和计算机技术学习信心。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高效教学”“高效学习”,这就为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深度”内容的“深入”理解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引导,教学内容经过教师的精选和设计,更利于高中学生掌握。

二、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

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涵盖了计算机技术知识、计算机技术理论、技术操作、网络信息等各个部分,是学生计算机技术综合能力展现的具体方式,最为考验高中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平。受传统计算机技术教学观念束缚的影响,部分高中计算机教学还是延续了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将大量的计算机技术知识传授给学生,或者将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学当作了“网络休闲”课,看似“改革”实则“躺平”,这不利于学生真正学习计算机技术知识并应用计算机技术知识。另外,计算机课程自身匹配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部分高中计算机教学也正是依托这一优势引入了“微课”“远程教学”。但是,“微课”“远程教学”的引入使高中计算机教学出现“教学流于表面”的状况,对教学的重视降低,影响了教育教学总体进程和总体质量。对高中计算机课程来说,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学习能力、计算机技术综合素养、网络思维能力、计算机技术逻辑等的培养,可以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此外,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社会、信息技术世界,因此,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重要。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高中计算机教师充分发挥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育人特征”“学科特征”“技术特征”,将高中生放在高中计算机教学的主体地位,有效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3]。

三、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

(一)创设教学情境,注重观念培养

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高中计算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可以将计算机课程不同板块中的趣味元素提取出来,并在趣味元素导向的计算机学习过程培育自身良好的学习观念。具体而言,高中计算机教学情境在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作为基本导向,让计算机教学情境可以渗透和融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元素。同时,结合高中生的计算机学习思维、计算思维能力、信息技术探索能力等实际情况,以高中生的计算机兴趣为核心,创设丰富趣味的计算机教学情境,将高中生日常学习、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技术现象和计算机课程建立联系,尽可能将信息技术或者信息技术理论呈现出“生活化”状态。这样,一旦高中生融入计算机教学情境之后,就能在学习过程发掘信息技术现象、探究信息技术规律、归纳信息技术原理,实现自身“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层次核心素养的培养[4]。

(二)挖掘教材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素

高中计算机课程知识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内容都相互印证。核心素养元素是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保证,只有高中计算机教师挖掘出核心素养元素,并融入计算机课堂教育教学过程,才能在满足高中学生通过计算机知识学习应用计算机知识的需求,进而完成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高中计算机教师应当在满足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需求、兴趣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和核心素养元素具有“契合点”的内容,逐步引导高中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创新、学习创造,让学生感知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在。

(三)创新教学内容,凸显核心素养

尽管高中生心智发展成熟,但是高中计算机知识和理论的枯燥感较强,而且,高中生对富有趣味的内容依然会充满好奇和探索欲。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涵盖内容较多,涉及计算机学习思维、计算机知识結构、思维导图能力、学习创新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实践能力等,且计算机教学相关的核心素养元素也是“琳琅满目”。因此,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师需要借助计算机教学内容知识、核心素养元素,在积极研读课程标准、归纳总结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保证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内容能够呈现出来,且实现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的“焕然一新”。

(四)开展实践教学,强化知识运用

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且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和认识世界也是高中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方向,而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则是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所以,高中计算机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运用计算机知识、开展计算机操作,进而通过实践教学完成学生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交流、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等核心素养提升,完成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优化和创新。

(五)拓展学生思维,强化核心素养

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还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摒弃以往单一、乏味、流程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展现计算机知识的多维度,让高中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在计算机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中完成高中学生计算思维的拓展和延伸,推动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来说,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高中计算机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高中学生在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操作等内容的学习和感知过程主动思考、自主思维,并在教师教学引导之下将难以解决的计算机问题和难以理解的计算机概念实验归纳总结,形成有条理、有步骤、有技巧的思考过程。这样,学生便会将这种思维发展意识转化为思维拓展能力培养,在以后的计算机学习中可以更快形成理解思维和学习思维[5]。

四、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遵循课程标准

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不仅需要保证高效教学,还需要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就需要高中计算机教师真正做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测评创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只有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保证学生可以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来说,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高中计算机教师必须推动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不断“优化”,进行高中阶段计算机技术教学“创新”“优化”“改革”,遵循课程标准具体要求,在课堂教学同时凸显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长久发展。

例如:在高中计算机“局域网”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探究教学法”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将“局域网的设置”“网络连通检查和问题处理”“资源共享的实现”找出来。在“局域网”知识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遵循课程标准要求,以实践性教学为理念,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和别的同学一起开展“局域网的设置”的实践,进而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延伸。这样,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保证了教学质量,还对知识应用模式进行了优化,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交流等核心素养得到培育。

(二)创新教学理念

对高中阶段的计算机技术教师而言,想要真正实现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摸透核心素养培养理念,这样才能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作为支撑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并开展教学。具体来说,在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务必认识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保证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得到实现,让高中生真正做到全面提升,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计算机技术教师既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者,也是创新思维的亲历者和实践者,这就要求高中计算机教师自身保持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技术素养和知识水平,积极补充自身关于创新型教学的知识,同时对当前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变革,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实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交流、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等核心素养培养。

例如:在高中计算机“Excel”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以情境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并让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进行合作式学习。通过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对“Excel”的“快捷键”“编辑方式”等进行了解;
每个高中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不一样,且理解能力也有差异。教师可以利用PPT等将“Excel”相关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初级学习、中级学习、进阶学习。针对每个学习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网络图片、视频内容组织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初级学习内容主要涉及“Excel”的基本编辑、数据录入等。中级学习内容主要涉及“Excel”的编辑公式、表格绘制等。进阶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习“Excel”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并学会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借助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交流、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等核心素养得以培育。

(三)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

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还需要高中计算机教师激发高中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配合教师,高质高效地完成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信息交流、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培养,实现高效教学和高效学习。

例如:高中计算机教师可以为高中生打造一个符合计算机技术教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以便于计算机技术教学符合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形成高中计算机教育特色。这样,高中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从教育情境中得到激发,积极融入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完成核心素养培养。

(四)引入项目式学习思路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项目”情境和“问题”情境中完成学习目标达到教学目的的动态教学方法。高中计算机知识不是孤立的知识,而是系统性、连贯性的内容,项目式学习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内驱力。同时,项目式学习将“情境”教学法、“学生主体”理论、问题导向教学作为基础,充分强调了学生在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同步培养。高中计算機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在于推动学生形成计算机技术课程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具体落实到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项目式学习将高中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教学充分结合起来,让高中学生在问题情境和项目驱动之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明确自我需求和课程需求,保障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高中计算机的“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依托核心素养培养实现“立德树人”。

(五)加强教学考核

学生综合发展是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又一目标。作为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主导者,高中计算机教师必须进行转变,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注重教学评价考核工作的落实,要以学生反馈为基点,推动高中计算机课堂的“改革”“创新”与“优化”。高中计算机教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教学的最大效益,既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培养核心素养。因此,高中计算机教研组、高中学校需要在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价,让教师更好地完成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6]。

结束语

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使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手段等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根本上推动了教学过程“高质高效”“创新优化”的工作进度。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相互关联相互推动的,依托核心素养培养开展教学也是现阶段高中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高中计算机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高中学生高效高质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注入了“强心针”,属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务必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通过科学合理方式将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融为一体,推动高中阶段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金华.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2):97-100.

[2]丁巧荣.计算思维培养视角下高中Python课程教学与实施[J].中国新通信,2022,24(4):153-155.

[3]田光军.关于高中计算机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思考[J].新智慧,2021(36):27-29.

[4]杨晓春,张锦,蔡美玲,等.美国高中计算机教育对我国相应教育的启示[J].软件导刊,2021,20(4):13-19.

[5]李昌剩.关于高中计算机技术与课程改革的思考[J].学周刊,2021(13):91-92.

[6]马鸣.计算机技术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J].福建电脑,2021,37(1):118-120.

猜你喜欢高中计算机培养计算机操作系统小学科学(学生版)(2021年7期)2021-07-28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推荐访问:素养 课堂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