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27 15:5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精选文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6篇

第1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谈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认为核心主题是发展。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如何更好的发展?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改革,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就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改革是伴随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阶段的任务,而不是某一个阶段、某一段时期内的暂时的任务。这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今后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我们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这种改革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没有经验可循,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当前,我国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化,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如果不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深入改革,力克难关,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所以,我们要直面当今中国和世界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坦途。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只有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努力创造人才引进和使用的公平竞争机制。全社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自己的位置,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敏锐地关注世界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积极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成果为我所用,力争在某些领域能够有所作为。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出具有自己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通过这些努力,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带动国民经济大步发展。

只有牢牢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使我们的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样才能推动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无往而不胜,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2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文化建设思想,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重点掌握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大力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

二、知识点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和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
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
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者的内在联系。思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固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根本目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指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在现阶段,加强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来引导人、教育人、培育人,逐步提高全体公民的综合素质,使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不断向更高层次提升。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是对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内政规律。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在学术问题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争鸣和切磋。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尊重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鲜活、生动的人民生产和生活实践,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不竭源泉。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深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扎根亿万人民群众之中,从中提炼创作的选题,激发创作的灵感,挖掘创作的素材,不断推动文化观念、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永恒的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要坚持重在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坚持不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行业自律等手段,推进文化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详见知识点1)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详见知识点2)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详见知识点3)

2、难点:如何理解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是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提出的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提出和谐文化建设,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其一,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
有助于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其二,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的发展壮大,减少思想冲突,增加社会认同;
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共同发展。其三,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能够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自觉地崇尚和谐、维护和谐,逐渐形成与人为善和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其四,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

建设和谐文化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紧迫的现实课题,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各方面工作。同时,贯彻执行正确的方针政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

四、基本结构

五、导入方法示例

[示例1]

情境导入法:

1播放《走进新时代——精神文明》,通过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栩栩如生的再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创设教学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引导学生就以上视频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简单的评述。

3导入新课,针对学生认识问题,重点讲清中国各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示例2]

讨论导入法:

1.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对学生的回答作简要述评,导入新课。

[示例3]

资料导读导入法:

1.在前一堂课布置学生阅读邓小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文献资料。

2.讲授新课之前请学生谈读后感,教师做简单述评。

3.导入新课。

六、相关教学资源

七、教学活动建议

1观看视频,使学生对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成就和意义有更感性的认识和全面、深刻的理解。

2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一分子,从而加深其对于文化建设的认识,更好的体会文化建设的意义。

3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馆、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增加感性认识。

八、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

1.课堂提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课后思考题:

⑴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小论文:

试论构建和谐文化。

九、电子课件

见PPT

十、课时建议

一课时

十一、多媒体资源

78张图片,1个视频,1个课件


第3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主要的特点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这三个方面。

前些年东欧国家、俄罗斯和第三世界国家搞私有化运动,结果使国民经济严重衰退,社会分化,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有的甚至造成社会动乱。而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实践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搞私有化最终将会导致少数人拥有大量资本和地产而大多数人陷于赤贫、社会主义制度将难以继续存在。因为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果没有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早晚有一天会为国际垄断资本所控制,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就难以保障。

当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也不是理论上的按劳分配,它受到公有制成熟程度的制约,是不纯粹的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要素归不同所有制所有,其物质基础是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这里,对财富的生产有用和被排他性地占有,是两个必要条件。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即这两种分配方式都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没有关系。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因为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观点,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意味着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甚至认为应当用生产要素价值论来取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讲的是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因素创造价值。马克思周密详述地论证了为什么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劳动以外的因素只是条件而不是源泉。当然,在马克思的时代侧重于体力劳动,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科学意义,今天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但还是讲的活劳动,而不是物化劳动。用生产要素价值论来取代劳动价值论的观点错误在于,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分配方式不涉及价值是由什么创造的,它所涉及的只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怎样进行分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价值,而是因为它既被垄断地占有,又是财富生产了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可能无偿地提供社会使用。它同劳动价值论时间不存在任何的逻辑关系,因此既不能因为肯定劳动价值论而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不能因为肯定按生产要素分配而否定劳动价值论。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仇富”的说法,其实,所谓“仇富”背后的真正含义是广大群众反对非法致富、为富不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胡锦涛

全党务必居安思危,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业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大量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共中央

工业化是指工业逐渐取代农业而成为国民经济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部门,并用先进的工业技术武装农业的过程。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机器取代手工工具,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大,农业技术先进,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工业现代化,是指把工业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之上,使工业生产经营的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通过实现工业现代化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必然趋势。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源于工业时代的高速经济增长带来的负效应,以及社会为之付出的惨痛代价。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所在。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化需求机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胡锦涛

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波动加大,过分依赖外需势必削弱我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

改革开放30年,长期积累的机构性、深层次性矛盾尚未解决,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产业布局分散和技术支撑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个中国矛盾和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新的优势,必须加快转变解决发展方式,把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置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基础上,依靠国内市场繁荣带动经济增长,对我国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的科技进步必须牢牢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要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要加强继承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引进先进技术。在经济全球化和扩大开放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搞好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在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把科技资源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领域,集中到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集中到事关科技事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基础研究领域,抓紧科技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第4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题目: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09网络工程一班

姓名:

学号: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体现一个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每一个朝代,每一种社会制度必然有属于它特有的文化属性,中国在经历历史的漫 漫长路和近代的风雨坎坷与探索之路后最终建立起中国特有的文化体系。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基础上的, 是社会主 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建设,毛泽东提出把旧文化统治而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的中国,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创造性的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他指 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 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 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指 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进入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牢 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九十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一 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在当代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义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 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 义文化。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 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是一 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以理 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于理想和现阶段共同理想的 关系,要始终按照“四有”这样的一个整体标准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断的深化对文 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什 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 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摄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 民的文化利益,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发展规律,对思想 认识问题,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引导,努力析事明理,解疑释惑。

第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三,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 秀文化成果。文化继承者过去又找事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要结合时 代特点对中华名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 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要用中国实际 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 国际影响力。

第四,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 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内容,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它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治和支配地位,对于每 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之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 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文化建设中 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 会的凝聚力;
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
才能形成全 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
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 氛围,营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 建设两方面。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 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 义思想道德体系、 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要坚持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尤其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同时,要深 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凝 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总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一手抓公益 性文化事业,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抓经营性 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民健康的发展。

第5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是( )

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依法治国

2. 我国的政体是 ( )

A. 人民民主专政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的改变 B.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改变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 )

A.国体 B.政体

C.根本制度 D.经济基础

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

A.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维护人民的权利 D.民主集中制

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 )

A.共产党**** B.工农联合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9. 中国共产党的( )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10.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

A.法制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B.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政治体制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D.社会稳定有机统一起来

11、“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 )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12.列宁说: “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 )

A.文盲影响了他们实际参政议政的能力 B.文盲不能参政议政

C.文盲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D.文盲与有文化的人不能享有同等参政议政和权利

13.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

A.执政党 B.参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15.政治体制是( )

A.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 B.决定政治制度的性质

C.人民民主专政 D.政治制度

1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

A.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8.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

A.人民民主专政

B.依法治国

C.多党合作制

D.政治协商

1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 。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0.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21、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是在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

A、各民族一视同仁 B、主权归中央,治权归地方

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23、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

A、前提和基础 B、过程和结果

C、内容和本质 D、手段和目的

24、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 ( )

A.民主B.自由C.人权D.依法治国

25、人权,最初是( )时期为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出的。

A.资产阶级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人民民主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26、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是(  )

A.生存权 B.发展权

C.公民政治权利 D.自由选举权

27、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 )

A.在野党B.反对党C.执政党D.参政党

28、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是 ( )

A.大杂居 B.小聚居 C.高集中 D.高分散

29、中国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 )

A.城市居民委员会 B.街道办 C.基层 D.业主委员

30在党的十七大,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 )

A..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政协制度

C.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是( )

A.实行城市居民委员会 B.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村民自治 D.实行业主委员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 )

A.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

C.它们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

D.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

2.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 )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 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D.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A.长期共存

B.荣辱与共

C. 肝胆相照

D.互相监督

4、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 )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在不同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C.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5、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是看( )

A.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C.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 D.能否改善人民的生活

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立法必严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这是因为( ) 。

A.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

B.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

C.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有时还会很尖锐

D.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8.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 ) 。

A.政治原则的领导

B.政治方向的领导

C.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D.组织关系的领导

9.在多党合作制度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 ) 。

A.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执政党与参政党或合作党的关系

C.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关系

10.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

A.政治协商

B.权力制衡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11.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 ) 。

A.政企是否分开

B.国家政局是否稳定

C.能否幸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 ) 。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D.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评议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13.实行村民自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14.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5.十一届二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最重要的政治保证,其核心是( )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6.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 ) 。

A.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B.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C.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志

D.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

17.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是因为( )

A.我国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B.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

C.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

D.存在着剥削阶级和阶段斗争

18.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 )

A. 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现阶段我国的民主党派有( )

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B.中国民主同盟C.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

D.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 E.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0.“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 )

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C.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D.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21.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观点的有( )。

A.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B.民主是首先和主要指的是国家制度

C.民主就是承认人人在政治上的平等 D.民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2.社会主义民主是( )。

A.所有人的民主

B.历史上最广泛、最高类型的民主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D.与资本主义民主根本不同的民主

23.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相互关系是( )。

A.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 B.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和保障

C.前者为后者服务,服从后者 D.二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

24.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有( )

A.城市居民自治 B.村民自治 C.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业主委员自治

25.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 )

A.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B.村民自治

C.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26.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三、辨析题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

2.依法治国,就是国家立法,公民守法。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

5.邓小平在不同场合,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四、简答题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试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

3.简述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4.试述我国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五、分析题

1.材料1:2006年10月1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阐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份白皮书全面阐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这份白皮书实际上全面、系统、准确地阐述了中国的民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观点鲜明,材料丰富。

材料2:这份白皮书突出阐述了四个重要内容:一是一个国家衽什么机关报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一国的国情相适应;
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
四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材料3: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情况说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适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

根据上术材料回答问题:

(1)如何认识中国的民主政治?

(2)针对一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很成功,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说法,你是如何认识的?

(3)如何认识材料3的说法?

(4)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2.材料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正如邓小平同志讲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我国的这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制度,从根本上讲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这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举。对于这样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我们要继续坚持并使之不断完善。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材料2:衡量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革命、设和改革实践的效果着眼。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衡量中国政党制度的标准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

3.下面是有关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材料

材料1

1945年7月初,黄炎培等五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访问延安。有一回,毛泽东问及他在延安的感想。他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作了这样的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材料2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3

我国宪法中对法制的规定,始自1982年。1982年宪法规定:

第五条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材料4

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有:

二、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3月15日第九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1,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

(3)对照材料3,说明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出现的重大变化及其意义。

4.材料: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但是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的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我们今后必须按照具体情况继续解决好这些矛盾。

邓小平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第6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在实践中开辟新道路、在理论上获得新认识的历史,其中包含着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的经验和发展的趋势都表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伟大贡献。在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排除了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在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定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是结合中国实际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成功实践者。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实践。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摒弃那些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和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用发展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实践,形成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符合中国国情相结合。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发展程度等有着很大不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各个国家只能根据本国实际,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汲取脱离中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教训,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我们党通过实践探索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市场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对立物;
等等。这些都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把借鉴他国社会发展模式与保持独立自主相结合。世界各国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经验;
无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其他社会制度,都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各国社会发展模式都是该国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摆脱了封闭式发展的束缚,也摆脱了照搬照套他国模式的束缚,坚持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和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个人崇拜、高度集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条化等、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中苏论战等,特别是苏共“二十”大,使西方共产党开始逐渐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开始了独立自主地探索西方革命的道路的历程。陶里亚蒂在1956年意共“八大”上提出的“多中心论”和以“结构改革论”为中心的意大利式的走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主张各国应当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他反对那种在国际共运史中存在所谓一个指挥中心和一个领导党的做法,要求平等地处理党与党之间的关系,指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法共也明确提出“争取民主斗争是工人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组成部分”,这些思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中引起了较大反响。

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结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个层面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把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与顺应时代潮流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党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与时俱进,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保持着自身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

中国近代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道路,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整个国家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飞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就是保障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历史主动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党始终不渝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及时地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发展权利的保障和拓展是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体现,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目的,就是保障和拓展人民群众的发展权利。这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不竭动力。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通过改革创新自我完善,焕发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实质和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从体制机制上焕发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改革也是创新,创新包含改革。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自觉地把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发展创新文化,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党心民心,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已深深融入广大党员的世界观之中,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已成为广大群众的普遍意识。尽管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也经历过曲折和失误,社会主义的发展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从新旧中国的对比中、从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中、从国内外的对比中深深体会到,我国作为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的旗帜。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生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宏伟目标,就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和富强,将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总体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在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发展难题等方面,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境界。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包括就业、看病、上学、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人民内部矛盾处于多发时期,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把促进社会和谐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否认社会矛盾,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更加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环境。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