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17篇

时间:2022-11-10 08:15:09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17篇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XXX镇2021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的要求,扎实做好**x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17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17篇

篇一: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XXX镇2021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的要求,扎实做好**x镇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结合**x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围绕“花香**、醉美**x”定位,以**社区、**村两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全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健全制度机制,着力打造高质量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实现示范一村,带动一片的目标。

  二、实施内容

  围绕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谋划实施**个项目。细化项目实施内容,明确牵头领导,倒排项目工期,确保高效快速推进建设进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产业振兴

  (1)以**村x组核心区为中心,依托村集体合作社已流转的**亩设施农田种植标准化、规范化鲜食蔬菜,实现亩产值达x万元以上。(第一季完成时限:**年x月底,第二季完成时限**月底)

  (2)在XX村XX组转涵水田的基础上,沿核心区周边种植XX亩莲藕,种植方式为水稻+莲藕+鱼类,发展休闲观光牧区。(主要负责人:XXX;责任单位:XX;完成期限:x年x月)

  (3)依托**公司**订单,种植**荷花**亩,实现全村土地全覆盖。(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x年x月)

  .......................

  (二)生态振兴

  1.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农村环境改善活动。(主要负责人:XX;责任单位:XX;完成期限:XX年,XX月)

  2.加大垃圾清运设施投入力度。(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年**月)

  3.落实美丽农村建设补贴资金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XX;责任单位:XX;完成期限:XX年,XX月)

  4.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对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土地使用、村庄规划衔接做好配合。(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年**月)

  (三)文化复兴

  1.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整合优化好村(社区)现有文艺宣传队伍,编制本地特色节目,实现示范村文艺宣传队新创两支以上原创主打节目,让群众喜乐的文艺节目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继而丰富村民业余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年**月)

  2.实施“门到门沟通”建设。(主要负责人:XX;责任单位:XX;完成期限:XX年,XX月)

  3.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主动开展文明创建、环境卫生整治等公益活动。(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年**月)

  (四)人才振兴

  深入挖掘和培养各类人才资源。切实建强基层组织堡垒,带领和帮助群众通过发展产业思想勤劳致富。

  1.发掘一批本地人才。重点寻找和培养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生产、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农村工匠等方面的人才。(牵头人:XX;责任单位:XX;完成期限:长期)

  2.用好一批乡贤人才。充分发挥退休干部、退休教师、族老、寨老等乡贤的作用,邀请他们为**x发展建言献策、献计出力,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平安建设、居民自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年**月)

  3.吸引一批发展人才。充分发挥XXX镇外的人才和网络资源,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引导XXX镇外的成功人士回国创业,吸引一批知识型、专业型的新时代企业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主要负责人:XX;责任单位:XX;完成期限:XX年,XX月)

  (五)组织振兴

  深入贯彻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努力建设和加强村“两委”,积极教育和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年**月)

  2.做好社区选举工作。提前思考和规划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严格执行政治规范,坚持教育、警示、预防为主,严格换届纪律,加强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确保卓越的质量,实现100%的一肩责任。(主要负责人:XX;责任单位:XX;完成期限:XX年,XX月)

  3.强化基层治理实效。结合实际健全完善治理体系,推进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年**月)

  4.规范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按照实效性和实用性原则,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容易滋生腐败的财政收支、物资分配、征地和“一案一议”作为宣传的基本内容,按照时间、程序和要求公开,提高群众的意识和监督。(主要负责人:XX;责任单位:XX;完成期限:XX年,XX月)

  三、推进措施

  (一)注重引领,突出合作共赢。进一步推进“社会企业”和“村社”的合作联合经营,依托现有XX集团、XX集团、XX集团等入驻XXX镇的企业,在现有发达产业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民”的合作模式,以实现产业的集团化发展。实现优质产业链,合作共赢。

  (二)抓利益联结,突出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务工、土地流转、入股、生产销售等环节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保底分红+股份分红+管理分红”等分红模式,最大限度优化利益配置,即实现产业的繁荣发展和有序发展,又实现企业、合作社、群众的利益最大化。建立企业和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利益共同体。

  (三)注重配套建设,突出品牌打造。力争项目向上推进,完善两个示范村核心区莲藕加工厂、工业路、观光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休闲垂钓区、道路绿化、农民庭院、农家采摘体验园(场)建设,使之成为德州镇休闲观光农业的优秀品牌。

  (四)抓责任落实,突出效率优先。建立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党政班子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及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振兴办(农业服务中心),根据工作任务成立工作组,构建完善的指挥作战体系,实行责任落实制度,各牵头领导对牵头事项负责,联系村领导对联系村工作落实负责,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专题调度会协调推进,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责任单位、个人进行通报问责。

  

篇二: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建议与思

  考

  作者:米寸美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1年第03期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好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建议安阳市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规划:一是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要高准标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三是要强化三类制度——人、地、钱;四是要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五是要大力推进绿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以上科学规划设计,实现安阳市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关键词:安阳市;乡村振兴;村庄规划

  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立足各县市区独特的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逐步编制全市各镇、村的总体规划。在规划中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87个试点村已初见成效,加快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安阳市农业还不够强、农民还不够富、农村还不够美,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和广大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5点建议与思考。

  一、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立足安阳市内现有条件,区分轻重缓急,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垃圾污水治理、改厕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根据2020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持续提升示范村创建水平,推进“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美丽家园”建设。

  村内主要道路:村内主干道规划红线宽度12米,路面宽度不低于8米,面层采用水泥浇筑,砼标号为C30,厚度18厘米。基层采用6%水泥土,厚度16厘米。村内主干道路面按“龟背式”设计,雨水由道路中线向两侧排放至泄水槽,再由泄水槽排放至沟渠或坑塘。雨水泄水槽为砖砌体,水槽内粉水泥砂浆一道,水槽基础为素混凝土。

  村庄外主要道路:村外主干道规划红线宽度12米,路面宽度不低于8米,面层采用混凝土,砼标号为C30,厚度18厘米。基层采用6%水泥土,厚度16厘米。村外主干道道路排水

  为地表径流,道路路面为“龟背式”,雨水从道路中线向两侧自然排放,排放至周边农田或沟渠。

  村庄景观道路:在打造乡村游园道路、小支路、小广场的硬化铺装等方面,灵活多变,就地取材,根据道路功能的不同可适当改变铺装材质。铺装元素要贴近乡村,可使用乡村内常见的青砖、磨盘、瓦片、石板、砾石等。

  污水处理:村民住户污水收集及三格化处理,村民生活污水需经户内三格化污水处理后,经户内污水管排至村污水管;户内污水管将户内污水排入村污水管;村污水管收集各住户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无动力厌氧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经处理合格后排入沟渠或坑塘。

  村庄环境美化:笔者在滑县调研时了解到,该县城管局与桑德集团联手治理垃圾处理,初步成效已显,村里环境优美整洁,很受老百姓欢迎。在此基础上,建议坚持把农民生活宜居作为首要任务,重点改善各村庄的路、水、电、气、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等7项基础设施条件。建议在各乡镇中心村重点配置教育、医疗,文化、公共服务等各项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一般村原则不再投资配备大的基础设施。

  二、高标准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尽快编制出安阳市乡村风貌整体设计和乡村风貌建设技术导则,指导特色民居整体塑造。

  (一)制定村庄保护发展规划

  加大对滑县牛屯镇王村、焦虎镇晏口村、瓦岗乡东屯村、西屯村等这些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例如,瓦岗乡下一步要聘请高标准设计公司对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屯村和西屯村进行村庄布局规划,建设发展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规划以留住“隋唐文化”为着力点。坚持留住“旧”,注重优良民俗民风传承,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古树、古井等的保护力度;坚持留住“魂”,展现乡村独特风貌,让村魂延续村庄传统文脉。

  (二)建设特色小镇

  推进民俗旅游文化小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利用好安阳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厚的自然风光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有品质、有内涵、有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小镇。可借鉴蘭考县特色小镇——兰仪小镇。该小镇由蓝城集团设计,蓝城集团是一家设计乡村小镇的专业团队。在乡村振兴方面,兰考县与浙江大学从理论探索到全面实施,进行全方位合作。借助浙江大学人才和技术优势,在乡村规划、科技创新、农业发展(新品种选育、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兰考

  地方农业品牌创建、“互联网+三农”)等方面加强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融合、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借助交流合作平台,吸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兰考创新创业,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三)引导接地气的建筑师下乡开展农房设计指导

  学习浙江、贵州等省的特色民居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引导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建筑师下乡开展农房设计指导,打造特色乡村风貌,让村民记住乡愁。

  总之,安阳市要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拓展乡村产业功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开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强化三类制度——人、地、钱

  (一)在人的方面,处理好人才振兴与市民化

  加大现有乡村人才培育力度,吸引安阳市籍高层次人才回归家乡,把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返乡大中专学生等吸纳到乡村文化队伍中来,增强乡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比如滑县慈周寨镇寺头村,利用过年、中秋节等节日举办商会,增强村里名人落叶归根的情怀和荣回故里的情节,引导返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产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民。

  (二)在地的方面,处理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红利,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方式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支持乡村生态振兴。比如滑县八里营镇张苑村,2018年村里就开始实施“集体所有、一户一宅、超标宅基地有偿使用”的管理办法,把废弃院落收归村集体。同时,该村探索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途径,实施“清零破万”行动。目前,村里把收回的坑塘建成水系,发展莲鱼共养,不仅提升了村庄品位,也有了经济收入,可以给村民办更多实事,老百姓非常满意。建议逐步提高土地出让纯收益用于乡村生态振兴的比例,鼓励探索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具体办法,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在钱的方面,处理好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运作的协同作用

  建议安阳市积极整合和统筹安排相关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业特点的信贷产品,适当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抵押贷款比例,延长贷款周期。有序推进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规模,探索创新信用互助模式。比如滑县上官镇郭固营村创建金融信用村,让村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村“两委”努力申报

  “金融信用村”评定。在信用村评定过程中,全体党员有能力的都要为村民担保贷款,村“两委”成员分别为村小组贷款担保人,村党支部书记为全村贷款总担保人,并制定了郭固营村“信用公约”,从而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乡村的财力是有限的,这是农村在金融方面的成功探索。目前,滑县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需要资金300万元以上,其中滑县慈周寨镇北李村大约需要资金2500万元。建议省市级公共财政向乡村生态倾斜,加大投入力度,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在金融经验上,建议借鉴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卢氏金融扶贫经验。同时,建议市县政府统筹安排政府土地出让收益、涉农资金等相关渠道资金,用于乡村生态振兴。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调剂使用所获土地增值收益,以及村庄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市县政府要确定具体比例,通过支出预算统筹安排重点支持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工程。

  四、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工程

  大力开展县城内环生态林带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周边闲置土地、荒山荒坡和不适宜耕作的土地建设郊野森林公园,扩大绿地面积。大力推进各乡镇庭院绿化,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等绿化美化。大力推进村里道路、河渠、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闲置土地绿化。

  村庄内部:以街区绿化、住户周边绿化、庭院绿化、集中绿地绿化为主,建议多选用造型优美、香气馥郁的植物品种。如泡桐、刺槐(国槐、香花槐)、榆树、栾树、白蜡、楝树、椿树、楸树、丁香、紫薇、紫荆、樱花、夹竹桃、核桃、枣树、柿树、石榴、桃、李、杏等,鼓励村民多种本地树种及果树。

  经济作物种植区:村庄外围以瓜果、蔬菜、饲草等经济作物轮作为主,展现田园风貌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

  绿色防护种植区:村庄周边密植高大速生乔木形成密林区域,保证村庄的静谧,兼具防护、生态功能。如泡桐、中红杨、柳树、速生白蜡等。

  道路绿化:绿地植物配置乔木以泡桐、刺槐(国槐、香花槐)、榆树、栾树、白蜡等乡土树种为主;花灌木以紫薇、樱花、夹竹桃为主;地被以麦冬、鸢尾、玉簪、波斯菊、三色堇为主。入村主干道和村内干道两侧各种植一行乔木,株距4米,间种1棵花灌木。村内次干道以种植绿化苗木、果树为主,株距2米。

  村里小园路及小广场:建议在建成的广场边缘及场中增加高大庭荫树及石桌、石凳等休息设施,对林下空间进行硬化,设置石桌、石凳、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

  整合村外闲置空间。种植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在村庄的下风向发展养殖业,发展集体经济。

  要从以上6个方面着力打造体现安阳特色的文化特色,彰显花果景观,发展集中连片、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绿色美丽新农村。

  五、大力推进绿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建议安阳高质量发展农业,调整农业结构,主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比如滑县八里营镇“八里香”牌洋香瓜,多次在国家级展销会上获得金奖,其中2019年该镇洋香瓜种植面积约2万亩,按2元/斤算,每亩地净收益1万元以上,是种植粮食的10倍。再如焦虎镇屯集村的春芽合作社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先后流转土地5000余亩,解决了5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该合作社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比如基地种植有黑小麦等品种麦子。同时,该合作社电商平台购买点的各种五谷杂粮销路不愁,主要卖到大城市。所以要想方设法改变农民的小农意识,创新农业发展思路,让农民真正富起来。

  总之,在推进安阳市乡村振兴规划时,要科学把握各村庄的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村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科学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注重质量,稳步推進,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白雪秋,聂志红.乡村振兴与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

  [2]冯俊锋.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3]郭险峰,陈天林.乡村振兴助推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9-09-15.

  [4]段益莉,江强.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11

  -25.

  [5]陈新.国外乡村建设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若干启示[J].乡村科技,2019-10-20.

  (作者单位:中共安阳市委党校)

  

  

篇三: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集合多篇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3篇第一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秀洲区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单位(盖章):嘉兴市闻名市政管理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虹南村编写时间:2019年12月一、项目概况。。。1(一)建设地点。。。1(二)区域面积。。。1(三)建设期限。。。1(四)区域功能布局。。1(五)项目建设主体。。1二、目标任务。。。1-3(一)主题定位。。。1-2(二)建设目标。。。2(三)建设任务。。。2-3三、主要建设内容。。。3(一)建设项目名称。。3

  (二)建设类型。。。3(三)建设主体。。。3(四)建设规模。。。3(五)投资概算。。。3四、建设、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3-4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4六、效益分析。。。4七、政策保障措施。。。4-5一、项目概况(一)建设地点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虹南村。(二)区域面积虹南村地处本镇西南部,虹阳集镇之南,南邻沈家桥村,西邻新塍镇观音桥村和南洋村,东邻东风村。全村地域面积3.85平方公里。(三)建设期限2020年10月底(四)区域功能布局设计将项目基地分为:居民安置区、特色农业示范片区、高效农业试验片区、蔬果种植片区、综合体片区、田园艺术院、环流水系。几大片区围绕规划主题构成完整的功能体系,不同的板块之间互相作用,从而提高效益,达到整体价值大于部分之和,分区价值独特鲜明的宗旨。最大程度的满足了服务人群的需求,也实现了生态功能的最优化。

  (五)项目建设主体嘉兴市闻名市政管理有限公司二、目标任务(一)主题定位虹南村位于嘉兴市北部王江泾镇,是嘉兴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应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部门服务“特色立园、科技强园、产业兴园、机制活园、合力建园”的园区建设和发展思路,改善虹南生态环境,提升城乡统筹建设新形象。以水乡田园、农业产业风貌为特色之基,以农业产业经济及其延伸产业经济、假日经济、乡村旅游为依托,建设成为农业产业为特色主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有我精、人有我特”的高要求。努力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全力打造嘉兴市乡村振兴示范区、样板区。(二)建设目标1.强产业/产业建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美环境/环境建设:根据虹南村自然地理及农业空间分布特征,重点结合生态条件,围绕城镇周边和交通节点形成相对集中的点状布局,呈现绿水青山的自然风貌。2.兴文化/文化建设:虹南村的乡村文化建设,包括红船精神的文化传承、农耕文化、河滨文化、富硒健康文化、传统名俗文化等。3.优治理/善治建设: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推进自治法

  治德治有机结合,形成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以信法守法为准绳、以崇德向善为基础、以综合治理为补充、以智慧治理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万村善治示范,打造全国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区。

  4.聚资源/活力建设:坚持“城乡等值化”理念,突出城乡融合发展导向,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活力。

  (三)建设任务1.明确虹南形象发展定位、树立乡村振兴品牌2.构建三大体系、一二三产联动发展3.农居适当集聚,促进邻里和谐交流4.完善公共场地设施,推进环境综合治理5.注重自然生态文化、保护开发利用并举三、主要建设内容(一)建设项目名称王江泾镇虹南村“乡村振兴”战略空间布局规划(二)建设类型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三)建设主体嘉兴市闻名市政管理有限公司(四)建设规模

  本期建设实施内容:1.沿防洪堤建设供村民休闲观光游步道2.小街井安置小区东侧,景观环境设施提升3.小街井沿河东侧现状公园,增加宣传党建小品。(五)投资概算总投资约400万元。四、建设、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建立资金管理机制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按照《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意见的通知》嘉政发15号和《关于印发等9个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嘉农发54号等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实施主体应建立项目核算专账,并根据《实施方案》合理、规范使用项目资金。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计划投资约40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市区配套)投入约15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约250万元。总投资及年度投资概算表投资总额(万元)400财政投资(万元)市级资金100区配套

  50社会投资(万元)250六、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虹南村可以通过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和历史文化价值,以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为引领,推动虹南村农业进一步发展,培育壮大“虹南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为农民增收致富。七、政策保障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市、区项目资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统筹安排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项目建设,发挥政策性资金的集聚效应。市、区两级财政配套150万元用于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其他资金通过社会投入。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成立王江泾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组长,重点加强在用地、政策性保障、科技与人才等方面的支持。3、加大项目考核督查按照市级、区级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严格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全程跟踪监管,严把质量和工期关,注重节点控制,强化进度管理,强化安全监管,强化文明施工,细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良好的互动协调机

  制。确保虹南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任务、规模和质量全部完成。第二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茬弹武顾覆缴健阴蝎雨矽讶奸瘦皋邪宿刃刀田阿爪乎盛样低乞精斟瑶

  辟拐静袜苛巫喀湘珠度崔匣牧穷夹迫垮锨先栓饵认分逞弛弹迫优喧雹泅眶侠愤耗钟波涵奔锄酣外救邀雅阮苦酶儒甜壳逛哨诚舵拘药涡丰怕枚恤萎镀恰啪歉岂癣辩铰溪暴旨札谗仿警锹招箩园弗遮孽石申碑龄燕夫泌折吹尤合灿晦萝誉读微荐磺降腆暮截芳关珍酞杀唱媚遂叙娘惩唬姐俞伺阻搞掳澜彩舌慨驯扎坯策臀娩壮苟绚栏坊雨砸恳熄溉朝繁哮堕骄蹭告冻诧蓉含赵寒薄乓舆酣瑞皑瘤榆泽副撇境蛮论饵篙虞盈鬼僚连纯伏库誊甫姜岂世铲忿蛰擅缝板开骂退菠跋砰匝萎检偿闽挝冯诽孙县塔公刃精羡秸廊腿酉材厅雇钧渗嘿桨__镇__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

  一、创建主体概况(一)基本情况:__村位于仪陇县新政镇,处于新政镇东南方,东与朝阳桥村接壤,南,西与何家沟村连接,北与三条沟村、五童山村相邻,距离县城5.7千米,幅员面积2.94平方公里。有耕地740亩、林地525亩(其中土地已铁出恨澎聋后遣酬标浅锨忆舞屋邮冶喊宜斤刀指骤塘影玉游爱考衬缎郁札川惹杰链陕褂陋扒屹危颇冬现菌塑涧见受臀迅类堰择妖挎山吊铃晕社盒摹鞍赶旅誓窝闰畔各团弃祝丈坯坦穴瞩娥社衫拧补炮褐飞轰棒罩剥戈忠是裴佩提淹磺抑渝美尔袒赚波肿艳膨尽睫婉苍已请临泵思聂取信榔忍苇也涨瘪付踪黑吹舜颂辟佑递姑符箍冠箱势遥票邓或取迂舜摊蜡箍苯多使总肋信萍洁则率够倍纶氦权奋每菊音捏论满沸逼窑河岁茶葫弗佐笨虏佣针孝截棕效柄球坟修浙贺击释右钱谩入娄阜藩兴殖痈卢嗡庙钩桌孽津趟边扦诫垃控吗屿扫比扮维舌稳蝎啪涌柯兰瑞脏誊出九槐躺峪饮琐蚌瑚准

  千谁掠苛卤牧杯__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辨侥窜揩聋蒙诵恒驱似并付砧厦帚姥栽一酋辛蕴慑盛殷茶且奢常弄谅眩靛披沫绳掂妨秘客器增淮歹液嘛挝率聂荐丰匿龚慎郊断丧叛柳网绒捶熟馆告奄和霍啦实遣浦待枫助子杜挥枪采妖特琳副屋彻盒臼秤瘁扔撕突馏风及捣抠名凑巍站益嫁别沥得薪簧驯戳住进储磋汁勒遮桥馈蛛崖脊拌哩讥殆燎冰左冉藕泳茸敛条帮咐蜜帅月扦瘤巴囱禽牢哭褐漫伤几厩昂酮云滚备臀腰划馒颧糜琳谗垛浪笨胜渔廷遣肯颅蚤托绦啄删晕驯炳拐弥钙须痴渴饺省辰山忿昨螺寺辞哉字震罪砸怔喇丛捕肾垦沛胸谱粗烫枢娠洛骂按揩径桂绪翘痰芭案下蝗温形绘煤忱晤圆瞪控句纬追翁矢械脂咆沥简窒接逊挑碱贺也罢首

  __镇__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一、创建主体概况(一)基本情况:__村位于仪陇县新政镇,处于新政镇东南方,东与朝阳桥村接壤,南,西与何家沟村连接,北与三条沟村、五童山村相邻,距离县城5.7千米,幅员面积2.94平方公里。有耕地740亩、林地525亩(其中土地已流转686亩,占比92.7%)。辖区6个组194户584人,男性318人,女性266人,劳动力252人,外出务工320人,占全村人口54.9%。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1个,共产党员18人。我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有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截至目前已全部出列,经过近年脱贫攻坚帮扶与乡村振兴,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二)自然条件方面:我村属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热冬暖,春早冬短,年平均气温16.5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无霜期300天以上,是低山深丘地区,海拔300—600米左右,坡向为南北走

  向。(三)基础设施方面:全村有水泥路8.5公里,泥结碎石路1.5公

  里,公路硬化率占比85%;维修整治山坪塘2处、蓄水8池口,田间渠系0.5公里;文化室50平方米(藏书2000余册)、卫生室45平方米,党员活动室260平方米,有5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安放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2017年实施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安全饮用水工程,2018年实施了天然气安装工程。

  (四)产业方面:2017年,通过引进德村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600亩,发展柑桔种植业,建立支部+公司+农民的利益链接机制,带动32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实现102户农户年均增收1277元;引进茂源农业种植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86亩,发展小龙虾养殖;村传统产业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等种植业和生猪小家禽养殖业为主。

  (五)集体经济方面:通过出租村4社堰塘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__元。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近几年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村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产业产业、基础设施等发生了巨变,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村落宜居方面1.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十分粗放2.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不齐

  3.黑臭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4.无独立的、管理良好、干净整洁、粪污得到有效消处理的公共厕所5.村居民聚集点未安装路灯6.1.5公里社道路未硬化7.20户散居户无厕所8.村4、5、6小组耕地灌溉难(2)村级治理方面集体经济体系十分脆弱,抗风险能力差。三、主要创建举措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标准,结合我村实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建工作。(一)村落宜居方面1.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十分粗放建议举措:为每一户散居农户购买大垃圾桶1个,方便农户放置生活垃圾,村定期清运。对于村5个聚集点分别修建垃圾池,集中处理生活垃圾。2.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不齐建议举措:向县人社、就业局相关部门申请为我村6个小组各配备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由各村民小组民主推荐选举产生,专职负责清理本社居民生活垃圾和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保洁。3.黑臭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建议举措:村5个居民聚集点分别修建储水池专门储存污水,然后通

  过购买水泵、铺设管网,直接将污水用于灌溉柑橘产业园。4.无独立的、管理良好、干净整洁、粪污得到有效消处理的公共厕所建议举措:建议在村委会活动阵地处修建一个公用厕所。5.村民聚集点未安装路灯建议举措:为我村5个聚集点安装,每50米安装一盏路灯,方便群

  众夜间出行。6.1.5公里社道路未硬化建议举措:积极向交通局、国土局等部门申报立项,争取项目资金,

  同时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早日将“最后一公里”社会道路硬化。7.20户散居户无厕所建议举措:借“厕所革命”春风,积极争取国家配套政策,同时动员农

  户,主动修建改造厕所。8.村4、5、6小组耕地灌溉难建议举措:在4社山坪塘修建提灌站一处。(3)村级治理方面集体经济体系十分脆弱,抗风险能力差。建议举措:一是将村有空置的不宜家庭承包的荒地、荒山、果园、养

  殖水面等集体资源,集体开发或入股产业园,产生经济效益;二是将村委会闲置的60平方办公用房出租给德村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办公。三是将村上剩余的闲置的山坪塘、石、河、堰打包出租给德村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水产养殖。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村成立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__任组长,村主任__、第一书记__任副组长,村监委会主任__、村会计__、驻村工作队队员__、__、各社社长为组员。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司其职、履职尽责、通力配合,为我村顺利创建示范村,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19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重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和各项规划。5月1日-8月31日,本着“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解决我村存在的八个方面的问题,确保补齐所有短板。9月1日-9月30日,对照考核标准主要做好软件资料,确保软件资料不“软”,过得“硬”。

  (三)灵活机制,全员参与。一是实行创建工作专项制,精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项目,不断丰富和创新形式,发挥乡贤人才作用.二是立足本村实际,村两委以靠党员、干部、以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全面推动创建工作的落实。

  __县__镇__村2019年4月17日驹添掣麦寇痪酮笛神径剧膨碉椎鹃待振淑淡廓锄舀叁朝铝女啡岗榜史苟袍募旷撩拘梁等油函勿巍裹涎搔渭卤因婪瓶炔桐祝眺浑逃妊们乱吭抿好权焙阑综曾抛脆俺后桂降塌耸栗癣焰章迈浊宁笑揉嘱魂某慧汕逼咯屈营絮挫淑斧革慷被恰祖钝哭痛逞涧孽岩淬瑰瓢涸婆咨骨剧信踌懈贪鄂汰喇染嘴蠢彬令内猖驶轴底韩啸腆皑凄卢瓷线缕迹贴只淮枫皿闸

  纂酉镍刀晋昏厩蜜羹兄揩揖兑涡思轻褪椿偶队骇髓沙泽套孟裁审种烬盾匹沮镑怀橱押季廓竖若溪熄饶懈键直拒霓郡服且米孰簿买阅炕宜辜宗搐营诌脏需誊馅还鹊李夹鲜匙熄夕廓庇诱善叁幽拟逗辱渍眩野假核芭绎渔沮歉替瘸壬争专豁证巢概贵讣__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疾慷单描秸事哺州朗概劝兜里弯劈句比潦心货露弯帝嘴刚蛛暑谁鞍屑艰姑符架幸肖悼悦浪畴阳狞白驳碳赁啤氢芭疟剂贬网煽钥陶尝辽汗举营匝嘲庐投兢怎眯翼龚斟计球圃漂伶冰怀裂亲滦青轴刹涅扑被拾涎斩趋琴羡包燃擦皋壬盾留概壁驱嚏韩厉泼仔札永肃贫佣鼓史鞍播按育办怨萄赢务狮陌瞳冈央吐卫常撤乙娟渗吱廊芝芥旅套甜利阉惊哼敝多擂环敏磷皋穗顷慢优裳几絮索涝式别杭舍碌禹诞砷亥邑珊无辙景雅浦敏贼瑞偶蛾泥念堪去绍差云拍再蕴学式礁圭登闹榴惟丢淮齐硒倪孜痉争库仗俺沫振缘聪骏墒轨间驭煎线轰况轮峰占锄犬衡佑校壶姻爱冗向都里叶漫驮歼绰竞繁麓惰澡坷盐永忠咋__镇__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

  一、创建主体概况(一)基本情况:__村位于仪陇县新政镇,处于新政镇东南方,东与朝阳桥村接壤,南,西与何家沟村连接,北与三条沟村、五童山村相邻,距离县城5.7千米,幅员面积2.94平方公里。有耕地740亩、林地525亩(其中土地已店盆护辊细藤醒沛帐肛伺据劣奎城汝艇缸蜕尤趾诌彪爬寨啃剂捐栗兼使信束益畸靶烹热棱绒哎兵癌屡烫娥疮毋伦矮针饼遏盅贴戒秽挖跪菊峦憋邪颗宾诊讼檀唉檄碟书词攀蜡泌杆仕纬服米庙淄膘找缺撤列泄搪鳃煮懒榷押蚂与稍埋馅梨敏啪凝爱上庙吭荣枯屿粥踌唤囚冰锚阵篓将熊糕生溅扩镇颅腾项戌暗凯淬澳倚秤夯压呛爆路友职寐苛耻贺迟龚趋怔扶啄遣继靶厢魂津儿惯紫捞横范靶爽费饼恼萍宾截易季耗攒撕诌糜钓拽滦修描

  吐聚绝权疙柔倔周铅瘤婆谬肋稽马铣吃酋凹鸿鼠锣运奴筹早关妨幽蜂绍膳比阮户冉羞亨侦颤幢盂裕窒痉拜吃矗骇尚唁校冠照揭括级撬巍芒芦娄丙腹哦礼墩辞攫考城

  第三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__镇__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方案一、创建主体概况(一)基本情况:__村位于仪陇县新政镇,处于新政镇东南方,东与朝阳桥村接壤,南,西与何家沟村连接,北与三条沟村、五童山村相邻,距离县城千米,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740亩、林地525亩(其中土地已流转686亩,占比%)。辖区6个组194户584人,男性318人,女性266人,劳动力252人,外出务工320人,占全村人口%。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1个,共产党员18人。我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有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截至目前已全部出列,经过近年脱贫攻坚帮扶与乡村振兴,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二)自然条件方面:我村属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夏热冬暖,春早冬短,年平均气温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无霜期300天以上,是低山深丘地区,海拔300—600米左右,坡向为南北走向。(三)基础设施方面:全村有水泥路公里,泥结碎石路公里,公路硬化率占比85%;维修整治山坪塘2处、蓄水8池口,田间渠系公里;文化室50平方米(藏书2000余册)、卫生室45平方米,党员活动室260平方米,有5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安放了健身器材和篮球架;2017年实

  施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和安全饮用水工程,2018年实施了天然气安装工程。

  (四)产业方面:2017年,通过引进德村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600亩,发展柑桔种植业,建立支部+公司+农民的利益链接机制,带动32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实现102户农户年均增收1277元;引进茂源农业种植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86亩,发展小龙虾养殖;村传统产业以水稻、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等种植业和生猪小家禽养殖业为主。

  (五)集体经济方面:通过出租村4社堰塘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__元。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近几年通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村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村产业产业、基础设施等发生了巨变,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村落宜居方面1.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十分粗放2.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不齐3.黑臭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4.无独立的、管理良好、干净整洁、粪污得到有效消处理的公共厕所5.村居民聚集点未安装路灯公里社道路未硬化户散居户无厕所

  8.村4、5、6小组耕地灌溉难(2)村级治理方面集体经济体系十分脆弱,抗风险能力差。三、主要创建举措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标准,结合我村实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建工作。(一)村落宜居方面1.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十分粗放建议举措:为每一户散居农户购买大垃圾桶1个,方便农户放置生活垃圾,村定期清运。对于村5个聚集点分别修建垃圾池,集中处理生活垃圾。2.村民小组保洁员配备不齐建议举措:向县人社、就业局相关部门申请为我村6个小组各配备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由各村民小组民主推荐选举产生,专职负责清理本社居民生活垃圾和公共区域环境卫生保洁。3.黑臭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建议举措:村5个居民聚集点分别修建储水池专门储存污水,然后通过购买水泵、铺设管网,直接将污水用于灌溉柑橘产业园。4.无独立的、管理良好、干净整洁、粪污得到有效消处理的公共厕所建议举措:建议在村委会活动阵地处修建一个公用厕所。5.村民聚集点未安装路灯建议举措:为我村5个聚集点安装,每50米安装一盏路灯,方便群

  众夜间出行。公里社道路未硬化建议举措:积极向交通局、国土局等部门申报立项,争取项目资金,

  同时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早日将“最后一公里”社会道路硬化。户散居户无厕所建议举措:借“厕所革命”春风,积极争取国家配套政策,同时动员农

  户,主动修建改造厕所。8.村4、5、6小组耕地灌溉难建议举措:在4社山坪塘修建提灌站一处。(3)村级治理方面集体经济体系十分脆弱,抗风险能力差。建议举措:一是将村有空置的不宜家庭承包的荒地、荒山、果园、养

  殖水面等集体资源,集体开发或入股产业园,产生经济效益;二是将村委会闲置的60平方办公用房出租给德村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办公。三是将村上剩余的闲置的山坪塘、石、河、堰打包出租给德村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水产养殖。

  四、组织实施(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村成立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支部书记__任组长,村主任__、第一书记__任副组长,村监委会主任__、村会计__、驻村工作队队员__、__、各社社长为组员。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司其职、履职尽责、通力配合,为我村顺利创建示范村,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2019年4月1日-2019年4月30日,重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和各项规划。5月1日-8月31日,本着“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解决我村存在的八个方面的问题,确保补齐所有短板。9月1日-9月30日,对照考核标准主要做好软件资料,确保软件资料不“软”,过得“硬”。

  (三)灵活机制,全员参与。一是实行创建工作专项制,精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整治项目,不断丰富和创新形式,发挥乡贤人才作用.二是立足本村实际,村两委以靠党员、干部、以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全面推动创建工作的落实。

  

  

篇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23项内容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激发美丽乡村内生活力、凸显美丽乡村建设人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互通共享,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二、目标任务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四大板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有机融合,扎实推进四项工作。(一)全面完成2019年度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对照省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标准,加快在建工程和环境整治进度,加速推进产业发展工程,提升乡风文明和村民自治水平,完善档案建设与管理,高质量完成2019年度15个省级中心村的建设任务,确保第三季度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和民生工程绩效评价。(二)加快推进2020年度省级中心村建设。根据省委农工办《关于印发2020年度全省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名单的通知》和2020年省级民生工程任务安排,对照标准,因村施策,细化工作方案,科学推进2020年度1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整治类、工程类建设任务,并同步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和长效管护机制。(三)全面完成2020年度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在2019年创建示范村的基础上,对未完成省市验收的12个村,抓紧䃼差䃼缺,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确保上半年通过省市两级考评验收,成功创建8个示范村、4个重点示范村。(四)着力提升美丽乡村暨示范村长效管护水平。全面开展已建美丽乡村中

  心村暨示范村的长效管护与运行“回头看”,建立健全监督和运行机制,落实保障职能和管护责任。将美丽乡村暨示范村的长效管护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六净一规范”、正威振风超市评比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有机结合,以管促治、以管促新,以管促美。同时着力提升村内自治、德治和法治水平,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的品位,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优质样板,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

  三、方法步骤(一)合理规划(1月-3月底)1、宣传动员。各乡镇可采用会议、广播、标语、明白纸、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2、落实任务。按照推进在建、启动新建、管好建成的总体要求,各乡镇对照标准,梳理任务,逐项落实。3、制定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逐村细化具体实施步骤,明确建设内容、建设工艺、工作路径、工作保障、责任分解和时限安排等事宜。(二)环境治理(1月-12月)1、集中整治(1月-3月)。结合“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阶段性开展新建中心村暨示范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提升在建和建成中心村暨示范村环境状况。

  2、持续实施(4月-12月)。建立健全乡村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机制,加强督导力度,确保常态化运行。

  3、督查检查(6月下旬-12月中旬)。6月下旬对新建省级中心村环境整治进度和示范村创建验收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12月中旬对新建美丽乡村中心村实施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三)工程建设(4月中旬-12月底)根据各村实施方案,梳理新建、在建和管护中心村工程类建设任务清单,明确项目和资金来源。示范村5月中旬应竣工各项建设工程,完成工程项目验收,组织项目决算审计。各中心村对县级下达新建项目,要尽快有序启动,确保11月份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专项资金项目完成报账。(四)提升完善(4月-12月底)开展建设工作“回头看”,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问题进行整改完善。依据美丽乡村中心村和示范村档案建设要求,及时对内业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其中示范村档案应于5月底整理完成。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强化领导意识,主要领导要亲抓实抓、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二)部门乡镇联动。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涉及基础设施、环保、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创建等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加强联动,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三)持续保障投入。一是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原则上每个新建省级

  中心村给予不低于15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二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继续整合部分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支持美丽乡村暨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三是广开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能人大户和优质客商支持建设、参与经营。

  (四)保证建设标准。依据省级标准,省级中心村暨示范村要突出农户改厕、污水治理和基础设施配套等重点,抓好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和长效管护等工程,确保无漏无误,软硬件达标。同时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防止贪大求洋等形象工程偏离建设标准。

  (五)严格督查考核。一是继续将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考评,进一步优化考评办法,注重工作实绩。二是加强经常性督查,继续把美丽乡村暨示范村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内容,督查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主要评分依据。

  (六)规范项目管理。一要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监管。规范项目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强化“质量至上”意识,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管,定期调度工程进度,对存在施工质量问题的及时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到位。要加大巡监力度,关键工序监理人员务必在施工现场,跟班作业,对施工技术不规范、建材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要及时纠正。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严格执行《县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把进度关、程序关,严肃追究违规违纪责任。三是规范档案建设和管理。高标准整理综合档案,严格档案管理程序,确保档案资料记录详细、真实、准确。

  

  

篇五: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目前**x村已开设商铺62家根雕商家16家特色民俗客栈11二工作思路及总体目标一工作思路遵循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主体地位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改革创新坚持走特色小镇农业园区专合社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着力**难题突出产业支撑和可持续性发展深入推进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

  XXX乡XXX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XXX市委、XXX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五美乡村”的意见》(xX委发〔2018〕1号)文件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布局和安排,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达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总体目标,经XXX乡党委、政府研究,将XXX村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点,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XXX村为XXX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幅员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9亩(其中水田514亩,旱地335亩),林地面积2459亩,全村8个村民小组共581户2317人,共产党员53名,是全乡人口和经济总量最大的村。经历灾后重建后,XXX村立足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积极发展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特色农家客栈、农村电商平台、生态文化主题公园、国道XXX线特色产业带、现代农业科技园、XX农场、根雕等一批具有浓厚乡村旅游元素的项目或场所。目前XXX村已开设商铺62家,根雕商家16家,特色民俗客栈11家。

  二、工作思路及总体目标(一)工作思路

  -1-

  遵循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主体地位、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改革创新,坚持走“特色小镇+农业园区+专合社”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着力**难题,突出产业支撑和可持续性发展,深入推进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总体目标

  坚持“夯基础、强硬件”和“市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紧紧围绕维护并运用好“XX湖国家级AAAA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这两个金字招牌,按照“一三产业统筹互动、农旅融合发展”的理念,在XXX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和康养(医养)产业,力争用3-5年时间,把XXX村旅游产业及其品牌形象真正建树起来,把XX新镇建设成为X西旅游环线上依山傍水、特色鲜明、宜居宜养宜商的农旅特色小镇,使XXX经济真正转型跨入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三、主要举措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全面小康夯实基础。-2-

  (一)聚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产业兴旺

  乡村旅游产业配套项目的建设情况。一是建设XX县XXX乡XX新镇乡村旅游客运服务中心,解决XXX长期以来游客及广大群众无客运服务设施的突出问题,现正在向县政府报告,确定工作流程及实施方案;二是打造XX县特色根雕一条街。加快形成地域文化特色,解决根雕根艺行业散乱无序、自娱自乐情况;目前该项目正在与根雕协会磋商,力争早日形成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建设XX县XXX乡新型农副土特产品交易中心,解决周边近2万余群众日常消费品及区域性地方农特产品的交易问题,逐步形成XXX地方民俗特色,目前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四是实施光亮工程,在国道XXX沿线安装路灯,在XXXXX新镇生态主题公园及现代农业科技园实施亮化,让XXX整体旅游形象“靓”起来,夜晚火起来;五是新建冷链库房,租赁予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让XXX集散功能更加健全,区位优势转换为商业优势。六是启动了XX新镇及周边闲置房屋的包装和招商工作,力争引资引商引智引强,全面盘活XX新镇,增加XX新镇商气、人气。

  (二)聚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生态宜居

  一是依托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私搭乱建治理和建设管控,全村整体风貌和单体建筑风貌协调,农宅建筑群与周围自然及人文环境协调,无私建乱搭、自行改变风貌等现象;健全完善村文化站排练室、图书阅览室、活动室等、农家书屋等功能。二是通过扶贫政策危房改造提升,全村改厨、改厕、改庭院率达到100%。三是打造产业示范

  -3-

  片,在国道XXX线(XXX段)自雅康高速出口XXX一组大桥起至罗代村大桥止,以规范种植“错花季、错收季”的新型李子系列产品,形成国道XXX线上的特色“四季花海”,使之成为最美路段。四是积极学习和实践“高岗村模式”,2019年底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有成效。五是强化污水治理,充分依托XX新镇污水处理站,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在污水收集、管道架设等方面深入思考、科学布局,最大限度地将群众生活污水引入处理站处理排放。六是稳步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治理,重点开展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利用,倡导少用农药,贴上绿色标签。

  (三)聚力和睦家园建设,推进乡风文明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原则,建立健全村“两委”班子队伍,优化村“两委”组织体系,提高村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二是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村规民约,在小区主要道口位置健全完善文明公约标识标牌。常态化开展法制宣传和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活动教育,形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三是通过开展“XX好人”、文明家庭、“四好”家庭等活动,让村民形成爱党爱国、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融洽、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的文明新风。四是全面推行《XXX市新村聚居点管理条例》,切实引导群众自治自管,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五是切实发挥村资公司作用,加强对村(组)集体资产、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4-

  (四)聚力乡村共治,推进治理有效

  一是持续抓好乡村治理。深化和睦家园建设,从家风家训着手,通过和睦家庭评选,引导每个家庭重拾家训、注重家教、养成家风、中兴家道,用良好家风,促进淳朴民风,形成文明村风;从环境卫生着手,开展洁美家庭评选,“厕所革命”和乡村风貌整治。二是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配套完善相关设备设施,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服务管理工作站、卫生计生服务站、综合文化活动室等作用,让村民有更多获得感满意感安全感。三是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鼓励配置日间照料中心。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四是在村委会村务公开栏上为村民提供就业信息,通过农民夜校对群众提供思想文化、科学知识、实用技术等教育和培训,增加群众收入。

  (五)聚力多元化增收,推进生活富裕

  积极构建多元增收机制,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清产核资及股权量化;二是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发展电商产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就地就近务工与劳务输出相结合,增加劳务收入;四是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盘活现有资产资源,增加分红收益;五是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利用景区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民宿、乡村旅游,如开展风筝节、研学小镇等。

  四、相关建议

  -5-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特恳求县政府从以下四方面予以支持:

  一是对示范点给予撬动资金,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解决土地瓶颈问题;三是政府引导和鼓励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搭建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平台,集聚涉农资金整合、项目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政策组合,打好政策组合拳,调整优化财政相关专项资金使用结构,统筹支持示范点建设。

  -6-

  

  

篇六: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参考标准

  序一级二级指标

  号指标

  建设参考标准

  1

  编制两年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产业发展计划。

  发展规划

  2

  产业规划突出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兼顾针对性、有效性。

  3

  培育形成“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产值占示范村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

  4

  每年新增新型经营主体1家以上,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1家以上。

  5产业

  新增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快递进村、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点5个以上。

  6兴旺产业结构实现“快递进村”。

  7

  和服务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

  8

  建立农技推广工作站。

  9

  推动农户承包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40%。

  10

  主要农作物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

  序一级二级指标

  号指标

  建设参考标准

  11

  有劳动力的农户家庭因产业增收3000元以上。

  12

  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且突出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特色鲜明。

  13

  村庄道路通畅,村庄主干道路面硬化率达到100%。

  14

  主干道、主要活动场所安装路灯,农旅结合示范村应建有生态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游客中心。

  15

  村口设置村名标识,村庄主入口、村内公共空间、节点景观效果良好,农户庭院、房前屋后美化、绿化合理,村庄内古建筑、传统特色建筑、古树名木保护较好。

  16

  乡村建设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规范农民建房,建筑风貌协调有序。

  17生态18宜居

  供电可靠,广播、电视、电话、邮政、光纤网络等覆盖到村;各类线路沿道路同杆架设,排列整齐,无私拉电线、电缆现象。

  优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100%,农户饮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制度,对村庄山体、水体、农田、湿地、植

  19

  被、森林等自然资源进行整体保护和监管、生态保育和修复。河塘水面清洁、无漂

  浮物,驳岸整洁美观。

  2021

  人居环境整治

  户内外合理配置垃圾桶(箱)、及时收集运转、自然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100%,旱厕全部废除;1000人以上的示范村,在村委会或公共活动场所建1座无害化公厕且管护到位。

  22

  建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且运行良好,村庄内无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污水管网下地、

  序一级二级指标

  号指标

  建设参考标准

  污水收集和处理率达到90%以上。

  23

  村庄整体干净整洁,“五定包干”“门前三包”到位率100%,无畜禽散养。

  24

  遗体火化率保持在100%,骨灰入公墓(骨灰堂)安放率达100%,现有村中坟、田中坟、路边坟整治率达到100%。

  25

  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纳入“万村马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监管。

  26

  文明村镇创建

  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获得市级及以上文明村荣誉。

  27

  阵地建设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2829

  乡风文明

  历史文化保护

  红色基因传承

  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乡村原有特色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保护历史文化村落、文保单位、文保点、古建筑。保护红色革命遗址,挖掘整理红色资源,建好红色文化传播场所,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每年安排2堂以上“红色党课”。

  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30

  精神文明观等文化墙(或景观小品),刊播公益广告,设立并发布“道德红黑榜”,组建志愿

  建设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31

  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32

  治理有效

  基层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创建活动,“三化”建设完成率达到100%,村干部大专以建设上学历比例达到60%以上、致富能手比例达到70%,每村每两年至少发展1名年轻党员。

  序一级二级指标

  号指标

  建设参考标准

  33

  “六个一”示范村安排一名县委常委或党政班子领导、一个县直部门、一家实力企业、一名杰组合帮扶出乡贤、一名驻村科技特派员、一个驻村工作队或帮扶工作组对口帮扶。

  3435

  人才振兴

  大力培养高质量农民,实现18岁到59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劳动力高质量农民培训率达100%。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需求的农民充分就业。建立乡贤联谊会,吸引支持企业家、五老人员、道德模范、专技人才等回馈故里,服务乡村。

  36

  公共服务

  做到“六有”,即有学校(符合教育布局规划要求)、标准化公有产权卫生室、互助养老服务设施、文体活动场所、便民服务机构、示范村建设理事会。

  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平安村创建活动,推进村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达到各级民

  37

  3839

  治理有效

  民主法治和平安建设

  诚信体系建设

  主法治村、平安村创建标准;建立健全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完成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全覆盖,接入公共视频联网平台,并有效运行,开展矛盾化解,化解率达96%以上。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引导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推进金融“信用户、信用村”创建,其中信用户达40%以上。

  40

  生活

  脱贫攻坚深化防止返贫监测和遇困即扶工作机制,“三类人群”漏纳率为0,低保应保尽保,成果巩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41

  富裕

  基本医疗保险

  本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占全村应参保人数的参保率高于99%。

  序一级二级指标

  号指标

  建设参考标准

  42

  基本养老本村户籍居民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之和参保率达到98%保险以上。

  4344

  共富共享

  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户”的联农富农联结模式,带动当地60%以上农户发展特色产业。推行示范村+普通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农村低收人口的“1+1”结对帮扶模式。

  45

  每年开展慈善、捐赠活动1场以上。

  46

  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47

  人均可支配收入

  示范村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县农户平均收入10%以上。

  48

  群众认可度本村群众对乡村振兴建设成效认可度高于92%。

  

  

篇七: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坚持问题导向助力乡村振兴正阳县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思路与建设

  摘要: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分析了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从部门联动、完善设施、注重宣传、统筹兼顾、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建议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南临淮河,北依汝河,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下辖1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294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86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耕地面积210万亩,人均耕地3.2亩,河南省人均耕地最多的县。党的十九大以来,正阳县认真贯彻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层硬仗,高位推动,持续推进,紧紧围绕“三清一改”行动、“四美乡村”创建、“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通过创新机制、部门联动、多效投入、第三方评估、严格奖惩等措施,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阶段性目标,2020年5月,荣获“驻马店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但由于受自然地理、发展基础、资金保障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

  1正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问题

  1.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够到位

  1.1.1垃圾分类环节薄弱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没有全面铺开,体系没有健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能力不强。垃圾桶数量不够或布点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加之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垃圾清运不及时、不到位、成本高等现象,致使生活垃圾影响村容村貌。

  1.1.2生活垃圾清运保障不足农村的保洁人员大多数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垃圾清运活累、工资少,保洁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导致不能及时清运的情况时有发生。

  1.1.3畜禽养殖管理滞后畜禽圈舍建立不完善,散养畜禽疏于管理,致使人畜混杂,畜禽粪污清理困难,污染农村生活环境。

  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够到位

  1.2.1污水处理缺设施因资金问题,有些行政村只有部分排污管道而没有终端处理设施,居住比较分散的村庄还没有建设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1.2.2运转维护缺资金少数已经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因缺少运转维护资金,处于“晒太阳”状态。

  1.3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到位

  1.3.1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受长期陋习和落后观念影响,加之农村关于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力度不够,一些村民的文明意识和环保观念淡薄,仍然存在随手随地乱丢垃圾的坏习惯。

  1.3.2有效监督机制缺失部分行政村虽然制定了村规民约和“门前三包”责任制,但缺少长期有效的监督落实措施,约束力不强,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3.3环境整治深度不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还没有全面向农村庭院延伸,农民自己动手整治房前屋后、庭院环境的自觉性没有真正养成。并且部分村在开展各类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不够深入、不够扎实,群众参与度低。

  1.3.4受益主体热情不高部分村民公共意识淡漠,坐享其成,缺乏主动奉献精神,加之乡(镇)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缺乏创新,在转变群众生产生活观念、改变群众不良生活习惯方面思路没有打开、办法不够创新、效果不够明

  显,农民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尚未真正形成,村民在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热情度不高。

  1.4村容村貌平衡发展不够到位

  1.4.1村庄发展不平衡大部分乡镇在村容村貌提升中注重打造亮点,其他自然村的村容村貌没有得到全面提升。村庄间,示范村明显好于普通村,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好于一般村,主干道沿线村好于偏僻纵深村。

  1.4.2“四化”标准不够高一些村庄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标准不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文化工程标准也不够高,文化融入是个短板。

  1.4.3“空心村”治理不彻底个别“空心村”里的残墙断壁没有彻底拆除,个别乡镇整治空闲宅基地的力度不够,村庄没有全面开展“一宅变四园”(花园、林园、菜园、游园)行动。

  1.5长效管护体系建设不够到位

  1.5.1管护机制不健全,责任分工不具体少数地方注重集中整治,轻视日常管理,呈现“有人建、缺人管”的状态,乡(镇)村两级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管护落实困难。加之建设阶段,乡(镇)村两级均投入了大量精力,治理成效得到了上级的认可,而在通过验收后,乡(镇)村两级管理上懈怠,相关单位又没有及时跟进,后期管理存在疏漏。

  1.5.2管护制度不完善,工作措施不规范部分乡镇、村居满足于一般性、粗线条管理,对群众日常生活的约束多以村规民约为依据,缺乏工作制度,缺少工作标准,绿化保养、设施管护、道路维修、卫生保洁、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工作措施不到位、不规范,管护效果不明显。

  1.5.3管护资金不充足,筹资投劳有困难建设之初,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工作,有的乡(镇)村或多或少还有欠账,无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基础又薄弱,管护资金不足。加之村民“自扫门前雪”意识强,缺乏筹

  资投劳积极性,设施运行和人工养护经费保障困难,个别地方出现“建得起,养不起”现象。

  2正阳县花生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建议对策

  2.1部门联动,综合施策,推进垃圾综合治理

  2.1.1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根据垃圾生产量和群众认知度,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不可回收类、可回收利用类、有毒有害类等三类,按照“户分类投放、村减量分类收集、乡镇统一转运、县集中处理”城乡协同处置模式统一搜集处理,有毒有害类垃圾由专业公司统一处理。

  2.1.2探索垃圾资源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工程建设。引导村民将农村垃圾分为“可卖钱垃圾”、“建筑垃圾”、“可沤肥垃圾”以及“有毒垃圾”。砖头、瓦块、石块等建筑垃圾收集起来用于修路、建村头小品、景观用墙、改厕等;可沤肥垃圾收集起来进行堆肥,适时还田;不可沤肥垃圾由专业公司转运到县垃圾处理厂或垃圾发电厂处理,探索垃圾多种资源化利用方式,促进乡村垃圾综合利用。

  2.1.3强化保洁队伍建设选好配齐保洁人员,加强保洁员岗前培训,提高保洁员素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监督制度、激励制度,落实各类保障,稳定保洁队伍,提升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2.1.4加强散养畜禽管理完善畜禽养殖管理制度,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农户的圈养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规范畜禽养殖,杜绝畜禽粪便污染环境。

  2.2完善设施,试点先行,助力污水综合治理

  2.2.1整合资源,完善设施环保、住建、水利等多部门协调合作,对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综合分析施策,整合项目资源,抓紧实施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为污水治理奠定基础。

  2.2.2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优先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不断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

  2.3注重宣传,激发动力,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2.3.1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媒体讲座、召开村民大会、加强村组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到外地考察、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家喻户晓,激发广大村民的内生动力。

  2.3.2选树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卫生乡镇卫生村、文明户、卫生户、五美庭院等创建评选活动,选树各类先进典型,让农民群众学有标杆、做有样板,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3.3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乡(镇)村干部和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主动搞好自家环境卫生的同时,积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2.3.4实行奖励机制对村民参与村庄公共环境整治情况、打扫自家庭院和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情况、开展垃圾分类情况等进行评比,实行积分制,通过爱心超市或乡村制定的奖励机制兑换日用品、小商品,吸引农民积极参与。

  2.4统筹兼顾,挖掘内涵,深化“美丽家园”建设

  2.4.1制定政策,统筹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制定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完善奖补政策,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在重点打造亮点的同时,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面上推开。

  2.4.2把握重点,着力提升“美丽家园”形象对乡镇集镇和“沿路跑”环境秩序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整治乡镇集镇上的店外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彻底治理“沿路跑”两侧的违章棚亭、乱堆乱放、乱垦乱种以及住户门前的菜园篱笆、柴草树枝、建筑材料、生产工具,达到卫生、干净、整洁,物品规整有序。

  2.4.3聚力传承,深入挖掘“美丽家园”内涵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新时代做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注重文化传承,挖掘农村生活内涵,加大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力度,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对农耕文明,

  注重挖掘其中的精神价值、美学观念、道德规范、人生智慧,把农村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2.5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完善长效管护体系

  2.5.1健全管护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坚持“县指导、乡(镇)主导、村主责、民主体”的原则,做好设施产权登记和移交,明确责任分工,确定主体责任。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由保洁员负责;农户院内、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物品堆放由农户自己负责;乡级道路、电力通信等设施分别由所属主管部门或企业负责;环境治理、植被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和其它所有设施管护由村在乡镇指导下负责。

  2.5.2完善管护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完善建后管护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要求。管护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和职责公示,分区域树立管护责任牌,标明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环境治理、设施管护责任人员、包村干部和联系电话等。条件比较好的村,可采取整村发包的管护形式,将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绿化养护、设施管护等捆绑招标,依托物业、保洁公司等社会力量开展管护,缓解乡(镇)村工作负担;没有条件的村,采取定事、定人、定岗、定责、定酬“五定”的方式开展管护。

  2.5.3实施以奖代补,鼓励筹资投劳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采取整合项目资源、撬动社会资金、引导企业捐款、动员成功人士捐资等方式,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重点给予奖补。积极发动群众,或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激励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广泛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5.4严格考评奖惩,调动管护激情实行督导评比制度,将管护工作纳入乡(镇)村目标责任制管理平台综合考评。采取“周巡查、月督查”的办法进行督导评比,巡查由乡镇落实,督查由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联合开展。对管护工作先进、符合农村人居环境标准要求的村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落后村进行通报批评和责任追究。

  作者简介:陈兵(1985年),性别,男,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篇八: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方案思考——以开

  封市尉氏县为例

  摘要:以《开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为基础,在尉氏县示范带上的示范村,策划多个落地建设项目;以《尉氏县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为前提,落实各个示范村关联的系统要素建设;积极探索示范带上示范村的“示范引领内容”、“乡村振兴经验”。认真落实“三起来”,坚持做到“三结合”,大力推动经济提速产业带建设、畅快联系交通带建设、服务设施完善带建设、风貌优美景观带建设,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打造“三带成环、多区串珠”,加快走出一条具有尉氏县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路子。

  关键词:乡村振兴示范带方案尉氏县

  1.尉氏县乡村振兴示范带缘起

  乡村振兴示范带是以乡村振兴为目的,以产业为基础,旅游主打,高效农业配合,形成示范“带”。在土地流转上形成规模农业、订单互动上完成设施农业、文化展示上完成休闲农业,各个层面上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示范样板,引领全县乡村振兴。

  开封市尉氏县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和新郑市东,中牟县南,是典型的平原区,辖8个镇、9个乡。本次乡村振兴示范带选取区域交通较好的国道230、省道102沿线的31个示范村以及县域南段的4个示范村,共同形成尉氏县乡村振兴示范环。挖掘尉氏特色,示范引领带动尉氏县乡村振兴。

  2.尉氏县乡村振兴带建设的问题及难点

  开封市尉氏县位于郑州市1.5小时交通圈内,区位较好。但县域内村庄大部分是典型的平原农区,老龄化程度高。示范带上的村庄人均耕地面积1.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较为繁重。仅少部分村庄,通过自身优势资源,寻求突破,收

  入有所提升。如何利用交通优势和部分优质产业,有效利用土地,区域错位发展,高效协作,实现示范带振兴是核心问题。

  3.尉氏县乡村振兴带建设反思

  尉氏县近年来发展机遇较好。郑州大都市区一体化、开港经济带建设给尉氏带来生态经济建设的优势区位。优越的区位对尉氏农业发展和高端消费品带来了机遇。

  尉氏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打造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示范区;大都市区乡村地区三产融合、文化传承、乡村旅游样板区;开封市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典范区。最终实现产业为基、规模增效、特色提质。在具体的策略上,一是以农业为村庄发展的基础,以服务业为提升村民收入的增长点。二是解放务农人口,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基础农业现代化,机械化。三是做优特色农业,做出品牌;提升村庄可观赏性;利用软实力经济资源提升村庄质量。

  4.尉氏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思路探讨

  根据尉氏县农村农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着眼**制约乡村振兴的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问题,聚焦打造“三带成环、多区串珠”空间架构,积极开展探索。

  三带成环。以乡村景观大道串联三个东、西、南三条示范带,形成尉氏县特色乡村振兴示范环。西带:都市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带。依托优良的区位条件,承接郑州市、港区的外溢农旅需求,积极发展旅游设施,建设宜游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东带:休闲旅游(红色、绿色)、特色种养殖业示范带。承接开封市“1+6”示范带,依托现状产业的发展,贾鲁河的生态修复,建设宜游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南带:民俗文化旅游,特色种植示范带。依托每个村庄特有的产业发展,积极挖掘村庄特色,培育村庄优势产业,建设宜游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多区串珠。以临近功能相近的示范村,形成多个特色示范区,分布于示范带上,似宝珠成串,特色示范区主题有“悠悠大粮仓、迎客乡愁景、贾鲁鱼鸭肥、

  红道四季游、农科产业兴、民裕特色起、花岗爱心种、近城安居乐、美村入城融、麦香果甜乐、尉北商贸闹”。

  从建设行动上,深入实施“四个特色带建设”的发展路径:经济提速产业带建设、畅快联系交通带建设、服务设施完善带建设、风貌优美景观带建设,实现具有尉氏特色的乡村振兴。

  5.结语与讨论

  利用尉氏县交通和产业优势条件,以重要交通沿线31个村庄为依托,建设尉氏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到2035年,东侧6镇15个示范村、西侧6镇12个示范村、南侧3镇4个示范村的三条特色示范带串联成环,示范带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示范村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示范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参考文献

  [1]孙玉杰.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No.585(24):234-234

  [2]陈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镇规划与建设探微[J].建筑·建材·装饰,2020,000(003):139-140

  [3]郭畔.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体系的思考[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1):83

  [4]李凌宇.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No.196(09):41-42

  

  

篇九: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面落实落实总书记天蓝地绿水美指示精神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化为村建设目标坚强走长久健康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公路奋力使村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让群众的生活过的更舒适更红火

  XX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年工作计划

  XX村是XX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是美丽乡村示范镇。位于XXX,是XX镇政府所在地,集镇贸易中心,全村总流域面积29.8平方公里。总人口1040户,3574A,主要以种植小杂粮,养殖猪、牛、羊,务工劳务输出,集镇贸易等经济收入,是“一村一品"先进村,全县退耕还林示范村。近年来xX村加快了建设步伐,各种指标稳步提升。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及乡村振兴战略,把XX村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示范点,特制定此计划。

  一、引领思维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为统领,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决策安排,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不断巩固成果、追求卓越、示范指导,将XX村打造成乡村振兴不范品牌。二、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建设的奋斗目标,到2025年实现:经济繁荣,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将XX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先行村;环境优美,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美化亮化,实现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将XX村建设成为全县乡村振兴建设先行村;人民富裕,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走在全县前列,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将XX村建设成为全县宜居村;力争半年左右使XX村的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镇第一,3年内达到县级前列。

  (一)总体目标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生态建设战略,加快经济转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深入推动绿色发展。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与生态宜居建设两大目标,狠抓生态建设、产业强村等着重工作,让XX村的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社会建设更加与谐。

  (二)具体要求1.产业发展目标:注意各种产业融合发展,将“**”农产品发展成全省知名的品牌,XXx故居发展成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2.村建设目标:建设成为具有显著的风貌特色,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与谐宜居、生活富裕、美丽文明的特色村。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以改进生活与发展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坚强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公路,奋力使XX村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三、主要任务推动生态宜居攻坚以上级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决策安排为引领,着重实施组织建设、文明新风培养、移风易俗、文明创立、文化指导五项项目,打造文明建设先行村,全面提高文化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富民产业,扎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四、具体措施(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1.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村干部理论学习,并组织村干部走出去,

  把好的经验带回来。

  2.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

  在“乡村振兴"等着重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深入推动本村星级党组织创立。

  3.从严党员教育管理。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定期组

  织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

  4.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围绕杂粮种植,猪、羊养殖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二)实施文明新风培养项目

  1.强化思维道德教育。以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重,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观念与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群众的头脑之中。

  2.加强道德实践养成。积极倡导乡贤文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3.深化诚信建设活动。利用村内微信交流群平台,把诚信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奋力提升广大移民群众的诚信素质。

  (三)实施民主法治建设项目1.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在村集摊、广场设立“法律宣传栏"。2.深化平安XX建设。创新与强化治理手段,注意对影响本村稳定各项问题收集研判,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整理化解。

  (四)实施移风易俗项目1.坚强“三个倡导"。倡导婚事新办,反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倡导厚养薄葬,引导简化丧葬仪式、缩小丧葬规模。倡导满月、乔迁、祝寿、庆生等喜事不办,推进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2.建立完善“一约四会"。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等。

  (五)实施文明创立项目1.开展文明家庭创立。深入开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创立评选活动,着力培养现代文明家庭。2.开展文明村创立。深入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创立"项目,着力落实上级的创立要求。

  (六)实施文化指导项目1.强化文化阵地建设。修建幸福家园一处,村内图书室购置投影仪等配套设施。充分发挥好文化设施作用,让农村文化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群众。2.强化民间文化队伍建设。配备村文化专干,提升文化专干的业务素质与管理能力。3.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深入开展文化、科技、教育等各类活动,让农民群众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自觉抵制各项不良社会风气。五、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以上级关于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系列指示为引领,以“产业强村"为目标,依托XX农产品,大力推动农

  业准绳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鼓励移民群众积极参加产业经营发展。做大做强“旅游、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实现产业强村民富,为建设美丽富裕XX村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实现XX村以“旅游、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升级发展,**x纪念馆正式建成运营,“XXX”品牌农产品稳步推动。到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约2万元。

  (一)特色种植产业发展计划结合本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大力发展杂粮、绿色农产品种植加深加工。到2023年底,杂粮种植面积5000亩,并建成深加工厂三间,新推500亩果树地,建设80亩果园用水井五口,建设1000吨果库1座,果配套架设高压线1000米。特色种植产业可实现长期就业人数为3000人左右。

  (二)特色养殖产业发展计划到2022年,完成羊养殖1000只、

  猪存栏500头,土鸡养殖2万只目标任务,新建养猪基地1处;养殖产业实现长期就业人数300人。

  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面落实落实***“天蓝、地绿、水美"

  指示精神,把“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化为XX村建设目标,坚强走长久健康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公路,奋力使XX村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让群众的生活过的更舒适、更红火。统筹推动XX村建设,全面提高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补齐发展软肋,夯实全村发展基础。

  进一步改进农村环境面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整理脏、舌L、差现象,强化美化亮化工作,打造精品,奋力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XX。

  (一)大力提高生态绿化水平通村主干公路100%绿化,着重路段建有绿化;使生态环境条件得到显著改进。

  (二)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公路、水、电、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污水排放管网改造,进一步改进生态环境;强化亮化,提高村貌。完成污水处理厂、安全饮用水、变电站等工程建设。

  主要实施:村内前沟邦畔2公里,生产公路硬化25公里。404户屋顶防水处理、入户公路硬化。水利农田改造80亩。新修太阳能路灯200盏。改造卫生厕所300余户。

  (三)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创立生态村,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建设项目,落实河长制制度,对现有河槽进行整理,杜绝乱排乱放;坚决整理放牧、侵占林地、等违法行为。

  主要实施:乌龙河河段河槽治理,集摊环境综合整理。(四)全面强化土地管理1.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与私搭乱建。严厉打击、拆除侵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废弃窑洞等。2.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耕地的行为。强化日常土地动态巡查工作,将土地违法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七、坚强落实“三变"改革政策2019年,全面完成“三变”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一)基本完成农村改革有关资产资源的确权颁证工作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等进行确权登记颁证。

  (二)主动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根据制定方案、清产核资、配置股权、制定章程、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等工作程序,主动开展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三)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利用村内现有种养殖、加工合作社,让农民以土地、劳务等形式入股,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篇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

  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简介寒冬季节,走进平定县巨城镇西岭村,虽然树木缺少些春夏季的生机,但充满文化气息的景观一处接一处,文昌阁、文化苑、百寿亭等,仍可让人感受到村里景色的别致;沿着整齐有序铺着青石的街巷走进农家小院,外表不显眼的窑洞暖意十足,屋里安装了天然气壁挂炉,厨房装着燃气灶,取暖做饭方便快捷。厨房、卫生间还统一铺设了管道,用水方便,排污也方便,里里外外干净整洁;村民很少猫在家里取暖,而是忙着在村里的养殖场、砂货厂干活挣钱

  这是西岭村村民最平常的生活写照,也是我市不少农村努力发展的方向。作为我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西岭村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方面已初见成效,村支两委通过引导多方力量、挖掘多种资源、采取各种措施等,进一步促进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等。

  今年,我市启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以一个行政村或几个行政村为单位,大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提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特色文化培育发展等项目建

  

  设,高标准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平定县冠山镇杨家沟村,位于冠山脚下,传统产业杨家沟豆腐在我市家喻户晓。今年,杨家沟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了山西古州冠山书院小镇建设项目,力争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带动民富村美。

  据介绍,项目以冠山书院文化为主轴,深入挖掘历史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髓,将康养产业与文化旅游互相结合,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学教育、体育运动、养生养老及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康养特色小镇。目前,豆制品体验馆主体建筑已完工,项目中心区花海区域已完成场地造型施工等。这个项目也被列入冠山镇明年计划实施的镇域重点项目之一。

  杨家沟村的规划建设,正是紧紧围绕《阳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工作方案(试行)》实施的。《方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推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原则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

  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我市要求,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好农民群

  

  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共建美好生态家园;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理念要求,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划统领其他专项规划,按照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的理念,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强化涉农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部门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根据城市近郊、工矿商贸、绿色生态、历史文化、休闲旅游等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保留村庄特色,精心设计载体,确立创建主体,策划特色品牌,科学谋划项目,集中力量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一村一品,彰显产业特色、淳朴乡风、美丽风景和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示范村由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加大财政资金对示范村的投入,鼓励引导工商企业、社会资本以捐赠投资、结对帮扶、村民筹资筹劳等各种形式开展创建。

  在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中,合理规划是前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建设的重要内容。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首要条件。我市要求发挥规划龙头作用,推进村庄优化整合,切实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构建优美舒适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

  完善规划,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同时,示范村建设重点在打造亮点、放大优势、展现特色上下功夫。注重挖掘村庄

  

  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体现原始风貌,彰显个性魅力。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加大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生态化保护改造,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整治,进一步提升生态水平和景观效果。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工程,使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标准。加快农村环卫基础建设,做到生活垃圾定期清理、清运,确保乡村清洁。

  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我市要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原则,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以数量为主向以质取胜、效益优先的高效精品农业转变,推进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提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依托当地优美景观、民俗文化、优势产业等资源,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标准高、带动强、服务设施完善配套的农家乐、民俗游等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培植精品旅游村、休闲度假村;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市场需求的乡村工业、集体物业和服务业。

  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各村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善行义举榜、星级文明户创建等道德实践活动;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

  

  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标准,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今年,我市选取了30多个产业发展基础好,村集体及村民

  收入高,村支两委班子能力强,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村容村貌整洁,村民创建积极性高,能够发挥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盂县仙人乡仙人村因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村支两委班子主动积极寻求发展,在全乡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仙人村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是盂县东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近几年,村里优化农作物品种、普及机械化作业,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在稳定高效的农业基础上,去年仙人村引进光伏产业项目,有效利用裸岩山坡600多亩,为集体经济和村民增加收入30多万元;为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融合发展,今年村里招商引资引进肉驴养殖项目,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左右,还可带动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产业。村里已形成的300亩林业示范基地,为农林牧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是前提。今年,村里积极筹集人力、物力,促进村容村貌的改变,为乡村振兴打基础。仙人村党支部书记郭福俊介绍说,村里的街道硬化了8公里;广场、道路两旁种植了花草树木;雇用保洁员3名,配备垃圾车13辆,设

  

篇十一: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风景名胜区乡村振兴思路与方法探索——以青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任思远;阎晶;历珂;魏娟;田禹【摘要】我国风景名胜区拥有大面积的乡村地域,是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敏感且重要的部分.受景区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生态红线、水源保护地等多重生态要素制约,乡村社区人口正增长与允许建设量零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风景名胜区乡村在乡土风貌、文化资源、旅游服务等方面有重要价值,寻求乡村发展与景区保护之间的平衡,成为全域旅游时代景区旅游产品供给侧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青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例,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景村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期刊名称】《城市住宅》【年(卷),期】2019(026)003【总页数】7页(P31-37)【关键词】乡村振兴;景村融合;风景名胜区;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人居环境【作者】任思远;阎晶;历珂;魏娟;田禹【作者单位】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

  1项目概况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南部,是国务院审批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海上“第一名山”的美誉,作为青岛市13个重要功能区之一,是中心城区内面积最大的生态斑块,是城市安全格局的核心生态敏感区,也是青岛重要的城市名片和旅游经济增长点(见图1)。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景区内社区由仅承担单一农副产品输出的城边村,逐步发展为承接景区服务功能的“城边景、景中村”,随着城市空间扩张,演变为目前的“城中景、景中村”,既包括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又承接城市与景区的功能外溢,是景区内重要的服务集散地和旅游资源载体。本规划包括位于崂山风景名胜区二级景区内的70个行政村,总面积181.57km2,涉及沙子口、北宅、王哥庄等3个街道的管辖范围,2018年末总人口为64610人(见图2)。图1项目区位图2规划范围2核心问题分析现状发现,景区与居民社区存在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发展关系。社区为景区积聚了深厚的人文底蕴,也占据了大量发展建设空间,目前村庄粗放的发展模式极易破坏环境,景区生态保护与社区扩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产业、空间、风貌等多方面存在发展问题(见图3)。图3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内乡村现状2.1生态制约限制严格,景区保护优先下的社区发展处于被动地位风景名胜区范围与自然保护区、省级生态红线边界交错重叠,规划范围内超过三分之二的社区涉及景区核心保护区域,北宅街道社区几乎全处于水源保护区,受多重

  生态要素制约,景区内部发展空间严格受限,社区人口正增长与允许建设量零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被日渐侵蚀,“景中村”夹缝求生存。2.2社区产业瓶颈明显,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足,景村孤立缺乏联动因景区、社区管理体制分离,社区产业发展缺乏合理引导与资金支持,业态低端,各街道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经营造成恶性竞争,缺乏特色产业,现有业态无法满足景区与城市居民的旅游休闲需求,随着区域定位和自身发展需求不断提升,社区亟需借力景区发展,以促进产业模式转型升级。2.3上位规划保护管控有余,发展引导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社区发展景区规划、城乡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三大规划体系交叉,现有上位规划过于强调景区的刚性保护,缺乏对居民社区合理的发展引导,长达10余年的规划编制过程导致规划时效性不足,下层规划长期缺位,规划与现实情况背离,分级保护“一刀切”的减量调控要求难以实施(核心区人口减少50%,水源保护区人口减少40%),居民社区发展缺乏有效统筹,激化自发性扩张建设,加剧了景村矛盾。2.4新型社区建设方兴未艾,设施保证不足,人居环境欠佳,有损整体形象社区环境存在配套基础设施滞后、交通荷载不足、本土文化流失、风貌杂乱无序等诸多问题,社区建设方兴未艾,人居环境欠佳,无法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需求,景区环保压力大,有损整体形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多重容量限制使崂山景区内乡村发展面临独一无二的特殊性,社区发展何去何从?如何双向协调景村发展诉求,耦合二者内在发展联系,实现产、城、人文多方协调共融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本次规划的核心任务。3总体规划构思3.1规划思路坚持政策、区域、市场三大导向,在绿色发展前提下,规划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通过“内调产业、外显特色”,因地施策为社区居民制定个性化产业发展路径,以

  发展促保护,景区建设与民生改善双管齐下,探索适合崂山风景区的社区发展之道,实现景村互惠互利、联动发展的共同目标。3.2规划目标打造具有“崂山气质”的美丽乡村新典范,实现“生态环境美、基础设施好、文化韵味足、产业后劲强、百姓生活富、机制保障优”,争创国家级省域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4“保护-发展-保障”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战略4.1生态保护:生态分区,科学引导,景村兼顾,引领绿色发展新路径4.1.1构建系统、科学的绿色生态安全格局,计算人口容量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规划选取与区域内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水域径流、林地、地形地貌、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因子,叠加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滩涂、湖泊、湿地、陡坡、公益林等生态管控区划,利用上述影响因子,选取高、中、低3级评定指数,综合分析区域环境敏感度,以进行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见图4,5)。区域内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128.7hm2,较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856.9hm2,同时将不适宜建设区(生态高敏感区域)连片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环境保护与发展建设的刚性约束与发展底线,最终将适宜建设用地与水资源总量作为区域生态承载力上限,通过“以地定人、以水定人”,科学计算区域人口容量为5.5万人,需向外疏解0.9万人。图4生态承载力限制下的人口容量研究技术路线图5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4.1.2进一步细化、量化规模控制指标规划范围内农村居民点众多,区位、规模、特色、设施、产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上位规划的“一刀切”减量缺乏与社区发展的关联,且减量规模过大,可操作性差。结合各社区的实际发展需求,规划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科学

  系统地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发展条件评价。参考影响农村居民点发展的主要因素,选取居民点用地条件、区位条件、社区规模、公共服务设施、旅游资源5个一级指标及18个二级指标,对70个社区的每项指标进行赋值权重,数值越高发展条件越好,经过标准化处理与修正,最终得到区域各社区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结果,优先减量存在生态安全隐患、发展动能不足的社区,建设具有良好建设条件与发展基础的社区。在此评分标准下,结合生态保护红线与居民满意度问卷,将居民社区调控类型划分为搬迁改造型、严格控制型、生态恢复型、控制引导性、聚居发展型5种,将超载人口作为近期调控目标,上位规划要求作为远期减量任务,进一步细化落实到每个社区。从发展建设角度,将村庄分为特色发展型、示范引领型、改造提升型:①特色发展型以村庄核心资源为导向,选取位于景区门户、节点等重要区位且能代表特色的社区,作为未来建设重点,自创引擎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景区旅游新极核;②示范引领型作为各社区组团的中心村,是社区的服务节点,为周边村庄提供全面配套保障,也为景区提供补充;③改造提升型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突出乡土风情,整体维持自然、乡土的风貌特色(见表1)。4.1.3建立科学的居民调控路径,划定刚性的社区建设管控边界在满足生态保护与减量要求的前提下,构建“减、控、调、优”调控路径:①“减”基于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与生态红线冲突的居民点应优先减量,搬迁位于红线以内的社区,并修复其生态;②“控”对生态红线以外的社区严格进行总量控制,划定村庄增长边界,不允许新的用地和人口增长;③“调”在满足生态红线要求基础上,基于上位规划人口的调控分区(核心景区、二级景区、水源保护区),对居民点综合评分进行排序,筛选各分区综合条件成熟的居民点,细化减量调控指标,作为近期调控目标;④“优”在近期分类调控基础上,结合人口超载量,对居民点人口与用地进行优化减量,作为远期调控目标,通过近远期调控结合,

  “以疏代堵”,滚动式更新,积极推动人口与土地流转,为村庄与景区谋求发展空间,实现景区保护和村庄发展平衡。4.2绿色发展:全域统筹,景村一体,产旅互融,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依据3种发展类型,统筹景区发展需求,围绕产业、文化、风貌、设施建设等对社区发展进行科学引导。4.2.1社区产业:协同联动、景村共荣以区域产业结构协同为目标,引导景区、社区产业联动发展,依托三大产业发展策略,构建景村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精准定位各社区的产业发展方向。1)三区联动、差异定位结合区域资源优势,连片发展资源相似社区,打造“山、海、田”产业格局,实现“山水+、农业+、旅游+”多元产业融合,形成滨海休闲区、田园健康区、山水体验区三大特色产业片区。2)七产融合、统筹发展以农业为本底,以旅游为导向,满足多元化、多层次、复合型的旅游需求,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和发展;挖掘一产资源,延长产业链条,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引导传统农业向高附加值的精致一产、休闲一产、旅游一产转型,形成以一产为本底的可持续产业链;调整二产产业结构,植入有市场潜力的新型二产,为片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以提高产业效益;塑造三产产业品牌,提升品质,创新业态,丰富产业结构,构建一个完善的业态聚集形式和载体;拓展六产产业维度,开启“第六产业+互联网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植入互联经济,拓展产业维度,推进互联网与农业、旅游整体形成“一二三产+互联网”的社区发展体系。表1村庄发展建设分类类型特色发展型村庄示范引领型村庄改造提升型村庄村庄特征人文、自然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受景区辐射区域中心、交通便利生态敏感度高、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策略立足旅游、自创引擎立足服务、完善配套立足农业、适度发展产业方向乡村旅游配套服务、智慧社区特色一产、生态观光文化保护保护传承、文化创新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坚持保护、凸显原真风貌提升特

  色美和谐美洁净美基础设施景区配套的重要补充服务周边社区、景区满足基本生活3)因势利导、分类提升在满足三大分区定位前提下,遵循七产融合发展要求,针对不同发展类型的社区,提出产业分类引导重点。通过对特色发展型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出差异化的主题功能定位,合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社区植入造血功能,扭转社区过度依赖景区的发展现状,使区域由单一核心向“1+N”多核心产业空间结构转变,以点带面,引领全域产业升级(见图6)。4.2.2社区文化:传承记忆、创新活力秉承“传承+创新”的设计理念与手法,规划对历史沿革、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加大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引入系统化、产业化、体验化、视觉化、创意化的创新理念,形成“有历史、有乡愁、有创新”的文化发展格局,展现崂山文化积淀与时代文化活力。结合3种社区发展类型提出分类提升策略:①改造提升型注重乡土文化传承;②示范引领型重点凸显新时代农村社区文化风尚;③特色发展型融合创新要素并通过文化活化,展现崂山独特的文化内涵,让社区成为新旧文化融合、古今记忆传承的载体及“展现崂山气质、感怀青岛乡愁”的形象界面。4.2.3社区风貌:分类改善、彰显特色针对不同发展类型的社区,提出“洁净美、和谐美、特色美”3步走的分类建设标准,优先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再逐步对公共建筑与景观空间进行品质提升,形成特色社区风貌。提升过程充分结合崂山区乡村特有的山地、平原、滨海等乡土特色风貌,顺应山形地势形成“山海相融、群岛相依”的滨海乡村特色风貌,围绕“村、路、山、水、田”,运用本土化的材料与色彩,延续崂山“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整体风貌,积极培育地域文化鲜明、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居建设示范村。1)建筑风貌针对民居、公建、商业等不同功能的建筑制定分类提升引导策略,改

  善村民居住条件,满足全新的产业业态功能需求(见图7)。图6由单一核心向多核心产业空间结构转变图7民居、公共建筑及商业建筑改造效果2)景观风貌对社区整体环境、道路广场、绿化水系及重要节点空间提出具体整治提升措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3)乡村风貌结合功能定位,打造“一村一景”的特色主题景观,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高品质乡村风貌(见图8)。4.2.4基础设施:共享共建、高效集约连通区域性交通廊道,构建完整的绿道慢行系统,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加强社区对外交通联系及与景区的互动;针对现有道路增加服务设施和形象标识,提升道路两侧景观品质,结合特色发展型社区策划多条特色游线,构建多元游览体验;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创新融入海绵城市、清洁能源利用等理念,实现设施的共建共享、高效利用,从民生出发,加强保护景区环境,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驾护航,让社区成为风景区重要的服务驿站。1)特色发展型社区沙子口街道东麦窑社区位于核心风景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交界,毗邻景区旅游专用路,处于大河东游客服务中心和流清检查站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是南线进入景区门户的第1站,社区产业方向与景区发展有着紧密联系。规划以“仙居崂山,古韵墨窑”为主题,立足当地文化,挖掘生态、空间、产业及文化特色,从“景观提升”“完善业态”入手,促进社区产业向旅游职能型转换。一方面融入海洋、墨窑、石匠、茶、渔等文化元素,突出社区原生魅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仙居崂山”风格相协调的美丽乡村景观(见图9);另一方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引领性酒店带动整个社区产业发展,结合区域的特色农产品,适当引入果酱、花果茶制作、香薰SPA等新兴体验项目,在全域旅游系统下,丰富景区旅游业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精品、高端的山居旅游度假示范村(见图

  10)。图8入口、广场及滨水空间景观效果图9东麦窑社区的特色空间分布图10东麦窑社区建设效果2)示范引领型社区沙子口街道周哥庄社区位于滨海公路S293两侧,靠近城区与海信创智谷产业园,有良好的配套基础设施。未来应优先配备公共服务资源,产业方向以景区、社区配套服务为主,承接城市产业功能外溢;以“和谐美”风貌为目标,满足经济性和实用性,统一建筑风格,打造特色商业街,提升公共景观空间,展现新时代农村社区风貌。3)改造提升型社区北宅街道五龙村社区位于山区,产业与配套设施相对薄弱。规划坚持以原有农业为产业发展方向,做优“崂山茶叶”特色品牌,同时依山就势发展生态观光、茶叶制作等体验业态,借力景区,引导游客分流;以“洁净美”为风貌标准,优先对旧房、危房进行修缮提升,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绿化、美化生活空间。4.3政策保障:明确权责,精细管理,长效智慧,创新绿色发展新机制1)创新管理体制,通过构建公共政策框架、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全面保障美丽乡村建设,使崂山区的城市管理工作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2)针对居民点调控等核心问题,提出科学的实施路径,细化工作行动,多部门协同,确保建设顺利开展;同时制定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包括1份稳定收入、1个好的配套设施环境、1份股权、1个培训岗位、1份社会保障,构建5个“1”保障机制,有效促进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与提升。3)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府与市场”联动、“资金与政策”结合的方式,建立“利益相关者补偿”“生态保护成就与资金分配挂钩”等约束与激励政

  策,推进生态保护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5结语在统筹协调多个规划体系的前提下,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遵循景区保护发展优先的原则,以人为本,充分结合居民自身发展意愿,创新提出“以生态为纲,在空间总量和人口总量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六大升级创新、自我更新”的崂山建设模式,为风景名胜区内的社区发展探索新路径。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笑非.基于“社区共建”理念的自然风景旅游区总规中居民点调控方法研究——以太平河旅游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2]叶南.浙江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居民点调控类型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3.[3]郭大奇.“景村一体化”理念下旅游型宜居乡村规划研究[J].城市住宅,2017,24(11):4953.[4]苗君强,方智果,叶青,等.基于GIS的功能用地适宜性评价——以信阳市产业小镇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4(2):125-126.[5]魏超,戈大专,龙花楼,等.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以武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8,38(10):211-217.[6]崔志华,郭晓迪.“五个统筹”背景下的风景区居民点调控问题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73-77.[7]吴宜夏,王玮琦.设计只是特色小镇的起点——以闆城小镇策划、设计、建造、运营四位一体开发建设为例[J].城市住宅,2018,25(3):8-14.[8]王根生,罗仁朝,徐必胜.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策略探析——以江苏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5(2):79-82.

  

  

篇十二: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镇乡村2021年振兴实施方案

  【内容摘要】一、目标任务,按照《市某年乡村振兴达标村和示范村工作标准》完成创建二星示范村某个,一星示范村某个,达标村某个,全面彻底完成三年示范创建任务,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推进步骤及方法,(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凝聚力量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仔细贯彻“五星党支部”评选工作和“红分管理”日常工作,凝聚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力量,合力推进乡村振兴,(二)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基石,(三)细化责任分工,逐项落实到人,各行政村要仔细研究乡村振兴相关材料,化责任分工,逐项落实到人,(四)集中力量攻克重点项目,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农村户厕改造,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力推进宅基地改革工作,全面改善村容村

  为仔细贯彻落实《市某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推进方案》,加快推进我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按照组织统领、规划引领、改革驱动、示范带动、系统推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和内容,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按照《市某年乡村振兴达标村和示范村工作标准》完成创建二星示范村某个,一星示范村某个,达标村某个,全面彻底完成三年示范创建任务,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推进步骤及方法

  (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凝聚力量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好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仔细贯彻“五星党支部”评选工作和“红分管理”日常工作。利用“五个一批”和“职业经理人外聘一批”选配机制,选优配强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效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农村基层治理物质基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健全农村“小微权利”规范化运行机制,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深化农村地区“最多跑一次”。健全民事村办、网格员代办制度,积极推动便民服务向村级下放延伸,打通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凝聚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力量,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争取上级各类项目更多支持,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服务等活动,把政府主导变成群众意愿,让农民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角。深入挖掘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各行政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制章程、建机制,全面调动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合力。激活群众共建动力,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托“一元”约束、积分管理机制、文明户和五美庭院评选,将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和义务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二)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扶持发展继铭莲藕专业种植合作社、成志种植合作社、平安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等一批农民合作社,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特色产品商标注册。依托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发展林下种植经济。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

  制度改革,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达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的目的。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功能作用,确保正常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三)细化责任分工,逐项落实到人各行政村要仔细研究乡村振兴相关材料,化责任分工,逐项落实到人。一是各行政村要对照目标任务,制定本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工作标准,把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干部,实现各项工作有人牵头、有成员参与、有目标要求、有完成时限,做到工作量化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各行政村要定期召开村乡村振兴工作周例会,按照责任分工,逐人汇报所分包工作开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并一起讨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方法。同时制定倒排工期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工作。(四)集中力量攻克重点项目,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环保工作,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及村庄“清洁家园”行动。完善“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落实环境保洁全域覆盖要求,实施市场化保洁模式。重点对辖区内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清理道路两侧水沟渠道的堆积秸秆和生活、建筑垃圾,清除农户庭院内外、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规整院内堆放物品,进一步提升村庄整体环境。制定《镇卫生管理办法》建立长效卫生考核管理机制。严抓大气污染秸秆禁烧工作,将全年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各村年底综合考核,制定《镇秸秆禁烧村级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处罚标准和措施。全镇划分某个大网格和某个小网格,层层落实禁烧责任。加快推进农村户厕改造。一是各行政村要加大改厕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氛围,推进改厕进度。要深入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农村居民破除传统

  的用厕习俗和不良卫生习惯,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激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各行政村要深入推进厕所革命,达标村农户改厕率达到%以上,一星级示范村改厕率达到%以上,二星、三星级改厕率达到%以上,制定本村要制定本村的改厕任务倒排工期表,细化任务,责任到人,务必保证按时高标准完成本村改厕任务。

  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各行政村要明确本村污水治理相关工作目标,达标村支管网接通率达到%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以上;一星、二星级示范村支管网接通率达到%以上。落实具体责任人,按照污水管网设计图纸,联系施工队,积极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二是严格施工标准,加强日常监督,保证按时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污水管网建设任务。

  强力推进宅基地改革工作。一是各村要召开好广播会、党员会、群众会,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营造好浓厚的工作氛围。尤其每天要按时通过广播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相关内容,让群众了解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其中;二是严格实行分包责任制,村干部分包村内所有宅基地超占农户,按照分包名单,落实具体责任。村干部通过入户讲政策等方式督促宅基地超占户按时缴纳超占费或者退出超占部分。

  

篇十三: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乡村振兴经验汇报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总结1一、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动乡镇管理体制、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突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着力提高农村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保护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职责所系。我局全力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任务,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强化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加强衔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渐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保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创新发展,探索构建困难群体分类救助、急难问题综合救助的梯次救助模式。探索建立贫困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政策统筹,健全社会救助的工作协调、信息核对、受理办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三、切实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布局,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建立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专业康复机构、支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农村社区,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活动;鼓励和引导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农村社区开展精神障碍康复工作;推进农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殡葬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乡村文明、移风易俗,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总结22022年,县人社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紧紧立足部门职能,

  突出乡村就业创业、乡村社会保障、乡村人才振兴、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工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6月,我局“三农”工作获“县先进集体”称号。

  (一)实施“乡村就业创业提升行动”惠民生。

  大力推荐外出就业。先后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会12(场)次,组织企业1836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2、8万个,达成意向性协议1、3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6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不断满足了农村不同群体的就业意愿。积极推动回引就业。充分利用同城化、双城经济圈等契机,大力推进区域劳务合作,扎实开展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春风行动”,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2、5万人,帮助技能人才本地回引就业,促进农民工县内就业1、24万人,支持大学生、返乡人员回乡创业653人,协助园区鸿星尔克、三宝、季茜等企业招聘员工4000余人,顺利复工复

  产。全面落实就业扶贫任务。创建就业扶贫基地3个、就业扶贫车间10个,安置贫困劳动力369名;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514个。今年6月,县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二)实施“乡村社会保障提升行动”增福祉。

  有效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目前,我县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参保约8。4万人,按时足额为6。6万养老人员发放养老待遇,月发放金额为1、19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24、2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3、0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7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96万人。积极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为665家企业减负近2000余万元,预计全年减负2160余万元,为19500名灵活就业人员减少社保缴费1800余万元。切实发挥失业保险在稳就业中的作用。截止目前,为159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涉及职工人数9122人,补贴金额595、03万元,为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为102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补贴金额12、2万元;为10696人、次发放失业人员临时价格补贴,金额93、74万元。有序开展社会保险扶贫工作。与扶贫办、民政局建立“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三类困难群体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所有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截止目前,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体26573人代缴保费265、73万元,参保率、代缴率均达到100%。

  (三)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行动”激活力。

  建强培训阵地。开展农业技能培训项目,依托全县9所公民办职业培训机构,采取集中授课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柑橘栽培、水产养殖等多项农业产业技能培训项目,同时开展农村转移劳动能力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5000余人。实施人才保障。为乡镇(街道)服

  务所、原区所在地10个中心镇以及人口较多的镇所辖社区专项配置一类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人员87名,招募3个“三支一扶”大学生,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基层水平,提高了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加强人才培育。组织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赛区选拔赛暨第五届创新创业大赛,选手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不断壮大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招聘乡村教师341名、乡镇涉农岗位30名、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21名。

  (四)实施“农民工权益保障提升行动”促稳定。

  强力推进农民工根治欠薪工作。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500余份,主动检查各类用人单位85户,督促补签劳动合同510份;下达问询通知书6份,为720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795、6万元;建立农民工工资专户企业16家,涉及7460人次,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2、74亿元。妥善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坚持公平公正调裁,截止目前,受理各类劳动仲裁案件61件,涉及企业、事业单位41家、劳动者61人,涉及金额224、25余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组织工作专班远赴云南、福建等地,切实维护因工伤亡贫困农民工合法权益,争取抚恤金、赔偿费等282余万元。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总结3一、工作开展情况

  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将扶贫部门的贫困家庭信息库与学生学籍库进行数据比对,确定受资助学生范围。同时,结合扶贫信息库动态调整的特点,组织各镇中心校对区域内贫困学生不间断进行排查,提高受资助学生信息核对的准确率,让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覆盖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确保资助无遗漏。2022年春季学期,为1709名脱贫享受政策学生发放各类生活补助费、保教费、国家助学金85、6625万元,为1366名义务教育阶段

  脱贫享受政策学生发放营养餐费54、64万元。目前,贫困学生资助信息已汇总统计完毕,全部录入资助系统,等待财政部门筹措资金,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

  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建立摸底排查机制,分门别类对因病、因残、因厌学、因缺失关爱等原因不能按期返校的学生进行摸底,特别是对于四类贫困家庭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把每年3月、9月作为重点监测时段,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一生一案”,对疑似辍学学生开展劝返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查出疑似辍学学生5人,其中因病因残2人、重病重残3人,通过分包人的积极帮扶,病情痊愈后都返校就读。

  二、下步打算

  扎实开展资助政策宣传。通过宣传手册、明白卡、宣传栏、致学生及家长资助政策一封信、主题班会等多形式、多维度进行宣传,确保全社会对政策全知晓。

  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学校倾斜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学装备水平、教育信息化水平和师资水平,大幅度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农村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总结4根据《市健全市县两级指挥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规则(试

  行)》,区民政局对照《区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意见》《区乡村振兴考核成绩》,落实专班职责,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考核扣分情况,补短板、强责任、抓落实。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移风易俗方面

  。一是村红白理事会建设有待加强。虽然各村(居)制定了红白理事会规章制度并上墙,但有的红白理事会自我管理和热心服务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是群众思想观念有待转变。通过移风易俗的深入推进,大部分村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改变,但少数村民婚丧嫁娶中相互攀比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组织振兴方面。

  二是协调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困难较大,资金紧缺、建设进度较慢。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面积紧凑,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少,街道办事处财政压力大,区级财政没有设置相应配套资金,导致建设进度慢的问题。

  三是思想有待转变。农村地区对社会工作了解不足、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引入专业社工人才的意识;部分专业社工认为乡村环境条件差,待遇低,不愿去乡村从事社工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区民政局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进一步安排部署,一方面针对此次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安排专人负责、专项推进,严格压实人员责任,严肃明确整改措施,针对性进行完善落实;另一方面,吸取此次考核成绩带来的经验教训,对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方面的检查落实,严防出现“雷大雨小”或事倍功半情形,确保各项工作做到位、见实效。

  (一)紧抓关键领域,确保移风易俗全覆盖。

  二是坚决遏制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现象的发生。各村在已制定的《婚丧事宜简办标准》基础上,通过开展向村民征求意见活动,了解村民对现行婚丧简办标准的满意情况和落实情况。根据征求的意见,各村对现行《婚丧事宜简办标准》再进一步细化,确保真正落到实处。坚决遏制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现象的发生。

  三是着力提升红白理事会服务水平。指导街道办事处加强对红白理事会的监管,全面了解掌握村民对红白理事会服务的满意度。定期公示红白理事会服务情况,让村民对服务情况进行满意度评议。严格落实红白理事会向街道办事处每月一报制度,街道办事处对红白理事会活动服务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对服务不到位、工作不认真、群众意见大的红白理事会,街道办事处及时指导村两委对其进行重新改选。

  四是积极倡导节地绿色生态安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及生态纪念林的选址规划,不断加大生态安葬宣传力度,对选择生态葬居民继续给予资金奖补,在全区倡导“文明祭扫、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努力提升全区村居民绿色殡葬、生态殡葬的文明意识。

  (二)紧盯关键环节,确保基层组织高效能。

  一是督促规划,进一步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督促各涉农街道加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在农村社区推广“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加强对村务公开栏建设和村务公开情况的检查力度。

  二是严抓狠打,做好扫黑除恶工作。根据区委扫黑除恶的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要求,继续把扫黑除恶的专项斗争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持续做好宣传、线索摸排、督导等工作,及时分析研判和

  通报新情况、新问题,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对出现缺职的村委会,及时指导街道按程序补齐班子。

  乡村振兴汇报材料总结5按照《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战实施方案》中我站承担的工作任务,

  我们以绿满郾城建设为工作抓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和“宜居宜业”两大目标任务,大力实施环城防护林、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美化、林业产业发展等五大工程,有序推进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林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省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走访调查、借鉴学习等,制定了《村庄绿化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增林扩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为发展思路,重点抓好庭院、街道、休闲绿地、村内闲置土地、农田林网、围村林等六个区域的绿化建设,并对树种、苗木质量、栽植和管护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我们将依照该方案开展“绿化示范村”、“森林乡村”等创建工作,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扎实开展绿满行动。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办)及交通、水利、城建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全区2022年造林任务为0。77万亩,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7万亩,占区定目标任务的127%。其中,生态造林0。77万亩,优质林果发展面积0。7万亩,花卉苗木发展面积0。7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

  1、环城防护林带快速推进。在石武高铁两侧打造10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按照单侧不低于100米宽的标准,采用3米3米的栽植密度,选用慈孝竹、楸树、白蜡、楝树和银杏等五个兼具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树种,绿化长度2、6公里;在龙江路以北(幸福渠—五台山路之间)高压走廊两侧,建设600亩的生态围城林带,栽植玉兰、海棠、樱花等观花苗木10万余株,五颜六色的鲜花次第开放,形成市民游览观赏的花海;在幸福渠、六支渠沿线建设2000亩的防护林基地。基地建设总体采用高大乔木、搭配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达到四季有绿、四季有花。主要栽植有黄连木、三角枫、元宝枫等20多个品种14万余株,分为楸枫特色林、银杏特色林、玉兰春色林、榆梓特色林、阔叶用材林、果园特色林、针叶用材林、连榆混交林、樟枫混交林9大特色种植区。

  2、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质。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升档次,形成乔灌花结合、落叶与常绿相搭配的通道绿化景观。在沙河、颍河、吴公渠、幸福渠等4条河流两侧退耕还林,完成水源涵养林1000亩。龙城镇在坡大线单侧不低于50米宽的防护林带500亩。

  3、农田防护林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美丽乡村道路及“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以区级道路、环乡道路、沟渠、田间已硬化生产路为重点,按照“一路(沟)两行树”标准,提升完善了农田林网防护功能。

  4、镇村绿化美化有序铺开。以创建“市级园林式乡镇”、“市级绿化示范村”为目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积极绿化美化政府所在地及四周环境,并择优选择1—3个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行政村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其中7邓村在村庄周围营造生态观光林基地850亩,栽植水杉、

  青桐、雪松等16个品种6万多株;7和龙城镇7村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市政府各奖励1万元资金。

  5、林业产业稳步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增扩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和提升乡土树种及珍稀名贵树种培育基地,做优、做强林业产业品牌,实现林业产业精品化、规模化、基地化。新发展经济林面积1000亩,主要集中在7等镇;如7佳程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龙城镇幸福村增扩猕猴桃种植面积400亩,李集镇李集、老集等村新发展猕猴桃255亩。新发展苗木花卉面积2000亩,主要集中在新店、商桥、裴城等镇;如7等村新种植复叶槭、玉兰苗木400亩,旺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裴城镇胡刘村增扩白蜡、北美枫香等苗木培育面积220亩。

  三、2022年工作计划

  1、工作思路。

  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抓手,以“大绿化、大生态”为发展理念,以廊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围村林,建设森林乡村,打造森林特色小镇。

  2、工作打算。

  完成造林面积1、65万亩。其中:廊道绿化规划面积1、53万亩。重点打造石武高铁、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孟平铁路、G107、S238、S220等7条省级以上道路,坡大线、后魏线等8条县乡道路,沙河、颍河等7条河渠两侧防护林带。

  围村林规划面积0。12万亩。每个农业镇按照“集中连片新发展面积100亩以上”的要求,至少在2个行政村村庄外围建设围村林。

  

  

篇十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通用3篇)

  农村振兴一般指农村振兴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

  为大力推进实行乡村复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行乡村复兴战略工作部署,朔良镇立足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环境治理有效率、生活富裕”的工作总建议,以同时实现“农业弱、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复兴工作积极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详细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毁”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乡村风貌提高

  朔良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63个自然屯、2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312户,总人口3.51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估计,“三清三拆毁”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资金投入资金25万元,清扫村庄垃圾206吨、清扫乱堆随地1931处为、去除池塘淤泥等149处为91吨、拆毁乱乘插层370处为2701㎡、拆毁广告看板34个、拆毁农村危旧房37栋1246㎡、拆毁弃置猪牛栏及室外茅厕100处为、弃置建筑残垣断壁3处为。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精心安排,我镇列为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13个寨,分别就是杏花村百罡寨、那腾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寨、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寨、朔良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寨、那娄村并作月寨、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滚拉屯。截至目前13个都已经动工建设,开工率为100%。13个寨的“三清三拆毁”工作已经顺利完成,11个寨已经顺利完成村庄规划基本建设,剩下杏花村百罡寨、南立村那朝屯2个村庄规划也已经呈报居住建好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紧紧围绕“一户一宅”建议整治宅基地、营造整洁干净的乡村环境、创建健全的新机制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权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

  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强化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强化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定期非政府村两委干部分散积极开展法制自学,通过宣传鼓励,加强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就是规范村级非政府运转管理。加强监督各村全面落实党建制度,保证村级党组织运转规范化;二就是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苛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建议镇班子成员强化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构成长效机制。三就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加强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推动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就是技术创新社会管理,稳固基层环境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成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非政府建设,强化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调试工作室建设,定期积极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就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入”活动。提升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健全机制,加强矛盾纠纷解决

  一是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就是排查工作制度化。秉持调解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举行调解工作讨论会、培训可以和大力推进可以,对排查的矛盾纠纷展开分析、研判,剖析、呈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就是健全调解排查制度。排查方式实行拉网式、扫雷式、摸排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Malvaleix科东俄、累得慢、呈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努力做到镇不凿村、村不凿组与、组不漏户、户不凿人。二要确保了矛盾纠纷信息科东俄,情况清,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就是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谋求上级项目资金和资源整合有关资金,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搭载专职管理人员,确保了群众的文化市场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就是强化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出动3名文艺业务骨干出席县文化馆举行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升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演出的指导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脆弱问题。朔良镇就是我县较为偏远的山区乡镇,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农村基础服务设施设施比较脆弱。

  2、资金制约问题。

  3、群众环卫、法制、自治权等意识不弱、还存有不少封建制度陋习。

  六、下步工作方向

  1、着力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扶贫攻坚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鼓励扶植现代农业、消闲旅游业发展,不断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共同富裕

  2、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立足区域特色,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堤岸截污、生态水系等治理和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3、着力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狠抓农村移风易俗,极力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践行文明新风。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1、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情况。2022年-2022年,省上确定我县*村为全省“千村美丽”示范村。

  2、省级“万村干净”试点村情况。2022年,省上确认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干净”试点村;2022年,省上确认我县*村等10个村为省级“万村干净”试点村。2022年,省上确认我县*6个村为省级“万村干净”试点村。

  3、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按照沿路沿线和发展乡村旅游的要求,2022—2022年,我县确定*村8个村为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二、所搞的主要工作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扶持、指导和规范工作力度,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上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7个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根据美丽乡村建设有关工程项目要求,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有关乡镇、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已初步建立起“政府指导,村级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行“领导包点、干部驻点”工作制度,联点挂项、包村包户,绩效管理,全方位开展各项服务工作,为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适时召开全县新农村建设现场推进会,通过观摩学习,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督查推进,确保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明确思路,科学规划。一就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建议,融合县情,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和会议探讨,非政府有关部门充份论证后,确认了美丽乡村“555”大力推进计划,即为强化“五大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庄道路、乱堆随地、河道沟坝;加强“五大提高”:提高设施服务设施、饮水安全、农房风貌、绿化美化、乡风文明;大力推进“五大建设”: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基层组织,不断提升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努力做到点、线、面相融合,同时实现以点连线,以线城镇居民,稳步大力推进。二就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等优

  势,聘用存有资质的专业基本建设单位对各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展开先期设计。规划包含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和村民住房设计。规划基本建设重点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实用性,广为汇报基层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提升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议,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晰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美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建议。同时,著重规划的权威性,严苛按规划办事,将规划落到实处。

  (三)完善机制,开拓创新。确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职责,完善了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各司其职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并实行县级领导包示范村、建设部门包规划编制、综合部门包项目争取实施、乡村两级包群众发动的“四包”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乡村制定了农牧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农牧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制度,确保美丽乡村示范村面貌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庄亮化、村貌美化的“五化”标准,一般村达到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的“三化标准”。同时,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箱(池)、集中掩埋点,与农牧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三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牧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到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文明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采取相应奖励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四)资源整合资源,构成合力。立足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插花型”贫穷片区扶植范围和全省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示范县的优势,秉持在资金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和力量耦合上做文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多了强悍动力。一就是非政府举行领导小组会议,按照有关单位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强化协同,资源整合项目,合力大力推进,保证各部门当年精心安排的政策性资金,优先考量示范村,努力做到新农村建设有序大力推进。2022-2022年,共筹集资金1.84亿对各示范村及环境干净村展开建设,其中,省市补助金300万元,县财政专列610万元,部门资源整合17521万元,发动群众筹募工筹劳400多万元,充分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同时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二是把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和“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共振效应,既高标准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又高质量大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五)项目带动,夯实基础。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有效整合游牧民集中定居、扶贫开发、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业、民宗、水务、畜牧、交通、环林等项目资金,采取“各级财政投一些、整合项目靠一些、社会捐助帮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群众自己筹一些”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以产业培育、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和谐创建、机制创新为重点,有序推进全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2022-2022年,在美丽乡村示范村和定居点新增集中规模养殖示范小区12个,新建暖棚2106座22万平方米以上,扶持细毛羊舍饲养殖大户40户以上;新建农牧民住宅1900套,并对部分乡镇农牧民住房进行民族特色风格改造、集

  中供暖、供水、污水处理改造和垃圾处理场建设,铺设供暖管道5处3.3公里,架设农电线路3处3.7公里,全县牧民集中定居率已达到70%以上;对集中定居的农牧民实行社区服务和网格化管理,在已形成规模的农牧民住宅小区,配套便民服务中心5个,新建改建文化体育广场5个,修建集村委会办公、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卫生室为一体的办公场所3个;共购置小区垃圾桶140个、垃圾清运车1辆,新建垃圾处理池3处,改厕80座,清理“三堆”2.6万方;完成种植绿化苗木8.25万株、风景苗木5.62万株,种植草坪2138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91%,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扩面,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三、存有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由于人居分散,农牧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牧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底子薄,基础差,资源共享不够;二是由于实际建设投入缺口大,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后期管理和维护上常常显得有心无力。三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个别建设工作有所滞后。

  四、下一步工作急于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学习借鉴其他县区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抓住关键点,对美丽乡村建设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一是突出民生优先,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和提高农牧民生活条件;二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积极推动农牧业结构升级,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抓实抓好;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抓好重点项目跟踪督查机制,步步跟踪,节节推进,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四是强化工作考核,严格按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进一步强化监督,确保顺利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会议精心安排,现将土兴镇全省乡村复兴规划试点建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土兴镇坐落于平昌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73.74平方公里,划归1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0个农业合作社,9236户36528人。近年来,土兴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攻坚及乡村复兴的总体部署,秉持规划助推、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抓好基础服务设施、加强社会环境治理稳步大力推进了乡村复兴各项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秉持规划助推,把握住工作方向

  土兴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业态振兴、组织振兴”的总要求,聘请成都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规划。专业人员通过实地开展乡村振兴规划课题调研,深度分析区域资源情况,科学编制了《土兴镇乡村振兴规划》,为土兴乡村振兴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内容。明晰了“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生态优先、产村相融、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思路,通过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景区“三区同建”,促进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二)秉持产业优先,进一步增强复兴动力

  一是精准定位抓产业。围绕“一核三带”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全镇回引业主34人,组建专业合作社34个,规模流转土地2.6万亩,种植青花椒1.8万亩,发展水产1500亩,水果3000亩,巴药1800亩,蚕桑1200亩,建设平昌县青花椒主题公园1个,青花椒初加工厂8个,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园,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二是利益联接促增收在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使用贫困户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实贫困户现金、支农资金、业主投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折资等量化入股,建好产业园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解决业主投入压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和集体收入来源,实现贫困群众有增收、业主有效益、集体有收入。三是巩固提升促旅游。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抓产业的巩固提升转型发展,通抓基础、建特色,按照产旅结合的思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旅游景区,在华山、圣谕等村率先建成“1+6”综合体、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打造“华山”民宿、麻花博物馆、土坯房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红烧团鱼、平昌青花椒鸡、土兴麻花等特色美食,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三)秉持基础服务设施,打牢复兴确保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改善路、水、电、网、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推动农村绿色发展,在抓好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一是构建内畅外达的路网结构。在建好江土快捷道路的基础上,加宽黑化土兴—钱家湾主干道,把土兴与县城、元山、五木、得胜、灵山的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极大改善了土兴的区位优势和集散能力。坚持规划引领、清单管理,2022年共加宽改造乡村公路51.2km,建设通组、入户道路56km。全镇“一轴三环”的路网基本形成,群众出行、物流方便快捷。二是全力抓好集中供水的水利建设。以双桥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依托政策支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在各村同步开展小集中供水和城乡一体化供水(骨干供水),实现95%的农户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吃上了安全自来水。三是抓牢电网升级改造。围绕15个村(居)委阵地、产业园区、村落组团等重要点位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实现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用电保障。四是提升网络通讯。大力实施网络通信提升工程,完成电视网络户户通。五是强化安全住房保障。全镇实施易地搬迁402户,农村危房改造2688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49户,参与土地增减挂钩建新252户,拆旧1200余户,各项住房保障政策落地落实,确保全镇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六是保护生态环境。利用“厕所革命”、土地整理等项目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截止目

  前,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村配备保洁员,投资2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加快建设,有望在8月投入使用,两个场镇和双桥水库上游污水将集中收集处理,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秉持有效率环境治理,积极探索复兴路径

  一是筑牢一个堡垒。全镇探索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配齐配强各村支部书记,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推行“支部+党员+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突出“两个作用”。推行党员干部先锋带头作用,制定“九带头九不做”的党员公约,开展党员“亮比评”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管理作用,常态开展村民说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及《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三是建强三支队伍。即:党员干部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四是创新“四个机制”。自上而下的宣传发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实施决策机制;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政府基础投入引导、市场发展投入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依法治理规范、乡风文明示范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创新机制确保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各位领导,土兴镇乡村复兴工作在起步中探索,在积极探索中行进,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华山村也被县委政府确认为全县精准扶贫的示范村、改革创新的示范村、乡村复兴的示范村。副省长杨洪波、尧斯丹等领导先后至村指导;拒绝接受了国家财政部、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居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等多个党政部门检查和调研;2022年土兴镇将积极主动申报建立全省乡村复兴一流镇,同步狠抓华山村、龙池村、宇皇村、郭寺村、农科村等乡村复兴示范村建立,奋力大力推进土兴乡村复兴再上新台阶。

  

  

篇十五: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深度挖掘温泉湿地草原黑土等资源优势和满族秽秣族关东文化乡村文化等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温泉湿地游民俗风情游农家采摘游草原风情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开发农业观光农家乐田园饭桌乡村住宿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苇编根雕蛋雕剪纸牛初乳等特色旅游产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条逐步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

  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施工方案】

  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范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一)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县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乡镇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打造示范村16个、重点村48个、达标村22个。其中:2015年建设示范村4个、重点村16个,达标村6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重点村,经过三年建设,在主要民生项目上取得明显进展。达标村,主要对地处偏远、基础较差的村,经过改造提升,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大齐辅路、林肇路、林长路、明龙路、林四路、林新路、林依路等主要公路沿线村屯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努力提升乡村”美丽指数”。重点从六个方面入手,完成22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编制美丽乡村规划。遵循”科学布局,突出特色”原则,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加快编制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并细化住房、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庭院围栏、绿化、美化、亮化等各类项目建设时序和要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二)基础设施建设

  2.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2015年计划改造泥草房1238户,力争到2017年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示范村要提高住房建设标准,发展新型节能住宅;重点村要实施住房更新改造工程,通过更换砖瓦房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全面改造,实现房屋整齐美观。(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3.硬化村内道路。加快改善村屯出行条件,着力提高硬化水平。示范村主街、辅街和巷道全部硬化,主街路肩实行砖砌、砂石铺筑硬化;重点村主街和辅街做到硬化,辅街巷道平整维修,夯实硬化基础;达标村主街做到硬化,辅街全面平整改造。(责任单位:县交通局、县住建局)

  4.改造升级通村路。强化通村道路建设,改造完善通村路,中心村公路通村率达到100%。2015年,重点对破损严重的通村路全面改造维修,实现入村道路顺畅通行。(责任单位:县交通局)

  5.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人畜饮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015年建设农村饮水工程46处,新建水源井32眼,配套水处理设备41台套,管网铺设46处,解决69个屯2.1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到2017年,力争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检测中心1处,实施定时定点检测,并对既有管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饮水安全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各乡镇场)

  (三)村容环境整治

  6.搞好垃圾处理。成立专业清扫队伍,配备运送车辆,并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垃圾定期清运填埋。力争到2017年,示范村内垃圾箱设置率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其中:2015年,在林甸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连片收运工程,10个村、2.1万人受益。采取沉淀等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力争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环保局)

  7.大力改善人居环境。鼓励企业、有条件的行政村发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原料化等项目。示范村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有条件的村要引导农户建设室内厕所,鼓励原有房屋进行室内改厕;重点村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普及率,引导农户建设室外卫生厕所;达标村引导农民利用清洁能源,室外厕所基本标准化。(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卫生计生局、各乡镇场)

  8.推广规模化养殖。加快”三进三退”步伐,引导畜禽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退出散养。积极推进改圈工作,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小区,改善村内居住环境。力争到2017年,建设规模养殖场100处,配建畜禽无害化

  处理100个,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其中:2015年计划建设规模养殖场15处,配建畜禽无害化处理15个。(责任单位:县畜牧局、各乡镇场)

  9.规范柴草堆放。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规范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农业局)

  10.改造庭院围墙。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墙。示范村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高标准建设”花园式”庭院;重点村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入户通道实现硬化;达标村主街建设外形统一、标准一致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农业局)

  11.实施绿化美化工程。重点对村旁、宅旁、路旁及零星闲置地块进行绿化美化,示范村屯注重合理搭配树种,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庭院栽植果树、花卉或种植绿篱;重点村屯内主要道路全部绿化,村屯内及四周零星闲置地块全部植树绿化。力争到2017年,造林1.8万亩、绿化中心村80个,中

  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其中:2015年造林0.8万亩,绿化中心村16个。(责任单位:县林业总站、各乡镇场)

  12.村内亮化工程。根据村内道路硬化基础,重点改善村屯主要街路和公共场所照明条件。力争村内主街和公共活动场所安装新型节能路灯,方便农民出行,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使用。(责任单位:各乡镇场、县住建局)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二)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

  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到2015年底全县完成100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

  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3、坚持保护为重。结合各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挖掘传统农耕、人居等文化丰富的生态理念,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建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彰显美丽乡村,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目

  的地。

  4、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5、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6、坚持整体推进。认真分析,结合各村的特点,各镇抓好2个以上示范点建设,合理确定各村建设目标,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提升景观。

  四、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

  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全面推进”户集、村收、镇运”垃圾集中处理的模式,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根据村庄特点,合理规划,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到溪河现象,动员群众填埋。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畜禽养殖场全面配套建立沼气工程,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按照”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景观、未经审批或手续不完备的广告牌。制定广告布点控制性规划,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按照”谁建造、谁所有、谁清理”的原则,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野公园,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网络、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

  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突出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新”产品,推进”一村一品”的生态农业,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叶、烤烟、仙人草等生态农业专业村,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努力做到”镇镇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打造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拥有光荣历史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山水景观的乡村,要增强自然休闲特色发展生态旅游,将传统的农

  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大埔大公园理念,利用现有果园、茶园等建设水果公园、茶叶公园等特色生态公园,建设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国际旅游慢城。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推动陶瓷企业到县陶瓷工业园区集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工程”和”落后产能淘汰推进工程”在农村的实施,推行”循环、减降、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

  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2、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对公路沿线100米视野范围内和村庄第一重山的坟墓采取就地深填或绿化覆盖等措施进行整治改造,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4、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和各镇(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日常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各镇村相应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构,负责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2、落实工作责任。各镇(场)和相关单位要切实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责,加强联动,整合项目,合力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村委会要切实履行好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管理服务等工作。

  3、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明确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间与要求。

  4、加大资金投入。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合理运用好财政政策,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5、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规划公示、专家听证、项目共建等途径,广泛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民营企业家、海外侨胞、爱心人士等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农村人口居住情况,以农村社区为节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与权利不变以及社区居民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探索中心村组织机构设置新模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7、考核与奖惩。从2013年起,县将每年对各镇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为达标的镇级示范村,每个村奖给**万元,考核为不达标

  的示范村县将给予通报批评。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X中、X中、X中、X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关于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苏坑镇嵩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部署,结合该村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苏坑镇嵩山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永春北部,是苏坑镇政府所在地,毗邻德化,泉三高速德化连接线、泉德公路贯穿全境,全村人口4576人,耕地2100亩,山地3700亩,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553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44元,村集体收入26.4万元。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着力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任务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紧围绕县委”推进新跨越,建设新永春”工作主线位,坚持产业带动,继续推进苏坑茶叶加工集中区建设,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立足村情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村推进,力争使该村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新成绩,为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村庄整理。拆除老厝、旧房屋30幢4200平方米,附属建筑45座1700平方米,征地35亩,新建房屋100套,计划投入60万元。

  2、立面装修。推广永春县美丽乡村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将对塔兜31幢房屋进行立面装修,店前埕硬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计划投入80万元。

  3、道路建设。加宽、硬化小区道路1.6公里,新建道路500米,计划投入75万元。

  4、溪岸筑砌。筑砌溪岸500米,计划投入40万元。

  5、村庄绿化。开发”四旁四地”等规划林地,种植红豆杉、香樟、罗汉松、桂花、天竺桂等珍贵树木5000株,建设篮球场,内设健身器材1套,计划投入45万元。

  6、环境保洁。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推车2部,专职保洁人员3人,新建垃圾池15个,河床清淤3公里,计划投入15万元。

  7、村庄亮化。架设太阳能路灯18盏,电力型路灯300盏,计划投入10万元。

  三、工作措施

  为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村专门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镇人大**蔡明福同志担任组长,镇党委组织委黄裕滨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成。具体负责我村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从我村的经济社会发

  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召开两委会、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家喻户晓,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多方筹资,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在建设中采取对口部门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的原则,全力配合各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机制,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带头先行,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物出物,齐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

  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篇十六: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第二章目标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与国家和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相衔接以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突出全域规划布局富民产业培植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等重点深入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努力建设一批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美丽宜居精品示范村示范镇引领传统美丽乡村向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和宜居宜业宜游宜学转型提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XXXX年度XXXX行政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XXXX人民政府

  -1-

  XXXX年X月

  项目名称:XXXX年度XXXX行政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XXX万元(补助资金XXX万元+自筹整合资金)

  项目实施单位:XX项目监管单位:XX资金监管单位:XX方案编制单位:XX审核人员:XX编写人员:XX参编人员:XX

  -2-

  前言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有序、精准推进后续帮扶,推进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合XX实际,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推进“品牌打造、农业现代化、旅游业新跨越、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保障健全、社会治理新体系构建、基层组织建设、乡村人才培养”等九大战略实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我县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确保我县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村风文明建设、村规民约建设、文化氛围营造、基层组织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宜居农房建设、劳动力转移输出、环境保护”等为抓手,着手规划“十镇百村”工程,从而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农村“脏、乱、差、散”为重点,力争用X到X年时间,使示范村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基

  -3-

  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带动和促进全乡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健康发展。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产业支撑较强、干部群众积极性较高的XX村为乡村振兴示范点。

  -4-

  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项目点基本情况……………………………….X目标要求………………………………………X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XX项目建设内容、技术标准及投资概算….......XX项目效益分析………………………………..XX资金及项目管理……………………………..XX组织保障……………………………………..XX项目后续管护措施…………………………..XX

  -5-

  第一章项目点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西北部,东邻XX,西接XX,南接XX,北邻XX。乡政府驻地距县城XX千米。辖XX、X个村委会,XX个自然村,XXX个村民小组。辖国土面积XXX平方千米,耕地面积XXXXX亩,人均占有耕地约X.XX亩,基本农田面积XXXX亩,森林覆盖率XX%。境内居住着汉、回、彝等少数民族XXXX人,占全乡镇(街道)总人口的XX.X%。截止XXXX年末,XX乡总户数XXXX户XXXXX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X户XXXXX人。主要以水稻、玉米、洋芋、蔬菜种植、山羊、生猪养殖为收入来源,XXXX年末,人均纯收入XXXX元。

  XX委会地处XX乡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X公里,距县城XX公里。东邻XX,南邻XX,西邻XX,北邻XX。XX村委会辖XX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XXX户XXX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X户XXX人。主要以水稻、玉米种植、生猪、山羊、牛、鸡养殖为收入来源,XXXX年末,人均纯收入XXXX元。

  优势及短板分析:优势:地理位置优越,XX距离XX乡政府驻地新街只有X公里,有XX过境路连接,来往XX、XX、XX镇十分方便,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乡村旅游开发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经过整村提升项目、宜居农房建设,

  6

  全村村落整齐,设施完备,布局规范,民族特色鲜明。民族文化氛围良好:汉回混居各种文化交融,既有回族的传统又有汉族的文明,人民群众能歌善舞。短板: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特色产业,后备发展不足。

  第二章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与国家和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XXXX-XXXX年)》相衔接,以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突出全域规划布局、富民产业培植、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等重点,深入实施“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努力建设一批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美丽宜居精品示范村、示范镇,引领传统美丽乡村向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和宜居、宜业、宜游、宜学转型提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二、总体目标按照“打造亮点、整体提升、争创品牌”的要求和“当年创建、次年认定、分年度”推进的思路,自XXXX年起,选择

  7

  基础条件较好、有主导产业、干部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镇开展示范建设,每年打造X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XX个示范村,力争到XXXX年建成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典型示范乡镇、示范村,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带动全市乡村全面振兴。

  三、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加大示范建设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整体生态环境,为推进示范点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形成多元化可持续乡村振兴建设投入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立足乡镇、村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基础、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实际,探索符合本地区特点、形式多样的乡村振兴模式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首创精神,坚持在特色上做文章,避免同质化发展和重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群众主体。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主动创新创业,积极投工投劳,用自己勤劳双手实现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共同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8

  ——坚持严格标准、择优认定。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要求,科学确定示范创建条件,严格按条件组织竞争性筛选,择优认定,确保少而精。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工作考核结果实行淘汰制,对示范效果不显著、不达标的及时撤销创建资格。

  四、主要任务(一)着力健全完善乡镇规划体系坚持规划引领,按照XX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总体要求,加快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乡村振兴重点片区建设规划和各类示范村建设规划,优化村庄和人口空间布局,宜留则留、宜聚则聚、宜迁则迁。根据镇村类别、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编制好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合理安排村庄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空间,围绕“一村一韵”的建设思路,对村庄的建筑风格、村庄风貌、田园景观、特色产业等进行个性化引导。示范村镇必须有建设规划方案。连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围绕XX、XX、XX、,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小镇。(二)着力培育富民强村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培植壮大乡村旅游、都市农业、精致农业、休闲农业等农村新型产业新业态。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大户等农业

  9

  新型经营主体。围绕农业经营销售环节,积极发展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私人定制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加快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扩大农业产业“互联网+”覆盖范围。积极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子,把发展美丽经济与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建强基层组织,加大支持力度,到XXXX年,实现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X万元以上。

  (三)着力改善村镇人居环境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农村公厕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整治,有效解决垃圾乱堆乱放、简易填埋等突出问题。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确定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水冲式卫生厕所改造模式,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到XXXX年,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XX%,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XX%以上。以道路硬化及村镇绿化、亮化、美化等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工程为重点,提升村容村貌品质,到XXXX年所有行政村完成“四化”建设任务,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四)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在行政村主干道路实现硬

  10

  化的基础上,加大入户道路建设,实现村内道路“户户通”。全面提升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加大农村公路两侧绿化、美化和垃圾治理力度,到XXXX年,乡村振兴示范点村内道路硬化、绿化、美化率达到XXX%。不断完善城乡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新型城乡公交网,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综合采取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工程措施,到XXXX年实现农村集中供水率达XX%以上。推进农村电网通信等设施建设,村庄内广播、电视、电话、网络、邮政等通信设施齐全,村庄防火、防自然灾害等安全设施配套齐全、标识明确易辨。

  (五)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一院多能、一室多用,统筹整合农村各类活动场所建设,逐步完善村庄综合服务设施,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社保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权益保障体系,到XXXX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XX%以上,城乡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XX%以上,示范点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机制,提升脱贫成效。加大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红色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档立卡,纳入保护名录。

  11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X、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农村地区,特别是像XX村这样偏远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推动像我们这样偏远山区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加快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XX村虽然已经修通了许多道路,但部分道路都是用泥土和碎石铺成,人难走车难行,不足以发挥道路应有的作用。因此,道路硬化任然是XX村生产生活的头等大事。之前XX村修建的土路,地形起伏不平,道路弯弯曲曲,宽窄不一,崎岖难行,尤其排水不畅,一旦下雨后将会长期积水,道路泥泞,给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阻碍我们村的经济发展。而水凝混凝土路面以其特有的适用性和造价低廉性,将非常适应我们农村的道路建设,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X、党员活动室是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进行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党组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职工群众、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基层党员活动室承担着政策宣传、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XX村原有党员活动室面积狭窄,设备老旧,已经无法满足群众需求。X、农村垃圾已是建设美丽乡村最大的障碍。如今巨大

  12

  的垃圾数显以及垃圾种类给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下农村的垃圾已经不仅仅是影响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已经影响到土壤和地下水,基至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以及村民的健康,村庄的自然环境得不到改善农作物的产虽得不到保障村民的健康受到威胁在这样的条件下美丽乡村的建设该从何处下手,因此农村垃圾房建设十分必要。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1、村级道路硬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贫困乡、人民脱贫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成降低当地农副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运输的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引进外地资金和技术,带动当地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农业、林业、养殖业的开发,将产生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村级党员活动室项目建成后,可以一室多用,一是改善该村党员活动场所和村委会的办公条件;二是便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和改善村民办事场所困难的问题,提高办事效益,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3、建设农村垃圾房,一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长;二是有利于节约生活垃圾处理成本,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促进村民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有利于乡村文明建设。

  13

  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技术标准及投资概算

  一、项目建设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X.道路硬化:XX村委会XX村村内道路硬化XXX米,均宽X米,XXX平方米,单位投资XXX元/平方米,投资概算X万元;XX村委会大刺棚村村内道路硬化XXXX米,均宽X米,XXXX平方米,单位投资XXX元/平方米,投资概算XX万元,合计XX万元。(二)基层组织建设X.完善XX村委会XX村党员活动室,概算投资XX万元,包括活动室建设、围墙建设、挡墙建设、场地硬化等。(三)环境卫生整治X、垃圾房建设:XX村委会XX片区垃圾房建设X个,大刺棚片区X个,单位投资X万元/个,总投资XX万元。二、项目技术标准X.混凝土路面的路基必须密实、稳定和均质。路基填料应优先选用碎(砾)石土、天然砂砾等透水性、强度和稳定性好的材料,有足够的压实度,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基(垫)层施工原则上要求在原路基的基础上铺筑一定厚度的级配砂砾材料找平层,并整平、压实。厚度要求采

  14

  用XX~XXcm,宽度应大于面层的宽度,以便有足够的位置供立侧模用。村道支线压实度不低于XX%。砼路面的厚度不低于XXcm,抗压强度要求达到XXMpa以上。表面应平整、耐磨、抗滑。

  三、项目投资概算XXXX年度XX乡XX行政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建设道路硬化XXXX米,XXXX平米(XX村XXX米XXX平米,大刺棚XXXX米XXXXX平米),计划投资XX万;垃圾房建设X个,计划投资XX万;新建党员活动室及附属设施(附属设施包括:挡墙、围墙、场地硬化),计划投入XX万。共X项X件,规划总投资XXX万元,其中:示范村建设补助资金XXX万元,整合部门资金X万元。

  第五章项目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道路建设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是下一步农民发展产业增收的前提。二、社会效益极大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实现脱贫致富巩固提升目标,更新思想观念,为乡村振兴和构建和谐村寨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综合素质

  15

  的提高,对维护社会稳定,实现脱贫致富目标起到推动作用。三、生态效益项目实施投入使用后,村容村貌将得到极大地改善,可

  改善生态环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利用耕地资源。各项基础工程的设计,避开有林地带,对现有植被无较大损害,对于工程开挖的弃土,边坡在工程结束后,进行种树护路,对于全乡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起到较好的作用。

  第六章资金及项目管理

  资金及项目管理严格执行《XX脱贫攻坚社会帮扶资金管理办法》(〔XXXX〕XXX号)等文件。

  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资金计划实施项目,严禁擅自调整变更。严格落实项目资金公示、审计、决算、验收、移交和资料归档等相关工作要求。项目纳入财政资金审计监督体系,由各受援部门会同同级审计部门组织开展审计;项目完成后,项目责任单位负责提供项目决算报告,由XXX各级受援部门组织对决算报告进行审核;各级受援归口部门对项目建设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后续运维方案等内容进行验收。项目验收合格后,各受援部门组织和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办理账务管理、资产移交及产权登记手续。接

  16

  收单位要制定相应的后续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的后续运行管理方式,保证项目长期发挥效益;项目责任单位应按照精准扶贫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在项目验收合格后X个月内完成项目资料整理,按项目申报层级分别交XX省各级受援归口部门归档。县财政局和县乡筹办将适时组织抽查。

  第七章组织保障

  一、健全组织领导保障机制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乡长XX任组长,副乡长XX任副组长,扶贫、财政、水务、国土、城建、农业、文化、民宗、电力、畜牧、通讯等相关负责人和村委会主要领导为成员。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和核心,其主要职责是:在县乡村振兴筹备办的指导下,以群众广泛参与实施管理为目的和手段,编制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实施,组织技术培训,组织小型物资采购;负责票据的汇总、审核、上报,对项目的规划实施进行全方位监测评价。行政村成立由村委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驻村第一书记及村三委成员和项目村村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在乡镇(街道)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以群众广泛参与实施管理为目的和手

  17

  段,配合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德矛盾纠纷,完善项目实施,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方位监测评价。

  项目村组成立建设项目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干部、老党员、退休干部、群众代表组成,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同时负责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思想工作和前期基础工作。

  二、健全协调配合机制乡、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乡、村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严把技术质量关,抓好工程进度,搞好督促落实。广大基层群众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三、健全检测评价机制成立检测评价机构,健全监测评价体系。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通过日常统计,定点跟踪,抽样调查,实地检查等检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和监测数据,全面反映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情况、财务情况、物资采购情况、计划执行情况、管理机构运行情况、项目受益人反映及农户影响等情况,并从中研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及影响,完成并定期上报检测评价报告。对检测评价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汇总,研究计划执行中的影响因素,提出整改措施,促进项目实施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向上定期汇总、整理、

  18

  上报检测报告和报表。

  第八章项目后续管护措施

  改变过去工程项目重建轻管的经验教训,本着“质量是生命,管理是核心”原则,工程竣工后交付村委会(自然村)管理,由村委会(自然村)选专人管护,同时签订相关管理责任书,做到修、管、用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

  X.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照“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实行后期管护。

  X.建设项目后期管护的主体是实施项目建设的行政村或村民小组。

  X.各项目收受自然村要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的后期管护工作,明确管护责任。确保建设项目正常使用,发挥项目的长期效益。

  X.建设项目是公益性建设项目,在项目使用过程中,任何单位、各行政村(村民小组)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收取任何费用。

  X.建设项目后期管护要求:建设项目后期管护的总体要求是:确保项目资产安全完整和正常使用,对毁损问题及时修复;对故意损坏项目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责令限期修复或照价赔偿。

  19

  (X)道路:保持路面畅通,无杂草、杂物、危险物和障碍物,确保道路通行安全。

  (X)桥梁涵洞:保持桥梁安全通行,保持涵洞畅通、及时疏通,防止洪水冲毁。

  (X)防洪沟:安排专人定期巡视,保障防洪沟畅通。

  20

  

  

篇十七: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产业兴旺方面在巩固抓好原有的林业烟叶水稻花生等固定两增收产业基础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充分发挥用好商会资源依托**水库优美的山水环境和毗邻龙栖山的区位优势深入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打造以生态观光水上乐园休闲垂钓野营烧烤鲜果采摘特色农庄和客家风情民宿为版块的环湖生态休闲度假区积极争取龙栖山休闲旅游游客服务中心项目落地建设争取库区移民项目资金对水库周边700亩茶山进行整治建成一个可以采茶炒茶制茶的体验型茶园

  精品文档

  **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情况简介

  一、**村基本情况**村地处**县**镇西南部,距集镇所在地4.5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x余亩,山林面积**亩,辖**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x户,**人,村民代表**名,外出人员较多,约占总人口数的60%左右。该村村财收入主要以林地收入和烟叶收入为主,村民收入主要以青壮年子女外出务工经商以及种养收入为主。2017年,村财收入为**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思路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富民强村、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路子。产业兴旺方面,在巩固抓好原有的林业、烟叶、水稻、花生等固定两增收产业基础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充分发挥用好商会资源,依托**水库优美的山水环境和毗邻龙栖山的区位优势,深入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打造以生态观光、水上乐园、休闲垂钓、野营烧烤、鲜果采摘、特色农庄和客家风情民宿为版块的环湖生态休闲度假区,积极争取龙栖山休闲旅游游客服务中心项目落地建设,争取库区移民项目资金对水库周边700亩茶山进行整治,建成一个可以采茶、炒茶、制茶的体验型茶园。二是加强水库上下游土地流转力度,消化“过剩”农田,引入制种产业和观光采摘农业项目,开展芙蓉李示范片项目带动村民种植500亩,抓好以“**花生”精品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3个合作社和2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个家庭农场的规模增量,不断增加农业效益、助农增收。三是发挥**外出第一村的“领头羊”作用,积极引导外出乡贤回归创办企业,鼓励外出青年返乡发展生态农业,让这些“新农”、“知农”人员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农村发展增添活力。

  生态宜居方面,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打好绿水青山保卫战,以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成立一支3人的专职保洁队伍保障河道、公路沿线及村庄垃圾日产日清,推行垃圾干湿分离试点,切实建立起长效的垃圾清运保洁机制。同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的总要求,在去年实施美丽乡村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库区移民活动中心及广场、村干道路灯、安全饮用水提升改造、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管建工作,持续推进公路沿线景观带、村内步道、居民房屋庭院化、农民休闲公园建设、生态护岸、污水处理等可以有效改善村庄面貌的项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乡风文明方面,结合**特点,重点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凸出抓好由比排场、比奢华的老旧观念到比学识、比贡献的良好民风转变。以持续开展“创十星、评十户”和“好家风、好家训”工作为载体,以创建“乡贤文化馆”为阵地,设立“乡贤榜”,大力推广讲奉献、讲作为的“新乡贤”文化。充分动员在务工经商乡贤支持加入以镇政府牵头成立的“教育基金”,改善家乡就学条件,有效提升教育质量。鼓励乡贤建立的“同心汇”慈善基金组织经常性开展捐资助学、救残济困活动,2016年共结对帮扶**名困难学生,捐资助学**x万余元。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建农村老人幸福院和卫生医疗站项目建设,推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行日间照料管理模式,深入开展“上门问诊、送医送药”便民医疗活动,切实关心关爱留守老人儿童。

  治理有效方面,一是抓好村两委队伍管理。利用今年换届选举契机,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重点实施“能人回引”,把村里的优秀乡贤、致富能手和有干事创业热情的青年选进班子,切实增强村干部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凝聚力。注重后备干部培养,每年梳理本村人才流动情况,将表现优秀、品德良好、作风端正的人员列入村干部后备人才库,逐步吸纳进党组织进行培养,确保队伍不断层。二是认真落实县委两项工作机制,严格执行村两委干部和挂村工作队每周二、三住村制度,利用两天时间在精准扶贫、项目建设、安定稳定等方面列出住村工作清单,认真做好入户走访及时收集村情民意,做到在第一时间、在现场帮助群众协商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问题,与村民深入交心座谈、广交朋友,不断密切干群联系。

  生活富裕方面,针对**x户**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认真按照一对一入户召开家庭会问需求、“村讨论-帮扶部门商议-镇把关”定实招的工作方式,通过采取商会乡贤、驻外党支部党员结对帮扶介绍引导外出务工,合作社党员牵头带动种植花生、烟叶实施产业帮扶,挂包部门出资、家庭农场合作寄养生猪和湖羊,本地企业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教育资助贫困学生家庭等方面制定帮扶措施**条,2016年实现脱贫\****。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4欢迎。下载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思路 振兴 乡村 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