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制度创新17篇

时间:2022-11-18 13:1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公路养护制度创新17篇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德艺期刊网http://www.dyqikan.com  公路养护管理创新  摘要:公路在近些年发展的很快,仅仅高速公路在去年已经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路养护制度创新17篇,供大家参考。

公路养护制度创新17篇

篇一: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德艺期刊网http://www.dyqikan.com

  公路养护管理创新

  摘要:公路在近些年发展的很快,仅仅高速公路在去年已经达到4000公里,公路发展迅速的同时,给公路的养护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路养护管理给公路带来了新鲜血液,使得公路可以正常运行。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不足,寻找其本质原因,然后提出创新性的方案,为公路的养护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得我国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大的提高,以解决公路坏损日益严重,大量浪费社会资源的问题,走养护为主,重修为辅的路线。1公路养护管理的诸多问题

  我国的公路养护体制主要是以前建立的,适合当时的国情。对于当前的国情来说已经不再适用,若继续适用以前的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将大大降低公路的寿命,单单的从车流量方面来讲,例如武昌火车站对面的城市道路,现在基本天天车满为患,以前的标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急切的需要新的具有创新性的标准来让公路的养护管理重获生机。1.1体制原因

  现在我国的公路养护部门是直属交通部门的,从业人员往往都是铁饭碗,平常不注意公路的养护,等到问题出现的时候才像政府申请拨款,等到拿到拨款,黄花菜都凉了,这也是这些年公路重建频繁的原因。或者平时的养护工作只是走走过场,监督机制严重的不足,而且公路养护的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急需要现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去取而代之,避免养护失误导致的二次危害。正是由于体制的原因,导致了养护工作的散漫。1.2运行机制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要修一条路,投入的资金往往上亿,而且修路的时候实行的责任制。但是在公路养护的时候,投入的资金往往少的可怜,而且公路养护过程中是不带有责任制的,除了问题往往是认为修路的问题,对公路养护方,处罚基本没有。另一个方面,由于把修路看的过于简单,从而高科技产品的利用率很低,没有配套的设备,使得公路养护工作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1.3对养护计划性不强

  每个城市都一样,平时养护管理马马虎虎,等到哪里的问题显现出来的时候,再出些大力气进行短时间的养护,没有那个城市的公路养护管理是具有计划的,究其原因,计划性的进行公路的养护是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的,但是熟不知将来出问题了付出的代价更大,所以应该针对这一问题,创新性利用高科技技术测出危险点,并且定期的进行维护,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现在公路坏损严重,到处公路在寿命之前损坏并且重建的问题。1.4高科技技术利用不足

  国内还没有一套齐全的机械化养护设备,大量的养护工作还是依靠人工,效率不高,比较容易影响交通。虽然有些部门从国外引进了部分设备,但是由于对养护工作的不看重等原因,使得公路的养护机械大量的闲置,或者使用不规范导致的机械耗损严重。造成很大的浪费,首先是公路养护部门对高科技的技术的不重视,其次是关于这方面的高科技技术不成熟。1.5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覆盖率不高

  由于现阶段公路养护主要依赖于人力,使得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在现场的很少,毕竟现场的环境比办公室的差,专业人员大都选择修路而不是从事路的养护工作。从业人员低覆盖率,使得公路养护管理发展遇到了大大的难题。2创新体制的使用使得公路养护的到更好的发展2.1管理创新

  管理体制上的创新,加大对公路养护的重视力度,增设监管部门,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考核。在公路养护部门内部实行公路养护责任制,出现问题要追究责任,并且加大处罚的力度。对于公路养护工作做得出色的人员要给与奖励,以提高内部人员的积极性。

  2.2人员创新

  德艺期刊网http://www.dyqikan.com

  在公路养护人员配备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与相近专业人员相结合,平时主要有专业知

  识的人员长期的处理养护工作,遇到工作需要,可以从其他的相近专业人员里面抽取部分来

  参加公路的养护工作,使得公路的养护工作不仅仅效率高,而且大大的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

  降低了社会资源的消耗,对于从业人员的要采取资质认定,使得公路的养护更加的专业化。

  2.3项目管理创新

  看重公路的养护工作,对于公路的修建是一个短期的项目,但是对于公路的养护往往是

  一个长期的项目。不能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而弱化了各个环节。因此在以后的公路养护

  过程中也要增设部分人员,例如项目经理。或许听起来比较滑稽,但是这个只有当应用的时

  候才知道项目经理的重要性,因为项目经理可以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宏观的调控,对工期成本

  都可以控制的很好。只有敢于创新,才能不断的进步,才能使得公路养护工作越来越好。

  2.4定额管理创新

  在养护内容上,要把工作细化,对于不同质量要求的公路采用不同细化的结构层次进行

  养护,最大化的恢复公路之前的面貌。尽量减小由于公路养护对周边为破坏面的影响。做到

  公路养护工作的细化是对质量高度负责的表现。在养护方法上,根据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

  方法,对于复杂的环境比如车流量较多的主干道,考虑到对交通的最小的影响,所以可以采

  用凝结硬化快的材料,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道路,采用一般的材料就好了,着也是节约的一

  种表现,同时也可以让外人知道公路养护工作是多样化的,并不是他们以前看见的特别单一。

  在养护费用方面,从养护用材料,到人力资源,到养护路程等等的每个部分都必须严格把关,

  防治腐败的现象发生,创新性的把监管部门的人员插入到直接关系到养护费用的地方,实现

  时时刻刻监督。但是每次进行公路养护之前要至少制定2个方案,最后由小组讨论来确定最

  优的方案。在工作经验总结方面,由于公路养护这一块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的状态,对公路的

  养护经验进行时时刻刻的总结,为以后的公路养护工作提供大量的经验支持。

  2.5机械管理创新

  机械替代人力是一种一种创新,可以大大的节约工作时间,对环境的污染也会减小到很

  多,因此公路养护部门应当配备至少一套完整的设备,而且配有专业的维修人员,以保证机

  械可以随时的出勤,对于机械技术要给与支持,启用专项资金用以研究符合我国公路维护的

  机械,对科技创新给与大量的奖励,长此以往,公路养护将踏入高科技行列,同时可以大大

  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可以做到预防为主,基本让公路达到使用年限再破坏。

  2.6质量管理创新

  不管是修建公路,还是修建房屋,还是对公路进行养护,质量是必须要重点抓紧的问题,

  质量就是健康的体魄,一个好的公路,由于在国内养护完成后是不需要进行检测的。如果公

  路养护完成后质量不过关,将严重影响到破坏面周围的路面,使得道路的破损会越来越严重。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得不重建。因此在道路养护的过程中对质量必须严格把关,养护材料

  到养护方法以及养护完成后的质量检测都必须严格把关,不做面子工程,要使得养护的质量

  符合质量控制要求,对于关键的主干道,养护质量必须高于质量控制要求。对于养护材料,

  材料最好现取现用,对于必须储存的材料,一定要储存得当,保证材料功能的完整性,在材

  料的选择上,例如碎石,碎石必须要经过水洗,水洗过后的碎石才能与沥青发挥更好的粘结

  作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数据的记录,为以后的公路养护提供经验理论支持。

  3结束语

  现阶段国内道路破损严重,很多道路需要重修,因此重视公路养护势在必行。而针对公

  路养护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创新性的从管理制度,人员方面,机械化方面,质量方面改革,

  才能使公路养护工作跟我国现在公路的基本情况结合起来,才能使得公路养护的成效凸显出

  德艺期刊网http://www.dyqikan.com来。公路养护管理只有在创新改革下,才能使得公路的寿命大大的增加。参考文献[1]余光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0,(03).[2]温小斌.公路养护管理的新模式[J].中华建设,2013,(02).

篇二: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论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创新

  于微【摘要】Withtheexpansionofthescopeofmanagement,increasingoffacilitytype,thecomplicationanddiversificationofbridgestructure,itbring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forbridgemaintenance.Itisworththinkingthathowdowebroadenourthinking,andstrengthenmanagementforChina'sroadmaintenance,tobetterstriveforeconomicandsocialbenefits.%随着管理范围的扩大、设施类型的增多、桥梁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道桥养护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公路养护如何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强管理,争取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1(030)025【总页数】1页(P68)【关键词】路桥;养护;管理;提高【作者】于微【作者单位】辽宁大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沈阳11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

  0引言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动力,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益凸显。从道路桥梁养护工作的角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学习吸收专业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用先进的施工理念和施工工艺创新道路桥梁养护事业。具体来说随着道路桥梁从单纯的养护和施工到综合管理,随着管理范围的扩大、设施类型的增多、桥梁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我国公路养护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强管理,争取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解放思想,开拓新的管理模式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具有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维修反应迅速、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措施严格等内在要求。但是目前由于受较为落后的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限制,使得目前的养护工作无法完全达到这一内在要求。近年来,根据交通部提出的“管养分离、事企分开”的原则,各省(区、市)都不同程度的进行公路养护运行体制的改革,并取得的初步成效。但是目前由于各地对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尚存疑虑,从而使得养护运行机制较为落后,创新力度不够,原有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要求,容易产生设施量的规模化与管理的精细化、设施种类的多样性和管理手段的单一性、信息存储的传统性和资源整合的共享性、养护作业的应急性和设施管理的前瞻性、交通设施的地域性和行业管理的标准性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目前本地道路桥梁养护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养护,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各种病害,缺乏运营使用过程中的路况调查、病害预测以及适时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只有变被动养护为预防性维护,才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养护效益。实现预防性养护应具备两个条件:①技术条件,包括道路及桥梁结构检测系统、路况评价预警系统、养护决策系统及成套养护设备;②机制条件,指养护管理

  体制及其运作模式,需要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养护规划、养护调度及工程养护监理制度。2加强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条件道路桥梁养护变被动为主动,变滞后为及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养护工作上台阶的目标。这个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就是实现预防性养护,实现预防性养护应具备两个条件:技术条件和机制条件。技术条件包括道路及桥梁结构检测系统、路况评价预警系统、养护决策系统及成套养护设备。在这个方面苏州市政公司走的比较靠前,我们以他们的先进经验为例做以论述。目前在苏州如果过往船只不慎撞上某地某座桥梁,一接到市民举报,工作人员即赴现场采集数据,并录入掌上PDA,然后输入系统,进行归类、比较、分析,给出拟定养护计划的建议。市政设施管理部门承担市区152条主次干道、254座桥梁、1.5公里北环快速路隧道、102万平方米高架道路、10座地下通道以及千余路名牌的养护、维修和管理。他们研发的“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一期成果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建设完成了现有设施量的属性数据的录入和校核,实现了图层与海量数据的管理、查询统计及相关报表的生成、道桥巡视作业管理、养护作业管理、人行道与桥孔占用管理、重车通行管理、后台系统与用户权限管理等基本业务功能。该系统的建设,将利用检测人员采集的桥梁缺损的动态数据,对桥梁缺损状态、功能适应度和承载能力进行检测、评价和分析,从而预测桥梁的各种变化、分析发展趋势,提出养护维修对策及维修费用,方便管理者清晰、全面地掌握城市桥梁的使用性能和动态信息,便于量化管理及科学决策,使管辖范围内的城市桥梁“安全受控”。“苏州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信息系统”作为2008年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项目,今年将陆续研发市政业务功能管理、市政应急处置管理、道路辅助决策等子系统。反观我们开封市目前还没有如此先进的管理系统,这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们应该积极探索适应开封道路桥梁养护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系统,变被动养护为主动保养,

  这样不仅仅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增加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3加强预防性养护的机制条件在市场化改革实践中,已经显现出市场化养护的诸多优点,这些成功范例的出现以及其显示出来的市场化养护的优越性充分说明了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可行性。我们应该立足于道路养护市场化,进一步的巩固改革成果,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养护规划、养护调度及工程养护监理制度。我们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就是养护决策优化,它将很好解决了我们道路桥梁需要养护和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发挥了资源的最佳效益。工程监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在道路桥梁养护中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对保证投资效益、实现合理工期、满足质量要求及双方责、权、利的明确都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道桥养护工程具有明确的公路养护规则、要求、方式,有工料机消耗定额和公路养护成本核算。有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和风险。基于以上特征,道桥养护工程是可以参照执行现行监理工程的模式。道桥养护监理具备标准明确、绩效挂钩、按质论价,合格计量、奖优罚劣的特点。道桥养护监理形成项目部自检、监理组抽检、总段监督的质量保证制度和投资控制体系。从而达到保护投资效益,降低成本,确保养护质量,保证在合理工期内完成相应养护工作量。道桥养护监理的实施,可以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承包人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道桥养护质量和效率,降低养护成本。推行道桥养护监理,可达到理顺道桥养护过程中业主,承包人,监理的关系,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养护市场,与市场经济接轨,使公路养护工程在健康、规范的轨道上运行,达到提高好路率和综合值的目的。4结束语道桥养护市场化是促进公路养护发展的唯一出路。过去的道桥养护体制和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形势,所以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我们的事业。他山

  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总结别人的先进经验,推动养护事业的腾飞。

篇三: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关于进一步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农村公路管养责任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切实推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落实好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根据《X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意见》(X政办〔X〕167号)、《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X政办〔X〕50号)、《X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进一步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意见的通知》(X交建〔X〕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农村公路管养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责任明确、管养有效、奖惩有力”的原则,建立农村公路路长管理制度,落实县级各部门、镇政府、村委会的管养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公路管养,推进应急管理、路产路权保护,全面改善公路综合环境,提升公路服务能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构建农村公路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强化管养,综合整治,注重可持续发展。三、目标任务

  X年1月底前,成立县镇两级路长办公室,完成县、镇、村三级路长组织体系建设;3月底前,各镇乡村道专管员招募到位、完成培训,并全面到位上岗。初步形成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

  X年,路长制各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化,全县农村公路净化、绿化、美化“三落实”,安全、应急、畅通“三提升”,实现公路标志前后500米基本无广告、基本无违法建筑物、无穿越公路的设施、基本无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基本无非植物、基本无摆摊设点、无打谷晒粮现象、公路用地范围内基本无堆积物的路域环境“八个无”,管养责任落实、机构人员配备、制度制定执行、资金筹措管理、监督检查考核“五到位”,管养能力、路况水平、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四提高”。构建建养并重、外通内联、安全舒适、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畅、安、洁、优”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

  四、管理体制(一)落实分级管理职责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分级管理模式落实责任体系:1.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两个园区”内的道路养护管理工作。2.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景区内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3.镇政府负责区域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并监督、检查、指导村民委员会做好村道的养护管理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各镇要设

  立农村公路养护站,由镇分管领导及1-2名专(兼)职人员组成,负责本辖区内乡道养护管理工作。

  4.村民委员会负责区域内村道养护管理工作,村一级应由村两委成员或从农村“六大员”中确定一员,兼任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员。

  (二)建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度1.设立县镇村各级路长。县长任总路长,各镇镇长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分别担任辖区内的镇路长、村路长。各级路长为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路域环境整治的总负责人。负责资金筹措,组织、督促辖区内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落实,协调解决突出问题。镇路长职责:负责做好辖区内乡道路线沿线的征迁、建设用地及养护管理、应急处理的协调处理;在县执法部门配合下,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协调开展路产路权保护;督导、考评乡村道专管员和下属部门履职;协助县交通运输局及县乡公路管理所协调县道管养问题,负责村路长考核。村路长职责:负责辖区内村道养护管理、应急处置、路域环境整治的协调,协助上级路长开展征迁、建设用地和县乡道路域环境整治、路产路权保护等事项。2.建立协调组织机构。设立路长办公室,主任由分管交通的县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县政府办主任、县交通运输局长担任,县发改、财政、公安、国土、环保、规建、农林水利、市容、旅游和安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县路长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制定路长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督促落实总路长的工作部署和问题处置,以及

  督导、考核具体工作,强化激励问责;负责乡村道专管员技术培训,制定乡村道专管员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县季度考核、镇每月考核的考评机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负责县道病害、隐患排查、灾毁信息核查、上报及保险理赔,监督县道工程实施。

  (三)建立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1.设立乡村道专管员。县路长办公室根据各镇农村公路等级、数量和任务轻重等实际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募并管理乡村道专管员,原则上每名专管员负责乡、村道里程30公里左右。乡村道专管员队伍的报酬、培训经费、奖励经费、管理经费、日常巡查等费用,除上级以奖代补资金(县财政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预算资金中按不超过省市县三级投入总额的5%比例支出)外,不足部分由各镇自筹解决,并确保及时落实到位。乡村道专管员队伍的县级以奖代补资金,经县路长办公室签署意见后,分解下达到各镇,由各镇发放到乡村道专管员个人账户。2.实行动态管理机制。乡村道专管员队伍实行“县招聘、镇管理、村监督”的管理模式。县路长办公室制定选聘、管理、培训、考评等规章制度,负责评聘审批、教育培训、业务指导工作,并对乡村道专管员履职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和年度考核,抽查检查和年度考核结果作为专管员县级补助经费的主要依据;各镇人民政府为乡村道专管员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乡村道专管员聘用和管理,并制定有关管理制度;乡村道专管员在所属的镇路长、镇路长办公室直接领导下,依靠村两委开展工作,自觉接受村两委、村民监督。

  乡村道专管员职责:负责所管辖的乡村道日常路况巡查与督促管理工作,不得承包管辖范围内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程和保养作业。具体负责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各项制度、执行日常管养监督巡查和考核,督促日常保养开展和问题整改落实,负责病害、隐患排查、灾毁信息上报及保险理赔,参与管养单位监督考核、工程管理,及时制止并报告侵害路产路权行为,协助交通执法部门现场执法和涉路纠纷调处等工作。督促完成路长办公室及交通主管部门的各项任务。

  五、责任主体(一)行政主管部门。县交通运输局是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具体业务由县乡公路管理所负责。县乡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全县农村群养公路养护日常管理工作,编制实施县道养护计划,审核乡、村道养护计划并指导、协调实施;负责县道、乡道路政管理,指导村道的路产路权保护;监督、管理、使用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二)各镇人民政府。各镇负责区域内农村群养公路养护日常管理工作,编制乡道、村道养护计划,组织实施乡村道养护和指导、协调村道养护;协助县交通主管部门开展乡道的路政管理;监督、管理、使用好乡道、村道养护资金。(三)村民委员会。负责区域内村道养护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提出村道养护管理建议性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巡查路况并及时报告塌方、水毁等农村公路损坏情况,及时制止各种损害村道行为,保护路产路权。

  (四)成员单位。1.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公路建设、路域环境治理项目的立项审批、各类政策资源的争取。2.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负责打击涉嫌公路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公路行车秩序管理,重点整治超载、超限、超速、逆行等违法行为,查处车窗抛物和货运车辆“抛、洒、滴、漏”等行为。3.县财政局: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路长制”工作开展和公路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农村公路建养管运的政策和财力支持,监督资金使用。4.县国土局:负责指导做好农村公路项目用地保障,简化办理农村道路用地相关手续,最大限度减免报批费用,并予以优先保障;负责对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范围内建设的监督,加大对控制区范围内违法用地和对乱挖乱采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公路两侧建设和村民建房的用地审批。5.县农林水利局:负责对各绿化责任单位公路绿化进行技术指导,达到美化和景观化的要求;简化办理农村道路用林相关手续,最大限度减免报批费用,并予以优先保障。6.县环保局:负责公路沿线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指导,组织实施污染防治规划,开展路域环境的调查执法和达标排放监督;简化办理农村道路环评等相关手续,最大限度减免报批费用,并予以优先保障。7.县规建局:负责市政道路(包含与县道、乡道、村道共线路段)管理以及具有市政功能配套市政设施道路的雨污管网的管养。

  8.县旅游局:统一设计、规范设置公路旅游标识标牌;结合实际在公路沿线设置旅游服务设施。

  9.县市容管理处:负责县政府指派的公路路域环境保洁工作;联合公安交警、交通执法部门开展“滴、撒、漏”整治工作;负责公路两侧垃圾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督促各镇“两违”治理责任片区落实。

  10.县安监局:指导协调公路建设、路域环境整治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组织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治理,参与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的审查和验收工作。

  11.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公路沿线的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六、管养机制(一)推进养护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1.推行专业化养护管理。县道和重要的乡道,原则上建立或委托专业养护单位实施养护管理。鼓励公路养护部门作为专业养护单位,承担县道、乡道和旅游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2.推行承包养护管理。一般乡道、村道,可以推行班组或个人承包养护管理。承包养护管理模式应以公平竞争方式,就近组建养护管理班组或确定养护管理人员。3.推行认养模式。对于主要为企业(集体)服务的农村公路,应积极引导受益企业认养。对于地处偏远地区、交通量少的乡道、村道,可采取农户或沿线农民就近认养,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4.推行“一事一议”养护管理。鼓励农村公路以投工投劳、义务养护或轮流养护等“一事一议”方式组织养护。

  5.培育养护市场主体。鼓励县、乡镇社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路养护;鼓励公路养护专业机构、班站及人员成立独资或股份制养护企业。统筹利用现有班站资源,优惠提供社会养护企业使用,降低养护企业运行成本。

  6.推行养护工程包。大力推行大中修养护工程专业队伍施工;推广零星小修、应急抢修工程与日常保养捆绑招标、片区捆绑招标等养护工程包模式,提升养护专业化水平。

  7.推进养护标准化。加大养护标准化工作的落实,推广低成本、操作简单的标准化养护技术应用。

  (二)健全防灾抗灾体系1.持续推进农村公路灾毁保险。不断扩大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的覆盖面,切实发挥保险“以丰补欠、无灾救助有灾”功能。2.加强农村公路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领导指挥、分工协作、联动抢险、灾后重建等交通防汛防台风“四个机制”在灾毁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加强养护应急基地布局和应急队伍建设,加大抢险设备投入,提升灾毁抢通能力。3.简化灾毁修复前期程序。一般水毁工程重建项目可由管养单位直接组织施工;水毁桥梁、大型滑坡治理等工程实行打包建设,可由县交通运输局从全省交通建设信用考核AA级、A级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中选择队伍,加快灾毁修复进程。

  (三)提升惠民便民服务品质1.提升通行能力。加快消除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鼓励对现有交通量大、难以满足出行需求的通村公路进行改扩建,对路面宽度6米及以下或路基宽度6.5米及以下、服务于农村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道路界定为农村道路,简化办理用地、用林、环评等相关手续,最大限度减免报批费用,并予以优先保障。2.提升安保水平。加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道路安全隐患整治投入,科学合理制定改造方案。县交通运输局要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设计、审查、审批,邀请县公安交通管理、安全监管等部门参与审查和项目验收。3.提升服务品质。推广建设集农村客运、养护、交通执法、物流、电商、旅游、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站合一”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整合交通、农业、商务、供销、邮政快递等农村物流资源,加快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四)注重生态绿色发展1.建设绿色品质工程。按照“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绿色生态”原则择优选择建设方案,充分利用旧路资源,避免高填深挖,加强防排水设计;加强质量监管,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营养护成本;加强原生植物保护和路域生态恢复。2.创建生态示范路。统筹城乡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创建生态示范路。通过完善附属设施,加强农村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净化,

  促进农村公路与沿线生态环境自然和谐,推进农村公路生态绿色发展。

  七、资金管理(一)拓展养护资金筹集渠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可以通过以下渠道筹集:1.省级补助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资金;2.市、县人民政府配套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资金;3.各镇、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有效引导、尊重民意、村民自愿等方式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资金;4.企业或个人等社会捐助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资金;5.其他方式依法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项资金。(二)深化社会资本投入机制1.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统筹将农村公路与农村产业基地、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组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项目同步建设、合力管护、互利共赢。2.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筹资筹劳,以及利用道路冠名权、广告权、绿化权等多种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积极引导受益企业认建、认养农村公路。鼓励企业、社会组织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包村包项目等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三)统筹配套养护资金

  县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按县道每年每公里8000元,乡道4000元,村道X元的标准安排,并列入县财政预算。乡道养护资金除省市县予以配套外,镇政府按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的标准进行配套;村道养护资金除县政府予以配套外,镇政府按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元、村委会按每年每公里不低于300元的标准进行配套。

  (四)强化资金监管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是用于农村公路的小修保养、中修、大修的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或挪用。2.养护省补资金用于农村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修复性养护工程,示范路创建、桥隧病害治理、养护机械购置、养护基础设施改造等专项支出,以及农村公路养护评比激励等支出,但不得用于日常保养和人员开支,以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等省级已列入专项工程补助的项目。3.各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应健全养护管理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按规定渠道及时拨付资金,并加强资金动态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审计、财政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监管。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部门要按有关要求对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八、督查考核(一)创新监管督导方式

  1.创新“互联网+”管理模式。利用农村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和APP平台,实现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全覆盖,协同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应急处置、路政管理等工作,促进农村公路监管网格化、信息化。

  2.创新督查考评机制。建立“省级年度督导、市级半年督查、县级季度检查、乡镇每月自查”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督查机制。推动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制定的全覆盖,并纳入乡村道德诚信体系考核,促进形成全民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阳光工程”,将各级路长、专管员、管养单位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综合运用信息化平台、明察暗访、人大代表及社会监督员等,对农村公路管理成效进行公示、监督和评价。

  (二)加大正向激励1.强化考核奖惩。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县对各镇的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推动“路长制”考核,并将路长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依据。县效能办及“两办”督查部门、县交通运输局要加大日常督查、考核力度,重点对推动“路长制”工作的落实以及责任主体养护机构设置、养护人员岗位的落实、养护资金筹集使用、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督查考核,建立“责任主体季度自评、县级半年度检查、市级年终抽检、省级综合考核”的农村公路管理考评制度。对在督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视情在全县进行通报和扣减当年养护补助资金。各镇应建立对专管员和养护人员的考评机制,明确养护目标,压实养护责任、提高养护成效。

  2.强化示范激励。每年创建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示范村和生态示范路,力争实现“县内有示范镇、镇镇有示范路”。对受到市政府表彰的示范镇,县政府将给予50万元一次性项目奖励。

篇四: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因此养护机制改革不可能设立一种模式改革公路养护体制必须要坚持以公路法为改革依据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要求加强管理提高公路养护的效率实行政企分开提高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水平和精简机构提高公路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构建一个合理的公路养护体系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和经济的发展

  公路养护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的研究

  张龄

  摘要:如今,社会的运转、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公路,公路的长期使用离不开公路养护。改革公路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为我国社会经济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方便出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理论知识和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谈谈如何进行公路养护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

  关键词:公路养护体制;运行机制;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事业迅速发展,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越来越长,到2016年底,我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60万公里,随着高速公路逐渐普及,国家对高速公路的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公路养护体制已经很难保障我国高速公路的长期稳定的通行。

  1公路养护概述及体制介绍

  1.1公路养护概述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车辆越来越多,尤其是私家小轿车的数量年增长率不断上升,这就使得公路上的车流量不端增加;而且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汽车的荷载量也在持续上升,公路在汽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就会受到磨损或毁坏,公路原有的使用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其次,公路还会受到雨、雪和风等自然天气的破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缩短。如果经常对公路进行养护,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保证我国各地区商品和国民流动的重要保证。所以,对公路定期进行养护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部分人的观念中,公路只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和涵洞。其实除了路基、路面等上述内容还包括防护工程排水设施和附属设施。

  而我们经常说的公路养护就是为了保持公路的正常运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对公路进行经常性的科学保养和维修,或者是对已有的工路进行加固或增建来延长使用寿命。我國把公路养护的分类按养护作业范围和工作量划分,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善四类,而国际道路会议常设协会于1983年建议,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四类。

  1.2昆明市公路养护体制介绍

  1987年10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公路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国道、省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县乡道分别由县乡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全国各省、市、区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公路养护管理体制,逐渐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养一体”的公路养护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省道干线公路实行垂直管理,公路养护及管理工作直接在省交通厅和省公路局的领导下进行,县乡公路由各地方县政府自行管理。

  21世纪初期,交通部提出公路养护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事企分开、管养分离”,总体方向是“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1995年,交通部在合肥市召开了全国公路养护工作会议,在会议中,公路养护改革方向要向市场化发展,达成了初步共识,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市场化改革迈出了第一步。1998年,在福州会议上,黄镇东部长进一步明确要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改革养护体制,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效率”的改革任务。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公路建设的施工、设计、监理先后实行市场化,但是公路养护改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突破原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公路系统仍然是带有部分计划经济模式的管理体制。2005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市场化养护逐步被引入各省农村公路养护改革的实践中。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市内道路总长达到15000多千米,京昆高速、沪昆高速、广昆高速和昆曼高速等纷纷开通。国省干线公路是公路网的主骨架,承担着全市70%的交通量,对全省乃至周边省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首先保畅通的公路;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公路作为干线公路网的补充和延伸,对沟通城乡物资交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公路规模的逐渐扩大使我们昆明公路养护中心感觉到很大的成就感,但也让我们为怎样改革公路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来适应公路规模不断扩大的局势深思。

  2当前公路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政企不分

  现如今,我国实行的公路养护制度是政企合一的体制,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种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条管”(即“条条管理”)模式,二是“块管”(即“块块管理”)模式。

  “条管”模式,即绝大多数是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直接负责国道、省道及部分重要县道的建设、养护和其他管理。由省公路管理机构对地市公路管理机构、县公路管理机构的人、财、

  物实行垂直管理。县乡道路则以地(市)交通部门为主实施规划、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省公路管理机构给予其技术指导和一定的资金补助。

  “块管”模式,即省公路管理局只是在业务上对各地市公路管理机构实施归口管理和指导。地市公路管理机构的人、财、物均在地方政府,受各地市交通局管理。养路费由省交通厅根据收入情况,在各地市间切块包干,建养计划按区域制定并落实。地市以下的公路管理体制由各地市人民政府确定,一般来说包括两种,即地市以下垂直管理和条块结合管理。

  公路管理机构不仅代表政府实行公路管理的行政职能,而且负责公路设计、施工和养护等生产任务,这就使得生产按计划安排,工作人员形成大锅饭、铁饭碗的思想,公路养护的工作呈好投入、低产出的状况。公路管理机构和设计、施工和养护等生产性单位都长期依靠收取的养路费来开展工作,公路养护的生产性单位长期依附于管理机构,生产积极性不高,没有竞争机制,欠缺活力和生机活力。整体上来说,公路的管理只能和养护职能都没有得到最好的发挥,公路养护的效益得不到显著提高。

  2.2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水平不高

  早期的公路多是土路或低级路面,桥涵以木制和石砌为主,交通量也很小,故养护技术比较简单,要求也不高。随着交通量的增长,高级路面以及高速公路的出现,养护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各国都制定了养路条例,如苏联制定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日本制定有道路养护维修纲要,美国有公路养护手册。

  美国的公路养护重在科技高速公路多使用多功能养护车、通用底盘配置多尾机等高效专用设备进行养护。这些设备由于造假高昂,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还没有大量的引进这些先进的设备。近几年,我国的公路养护大部分还是靠人力来完成的,使用的机械化工具较少,养护公路的理念相比较国外的养护理念来说略显陈旧。对于我们单位,作为机械化养护应急中心,虽然近几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很多先进的机械设备用于养护公路,但是当公路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的机械设备仍然满足不了公路养护急需的要求,工程时间较长,耗费的人力、资金较大。如果能够提高机械化水平,更能提高我们公路养护应急中心的办事效率,减少人力、财力的消耗,提高效益。

  2.3养护队伍庞大且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仍然按照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统一管理,分级领导”原则设置养护处、养护科和养护工区等,养护体制的“政、事、企”还没有彻底分开,使各地的养护机构重叠,工作人员远远超出了实际养护工作所需的劳动力,养护的经费多被运用于支付

  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各项事宜的支出。而且,由于建国初期国家政策的影响,公路养护属于行政单位,部分从事养护得工作人员都存在铁饭碗、大锅饭的思想,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是很高,即使出勤工作也做不到尽职尽责。养护队伍的工作人员文化素质还有待提高,缺乏拥有先进技术理念和手段的一线工作人员。原来的部分老员工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创新意识薄弱,无法满足公路养护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这些现象使公路养护的工作达不到预期目标。

  3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措施

  3.1实行事企分开,成立专业的公路养护工程公司

  将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分开、事业与企业分开,各省、市和县公路管理机构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路工作人员重新进行分配,对于没有合适的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安排进入养护公司,扩大养护公司的规模。公路养护公司要独立于公路管理机构,按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运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且要通过公平公正的招投标争取养护工程。

  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全公司法意义上的法人主体。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其次,养护公司的所有制形式要合理:公司的资产结构、股权设立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制定。处理好国有资产和民营资产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所以不要以公司的所有制形式来判定公司的先进性。国有的资产所占的比例可以大于50%,民营资产也可以控股,职工也可以是股东。不能保守封闭也不能盲目的追求民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目前我国公路养护公司的三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要以最好的完成公路养护工作为基础。

  最后,合作伙伴的选择:一定要选择有远见顾大局的战略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既要看到公路养护工程公司的潜在市场也不能只重眼前利益。因为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具有公益性、整体性,世界各国也都把公路列入社会公益事业。公路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公路不具有商品的另一特性——可交换性。而且,公路也不具备竞争性。因此公路本质上不是商品,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也不适应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事业属于公益事业,公路事业的目的是服务整个社会,保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3.2提高公路養护的机械化水平,引进新技术与新设备

  公路养护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养护企业应该切实贯彻“科技兴交,科学养路”的方针。在政府的协助下,引进并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积极推广和发展公路养护机械化,对大、中、小三种类型的机械配套使用,最好以小型机械为主,一机多挂,尽量将

  人力从养护的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合理使用养护费用,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质量,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甚至延长,以满足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公路养护管理,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的改性沥青技术、SMA路面技术、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都是发达国家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推广与使用,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公路养护的主要特点是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这要求养护机械应具有操作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作业能力大、速度快、污染小的特点。实现养护机械化,除了部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型综合养护机械外,必须不失时机的抢抓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机械的国产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第一是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可使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第二是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养护机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第三是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监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第四是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建立养护路段的养护档案,使施工文字化、电子化,使病害路段拥有自己的电子病历、科学的完善养护工程竣工资料的规范并实现软件管理。从而减少养护成本。

  3.3精简公路养护队伍,提高员工素质

  从业人员的整体质量是进行公路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需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要建立新的用人制度,完全按企业的制度执行,干部能上能下,择优聘用;工人公平競

  争,择优上岗建立择优聘用的用人制度。传统的养护用工制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管养分离没从根本上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现象,养路工人等、靠、要的思想还一定程度的存在。要想从源头上解决这种现象,必须打破传统的用工界限,对现有的老养护工人采取工龄赎买、内退、转岗分流等办法逐步过渡到全员聘任制。吸引一批文化水平高,有一定专业或管理知识的新型养路工人,直接引入聘任制,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雇佣一些临时工人。最终形成员工两种结构:一是有文化、有专长的聘任制工人;二是雇佣的临时工人,从而彻底打破传统的用工界限,实行市场化管理。使企业甩开养路还要养闲人的不利处境。

  二要建立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养路职工的素质有待于提高,知识的更新与积累没有引起重视,变成了巧活干不来,专业活干不懂的局面,这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制约公路养护发展的关键因素。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人,所以必须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要加强养护职工的培训和学习,要对他们进行新形势、新任务、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有一部分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原来都是事业或管理机构的转岗人员养护公司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术培训。

  三要施行绩效制分配制度。将工资与养护工程的数量、质量挂钩,按劳计酬;奖勤罚懒的分配机制。在养护作业时,养护人员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分配制度相支持。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就会影响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质量。因小问题造成大问题,甚至让小修变中修,中修变大修,工作积极性低下,员工精神面貌涣散。

  通过深化改革人事用工制度,面向全社会,招收高素质、专业能力强和拥有先进技术和工作经验丰富的有能力的养护工人;其次对现有的老资历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的养护工人采取转岗分流、工龄赎买等方法做好对老旧员工的安置工作;最后,建立公路管理机构、养护公司内部竞技奖励的机制,养护公司的管理部门根据各个岗位的特征安排相应的任务,对于积极完成任务或超标完成任务,对养护公路的工作提出新的生产技术和有利于发展的创新想法的员工给予物质奖励。无论是公路管理机构还是养护企业,都要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文化培训,激励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的知识能力。

  4结语

  养护体制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和社会发展情况又不一样。因此,养护机制改革不可能设立一种模式,改革公路养护体制必须要坚持以《公路法》为改革依据,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要求,加强管理,提高公路养护的效率,实行政企分开,提高公路养护的机械化水平和

  精简机构,提高公路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构建一个合理的公路养护体系,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和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1]韦惠鲜.探索分析公路养护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J].科技与企业,2015(06).[2]刘少伟.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3]陈松俭.基于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09).

  -全文完-

篇五: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对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创新研究

  摘要:在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路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更理想的发展空间。公路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基础设施,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稳定运行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根据维修施工的技术特点,积极推进科研项目的参与,水泥碎石及后期养护的创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公路养护技术是保证公路使用周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有必要对养护技术的创新和完善进行研究,以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创新引言

  公路建设比较复杂,涉及的建设手续很多。加强对其技术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加强养护,有利于保证公路整体服务的绩效。项目负责人需要了解技术管理和养护在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对养护技术的具体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维修技术能充分满足我国建设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需要,有关施工单位及其技术人员应从不同的角度加强维修技术的创新研究,以保证其优势和特点的充分发挥。1.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在公路具体运营过程中,相关单位的公路养护管理有待加强,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对于公路建设,大部分施工单位认为只要交付即可,对施工图纸,施工管理环节,以及设计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后期养护验收工作标准的落实,相关规定的制定没有得到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此外,后续的管理工作容易被忽视,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这些都是公路施工养护质量一直难以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公路养护施工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公路养护的具体发展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目前,许多地区的资金渠道相对匮乏,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往往存在资金中断的情况。加之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制度缺乏科学合理性,难以为各项养护建设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2.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的主要过程

  2.1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是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施工过程越充分,施工过程越完善,施工过程越顺畅,工期越短,施工成本将相应降低。在准备阶段,必须充分了解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各阶段人员、材料和机器的进入和外观,对整个项目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安排,确保项目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均匀、平稳地完成。其中,图纸审查和设计变更审核系统的建立、图纸的准确性和改进是施工的前提,因此,应坚决避免施工错误造成的图纸错误,严格审查图纸,包括主要结构、主要部分、合法性、完整性、施工工艺要求、材料和机械的使用等,确保工程进度、发现的问题,任何出现的问题都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此外,我们还应当建立和完善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制度,将工作分配到一起,对个人负责,建立技术管理小组,确保施工现场及时解决问题,施工可以有序进行。2.2专项养护主要是指一系列工程措施,用于道路、桥梁、隧道、涵洞及其相关保护和辅助工程的结构恢复或加固。他的目标不仅在于不同的工程对象,而且针对每个工

  程对象的不同缺陷或疾病,所以工程性质上只有差异,但规模上没有差异。特别维护行业还需要在最佳时间对适当的主要项目对象进行特殊操作,以保持公路经常处于最有效的维修活动的良好技术状态。3.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的创新

  3.1翻浆处养护技术的创新注浆养护技术是提高公路养护质量的重要手段。灌浆场所的维护需要加强管理,实现早期的维护管理、早期处理,努力提高灌浆技术的各个环节。此外,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加强人员、资金和设备的管理和集中,从而加强维修过程中的质量和维护效果。在实际的泥浆维护和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对相关材料的反复检查和审核。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的保护,并考虑材料的适应性。总之,公路养护需要以维修和保护为主要目的,稳定灌浆,进而提高养护质量。3.2雾封层的好处如果有关管理人员认为公路的成本太高,无法更好地维护公路,则可以选择雾密封维护公路。雾密封是维护道路的一种更廉价的方式。只要相关人员在养护公路过程中喷洒一定浓度的乳化沥青,就可以减少路面的摩擦,起到良好的维护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降低相应的成本。为了更好地进行维护工作,必须测量路面上的温度,因为如果温度过高,必须喷射相应的水量,以达到更好的维护效果。如果温度太低,这也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对路面温度的合理控制。因此,在维护工作中,有关人员仍需注意天气,对于干燥天气,可以进行施工,如果是雨天,不进行施工。3.3创新公路养护施工微表处技术方案微表面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公路的抗滑性能,对修筑车辙起着良好的作用,也可以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此外,在风和日晒之后,公路上还会有很多伤痕和裂缝。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势必对今后公路的使用产生影响,该技术在该方法中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然而,该技术也容易受到气候、地形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4铺摊、压实及养护混合料配制完毕后,应进行摊铺、压实和养护。在铺装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原路面进行清理,以确保原路面清洁无杂物。在摊铺和摊铺过程中,必须严格规范摊铺温度和摊铺速度。例如,施工温度应控制在100℃左右,铺装速度应保持在3~5m/min左右。在施工中,如果摊铺机不能接触到路面的边缘和拐角,则可以采用人工铺装的方法来处理细节,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在压实施工中要按照密实、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相应的工作,确保压实强度适中,以保证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完成上述工作后,必须对路面进行维护。为了提高路面的养护质量,有必要对过往车辆进行限制,使路面逐渐适应承载荷载,有利于提高整个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避免质量问题的不断发生。3.5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力度公路的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物质基础。在实际养护工作中,即使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没有资金投入作为物质基础,也难以完成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因此,公路养护部门应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向上级部门申请养护经费,使公路养护工作在物质上得到适当保障,真正实现公路养护管理的意义。4结语公路施工技术的管理与维护,对于提高公路建设质量,提高公路运营效率,

篇六: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公路养护制度创新集合6篇

  公路养护制度创新6篇第一篇:公路养护制度创新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制度一、由公路管理处根据各镇、街道的养护里程和路况测算出日常养护资金,实行经费包干。

  二、各镇、街道与养护人员签订工作合同,并依据《荣成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对日常养护工作进行管理,分段责任到人,明确工作内容和养护标准。

  三、各镇、街道养护人员每日对其列养路段进行巡查,掌握其使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四、路面病害要及时维修,出现的坑槽要在两日内补好,修补坑槽必须当日完成。

  五、坚持每周进行路面清扫制度(特殊路线每日进行清扫),保持路面整洁。

  六、严格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坚持标准化养护,使路基达到GBM工程、文明样板路建设标准的要求。

  七、落实桥梁工程师制度,做好桥梁日常检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及日常养护工作,及时填写、上报检查记录,确保桥涵完好。

  八、对“三桩一碑”和沿线设施要及时维修、涂刷和

  更换缺损部分,确保完好齐全、醒目。九、加强对绿化植物日常管护工作,适时进行补植、

  除虫、浇水、施肥和修剪工作,确保绿美效果。十、各镇交通所、分局及养护管理办公室的室内外卫

  生经常保持整洁,物品摆放整齐。内业资料和上墙图表填写及时、准确。

  十一、公路处每月组织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进行月检与平时抽检,并根据月检(抽检)结果,及各级领导反馈的情况,对各站当月日常养护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计量评分。

  桥梁管理制度第一条公路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畅通。为了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持桥梁完好工作状态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各镇、街道应加强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领导。设置专职(或兼职)桥梁养护工程师(或技术员)一人,保持桥梁养护技术人员的相对稳定,经常监督检查桥梁的养护管理情况。第三条各级桥梁养护工程师应认真执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有关桥梁检查、养护的标准和规定,切实掌握桥梁的技术状况,保障桥梁正常使用。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农村公路各等级道路桥梁养护。第五条公路管理处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

  1.主持县道桥梁(涵、隧道)的经常性检查,并详尽记录检查结果。

  2.根据经常性检查结果,负责向上一级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本县市主管领导报告三类以上桥梁的病害状况。

  3.负责主持辖区内桥(涵、隧道)小修保养和抗灾抢险工作,考核桥梁养护质量,及时上报辖区的桥梁(涵洞、隧道)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并根据上级审定的超重车辆通过桥梁方案,组织和指导超重车辆通过,其后详细检查有无破损,同时记录在案。

  4.提出辖区内桥梁(涵、隧道)小修保养年度工作计划。5.参与辖区内桥梁养护大、中修、改善工程的竣工验收。6.协助上一级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作定期检查。第六条桥梁检查分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第七条经常性检查以直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工具量测,一般可和桥梁的小修保养工作结合进行,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第八条经常性检查的项目和内容:1.桥面是否平整,有无损坏;2.桥面泄水管是否损坏、堵塞;3.桥面是否清洁,有无杂物堆积,杂草生长、蔓延;4.栏杆扶手、引道护栏是否断裂、撞坏、锈蚀;5.伸缩缝是否填塞、破损、失效;

  6.锥坡、翼墙有无开裂、坍塌、沉陷;7.交通信号、标志、照明设施是否完好;8.其他显而易见的损坏(病害)。第九条经常检查要如实记录,填好桥梁检查记录表第十五条定期检查的时间根据桥梁的不同情况规定为:1.新建桥梁竣工接养一年后;2.一般桥梁检查周期为三年,也可视桥梁具体技术状况每一至五年检查一次,非永久性桥梁每年检查一次。桥梁经常性检查记录表(表略)3.根据下级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报告,病害在三类以上的桥梁,应安排定期检查。第十六条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在每次实施定期检查前,要认真查阅所检查桥梁的技术资料以及上次定期检查报告,以便有充分的准备和做对比分析。第十七条桥梁定期检查应按规范程序进行,检查的项目和内容有:1.桥面铺装:是否有坑槽、开裂、车辙、松散、不平、桥头跳车现象等;2.人行道、栏杆:人行道有无开裂、断裂、缺损;栏杆是否松动、撞坏、锈蚀和变形等;3.伸缩缝:是否破损、结构脱落、淤塞、填料凹凸,跳车、漏水等;

  4.排水设施(防水层):桥面横坡、纵坡是否顺适,有无积水;泄水管有无损坏、堵塞、泄水能力情况;防水层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渗水现象等。

  5.上部结构:(1)梁式结构:主梁支点、跨中、变截面处有无开裂,最大裂缝值;梁体表面有无空洞、蜂窝、麻面、剥落、露筋,有无局部渗水,横隔板是否开裂、焊缝是否断裂;钢结构锈蚀情况、变形情况等。(2)污工拱桥:主拱圈是否开裂、渗水、砂浆松动、脱落、变形、拱脚是否开裂;腹拱是否变形、错位;立墙、立柱有无开裂、脱落;侧墙有无鼓肚、外倾等。(3)双曲拱桥:拱脚有无压裂;拱肋1/4处、3/4处、顶部是否开裂、破损、露筋、锈蚀;拱肋与拱波结合处是否开裂;波间砂浆是否脱落、松散;横隔联系是否开裂、破损等。6.支座:位移是否正常;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变形;钢板滑动支座是否锈蚀、干涩;各种支座固定端是否松动、剪断、开裂等。7.桥墩:墩身是否开裂,局部外鼓,表面风化、剥落、空洞,露筋;是否有变形、倾斜、沉降、冲刷、冲撞损坏情况等。8.桥台:是否开裂、破损,台背填土是否有裂缝、挤压、

  受冲刷等情况。9.翼墙:是否开裂,有无前倾、变形等。10.锥坡:是否破损、沉陷、开裂、冲刷、滑移等。11.照明:桥上照明情况是否正常等。12.河床及调治构造物:河床是否变迁;有无漂浮物堵

  塞河道。调治构造物是否发挥正常作用,有无损坏、水毁等。定期检查中,无论检查哪个部分,都要察看它的清洁情

  况,连同病害一起记录下来。定期检查中,发现三类以上的病害以及难以判明原因和

  程度的病害都应拍照记录在案。第十八条定期检查的外业完成后,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

篇七: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及市场化措

  施

  摘要:新时期,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农村公路事业若是想要与时俱进,一定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养护的运作与发展方式,应该和市场经济接轨,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大环境,走改革发展的道路。现阶段,改革成为了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基于此,文章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化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市场化措施

  引言

  当期的时代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结合我国农村现状,印发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为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为贯彻落实改革方案的精神,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还应结合实际,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

  一、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一)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意识

  农村地区居民的公路养护管理意识影响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的质量。要善于运用各种宣传发生,发挥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动力。村委会可将爱路护路纳入到村规民约中,提高农民群众的养护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还有监督意识等。这样能够显著降低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管理难度与工作量,有助于节约公路养护管理成本。

  (二)完善农村公路的养护体制

  其次要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明确各个养护机构、组织间的联系,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设置专门的公路养护机构,同时明确各自责任,发挥出管理机构的作用,真正将养护工作落实到实处(如下图1)。

  图1农村公路的养护图示(三)提高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公路工程的质量对后续养护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养护体制改革需要严把质量关,提高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后期的养护难度,并提高后期管理养护效果。那么需要在公路前期设计时,结合区域实际,综合考虑地形、车流量、公路使用需求、经济发展状况等等,科学确定公路等级,保证路面结构合理。然后制定并落实工程质量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制、质量责任追究制、招投标等制度,对公路的建设做全过程的管理;另外要完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多层级的质量管理机制,提高工程质含量,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节约后期管理养护的资源投入(如下图2)。

  图2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图示(四)创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首先要深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将社会满意度、养护质量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等因素作为参考标准,切实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培育一支高素质且适合农村公路特点的养护队伍,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积极引导各管理养护企业提升自身的能力建设,使得养护工作更为专业化。

  不能忽视安全质量与信用管理。做好农村公路安全管理,公路安全设施需要和工程施工进行同步投入使用,切实做好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聘请专业单位进行农村公路路况检测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构建一个信用评价体系,对工作单位工作进行考核。

  然后还需强化政策制订以及工作队伍建设,修订好农村公路政策,做好行政执法与公路产权保护工作,构建人才培养与激励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做好对各农村地区公路产权保护工作的指导,加大监督与考核力度,依法保障农村公的畅通性、安全性。

  新时期应该与时俱进,促进农村公路实现转型升级。大力推广公路绿色养护等各种环保技术,促进公路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另外还需应用各种新技术,例如5G、北斗、大数据、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技术,辅助进行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促进农村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公路运行现状做科学分析,获得数据,总结发展变化规律,应用各种预防性养护技术,节约管护资金,提高管护质量。

  二、市场化措施

  很多西方先进国家,其对于自己国家的公路多是进行市场化的管理和运作。我国对于高速公路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并且在积极去对农村公路做市场化管理。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实现管养分离

  当前还需进一步深化管养分离,各级政府结合农村公路实际,制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各级政府明确自身在管护工作中的职责,并制定和采取一定政策措施。农村公路管理部门与养护单位应该明确责任,要求管护分离,并确定各自部门单位的责任。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政府部门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各项管理养护工作。并且明确农村公路管养范围,不要存在遗漏。

  为保障农村公路接养和管养分离有序进行,可运用逐步推进的方式,设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过渡期。分时段制定各个时期调动改革工作,明确各个阶段的改革工作目标,保障改革工作稳定进行。

  对已经存在的养护组织可进行转制,从事业单位转变成企业单位,管理机构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可制定适当的免税政策,降低养护成本。对现有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划分为公路管理人员、养护生产人员两类,管养分离。管理机构定岗定员,人员编制结合公路管养里程、地域实际情况、人口数量确定。构建一支高效的公路养护管理团队。

  各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要构建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评价体系与监督检查机制,制定养护工程资质管理办法、养护质量检查标准等制度,加强行业管理。乡镇政府、村委需要积极协助做好养护工作。

  (二)引入竞争机制

  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做好养护招投标工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维修与改善工程都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选择具备资质的养护作业团队去进行工作,该方式有助于保障质量并且降低养护成本。最后还应扩大市场开发程度,构建较为完善的市场监管法规体系。关注养护企业的人才与技术水平,选择信誉较高的团队从事工作,同时上级部门加强监管,保证农村农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有序展开,维护市场公平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在积极的进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管理养护体制日趋完善,依靠有效改革措施的采取,能够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方案,继而能够促进公路养护管理行业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小东.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问题探讨[D].长安大学,2016:52.

  [2]李定傧,杨洋,张桂铭,付蓉.对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0(06):335-337.

  [3]李怀彬.公路养护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2):216-217.

篇八: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论道路桥隧养护管理的创新

  2身份证号:41112219900704****

  摘要:随着管理范围的扩大、设施类型的增多、桥隧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道桥养护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道桥项目来讲,要想体现出它们的存在价值,增加使用时间,就要积极开展养护管理工作。通过分析可知,过去的养护措施已经无法适应目前的工作所需了,换句话讲即要适时的创新养护思想,发展养护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开展好养护工作,才能够体现出养护的意义所在。在开展养护工作的时候,还要认真分析项目施工内容,在此前提之下,才可以切实发挥出养护的意义。作者在这个前提之下,具体分析了我们国家的道桥项目的养护管理工作创新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道路桥隧;养护管理;创新思路

  养护工作是项目的重点工作,只有积极开展养护管理才可以真正增加项目的使用时间,才能够发挥出它们的存在意义,才能够节省成本更好的创造价值。最近几年,社会的发展可谓是瞬息万变,要想很好的适应这种发展,就要不断推行养护市场化。传统的养护体系和措施已然暴露出了很多的缺陷,因此我们要想将养护工作开展到位,就要以科学视角来看待工作。同时,还要不断研究,总结西方国家的优秀经验,积极推动养护工作朝着更新的方向发展。

  1养护施工管理对道路桥隧建设的重要作用

  对于道桥项目来讲,积极开展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来讲,能够帮助我们及早获知质量不合格的的工序,为后续安全使用提供基本的保证。除此之外,还要定时的开展养护工作,分析潜在的影响要素并加以处理。养护管理和施工品质管理的存在意义同样重要。不过通过分析实际情况可知,在如今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养护管理相关的内容经常被人们忽视,使得项目的承重部分无法发挥存在意义,缝隙或是破损等问题时常出现。最近几年,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此时城建步伐不断加快,过去的交通体系已然无法满足当前的通行需求了,所以

  要积极开展道桥工程建设工作。对于城市交通来讲,由于其车辆数量众多,加之周围存在很多的的施工项目,无形之中影响到道路的通行水平和使用年限,因此,养护工作就成为当前时期道桥工作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2当前时期道桥养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利点

  2.1养护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如今我们推行的道桥项目养护管理体系是多年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它的管理形式过于封闭,工作内容由管理机构而定,由于时代一直在进步,这种不当的管理体系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无法适应目前的发展背景,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严重的制约了养护工艺的进步。除此之外,过去的养护体制的运行过于垄断,部门权利过于集中,这就在无形之中使得行业之中缺少竞争,久而久之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就会弱化,从长远来讲严重影响到养护技术的发展,制约养护工作的开展。

  2.2道路桥隧养护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目前许多的项目管理机构已经意识到养护工作的存在意义之重,不过其养护管控模式还是有很大的欠缺,具体来讲缺少工作规划,过于看中眼前的利益,使得管理工作缺乏后续的动力,严重的干扰到养护活动的开展,使得项目的使用时间明显缩短。未生成固定的管理机制,当项目出现弊端之后才开始养护,缺少预防意识。

  2.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项目养护管理工作的意义之重,使得项目的养护投入资金数量太少。众所周知,道桥项目的养护工作必须依托大量资金来完成。举例来看,养护使用的设备必须依靠资金来购置,养护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也离不开资金投入。不过当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部门没有意识到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所在,使得养护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数量较少,最终导致很多养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资金欠缺而无法处理,严重的干扰到养护工作的开展,影响到项目意义的体现。

  3要解放思想,开拓新的管理模式

  当我们开展路桥项目养护工作的时候,必须强化管理力度,把养护工作纳入管理范围之中。换句话讲只有开展好养护工作,才可以切实增加项目使用时间,才能够发挥出它的存在价值。在当今时代背景之下,要想将该工作开展到位,就需要适时的创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的养护体系和措施等都无法适应目前的养护工作所需了。当今社会是一个机械化的社会,各种设备的使用力度非常强,特别是工业活动之中,耗用的材料数量极多,此时一些车辆的承载力就远远大于路桥本身的承载水平了,最终使得路桥严重变形。为此在开展项目建设工作的时候,必须强化养护管理的的力度,目前许多区域为了确保项目可以长久的使用,已经在不断研究适合自身发展的养护管控体系了。在开展管理体系创新工作的时候,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不断解放人们的思想,提升认知能力,不应该把养护工作固守不前,这样就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从长远来讲是不利于养护工作开展的,因此有关工作者必须高度关注,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不过目前我们在开展养护管理工作的时候还是存有守旧思想,无法满足养护工作所需。除此之外,许多的道桥项目的养护工作并非主动开展的,在养护之前未深入调查,很显然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就会使得实际情况和预期之间有差别,导致养护活动不能够很好的开展,特别是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假如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预防性工作,就会提升养护的品质,进而增加它的使用时间,更好发挥它们的存在价值。然而要想开展好预防性的管控工作,就需要具备两种条件。第一技术方面,技术方面的条件对于养护工作来讲意义重大,因为它是一种技术方面的创新,因此就要结合具体情况,认真分析项目技术特点,才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养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能够将养护活动开展到位,尤其是在思想上,要实事求是,将路况预警系统和养护设备准备好。另一种条件就是要有机制条件,机制条件就是管理的体制,当我们开展养护工作之时,必须认真分析运作模式,积极开展检查工作,防止养护的时候出现明显的问题,同时还应做好规划,确保养护工作能够按部就班的开展,上述方法即是解放思想的典例。

  4加强预防性养护的技术条件

  道路桥隧养护变被动为主动,变滞后为及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养护工作上台阶的目标。这个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就是实现预防性养护,实现预防性养护应具备两个条件:技术条件和机制条件。

  5加强预防性养护的机制条件

  在市场化改革实践中,已经显现出市场化养护的诸多优点,这些成功范例的出现以及其显示出来的市场化养护的优越性充分说明了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可行性。我们应该立足于道路养护市场化,进一步的巩固改革成果,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养护规划、养护调度及工程养护监理制度。我们建立完善的养护决策就是养护决策优化,它将很好解决了我们道路桥隧需要养护和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的经验决策模式,发挥了资源的最佳效益。工程监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在道路桥隧养护中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对保证投资效益、实现合理工期、满足质量要求及双方责、权、利的明确都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道桥养护工程具有明确的公路养护规则、要求、方式,有工料机消耗定额和公路养护成本核算。有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和风险。

  参考文献:

  [1]陈雪峰.论道路桥隧的管理及养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3).

  [2]黄宏良.城市道路桥隧养护新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

篇九: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究竟如何改

  如果有人利用信息技术对公路系统的所有公文词语作个统计分析的话,“改革”这个词无疑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词之一。近几年来,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以及公路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一场场改革攻坚战在公路行业内打响。那么,关系到数十万养路职工切身利益的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如何深化?本文就此作个粗浅的探讨。

  一、改革面临困境

  现行的养护管理体制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公路管理体制经过几次上上下下,分分合合。公路养护开始采取由公路部门设立的道班专职养路和半脱产的农民代表工养护结合的体制,后来过渡到以公路部门设立的道班养路为主。公路养护部门作为公路管理机构的附属单位,养护生产按计划作业,养路工人作为国家的专业工人和其他国营企业的工人一样,被国家“统包”下来。

  然而,有人否认,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多数养路工人都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工作。该系统在改善交通容量和道路状况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WTO后,传统维修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这些弊端主要包括:第一,由于公路养护部门是一个公共机构,实行单一主体的统一承包机制。生产靠计划,资金按人头,大锅饭严重,导致公路队伍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严重缺乏“等、靠、要”的思想。二是随着地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企业下岗职工的增多,公路养护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已成为许多地方的“热蛋糕”,成为一些地方实权人物安置关联户的“热单位”,导致养护部门人员普遍超编、严重超编,有限的道路养护费已成为按人头收费,养护生产模式仍然原始、落后、低效。第三,大部分地方公路部门与建设、养护、管理和征收相结合。他们不仅行使一些行政职能,而且还承担具体的公路养护和生产任务,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由于公路管理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不能有效地监督公路养护,这也违背了WTO的一些原则。有人说,公路行业是计划经济给交通运输业留下的最后一道障碍。因此,打破这一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已成为大势所趋。

  但改革又是一场艰辛的革命,牵涉到职工利益的调整。特别是公路职工,长期在计划经济的“安乐窝”里生存,迎接挑战和搏击市场的能力相当弱,再加上公路部门并没有像有些国有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境地,改革还没有到燃眉之急。所以推行改革可谓困难重重。这些阻力和困难主要有:

  首先,缺乏政策指导。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蓬勃发展,事业单位改革滞后。虽然人事部已经发布了多个事业单位改革意见,但这些意见主要针对科教文卫部门和人事制度。国家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今年的交通部部长会议上指出:“维护机制改革,全国不搞一刀切,鼓励多种形式的落实。”这反映了交通部在改革中的谨慎态度,但也使得改革缺乏明确的政策。改革就像摸着石头过河。

  为了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有利于改制企业的发展和职工利益的保护,我们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

  第二,职工思想顾虑重。养护部门长期以来是作为事业单位依附于公路管理机构的,很职工还是传统思维,认为事业单位就是铁饭碗,有公路就需要养护,就需要养路工,就不会有下岗之虞。在计划经济时代确实如此,公路职工享有社会主义特有的“完全劳动权”,被国家“统包统分”。和当年农村改革完全不同,农村改革,“农民们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却是生存发展的机会”(马克思语)。所以,农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推进改革。而公路养护改革对很多养路工来说,失去了单位的“避护”,面临的是市场竞争的风险。必然会有很多人反对。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很多职工的铁饭碗、大锅饭思想根深蒂固,改革的阻力相当大。

  一

  第三,人员出路难。尽管改革是为了打破铁饭碗,但也并不意味着把职工们往市场一推了之。更何况现在的一些老职工在公路部门上呆了几十年,为公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就像中国公路网中路社区一个网友写的:“我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公路,公路是我的一切,我的全身上下都打上了公路的烙印,我不知道我是公路,还是公路是我。\公路局成了我的拐杖,一旦离开了它我不知道如何是好。”而这些老职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技术专长也少,搏击市场大潮的能力相当弱。

  目前,许多单位只能分流而不下岗,但分流渠道和可用资源不多。目前,大多数出路是工程团队,其次是“三个行业”。这些部门吸收能力有限,也面临着改革的局面。如果进行重组,公路部门不能对其进行太多干预。如何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已成为各单位的一大难题。

  第四,改革成本支付难。一方面,原来的养护生产工作按公益事业来操作,所安排的经费不包含国家税收部分。转制为企业后,都要按照企业性质进行纳税,这无疑增加了养护企业的运行成本,使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养护资金更加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在养护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要推行职工身份置换,买断工龄的办法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就需要大量的补偿金,有的还要补缴巨额的养老保险,而养护企业大多的债务重,设备少,出让时没有什么收益。在资产评估、资产交易中还要交不少的税费。这些经费上级不可能解决,靠自身又解决不了。

  第五,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工人的转移和离开。但目前许多单位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果这些人被推向社会,不能再就业,必然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特别是现阶段,我国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较高。到今年6月底,中国的失业率上升到4.2%。这个失业率只包括登记在册的城市人口,不包括农村地区的失业者。这意味着中国城市目前有近800万人失业。因此,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再就业工作,将再就业工作作为地方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中央政府一再强调要保持社会稳定的情况下,涉及裁员的国有单位改革必然要谨慎。

  二、改革,种种有益的探索

  虽然改革中有许多障碍和困难,改革的道路上有许多矿山,但改革势在必行,“没有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多年来,全国公路部门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的慢,有的快;有的主要改变内部运行机制,有的涉及产权制度。改革形势百花齐放。改革的主要模式包括:

  1.推行定额养护和内部竞标承包。这是全国公路系统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一种改革形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路养护部门还是作为公路管理机构的下属单位,养护管理与养护作业相剥离,实行分灶吃饭。公路养护部门改革成企业化管理的养护公司,在内部推行了\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养护任务的下达一般由养护公司在全县养路工中招标,由个人或职工小组竞标承包。有的试行打破县与县之间的分隔,在一个市里面的公路部门内部实行招标。中标者与养护公司签订养护承包合同,职工与竞标人之间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县级公路部门根据定额核定养护经费,包干使用,职工工资除一定的保障,其余按计量支付,多劳多得。

  2.维修招标。固定维修和内部招标承包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维修效率,但由于员工仍然是国有单位员工,承包商选择员工的空间很小,招标是在单位内进行的,开放程度还不够。因此,一些地方没有设立固定的养护队来养护新道路,并进行公开招标。例如,湖北省宜昌市在1997年修建了一条42.5公里长的石桃江北公路,养护任务通过公开招标完成。因此,具有丰富公路养护经验的当地私营企业主刘小平中标,县公路段与刘小平签订了“六定四自”养护合同(“六定”是指养护路线、里程、等级、投资、良率和创造目标;“四自”是指承包人的聘用、分配、养护和资金使用

  2

  自治)。每年年底,根据合同内容对县道路段进行综合评价,重点检查公路费率;每拖欠一个百分点,扣除总投资的0.5%。在六年的承包期内,刘小平投资100多万元购买了汽车、拖拉机、挖掘机、洒水车和破碎机,大大提高了施工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率,节约了施工成本。在就业方面,合法招聘,以及固定工人和季节性工人的结合,繁忙时间的就业人数更多,空闲时间的就业人数更少。固定工人的工资也按照道路养护的数量和质量定额支付。合同期内,该路段公路优良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80%,在全县碎石路养护中排名第一,养护费用仅84万元,比全国其他养护路段投资节约50%。这种模式被当地公路部门称为“国家公路民用养护”。目前,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的养护也采用了这种模式。一些国有企业中标,一些民营企业中标。

  3.养护企业产权改革。上面这种模式优点明显,但只涉及到“增量”改革,也就是新增的路养护方式改革,而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最大的难题就是“存量”改革,也就是对公路管理机构下属的养护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在浙江、上海、福建、江苏的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方,目前已经完成了养护公司改制。如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公路养护机制改革实行了“两分开、两置换”。“两分开”即管养分开、事企分开,原属公路部门的事业性质的生

  产型养护中心改企转制,成立养护公司,在人、财、物方面全部与公路管理机构彻底脱钩,解除隶属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组建新的经营主体,自主参与养护作业招投标等市场竞争。“两置换”即养护作业人员从事业人到社会人的身份置换,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到经营性资产的置换。公路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全面竞争上岗(类似于公务员招录,考试由地方人事考试中心组织),未能竞争进入管理岗位的现有公路养护作业人员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与公路管理机构解除劳动关系,人员身份由事业人变为社会人,其用工一律由独立的养护作业企业使用和管理。福建厦门等地也已实现管养分离。厦门市公路局将各分局分流人员与所在道班进行重组,通过市局、分局以养护机械设备折股投入,职工集资入股改制成两个养护工程有限公司。同时实行职工身份置换,市局、分局按每年工龄1000元,给予职工一次性补偿,使职工与公路部门养护公司脱离,关系挂到劳动部门就业中心,由养护公司选择聘用(市局要求公司聘用70%的原职工),未聘用的人员下岗,发给40%工资。在招投标养护中,将全市公路专养里程分为18个合同段,除自己的养护公司外,还引入民营公司参与投标,市公路局直接对公司实行合同管理,进行养护监理、检查。上海市的步伐更大,原属国有的浦东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改制为民营企业,企业原有的51%国有股权全部退出,转让给职工个人,并在企业内部成立了职工持股会,使职工与企业结为“利益共同体”。据了解,未来几年内,该市的全部国有养护企业都将转制为民营企业。

  三、改革和深化思想。

  尽管各地公路部门推行了种种改革,但离真正的市场化社会化还有一段距离,未来几年,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是公路行业改革的中心环节。

  1.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目前,我国公路部门属于事业单位,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没有“事业单位”的概念。它要么是政府管理部门,要么是企业。对于既是政府又是企业的公路部门来说,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是政企分开,管养分开。公路管理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养护资金的发放、养护标准的制定、养护质量的监督、养护市场准入的控制和公路行政管理。公路养护生产性机构的改革趋势与浙江、江苏相同,上海等地的改革趋势也相同。与公路管理部门完全脱钩,独立核算,进入市场,依法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

  和公路管理部门脱钩后,下一步就是改革公路养护企业的产权制度。著名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产权如何界定极其重要,如果产权界定得好,资源配置效率就高;反之,如果产权界定得不好,资源配置效率就低。

  三

  国有经济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产权不清晰。因此,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原则的任务,确定了“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抓大放小”的方针,今后,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四大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于其他行业和领域,特别是一般竞争竞争性行业,由于国有经济不具备优

  势,在逐步退出和收缩。公路养护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应该退出的领域。所以,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垄断,建立统一开放、公开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市场。

  2.改革的步骤和途径。过去20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总体上是一场准帕累托改革。增量部分是革命性突破性改革的实施,存量部分是边际创新的渐进式改革的实施。这项改革产生的社会冲击相对较小,在推动方面的困难相对较小。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也应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改革的步骤不仅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要努力进行制度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实施新方式(人)和新方法,以及旧方式(人)和旧方法。所有新建道路应保持开放,所有新进入者应遵守人事代理和人事招聘制度。逐步改革原有的维修制度。一是将维修生产单位与管理部门分开,建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法人的企业。然后转变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完全脱离公路管理部门,进入市场,自行生存和发展。维修任务的安排可以先在单位内部招标,然后逐步放开,在系统中进行跨县市招标,最后直接向社会公开招标。

  在改革存量部分,要选择合适的改革路径。按照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制度变迁具有一种路径依赖的特性,即制度变迁的最终结果,往往为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及偶然因素所决定,即使“改革方向”一样,不同路径将产生完全不同的改革结果。在养护体制改革过程中,要避免强势集团成为压力集团主导改革的路径而使养护职工利益受损。在中国公路网的中路社区,就有一个网友“我要公平”反映其单位改制过程中的种种不公平:“改制的87名职工被强制人人集资六、七万元(合计六百万)购买原有的老旧设备低劣生产设备,成立了一个既没有一分钱启动资金又没有办公场所还必须干一个注定亏本工程的企业。企业在各种压力下苟延残喘。改制后职工起早贪黑的拼命干活,半年换来的是区区二千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至今无?钱?问津,改制前许诺的各类补贴迟迟不能到位。可改制后的另一半到事业单位的区区三十多人,却坐享一千多万的资金及原单位积累的三四百万的福利资金。”如果情况属实的话,这种改制无疑是不公正的改革。

  在维修企业改制过程中,产权明晰的过程就是产权再分配的过程。关键是调动养路工人的积极性,让他们支持改革。一方面,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让广大公路职工了解当前改革形势,积极宣传改革是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促进公路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宣传改革的重要性,公路行业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宣传当前公路建设大发展是改革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不抓住当前有利的改革机遇,公路部门将是一条死胡同。另一方面,在制定改革方案时,要广泛征求广大职工的意见,集思广益,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接受监督,维护职工利益。主要措施应以公共选择的形式实施。在人员离岗、资产清算等方面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3.改革的配套措施要跟上。

  维修制度改革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工作。改革前、改革中、改革后都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否则,改革将难以实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1)公路管理机关也要同步改革渐进式改革道路的推进需要一个廉洁、高效和权威的政府。作为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组织和实施部门,公路管理机关就必须有推进改革的能力和驾驭养护市场的能力。

  四

  所以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对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重新明确。建立起精简高效、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的新型的省、市、县三级公路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对公路管理机构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人员竞聘上岗和任期制,创造条件为管理机构人员进行管理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以适应新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必将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过渡。“管养分离”后,公路管理机构首先要转变角色。维修单位的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合同管理,由直接维修转向维修作业的监督和合同管理,由订单管理转向系统管理。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包括维修项目招标办法、维修合同管理办法、维修定额编制办法、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维修质量检查制度、评估标准、市场准入规定、维修资质评估制度、,规范合同文件等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公路养护管理准入、标准和评价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2)加快养护市场的培育。“管养分离”后,养护企业要生存发展必然就要有养护市场。这就要求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养护市场的培育,规范公路大中修工程市场和小修保养招投标。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和《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准入暂行规定》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公路养护走向市场、走向社会有了全国性的制度,各地也要完善相关的制度,使养护企业能够尽快适应市场竞争。

  公路养护是一个对技术、资金和人才要求较低的行业,进入门槛很低。目前,其他企业不能进入的原因只是行政垄断。中央政府要求取消行政垄断,迟早要保持市场开放。为了顺利推进改革,必须对改制后的企业进行“帮扶送行”。正如中国加入WTO有一个缓冲期一样,公路养护市场的开放也应该有一个缓冲保护期。同时,优先满足企业使用机械设备、办公场所、原护理工区、道板等生产经营场所的需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在纳税问题上的支持,对新办企业给予免税优惠。使改革后的企业能够与轻装备作战。

  (3)要充分保障职工的利益。改革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大多数职工下岗,让职工没有饭吃,而是在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建立起合理的投入产出机制。但改革就必然涉及职工利益的调整。政府部门在改革前改革中改革后要做好职工利益维护和保障工作。改革前,各公路管理部门要做好职工的培训工作,让职工多掌握技能,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建立和完善职工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推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统筹,解除职工后顾之忧。改革时做到“有情操作”,确保大部分职工在改革后有新的岗位。同时对历史欠帐的尽可能地给予补偿,对职工的实际问题加以解决。改革后,养护职工虽然不属于内部职工,但对职工的状况不能不闻不问,公路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保障改制企业劳动者享有劳动者的个人权利和集体权利,监督企业履行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以实现国家劳工标准。

  养护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各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建立维护机制改革的模式。各地要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总方针,走符合自身特点的改革道路。

  5

篇十: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切实解决“四好农村路”工作中管好、护好的短板问题,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

  到2022年,基本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建养并重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形成财政投入职责明确、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格局。建立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绩效考核机制。农村公路“路长制”全面推行,农村公路治理能力明显提高,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明显提升,交通保障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显著增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路况中等以上占比不低于75%。

  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根本性好转,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全面完善。二、重点任务(一)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1.强化省级统筹和政策引导。省级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全省管理养护机构能力建设指

  导,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对市级人民政府进行绩效考核。省级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省级补助资金,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会同省级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养护资金使用监管。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等部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引导、支持和促进农村公路事业发展。

  2.加强市级政策支持和指导监督。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指导监督工作,完善市级支持政策,加大市级财政投入,落实市级养护补助资金,加强市级管理养护机构能力建设,协调推进市域“四好农村路”建设,对县级人民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督促县级人民政府履行主体责任。

  3.落实县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推进县域“四好农村路”建设,负责县道、乡道管理养护工作,指导监督乡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健全县级农村公路质量监督体系,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加大履职能力建设和管理养护投入力度。

  4.发挥乡村两级作用和农民群众积极性。乡级人民政府要确定专职工作人员,组织村民委员会做好村道管理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要按照“农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以工代赈等办法组织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要加强宣传引导,将爱路护路要求纳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鼓励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推广将日常养护与应急抢通捆绑实施并交由农民群众承包。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

  社会力量自主筹资筹劳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通过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公益岗位等方式,为沿线农民群众提供就业机会。(二)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

  5.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资金。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成品油税费改革资金有关政策和要求,完善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普通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成品油税费改革新增收入替代原公路养路费部分,不得低于改革基期年(2009年)公路养路费收入占“六费”(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收入的比例,其中用于普通公路养护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80%且不得用于公路新建。2022年起,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不再列支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等其他支出。

  6.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继续执行省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补助政策,省级补助与切块到市县部分之和用于养护工程的资金占成品油税费改革新增收入替代原公路养路费部分的比例不低于15%。市、县级人民政府要本着“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的原则,足额安排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市、县级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总额不得低于以下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6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并建立与里程、养护成本变化等因素相关联的动态调整和逐年增长机制。市、县财政分担比例由市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其中,市级财政分担比例不得低于20%。

  7.强化养护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各级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要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市、县级财政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监管,严格防控债务风险,严禁以各种名义新增隐性债务,公共资金使用情况要按规定对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将村道养护资金使用和养护质量等情况纳入监督范围。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8.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资金补助、先养后补、以奖代补、无偿提供料场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养护。将农村公路发展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重点支持范围,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加大对乡村振兴农村公路项目的支持力度。按规定用好均衡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相关政策,鼓励将农村公路建设和一定时期的养护进行捆绑招标,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运营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积极探索将农村公路相关附属设施等有收益的项目与农村公路养护打包运行。推广农村公路灾毁保险,鼓励保险资金通过购买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方式合法合规参与农村公路发展。(三)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9.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县域农村公路总路长,县级人民政府分管交通运输负责人、乡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本区域县级、乡级和村级

  路长。总路长全面负责县域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推进县域“四好农村路”和美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各级路长分别负责相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和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各级路长对总路长负责、下级路长对上级路长负责。

  10.加强管理养护能力建设。市、县级人民政府要落实乡级专职工作人员,完善人才培养吸引和激励保障制度。要充分发挥好村民委员会在组织村道管理养护工作中的作用,鼓励设置多种形式公益岗位,聘用沿线贫困劳动力。不断完善村级议事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11.建立管理养护考核激励机制。省级财政和交通运输部门要建立对市、县级人民政府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绩效考核机制,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将管理养护工作的责任、资金和质量落实保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相关投资补助资金挂钩。对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推进情况较好的,给予奖励或增量补助;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情况较差的,实行约谈、责令整改,并扣减省级补助资金,充分发挥激励考核“指挥棒”作用。

  12.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将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受益程度、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作为衡量标准,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导符合市场属性的事业单位转制为现代企业,鼓励将干线公路建设养护与农村公路捆绑招标,支持养护企业跨

  区域参与市场竞争。鼓励通过签订长期养护合同、招投标约定等方式,引导专业养护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

  13.加强安全和信用管理。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农村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提高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公路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县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公安、应急等部门参与农村公路竣(交)工验收。要大力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已经建成但安全设施不完善的农村公路要逐步完善。要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监管,着力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信用评价机制,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并依法向社会公开信用记录。

  14.强化路产路权保护和绿色发展。完善路政管理指导体系,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或专管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及时发现、制止、纠正并依法查处各类涉路违法行为,做好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工作。坚持绿色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推广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水泥路面就地利用等绿色养护技术,推动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先行工程,同步部署落实。

  (二)落实工作职责。市、县级人民政府要深入分析本地区农村公路发展实际,细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权力和责任清单,指导乡、村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

  (三)开展改革试点。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围绕资金保障、创新投融资机制、美丽农村路、养护市场化、群众参与、政府绩效考核、信用评价机制等主题,广泛开展试点工作。省交通运输厅要会同省财政厅加强指导和督查,遴选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试点项目进行全省推广,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工作。

  (四)做好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要大力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宣传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策制度,有效发挥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爱路护路的责任意识,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来,营造全社会广泛关心支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篇十一: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P>  以改革创新开拓公路养护新思路要创建和谐公路发展环境,加强路网管护,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保持公路事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就要积极主动,不断改革创新。一、抓机制改革,探索发展新路(一)健全机制,完善队伍,强化管理。优化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队伍,并要定职责、定人员、定机制,对人员进行定岗、定编、定责,并实行优化组合和竞争上岗。认真做好人员分流工作,实现人员精,队伍硬。(二)强化养护资金的使用。对日常养护资金,实行公路按量包干制,撤销人头经费,按养护里程、公路技术状况、养护难易程度、交通量大小和使用年限等因素确定养护资金。对大中修工程实行招投标制度,对小修工程和其他各项养护工程实行“两级计量,三级支付”的管理办法保证专款专用,强化对资金的管理。(三)借助公路优势,积极开展“三产”创收。首先鼓励养护工程队参与对外承揽工程,并将筑养路机械设备对外租赁;其次是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务,创办涂料厂、纯净水厂等;同时,因地制宜开办筑养路机械配件门市、水泥制品厂、机械车辆修理厂等,实现经济创收。(四)实行公路日常养护承包责任制。日常养护队伍实行全员承包,分段养护、总量控制、按路计酬、计量支付;养护中心实行全员承包制,日常养护实行责任段管理办法,实行按段定员,鼓励公路养护工程公司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二、确立开拓创新理念,加快公路信息化建设

  新形势下,公路的发展将越来越倚重于知识创新。如何把时代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就创造性地运用到公路建养等各项工作中,推动公路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已成为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积极开发新技术、新成果。

  坚持“科技创新、科技兴路”的理念,在道路深层损坏维修处理上,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逐步提高路况质量。(二)加快公路信息化建设。

  公路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公路行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公路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公路管理信息化已成为管理公路信息资源、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主要工具和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必要手段。

  总之,交通事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新机遇带来新挑战。思路一变天地宽,只要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议,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会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十二: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公路养护工作创新

  作者:户娜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24期

  1养护工作下滑的原因

  1.1主业不主,工作错位2000年开始的大规模公路建设高潮,在前后两个三年的路网建设中,主要没有摆正建和养的位置,主要领导的精力和部门的重点都放在了路网建设上,养护工作被排到第二位。主要领导一门心思忙招投标,对养护工作放松了,丢了“业主”,工作错位。

  1.2投入不足,应对乏力多年来,公路养护投入是实行以收定支的大包干投入体制,而在交通流量急剧增加,养护成本逐年提高的情况下,养护投入的标准却始终徘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水平上,与实际需要差跟较大。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没有主动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致使养护工作不到位,导致大量公路、桥梁超期服役,通行能力下降。

  1.3工艺落后,人才匮乏多年来公路养护的生产工具、工艺技术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不能适应先进生产力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养护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材料配比不科学,前补后坏,重复劳动,浪费了大量人财物。与此同时,公路养护人才匮乏,素质偏低,熟练掌握养护应知应会的人员少,65%以上的新进养护工人没有进行岗前培训,因而对养护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1.4机制陈旧,观念落后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对养护工作要求标准低,工作不精不细不实。分配方式落后,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甚至一部分公路养护管理干部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适应不了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

  2探索实践创新养护工作的新路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近年来,我处针对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发动全体职工研究探索,采取了创新举措,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2.1创新养护理念,带来新氛围

  我处在全体职工开展了“养护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大讨论。通过大讨论,使全体职工形成了“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预防性养护”、“精细养护”的理念。各级公路部门,都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养护,重视养护工作。公路养护实行了“三卡一牌”制度。道工上路有上路卡、坑槽修补有坑槽修补卡,使用养护材料有养护材料卡,出工出勤有出工出勤牌。出工出勤牌将每一位养护人员每天的作业桩号、内容进行公布,明确了养护作业人员的工作任务。还广泛推行了桥梁养护工程师制,每个单位配备一名专(兼)职桥梁养护工程师,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桥梁缺乏专业养护的问题。

  2.2创新管理模式,开拓新局面

  公路养护改变了粗放型管理模式,在全系统推行“三个三”管理模式,这就是:“三级管理机制”:市处管理县市段,县市段管理养护公司,养护公司管理管理站和养护工程队。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管到位。“三种运行机制”:即巡查、检评、考核、兑现机制;阶段性、标定性的目标管理和限期整改机制;长效型和激励型的奖惩机制。用机制管人,用机制管事,用机制控制工作运转程序。“三种运作方式”:即大中修工程由市处或各县市公路段实行市场化管理方式泪常养护和小修保养由各县市公路段在本辖区内实行标段招标,合同式管理;对个别养护特别落后,挤占、挪用养护资金严重的单位,采取计量支付,经费直拨养护公司的方式,以新的管理模式推动养护管理工作全面规范。

  2.3创新用人机制,激发新活力

  各单位从优化养护队伍结构出发,全而加强了养护队伍建设。一是全面推行聘用制。部门负责人和管理站长通过竞争上岗后,采取逐级双向选聘的方式,确定所属人员,先后有30多人通过竟聘,走上了新的岗位。真正把一批懂业务、善管理的人员选派到了养护工作岗位上来。二是对养护作业人员进行清理,凡是外借到工程等部门的人员,一律办理了借用手续,工资由借用部门承担。三是加大了培训力度,大部分单位做到了每季度组织一次业务理论知识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试,平时以班组为核心,经常性地开展业务竞赛和学习,形成了学业务、比规范、看业绩的良好氛围。这些措施,不仅调动了广大养护作业人员的积极性,而且公路养护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有了显著提升。

  我们推行公路养护创新三项举措仅仅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公路养护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公路养护部门的活力增强,养护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而且公路养护的质量明显改善。

  3养护工作创新之路应对的措施

  这些年,我们以创新来激发公路养护活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针对公路养护创新机制长效性,关键环节的创新深刻性,对市场经济前景的预测的超前性,在服务意识上自觉性,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应对的措施。

  3.1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实现养护创新常抓不懈的重要保障

  通过“营造一种氛围、建立二种机制,加大三项投入”等一系列的措施,使创新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实效。“营造一和氛围”,就是加大建设创新型行业的学习力度和宣传力度,一方面运用内部简报、网站等为载体,开辟建设创新型行业专栏、论坛,宣传创新事迹,反映创新新果,推介创新典型,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到创新中。另一方面通过定期组织创新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创新经验,研究创新课题,鼓励大家在工作实践中、在本职岗位上,积极升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建立二种机制”,就是要建立领导机制和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下,建立相应的奖励基金,对在养护创新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给予重奖。“加大三项投入”,即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并将这只项经费纳入预算,确保创新投入有经费保障。

  3.2深入推进改革作为发挥养护创新效能的有效途径

篇十三: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P>  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前言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为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公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公路养护管理对策,深化改革现行公路养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公路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新路。一、加强公路养护的重要性1.加强公路的养护,是正常发挥其功能的客观要求。公路交通是整个交通运输网络中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加强公路的养护,是保证公路运营状况稳定的客观要求。通过加强对公路的定期维护修理,定期勘察测量,采集各种性能指标数据,综合分析整个公路的承载状况,分析公路运行能力的损耗,时刻对整个公路的运行状况有着深刻了解,并及时进行物理,化学,工程养护,减少整个公路的磨损,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整个公路交通运输网络的正常运营。2.公路养护是提升公路交通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公路的承载力和运输能力,甚至是平稳性,安全性,舒服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公路的保养维护,可以保证整个高速公路网络的正常运营,保持运输时刻的畅通便捷,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输能力,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更好的保证了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3.公路养护是减少各种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举措近些年来,我国的公路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公路交通网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细节处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比如,桥梁的坍塌,

  桥面的裂缝,桥栏折断,桥墩坍塌,甚至是桥上线缆的断裂,使得高速公路桥梁处隐藏着各种安全隐患,桥头跳车等各种事故不断发生,都是由于对桥梁的保养维护不力,负荷过度。因此,加强对公路的保养维护管理,是解决我国公路交通中,发生众多交通事故,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之一。

  二、我国公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1.养护机械配化水平低在对公路的养护过程中,机械化水平较低,虽然—些地方、—些高等级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牢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的操作不熟练,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对国外已有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只处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使用。2.公路的养护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性目前,我国对公路的维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公路的后期护理,修缮,质量管理都存在着许多法律漏洞,或者是有一些相关的规定,却得不到公路护理部门的重视,对各种护理标准难以贯彻落实到实处,同时,对公路桥梁的维护管理理论不够科学,大多数的公路维护管理方法和措施多是有关技术人员常年的实践经验而来,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得对桥梁的定期定时养护难以科学合理的执行,在公路管理过程中,维护管理难以达到标准。3.公路维护管理组织不合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由于整个公路养护部门的组织设计不合理,部门的决策不够科学,整个系统的执行能力低下,办事效率难以提升,当发现有桥梁损毁,桥面断裂,或者是漏水甚至发生桥头交通事故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存在着推诿责任,或者是找不到负责人的情况严重。同时,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和严谨负责的精神,出现事故便想开溜,或不断推诿,都是被迫到场解决问题,而不是当发现有桥梁安全隐患时候主动采取措施解决,执行力上存在着严重问题。

  三、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的措施和建议1.提升公路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强化组织管理。在公路交通养护过程中,应根据养护里程设立若干名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保证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各级公路部门高度重视,针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需要,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做到专业人员、专门程序、专用方法.以保证桥梁工程师的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同时加强其负责精神。2.完善各地公路资料,建立公路养护数据库在公路养护过程中,公路维护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不同公路地段的资料,比如桥梁状况,路面状况,周边的水文地质情况,对相应公路里程,加强各种公路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妥善保管,建立完善的公路整体资料数据库,为公路的保养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比如可以收集公路段中的桥梁资料,从每座桥梁的设计,施工,竣工等方面的图纸收集,并记录桥梁的运营状况,发生事故的次数,桥下的水文情况,周边的地质特征等相关方面,做出公正客观的记录,并整理,妥善保管。完善的公路数据库将会为公路的养护提供强大的决策依据,有助于在公路养护中,针对不同地方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3.深化公路养护管理的体制改革首先要认真总结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理顺公路养护管理的体制,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然后明确各级交通管理部门以及公路管理机构之间的关系,做到职责明确,从而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要加快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创新力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路养护市场,打破地区封锁以及行业垄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4.采用先进机械设备,促进养护机械化进程必须走机械化养护的路子。公路本身固有性质决定了公路损坏后必须及时进行修补,养护。因此必须培养一支反应快速、技术熟练、设备配套的机械化养护队伍,才能保证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在机

  械配备上,必须以专用机械为主,如洗刨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楼等.非专用机械如翻斗车等可采取雇佣车辆方式解决。据了解社会车辆过剩,随时可以雇到。以减少初期投入过大资金,并减少管理费用和难度。

  四、结束语公路交通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因此,公路的养护要得到各地区各部门的重视,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公路质量检测体系,严格执行桥梁的养护标准,定期检测,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修缮,精细养护,制定严格的公路网络运行标准,加强对公路运营质量的监测,实时监测,发现公路任何地段存在安全隐患,都立刻高速行动,采取有效,从根本上降低发生公路交通事故的概率,切断事故的源头,保证整个交通运输网络的通畅,提升整个运输网络的服务质量,维护出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篇十四: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P>  浅谈公路养护新模式

  一、国省干线公路的定义

  国家干线公路是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国家级干线的公路,又称国道。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省级干线的公路,称为省道。省道通常包括:(1)由省会连接各地(市、自治州)首府的、以及各地(市、自治州)首府之间连通的干线公路;(2)由省会、地(市、自治州)首府连接重要厂矿、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口、机场、旅游胜地的干线公路;(3)省际之间地(市、自治州)首府连通的干线公路。省级干线公路在省公路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其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一般不小于二级公路标准。当混合交通量较大时,可由双车道加两侧慢车道组成,但总宽度不宜大于15m。

  二、目前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化养护方面:一是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缺乏活力。目前的体制生产按计划安排,经费按人头划拨,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十分严重,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比较淡薄,结果是管理管不透,生产抓不精。二是机构庞大,人才匾乏,素质不高。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是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基本有保障,多种因素造成公路系统的人员急剧增加,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挤占了大量的养护经费,导致每年小修保养经费中人工费和其他费用的支出减少,而且职工有工不出或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比较普遍,生产效率低下。并且各级单位行政管理和非生产人员比例过大。尽管公路系统每年增加大批人员,但工程技术人员和道班工人所占比例却在逐年降低,造成养护一线真正需要的技术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养护职工的整体素质下降。另外,目前的公路养护水平正逐步上升,养路职工在传统体制的保护下,缺乏紧迫感,对知识的更新与积累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一遇到养护方面的专业工作就不懂怎么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专业养护工作的需要。三是伴随着《劳动法》等制度的不断健全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同岗不同酬及从事保养生产的临时人员社保问题成为社会化养护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加之目前的养护工作以就近领养为主,养护队伍管理难度较大,队伍不稳定,人员更换较频繁。养护费用偏低,招聘从事养护生产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使得养护质量堪忧。

  (二)养护管理方面:建立统一规范、开放有序的公路养护市场是养护市场主体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公路养护市场区域分割和封闭情况还比较普遍,养护市场发育程度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公路养护管理主要是“以条为主、条块结合或以块为主”管理模式。处于区域经济利益和维持一方稳定,养护市场地域分割情况比较普遍,远未达正真意义上的市场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养护工程市场环境。重建轻养的思想严重,随着近年来公路建设及大中修项目的增加,部分养护单位因技术人员都被抽到建设工地,连报表都无法上报;养护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管养道路不能正常养护;原有公路养路费本来应该首先要满足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但是由于公路养建资金不足,公路养护经费挪作公路建设费用,造成了一些公路养护项目无法落实或无法按期进行,导致普通干线公路路况下降快速,公路通行能力差,社会公众反映强烈,公路的养护质量和效益低下。

  三、养护发展的思路:

  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管理也是发展。公路养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营效益,养好公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低碳目标,创建绿色公路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使公路养护运行机制适应当前公路建设发展的要求。

  (一)逐步实现日常保养社会化。

  在养护工作新要求下,日常养护工作应实现养管的彻底分离。日常养护建议打破行政区域,因路制宜在部分路段采用小修保养招标模式,由具有资质的养护公司承担养护任务,由市级公路管理部门直接同中标养护单位签订合同,在签订养护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生产、保障通行、廉政合同等。市级公路管理部门对养护公司按照合同进行管理,确定养护标准及检查办法,在合同中明确作业标准、量化小修内容、养护质量要求、考核管理程序等,定期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合同考核逐月兑现养护费用。

  针对山区路段或车流量较小路段可以逐步推行道班承包养护或社会个人领养,市级公路管理部门按照日常养护目标监督考核细则对县(区)级公路管理部门养护质量进行定期巡查、考核,县(区)级公路管理部门每月对承包养护路段的道班及个人养护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检查考核情况兑现承包费,同时将收入与生产任务直接挂钩,体现多劳多得原则。通过以上两项措施的实施逐渐实现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由事业型向企业型、养护任务由指定型向合同型、养护方式由分散型向集约型的三种转变。

  (二)探索机械化养护中心机制,实现小修集约化。

  建设机械化养护中心的目的是服务养护生产、提高养护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新的养护生产组织方式,建立一支适合公路发展的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公路养护队伍,以适应公路养护市场化和养护体制改革需要,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探索机制,以此激发公路行业内部活力,保障公路产品的公益性,体现公路养护的生产的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生产力水平,促进公路行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小修作业的集约化是将现有的小修作业职能从县级公路管理部门中剥离,由机械化养护中心统一实施,县级公路管理部门的主要精力回到日常养护管理上来,按照按需设岗、按岗定员、竞争上岗的机制来提高工作積极性。市级公路管理部门对县级公路管理部门保养工作实行严格的考核,通过绩效工资和量化考核手段调动了养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养护管理工作逐渐进入正轨,实现了养、管分离,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养护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9年10月

  2、《中国公路》杂志,2010年第1期至12期

篇十五: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P>  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创新研究

  摘要:现在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发展,对于如何提升建设公路水平,如何对公路进行更好地养护这两个方面,很多工程师以及相关人员也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方法,所以其技术能力也不断地改进。而对于公路来说,公路的养护现在已经变成了提升公路运行质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操作。所以在目前建设现代化公路的过程中,对于公路的养护也越来越重视。公路的养护涵盖多个方面,本文就公路养护做出探讨。

  关键词:公路养护;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推动我国公路工程的进步。公路的养护技术也不例外,为了更好的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养护人员要不断的更新观念、完善管理措施和创新养护方式。

  一、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公路在进入到具体运营过程中,相关单位的公路养护、管理力度有待增强,管理意识有待提升。针对公路建设,大多数施工单位都认为只要交付即可,应对施工图纸、建设管理环节,以及设计技术等方面做出综合分析。同时,后期养护验收工作准则的执行、相关规定的制定都未得到相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此外,后续各项管理工作极易被忽视,缺乏专业维护人员,这些都是公路建设养护质量一直难以得到显著提升的主要原因,所以,公路养护施工才会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公路养护工作的具体开展往往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地区的资金筹措渠道都比较匮乏,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经常出现资金断流的情况。再加上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制度缺乏科学合理性,难以为各项养护施工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二、公路养护施工过程

  首先,施工前准备。对于整个养护施工体系来讲,后期各项工作极易受到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养护材料的准备、选择等工作。施工材料供应速度会给养护施工进度、周期带来直接影响,且材料质量好坏也会给

  施工质量带来重要影响。此外,明确的养护施工组织的进一步优化能够给各项养护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障,且每个施工人员都有责任,以此来促进养护施工质量、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其次,施工间养护。一是,路基放样。路基质量的不断提升能够为公路使用年限提供有力保障,其中涉及到半挖路堤、路庄修筑等。为了给施工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要结合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方案图纸来标注、检测施工路段;二是,放样阶段的养护施工。为了给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施工单位应结合具体要求来落实好各项监督、管理工作,基于此来合理安排各项路基等部分的放样工作;三是,路基施工。要针对工程特点来落实各项管理、监督路基施工的各项工作;四是,定线恢复环节。对于横断面的补测、复制、检验等工作和技术较强的工作,涉及到的因素相对较多,在不科学部分的改进、完善上的应用较为广泛。

  最后,公路使用中的养护。在公路具体引用过程中,虽然引用了较为新颖、先进的施工材料与技术,但要想给公路使用安全性

  提供有力保障,就必须要重视、完善各项养护施工工作。需要结合实际公路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后期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结合所处自然环境、车辆通过频率等方面具体情况的综合分析来选用针对性的养护管理工作,从而使得公路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伸。一般情况下,病害发生初级和严重阶段是公路使用中需要注重考虑的两个阶段,需要引用更严格的措施方法来优化各项养护、管理工作。为了有效避免病害现象更加严重,在初期应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防护、及时修护工作,以此来尽可能避免各类事故的产生。

  三、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创新

  3.1创新养护施工微表处技术方案

  抗滑性是对衡量公路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在行驶过程中,为了避免车辆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意外,要结合具体情况落实好抗滑工作,通过这一技术的科学引用能够使得车辙得到合理修复,进而促进公路抗滑性得到显著提升,这样公路使用寿命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由于常年受到风吹日晒,公路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缝隙、伤痕等,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极易给公路日后的引用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应充分重视、创新养护施工微表处技术方案。但要注意这一技术在具体应用中极易受到地形、气候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要想取得理想成果,应结合具体情况来做出恰当调整。

  3.2创新雾封层公路养护施工技术

  在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施工成本问题的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充分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雾封层养护技术是成本相对较低的一种,只需要将稀释过的浮华沥青喷洒在公路路表,在完成这一操作之后,可以发挥出更理想的公路养护作用,且路表的摩擦也能够得到大幅度降低。总体来讲,这一方面拥有较大的创新空间。比如:现阶段引用的材料相对较为单一,应用效果一直都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对此,在引用雾封层公路养护施工技术过程中,应对施工环境、气温等因素做出充分考虑,且要尽可能选择干燥天气来进行。基于此,对于公路养护技术创新来讲,应从不同角度入手。如,质量效果、形成成本,以及技术方案等等,且为了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创新措施,还要加强对施工指标的深入分析。

  3.3创新翻浆处养护技术

  作为提升公路养护质量的一个关键手段,翻浆处养护技术在具体引用过程中,应真正做到早安排、早治理,不断优化管理工作,在落实各个环节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提升翻浆技术。同时,还要重视、优化设备、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的科学、集中管理,基于各类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反复审核、检查相关材料,为养护质量、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在具体养护过程中,要对材料适应能力做出充分考虑,引用更科学、恰当的措施来优化对周边环境的保护。简单来讲,就是公路养护要稳定的进行翻浆,将修复、防护视为主要目的,突显出显著的针对性。

  3.4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

  通过这一技术的科学、灵活引用,能够使得公路养护施工中耗费的资源得到合理控制,从而尽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养护成本的支出,取得保护生态环境的理想效果。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主要是将沥青作为再生材料,处理好原沥青路面层之后,按照标准比例,在废旧沥青当中融入适量的添加剂与水,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实现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进而形成质量较高的路面下面层。就我国公路行业发展现状来讲,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拥有较为理想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该技术的创新研究,能够将给环境力度带来的破坏降到最低,且能够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公路工程养护技术的创新对公路管理的意义重大。公路养护技术的提高不仅可以更好的对公路进行养护,还可以提高公路的质量,延长使用年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出行安全都至关重要。公路的养护是公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非常容易受到忽视的环节,尤其是在近些年公路工程项目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公路工程的养护,必须要对养护技术进行创新,从而促进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焕婵.基于创新的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运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4):143-145.

  [2]郭立永.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创新方法[J].交通世界,2018(13):96-97.

  [3]褚秀兵.分析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创新要点[J].低碳世界,2018(02):222-223.

  [4]李王清.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创新探析[J].山西建筑,2018,44(02):154-156.

  [5]李林兵.公路养护施工工程技术创新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111.

篇十六: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P>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制度

  1

  目录第一章总则............................................................................................................................................2第二章日常养护目标及内容................................................................................................................3

  (一)路况巡查和检测..................................................................................................................3(二)路基......................................................................................................................................3(三)路面......................................................................................................................................3第三章职责划分....................................................................................................................................4第四章计划管理制度............................................................................................................................6第五章人员管理制度............................................................................................................................7第六章材料管理制度............................................................................................................................7第七章机械管理制度............................................................................................................................8第八章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9第九章防汛、除雪及紧急抢险管理制度...........................................................................................10第十章作业管理制度.........................................................................................................................12第十一章附则.....................................................................................................................................13XX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主要病害修复时限......................................................................................14养护标准规定一览表............................................................................................................................14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提升高速公路路况服务水平,确保高速公路“畅、洁、绿、美”及行车安全,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是指通过完善制度,监督实施,严格考核等管理手段,以达到保持高速公路及其设施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的目的。第三条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并逐步向化和市场化转型。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XX管理处内高速公路的日常养护管理。

  第二章日常养护目标及内容第五条日常养护目标:达到XX管理处与各施工单位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第六条日常养护内容:(一)路况巡查和检测路况巡查和检测是日常养护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包括日常巡查、夜间巡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和专项检测。(二)路基

  3

  1、整理路肩、边坡,修剪路肩、分隔带草木,清除杂物,保持路容整洁;

  2、疏通边沟,保持排水系统畅通;3、清除挡土墙、护坡滋生的有防碍设施功能发挥的杂草,修理缩缝,疏通泄水孔,清除松动石块。(三)路面1、清除路面泥土、杂物,保持路面整洁;2、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铺防滑料,维持交通;3、路缘石的修复。(四)桥梁、涵洞、隧道1、清除污泥、积雪、积冰、杂物,保持桥面清洁;2、疏通涵管;3、伸缩缝清理,泄水孔疏通;4、保持隧道内及洞口清洁,及时清理洞内暗沟、沉淀池垃圾泥沙,按要求进行隧道专项清洗。(五)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标志牌、轮廓标等维护或定期清洗;(六)绿化1、绿化树木、花草的抚育、修剪、治虫、施肥;2、幼苗的抚育、灭虫、施肥、除草。

  第三章职责划分

  4

  第七条XX管理处对日常养护进行管理,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制定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制度。(二)负责对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年度计划进行审核汇总,报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审批。对经营性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年度计划进行行业监管和督促。(三)负责对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进行指导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四)负责对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进行定期考核检查。(五)负责组织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应用的业务培训,指导与日常养护有关的信息资料录入系统、统计分析、整理归档等工作。第八条养护工程科负责日常养护管理的具体工作,主要职责如下:(一)负责建立健全日常养护管理机构,合理配置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养护机械设备。(二)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建立各项日常养护管理、作业等规章制度。制定并上报日常养护年度计划(三)严格执行和细化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目标、标准和工作程序,坚持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四)创新管理理念,激活用人机制,确保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高效运转。

  5

  (五)科学组织,合理实施,不断提高高速公路路况服务水平。(六)负责高速公路路况调查的组织实施及日常养护巡查的监督管理,并做好日常养护质量检查和考核工作。(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高速公路突发性事件、防汛抢险、除雪防滑等灾害性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工作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八)负责高速公路日常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努力提升日常养护作业的机械化水平。(九)负责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的安全管理。(十)负责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技术、作业人员的培训。(十一)负责建立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档案,及时上报各种养护管理资料。(十二)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提高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水平。第九条各养护所(队)是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的直接实施者,主要职责如下:(一)制定日常养护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日常养护的各项工作。(二)按相关制度要求做好日常养护巡查,及时发现、上报和处治轻微病害。(三)根据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定的要求进行日常养护作业。落实日常养护作业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6

  (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高速公路防汛抢险、除雪防滑等灾害性防治工作。

  (五)负责日常养护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使用管理工作,确保养护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

  (六)负责日常养护管理,组织或参加有关技术业务培训工作,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七)建立和完善日常养护管理及生产台帐,及时上报各种资料。第四章计划管理制度

  第十条根据路况调查和路况检测评定结果,于每年10月底前编制年度养护(含日常养护)计划。按照运营路段的性质,还贷性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经省高管局审核汇总,报省交通运输厅批准;经营性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由经营公司或董事会批准,报省高管局备案。

  第十一条根据批准的年度计划及路况实际情况及时安排日常养护作业,日常养护年度经费应按照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原则,控制在批准的计划经费之内。

  第五章人员管理制度第十二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所辖路段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日常养护单元,科学组建日常养护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日常养护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

  7

  第十三条制定相应的日常养护人员管理制度,养护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奖惩办法等。

  第十四条作业人员录用应打破“终身制”、“工资制”,实行劳动报酬制、工作计量制和绩效考核制。提倡实行专业队伍承包责任制。

  第十五条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日常养护的有关技术要求、作业流程、质量标准、安全防护、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要求。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六章材料管理制度第十六条为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养护质量,加强对日常养护材料管理,制定相应的材料采购、检验、仓储、使用等制定。第十七条材料采购应根据日常维修保养作业的需要和仓库的库存量,合理制定采购计划或材料购置清单。应做到用途不明不购、质量不明不购、规格不清不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第十八条应加强材料的出入库管理工作,建立出入库管理台帐相关制度。材料仓储管理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要求做到物质保养经常化、材料堆放规格化、仓库料架整洁化、分类编号科学化。第十九条材料使用应用有专人负责管理,应加强对材料的检验,并对材料的使用量、剩余材料,避免浪费和损失。

  第七章机械管理制度

  8

  第二十条加强对养护机械的管理,制定相应的养护机械管理制度,确保养护机械性能完好,使用效率高,运行安全。

  第二十一条养护机械应根据《XX省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化发展指导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日常养护作业应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确保作业迅速、优质和高效。

  第二十二条应充分发挥已有养护机械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养护机械的使用必须做到“管用结合,人机固定、合理调配、安全操作”。

  第二十三条养护机械在使用时应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完整记录,一旦机械运行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第二十四条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

  第二十五条应切实做好养护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维修保养原则,抓好“例行保养,定期保养、特殊保养、小修、中修、大修”等维修保养工作,延长养护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

  第八章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二十六条制定安全作业规程或制度及环境保护制度。作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安全和环境保护专题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作业。

  9

  如电工作业人员、金属焊接人员、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场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叉车、铲车、抓斗车、压路机、推土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路面机械等)、登高架设作业人员(高空建筑、架设、外挂作业、高空维修、高空安装等)、建筑机械作业人员(搅拌机、卷扬机、打桩机、沉桩机、钢筋机械)、金属加工作业人员(冲剪压工、铣工、刨工、车工、锯工、钻工)等均应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或特种作业IC卡。

  第二十七条养护施工作业时,必须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过往车辆的安全与畅通。必须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和《XX省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指南》的规定作业,作业所用的标志、标牌等安全设施、作业人员的安全服装、养护机械和交通工具等均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确保作业文明,安全。

  第二十八条养护施工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省高管局环境保护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必须做好对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不得随意乱堆、乱弃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必须做好作业场地的清理工作,确保高速公路美观、整洁。

  第九章防汛、除雪及紧急抢险管理制度第二十九条每年汛期及冰冻季节,要据当地的季节特点、高速公路道路及桥梁状况,分析掌握道路、桥涵的抗灾害能力,制定预防措施和应急抢修预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机制,对重要工程和

  10

  水毁多发路段,应适应储备必要的材料和机械设备,一旦发生水毁,立即组织抢修,以保证道路的正常交通。

  第三十条在讯期及冰冻季节,要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密切联系,及时收集天气、雨水、冰雪情况预报资料,预先了解到达时间和变化情况,以判断对道路的危害性。同时要注意积累和保存观测资料。

  第三十一条每年汛期前应组织进行一次预防水毁的技术检查和隐患排查,内容包括:边沟、盲沟、急流槽等排水系统有无淤塞;桥梁墩台、构造物、涵洞、档墙锥护坡等是否冲空或损坏;桥下有无杂草、树枝、石块等杂物堆积淤塞河道,涵洞、通道有无淤塞;路基有无淘空或下沉;陡边坡路段的路基有无松裂;查出的水毁隐患,应在汛期之前处治完毕。

  第三十二条在雨天、汛期、冰雪天气,应组织人员对所辖路段进行巡视,检查桥涵、路基及各种构造物。毁损较小的,当场予以抢修,发生严重毁坏,危及行车安全时,应立即在两端设立危险警告标志或禁止通行标志,针对水毁的成因,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修复好,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

  第三十三条冬季扫雪。要根据气象资料、路面结构、沿线条件、降雪量、积雪深度、气温、危害交通范围等条件确定工作计划。除雪防滑的重点区域是桥面、陡坡路段、长弯(匝)道、迎风口、隧道出入口和收费广场等。

  11

  第三十四条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广泛收集气象资料,做好降雪预报。一旦降雪,要采取紧急清除措施,确保道路畅通。

  第三十五条冬季来临之前,除雪机械设备应状况良好,并储备必要的配件、融雪剂、防滑材料等。每次除雪后,应立即对除雪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并根据库存情况补充融雪防滑材料,以备下次使用。

  第三十六条融雪剂、防滑材料等施撒时间,一般可控制在开始下雪时或降雪停止后立即进行;施撒数量一般可根据雪量大小控制,撒布应力求均匀。

  第三十七条紧急抢险。制定紧急抢险抢修预案,因交通事故造成护栏或其它设施损坏,或因暴风骤雨等其它自然灾害造成路基或其它构造物损坏,应确保及时修复。

  第三十八条对特殊材料泄露的处理。现场人员必须配戴必要的防护、防毒器具,封闭现场,建立安全作业区,根据泄露材料的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案,进行快速处理,并对路旁的损坏情况,进行快速修复。

  第十章作业管理制度第三十九条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应遵循“经常性、及时性、安全性、预防性”养护原则,优质、高效地完成日期养护各项工作。

  12

  第四十条路况巡查的检测、具体内容和实施办法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CH20-2007)和省高管局制定的《XX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巡查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执行。

  第四十一条主要日常养护内容、病害修复时限或作业频率、养护标准等相关规定,详见附表。

  第四十二条日常养护作业按以下流程进行:日常养护巡查→作业任务安排(养护所(队)下达维修通知单或任务书)→作业安全设施、材料、机械设备、车辆等准备(技术管理人员检查)→作业区布设(技术管理人员检查)→现场作业及作业记录(技术管理人员监管)→作业结束,清理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检查)→垃圾及杂物运至路外指定堆放地点(技术管理人员检查)→整理作业内业资料(技术管理人员检查)。

  第四十三条日常养护质量检查规定: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和本制度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日常养护质量检查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养护所(队)对日常养护作业每月应组织不少于一次的质量考核,每季度应组织不少于一次的质量考核,管理处每季度应组织不少于一次的质量考核,根据考核评比结果,对日常养护作业规范、质量优良、路况较好、管理到位的养护应急队(所)、桥隧所予以表彰和奖励,反之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一章附则第四十四条本制度由XX管理处负责解释。

  13

  第四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XX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主要病害修复时限、养护标准规定

  一览表

  14

  XX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主要病害修复时限养护标准规定一览表

  项目

  作业内容

  修复时限或作业频率

  质量标准

  备注

  路肩、边坡每年春秋路肩平齐、坡度顺

  整理路肩、边坡,两季各填补整修一适、边坡稳定、边

  修剪路肩、分隔草次;路肩、分隔草木沿协调,路肩、分

  木,清除杂物每年修剪二次;杂物隔带草木整齐、杂

  每天清理一次

  物清理干净。

  急流槽3月、9月各

  疏通边沟,保持排清理一次,清理排水边沟内无积水、无

  路基水系统畅通

  设施内沟每月1次,杂物、无淤积。

  外沟1年2次清理。

  清除档土墙、护坡

  滋生的有碍设施

  功能发挥的杂草,每季度清理一次。

  修理伸缩缝,疏通

  泄水孔,清除松动

  杂草清除干净、档土墙泄水孔通畅、护坡无松动石块。

  石块。

  路面清除路面泥土、杂路面用机械清扫为清洁、无直径大于

  15

  物,保持路面整洁主,人工清扫为辅,5CM杂物。垃圾规

  每个工作日一次。范处理、符合环保

  要求。

  排除路面积水、积雪、积冰,铺防滑料或压实积雪,维持交通

  使用机械作业,24小路面无积水、积雪、

  时内完成一个车道的积冰,交通畅通。

  清理,保持通行畅通。

  无破损、无裂缝、路缘石的局部修复发现后48小时内完成。

  无歪斜、线型顺直。

  清除污泥、积雪、使用机械作业,24小桥面整洁、畅通、

  积冰、杂物,保持时内完成一个车道的无直径大于5CM

  桥面清洁

  清理,保持通行畅通。的杂物。

  疏通涵管桥梁、

  每季度疏通、清理一涵管通畅、无淤积、次;雨季增加密度。堵塞现象。

  涵洞、隧道

  伸缩缝清理,泄水孔疏通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整洁、完好、无嵌

  5天内必须处治完入物。

  毕。

  保持隧道内及洞口清洁

  用机械清扫为主;人工清扫为辅,每个工作日至少一次。

  整洁

  16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标志牌、轮廓标等维护或定期清洗

  每季度清洗一次。局部污染严重的及时处理,48小时清洗完毕。

  保持标志牌及轮廓标清洁、反光效果好。

  高温季节每天早晚各

  洒水一次。至少保证

  绿化

  绿化树木、花草的一次(时间在上午9

  整齐、完整、协调、

  抚育、修剪、治虫、点之前或下午6点后

  美观,长势良好。

  施肥

  进行),每年修剪不

  少于2次、及时松土、

  治虫、施肥。

  17

篇十七: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P>  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创新思路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桥梁工程也呈现出大规模的发展趋势,道路桥梁作为全国交通的核心纽带,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但是有随着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以及各种因素的多方影响,道路桥梁会出现老化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不仅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对于道桥建筑行业来说,必须要加强对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真正发挥出养护管理工作的最大价值,最大程度的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现存问题;解决措施;创新思路

  若想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时间,道桥企业就一定要对道路桥梁进行必要的养护管理,但是现如今一些旧有的养护措施已经无法适应技术的迭代更新,所以要求技术人员必须能够创新管理思路和管理措施,真正发挥出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最大价值,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稳定发展。

  一、养护管理对道路桥梁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说,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工作意义显著。具体来说,养护管理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不合格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为后续施工奠定扎实基础,同时养护工作还能够及时分析并处理影响道路桥梁质量的潜在因素,从源头上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也就是说养护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同样重要。但是现如今随着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必要的养护管理工作也逐渐被工作人员所忽视,例如在道路桥梁结构中经常存在缝隙或破损、承重结构不满足实际工程的具体需求等问题,如果不能对道路桥梁进行必要的养护管理,很容易导致道路桥梁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产生严重事故。而且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核载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和通行能力,因

  此加强对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已经成为道桥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这对维护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现如今我国所实施的道路桥梁养护体制已经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对道路桥梁进行封闭性管理,并由单独的管理部门承担养护责任,这种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桥梁养护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对养护管理市场的经营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传统的养护管理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垄断经营的方式,养护单位大多由管理部门指定,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压力,因此很难调动养护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桥梁的养护质量,并限制了养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管理模式有待规范

  现如今虽然道路桥梁管理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养护管理工作,但是养护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着很多不规范行为,例如没有形成道路桥梁养护的长远计划,养护重点仍旧放在解决眼前问题上,使得道路桥梁养护工作无法得到持续性的建设。而且在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模式中缺乏一定得预防机制,只是在出现问题时进行防护而不能做到提前干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三)管理资金短缺

  因为在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中,无论是人工费用还是设备费用,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如果缺乏充足的资金储备,那么很多养护工作将无法顺利开展,只能针对重点保护部位进行重点养护,这也严重影响了养护计划的长远性,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三、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大对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重视力度

  人是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所以养护单位一定要提高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他们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道路桥梁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及时发现道路桥梁在养护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同时能够结合道路桥梁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养护计划,并具体落实养护工作,确保道路桥梁养护技术和养护内容能够有组织、计划的落实。

  (二)建设完善的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机制

  完善的养护管理机制是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我们在利用旧有的管理机制的同时,也一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与创新,确保管理机制能够高度匹配现代化的道路桥梁管理工作,能够对道路桥梁的长期养护提供方向,并制约养护行为与养护方法。现如今最重要的是,应该打破道路桥梁养护垄断经营的现状,让更多具有实力的建筑公司参与到道路桥梁的养护竞争中,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意识,最终促进养护技术的创新。而且工作人员在进行到桥梁养护管理时,也一定要认真做好日常养护记录,对于容易出现危险的路段,要做好充足的预防工作并制定完善的应急措施,避免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束手无策。在完善的管理机制的约束下,工作人员必将能够尽早发现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道路桥梁的安全可靠。

  (三)完善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保障体系

  完善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保障体系必须要从基层养护部门抓起,确保基层养护工作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重视养护工作,不断提高养护意识,真正打破重建设轻养护的形式,并组织专门的养护管理小组,提高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理论认证,最大程度的将理论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四、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创新之路

  在进行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时,管理层必须要强化管理力度,确保养护工作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高度落实,确保养护工作落实到位,最大程度的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时间。在新时代背景下,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创新,这也就说明过去的养护体系和养护措施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高速发展,必须要创新管理思路。在现代社会中,高度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已经

  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人工,所以在创新管理思路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更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发挥出设备的最大价值,从源头上提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养护质量;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的路况预警系统,能够对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和通行能力进行细致分析,因为现如今一些大型车辆的满载重量已经超过了道路桥梁的承载力,会造成道路桥梁的严重变形,所以必须要依靠预警系统为道路桥梁的养护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现如今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一定要变被动为主动,变滞后为及时,做到对道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在一系列的改革实践中,市场化养护已经呈现出诸多优点,大量成功案例已经充分说明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可行性。所以,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创新之路也可以从市场化角度入手,建立完善的养护规则、决策、调度和监理制度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营决策模式,促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价值。工程监理制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管理方法,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中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可以有效保证投资收益,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可以如期高质完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所以道路桥梁养护工程可以参照执行现行监理工程的模式,做到与绩效挂钩、按质论价、合格计量、奖优罚劣等,并用制度约束养护单位努力进行科技创新,在保证养护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养护成本,确保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健康规范发展,从而不断提高道路桥梁的综合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试账户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强化道路桥梁的建筑质量,同时也可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这也就要求养护工作人员必须能够结合道路桥梁的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养护技术和养护内容,并且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养护行为,同时创新养护思路,最大程度的提高养护管理工作价值,促进我国道路桥梁的长远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玲.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多指标评估与决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9.

  [2]冯良勇.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7,8(24):44-45.

  [3]董万里.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应用[J].交通世界,2018(33):84-85.

推荐访问:公路养护制度创新 养护 制度创新 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