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12篇

时间:2022-11-10 18:55:06 来源:网友投稿

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12篇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本文通过对全国部分地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的分析综合出全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从中发现现阶段还存在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职业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12篇,供大家参考。

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12篇

篇一: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本文通过对全国部分地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的分析综合出全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从中发现现阶段还存在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职业化进程缓慢队伍稳定性较差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工作任务繁重妨碍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等待解决的问题并借鉴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成功案例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摘要

  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工作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加强社区各项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全国部分地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的分析,综合出全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从中发现现阶段还存在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高,职业化进程缓慢、队伍稳定性较差,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工作任务繁重,妨碍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等待解决的问题,并借鉴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成功案例,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的优化、职业化和专业化、激励机制、社区自治等方面找到健全完善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关键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对策

  第一章引言

  1.1选题背景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已经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和党在城市执政的支撑点。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对城市居民的发展具有全面决定性的意义,城市居民的保障就业、劳保福利、住房分配、生老病死、子女上学等都由单位管理。城市居民对单位有着很强的依赖感和归属感,政府把城市居民的管理权交给了单位来执行。当时的居委会大多起着补充的作用,居委会干部的工作对象只限于无固定单位、无职业的居民。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机制的转换和社会的转型,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都依托于社区,城市居民的许多需求都通过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来满足,使社区成为承载城市管理和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社

  1龙云兰.提高社区工作者工作效能的几点探索[J].今日南国,2008,(08).I

  目录

  区工作者应运而生。可是当前,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老化、职业身份不明确、专业知识缺乏、福利待遇

  偏低,工作任务繁杂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又在于建设一支优秀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因此,尽快建设一支与当今形势相符合,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成为推进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1.2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目前理论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一、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缺乏高素质的社区工作人才。第二,工作任务繁重,自治功能被剥削。随着社区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社区工作的内容越来越繁杂,社区工作者身兼数职,权小责大。第三,工资待遇偏低。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偏低、工作环境恶劣,严重影响队伍的稳定性。第四,民主选举流于形式。通过“街聘民选”方式进入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民选过程中街道从中做大量的工作,以致使其不被落选。居委会人员“街聘民选”的方式,由于选聘合一,先聘后选,使民主选举流于形式。2在分析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学者们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其中,杭州市委党校万雪芬指出,明确社区工作内容,减轻社区工作者行政工作负荷;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社区

  2薛惠芳.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01).2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者队伍建设。1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社区工作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但是这些意见大都建立在对某一地区的定量分析或是定性理论分析上,对于全国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总体分析却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对全国部分地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的分析,综合出全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借鉴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成功案例,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激励机制、社区自治等方面找到健全完善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本文采用了文献法,通过在期刊网以及各类新闻网、政府网搜索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并借阅一些与课题相关的书籍,综合整理所需信息来撰写文章。

  1.3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社区工作本文叙述社区工作的含义主要是为界定社区工作者的概念。社区工作是社区介人的一

  种方法,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社区居民群策群力,通过有计划的行动和集体参与的方式,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区发展和社区进步。21.3.2社区工作者

  根据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简称,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指在社区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专业性和职业性助人工作的人员。在美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工作主要是由志愿团体及政府部门推动,社区工作者一般指受聘于志愿机构或政府部门的专业注册社工。而中国内地的社区工作主要是由政府通过其基层政权组织加以运作的,非政府的志愿团体发展不足,很少介入其中,即使介入,也不是主要角色。因此,中国内地的社区工作者更多的是指基层政权组织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包括街道办事处主管社区建设工作的民政干部;居委会主任、主任助理、委员;社区服务中心(站)主任、主任助理及专职服务人员;社区福利机构管理和服务人员等。3

  1万雪芬.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J]理论月刊.2009,(10).2房列曙,陈恩虎,柴文杰.社区工作[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陈茵.珠海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初探[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03).

  3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2.1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义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这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对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1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社区工作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与社区居民群策群力,通过有计划的行动和集体参与的方式,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区和谐的职业活动。社区工作崇尚的价值准则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契合的,其内涵和功能也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一致。社区工作者身处城区改革、稳定、发展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社区居民,是管理社区各项事业和完善基层党建的重要力量。作为社工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工作者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所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2.1.2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加强,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工作无法适应社会服务多样化的现状。社区工作者发挥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解决群体问题和个体问题的专业能力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水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也将不断发展壮大,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减少公共服务成本,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因此,必须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道路。伴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发展,从政府和企业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由社会组织和社区部门来承接,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基础环节。社区工作者处在城区改革、稳定发展的第一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助于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调节解决社会矛盾、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社区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加快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4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是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迫切要求,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2.1.3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

  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益关系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人们行为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日益增强,因此,社区在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一支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加快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助于突破社区建设的发展瓶颈,加快社区的建设步伐,推进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秩序的构建;有助于畅通社情民意,避免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努力使各种社会矛盾能够在基层化解,在最初的萌芽阶段解决。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加快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运用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通过开展社区各类服务活动帮扶困难群体,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社区和谐,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1

  2.2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

  通过近些年的改革和探索,目前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基本能够适应社区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和构成发生变化。社区工作者的平均年龄从过去居委会主任50岁以下降到现在的40岁左右。年轻化趋向明显,为社区工作者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提高社区工作效率。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由原居委会主任中素质较高的并经过竞聘上岗的任职者、公开招聘的大学生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等构成,而在过去,则主要是由热心居委会工作的离退休居民组成。2.打破地域界线,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社区工作者主要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择优的方式,使得录用人员不再只局限于社区本地居民,新进入的社区工作者也脱离了自身居住地,是所工作社区的“外来人”。这推动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进程。3.日常管理逐步规范。全国多个社区为社区工作者配发《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服务承诺管理手册》,确定岗位职责和服务内容,由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工作者签定服务承诺责任状,并在社区公开栏中

  1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街道工委.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问题及对策[EB/OL].http://www.gldj.gov.cn/art/2008/1/16/art_5673_898706.html,2008.

  5

  第二章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公示。每半年都会组织社区内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驻区单位负责人、非公企业负责人等对社区工作者履行承诺、服务居民情况进行立体民主评议,实行绩效挂钩。1

  4.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整体素质得到较大地提升。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在许多城市,社区工作者培训已经基本形成了有效的培训链。例如福州市鼓楼区在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实践中,通过创新进入渠道,落实待遇保障和培养机制,拓宽社区工作者的发展空间等方式,初步建立起社区人才“培养链”,有效激活了社区工作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2组织部与民政局等单位每年会举办多期社区工作者培训班。尤其是社区每次换届选举后,都对社区干部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集中培训。另外,其他部门每年针对本条线上的社区干部进行岗位培训,内容涉及到政治、文化教育、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社区居民普遍反映,通过选聘、竞聘和考试上岗的社区工作者,政治素质比较高,有创新意识,工作热情高,接受新事物较快,协调管理能力能够符合新形势对社区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多数的社区工作者,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方针、完成街道交办的任务、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3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3.1队伍结构不合理以北京市海淀区T街道为例,从性别结构上来看,在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女性人数占75%,

  男性只占25%。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这将影响到社区某些工作的开展,比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某些社区纠纷的解决、流动人口的管理等。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据调查,在T街道社区工作者中在0-30岁之间的有11人,占总数的7.1%;在31-40岁之间的有34人,占总数的21.8%;41-50岁之间的有58人,占总数的37.2%;51岁以上的有48人,占总数的30.8%。由此可见,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结构不合理,40岁以上的人员居多,超过总人数2/3,没有实现老中青相结合的目标。年龄偏大给社区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例如思想比较保守,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掌握社区工作的专业技能较慢等。32.3.2专业素质不高,职业化进程缓慢

  1宁波市海曙区委组织部.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EB/OL]http://www.hszg.gov.cn/info_show.asp?sysid=3858,2008.2柯有民,陈亢.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的探索与实践———关于福州市鼓楼区打造社区人才“培养链”的调研报告[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02).3李敏.构建和谐社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T街道为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4).

  6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受体制等因素的制约,首先,一些社会工作人才无法进入社区从事社会工作。比如由于对社区社会工作的误解和轻视,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到社区工作。一些新进入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往往因为待遇偏低、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等原因而不能安心工作,刚掌握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就很快地另谋高就了。其次,在招聘社区工作者时,专业条件设置往往只能比较宽泛,许多通过社会公开招考取得社区专职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人员往往没有社会工作专业的相关学科背景,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正规的实习,对一些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比较陌生,工作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工作基本上处在粗放的经验主义的运作阶段,无法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最后,现阶段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机制尚存在缺陷,在职培训工作还跟不上社区建设发展的步伐。

  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仍处于初步职业化阶段,缺乏一套科学的从业标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认同度,这也影响了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程度的提升。

  现阶段,职业化是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方向。而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社区仍然是一级“小政府”,社保、低保、计生、综合治理等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社区一线。这就要求现阶段的社区工作者要以专业水平协调和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做到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并重。然而,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社区工作者来源渠道单一,大多数人对新型社区职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也缺乏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仍沿用政府行政管理的手段从事社区工作,与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新型社区职能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社区的领头人由于视野不宽、思路不畅、工作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意识,面对工作力不从心,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和谐社区建设的要求。2.3.3队伍稳定性较差,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通过薛惠芳等人的调研发现,社区工作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如:2000年5月,郑州市二七区政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委员会正副主任,引人注目的是有41名平均年龄27岁的大学生(其中两名研究生)被选为29个社区的正副主任。但不到三年时间,第一任期未满,却只有11人还在社区主任的位子上工作,其余“不知去向”。1大家普遍反映以下几个原因:

  1.由于编制等方面的原因,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成长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他们无法享受同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一样的政治和工资待遇,流动或上升的机会和空间极少,这让他们工作上没劲头,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

  1薛惠芳.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01).7

  第二章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2.社会地位低。他们感到不管到哪里,在其他人看来就是只会跑腿的“临时工”,看不到前途,甚至填表时,连自己的身份都不知道如何填写。

  3.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福州市鼓楼区也存在这个问题,在2007年10月以前,该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的月生活补贴仅700元,副职为600元,其他社区工作者的经济收入则更低,繁重琐碎的工作与微薄的收入极不对称。1由于用工性质不明确、各种待遇得不到切实地保障,相当一部分人员到社区工作只是权宜之计,而想在社区工作的人员又觉得没“盼头”,导致社区工作人才不断的地流失,往往给社区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2.3.4工作任务繁重,妨碍社区自治功能的有效发挥

  按照我国《宪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的规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上级部门往往把社区居委会当作是政府的延伸,大量的任务都以层层落实的形式,最后通常都移交到社区层面,社区承担着繁重的行政性工作。据调查,社区承担了党建、综合治理、招商引资、统计工作、计划生育等三十类左右的工作任务,每一类工作的常规工作和各类评比、检查及接待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的时间。这些行政性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使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形成了对立的关系,再加上某些居委会干部不能准确把握居委会的职责,从而给社区居民造成了居委会高高在上的错觉,使得居委会的其他工作也受到社区群众思想上甚至行动上的不配合。这些都客观地增加了居委会的工作量,居委会工作范围的扩大,严重妨碍了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再加上,在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同时,社会流动人口增加,社区的复杂性和规模不断增大,社区工作的内容越来越繁杂,任务越来越繁重。社区工作者不仅要对社区居民负责,为社区提供各类社会服务,还要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负责,执行其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承担性质各异、内容繁杂的行政性和社会性事务,集计生协管员、交通协管员、民政救济费发放员和居委会调节委员等众多角色于一身,应付各种创建、迎检任务,突击工作经常做,工作负荷过重,没有时间履行其开展自治、管理社区和服务居民的基本职能,扮演好组织促进、牵线搭桥、咨询服务、宣传鼓动、权益保护、调查设计的专业者角色。

  2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政府部门对社区自治缺乏正确的认识。

  1柯有民,陈亢.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的探索与实践———关于福州市鼓楼区打造社区人才“培养链”的调研报告[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02).2陈茵.珠海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初探[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03).

  8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在推进社区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政府部门,一直把社区作为自己的行政末稍来看待。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城市居民委员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行政化管理现象,按社区干部通俗说法即社区居委会成了街道的“腿”,街道把区政府有关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组织设定、工作台帐、考核指标一级一级下达分解到社区,还要不定期地汇报检查,考核评比。社区干部长此以往,习惯于坐班8小时,造成社区行政化,干部机关化的突出问题。

  2.社区缺乏民主自治的权力。社区居委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该拥有依法决定社区内部各项事务的权力。主要有民主决策权、财务自主权、社区工作者选免权、对“额外任务”的拒绝权和社会事务管理权等等。但目前社区基本没有这些权力。在财权上,多数社区居委会不知道每年各级政府下拨的确切经费数;社区每使用千元以上经费都要事先经街道审批同意,还往往不能及时批示,导致延误工作。由于没有财权,社区中像下水道清理、绿化管护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而且有关职能部门往往不进行管理。居民只找社区,使得社区工作者苦不堪言。在人事权上,社区工作者的招聘考核、使用权在街道和有关部门。社区工作者调整和更换,也由街道决定,很少通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选免的程序。在事权上,社区自治的现状也不理想。社区成立了党委,但堂堂正正的一级党委,却没有发展新党员的审批权。社区开展任何工作,大都要听从街道的安排,很难自主地按照民意处理社区的内部事务。有些部门工作进社区,并不是服务群众,而是把任务分解到社区,让社区为其做基础工作,比如卫星压力容器登记、电视天线普查等等,实质是打着幌子将份内事摊派给了社区。社区本来人手就不充裕,一般多的9人左右,少的5到6人。几十个部门工作进社区,社区怎么可能承受的住。每个社区还有不少于30本应对上级检查的台帐,每天都要作很烦琐的记录;还有许多项目的考核,社区工作人员已不堪重负。社区作为自治组织,本来应该对部门在社区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进行评价,而现实却不如此,政府的许多部门的工作都想办法进社区,下指标考社区。比如,社区道路硬化、小区绿化等也要考。社区既无权,也无人力,又无资金来实施这些工作,种种考核实在令人匪夷所思。3.社区缺乏民主自治的法律保障。我国社区民主自治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家法律法规的不配套和不健全。至今还在沿用的《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社区建设处在体制变革时期,无统一模式和法律法规的规范。1虽然社区民主自治组织的性

  1李鑫华.当前我国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34).9

  第二章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质不变,但是没有可具体操作的法规。社区民主自治的范围和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社区民主自治的职责也没有明确,法律和政策法规也很缺乏。“准入制”的文件下发后,理论上讲社区应该有权拒绝某些部门的不合理的工作摊派,但是由于目前工作机制不健全,社区的权力有限,不得不接受上级派发的各项任务。有的部门工作,通过正规渠道不能进入社区,便通过街道相关领导进行转达,社区一般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总之,社区有心自治,但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要想使社区工作者真正发挥社区自治权有待于这项工作的正规化、制度化、程序化,并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10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三章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3.1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成功案例的分析

  3.1.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海曙区是浙江省宁波市中心城区,社会事务管理难度较高,对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要

  求也较高,该区也是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域之一。近年来,海曙区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胆创新,在探索社区工作者建设途径,扎实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进程,取得明显成效。

  一直以来海曙区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该区也是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胆创新,探索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途径。按照“以需定岗、精简效能、量力而行”的原则,建立73个社区工作示范岗,并且以专业服务为重点,开展各具特色的社区工作,在示范效应初步体现的同时,培养了大批能够适应现代城市社区管理的社工人才,有6成以上示范岗人员取得了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充分发掘社工人才在片区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基础地位,针对社区工作人才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的培养计划,对社区干部、社会工作师“难点训”,普通社区工作者“重点训”,实习社区工作者“轮岗训”,形成一条“三训”经验。3.1.2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成功举措

  一、大量措施推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为进一步推进全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争创全国首批试点示范区,海曙区拓宽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来加速社区专职工作者向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转型步伐,深入推进社区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一)加大专业培训力度。1.分层次培训:今年以来,海曙区充分发掘社区工作者在片区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基础地位,针对社区工作者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的培养计划,走出一条培养锻炼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新道路。首先,对社区干部和社会工作师进行“难点训”。社区支部不仅是辖区居民的港湾,更是促进文明和谐的课堂,因此应对社区的负责人提出更高的要求。社区负责人不但要学习远程教育课程,同时还需要了解就业、物业、民政、计生等一系列法规和条例,能够成为社区居民的咨询师。在此同时,分批将近百余名优秀社区干部和工作者派驻到工作压力较大的拆迁工作现场,以便于提升他们在法规阐述、调解斡旋的能力,并对基层民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其次,对普通社区工作者进行“重点训”。基层社区工作者不能避讳自己的不足,应积极地向社区干部学习、向优秀党员学习。针对

  11

  第三章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部分社区工作者存在的沟通能力不佳、法规理解不够透彻、礼仪不够规范的情况,特别邀请礼仪培训师并且购买了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同时印制了相应的易携带的教学小册子,便于社区工作者的携带从而随时进行学习。在对社区工作者开展日常培训的同时,还积极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最后,推行实习社区工作者“轮岗训”。该区以“教师、助教”制度对实习社区工作者进行“轮岗训”。该制度是以社区干部为教师,对新入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根据其接受和适应能力来制定轮流到各个岗位进行实习的日程计划,然后由相应岗位的社区工作者对新进人员进行具体的、系统的岗位培训。经过培训,新进社区工作者可以更快地适应从未接触过的基层工作,同时可确保社区工作的平稳进行。

  2.继续教育培训:为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社区建设理念和掌握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促进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海曙区按照培训内容部署四大主题,抓好全区社工队伍的继续教育培训。第一,采取“菜单式”培训。该主题培训针对全体社工,主要指社区专职工作者结合自身发展和岗位需求,按照组织者提供的菜单式培训内容,自主选择培训内容的一种学习研究方式。例如该区在2008年年底广泛征求各街道、社区的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确定了2009年度“菜单式”培训内容,制定了理论、技能、互动、实务等四大种类课程的培训菜单,各街道按要求自主选择课程和时间,委托区社工协会和区社区学院落实场地和师资,以理论辅导、互动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组织实施。第二,脱产培训。将组织社区正职负责人到当地高校进行系统全面地教育,参加培训的学员要全面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和谐社区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创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自行选定一个课题,完成一篇实践性课题论文。第三,上岗培训。这种培训是针对新招录的或没有取得上岗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而进行的获得职业能力的培训,每位学员须较系统地学习社区建设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社区工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以便胜任社区工作。学员完成规定的课程并经考试合格后,颁发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培训证书。第四,全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该培训是指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针对符合报考条件但未取得证书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的考前培训。今年将继续邀请专家为考生进行理论讲解、试题分析、应试指导等考前辅导。

  (二)以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岗为载体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海曙区在2008年建立了20个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岗,主要提供社会救助服务、婚姻家庭服务、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以及外来人员服务。以示范岗为载体,该区对社区工作

  12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者队伍的建设一是抓源头,专门从平时工作表现突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中选拔人员充实到示范岗去工作,保证人员质量。二是抓培养,对于示范岗人员,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地锻炼,特别是要求人人要有一技之长,每位都要加强学习,经过一定时间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三)完善社会工作制度。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海曙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推进两项制度的建设。其一是建立注册管理制度,及时为每年取得社工师(助理)证书人员提供首次登记服务。其二是建立督导制度。研究制定《海曙区社工督导人员工作职责规定》,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督导制度,有计划地培养实务经验丰富的本土督导和督导助理,提升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务工作能力。

  二、海曙区健全激励机制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海曙区重视激发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活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以“职业化管理”为目标,积极探索对社区工作者队伍日常管理、考核评价以及激励奖惩的新道路。(一)实施分类明细化管理。以“议行分设、交叉兼职、街聘民选”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社区工作者管理体制改革。改进岗位设置,细化分设综治、计生、社保、群团等6种岗位21个类别。推进管理制度的创新,重视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职业化管理”,率先启用新的管理办法,对社区工作者的录用办法、工作职责、考核方式、解聘方式以及工资社保待遇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二)完善评估考核方式。在区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设岗定责的基础上,由各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对社区工作者的绩效考核。考核实施中,结合包片联户和岗位目标考核的情况,并委托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社区工作群众满意度指数进行测评,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工作者实绩的重要指标,建立社区和社区工作者综合满意度排行榜,探索“以考核促绩效”的科学考评方式。(三)健全薪酬激励制度。按照“同工同酬、以岗定薪、以考定级”的原则,近年来接连三次对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进行调整,建立起“工资标准调整”和“正常考核晋升”双轨制薪酬体系,参考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确定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标准,并为其缴纳失业、养老、生育、工伤、医疗等保险。同时,明确对年度考核等次合格及以上的社区工作者给予每年在本人职务所对应的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档次的奖励,并通过辅以带薪年假、评优奖励等措施,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四)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将优秀社区工作者,纳入区、街道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库

  13

  第三章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管理,选拔实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社区工作者到街道或机关部门任职,努力营造激励先进、鼓励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激发社区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近年来,该区已有1名社区工作者被提任街道办事处副主任,5名社区工作者被提拔到区级机关部门科级岗位任职,另有26名社区工作者被纳入后备干部和人才储备库。

  (五)开展精神鼓励。定期开展集体座谈、结对约谈等活动,与社区工作者谈心谈话,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感情留人,不断增强社区工作者的组织信赖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大力发展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海曙区着眼于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发展壮大,通过公开招聘、政策引导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地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力量,努力探索实现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优化配置。(一)社会化选聘。近年来,海曙区先后9次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广泛吸纳复员退伍军人、失业待业人员等中的优秀人才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为改善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出台了《关于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社区工作的意见》,以优惠政策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明确要求新招考社区工作者中高校毕业生所占比例不得低于30%。该区截至2007年,全区72个社区共配备585名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36.7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97人,占67.9%。1.海曙区与高校合作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创新开放、多元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育模式,海曙区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组建一个班级双方联合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这个协议的安排下,该区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将坚持“挖掘优势资源潜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建设人才结构”的指导思想,本着“互相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形成以社会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互相合作,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政府和高校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如下,前两年在高校内进行校内理论学习,第三年到社区的实习岗位上进行实务培训。在第一阶段,高校将负责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督查、管理监控等内容,在第二阶段,该区则为学生们提供相应的实训场所,并配备岗位实习专门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这种高校与政府相互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联合培育模式,有利于针对性地培养适应基层社区工作需要的人才,有效地化解了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2.海曙区注重大学生社工选聘工作

  14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海曙区积极地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选聘的长效机制,按照省委“下得去、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要求,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选拔机制,吸引大学生“下得去”。选拔和引进与岗位相适应的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是做好大学生社工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制定了科学的选拔条件。该区在过去几年的选拔工作中,严把入口关,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多方地培育和培养,涌现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大学生社工。在选拔的过程中,重视考虑社区实际,综合考虑专业、性格、特长、身体及籍贯等多种因素,满足现阶段社区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合理确定每次大学生社工选聘的数量。现阶段,该区各社区都已引进至少一名以上的大学生社工,少数规模较大的社区已经引进了多名大学生社工,社工综合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9年该区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了15名大学生社工。

  其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待得住”。目前,除了17名正常流出以外,111名大学生社工全部在岗。该区高度重视社工3年期满后的思想动态,努力让这些大学生社工人在社区、心也在社区。继续落实已经出台的有关方针政策,制定相关配套的政策,保障大学生到社区后有工作的平台、有创业的机会、有发展的空间。并不断健全年度考核制度,注重实务业绩,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对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新录用的大学生社工面临着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应该及时地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社区居民的情感认同,自觉地扎根社区、服务社区和建设社区。

  再次,建立健全培养机制,扶持大学生“干得好”。一是强化培训提高思想素质。将大学生社工的培训纳入到整个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划中,每年必须至少安排一次岗位培训,刚录用的大学生需经过40个学时的上岗资格培训,帮助他们及时地了解与掌握社区工作的相关业务。二是锻炼工作能力。各街道制定分阶段的培养计划,给他们适当的压力,把较为重要或复杂的单项工作放手交给他们去完成,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配备导师促进其快速成长。作为大学生社工导师的街道干部和社区干部,进一步开展传帮带活动,亲自进行指导,让他们尽快地熟悉基层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掌握社区工作技巧。

  最后,建立健全进出机制,保证大学生“流得动”。如何使大学生社工有序规范化地流动,是保持大学生社工工作生机活力的重要问题。一是搭建职业化管理平台。加强岗位培训,全面推广社会工作者持证上岗,抓紧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形成“资格与岗位挂钩、待遇与业绩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待遇机制,让续聘留任的大学生社工成为社工主体,为社区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定向招考基层公务员。从2009年起,宁波市各县(市)区开始安排相当数量的公务员招考面向在社区工作3

  15

  第三章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年以上且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大学生。三是定向招考事业单位人员。区机关下属事业单位、街道安排一定数量的指标面向在职大学生社工,2008年至2009年,共有4名大学生社工考入街道事业岗位。四是继续学习深造。对在社区工作期间表现突出、考核称职的大学生社工,在报考硕士研究生时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2009年海曙区共推荐两名优秀社工报考硕士研究生。

  (二)多渠道吸纳。结合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以配置社区专职调解员、社区全责医生、社区矫正员等方式,使部分干部到社区工作。按照“共建共驻共享”和“社会责任社会负担”原则,引导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为社区服务、参与社区的工作。通过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等社区民间组织的扶植和培育,引导社会工作人才以灵活就业、社区创业等方式参与社区工作,加快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

  3.2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在总结了我国现阶段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通过对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先进地区具体措施的借鉴,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3.2.1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

  1.拓宽选拔范围,壮大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首先,面向大学毕业生,不断吸纳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使队伍结构更加合理,逐步实现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知识化。加大对大学生招聘的力度,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到社区任职,这不仅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人才,为社区工作者队伍注入活力,优化了队伍的年龄结构,也缓解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其次,积极尝试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街聘民选”等形式,从退伍军人、企业下岗职工和街道机关年轻干部等人群中,选聘一批文化程度高、组织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和热爱社区工作的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

  2.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性别结构。我国应进一步降低男性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的门槛,优化现阶段女多男少的现状。例如,选拨大学生村官时,可以通过相对地降低男性笔试通过分数线或者是相对地提高女性笔试通过分数线来解决这个问题。2011年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已经结束,全国多数地区男女笔试通过的分数线都不相同,而且也都出现了男大学生的笔试分数线远远低于女生的状况。从表面来看,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性别歧视,其实不然,这有利于缓解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性别结构女多男少的问题。这个措施降低了男大学生从事

  16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村官这个职位的门槛,进而增加了社区工作者队伍中男性所占的比例,着实优化了现阶段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的男女性别结构。3.2.2提高我国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1.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根据社区工作者从事的岗位性质进行资格评定,建立合理的晋级制度,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定性。通过出台“职业资格认证”相关的政策,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进行职称评级、资格定级等方式,使社区工作如社会其他工作一样,以级别定薪酬。北京出台的《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意见》中指出了:社区专职工作者包括通过社会公开招考取得社区专职工作者执业资格的人员和社区居民中的离退休人员。这里可以明确社区专职工作者是由街道办事处聘用的,与街道办事处之间是一种劳动合同关系,应按照《劳动法》完善社区工作者的薪酬、福利和各种社会保险政策。提升社区工作和社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从而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公众的认知感。1

  2.建立选拔任用机制。对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入口”进行严格地把关,即推行职业资质准入机制,参照现阶段的社区党务工作者持证上岗的做法,从源头上解决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问题。建立民主开放的考试录用机制,采取面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笔试、面试、考核、聘任等法定的民主程序,优先录取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吸引一批年富力强的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

  通过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完善社区工作者“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把一批能力强、政治思想好、作风正派、文化素质高的优秀人才吸引到社区“两委”班子。首先在相应的社区居委会随班工作,通过换届选举为居委会成员即可顺利地履行职责。实行居委会业务公开制度,强化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成为思想作风好、工作能力强、人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支持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运用现代化设施和信息技术,提升社区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构建以“选聘分离”为特征的新型社区自治架构,把社区居委会的产生和社区工作者的聘用区分开来,让社区居民以志愿者的身份、以合法的形式、以居民的意愿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管理中来,由居委会聘请社区专职工作者,建立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3.完善培训机制,提高专业化水平。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推进社区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工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社区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力度,是建设和培育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

  1赵芳.社区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9,(32).17

  第三章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作者队伍的首要任务。一是抓好岗前培训。对新加入的社区工作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帮助他们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较好的衔接,更快地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适应岗位的要求;二是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社区工作从业人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社区工作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三是鼓励未取得职业资格的实际在岗人员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加快向专业化社区工作者的转化;四是加强对党政机关从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公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社区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五是依托高校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优势力量,建立社区建设实践基地和社区建设研究基地以及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基地。

  4.明确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社区工作者队伍要走职业化道路,不可缺少的是实施规范管理。因此,首先要明确社区工作的岗位构成和职责分工,对社区工作者的职责进行明确、定位、分解,确保岗责相称。其次,根据社区工作者不同的岗位实施不同的目标管理。要完善社区工作者的聘用制度,并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模式,把定量指标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时资格量化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符合实际形势、可操作性强的社区工作者的奖惩体系,建立激励与约束相联、动力与压力并存的考评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对新招聘的社区工作者实行“服务期制”,疏通“出口”,所在街道或社区可以解聘不称职或连续两年基本称职的社区工作人员。3.2.3完善激励机制,增强队伍的稳定性1.落实待遇保障机制。要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对聘用的社区工作者实行一套规范的职称评定和晋升制度。可以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结合我国国情,并考虑其工作性质、工作量和工作的重要性来规定任职资格标准以及待遇标准,并根据其职称的晋升逐步来提高相应的待遇。如香港注册社工在机构中一般担任专业和管理工作,就有一套规范的职级评定和晋升制度,工薪待遇大体与公务员相当,高于同等资历的一般从业人员。建立社区工作者年收入自然增长机制,结合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实绩,逐步提高他们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必须确保社区工作者的年收入不低于本地区职工上一年度的人均收入。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激励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为了适应现代新型社区建设的要求,还应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改善社区的办公条件和服务设施,

  18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不断适应社区建设的发展要求和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举要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工资收入

  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多渠道增资机制、同工同酬、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并没有足够的资源空间来进行物质激励。针对这种情况,更需要我们在精神激励上下功夫,如在进行物质激励的同时,公布奖惩名单,即使物质激励的量不够,但由于涉及到他们的荣誉问题,从而上升到精神层面,使他们的内心产生了震动,使其内驱力得到充分挖掘。在精神激励方面,我们应改变观念,综合运用榜样、情感、评价、荣誉、参与、知识激励等模式激励社区工作者,加强沟通联系,切实关心、理解和尊重他们,通过认可、赏识、表扬、通报和晋升等形式,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工作,为社区建设出力。

  3.制定竞争激励机制。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社区工作者,支持和帮助他们依法行使政府赋予的职权,通过举办社工论坛、经验交流、开展社区“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业务能力竞赛等活动,培养社区工作骨干和行业标兵,塑造现代社区工作者良好的群体形象。选送社区优秀人才参加继续教育,广泛宣传有创新意识、工作表现突出的社区工作者,积极倡导社区工作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可度,最终赢得社会广泛的尊重。3.2.4减少行政因素,加强社区自治职能要适应现阶段社区建设的需要,就要深化社区管理体制,理顺政府、街道办、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明确三者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和职能,分清各自的的工作职责,准确地找到各自的工作定位。从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这两个方面入手,建立“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淡化社区管理中的行政色彩,改变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的现状,落实“责随权走,费随事转”的工作原则。接下来将具体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如何推进社区自治,使社区工作者更好地履行社区自治职能。1.社区方面社区居委会作为社区的自治组织,履行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职能,对于非本社区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社区应主动地拒绝各方摊派的任务。同时,上级部门应合理协调,避免重复性的工作,切实为社区减负,让其更好地为社区服务。同时,要大力发展社区中介组织,切实减轻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负担,把社区工作者从繁杂的行政和社会性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要完

  19

  第三章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善社区自治功能,构建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以社区为平台,实现行政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政府管理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以共同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2.政府方面政府要简政放权,给予社区进行民主自治应有的权力。新时期的条件下,社区民主自治关键还是要靠政府来推进。政府应按照“政事分离、政社分离,责、权、利相配套”的原则,探索建立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有效的运行机制。政府不应该让社区居委会从事与社区服务无关的工作,社区居委会工作的重点应是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政府各部门和街道办要进一步转变现有的观念,创新工作手段,改进工作作风,实现由领导、管理到指导、服务的角色的转变,积极为社区自治创造条件。对社区居委会要多些帮助、支持和服务,少些检查、考核,从实际出发减轻社区居委会负担,转变以往社区工作者的繁杂的报表、台帐和应对各类检查、考核的工作,把台帐只当成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资料,不作为任何考核的依据。从而使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社区群众的工作,更好地发挥其服务群众、组织群众、稳定社会的管理协调能力,以及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3.法规制度方面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保证社区民主自治的健康发展。法规和制度的缺失是使社区民主自治产生许多问题的根源。要解决社区民主自治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国家要出台相关法律。现阶段社区民主自治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很少,许多事情无法可依,陷入尴尬的局面。随着依法行政建设的推进,政府法制建设的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同时也肯定会促进依法治理社区。保障社区民主自治权力的法律条款会不断地完善,从而使之步入正常的轨道。其次,地方政府要有创新意识,建立合理的规章和有效的长远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具有主人翁精神,要从自身做起。比如社区的人事权、事权、财权中,也有待于地方政府用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去规范。此外,还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待地方政府去制定,主要有社区民主选举制度、社区居民决策制度、社区服务承诺制度、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对部门工作评议制度、财务自理制度、居民代表成员联系群众制度、社区居委会定期向居民代表大会述职制度等等。又如在服务社区中,可以从转变原有观念,管理创新,转变职能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最后,社区自身也应该具备创新的意识,敢于实践摸索。在实践中摸索和尝试一些有利于社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新方法和新经验。现阶段我国社区民主自治的工作刚有起步,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以上通过对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成功实例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该区具有特色的成功举措,进而借鉴了该区的成功做法,具体从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提高我国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完善激励机制,增强队伍的稳定性、减少行政因素,加强社区自治职能这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21

  第三章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对策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普遍处于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基本能够适应社区工作的需要的现状,但仍存在队伍结构仍不合理、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较低、队伍稳定性较差,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工作任务繁重,妨碍社区自治功能的发挥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海曙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成功的实例的借鉴,有针对性的总结出从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提高我国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完善激励机制,增强队伍的稳定性、减少行政因素,加强社区自治职能四个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由于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对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研究还存在空缺,这就导致本文写作的参考资料不全面,不能整体把握全国范围内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从而也影响本文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对全国范围内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适应性。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在对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提出的对策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完整或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对所提建议的具体实施上也缺乏实践的论证。我认为,以上这些不足会是这一研究领域在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要感谢学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是他在我毕业的最后一学期给予了我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在此表示衷心地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收获,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老师们耐心的辅导。

  通过毕业论文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件完整的事情,需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待要解决的问题,要耐心、要善于运用已有的资源来充实自己。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在对待一个新事物时,一定要从整体考虑,完成一步之后再做下一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四年求学历程中,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鼓励和关爱。

  23

篇二: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调研与建议

  酒仙桥街道王铁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在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和谐社区建设摆上了重要议程,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更成为重要课题,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社区工作者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精通、服务到位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大力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日,就我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社区工作者在建设和谐社区、星级社区,社区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形象。因此,社区工作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城市最基层具有战略性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爱、热情的服务给千家万户带

  -1-

  来温暖。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水平、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具有处理日常琐碎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的分化,极易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社区作用发挥好了,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文化、关爱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秩序的构建,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社区在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中,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也可以避免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最初的萌芽阶段。通过社区开展各类服务帮扶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钝化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第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积极因素。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酒仙桥街道自2009年公开招录社区工作者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支持下,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一)队伍年纪轻,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为了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与稳

  -2-

  定,通过市、区两级政府公开招聘,截止到2010年7月底,面向社会新招录大学生27名,平均年龄只有25岁,社区干部总数达到201人,20%以上为大专学历,平均年龄40岁。这支复合型的社区干部队伍为建设和谐酒仙桥、和谐社区配备较强了的组织和干部保障。

  (二)进入角色快,创新意识强,取得成绩大。几年来,酒仙桥街道工委、办事处充分把握社区规范化建设的有利契机,从干部队伍的基础环节、组织机构入手,推动了社区建设的整体迈进。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干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三、社区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几年来,在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与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和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的需要相比,社区工作者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兼职社区工作者队伍过于松散,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兼职社区工作者人才济济,资源丰富,但是目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将之合理地整合,其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现代都市人行为的功利性倾向导致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公益工作热情不高。(二)专职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工作任务过重。社区专职工作者中相当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家庭收入拮据,且正

  -3-

  处中年,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目前,社区居委会为自治组织,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收入还只能以补贴的形式出现,其收入水平虽然较过去有所提高,但横向相比收入仍然偏低。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来自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经常性的、临时性的工作难以计算。大家形象地比喻:“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这种状况既影响了社区服务站功能的发挥,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良性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做好社区工作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组织领导、干部素质等诸多方面,但关键在人,关键在社区干部队伍的素质。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全面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首先要稳定队伍、稳定人心。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采取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营造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发挥作用的环境,使他们安心本职,乐于奉献。1、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事业留人。大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弘扬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及其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并注重及时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工作者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为其发挥作用搭建舞台。2、以人为本,社区工作者得到关爱。试行以“五必访”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制度,即社区工作者生病、丧事、家庭出现重大变故、重大节日、重大政策出台前后“五必访”,充分调动了

  -4-

  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区工作者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3、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补贴收入,以待遇留人。尝试建立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可每隔三至四年自然晋升一个档次。建立多渠道增长机制,在继续依靠市、区财政承担社区工作者工资收入主渠道的同时,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对属于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外的社会事务,其主管部门要求社区工作者协助完成的,必须相应下拨经费。同时,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街道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的投入。此外,鼓励法人、社会团体、中介组织通过不同途径和渠道支持社区工作,对社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给予物质上的奖励,从而构成“以财政支付为主体、街道投入为追加、社会捐助为补充”的社区工作者薪酬结构,切实保障社区工作者的切身利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培育非政府组织,大力发展兼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壮大不但能有效的承担政府和单位转移出来的社会事务及社会服务职能,而可以进一步为社区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的需求。要抓住时机,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大力推进志愿者队伍的发展。1、组建志愿者组织,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健全社区志愿者队伍管理机制,建立公开招募制度、服务登记制度、定期会议制度和表彰激励制度。规范运作管理机制,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服务阵地,社区居委会要开展专门的宣传鼓动,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一个居民认识到自己不但是社区成员中的一分子,而且是建设社区的一分子。

  -5-

  2、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实际,开展生动活泼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必须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把志愿者服务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如结合法制宣传,开展维权岗服务活动;围绕公民道德教育,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举办“如何作一名文明市民”谈话沙龙活动;开展“健身大讲堂”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节、邻居节等主题活动;结合创建文明城区和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开展知识竞赛、巡回宣传等活动。

  3、依托社区(含社区共建单位)各类资源,广泛建立服务基地。在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的统一协调下,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市民学校、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定为社区志愿者的教育、娱乐、服务、宣传基地,由志愿者进行统一管理。积极协调社区内的单位将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设施对外开放,广泛建立小型分散的活动阵地,形成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管的工作机制,极大地促进和活跃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

  (三)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完善相关法规,科学分类管理。

  制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是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可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纳入城市社区建设规划之中,以保证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结合朝阳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借鉴国内外经验,我认为未来社区工作者队伍分成三类人员:一是社区居委会成员,一般经过社区范围调整后依据居委会组织法选举产生,必须是本社区居民,凡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

  -6-

  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被选举权。二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从社会公开招聘产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没有地域限制,人数根据工作的需要而定。三是社区志愿者,自愿从事社区某一方面工作的人,人数不限。应根据三支队伍各自的特点进行科学分类管理。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法规滞后,应完善居委会成员的选举、考核等办法;尽快制定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建立职业社区工作者上岗标准,形成社区工作的行业自律,为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培养提供标准。加强关于志愿者服务方面的相关制度法规建设,通过法律、行政法规来规范志愿者培训、选聘及其服务内容,合理利用志愿者资源,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法规和社会政策实施对社区工作者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优势和整体合力。

  (四)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加强绩效考核。1、加强培训,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普遍提高。建立了长效的培训机制,完善了社区工作者学习制度。采取专家辅导、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外出参观等方式,定期对社区干部实施规模化、正规化、经常化的教育培训。组织志愿者培训,通报社区居民在各个方面的需求情况,使社区志愿者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同时,在处理热点难点问题上,要求社区工作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在第一时间畅通社区保障援助体系。实践表明,加强培训和工作指导,对于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有更好的效果。2、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工作者队伍逐步规范。建立和完善选聘结合的任用制度、社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民主监督制度,使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协调一致,规范有序。

  -7-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相信在市、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社区工作者的努力下,形成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成果将日益凸显出来,从而大大推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为推动朝阳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8-

篇三: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三篇

  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者公开招聘程序,由各街道镇、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拔出来的人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调研报告的文章3篇,欢迎品鉴!

  一、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身份和来源。全市(区)共有个街道个社区,社区工作者共人,主要包括通过选举担任社区两委成员且在社区坐班的居民干部人;全省统一招录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人(含担任社区两委成员人);有关部门招聘并下派到社区工作的劳动协管员、计生协管员、民政事务助理、残疾人专干、养老照护员等各类协管员人;还有个别街道、社区根据工作需要聘用的临时人员名。_sbq年龄和学历。社区两委成员多数是社区居民和离退休、下岗职工,年龄偏大,学历偏低,45岁以下人占%,45岁以上人占%,其中55岁以上人占%;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占%;大专人占%;本科以上人占%。社区专职工作者,35岁以下占到%,本科以上学历占%。各类协管员普遍学历较低,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占%。_fnof;专业资格和从业年限。目前,社区两委成员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占%;

  社区专职工作者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占%,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名,社会工作师名;

  各类协管员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占%。社区两委成员普遍任职时间较长,社区专职工作者35年居多,各类协管员5____年居多。

  ④补贴待遇。社区专职工作者报酬待遇按大专、本科、研究生每月分别为2500元、2800元、3300元,担任社区正职、副职、委员的,分别每月再增加1100元、800元、600元。居民被依法选举为社区两委成员的,担任社区正职每月元、副职元、委员元;

  已享受退休待遇,仍在社区担任职务的两委成员,正职元、副职元、委员元。各类协管员及公益性岗位每月补贴10002800多元不等。

  注:其他未列举出的现状,如在本地区比较突出,可单独列出。二、主要做法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完善选、育、管、激全链条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为民服务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一)创新选聘方式,注入源头活水。坚持从基层选拔一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从上级组织选派一批,不断拓宽进人渠道。一是把群众公认的干部选出来。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考准察清人选的政治素质。明确五选八不选要求,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将一批信念坚定、作风务实,善做群众工作,有能力、有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党员群众充实到社区两委班子中,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二是把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聘到位。跳出社区干部在社区选的局限,按照每个社区59名的标准制

  定社区专职工作者配备规划,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持续为社区工作者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一大批80后90后大学生进入社区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的骨干力量。三是把机关业务骨干派下去。建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社区任职、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先后从县区、镇街后备干部中选派名年轻优秀党员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素质能力。一是全员轮训。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全市干部人才培训规划,健全市级示范培训、县区重点培训、镇街全员培训机制,每年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一次集中轮训。____年以来,各县区、镇街共开展各类培训多场次,培训干部余人次。二是专业培训。制定年度初任培训、专业培训、进修培训计划,出台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专业资格考试的政策,引导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和学历教育考试。目前,全市拥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人员比例由____年的%提高到目前的%。三是跟踪培养。建立社区干部联片包户制度,设立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室,县区、镇街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工作者开展一帮一一带多联系帮扶,先后选派多名有发展潜力的社区工作者到先进社区跟班学习,为社区培养储备后备力量。

  (三)打通晋升渠道,拓展发展空间。打破社区工作者晋升天花板,按照30%左右的比例,推动社区专职工作者通过依法选举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培养发展党员力度,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每年表彰和奖励一批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探索社区干部社区专职工作

  者社区党组织书记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镇街党政班子副职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三项机制向基层延伸,加大从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让社区工作者干事有奔头、晋升有空间。目前,全市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因业绩突出进入到镇街领导岗位,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社区专职工作者进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四)落实待遇保障,激发队伍活力。一是提高薪酬待遇。大幅度提高社区工作者报酬待遇,目前,全市社区两委成员补贴平均达到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平均达到元以上。(加五险一金办理情况)二是强化正向激励。加大对优秀社区工作者表彰鼓励力度,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不断提高政治待遇,切实增强职业荣誉感。____年以来,全市名社区工作者被推荐表彰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三是注重关爱激励。建立街(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工作者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思想状况,协调解决工作生活实际问题。严格落实定期体检、带薪休假、节日慰问等制度,用真情、真心关爱社区工作者。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选聘不规范,多头管理统筹难。目前,社区工作者主要由城市居民、企业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大学生等各类人群组成,这些人员进入渠道不同,有的通过依法选举产生,有的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进入,有的由有关部门招聘安排在社区工作,有的从镇街机关下派,他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而且来源不同,工资发放渠道和标准也不尽相同。特别是人社、老龄等部门下派的各类协管员,实行条条管理考核,对社区整体工作参与不积极、不主动,致使一些社区力量分散,人力资源缺乏有效整

  合。(二)能力不适应,专业化水平较低。随着城市管理重心不断下移和居

  民群众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社区承担着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迫切要求社区工作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目前,社区工作者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和45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前者主要是近年来招聘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后者主要是社区居民和企业退休、下岗职工,年龄断层比较严重,%的社区工作者未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年龄偏大的社区两委成员工作经验丰富,但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欠缺,面对工作的新要求往往力不从心。年轻的社区专职工作者普遍学历较高,但社区工作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稳妥,不善于做群众工作,缺乏多样化的专业能力,在提供精准服务、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经常有畏难情绪、挫折感和无力感。

  (三)保障不到位,内生动力不足。虽然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社区工作者报酬待遇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社区工作者承担的职责与任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调研中,79.6%的人认为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工资收入低,86.1%的人认为薪资和目前的工作极不匹配;

  一些老同志认为,自己工作时间久、贡献大,但待遇却比年轻人低;一些协管员认为,自己与社区专职工作者同在一个岗位工作,但同工不同酬,待遇差别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晋升不通畅,职业荣誉感归属感不强。社区两委正职、副职等职务非常有限,社区工作者缺乏晋升机会,近三年全市社区专职工作者当选

  社区两委正职的人,副职人,分别占社区专职工作者总数的%和%。调研中,社区工作者认为发展前途小的占54.1%,社会地位低的占56.62%;

  对自己未来愿意扎根社区、继续为民服务的仅占44.39%。社区工作者发展前景不明朗,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不强,造成社区工作队伍不太稳定,近三年全市共流失人,占社区工作者总数近%。

  四、意见建议(一)强化社区工作者员额化管理,做到队伍有保障。按照总量监管、控超补缺、动态调整的原则,在社区工作者总体规模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员额管理,依据社区服务人口数量合理分配社区工作者员额。全市社区规模以服务人口3000户为宜,由县区结合实际,合理划分社区管辖范围。____户以下的社区核定5--9名社区工作者,____户以上的每增加300户,增加1名社区工作者,5000户以上核定19名,最多不超过22名。为确保全市社区工作者员额管控,每年底,由县区民政局梳理汇总本县区每个社区应配备的社区工作者员额,报市民政局审批备案。(二)强化社区工作者规范化招聘,做到进入有渠道。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进入渠道,主要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严把社区工作者入口关。依据县区民政部门上报的社区工作者员额空缺情况,制定招聘计划,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核定,报经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核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具体由省民政厅、省人社厅负责组织笔试,市级组织和民政部门组织资格初(复)审和面试。应聘人员应当符合法定就业年龄段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有新入职社区工作者与街(镇)签订聘用劳动合同,实行街(镇)统一管理,社区统

  筹使用。县区组织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也可选派县区、镇(街)机关优秀公务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占所在社区员额。

  (三)强化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培训,做到提升有标准。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干部人才培训规划,强化职业素质培训。对新入职社区工作者,由市民政局统一组织,围绕党的政治理论、城市基层党建、社区治理、社会工作实务等内容开展初任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同时,加大社区工作者在岗培训力度,由县区具体负责实施,每年对社区工作者全员轮训一次,重点培训社区建设前沿理论、公共政策、社会治理创新等专业知识,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要求,全面推行全科社工管理模式,采取理论测试+岗位技能考核方式,由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统一组织,每年进行一次,获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给予适当加分。考试合格者,由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颁发全科社工资格证书,并纳入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管理。实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由街(镇)负责管理和保管全科社工人事档案,各级机关部门和街(镇)不得随意借用和调动全科社工,如确有需要的,须经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同意,借调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担任社区两委正职(含曾任社区两委正职目前还在岗工作)的直接纳入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管理,其他人员均须参加全科社工考试。

  (四)强化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薪酬,做到待遇有保障。为激励社区工作者队伍干事创业热情,对获得全科社工资格的社区工作者,纳入社区工作者职业薪酬体系管理,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工资结构。基本工资部分,

  建立三岗十八级晋升体系,把社区工作者按照岗位分为正职、副职、一般工作人员三类,按照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相关专业水平等设置十八个等级。一般工作人员为112级,副职为415级,正职为718级,工作年限每满3年提升1级,文化程度按照本科提高1等级、硕士研究生提高2级、博士研究生提高3级,专业资格水平按照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分别提高1级、2级,文化程度和专业资格累计最多提高3级。基本工资依据社区工作者对应的岗位等级,按基本工资基数系数确定(____年基本工资基数为2200元,每三年调整提高一次),按月发放。随岗位变动、工作年限增加、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提高,等级逐步提升,基本工资相应增加。绩效工资部分,依据年终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同时,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为社区工作者缴纳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镇街领导干部、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人员力度。开展十佳社区党组织书记、十佳社区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积极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发展党员,推荐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高社区工作者政治待遇。

  (五)强化社区工作者科学化考核,做到评价有导向。明确全科社区工作者岗位职责,科学制定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程序和办法,按照社区正职、副职、一般工作人员分类进行考核。绩效考核由县区委组织部、县区民政局牵头,街(镇)具体实施,采取百分制量化考核的方式,重点考核社区工作者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根据考核结果设置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考核格次,其中社区正职优秀不超过15%,社区副职及一

  般工作人员优秀不超过10%。绩效工资发放按照集体先定档、个人后定级双挂钩的原则,先按照一档、二档、三档确定社区考核等次,对应绩效工资为一等、二等、三等,再根据社区工作者考核格次发放绩效工资,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发放绩效工资。每年将考核结果计入个人档案,并作为岗位调整、等级晋升、薪酬待遇、奖励惩戒、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建立社区工作者退出淘汰机制,对连续三年未考取全科社工证或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辞退并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今年,为适应当前社区建设形势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变化,加快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我区推行了社区体制改革和区划调整,华侨路街道由13个社委会合并调整为7个,社区规模及管辖的范围变大了,社区功能和硬件建设得到较大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社区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社区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承担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保障任务将更加繁重,因此,尽快建设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符合,年轻化、知识化、职业化的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成为深化社区建设发展的当务之急。

  结合街道社区工作实际,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现就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提出浅显的设想和建议。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落实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鼓楼的内在要求。社区工作者处在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对

  居民,是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形势下,社区承担了许多过去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办理的事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社区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的,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满足各类受助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爱、热情的服务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城市最基层具有决定性意义。

  其次,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鼓楼的内在要求。

  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的分化,极易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社区作用发挥好了,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文化、关爱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秩序的构建,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社区在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中,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也可以避免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最初的萌芽阶段。通过社区开展各类服务帮扶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钝化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第三,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建设和谐社会,进行社会建设,要建立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队伍,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工作者的关心和重视,今后政府将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职能越来越多的由社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承担,以社会力量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政社分开。社会工作队伍也将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有利于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公共服务效率。发挥社区工作者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解决群体问题和个体问题的专业能力,为社会成员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水平。

  二、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状况和存在主要问题____年社区体制改革以来,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基本能够适应社区工作的需要。但是,与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与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社区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工作领域越来越广的新形势、新变化来说,目前这支队伍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我街道现有的50多名社区专职工作者特征表现在:1、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性工作者不到总数的20%,不利于社会群众工作的开展;2、年龄结构不合理。呈现两头小中间大(40至50岁居多),平均年龄45.5岁,新生力量相当薄弱;3、知识结构不如人意。虽然大专以上学历的近70%,但绝

  大多数不是在校文凭,没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背景,而且知识更新的进度不理想;4、社工来源单一。大多为中小企业下岗内退人员、个体经营者、随军家属,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的经历,普遍缺乏社区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社区党务工作者严重缺乏,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实现。由于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偏低,社会认知度不高,难以吸收高层次的人才,制约了社区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在行业分类和职业分类中,没有将社区工作者列入其中,因此,专业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还处于辩识之中,对大多数社工而言,他们不知道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专业归属。还有少数不具备要求的工作者,进社区工作的目的,只是找一份安稳的收入贴补家用,没有把社区工作作为一项职业对待,开拓进取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欠缺。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制约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化和拓展,削弱了社区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对策笔者认为职业化社区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知识包括理论知识、文化知识和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现代科学管理、法律知识、公关知识等。能力包括洞察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创新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建议要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长期的规划,建立健全资格认证制度、注册登记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目标考核制度、评选表彰制度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职业体系,通过规范程序,加强社区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备,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的年龄和知识结构。

  1、建立选拔任用机制。严格、规范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入口,即推行职业资质准入制度,参照现行的社区党务工作者持证上岗的做法,从源头上解决社区工作者的素质问题。构建民主开放的考试录用机制,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笔试、面试、考核、聘任等法定民主程序,优先录用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吸纳一批年富力强的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

  2、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根据社区工作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制度,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化水平。可采取正规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依托区委党校建立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规范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也可借助驻区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引入现代社区理论,增强社区工作者的沟通协调能力、策划活动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掌握运用现代办公手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宣传鼓动能力、调解矛盾能力、应变能力等等。

  3、制定竞争激励机制。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爱护社区工作者,支持和帮助他们依法行使政府赋予的职权,通过举办社工论坛、经验交流、开展社区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业务能力竞赛等形式,培养社区业务骨干和行业标兵,塑造现代社区工作者群体形象。选送社区优秀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对于有创新思维、工作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广泛宣传,并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积极倡导社区工作者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社会地位、职业威望,赢得社会广泛的尊重。

  4、建立健全考核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社区工作者晋升、奖惩制度,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相应的年度考核机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模式,发挥考核成果的应用价值。公开考核结果,并把百分量化考核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的重要参考,并与每个人的收入挂钩。实行优胜劣汰,畅通出口,形成动力与压力并存、激励与约束相联的考评体系。

  5、落实待遇保障机制。建立社区工作者年收入自然增长机制,结合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实绩,逐步提高他们的工资报酬和相关福利,确保社区工作者的年收入不低于本地职工上一年度的人均收入水平。适应现代新型社区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和服务设施,不断适应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和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激励社区工作者努力为社区建设多做贡献。

  社区作为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平台,在当今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社区工作者作为奋斗在社区建设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在推动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维护基层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__市为适应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连续多年通过面向社会和高校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为全市社区建设充实了人才力量,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法规政策尚不完善,导致人员管理出现混乱当前,国家法律法规层面对社区工作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也没有将

  其作为一类职业明确提出来,由此导致社区工作者的身份难以确定,并带一系列问题。比如,《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街道以《条例》未将社区工作者明确提出而拒绝社区工作者休年休假的申请。此外,由于制度不完善,社区工作者在考核、奖惩、培训、退休、辞职辞退、煤火费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没有政策依据,导致各地方遇到实际问题时要么各行其是,要么绕开不去解决,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

  二、福利待遇相对偏低,普遍存在现实生活压力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和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再加上社区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平时尤其是节假日和敏感时期经常需要加班加点,一些社区工作者认为自身的付出与收入不能成正比,影响了在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一些外地的大学生社工,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还面临着租房等实际困难,再加上近年来物价上涨较快,他们的生活负担很重,很多大学生社工虽然有奉献基层的热情,但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离开。近年来,市区各级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工作任务和目前__市生活水平相比,收入待遇还具有向上提升的空间。三、发展前景不够明朗,影响了扎根基层的信心当前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不仅看重当前的__39;薪水,更看重的是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发展前景。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有所不同,在社区工作缺少晋升更高职位的机会,同时,目前社区工作者没有非领导职务增

  长机制,而一个社区的领导职务非常有限,大部分社区工作者都缺少晋升机会,一些大学生社工认为在社区工作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因此留在社区工作的信心产生动摇。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的思想观念使人们对编制、身份等看得特别重要,而当前社区工作者的身份地位尚未确定,加上相关政策的不完善,一些大学生社工由此认为这一职业的发展前景不明确,极大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对社区工作的热情与投入程度。

  四、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模糊长期以来,社区工作在人们眼里都被认为是层次较低的工作,加上部分大学生社工对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还停留在社区工作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脚侦缉队的层面,认为社区工作不如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体面,和身边同学、朋友的工作对比,难免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一些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后,与自己想象中的工作不相符,尤其是一些研究生,心中落差较大,认为自己大材小用,思想上产生一些波动,工作情绪受到一定影响;一些大学生社工没有经历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历练,对于经常性的加班、值班偶尔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加之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往往会产生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的思想。五、基层经验比较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较弱社区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工作琐碎繁杂,做好社区工作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目前招聘的社区工作者绝大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经历、社会阅历,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经验很少,对社区及居民情况了解也不多,让他们直接到基层处理社区事务,对于他们而言极具挑战性。另一方面,很多社区居民对新进的大

  学生感到很陌生,对他们处理纠纷及服务社区的能力也大多持质疑与观望态度,而做好社区工作的关键就是让居民对社区工作者建立足够的信任,才可能继续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因此,要大学生社工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能手,将来能够独挡一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针对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困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规章制度,确保管理有序目前,__市关于社区工作者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为《__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从目前来看,这一文件规定比较宏观,没有细化的配套文件,各区和各街道在实际操作中只能自行规定,造成不同区、不同街道之间政策差别很大,有必要出台全市统一的配套政策,对相关问题进行明确。同时,在国家对社区工作者身份未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可以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先行一步,将社区工作者划定为社区事业编,作为一种独特的事业编制存在。一来社区工作者的所有经费均由财政负担,此举不会额外增加财政负担,二来可以将社区工作者的身份明确下来以安定人心,三来在管理上便于参照事业单位的相关制度执行。二、提高薪酬待遇,稳定人才队伍近几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水涨船高。尤其是去年四季度以来,__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加大,在10月份突破3%,11月份超过4%,今年2月份则达到了5.3%,8月涨到6.6%,创三年来最高。考虑到食品类价格上涨较快,因此对居民生活影响更大。去年全市社区工作者调资后,社区工作者收入比以前有了很大幅度增长。但由于社区工作者工资增长机制

  只有职务年限补贴每年增长50元,相比物价涨幅来说,远不能保证社区工作者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因此有必要建立社区工作者工资增长长效机制,确保在不大规模统一调资的情况下其工资待遇也能逐年合理增长。

  三、建立职级体系,提升发展空间目前,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服务站的职务一共只有3级,即一般工作人员、社区副职和社区正职,大部分社区工作者都只能在一般工作人员的职位上干一辈子。为了给社区工作者更大的晋升空间,可以考虑借鉴公务员制度和警衔制度,建立社区工作者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比如将职级划分为16级,一般工作人员对应1-8级,社区副职对应5-12级,社区正职对应9-16级,采取3年晋升一级职级的方式,保证在社区踏实工作的低职务人员也有晋升到更高职级的机会。另外,在明确社区工作者身份地位的同时,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时,也可拿出部分职务定向招考社区工作者。四、加大宣传力度,培育优秀典型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__等渠道,宣传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典型事迹,塑造他们的良好形象,展现他们的良好风貌,尤其是要让居民群众逐步了解、熟悉、信任大学生社工,树立大学生社工在居民群众中的公信度。另一方面,要重点培育大学生社工中的一些优秀代表,为其他人员树立标杆和榜样,让大学生认识到社区工作大有可为。同时,注意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工学历水平高、知识储备多、操作技能熟、创新能力强等优势,扬长避短,让其在工作中与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结成对子,

  优势互补、相互指导、共同提高,增强他们做好社区工作的信心。五、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由于学校与社区差别甚大,刚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一时难以适应社区工

  作在情理之中。但是,实践证明,这些大学生社工的理论基础好、总体素质高,只要注重对他们的培养使用,他们就可以很快成长起来。为此,一方面,要在社区搞好传帮带,提高大学生社工的任职能力,另一方面,要针对大学生社工工作热情高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问题,采取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是从全市层面每年规定统一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时间,在组织上可以市、区分级组织,从而分类、分层地开展专业性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他们在社区工作期间有所得、有所获。

篇四: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作者:潘春华来源:《学习月刊》2020年第2期

  潘春华

  当前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许多过去由政府和单位办理的事情逐步移交给社区。在这种情况下,社区职能和任务不断扩大,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在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加强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是不断适应城市基层管理职能变化的需要,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推进“服务型、自治型、学习型、数字型、生态型”社区建设,实现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目标的需要。

  一、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问题

  长期无身份编制,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城市社区工作者既不属公职人员,也非企业用工,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没有编制、待遇很低的临时工而已”。岗位缺乏吸引力,门槛设置低;社区工作者大都缺乏系统专业知识学习或培训,知识更新较慢,熟知运用法律政策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协助能力较差,整体文化层次和专业水平低,社会认同度不高。

  岗位标准职责模糊,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难以提升。目前国家层面对社区岗位的职业认定还不成熟,缺乏一套科学的从业标准。实践中,岗位职责不清,政社职能不分,社区实际成了“准政府”,行政化倾向严重,过多承担了区和街道布置的大量行政事务,理应承担的社会救助、慈善扶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法律援助等社会服务职能却难以顾及,影响了专业化水平提升。

  队伍稳定性较差,后备人才匮乏。社区工作面广事多、人少钱缺,工作人员非常辛苦,工资待遇偏低,享受不到公职人员一样的政治待遇。虽然实行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评定制度,但配套政策不完善,取得职称人员无法享受相应工资待遇,社会工作者职业地位不及医师、律师及会计师等职业,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同时极少有学习深造、流动或上升的机会,职业成长受到严重制约,相当一部分人到社区工作只是权宜之计,很难留住人才。

  工作效率偏低,创新意识薄弱。社区工作者来源庞杂,有老居委会留下来的、有社会招聘的、有下岗失业人员,他们许多人还沿用政府行政管理手段从事社区管理,与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社区自治功能要求存在差距。部分社区工作者存在固步自封、安守现状、敷衍了事等陈旧观念,偏重于应付日常工作,缺乏主动作为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二、创新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思考

  “一线倾斜”选拔骨干,解决职业成长无发展空间的问题。基层社会管理岗位的复杂艰巨,也摔打磨炼出一批善做群众工作、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的社区骨干力量。一要对实绩明显、群众公认的社区党组织书记打破身份壁垒,入编选聘、定向考录;二要对省委组织部统一招聘的大学生社区干部科学培养,可规定工作满3年的大学生社区干部全面纳入社区“两委”

  换届选举,以公务员职位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促其成才;三要选派年轻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到社区(村、企业)挂职锻炼,培养社区干部。

  “两种渠道”提升素质,解决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一是公开选拔“外引”人才。通过组织考录和街道自聘等形式,有计划地选拔一批能力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利用社区党组织换届改选,推行“公推直选”,民主化选拔优化配置人才;鼓励党政、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通过合法程序担任社区“两委”成员。二是教育培训“内造”人才。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举办示范培训班,开办社区干部大专学历班,提升城市社区工作者学历水平;鼓励和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培训辅导,获取职业资格;健全完善以培养、考评、使用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工作推动机制和工作制度,使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走上职业化专业化轨道。

  “三个留人”关爱人才,解决社区工作者队伍不稳定的问题。一是明确工资福利,以待遇留人,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参照企业职工缴纳社保标准,缴纳“五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副主任享受岗位津贴。二是积极为社区工作者施展才华搭建平台,给社区人才压担子、交任务,发挥其特长,以事业留人。三是真心激励关爱,以感情留人。通过典型激励、荣誉激励、责任激励、目标激励等手段,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内在动力;除了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上适当倾斜,还可以积极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的机会。

  “四个纳入”创新体系,解决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缺失的问题。一是纳入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体系,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坚持政策引路,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把社区工作者队伍纳入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体系,引导社会从“人才”高度关注重视社区工作者,制定社区社工人才培养规划。为使社区工作者真正“人才”定位相符,要抬高门槛,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逐步实行社区工作者从社会工作师中选聘。积极鼓励社区在职人员参加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对通过考试者发放津贴或奖励。加大选聘专业对口、持证上岗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二是纳入事业编制和财政保障体系,制定岗位职责和目标考核管理制度。在现有入编选聘、定向考录基础上,可参考先进地区的做法,逐步扩大编制范围,优先解决工作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社区工作者和招考进社区、有职业资格的高校毕业生的事业编制问题。目前政府权威部门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并没有明确定义,社区工作者要走职业化道路,首先要科学定位和界定社区的职责,制定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实施目标考核管理。三是纳入社工人才中长期培训体系,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要按照社区工作职业的专业背景,由组织部门、民政部门共同制定《社区社会工作人才中长期培训规划》,与大专院校合作,建立1—2个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基地;依托党校主阵地,定期对社区工作者开展政治理论培训和各种业务知识培训,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案例教学,提高培训实效。四是纳入和谐社区达标创建考核体系,以硬件的达标带动人才队伍建设同步达标。对照和谐社区建设现代化考核指标,分析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难点、重点,对照标准、找准差距、制定措施、加大投入、合力推进,着力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服务阵地,打造一支现代化的职业化专业化社区人才队伍。

篇五: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广陵区社区工作者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根据区情实际,实施社区工作者“素质提升工程”,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通过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素质,为全区建设更高水平的和谐社区提高强大的人才保障。目标要求:按照市委“三争当”要求,结合社区工作者实际,以“争做和谐领头雁、当好群众贴心人”为引领,进一步强化培训、培植典型、提升能力、落实保障,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知识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素质提升长效机制,使社区工作者的全面发展与社区建设发展相协调,与构建和谐广陵目标相适应。二、主要内容(一)加强培训选塑。1、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加大从现有社区工作者队伍中造就人才力度,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学历教育,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党校举办的相关培训班、民

  1

  政部门举办的社区工作者岗位资格培训班;与高校联办社区工作相关专业大专班;发挥国内首个社区博士工作站—南京大学扬州社区博士工作站的作用,加强社区工作研究,强化社区工作者、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实行社区工作者学习培训积分制。采取短期培训、举办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分期分批对社区工作者加强培训,使他们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方法、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写作等基本技能。

  2、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积极面向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党员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常态化保持“1社区1-2名大学生”。积极探索推行大学生“假日社区工作者”制度,通过吸引在校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参与社区工作,激发社区工作活力。进一步改进招聘方式,实行资格认证制度,采取考试前移、基层锻炼、滚动培养、持证上岗、竞争入编等方式,保证社区工作者引进的质量。注重抓好社区工作者的实践锻炼。采取下派上挂的方式,组织区级机关优秀中层干部赴基层挂职锻炼,对社区工作者进行“传、帮、带”;选拔优秀社区工作者到上级机关挂职提升,切实加强社区工作者后备力量建设。

  3、加大公推公选力度。尝试社区工作者补充人员群众联名推荐制度。建立社区党员资料库,注意从退伍或企业下岗等类别的社区党员中,把热心社区事业、有一定工作经验、年富力强的党员吸收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根据社区党员来源、构成和实际工作需要,通过自荐和选举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并培养社区党务工作者;尝试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面向全区社区

  2

  工作者,公开选拔一批专职党务副书记;在社区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基础上,向所有社区党组织推进“公推直选”。

  (二)发挥典型作用。1、建立培训基地。以“正予讲堂”、“东关社区大讲堂”等名社区主任的讲坛作为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以先进典型引学、党委班子带学、外请专家讲学、社区先进互学、大学生对口帮学、居民代表促学等形式,定期开设各种模拟课堂,讲解探讨政策理论、业务技能、服务方法、典型案例等,增强做好群众工作能力;举办大学生村官社区工作者风采展示演讲会,将大学生村官的传帮带与宣传放大典型效应有机结合;在琼花观社区建立“社区工作者学习培训基地”,采取大学生村官拜师锻炼,新进人员跟班锻炼、拟选拔任用对象培养锻炼、两委副职挂职锻炼等办法,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服务能力。2、推广工作经验。区委下发文件,在全区社区工作者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编印“连心簿”,收集整理社区工作者深入民心的工作箴言、理念,记录群众需求、意见建议等,记好“百姓日记”,建立“连心”档案,不断推广好的群众工作方法。拍摄郑翔同志电视宣传片,运用省市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征集“工作方法有创新、解决问题有办法、居民群众得实惠”典型案例,编印社区党委书记十讲、和谐社区建设50例,为社区工作提供借鉴。3、选树先进典型。对照“三争当”要求,对全区社区工作者中的优秀人物进一步挖掘,对他们的工作方法进行总结提

  3

  升。在广陵党建网站、广陵区政府网站、扬州新闻广陵频道开设专栏,常态更新社区党组织书记典型事迹。在扬州日报广陵时政开辟“三争当”典型专栏,进行宣传。组织“团结协作能共事、统筹兼顾会理事、干事创业有本事”的“和谐社区团队”评选,通过民主推荐、组织把关方式,评选、塑造一批先进社区工作者。

  4、开展结对共建。组织全区先进社区工作者开展帮带联系活动,1名先进社区典型帮带1名大学生社区工作者、1名有潜力的社区副职,联系1个工作基础差、工作难度大的社区,最大限度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社区工作者尽快进入角色,培养社区“一把手”后备力量,带动一批社区共同发展进步。

  (三)推进创新创优。1、开展主题创建。开展以“创服务型社区党组织、创群众满意的公益服务环境和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为主题的“两创一提高”活动,进一步引导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尝试推行“两站一协会”(社区工作站、社区便民服务站和社区党建联席会)工作模式,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民间组织与自治组织及其他各类组织共同参与、互动协同、优势互补的社区管理服务新格局。社区工作站主要承担政府延伸的社区服务、卫生、文化、治安、社会保障、计生和优抚救济等管理职能;社区服务站则是根据居民需求,采取有偿、低偿或无偿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服务;

  4

  社区党建联席会主要由社区内的社会团体、中介组织、驻社区企事业和居民组成,整合社区资源,组织开展各种活动。

  2、提升服务能力。采取案例教学法,让社区工作者自己动手写案例、请领导和专家点评,编印社区工作教学案例,给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进行技能培训;实施经验传授法,组织社区工作者结对共建,让有经验的社区工作人员,对其他工作者进行帮带培训;推行论坛交流法,每半年一次举办社区工作者论坛,适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让社区工作者在研讨中交流、反思、提高。探索手册引导法,根据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和内容,统一编制广陵区社区工作手册,使社区工作者人手一本,随用随查,使社区工作更加规范。

  3、组织社会评议。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年中群众评议、年终述职评议和社区两委会评议制度,着力加强对社区工作者服务意识、态度、能力、效果的群众认可度考评。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年度述职报告、民意调查、社区党代表审议等制度,每年组织社区居民代表、驻地单位代表、结对共建单位等对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的情况进行评议,把干部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作为社区工作者考核、聘用、待遇落实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保障措施1、畅通上下渠道。结合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换届,让有能力、有实绩、有口碑的社区工作者,进入领导班子,激发他们在基层干事的激情。对于长期在社区工作,得到群众公认,

  5

  形成广泛影响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大“提职不挪位”的力度。对于工作能力差、群众意见大的,采取降职、待岗、警告直至辞退的方式,保证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

  2、优化工作环境。实施“双提升工程”,在强化社区工作者素质提升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优化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深入实施“牵手工程”,组织机关部门与社区开展新一轮结对共建活动,确保每个社区有一个机关部门挂包结对,为社区发展提供人财物支撑。减轻社区工作负担,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确保责权利相统一。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每年每个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不少于5000元,返还社区收缴的党费,用于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

  3、建立灵活机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关爱激励力度,确保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落实《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对社区工作者的教育、管理、考核、培养工作,保障工资、保险、公积金等待遇。建立社区工作者收入与实绩挂钩制度和自然增长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

  6

篇六: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调研与建议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调研与建议

  酒仙桥街道王铁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在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和谐社区建设摆上了重要议程,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更成为重要课题,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社区工作者在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数量充分、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精通、服务到位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大力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日,就我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报告如下: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社区工作者在建设和谐社区、星级社区,社区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党和政府为民服务的形象。因此,社区工作者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城市最基层具有战略性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爱、热情的服务给千家万户带

  资料仅供参考

  来温暖。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水平、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具有处理日常琐碎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要求。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的分化,极易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社区作用发挥好了,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文化、关爱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秩序的构建,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社区在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中,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也能够避免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最初的萌芽阶段。经过社区开展各类服务帮扶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帮助她们摆脱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钝化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第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健全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的积极因素。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酒仙桥街道自公开招录社区工作者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街道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支持下,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一)队伍年纪轻,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为了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与稳

  资料仅供参考

  定,经过市、区两级政府公开招聘,截止到7月底,面向社会新招录大学生27名,平均年龄只有25岁,社区干部总数达到201人,20%以上为大专学历,平均年龄40岁。这支复合型的社区干部队伍为建设和谐酒仙桥、和谐社区配备较强了的组织和干部保障。

  (二)进入角色快,创新意识强,取得成绩大。几年来,酒仙桥街道工委、办事处充分把握社区规范化建设的有利契机,从干部队伍的基础环节、组织机构入手,推动了社区建设的整体迈进。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干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三、社区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几年来,在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过程中,社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可是与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和构建和谐社区工作的需要相比,社区工作者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兼职社区工作者队伍过于松散,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兼职社区工作者人才济济,资源丰富,可是当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将之合理地整合,其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现代都市人行为的功利性倾向导致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公益工作热情不高。(二)专职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工作任务过重。社区专职工作者中相当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家庭收入拮据,且正

  资料仅供参考

  处中年,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当前,社区居委会为自治组织,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收入还只能以补贴的形式出现,其收入水平虽然较过去有所提高,但横向相比收入依然偏低。她们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除了本职工作之外,来自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经常性的、临时性的工作难以计算。大家形象地比喻:“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这种状况既影响了社区服务站功能的发挥,对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良性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四、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做好社区工作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组织领导、干部素质等诸多方面,但关键在人,关键在社区干部队伍的素质。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全面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首先要稳定队伍、稳定人心。要认真思考,积极实践,采取不同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她们的要求,营造有利于社区工作者发挥作用的环境,使她们安心本职,乐于奉献。1、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事业留人。大力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弘扬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及其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并注重及时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工作者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为其发挥作用搭建舞台。2、以人为本,社区工作者得到关爱。试行以“五必访”为主要内容的关爱制度,即社区工作者生病、丧事、家庭出现重大变故、重大节日、重大政策出台前后“五必访”,充分调动了

篇七: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浅析如何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内容摘要针对当前社区的发展,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本文以文西社区为例,分析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素质状况,提出社区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以及如何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关键词社区工作人员人员素质社区工作人员处在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对居民,是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形势下,社区承担了许多过去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办理的事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社区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文西区所辖社区工作人员现状分析文西社区成立于2000年,有工作人员85人,均为临时人员,其中男性2人,大专学历有3人,其他均为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年龄大多在36岁到48岁之间,30岁到35岁有13人,30岁以下有5人。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影响着社区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社区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ofacuntbily,redsph.Sg-wk

  的不断提高,与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社区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工作领域越来越广的新形势、新变化来说,目前这支队伍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方面与实际需求还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

  1、队伍构成不合理,影响工作开展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性工作者仅占总数的2.4%,不利于社会群众工作的开展;年龄结构不合理,新生力量相对薄弱;知识结构不如人意,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偏低,没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背景,而且知识更新的进度不理想;社区工作人员来源单一,大多为中小企业下岗内退人员、个体经营者,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的经历,普遍缺乏社区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社区党务工作者严重缺乏,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实现。

  2、满足于现状,缺乏学习积极性。不少工作人员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不重视知识更新,靠经验办事,认为自己现有工作水平、工作技能已经能够应对目前的工作,不需要再学习了;有的认为自己的年龄大了,又不打算提升,工作过的去就行了。久而久之,这种未老先衰的心态便成为了一种习惯性心理。有的虽然也在学习,但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用脱节。从心理上对学习还没有一个正确认识,或者有学习的想法,但不知从何学起,总觉得一切都离自己那么遥远。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一些同志不愿

  ofacuntbily,redsph.Sg-wk

  学、不想学,对学习没有积极性,从而无法提高整体素质。3、缺少工作责任心和工作创造性少数不具备要求的工作者,进社区工作的目的,只是找

  一份安稳的收入,没有把社区工作作为一项职业对待,开拓进取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欠缺。

  4、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心社区工作头绪多、琐碎复杂,很难一下理出个头绪。渐渐的,一种己不如人的思想便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卑的心理愈加的强烈起来,久而久之,完全没有了自信心,畏难、消沉、自责的情绪占据了心理。

  二、社区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社区工作人员处在基层工作第一线,工作特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其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提高社区工作者自身的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具体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前进;模范遵纪守法,刻苦学习,勤奋敬

  ofacuntbily,redsph.Sg-wk

  业,不断加强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诚实守信,尽职尽责,优质高效的完成任务。

  2、科学文化素质社区工作涉及城市管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群众矛盾化解、司法、财政、劳保民政等等,因此,需要社区工作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穿其次,熟悉掌握法律法规及计划生育、信访条例、劳保民政等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要有较宽的知识面,知识面过窄的人是素质不完善的人,这样素质的人是满足不了社区工作要求的。3、职业技能素质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主要指具有一定的语言沟通和交流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意图,通过口头或书面或网络准确地传递给对方,这既是信息沟通的手段,也是与服务对象情感联络的媒介。4、身体和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主要指身体体质、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忍耐力、抗病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顺境时不得意忘形,逆境时不灰心丧气,有成绩时不孤芳自赏,在受挫折时能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重开局面。三、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1、观念转变与知识更新相结合

  ofacuntbily,redsph.Sg-wk

  要努力转变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学习与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通过学习,尽快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竞争的要求,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2、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培训规划相结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工作人员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因此,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要引导他们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同时,要对社区工作人员实施专业技能的培训,这是一项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制定事业长远发展的培训教育规划。3、营造成才氛围与建立竞争激励机制相结合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成才氛围,从一定程度上讲,对社区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要求高了,其就会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同时,要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激励工作人员学文化、学技能,并为其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4、帮助职工提高心理素质与增强自信心相结合要十分重视社区工作人员的心理卫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帮助他们转变传统观念,从主观上努力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学会对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

  四、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ofacuntbily,redsph.Sg-wk

  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四个方面。应结合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全方位、多渠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实现。1、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政治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工作人员头脑,注重加强服务意识的教育,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做好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社区工作人员明确行业道德规范,要求做到接待群众热心、解答问题耐心、办理业务精心、接受监督虚心、文明服务诚心。通过有效方式,引导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良好职业风尚,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知难而进的时代精神。2、树立新型学习观,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学习是每个社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而新形势下树立新的学习观更是必须的。要大力弘扬学习、创新、团结、发展的精神,树立“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观念,帮助每个社区工作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全程学习的新理念。

  3、大力开展创新活动,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技能素质根据社区工作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

  ofacuntbily,redsph.Sg-wk

  平、专业化水平。4、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社区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社区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承担的各种社会化服务保障任务将更加繁重,对社区工作人员来说,责任更加重大,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因此,应该通过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提高心理素质,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同时,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爱护社区工作人员,支持和帮助他们依法行使政府赋予的职权,通过举办社工论坛、经验交流、开展社区“立足岗位,争先创优”业务能力竞赛等形式,培养社区业务骨干和行业标兵,塑造现代社区工作人员的群体形象。选送社区优秀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对于有创新思维工作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社区工作者进行广泛宣传,并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积极倡导社区工作者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社会地位、职业威望,赢得社会广泛的尊重。

  ofacuntbily,redsph.Sg-wk

篇八: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服务优质充满活力纪律严明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孩显难驶恒越轴觉钵氮夯糊稿捣助店擒填氯琵英挡剔虎缄迎苇谬雾疥可季飘汤仔赁虐阜鼎涸连詹病八靛草宠翘隧戎怔遍礁蓉愿砚澎焦铆赫春饭码畦研究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鼓励社区民警群团组织负责人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当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版主工作或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复原退伍军人等社区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经过民主选举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组织实施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实现每个城镇社区有一名大学生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浅谈如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1浅谈如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社区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

  浅谈如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社区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服务优质、充满活力、纪律严明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巩固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在城市基层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要求。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区工作者处在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对居民,是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形势下,社区承担了许多过去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办理的事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社区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的,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满足各类受助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爱、热情的服务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城市最基层具有决定性意义。(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的分化,极易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社区作用发挥好了,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文化、关爱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秩序的构建,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社区在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中,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也可以避免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最初的萌芽阶段。通过社区开展各类服务帮

  1

  扶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钝化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是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的需要。

  社区党组织不仅承担着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而且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社区是人们集中居住的社会共同体,居民来源分散、结构复杂、素质不一,他们的思想意识、利益诉求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这就使社区党组织宣传、教育、联系、组织、团结群众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对社区党务干部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社会的文明进步使居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参加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科普活动的空前高涨,各种群众自发组成的活动团体大量涌现,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干部,才能对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新社区。

  二、桥西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邢台市桥西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争创经济强区,建设和谐桥西”的总体要求,按照改善结构、提升素质、强化服务、夯实基础、促进和谐的要求,以改革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为切入点,以完善选聘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健全考核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全区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桥西区53个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312名,平均年龄38岁,其中31岁—45岁的有175名,占56%;文化程度全部为高中以上,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34人,占42%。

  客观分析我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现状,应该肯定社区工作者主体是好的,大部分社区工作者珍惜岗位、热爱社区工作,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心系社区、情系居民,作风踏实、群众满意,为稳定社会、满足居民需求、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和谐社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但是,对照社区工作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对照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对照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社区工作者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2

  尽管是少数,甚至是个别现象,但在潜移默化中会挫伤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责任性,影响社区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削弱社区工作者的整体合力,淡化社区工作者想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目前,社区居委会普遍承担了街道相关科室对应职责,如安全稳定、社区环境卫生、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流动人口管理、失业下岗人员就业再就业等,街道办事处大量的统计(如经济普查)、调查(如低保调查)、检查、活动等任务都通过居委会来落实,使居委会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完成指标、应付检查、参加各种活动等工作上来,成为了准基层政府。其“准行政组织”的地位及其运作机制,难以适应居民自治意识增强、希望扩大基层民主的需要,难以发挥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二)社区服务领域狭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居民对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急剧增长,迫切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细致的服务。但全区各个社区工作的开展更多趋向于行政化,还停留在协助上级开展抚平济困、慰问帮扶的地步。社区组织志愿者或开展各类服务,更多的是以组织低保人员参与为主要形式,在服务项目不够的同时,文化活动开展单一,致使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认同感差。

  (三)队伍建设后劲不足。社区建设工作的关键在于社区工作者素质的高低。而社区工作者中高素质人才及其引进机制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快速发展。一是部分社区工作者素质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年初,社区“两委会”换届后,社区工作者年轻化、知识化、党员化的倾向进一步明显。但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想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总体年龄虽有所下降,但不少年轻人由于缺少工作经验或协调沟通经验,明显感觉工作力不从心;文化上总体有提升,但更多的社区工作者是通过函授等获得文凭,含金量不高,且所学专业也多与社区建设无关,无法将所学与服务社区建设直接联系起来;“两委”班子结构不优,特别体现在性别结构上以女性为主,男性很少,如泉西街道5个社区公园社区工作者71人,男性只有区区7人,显然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二是社区工作缺乏对人才吸引力。目前,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尽管有所提高,每月平均达到了1300元,但仍然远远低于市场经济下地区的物价指数,从而使社区工作对有知识、有技能、有理想的年轻人才难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工资偏低,且无任何奖金,导致社区工作者工作的主动性不足,更有甚者将社区工作作为考公务员或其他工作的跳板,工作

  3

  一段时间后就辞职,时常出现工作脱节、断档现象,为社区建设持续有效的发展带来了人员问题。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为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新时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适应社区居民服务日益多样化和规范化的需求,必须适应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必须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工作重心下移的新挑战,紧紧围绕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总目标和“服务为本、创新为先、特色为重、和谐为基”的工作要求,突出机制创新、规范管理、完善结构、优化环境、深化培训等重点,努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扎实的基层基础。

  (一)优化社区工作者配置按照整合资源、一岗多责、效能优先的原则,对社区各类工作人员进行整合。提倡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二)扩大社区工作者来源渠道研究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鼓励社区民警、群团组织负责人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当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版主工作或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复原退伍军人等社区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经过民主选举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组织实施“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实现每个城镇社区有一名大学生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三)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培训计划。逐步将社区工作者纳入“社会工作者”职业序列,实行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管理。鼓励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自学成才。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对在岗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证书的,适当给予学费补助。坚持面向基层、关于一线的选人和用人原则,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成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城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力度。采取上挂、轮岗等方式,加大社区工作者培养、使用力度、大力宣传、及时表彰奖励

  4

  工作成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积极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培养发展党员,推选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成员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四)完善管理体系,优化工作者办公环境进一步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区管理体系,按照权责一致、责任清晰的要求,健全块为主、条强化的管理体制,扩大社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的权限,真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完善属地管理体系;按照“小机构、大服务”,顺应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深化街道机构改革,落实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明确政府与居委会的职责,理清“指导与协调、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完成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标建设,推行社区“一站式”服务和社区服务代理制,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强化共驻共建、结对共建考核机制,努力优化社区工作环境。(五)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专职成员、社区其他专职工作人员的报酬,由桥西区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统筹解决,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对返聘到社区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六)激励方式人性化

  首先是建立科学的岗位目标管理机制。按社区职务和分工的不同,科学设立岗位,在此基础上制订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奖惩办法,细化考核方案,对每个岗位上的社区工作者实行目标考核,量化管理。各镇(街道)也成立社区检查综合考评领导小组,由职能部门牵头,定期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时进行公示,并于年终开展评优活动。其次是建立群众民主评议机制。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年度述职报告、接受居民评议监督等制度,每年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对本社区工作者进行民主评议一次,把干部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作为社区工作者考核、聘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将民主评议结构和年度社区“十佳”工作者的评选表彰结合起来。最后是建立奖励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把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同工作完成质量挂钩,实行工资

  5

  和工作质量、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一年一聘的用人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

  (七)健全和规范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工作水平一是加大宣传和投入。广泛宣传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让人们对社区有一个

  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区工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社区建设的经济投入,让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支持社区建设,通过财政拨一点、辖区单位赞助一点、社会力量支持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社区,以不断提高社区工作的水平。

  二是规范社区工作。通过建立社区工作者政治学习制度、上下班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约束社区工作者的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理顺社区工作关系,减少社区工作的行政内容,强化社区的自治权,让他们有更多的实行社区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时间。

  三是加强监督。实行居务公开,将社区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向社区居民公开,对凡涉及本社区内重大事项、财务收支、各种评比结果等情况,必须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强化群众监督,建立居民议事会,定期听取居委会和居委会党组织工作情况汇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实行由居民民主评议社区工作者,将社区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之下,增强他们为民服务的意识。

  四是制定和规范管理考核办法,激发工作者工作热情。对社区党支部书记实行职业化管理,对其他社区工作者也要进行科学的定编、定员、定工资。制定社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评优、年终奖金挂钩,每年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进行典型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6

  【参考文献】:

  (1)邢台泉西街道党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泉西党字【2011】6号2011年(2)桥西区民政局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转发中办发[2000]23号2000年(3)徐昌洪湖北省推进社区建设的七个措施《社区工作》2011年10月(4)胡锦涛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网2007年6月

  7

篇九: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提倡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二扩大社区工作者来源渠道研究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鼓励社区民警群团组织负责人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当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版主工作或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复原退伍军人等社区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经过民主选举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组织实施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实现每个城镇社区有一名大学生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三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培训计划

  浅谈如何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社区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服务优质、充满活力、纪律严明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巩固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在城市基层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要求。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区工作者处在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向社会、面对居民,是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形势下,社区承担了许多过去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办理的事务,为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某种意义上社区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社区工作的本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的,强调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满足各类受助人群的需求,用平等、友爱、热情的服务给千家万户带来温暖。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城市最基层具有决定性意义。(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随着城市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反映和渗透到社区生活中来,从而使社区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社会阶层价值取向的分化,极易引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社区作用发挥好了,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文化、关爱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秩序的构建,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社区在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中,能够起到减震器作用,也可以避免政府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直接对立,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最初的萌芽阶段。通过社区开展各类服务帮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扶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队伍将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钝化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是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的需要。

  社区党组织不仅承担着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而且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维护社会稳定、净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社区是人们集中居住的社会共同体,居民来源分散、结构复杂、素质不一,他们的思想意识、利益诉求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这就使社区党组织宣传、教育、联系、组织、团结群众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对社区党务干部的素质能力要求更高。社会的文明进步使居民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突出,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参加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科普活动的空前高涨,各种群众自发组成的活动团体大量涌现,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干部,才能对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管理,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新社区。

  二、桥西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邢台市桥西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争创经济强区,建设和谐桥西”的总体要求,按照改善结构、提升素质、强化服务、夯实基础、促进和谐的要求,以改革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为切入点,以完善选聘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健全考核体系、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全区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桥西区53个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312名,平均年龄38岁,其中31岁—45岁的有175名,占56%;文化程度全部为高中以上,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34人,占42%。

  客观分析我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现状,应该肯定社区工作者主体是好的,大部分社区工作者珍惜岗位、热爱社区工作,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心系社区、情系居民,作风踏实、群众满意,为稳定社会、满足居民需求、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和谐社区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但是,对照社区工作者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对照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对照和谐社区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社区工作者还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2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尽管是少数,甚至是个别现象,但在潜移默化中会挫伤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责任性,影响社区工作者的整体形象,削弱社区工作者的整体合力,淡化社区工作者想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目前,社区居委会普遍承担了街道相关科室对应职责,如安全稳定、社区环境卫生、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流动人口管理、失业下岗人员就业再就业等,街道办事处大量的统计(如经济普查)、调查(如低保调查)、检查、活动等任务都通过居委会来落实,使居委会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完成指标、应付检查、参加各种活动等工作上来,成为了准基层政府。其“准行政组织”的地位及其运作机制,难以适应居民自治意识增强、希望扩大基层民主的需要,难以发挥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

  (二)社区服务领域狭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居民对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急剧增长,迫切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细致的服务。但全区各个社区工作的开展更多趋向于行政化,还停留在协助上级开展抚平济困、慰问帮扶的地步。社区组织志愿者或开展各类服务,更多的是以组织低保人员参与为主要形式,在服务项目不够的同时,文化活动开展单一,致使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认同感差。

  (三)队伍建设后劲不足。社区建设工作的关键在于社区工作者素质的高低。而社区工作者中高素质人才及其引进机制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社区的快速发展。一是部分社区工作者素质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年初,社区“两委会”换届后,社区工作者年轻化、知识化、党员化的倾向进一步明显。但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想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总体年龄虽有所下降,但不少年轻人由于缺少工作经验或协调沟通经验,明显感觉工作力不从心;文化上总体有提升,但更多的社区工作者是通过函授等获得文凭,含金量不高,且所学专业也多与社区建设无关,无法将所学与服务社区建设直接联系起来;“两委”班子结构不优,特别体现在性别结构上以女性为主,男性很少,如泉西街道5个社区公园社区工作者71人,男性只有区区7人,显然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二是社区工作缺乏对人才吸引力。目前,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尽管有所提高,每月平均达到了1300元,但仍然远远低于市场经济下地区的物价指数,从而使社区工作对有知识、有技能、有理想的年轻人才难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工资偏低,且无任何奖金,导致社区工作者工作的主动性不足,更有甚者将社区工作作为考公务员或其他工作的跳板,工作

  3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一段时间后就辞职,时常出现工作脱节、断档现象,为社区建设持续有效的发展带来了人员问题。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为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新时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必须适应社区居民服务日益多样化和规范化的需求,必须适应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必须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工作重心下移的新挑战,紧紧围绕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总目标和“服务为本、创新为先、特色为重、和谐为基”的工作要求,突出机制创新、规范管理、完善结构、优化环境、深化培训等重点,努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扎实的基层基础。

  (一)优化社区工作者配置按照整合资源、一岗多责、效能优先的原则,对社区各类工作人员进行整合。提倡社区党组织成员、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二)扩大社区工作者来源渠道研究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鼓励社区民警、群团组织负责人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当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版主工作或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复原退伍军人等社区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经过民主选举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组织实施“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实现每个城镇社区有一名大学生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三)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培训计划。逐步将社区工作者纳入“社会工作者”职业序列,实行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管理。鼓励社区工作者立足岗位,自学成才。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对在岗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证书的,适当给予学费补助。坚持面向基层、关于一线的选人和用人原则,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成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城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力度。采取上挂、轮岗等方式,加大社区工作者培养、使用力度、大力宣传、及时表彰奖励

  4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工作成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积极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培养发展党员,推选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成员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四)完善管理体系,优化工作者办公环境进一步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市、区管理体系,按照权责一致、责任清晰的要求,健全块为主、条强化的管理体制,扩大社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的权限,真正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要求,完善属地管理体系;按照“小机构、大服务”,顺应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深化街道机构改革,落实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明确政府与居委会的职责,理清“指导与协调、服务与监督”的关系,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完成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标建设,推行社区“一站式”服务和社区服务代理制,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强化共驻共建、结对共建考核机制,努力优化社区工作环境。(五)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专职成员、社区其他专职工作人员的报酬,由桥西区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统筹解决,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对返聘到社区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六)激励方式人性化

  首先是建立科学的岗位目标管理机制。按社区职务和分工的不同,科学设立岗位,在此基础上制订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奖惩办法,细化考核方案,对每个岗位上的社区工作者实行目标考核,量化管理。各镇(街道)也成立社区检查综合考评领导小组,由职能部门牵头,定期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时进行公示,并于年终开展评优活动。其次是建立群众民主评议机制。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年度述职报告、接受居民评议监督等制度,每年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对本社区工作者进行民主评议一次,把干部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有机结合起来,作为社区工作者考核、聘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将民主评议结构和年度社区“十佳”工作者的评选表彰结合起来。最后是建立奖励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把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同工作完成质量挂钩,实行工资

  5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和工作质量、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一年一聘的用人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体系。

  (七)健全和规范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工作水平一是加大宣传和投入。广泛宣传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让人们对社区有一个

  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区工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社区建设的经济投入,让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支持社区建设,通过财政拨一点、辖区单位赞助一点、社会力量支持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社区,以不断提高社区工作的水平。

  二是规范社区工作。通过建立社区工作者政治学习制度、上下班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约束社区工作者的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是理顺社区工作关系,减少社区工作的行政内容,强化社区的自治权,让他们有更多的实行社区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时间。

  三是加强监督。实行居务公开,将社区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向社区居民公开,对凡涉及本社区内重大事项、财务收支、各种评比结果等情况,必须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强化群众监督,建立居民议事会,定期听取居委会和居委会党组织工作情况汇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实行由居民民主评议社区工作者,将社区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之下,增强他们为民服务的意识。

  四是制定和规范管理考核办法,激发工作者工作热情。对社区党支部书记实行职业化管理,对其他社区工作者也要进行科学的定编、定员、定工资。制定社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年终评先评优、年终奖金挂钩,每年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进行典型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6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参考文献】:

  (1)邢台泉西街道党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泉西党字【2011】6号2011年(2)桥西区民政局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转发中办发[2000]23号2000年(3)徐昌洪湖北省推进社区建设的七个措施《社区工作》2011年10月(4)胡锦涛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网2007年6月

  7

  Countyciaredshxmpvf,blYkzg.w

篇十: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群众满意的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加强我县城市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巩固执政基础、增强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增进群众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完善社区工作者“进、管、考、出”工作机制,拓宽社区人才来源,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健全科学薪酬体系,为构建“社联建、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提供坚强保障。(二)目标任务。健全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管理考核制度、保障激励制度等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体系,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到2025年底,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力争达到

  90%以上,社区工作者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占比达60%以上。

  二、坚持选优配强本意见所称城市社区工作者是指经依法依规选任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在本县城关镇社区组织、居委会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和管理(含网格服务和管理),由财政承担全部经费保障的全日制工作人员,依岗位分为正职、副职、一般工作人员三类。(一)强化领导。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领导,引导社区工作者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管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范,进行梯队建设、分类培养。强化组织领导把关作用,规范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全面推行社区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注重在社区工作者中培养、发展员,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中员人数比例。大力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和素质,促进城市基层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二)明确人员配置。按照精简高效、科学合理原则,综合考虑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管理幅度、社区规模、服务功能等因素,科学核定社区工作者数量,封闭小区新成立社区原则

  上按实际管辖户数每300户左右配置1名社区工作者。开放型小区、老城区小区、商业中心较为聚集或工作任务特别繁重的社区可适当增加人数,由城关镇和县城市社区管委会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方案,报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核定备案。

  (三)规范职业准入。社区组织、居委会成员依法依规选任产生,城关镇和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应在选举前严把人选标准,拟任人选报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同意后,由城关镇和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办理相关聘用手续。一般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招聘工作由组织、民政、人社部门联合城关镇和县城市社区管委会组织实施。招聘对象一般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招聘完成后由城关镇和县城市社区管委会统筹调配、社区使用,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合格者,实行聘期管理。

  (四)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现有社区工作者中40周岁及以下的,须在3年内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40周岁以上的,须在5年内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方可继续聘用。

  三、规范管理考核(一)明确工作职责。抓建、抓治理、抓服务,引导、发动、组织基层群众开展自治活动和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主要任

  务及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宣传和贯彻落实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和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委、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教育、科技、公安、司法、综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城乡建设、文化、卫生、民政、环保、体育、档案等各项工作;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服务事业;向组织、或派出机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二)强化日常管理。社区工作者由城关镇和县城市社区管委会按照有关规定签订聘用合同。县、城关镇(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两级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各级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提出梯队建设、分类培养和能力提升举措。建立县、城关镇(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两级社区工作者教育培训体系,社区组织(居委会)书记(主任)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一般工作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培训结果记入社区工作者工作档案,并作为考核评议的依据之一。探索推行“全科社工”制度,普遍建立社区综合服务接待岗,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实行“一站式受理、全科式服务”,

  减少坐班人员,增强走访力量。坚持完善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社区工作者每人每月走访联系居民群众不少于30户。城关镇(县城市社区管委会)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依法实施档案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专职社区工作者人事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劳动合同、工作经历、岗位及等级调整、年度考核、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情况,是员的,同时建立《员档案》。各部门、城关镇(县城市社区管委会)不得随意借用社区工作者。

  (三)严格考核奖惩。健全群众满意度占主要权重的社区工作者考核评价机制,由城关镇(县城市社区管委会)组织实施。采取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组织考评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考核工作实绩,又考核群众满意度,其中对副职以下(含副职)的社区工作者的考核中,城关镇(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应征求社区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的意见,社区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考核权重不得少于考核总分值的30%。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其中优秀等次占比不超过20%。考核结果应进行公示,并作为社区工作者续聘、解聘、奖惩、调整岗位和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退出机制。对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社区工作者,可不办理聘用手续。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即:依法被罢免或解除所担任的社区“两委”职务者;年度考核中,居民群众满意率在60%以下的;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工作失职,对居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达到规定退休年龄的,其中女性55周岁、男性60周岁(参加社区“两委”选举的,结合当届选举任职资格条件及其它实际情况依法依规确定);其他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规定应该退出的情形。

  四、落实待遇保障(一)优化薪酬结构建立社区“两委”干部“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度奖励”的薪酬体系。1.基本工资。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按月发放,与本人岗位等级相对应。各岗位按照工作年限设置相应等级和工资标准,实行“三岗十八级”,由县民政局核定。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可提升一级基本工资。新聘用的社区工作者,试用期间,基本工资按拟聘用等级的80%发放。

  2.绩效工资。社区工作者绩效工资(含网格工作津贴)根据年终考核结果按年发放,绩效工资与基本工资比例为4:1,并适当拉开不同考核等次绩效工资发放差距。考核工作由城关镇(县城市社区管委会)组织实施,考核结果报组织、民政、政法部门审定。

  确保城市社区正职(社区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不低于新录用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公务员转正定级后的科员工资水平(基本工资和规范津贴补贴);一般工作人员的薪酬不低于社区正职的80%“阶梯式”确定。同时,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标准与担任职务、工作年限、工作实际相衔接,并形成动态调整和正常增长机制。

  3.年度奖励。城关镇(县城市社区管委会)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年度考核情况给予社区工作者年度奖励,奖励标准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的基本工资收入。对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者,分别给予每月300元、200元、100元职业津贴。参照机关事业单位标准发放取暖费、高温津贴。

  (二)提供社会保障。按照有关规定为社区工作者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五险”和住房公积金。

  (三)拓宽发展通道。注重将优秀的一般工作人员培养成社区“两委”成员,加大从社区正职中招录公务员和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注重把政治素质过硬、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社区正职选拔到乡镇(处)领导岗位。积极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代表、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

  五、加强组织领导(一)强化支持保障。各级委、要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民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政法、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城市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城市社区工作经费按照每个社区办公专项经费5万元/年、社区服务群众经费8万元/年、社区发展资金1万元/年的标准核定。社区工作者薪酬经费按正职8级、副职5级、一般工作人员2级的岗位等级核定。按有关规定为社区工作者办理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职业津贴、年度奖励和发放取暖费、高温津贴。

  上述经费,在省市相关财政转移支付基础上,所需经费缺口由县乡两级财政按5:5比例负担。

  (二)注重减负增效。各部门要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准入制度,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对确需社区协助的工作事项,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应当为其提供经费和必要工作条件。对清单外的其他事项可通过服务方式委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和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改创新积极性。

  (三)营造良好氛围。要大力选树宣传社区工作者典型,展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风采和良好形象,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社区工作者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度和职业荣誉感。

  城关镇社区工作者工资补贴原则上按城市社区工作者工资补贴标准发放,其他乡镇(处)社区工作者工资补贴原则上按不低于80%的标准发放。

篇十一: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P>  如何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社会本091于坤32号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和实施,和谐社会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和谐社会构建基础在于社区,而和谐社区的的构建离不开社区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管理的重要主体,它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区和谐稳定。而在当今社会,社区自治组织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很多社区并没有被社区居民所接受,导致很难更好地开展活动,如何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依托政府支持,提升自治能力

  将包括城市社区在内的社区基层民主建设纳入国家民主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在加强国家民主体制建设的同时,加强基层民主的开发和建设,即推进社区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过去党的基层执政方式中长期存在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或政社不分,党包揽一切事务的现象,这种执政方式直接延伸到城市街道和居委会。结果,不仅事实上削弱了居委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托政府的支持,提升社区的自制能力。

  依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群众自治发展主要体现为“三自”(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发展。在这“三自“发展中,自我管理的发展是基础,是核心,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都是在实现自我管理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具有自主地位和能力的社会主体的日益成熟,自我管理的发展将主要体现为自我管理中的自治性的提高,亦即自我管理将更多地围绕着协调、整合和实现社区自身利益来展开。

  二、完善组织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一)是进一步加强自治组织建设,完善自治功能。各社区普遍建立值班、巡查、走访等制度,使社区事务、居民诉求得到及时办理。在动迁和拆后遇到涉及到多数居民群众利益的事务,及时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或社区协商议事会议进行表决,让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同时充分发挥居民代表、楼院长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社区组织做好居民群众的思想工作,为促进社区工作顺利开展做出努力。

  (二)是建立居民联系台帐,确保信息畅通。为加强对搬迁户的管理,各社区普遍对搬迁户进行摸排,详细登记其现在买房、租房地址、联系方式,及时掌握原社区居民的生活、工作动态。有的社区还向居民发放社区事务联系卡,实行社区事务流动办公、上门服务,确保居民办事方便,社区信息畅通。

  (三)是明确属地管理,搞好工作对接。由于拆迁后人户分离情况严重,其绝大多数买房或租房到原社区以外的社区及其他区县的社区居住。这就需要在管理上工作对接起来。基于

  此,各社区按照“方便居民、属地管理”原则,对新迁入的居民进行排查登记,按暂住人口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上的空白。

  三、强化社区成员素质,提高工作人员能力

  (一)坚持“居民事,无小事”,我们要求社委会每位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受气的作风,做细、做深、做透每件工作,以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来赢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二)考核上岗,择优录用,建立健全考核上岗责任制;制定和完善社区基层工作是选拔公务员条件的基础,有利于社区人才的引入。当前社区工作需要有知识、有能力、勇于创新的人才去发展和改善。因为和谐社会建设社区是基础,所以社区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工作责任心是建设好社区的关键。他们是社会工作的基础。

  (三)建立长期的社区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在职培训工作制度,做到年、季培训计划,轮训目标计划,建设学习型社区团队。学习型、知识型人才资源管理档案。建立社区工作人员学习成长档案。规范社区培训、轮训目标答课,使社区人才队伍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立梯队建设使人才发展、挖掘、储备为一体的管理系统。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

  四、强化制度建设,为畅通基层群众民主权利提供实现渠道

  实现“四个民主”,需要有制度保障,有程序完成,有形式体现,更需要通过建章立制来保证,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社区成员代表职责》、《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章程》、《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职责》、《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确定社区群众在社区中的主人翁地位。

  在民主选举中,制定居民直接选举社委会领导成员的办法,从选举组织办法、候选人产生办法、竞选规定、公开选举规定等多方面建立完善,有效确保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从选举过程看,社区成员参与率高,不仅有普通居民,而且不少驻社区单位也以社区成员身份参与选举,切实增强了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直选中,选民参选率达97%,一次性选举出社区居委会成员。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社会给与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来加强社区的自治组织建设。

篇十二: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P>  如何提高社区的治理能力

  摘要:城市化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小区建筑在逐渐增多,在这种发展背景之下,社区管理工作就显得越发重要。然而由于社区的复杂性,在目前的社区管理体制中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需要深入加强社区管理,推动社区职能的转变,加强社区的法制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社区管理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社区管理的有效对策,为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管理;问题;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进程的加快,从90年代开始,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已经逐渐对社区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而且不同地区还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社区管理经验。社区治理工作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格局,基本实现了政府职能与社区自治的有效结合,然而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重视。一、当前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现状1、初步实现了城市公共部门依法治理与城市社区依法自治的衔接与互动从2011年开始,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实行了街居管理的体制变革,想要逐渐规范街道办事处与社区管理,将社区管理体制从街道行政事务中脱离出来,全心全力做好社区居民的自治工作。2、突出民生导向,加快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原则,不仅是社会发展建设的关键核心,也是社区治理的重点。国家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通过街居服务改革,城市公共服务也渐渐向社区发展。目前来看,国内的城市社区和街道办在推进基础性建设以及服务时,还设立了公共服务中心以及便民服务站,不断加速民生服务的供给力度。3、高度重视社区公共文化建设除了社区硬件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同样必不可少,文化是社区发展的动力来源,也是一个社区独具的一种文化特色。很多城市都在开展社区环境文化的改造,通过举办一些民众比较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社区公共文化的实力。二、当前国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社区承担了太多社会事务职责,但管理权力却未得到相应调整各个社区管理工作复杂,社区服务建设的总量大,承担了很多社会事务的职责,但是相互之间却并没有充分的整合,管理权力没有被及时调整。比如政府民政部门非常重视老人的生活问题,卫生部门就要推进社区的老年人口卫生治疗康复服务工作;文化部要宣传社会文化,社区就要大力发展文化设施的利用等等。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共通性,这就是旧体制矛盾的一种体现,也在阻碍社区的管理工作进行。需要不断整合社区服务资源,进一步完善社区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出社区功能。2、政府部门在社区管理中存在“越位”问题有一些本来应该是社区管理的职能,但是却被政府包揽,导致社区管理中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自治权利,这种现象在街道办事处预计居民委员会中比较常见,因为职能划分模糊,导致一些工作混乱,居民出现了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3、社区治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社区治理要发挥合力功能,必须有一系列的规范、制度、秩序与运行机制。既要确定各组织及其成员相互交往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又要规范对越轨者宽容的限度。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制度设计的主要缺陷在于:一是对作为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还没有明确界定其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二是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受各自条条的领导,按条条的指令行事,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在社区事务上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内的各种社会组织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让社区成员来共同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者,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四是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条块结合的监督机制,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对它们的工作质量和一些不正之风难以进行监督与制约。

  4、社区管理工作人员队伍薄弱,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社区管理中专业的人员非常紧缺,人力资源分配体制也不够完善,国家对社会公共服务没有充分的重视,导致社会工作者严重短缺,社会人才缺口大。城市社区中依然还是由一些老、弱、妇等人群承担服务工作,这根本不能适应社区治理的需求,急需水平较高,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才管理社区治理工作,推进社区的现代化建设。还有一方面就是青年人就业问题,很多年轻人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并不愿意来到社区工作,即使选择了社区工作,也只是临时的一个“跳板”。三、解决社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1、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深化社区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认真转变职能,真正做到“小政府、大社会”,进一步理清和街道办事处职责定位和相互关系。一方面要努力完善自身职能,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确立街道办事处对辖区治理负总责的地位;另一方面要从深化“服务”入手,充分调动辖区居民和非政府组织开展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使街道办事处对社区是工作上的指导和监督、资金上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引导。尤其要彻底废除街道办事处随意向居委会下派任务的制度根源,使街道与社区之间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真正落到实处。2、转变政府职能要进行社区治理首先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职能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下改上不改”的现象,社区治理才能取得成效。就马村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实践来看,各个职能部门还是把街道办事处看做是自己的下一级政府,想方设法的推卸责任但是却要揽权。而街道办事处自己的人员配置都有限,最后就把工作又压给社区。所以社区治理的头等大事就是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这也是最关键、最困难的一环。3、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模式在下放工作职能的同时,要明确社区工作经费拨付标准,社区为有关职能部门代办业务时,可以按规定向服务对象开展有偿服务。总的看来,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存在四种方式:一是政府部门只出人不出钱,政府部门向社区派驻人员完成部门职能。二是政府部门只出钱不出人,政府部门筹资向社区居委会“购买服务”,社区居委会招聘人员完成。三是政府部门向社区居委会放权,社区居完善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委会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4、组建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的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过去那种以退休老人为主体的居委会成员结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社区需求。因此,应将

推荐访问:如何提升社区专职工作者自治能力建设 专职 能力建设 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