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5篇

时间:2022-11-11 08:25:03 来源:网友投稿

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5篇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  ?绿化树?原载?十月?,发表于1984年2月,它是“右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无疑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者以第一人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5篇,供大家参考。

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5篇

篇一: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

  ?绿化树?原载?十月?,发表于1984年2月,它是“右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无疑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者以第一人称“我〞为主线,叙写了“我〞两次“劳动改造〞之间在一个陌生的农场短短两三个月间的经历。作品通过人物的一系列忏悔、内疚、自责、自省等内心活动的描写,对饥饿、性饥渴和精神世界的困顿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解读,展现了特定年代知识分子的苦难遭遇。

  同时,作者又在?绿化树?中表现了艰辛生活中的美好闪光。这种闪光通过人物的塑造来表达,像马缨花、谢队长、海喜喜等。他们以人性的温情、健康的体魄和面对艰辛时强悍的乐观,给“我〞信心和温暖。这其中,尤以马缨花着力最多,最为动人。她漂亮、壮实、热情、爽朗,本能地拥有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的能力,而且生存得很好。她对“我〞的一切疼爱、怜悯、帮助,并非出于男女情欲的性吸引,更多的是一位善良女子对一个无依无靠、穷困潦倒、遭人欺凌的落魄男子的本能同情和怜悯。她像母亲养儿子似的用白馍、杂合饭和爱抚抚慰着“我〞,使“我〞成为正常的人。小说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兼具浪漫主义诗情,真实、艺术地再现了生活。

  【小说概述】1961年12月1日,章永璘劳改释放,被分配到与劳改农场仅一渠之隔的农场就业。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在中国的土地上席卷着来势凶猛的饥饿浪潮。章永璘用废罐头盒盛稀饭,利用炊事员的视觉误差,每次可以多得一些稀饭。当时的人们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

  千方百计地设法活下去。一次章永璘去镇南堡赶集,用在劳改农场惯用的狡黠方法愚弄老

  农,用3斤土豆去换5斤黄萝卜。有一天下雨不出工,章永璘在家继续读?资本论?,他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他想“我怎么会成了这个样子,竟然用这种手段去骗一个老农〞。

  饥饿残酷的折磨着人们,正当章永璘饥不可耐时,乡民妇女马缨花叫他去她家帮着打炉子,把他从饥饿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她爽快地拿出白面馍馍、土豆让他吃。他感动得热泪盈眶。从这以后,马缨花经常找借口叫他上她家去,“我〞每天如约前往。照例是在忸怩中先饱餐一顿,吃完后聊天、念诗、讲故事。

  章永璘和车把式海喜喜几乎天天在马缨花家见面。海喜喜对章永璘怀有敌意,以致在运肥时他们打了一架。打那以后,海喜喜再也没有进过马缨花的门,而章永璘那么赢得了马缨花的爱情。当章永璘清醒地意识到他与马缨花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与马缨花结婚的念头退缩了。但章永璘还是天天到她家去,几乎把那儿当成自己的家。

  一天,海喜喜来找章永璘,告诉他说自己是盲流,无家无业的,现在他要离开农场到内蒙古去,他还说马缨花是个好女人,建议章永璘跟马缨花结婚。还把章永璘那时看来是非常机密的党内消息告诉他,他们之间的隔膜消除了。

  章永璘来到马缨花家,把海喜喜、谢队长的建议告诉她,要她嫁给他。可马缨花拒绝和他结婚,她准备利用瘸腿保管对她的好感获得

  食物,供章永璘读书。章永璘觉得依了她的方法,就失去了一个男人的尊严,所以仍坚持马上结婚。可她把章永璘急于要结婚的原因领会错了,误以为他不相信她,她对章永璘发誓:“你放心吧!就是钢刀把我头砍断,我血身子还陪着你呢!〞

  队里发现海喜喜逃跑了,让大家去追。回来后,章永璘被调到山根下那个大队。后来章永璘才知道,马缨花曾夹着小包来找过他,被队上的干部训了回去。不久,章永璘因“书写反动笔记〞的罪名被判处三年管制,再后来连遭厄运。

  多少年以后,他在?辞海?上看到:马缨花又名绿化树,喜光,耐干旱瘠薄。这条目上解释的文字没有一点不和马缨花相似。这一夜章永璘失眠了。“绿化树!绿化树!……〞章永璘时时闪现一株株绿化树。

  【小说赏析】?绿化树?作为张贤亮最重要的作品,显然把"灵与肉"的对立统一处理得炉火纯青。?绿化树?是作者拟写的?唯物论者启示录?中的一部,小说写一位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章永麟,被打成右派,备受迫害。他意识到自己的卑劣,在思考提高思想觉悟的途径。章永麟经受思想改造的痛苦过程,但他却并不疑心这种改造的荒唐性,而是自责自己离马克思主义还有很大距离,于是通过学习?资本论?,他的思想产生了飞跃,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在一起〞,探寻到了“超脱自己〞的真谛,开始踏上真正共产主义的“净土〞。在灵魂升华的同时,肉体也在升华,一个“梦中洛神〞出现了,美丽善良的女人马缨花对章关爱备至,她的所谓的“美国饭店〞是章

  永麟的温柔之乡。只要看一看那里的欢乐,就可以看到在艰难困苦的年代,这里的情况还不算太坏。一切都因为有马缨花的存在,生活才格外有意义。

  马缨花有过不幸的经历,也没有多高的文化,但她向往知识,追求美好的事物,她的爱给章永麟的生命注入热烈的活力和希望。现在,苦难已经退隐到幕后,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动人的情爱故事。马缨花甚至有贞女节妇般的勇敢,当章永麟还试图疑心马缨花的忠贞时,马缨花的执着令人动容:“就是钢刀把我头割断,我血身子还陪着你哩!〞这就是朴实的人民,朴实的爱情。有这样的爱情,还有什么“伤痕〞不能抹平呢?

  事实上,在小说的叙事中,那些苦难早已为爱情的温馨所遮蔽,也就是说,伤痕太美了,以至于在美的光芒映照下,根本看不到伤痕了。这就是张贤亮书写的伤痕史,他把知识分子的受难史写成崇高史,把受虐史改变成自慰史,通过灵与肉的二元对立统一,现在,中国知识分子可以骄傲地宣称,他们历经的磨难包含着丰富的痛苦,他们的历史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充实而美好的。通过抹去主体的苦难伤痕,从而也抹去了历史非理性,抹去了历史总体性的非法性。主体在任何给定的磨难中,都能感受到爱与美,主体并没有蒙受历史异化,而是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中,与历史达成了一致。

篇二: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

  “文学的反思与反思的文学”辅导

  本章要点概述从广义的角度理解,我们可以说整个20世纪末叶的文学都属于“反思文学”,无论寻根、先锋,还是新写实、新历史,都是具有哲学意义上反思思维特点的文学,是1980年代反思文学思潮的深入与变异。本章正是以“反思”为视角,把1980年代的反思文学思潮和1990年代个人的文学反思放在一起,作整体审视,以发现两者的异同及中国文学发展的线索。第一节“痛定思痛的文学反思”,首先介绍了反思文学思潮出现的原因: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出现的社会政治背景:整个社会都在反思,但由于社会领域直接的理论、思想反思遭到巨大的阻力,以形象、情感见长的文学,就成了反思的主角。因此可以说,1980年代反思文学思潮中出现的作品,担当更多的还是社会历史使命,而非文学使命,文学依然是政治、社会改革的工具。我们把这类作品称为“文学的反思”,其主要作者为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代表作有王蒙的《蝴蝶》、《杂色》等一系列作品、古华的《芙蓉镇》、冯骥才的《啊!》、张贤亮的《绿化树》、张弦的《记忆》、戴厚英的《人啊,人!》、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和《插队的故事》、陈村的《死》、老鬼的《血色黄昏》等。这些作家作品虽然也各有其特点,但总体上是一种集体化的反思,有模式化的倾向,反思的结果是接近的。其次,反思的哲学解释是:既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事件和经历的理解与描述,更进一步则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这也是1990年代反思文学的特点,即对于过去已经作过的反思,再作进一步反思,不再纠缠于“历史真实”,更追求“心理真实”,因此摆脱了集体化反思的思维模式,具有个人化倾向,更注重文学的表现力,坚守艺术立场。我们把这类作品称为“反思的文学”,其主要作者已不限于受过苦难的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代表作有余华的《一九八六》、残雪的《黄泥街》、铁凝的《玫瑰门》、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韩少功的《马桥辞典》、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方方的《乌泥潭年谱》、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等。第二节“历史的集体记忆”,着重描述1980年代反思文学的基本特点和代表作。1.描写以社会底层小人物为主角的“苦难故事”。这类作品理性“反思”色彩较淡薄,故事成为小说的中心,如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作家的反思主要通过离奇的故事情节来展开,这些苦难故事揭示了历史事实的某些真相。但这些故事又往往具有通俗小说模

  式化的特点,诸如善恶分明、因果报应之类,因而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但因文学观念陈旧和思想禁区的限制,不少作品的反思都是笼统的,有些更把苦难原因归结到少数道德败坏的反面人物身上,如《芙蓉镇》。

  2.主要是“右派”作家创作的,以知识分子和干部为主角的落难故事,体现了知识分子和干部在受难中依然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类作品是反思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最能表现反思文学的特点、成果及局限性。这类作品中主人公受难的过程,也是他反思的过程,更是作者的反思过程,作家与主人公常常有着某种对应性,如王蒙的《杂色》、张贤亮的《绿化树》等,人物身上常能看到作家的身影,因而也存在模式化倾向:

  ①“落难→发配→拯救→归来”是这类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作家的反思主要落实在“拯救”或者“归来”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上,具有“公子落难,美人相救”的传统小说结构模式。

  ②有的“相救”者直接被塑造成民间女性,如《绿化树》中的马樱花,有的被描绘成落后却充满诗意的民间环境或淳朴的劳动者,如《杂色》中的杂色老马、边疆牧场与牧民。

  ③因被拯救,成了被平反的归来者,原本对造成苦难原因的反思,却变成了对拯救者的歌颂,导致反思宗旨的转移。

  ④因反思宗旨转移,得出荒诞的结论:受苦受难是应该的,这让他们了解了民间,找到了民间的真善美,因而要“感谢苦难”。

  ⑤两个“母亲”形象,反映了右派知识分子作家的内心矛盾,也是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他们从五四时期的精英和启蒙者,不断降级地成了被工农大众拯救和怜悯的对象,他们无法摆脱为国为民的救世使命感,却更无法逃脱翻云覆雨的政治风云,他们只能对他们本来要启蒙的民间“母亲”,心存感激,对不断迫害他们又不断给予他们平反的“母亲”投怀送抱。他们是一群被压抑了自我的赤子,不管“母亲”如何对待他们,他们都义无反顾。

  特例之一:这类反思作品中,也有少数揭示不正常的****的文化、人性根源,比如在冯骥才的小说《啊!》,相对较为深刻与独特。

  3.以“红卫兵-知青”生活为题材的反思作品。这类作家较之“右派”作家,其反思立场与态度都要鲜明得多,原因很简单,他们大都并不自居精英,而曾是被社会抛弃的人。因此他们的反思角度与结果相对较为简单:

  ①对民间社会价值的发现,比如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等早期小说,与“右派”作家反思小说如出一辙,不过,因为知青作家没有右派作家的救世使命感,他们的歌颂也就比较纯粹,没有那么深刻的内心矛盾。

  ②对知青战天斗地精神的歌颂,如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③着力于表现下乡知青的真实心理与苦难处境,从而对知青运动作出否定,如叶辛的《蹉跎岁月》。特例之一:阿城的《棋王》是这类作品中的一个异数。小说不直接写苦难,也不歌颂知青或民间“母亲”,而是塑造了一个捡垃圾老头的形象,他是民间传统文化的象征。小说借棋道来反思知青生活,成为知青小说最富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成果。小说对传统文化的阐释,更开启了寻根文学独特的历史反思的视野。因此,《棋王》虽然是反思思潮中出现的作品,但不论是反思立场、视角、结论还是作品的艺术风格,都已超出对于历史的集体记忆,超越了集体反思的模式,成为风格独特的个人化反思佳作。第三节“反思的个人立场”,对1990年代几部“文学的反思”代表作品进行了分析。1.王小波的《黄金时代》①王小波的精神资源主要是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平等与自由。②小说着重对当时各种各样道貌岸然的流行观念进行逻辑解剖,从而推导出荒谬的结论。③小说主人公王二总是那么没正经,油滑,轻佻,满不在乎,表面上与王朔笔下的痞子相似,实际上很不同,王二的反叛是以智慧作根底的,他清楚他所反叛的是什么,因而他最讲道理,只是他讲道理的方式不是一本正经的,而是嬉皮笑脸甚至轻佻的。④为了避免推理导致小说行文的枯燥呆板,王小波以显得饶舌重复的语言,穷尽逻辑分岔,反复细描王二的奇思怪想和奇事怪遇,对**和知青运动及不健康的社会环境,进行了富有趣味而非充满血泪的反讽,王小波黑色幽默的笔墨,堪称文坛独步。2.张承志的《金草地》①提倡理想主义的“清洁的精神”的张承志可谓圣徒型作家,其清洁人类精神的狂热带有恐怖色彩。②《金草地》由《金牧场》改编而来,狂热的“清洁精神”得到突出与强调。③张承志比右派作家“感谢苦难”更为极端,把受苦受难看作“清洁精神”的手段,非如此不足以使精神洁净。从作品可以看出作家潜在的心态:作为知青的张承志被那个疯狂的代时代愚弄而不甘,想从苦难中找寻意义,他无法接受被愚弄的事实,便赋予苦难以宗教意

  义,对受苦受难作出了肯定与认同。仅此而言,不失为反思的一个角度,但张承志显然意不在此,而是要以一己的受苦受难为资本,否定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来抵抗越来越物质化的现代生活,来清洁过着这样生活的现代人。

  ④张承志的小说无疑具有诗性的、抒情的、理想主义的外表,但这外表下又裹着极端的、恐怖主义的内核,苦难扭曲了他的心灵与他的小说。

  3.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①强劲的想象力产生强劲的真实以虚构的形式达到逼真的写实效果,是小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②小说结构平实而富于变化小说共分四部和一个尾声,平实就是按时间先后叙述,变化在于每一部的写法都不尽相同,同中有异,保持着一贯的回忆、反思的总体格调。小说中不断的穿插成份,丰富了写实的表现力。小说中的小说(周文祥写的《回家》)、小说中的戏剧(几次审讯)、地方传说、叙述主人公周文祥的理性分析、反思和内心活动等等,都使这部长篇读来一气呵成。③语言的丰富意味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因语言(文字)而获罪,审讯、记大事记、词条、对歌等等,都是运用语言的不同方式。而语言已不仅仅是工具,小说通过自己的叙事,以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语言的分裂是人格分裂的体现,而人性的异化又必然导致语言的异化,在语言与人性的分裂背后则是社会的畸变。小说语言充满象征,比如一个完全没有生命乐趣的劳改农场叫“我乐岭”,关押女囚的地方叫“东宫”,一个充满人性的污秽的劳改地的池塘叫“清水塘”,名称的诗性与现实的晦暗形成绝妙的反讽。4.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①这是一个平常的右派故事,不平常的是对于这故事的叙述法。在叙述展开过程中,叔叔形象重重叠叠,真真假假,像涂抹过几遍的画布,看不到底色,而叔叔的经历,则不断出现裂痕。②由叔叔的无名,可见作者塑造类型而非个性的企图。作者是把“叔叔”当作一代人的代表,“我”当作另一代人的代表来塑造的。③复数叙述法,即对同一件事,进行前后两遍不同的叙述,使叙述真假不定。④分析性的虚构,即当叔叔的故事没有客观现成的材料时,“我”就用合乎逻辑的推理方式,来分析叔叔言行的前因后果。

  重点难点提示本章重点为第三节,难点也主要在第三节,提示如下:1.重点掌握王安忆小说《叔叔的故事》,要求对小说的叙事法进行概括与阐述,并能结合小说内容进行赏析。首先要理解什么叫“后设小说”,理解本篇小说采用的两种叙述法及其作用。其次要理解,“我”既是小说的第一叙事者,也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叔叔及其他人则是小说的第二叙事者,是“我”叙述的对象。2.难点之一:张承志的《金草地》和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都是长篇小说,要全面了解两篇小说的内容及特点比较困难,可以着重理解两部小说的反思立场,张承志“拒绝忏悔”的复杂原因,尤凤伟以完全虚构的形式对反右运动作出的否定。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着重理解“王二”形象,并能与第十七章中王朔的“顽主”形象作出简单比较。3.难点之二:为什么说虚构反而比写实更“真实”?①一个客观事实,由许多细小的方面组成,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有错综复杂的原因,甚至是荒诞的,缺乏逻辑上的因果关系的,谁也无法达到全面客观的“真实”。②即使真实的事件摆在我们面前,人们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也就是歪曲真实事件,因此真实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的理解是否抵达事件的本质。③要抵达事件的真实本质,只有凭借非凡的想象力,把复杂的关系理清理顺。而这种想象力不是凭空的,与其说依据事实,不如说更依据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洞察力。有时候,事实只会迷惑人,局限于事实反而看不到真相,透过事实看到本质,才能抵达本质的真实。④以《中国一九五七》为例。尤凤伟未曾亲历反右,但他掌握了大量素材,倘若由素材提供者来写,小说不会是现在这个面貌,大量的右派反思小说已可证明。正因为作者未经历反右,在面对反右运动的苦难时,他未被扭曲的心灵,可以使他展开充分的想象去虚构,去抵达事件的内核。作者深知心灵扭曲会导致叙述的扭曲,因而有意把小说叙事者选定为右派亲历者周文祥,又把他塑造成不断用各种方法抗拒扭曲的知识分子。由周文祥为第一人称展开的叙述,不断遭到他自己的质疑,这正是未被完全扭曲的一个证明。正是这种不肯定的态度,获得了读者的信任。记忆的扭曲是心灵扭曲的一个表现,而周文祥是有勇气面对苦难真相的,因此,为了还原真相,他不得不在叙述时,再次直面过去的苦难,并向读者交待,他之所以能够比较真实还原苦难的理由,因而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产生了强烈的真实感。思考题

  1.反思文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反思的文学”与“文学的反思”有什么区别?3.王小波笔下的“王二”与王朔笔下的“痞子”有什么不同?4.简述《中国一九五七》的主要内容。5.知青题材反思小说有两个基本的反思角度,请举例分析其各自特点。6.在大部分作家对1949年后历次运动作出反思与忏悔的大背景下,张承志一意孤行的“拒绝忏悔”,其原因是什么?请简单举例说明。7.以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为例,分析小说叙述策略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篇三: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古华芙蓉镇张弦记忆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冯骥才啊

  反思文学一、形成反思文学的条件社会条件: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社会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政治的拨乱反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冤假错案的平反。结束了左倾政治路线在党内的统治。作家条件:“右派”作家归来;青年作家涌现。陆文夫,张贤亮,王蒙,高晓声思想条件:文学不再满足于暴露揭示伤痕,而试图对历史作纵深整体性思考。二、概念及其作品1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对建国后社会历史生活,特别是对重大政治事件用艺术形式重新审视,从政治、社会层面还原“**”荒谬本质,从一般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教训总结的文学现象。反思文学“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即对**、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2代表作a对农民悲剧命运的反思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高晓声《漏斗户主》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芙蓉镇》b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冯骥才《啊》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c干群关系王蒙《蝴蝶》刘真《黑旗》王蒙《布礼》张弦《记忆》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三、反思文学的特征1.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反思文学从伤痕文学情感的宣泄转到冷静的思考,理性的觉醒。2.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从**上溯到四清、大跃进、反右。再现反思社会灾难和人生悲剧。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批判精神和使命感来对历史进行反思与评价。2.在文学是如何更好地写“人”,表现“人”方面,“反思文学”也比“伤痕文学”向前迈进了一步。“伤痕文学”重新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中心地位,“反思文学”进而致力写出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与环境中的命运与情感,发掘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把作家自己对历史与人生的沉思通过作品人物的性格、命运的描写表现出来,这一切均已标志着作家们关于“人”的概念的不断深化。四、反思文学的内容1.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左倾”思潮对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主要有两类人:1958年大跃进为开端的农民;1957年“反右”扩大化为开端的知识分子。①反思极左政治路线给农村带来的经济破败及农民的悲剧命运高晓声前期的小说从农民吃、住两个基本生存层面上反映农民的悲剧命运。住:《李顺大造屋》通过李顺大三十年造一座房子的过程反省三十年的****给农民生活的干扰和打击。以

  一位普通农民的视角展开中国当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历史。吃:《漏斗户主》主人公陈奂生勤勉肯干,却仍然食不果腹。②反省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A.鲁彦周《天云山传奇》——主人公罗群。表达知识分子的历史良知与九死不悔地追求真理的品格。B.张贤亮的系列小说《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表现了知识分子在人民温厚的土壤中,不断改造、不断成长的过程。在他的小说中也有对苦难的描写,但不是对苦难的控诉,而是将苦难神圣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其创作的局限。2.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王蒙《蝴蝶》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弦的《记忆》。A.张弦的《记忆》(方丽茹、秦慕平)B.王蒙《蝴蝶》(张思远、海云、美兰、秋纹)反思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行为,同时也是我们党自身的反思,他们主要是从党员或执政党立场出发,是以政策执行者的身份进行反思的,他们的反思有一种政策执行者的沉重感。3.对扭曲人格或心理及“国民性”的剖析与针砭.高晓声的农村题材小说注重探讨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继续了现代文学对国民性问题的探讨,主要表现在他的陈奂生系列小说。

篇四: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

  高原上的一抹新绿——马缨花形象论

  摘

  要

  张贤亮,是上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的作家,《绿化树》是他的《感情的历程――唯物论者启示录》系列小说中的第一部。其以独特的人生经历,“自传式”的写作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憨厚朴实、勤劳善良的西部劳动妇女的形象——马缨花。她或粗犷或柔腻、或卑俗或圣洁的情感,时而像黄土高原上铺天盖地的大风般强劲粗蛮,时而象春雨一样甘美柔和。她既是作者笔下有着极致美感的梦中神女,但又难以逃脱才子佳人模式牺牲者的宿命,虽然她给予于知识分子章永璘的爱情是治愈苦难伤痛的现世良药,但因为难以逾越的思想沟壑存在,最终他们也无法走向精神上的真正结合。作者借马缨花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以精神沟通为宗旨的情爱哲学观。关键词:马缨花;西北之子;牺牲者;

  I

  Abstract

  Theeffectiveresearchoftheteachingofreadingbringsnewissuesintheeraofinformationtechnologyforlanguageteaching,manyteachersinvestedheavilyinthetraditionallanguageteaching,butstudentsarenotenthusiasticabouttheharvest,evensometeachingofreadingisinefficientorineffective.Singlevirtualteachinggoal,therigidityofteachingcontent,formalteachingactivities,andteachingevaluation,allthesearethecausesoftheinefficientorevenineffectiveteachingofreading.Languageteachersshouldfocusontheseissuesintheappropriateresolutionstrategy.Scientificandrationalteachingobjectivesshouldbeidentified,thepracticalimplementationoftheknowledge,skillsandemotionalgoals,tochangetheresults-lightprocessofteachingphenomena;tobuildrichavailabilityofeducationalcontent;todevelopeffectivecooperativelearningandinquiryactivities,throughthedivisionofequalityandfreedomhealthandinteractiveactivitiestoresolveformalteachingactivities;toformapositivemultidimensionalteachingevaluation,givefullplaydiagnosis,incentivefunction,andimprovereadingeffectivenessofteaching.Keywords:MaYinghua;Northwest'sson;Thevictim;

  II

  目

  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1·························································································第1章西北之子·······································2·············································································第1节乡土概念下的“梦中洛神”···························2·····················································第2节牧歌似的自由情趣································3································································第2章才子佳人模式下的牺牲者···························································4·····························第1节才子佳人叙述模式································4································································第2节臣服的牺牲者···································5·····································································第3章精神之爱治愈肉体之伤„„„„„„„„„„„„„„„„„„„„„„„7第1节物质与肉体的馈赠„„„„„„„„„„„„„„„„„„„„„„„„7第2节无法跨越的思想鸿沟„„„„„„„„„„„„„„„„„„„„„„„8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11························································································

  前

  言

  张贤亮是19世纪80年代伤痕和反思小说作家中无比突出和耀眼的一位。“**”结束,他以揭露右派知识分子劳改、宣泄右派知识分子内心情感文学的代表人物面目步入中国文坛,迅速在中华大地走红,成为知名于海内外的作家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相继出版了反映知识青年在“**”期间苦痛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三部唯物论者的启示录小说,反映了**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尤其揭露了**对知识分子心理的损伤。他的作品如冲锋的号角一般,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反思和革新的力量。张贤亮说过:“他回顾这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凭靠一个个女人来连接的,没有女人的日子全在记忆之外。”[1]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会,虽然在张贤亮的创作历程中,小说的题材、情节和人物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妇女的形象却是自始至地终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他的笔下的男主人公几乎背后都有着一位对自己关怀备至并甘愿牺牲奉献的女性。研究张贤亮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对以张贤亮为代表的新时期反思文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伤痕文学的本相,从而为我们研究新时期作品女性形象而服务。近两年评论界对张贤亮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成果颇丰,大致分为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认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贤妻良母的特质,“肉既是体的抚慰者”,也是“精神的拯救者”;另一种持批评态度,认为,她只是辅助作者成其英雄梦幻的道具、铺垫或陪衬。这些文章多从马缨花的出身、个性、品质和赖以形成的文化和地域角度分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资料为我理解马缨花的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绿化树》中马缨花对章永璘的一切疼爱怜悯,不仅仅是出于男女间情欲的吸引,更多是出于一位善良女子对穷困潦倒遭人欺凌的落魄男子的同情。认为在社会地位因素的羁绊历史化境的左右下,两人间的感情恐怕离真正的爱情差的很远,他俩之间演绎出的只能是一种关爱怜悯的温情效应。

  1

  第1章

  西北之子

  第1节乡土概念下的“梦中洛神”

  在当代文坛中张贤亮是一位备受争议却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他年轻时因发表作品《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在社会底层中苦苦挣扎了20几年。这种艰难的磨砺使他对底层群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对他们在自己沦落时所给予的同情深怀感激。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当他一旦获得通过写作剖白人生的权力时,首先唤起他写作灵感并成为写作素材的便是劳动人民,他认识到最宝贵的东西正就是劳动者的情感。尤其是那些在苦难生活中给他温暖的乡村妇女,在长期温饱不能满足,性心理层面上缺失的情况下,神秘的情愫渐渐萌生并作用在这些身边女性身上。张贤亮形象的把她们称为自己“梦中的洛神”。[2]《绿化树》中的马缨花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她虽然生长在西北高原上,但面庞上有“南国女儿”的特色:“眼睛秀丽,眸子亮而灵活,睫毛很长。”[3]挺直而纤巧的鼻梁,宽大而富有表现力的嘴唇,她身上具有让男子为之倾倒的迷人魅力。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马樱花身上所具有的强烈女性特征,而她的性感不仅表现在容貌美丽,性格更是温柔得可爱。比如她对章永璘体贴备至时,曾有滋有味地咂摸过“怎—么”的描写,便把一个让人爱怜的女性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作者还不遗余力的通过描写马缨花对爱的态度,生活的方式,只为展示她的天真狡黠、善良泼辣、开朗稳重和根植于现实,温情脉脉而又野性未驯的品格。读者眼中,马缨花这位西北高原上美丽而奇特的女性。她毫无怨言地顺从命运安排:到远离家乡的偏远农场做农工;她敢于支配命运,主动寻找幸福和创造幸福:她勇敢地爱恋着“右派”章永磷,倾尽全力把他从一个“瘦鸡猴”养成一个健壮的男子汉。在粮食极度紧张严峻的现实面前,利用自己的姿色同男人周旋,尽量捞取定量以外的优质食物。宁愿顶着“开美国饭店”这个不光彩的名声,也要竭力帮助自己心爱的人度过难关,哪怕这只是作为屈辱的权宜之计。这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在极左路线造成的历史酷旱中,以她“喜光,耐干旱”的绿化树般的品格,给予落难者以温存、以支持、以精神上的荫蔽。马缨花笼罩着一圈圣洁的光环,但又不是纯理想似的化身,她已经被刻上了人生的印

  迹,她的感觉更深刻,思想更成熟;她已经备尝失望之苦,但仍然有着炽烈纯净的感情追求;她虽然在人生的旅途中几经摔滚,却依然执着地追求、勇敢地直面人生。在她身上,凝聚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寄托着作家的理想和希望。

  第2节

  牧歌似的自由情趣

  文学是个体的精神劳动,同时又被打上地域的印痕。张贤亮的作品也是如此,他在自己的小说中,渗透进了大西北的地域品格和风俗人情。这片黄土高原也因张贤亮的文字也透露出一种迷人的田园自由情调。安逸的田园富有情调,田园中的人,尤其女人,显得那样的富有灵性。《绿化树》中的马樱花,她是那么的泼辣刚强、爽朗奔放。在那个靠力气挣工分来养家糊口的时代背景下,她做到了以弱女子的一双手养活一个家,还要忍受别人对她没有丈夫却有两个孩子的讥讽嘲笑。小说中写到有人说她受人接济是开“饭店”的,她也不气恼,只是笑着骂道:“你这婊子,你们门口才挂招牌喱。”[4]这些仿佛都没有影响她以笑颜依然热情对人。初次见到劳改犯章永璘,她就表现出了对落魄主人公的体贴和非常坦诚的信任,把家里的钥匙给他让他自己去拿镐。她对邻居朋友每个人都富有善意和同情心。正是因为这善意和同情心,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宽容和同情,违反习俗的事仿佛也“变得极有魅力,变得具有光彩”[6]起来。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沉淀着粗犷淳朴独特的人性气质。《绿化树》第一节中,章永璘与海喜喜间有一次极富地方色彩的“情场恶斗”,有趣的是,章永璘这个“念书人”以暴抗暴的行为,出乎意料地得到了马缨花的赞赏。马缨花没有因为他是劳改对象而有失公平的去袒护海喜喜,决斗后她的表现是“象授予凯旋的旗帜似的把叉交到‘我’的手上,”并宣布考核结果:“你,倒挺象咱们的人!”[7]冲突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奇异存在:在中原精神文化传统影响边缘的穷乡僻壤,民风原始淳朴带有少数民族尚武色彩,人们的乡俗因为缺少宗法关系的约束而显得自由又憨纯。这种环境因素造就了马缨花性格的爽朗泼辣,它宛如西部的土地一样淳厚天空一样清澈,充满了自由无拘束的气质。也正是因为这种气质地存在,荒原上不堪重负的单调劳动,仿佛也在这个有着少数民族血统女子悠扬的歌声、与人打情骂俏的笑声之中变得格外有意义。

  第2章才子佳人模式下的牺牲者

  第1节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

  “英雄落难,美女相救”的故事模式一直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学中,落魄的才子在温柔的佳人爱恋与帮助中重获新生。张贤亮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才子佳人叙写模式——每一位才子主人公身边都会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佳人,成为陪伴才子生活的衬托。在其作品叙事里,往往落入逆境的知识青年无论面对多么残酷的迫害,都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信念。而身边如同大地一样朴实而博爱的底层劳动妇女,就会用温暖的身体及时抚慰落难英雄的伤痛。马缨花与章永璘的爱情故事里就是成功地运用这种才子佳人的模式,形成了由“灵与肉”对立统一辩证法构成的叙事结构[8]。张贤亮的笔下,马缨花并没有超越她本人的历史局限。她生活在六十年代西北一块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贫瘠土地上,出身卑微,自己没有文化,嗅不到黄土地之外的气息。这决定了她不可能对“知识分子”产生感情上的认同,更不可能产生改造知识分子的动机。大多时候她无知的可笑,还表露出黄土高原上“单调的趣味”。但并不是她本人的过错,而是环境、社会地位等条件造成的局限性。这局限性让她完全是凭本性而不是凭理性来对待章永璘。从看到章永璘经受精神困惑和肉体双重折磨时,仅仅只能出于同情发出一声“遭罪哩”感叹便可见一般。章永璘的内心同样是纠结的,因为在交往中发现双方精神情感的不可交流,而常常感到无奈。于是最终,主人公脱离困难环境后的第一个反应,便是“顿悟”了马缨花的爱情与自身所向往的“优雅柔情”似的爱情是背道而驰的。“她虽然美丽、善良、纯真,但终究还是一个未脱粗俗的女人。”[7]虽然与马缨花结婚可以改变自己后代血统的诱惑力是那样大,但“顿悟”后的章永璘还是觉得“她和我两人是不相配的”,十分冷静地分析出了自己对马缨花的感情其实是感激而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爱,没有做出最终与其结合的决定。章永璘要成大业,就必须要摆脱这个荒蛮小村中的羁绊,这个女人作为守护神的使命已经完成。果然劳教结束后章永璘没有再回到村庄寻找马缨花,冲破了马缨花为自己编织的纯洁爱情之网而后,便逃之夭夭。隐藏在女性救赎爱情模式背后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自恋”意识。[9]从性别角度

  12

  看,章永璘情爱的目的是为了在精神流浪中寻找一种慰藉和寄托,没必要也不可能像女性那样忠于爱情本身而全身心地投入。然而,由于这种女性是作者理想的梦中“神”,张贤亮作品中竭力支配着其为男主人公服务的同时,却又无法控制自己潜意识中的殷殷情愫。看到这点后,我们便能很自然地发现,之所以马缨花形象能够光彩夺目的出现在世人眼前的原因:从创作意识层面说,一方面作者把章永璘当做骄傲的王子理所应当为之配以纯洁的公主,另一方面在潜意识中却又把他当做是匍匐在地的孩子,愈是极力地想证明自己的强大,就愈加显得可怜虚弱不堪,就仿佛孤独的狼在空寂原野上嘶声呼喊,并渴望大地母亲的哺育。这种双重矛盾的心理可能就是指引张贤亮创造马缨花和一系列女性形象时的心理动机。

  第2节臣服的麻木牺牲者

  在《绿化树》第二节中,当章永璘被马缨花善良的温情感动以后,提出与马缨花结婚,但马缨花却拒绝了他。这使人不禁要问:为何马缨花要在即将到来的幸福面前止步不前?马樱花对章永璘说:“你是个念书人,就得念书。只要你念书,哪怕我苦得头上长草也心甘。”[10]这一席话看出马缨花将自己划到了很卑微的地步,看似章永璘婚后吃苦,事实上她已将自己划入与章永璘不平等的地位,宁愿恪守长辈传下的古朴而陈旧的传统美德,伺候面前这位神圣的“文化人”。一方面她有对男性力量的敬畏,另一方面又对知识充满渴求和崇拜。在封建守旧的生活状态下,这是属于盲目的崇拜。她想追求却又迫于旧观念的压力,最后陷入理想与道德的自我否定之中。这是何等的麻木!麻木的原因是什么呢?身处偏远闭塞、远离文明的地域环境中的妇女们除了“尚武”——对力的膜拜以外,还“崇文”——对现代文明和文化有着一种神秘的向往之情。西部的落后,使得这种向往永远停留在朦胧和神秘的阶段。马缨花是主动选择章永璘的,把他叫到家里精心照料,并不断鼓励章永璘读书,把有一个男人在身旁捧着书读当作极大的满足,心中充满了对文化的神秘感和对读书人的敬畏。但当被问到为什么读书,马缨花却“始终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在她的脑子里,似乎以为读书才是章永璘惟一的正道和天职,这种心理让她不“希待”海喜喜,就是因为海喜喜是个“放着书不念,倒喜欢满世乱跑”没起色的人。章永麟也精细地感悟到,马缨花选择自己而不选海喜喜是因为马缨花有“崇文”的意识,并由此获得了她的爱。在

  13

  与马缨花相处中章永璘表现出一股忠顺的、读书人特有的傻气。这种傻气和他沉毅、雄健的男子汉气质融合起来,都是使马缨花为之迷恋的魅力所在。我们可以看到,马缨花对文化盲目向往,希望通过放弃自我,从男人身上得到安宁与满足的理想,只不过是在重复着“中国妇女一个古老的传统的梦幻。”这说明马缨花在潜意识里有深深的依附心理,很大程度上被传统的“妻性”牢牢束缚着。[11]这也是有着反传统倾向的知识分子章永璘不与其结合的真正原因。从创作意识的角度看,这种缺陷的存在得以给马缨花最终被抛弃的结局一个合理又自然的解释。揭开爱情的表皮会发觉马缨花身上永远笼罩着一层“依附男性”的阴影,使她最终走向服务于男主人公并“泯灭自我”的结局。表面看塑造完美理想的“佳人”表达着作家强烈的“女性崇拜”意识,然而实际上仍然是一种男性的写作策略。因为在这样的恋爱模式里,男性心安理得地承受着女性的奉献,女性则在完成负担拯救男性的使命后悄然消失,她们是名副其实的爱情牺牲品。

  13

  第3章

  第1节

  精神之爱治愈肉体之伤

  物质与肉体的馈赠

  恩格斯曾这样定义爱情:爱情是指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倾心爱慕,并且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12]因爱之名,当马缨花拒绝和章永璘结婚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没有文化但却天真坦荡的农妇伟大的爱情。同时马缨花利用别人对她的好感获得更多的食物以供章读书,这看似不道德的行为实则却是无私的在为爱人考虑的权宜之计。最后马缨花在章永璘怀疑她的贞操时说:“就是钢刀把我头割断,我血身子还陪着你哩!”[13]体现的是最朴实的爱情气魄。爱情之于章永璘——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倍受迫害,在那个低标准、瓜菜半年粮的年代是马缨花用白馍、杂合饭、土豆白菜养壮了章永磷,把他由为了活着不择手段的“狼孩”转变成为有理性有尊严的男子汉。对于章永璘来说,“饥饿”既是胃的“饥饿”,也是灵魂的“饥饿”。马缨花即是地上的养母,又是天上的圣母,强健着章永璘的体魄,也净化着他的灵魂。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章永璘无疑是不幸的,他被下放,受尽苦难,但章永璘又是幸运的,他遇见了马缨花。马缨花带给章永璘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喂养了章永璘羸弱的身体,也喂养了他不健全的思想性格。灵魂升华的同时,肉体也在升华,一个“梦中洛神”就这样出现了。但需要注意的是,马缨花的爱情并不是类如贾平凹的小说中的陕西女人一样——发泄为目的的肉欲总是占有很大的部分[14](典型如他长篇小说《废都》中的唐宛儿、柳月等形象)。马缨花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统一,甚至,更注重灵。章永璘肉欲需要总会被马缨花拒绝,她对章永璘的爱情是上升到精神层次的,这对一个劳动的妇女来讲是难能可贵的。马缨花象一面镜子,在这镜子面前章永璘照出了自己的弱点。马缨花在劳动中对章永璘表现出来的同情,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以及她那感染人的“返朴归真”“通晓世理”的性格,都构成了马缨花和章永璘的爱情基础。这个美丽善良的女人马缨花就是如此对章永璘关爱备至,是她的爱给章永璘的生命注入热烈的活力和希望。

  13

  第2节

  无法跨越的思想鸿沟

  马缨花的内心其实也是有着崇高追求的。农场是一个讲究干活能力的地方,男人最大的荣耀是有一身好力气,可是马缨花偏偏看上的是一个文弱书生。马樱花拒绝和章永璘结婚,并不是不想和倾慕的男人结婚,只是下意识的不想让作为“读书人”的章永璘放弃读书,被家庭的负担所累。她认为:“你不能和别人家的男人一样:老婆孩子热炕头,那是最没有货色的!你是念书人,就得念书。”[15]马缨花有着自己单纯的爱情理想和精神境界。可悲的是,她和章永璘之间显然隔着一条鸿沟。这不仅在于她的“肉肉、狗狗”的亲昵称呼让章永璘觉得别扭,主要在于她并不理解他的思想、追求,而且也不想去理解他。她的境界仅仅是无条件地崇拜读书人,把自己的一切盲目地奉献给爱情,而不去管这种爱情是否对等。诚然,马缨花是冷静的,无私的,伟大的。可是,她不了解章永璘作为一名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愿意抛弃自己的自尊心和羞辱感,接受马缨花“施舍”的痛苦。马缨花对这种痛视而不见,她想的是无论以什么方式也要为章永璘营造一个良好的念书环境,就是对他最大的爱。这只不过是朴实的农村妇女对知识分子崇拜的表现。显然,马缨花给不了章永璘所期冀的精神满足。当章永璘成为身体上的正常人后,自然而然就会在精神上追求“优雅的柔情”,章永璘很大方的承认:马缨花是一个未脱粗俗的女人,自己和劳动者的差距在于他在精神境界上要比他们优越,属于一个较高的层次。而且,章永璘也不止一次的强调他自己不能再继续作为一个被怜悯者、被施恩者的角色来生活。这种思想上的困苦在与马缨花不断交往的过程中愈加明显,更何况,这种困惑无法与马缨花交流。甚至,章永璘认为马缨花的施舍是玷污了他为一个光辉的理想而受的苦行。他无法体谅马樱花,无法感受马缨花。马缨花和章永璘的距离绝不是可以通过暂时的柔情和感动能跨越的。马缨花是《绿化树》中性格非常复杂并让读者喜爱的形象。她具有中国普通劳动妇女的一切美德,也具有她们所不具有的独特的热情与豁达。在那个人性缺失的年代里,马缨花的形象仿佛是一缕刺破黑暗的光线,让人在反思那个荒唐年代之余,感受到一丝人性光辉的存在。马缨花对章永璘的爱护,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拯救了一个身处困境的知识分子,并使他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双重“复活”。

  13

  结

  论

  张贤亮塑造的贤妻良母式的拯救者形象充分体现了他内心潜藏的女性观。西北荒原贫瘠的土地与西伯利亚的寒风加之贫困挣扎的年代促成了马缨花坚韧、顽强的生活态度,但她直面人生的苦难,勇于反抗年代加在身上的枷锁。由于女性的生存命运受到多种社会因素和传统习俗的制约,又使她在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职能的认识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潜意识中流露出传统女性的牺牲意识。马缨花性格复杂,姿态多样,这个女性形象不但凝聚了无可质疑的美学价值,还具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2]张贤亮,心灵与肉体的变化——关于短篇〈灵与肉〉的通讯[J],鸭绿江,1981,卷35(4):23[3][5][6][7][10][13][15]张贤亮,张贤亮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45,47,97,,73,73,,43,14[4]郭宝亮,文化诗学视野中的新时期小说[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2007):270,[8]许子东,当代文学影象[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0):18[9]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M],南昌:江西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29[10]周鑫辉,中国式女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2010,卷10(8):12[11]夏刚,在灵与肉的搏斗中升华——《绿化树》的“心灵辩证法”[J],当代作家评论,1984,卷1(3):5[1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91[14]邓晓芒,张贤亮:返回子宫,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3

篇五: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简单地说,有两个推进:一,在时间上的推进,由否定和批判**的极左政治,进一步将这种左倾错误路线追溯到大跃进,乃至反右。二,不同于“伤痕文学”的是,它已经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展览、暴露伤痕,而是对于这一段悲剧历史的进一步思考,不只归罪于林彪、“***”几个人,不是简单地情绪化的控诉,而是转向更久远的历史纵深之处,进行理性的思考,试图去探索和寻找这一段悲剧历史发生的原因。作家不再像伤痕文学那样直接表现痛苦的历史和私人感情,对反右、**的历史灾难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反思。也就是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化。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比伤痕文学有了发展进步。

  《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刊载了的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被看作是反思文学的开端,她挖掘了发生在50年代农村“大跃进”运动中的灾难根源,检讨近四十年历史中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关系的演变,甚至以梦幻的手法写出了令人痛心的警告:如果再一次发生战争,老百姓还会像抗战时代那样支持抗日军队吗?以这篇作品为标志,在1979-1981年间形成了反思文学的潮流。

  反思文学作者主要是1950年代以来受到不公正对待,重新回到历史中的知识分子,他们被称为“归来者”。他们的声音是当时文坛最主要的声音。这些人归来时,首先感到欣慰的是就是一种归属感,他们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归属感化解了几十年的不幸,苦难升华为崇高,灵魂在受难中得到净化。王蒙的《我在寻找什么》中的自白代表了这一代人的心态:“20年来……我得到的仍

  然超过了我失去的,我得到的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得到的是经风雨、见世面,得到的是20年的生聚和教训。”“党重新把笔交给了我,我重新被确认为光荣的、却是责任沉重、道路艰难的共产党人。革命和文学复归于统一,我的灵魂和人格复归于统一。这叫做复活于文坛。”“文学与革命天生地是一致的和不可分割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文学是革命的脉搏,革命的讯号,革命的良心;而革命是文学的主导,文学的灵魂,文学的源泉。”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的自我定位,决定他们宿命般地承担历史的使命。王蒙的《布礼》、《蝴蝶》,张贤亮的《灵与肉》、《土牢情话》、《绿化树》,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王蒙的《蝴蝶》通过老干部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把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展示出来,深刻地描写了人经过**灾难重新获得新生的过程。《天云山传奇》把50年代的反右、大跃进和**联系起来,形象地揭示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我们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反思文学普遍的是将个人的苦难与民族的苦难、苦难的时代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人的苦难具有了超越个人的普遍意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通常不是知识分子,就是干部,他们既是受难者,又都是心系天下、为民请命的英雄。这样,在个人的苦难经验与民族灾难之间就建立了一种普遍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满足了作家个人情感宣泄和表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知识分子对于自身的迷恋。他们将历史的劫难化为传奇,创造了知识分子受难圣徒的形象。这些作品通常具有自传色彩,如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布礼》、从维熙《雪落黄河静无声》。王蒙的《布礼》中的钟亦成是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充满了热情和忠心耿耿。反右的时候,他被莫名其妙地划成了右派,开除

  出党,送到农村改造。20多年里他受尽了灵与肉的折磨,“这二十多年中间,不论他看到和经历到多少令人痛心、令人惶恐的事情,不论有多少偶像失去了头上的光环,不论有多少确实是十分值得宝贵的东西被嘲弄和被践踏,不论有多少天真美丽的幻梦像肥皂泡一样地破灭,也不论他个人怎样被怀疑、被委屈、被侮辱”,他对共产主义和党的忠诚热爱仍坚定不移。仍然是“忠”“诚”。王蒙的《海的梦》里52岁的缪可言在经历了长期苦难之后,来到一个海滨疗养地度假,这一次疗养使他看到了一生向往的大海,他无限感慨。但是仅仅过了短短五天,他就毅然提前离开迷人的海滨。小说描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于历史人生的深沉思考。缪可言出生于内陆,没有见过海。由于安徒生、杰克·伦敦和海明威等作家的熏陶,他浪漫的理想一直与大海联系在一起,即使是被莫明其妙地打成“特嫌”(特务嫌疑犯),经历了20多年的苦难,大海对他还是魅力不减。当他终于投入大海的怀抱,辽阔的大海激起了他的阵阵思绪。在缪可言的身上,包含了作者对生命一去不可复返的无奈感叹。历史的谬误对于生命个体来说毕竟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损失。他在如愿以偿地见到大海的短暂满足之后,他想到的是青春不再的悲叹。终于挣脱了特嫌的政治帽子之后,领导和同事们最关心他的是两件事:一是好好疗养一下以恢复健康,二是“刻不容缓地建立一个家庭”。但他没有接受好意的劝说,因为他觉得已经错过了时间。“萝卜、白菜,各有各的播种节令,”“俱往矣,青春,爱情,和海的梦!”对于海,他“梦想了五十年,只呆了五天”,因为这里的“天太大。海太阔。人太老”。但是小说又没有沉溺在这种感伤里面。他竭力要借助于现实,借助于对历史和现实的理性思考从中摆脱出来,而早年确立的信念、理性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人生观是他的支撑。小说最后,当缪可言在夜晚的海滩上看到一对年轻恋人的身影时,当他把个体的生命融入到历史整体之中去的

  时候,他又找到了精神的归宿,“爱情、青春、自由的波涛,一代又一代地流动着,翻腾着,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淡漠,更永远不会中断”。理想主义精神在王蒙的作品里表现得特别鲜明突出,他在创作中对于理想的反思与执着在同代人中最具有代表性。作为“少年布尔什维克”的王蒙,在屡经劫难之后,并没有抛弃早年的理想。《布礼》中的钟亦诚,《蝴蝶》中的张思远、《杂色》中的曹千里、《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等,他们的性格都是一脉相承,李子云用“少布精神”来概括他的作品,而王蒙自己也被这种解释感动得眼睛发热。这样一种理想主义现象并不仅仅体现在王蒙身上。王蒙198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与此不同,对知识分子的弱点进行了反思。这是他比较重要的作品。

推荐访问:绿化树是如何体现反思文学 绿化 反思 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