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制造业何以能拔得头筹

时间:2023-10-01 19:35:04 来源:网友投稿

文/ 章激扬

制造业增加值全国第一,江苏做对了什么?

力压广东。

2021年,江苏实现制造业增加值4.16万亿元,同期,广东制造业增加值为4.15万亿元,江苏以微弱的优势成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大省”;
同时,江苏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8%,居全国首位。

外界不禁发问:江苏制造业何以能拔得头筹?

重点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卓越产业链发展是江苏的重要举措。江苏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巡诊把脉”式制造业培育方案,先后通过“五图六清单”产业识别方案、“531”产业链培育方案、“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产业建设方案,系统性推动江苏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台阶。

首先,江苏以“五图六清单”为切入点开展产业链梳理,摸清家底建立动态信息库,实现精准把脉;
组织开展卓越产业链竞赛,遴选一批特色鲜明、自主可控、龙头引领的区域卓越产业链,以竞赛促提升,以联动促协同,以强链促循环;
探索建立集群治理机制,采取政府引导、自愿组织的方式,培育一批组织架构明晰、服务能力突出的综合性及专业化的跨区域集群发展促进机构,为卓越产业链发展提供咨询、沟通等多样化服务。

其次,江苏开展“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实现“对症下药”。2020年12月江苏发布《“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着力培育50条重点产业链,做强30条优势产业链,推动10条卓越产业链快速提升,培育了10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最后,江苏打好“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加强针。“十四五”期间,江苏规划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为完成建设目标,在“中心”建设上,江苏累计试点建设省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13家,其中国家级2家,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490家,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
在“基地”建设方面,江苏着力构建共享制造体系,重点发展汇聚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等制造资源的共享平台,以及多工厂协同的共享制造服务和集聚中小企业共性制造需求的共享工厂等;
在“枢纽”建设方面,江苏集中资源提升机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打造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并引进全货机和“客改货”航空运力,开辟通达全球国际货运枢纽的主干航线,形成周边地区两日达,全球主要城市三日达的航空货运网络。

为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形成龙头企业先行、链主企业整合力、控制力、竞争力显著增强的发展格局,江苏培育出一批深耕产业链各环节的“链主”领军企业、行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构建大中小企业布局合理、合作密切、利益共享的企业生态。

“链主”在产业链中具有强大的核心凝聚力和带动力。江苏积极开展引航企业培育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链,打造了一批根植江苏、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引航企业,涌现出了一批技术引领型、市场主导型的“链主”企业。例如,领先国内交通设计咨询企业的华设集团先后建立了自动驾驶产业、生态低碳园区、绿色交通等项目,向下游企业输出自己的产业经验;
专事供应链运营业务的汇鸿集团在纺织服装供应链、食品生鲜供应链、再生资源供应链、浆纸业务供应链以及绿色板材供应链均有较深布局,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高效合作、无缝链接。

随后,江苏实施“千企升级”行动计划,支持企业瞄准行业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工艺升级、产品迭代、模式创新,塑造技术和市场领先优势,努力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世界隐形冠军企业。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江苏隐形冠军企业达73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因子。江苏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增强领先优势,打造成为产业链重要节点“配套专家”,畅通企业梯级培育机制,完善企业服务体系,推动成千上万家中小微企业成为“小巨人”企业。

全省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98家,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38家,并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隐形冠军”,成为推动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为进一步实现全球化的互通有无,妥善调节产业余缺、优化资源配置,江苏省进一步实施了“出海”与“靠岸”并存的两步走战略方针。

轻车熟路走出去。2018年,江苏省发改委出台《江苏省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鼓励资本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促进国内外产业链协同发展,全省涌现出红豆集团、徐工集团、中江集团等一大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十年来,江苏对外投资制造业占比由2012年的14.1%上升到2021年35.2%。目前,江苏有7家省级以上境外园区,入区企业329家。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获批全国首家“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

驾轻就熟引进来。江苏全省不断深化外资管理制度改革,2020年正式实施《外商投资法》等措施。2022年,江苏省出台江苏自贸试验区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38条措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根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2021年,江苏累计吸收外资超2400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保持在18%左右,十年间利用外资规模有8年位居全国第一。外商投资结构也持续优化,2012年—2021年,高技术产业吸收外商投资占比从13.6%上升到24.4%。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92家投资落户江苏,全省累计认定331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此外,江苏积极主动探索与日韩的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东亚区域在产业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小循环”。积极开拓东盟市场加强与东盟的创新合作。

江苏通过高质量的“引进来”,集聚先进和创新的要素;
再通过大踏步的“走出去”,提升企业利用国际资源和全球市场的能力。坚持走“开放式创新”之路,整合和利用全球创新要素,是新时代江苏对外开放的重要经验。

在共建新型化、现代型的工业园区的进程中,江苏着力打造出了一套苏南“腾笼换鸟”和苏北“筑巢引凤”的组合拳——五方挂钩齐发力,实现了“独乐”“众乐”齐欢聚。

200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专门部署,要求苏南五市的国家级高新区分别与苏北五市挂钩帮扶合作,先后共建了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无锡徐州工业园区、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常州盐城工业园区4家江苏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和常熟泗洪工业园区、吴江泗阳工业园区、江阴睢宁工业园区3家江苏省级特色园区。到2015年,江苏全省累计批复南北共建园区45家。南北共建、相互融合,江苏打造出双赢模式。

相比其他省份,江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实力均衡。生物医药产业是江苏的重点优势产业,药品生产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列全国第一、第二。除泰连锡医药产业集群,苏州也成为诸多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地。再如半导体行业,江苏的集成电路产量在2021年位列全国第一,除了北上深,无锡是大多数半导体研发工作中定期打卡的城市之一,无锡一个市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就足以与某个发达省份匹敌。除了无锡,苏州、南通、南京也位列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前十五强,南京前不久也将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收入囊中。

在2021年发布的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名单中,江苏十三个地级市全部上榜,成为唯一一个全省城市都上榜的省份。

猜你喜欢工业园区产业链江苏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22年1期)2022-05-25磐安工业园区浙江国土资源(2022年3期)2022-04-12数读江苏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筑牢产业链安全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9期)2021-10-14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饸饹面”形成产业链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数独江苏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数读江苏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2020年电镀工业园区市场规模将超90亿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9年6期)2019-08-24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推荐访问:头筹 江苏 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