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13篇

时间:2022-11-10 16:50:10 来源:网友投稿

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13篇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13篇,供大家参考。

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13篇

篇一: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这一时期,与汉族及其前身华夏族有着密切联系的各族,他们出现在中原政治舞台上以后,骤然间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过程,纷纷离散聚合。建立过政权的许多民族都纷纷与汉族融合。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民族之间双向或多向的迁徙、对流,是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即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的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北方民族徙居中原,纷纷建立政权,一个最为直接的后果是: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为各民族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这些民族在与汉族的长期杂居相处与通婚中,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渐渐地,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如至北魏后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已不见于史乘,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连鲜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当然,在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大背景下,必须要提的重要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模仿汉政权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改胡姓为汉姓,改胡服为汉服,提倡胡汉联姻。其中均田制的推行,使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向农耕生活的转化,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迁都洛阳,更可以直接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这大大加速了胡汉民族融合。

  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为了逃避战乱和苛重的税役,或迁往河西陇右,或随晋室南迁而偏居江左,甚至在传统的蛮、俚、僚、爨等族聚居区,也能看到他们的踪迹。与此同时,豫州蛮、荆、雍州蛮向北推移,爨人被征调内地,成为南朝的编户齐民。通过这种双向的、对流式的迁徙杂居,以及不间断的武力征伐、联姻结盟和左郡左县的设置等多种渠道,南方地区汉族

  的夷化和夷族的汉化现象也日渐普遍。

篇二: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集体备课课时设计活页纸

  学科:历史年级:高二授课时间:

  200612

  主备人:朱桢煜

  总课题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课时第课时共课时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1、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型新课

  2、通过少数民族民族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与表达能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

  民族大融合出现的原因和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个案)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给我国人口的移动带来什么影响?2.“永嘉之乱”出现的原因和影响?讲授新课一、少数民族的内迁1.少数民族内迁的时间

  ①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②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2.内迁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处境①分布: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南部的广大

  .专业.

  .

  教学内容

  地区。②处境:遭受西晋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要纳税、当兵,甚至被

  掠卖为奴婢,有的沦为流民。3.内迁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混战①西晋灭亡前后,各少数民族统治者,纷纷建立政权,混战不休。给

  经济文化带来严重破坏。②淝水之战,前秦失败,北方再度陷于分裂割据,南方不思进取,错

  过收复北方的大好时机。③彼此混战中,各族贵族割据势力削弱,原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差

  异缩小,有利于民族融合。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改革的背景①北魏孝文帝时,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

  胁。②由于各族长期的交往,北方又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改革的主要内容①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杜绝官吏贪赃枉法。②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以保证赋税收入和徭

  役征发。③迁都洛阳。为加强对中原的控制,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④推行汉化措施。A.迁都洛阳以后,魏孝文帝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要

  求鲜卑人学说汉话,B.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C.禁穿夹领小袖的胡服,仿南朝服装制定官吏、妇女冠服;

  备课札记(个案)

  .专业.

  .

  教学内容

  D.提倡与汉族通婚等。3.改革的历史作用

  ①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②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

  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1.北方民族大融合

  ①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五胡”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②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质上是促进他们封建化,封建化又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

  ③民族融合的实现,为隋唐时期的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2.南北及西南、西北的民族融合

  ①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②吴国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越族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由于北方战乱,大批中原人口南迁,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备课札记(个案)

  布置作业见习题纸

  .专业.

  .

  教学内容板书设计一、少数民族的内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备课札记(个案)

  教学小结、

  北方民族大融合①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五胡”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

  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②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质上是促进他们封建化,封建化又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③民族融合的实现,为隋唐时期的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

  .专业.

篇三: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常书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历经妻离子散命运浮沉的种种不幸和打击义无反顾地组织大家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临摹了大量壁画精品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向世人介绍敦煌艺术培养了一大批敦煌艺术专家和研究学者

  敦煌历史文化知识(总1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敦煌历史文化知识

  1、敦煌历史沿革“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承载了4000多年文明史,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远古时期敦煌属三危地域。距今四五千年,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是有史记载敦煌地区最早的先民。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地,三苗族的后裔羌戎在这里游牧定居,属玉门火烧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月氏和乌孙民族相继驻牧敦煌,后月氏将乌孙驱逐异乡,称雄河西。秦汉时期秦末汉初,匈奴赶走大月氏独占敦煌及河西地区。汉武帝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战役,沉重打击了匈奴势力,统一了河西,并派张骞“凿空”西域,通过“列四郡、据两关”(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移民屯田,保证了丝绸之路贯通中西,从而揭开了敦煌辉煌历史的崭新一页。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敦煌郡,派将军赵破奴调集酒泉、张掖等郡人工筑敦煌城,至后元元年(前88年)敦煌郡陆续辖敦煌、冥安、效谷、渊泉、广至、龙勒6县。敦煌建郡后,为西汉王朝经营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贰师将军李广利西代大宛,赵破奴败姑师国俘获楼兰王,都以敦煌为粮草、兵马供应基地。东汉丝绸之路“三通三绝”,敦煌伴随丝路的兴衰而兴衰。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仓慈、皇甫隆先后任敦煌太守,他们抵制豪强,保护西域商旅,改进农耕技术,使百姓蒙

  -2-

  惠。东晋十六国时,中原地区“五胡乱华”,战火烽起,但敦煌地区则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教振兴。从公元317至437年,敦煌先后属前凉、前秦、后凉、北凉等割据政权统辖。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由沙门乐僔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李暠建西凉国,初都敦煌,后迁往酒泉,这是历史上敦煌第一次作为封建割据政权国都。421年,北凉灭西凉,敦煌归北凉。439年,北魏统一河西,敦煌经济文化再度繁荣,佛教兴盛。南朝刘昭引《耆旧记》赞其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隋唐时期隋朝统一全国后,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大业初年(605-609年),隋炀帝遣尚书左丞裴矩视察敦煌,了解丝绸之路及中西通商贸易情况,并遣将西驻,移民实边,开垦农田,在张掖举办了西域27国贸易交易大会,盛况空前。唐灭隋后,于619年收复河西,在敦煌置沙州。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举铲除了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确保了丝路的畅通,敦煌的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达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据史书记载:“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莫高窟在唐代开凿洞窟多达1000余窟,保存到现在的有232窟。“安史之乱”后,唐调河西兵力东去平叛,吐蕃乘虚进犯河西,沙州于781年陷落,开始了吐蕃政权对敦煌长达六十余年的统治。大中二年(848年),敦煌富绅张议潮聚结沙州民众,乘吐蕃内乱,一举收复瓜,沙二州。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收复吐蕃所控河、岷等十一州之地,并遣使入朝敬献十一州图籍,李唐乃封张议潮为节度使、观察使,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金吾大将军特进沙州镇守。天佑二年(905年),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在敦煌建“西汉金山国”,自封“白衣天子”。后梁乾化

  -3-

  四年(914年),金山国亡,张氏绝嗣,沙州富豪曹议金被州人荐举取代了节度使地位,领瓜、沙二州。曹氏家族世袭节度使位122年,重视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与邻邦异族和睦相处,敦煌商贸繁盛。

  宋元时期1036年,党项族攻占河西走廊,西夏统治敦煌达191年。西夏统治者采纳汉族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使河西保持着“民物富庶,与中州无殊”的水平,敦煌石窟中保留了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1228年,蒙古大军攻占敦煌。1273年,马可·波罗游历东方,途径敦煌。1280年,元升沙州为沙州路总管府,设置河渠司治,管理农田水利。

  明清时期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敦煌设沙州卫,为关外七卫之一。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闭锁嘉峪关,将关西的老百姓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制,成为“风播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设沙州卫,四年(公元1726年),从甘肃56州县移民2405户到沙州屯垦。至雍正末年,沙州耕地已扩展到12万多亩,并引党河水分十渠灌溉,形成沙漠绿洲。乾隆三十五年(1760年)升沙州卫为敦煌县,属安西府,后裁府设州,遂隶属安西直隶州。1900年6月22日,“藏经洞”发现。1905年,俄国奥勃鲁切夫探险队首先到敦煌盗走古经卷一批(数目不详)。1907年3月,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带翻译蒋孝琬至千佛洞,经过3个月的周密谋划,贿通王道士盗走六朝至宋代经卷、写本、绢画等文物共二十四大箱,约万余卷,偷运至伦敦博物馆。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来敦,又贿通王道士,盗走珍贵文物六千余卷,偷运回国。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潜来莫高窟,先后住了四个月,从王道手中吉川

  -4-

  骗买写经一百余卷,精美彩塑两尊,桔瑞超骗买写经三百六十九卷。清末,爆发了以张壶铭、张鉴铭兄弟为首的“丁未抗粮”斗争,殉难烈士15人,迫使清政府免除了祸害敦煌农民170多年之久的“采买粮”旧规。

  民国时期民国二年(1913年),安西直隶州改为安西县,敦煌县直属甘肃省。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敦,又从王道手中骗买去经卷六百卷。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潜来敦煌,用化学胶布粘走千佛洞壁画26幅,并盗窃盛唐彩塑数尊。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敦煌属甘肃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1944年2月,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直属教育部,常书鸿任所长。

  新时期1949年9月28日敦煌和平解放,10月7日成立敦煌县人民政府,隶属酒泉专署。敦煌于1979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城市,1986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9月28日敦煌撤县设市至今,1998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敦煌历史人物(1)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字子文,汉中

  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西汉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汉武帝时曾两此出使西域,开通丝路,在敦煌大地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凿空丝路第一人”。

  (2)汜胜之又名汜胜,敦煌人,西汉农学家。汉成帝时任为议郎、劝农使者。曾在三辅教民种田,后迁御史。他总结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了精耕细作的区田法,另还有溲种法、穗选法、嫁接法等。所著《汜胜之书》是中国最早的农学著作。

  -5-

  (3)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班超驻守西域31年,为维护西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稳定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做出了杰出贡献。晚年上书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汉和帝深受感动,准其返回洛阳。后其子班勇子承父业,驻守西域,传为佳话。

  (4)曹全字景完,东汉敦煌郡效谷人。他生于仕宦世家,少而好学,博览经书,精研细审,无文不综。建宁二年(169年)举孝廉,出任西域戊部司马。中平二年(185年)当地士民王敞、王历、秦尚等嘉慕其惠,特刻石记功谓《曹全碑》。曹全碑现存陕西省博物馆,该碑不仅记载了曹全其人其事,而且碑文书法也为现存汉隶代表作之一。

  (5)张芝字伯英,敦煌渊泉(今瓜州县)人,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最善草书,时称“草圣”。唐写本《沙州图经》记载:在唐开元四年九月,敦煌县令赵智本,曾根据史料所记在敦煌“县城东北一里效谷府东南五十步”发现一墨池,传说为“张芝墨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对张芝的书法非常推崇:“汉魏书迹,独钟(繇)张(芝)两家。”张芝的墨迹保存于《淳化阁帖》。

  (6)仓慈字孝仁,三国时期淮南(今安徽寿春)人。魏明帝太和中(228年-233年)任敦煌太守,他到任之后,打击大姓豪强,抚恤贫困百姓;保护西域胡商,致力发展经济;鼓励胡汉通婚,促进民族融合。仓慈在任数年,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史家评其“恤理有方”。

  -6-

  (7)索靖字幼安,敦煌人,西晋著名书法家,一生担任过西晋的重要地方官吏。他的书法浓浅得度,内涵朴括,气势雄厚,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历来为书法家称为上乘。他的字传世的有《出师颂》、《月仪帖》等作品。

  (8)竺法护原名竺昙摩罗刹,是“世居敦煌”的月氏人,晋时杰出的佛经翻译大师。竺法护8岁就在敦煌出家,拜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他天资聪颖、笃志好学,游历西域,带回大量的梵文佛经典籍回到敦煌,译经传佛。后世人为赞美他的德行和威望,称其为“敦煌菩萨”。

  (9)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国。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敦煌白马塔相传是为纪念鸠摩罗什东传佛教,路经敦煌时所乘白马仙逝而修建的。

  (10)李暠字玄盛,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据说为西汉名将李广后代,东晋隆安四年(400年),晋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推李暠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定都敦煌,史称西凉,这是敦煌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成为西北割据政权的政治中心。西凉建初元年(405年),迁都酒泉,敦煌由其子李让镇守。417年,李暠病卒酒泉。

  (11)阚骃字元阴,敦煌人,十六国时期著名史地学家。他所撰《十三州志》是继《后汉书·郡国志》之后的一部重要的史地学巨著。

  (12)赵匪攵敦煌人,十六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曾任北凉太史令。他参考前人的历法资料,结合河西地区的实际情况,撰写了《七曜历数算经》、《河西甲寅之历》、《阴阳历书》等学术著作,对于后世研究天文、历算等方面多

  -7-

  有启发,英国李约瑟博士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其列入中国古代科学家之一。

  (13)玄奘(602—664),名陈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人。唐代著名三藏法师,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经过凉州,自瓜州、敦煌间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印度),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取道阳关返回长安,历时十七年,行程5万里,带回佛经52筐657部。所撰《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14)张议潮唐代敦煌人,沙州归义军节度使。曾率领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使瓜、沙等十一州又重新回归唐朝,为维护唐王朝国家统一建立了不朽功勋。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张议潮入朝长安,诏授司徒、右神武大将军,以其侄张淮深守归义军。咸通十三年(872年)卒。

  (15)曹议金字仁贵,唐末五代沙州人,张议潮外孙婿。914年,时任沙州长史的曹议金取代张氏政权,执掌敦煌,恢复归义军称号,归顺朝廷,使归义军政治稳定,经济发展。936年,曹议金病故,后晋朝追赠他为太师。后其子孙相继,曹氏统治达120余年。

  (16)苏履吉字九斋,清代福建德化(今福建省德化县)人。道光四年(1824),任敦煌知县。道光七年(1827年)任安西知州,随带军功加三级。道光十年(1830年)回任敦煌。次年编修《敦煌县志》,告成。在敦煌先后七年,文治武功均有建树。其《敦煌八景诗》寄托了赤诚的敦煌情,在敦煌广为传颂。

  -8-

  (17)王圆箓(约1850~1931),祖籍湖北麻城县。他本人出生在陕西,因家乡连年灾荒,生活所迫,外出谋生,流落于酒泉。后云游敦煌,以道士身份住持莫高窟。1900年6月22日,王圆箓偶然发现了藏经洞的秘密。由于他的愚昧无知,斯坦因、伯希和、桔瑞超、华尔纳等一批外国文化间谍先后来莫高窟,从他手中骗取大量文物,致使敦煌文化瑰宝散失全球。余秋雨在其散文作品《道士塔》中,称其为民族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18)张壶铭字清吾,清代敦煌东乡靖远坊(今三危乡窦家墩)人,光绪(1894年)甲午科武举。张壶铭领导农民抗粮,为百姓的利益而丧身,功在地方,泽留后世。1934年全县民众联名呈请县政府批准,为先生立祠以志纪念。

  (19)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别号大千居士,享誉世界的中国艺术大师。1941年到敦煌,临摹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壁画,历时近三年,临摹壁画精品300余幅。其临品曾先后在兰州、成都、重庆等地展出,引起轰动。在敦煌期间,把三处石窟做了统一编号(一般称作“张大千编号”)。

  (20)于右任(1879—1964),陕西三原人。1931年起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1949年去台湾,擅书法。1941年10月赴西北考察,5日在敦煌县长章朗轩、地方人士任子宜、窦景椿等陪同下前往莫高窟参观,认为:“莫高窟是中国的骄傲,更是甘肃的骄傲。”返重庆后,撰《建议设立敦煌艺术学院》一文,在《文史杂志》上发表,呼吁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为敦煌文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21)常书鸿(1904~1994),满洲人,著名画家,敦煌学专家,被誉为“敦煌的守护神”。1936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

  -9-

  美术专科学校。1942年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副主任,1944年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历经妻离子散、命运浮沉的种种不幸和打击,义无反顾地组织大家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临摹了大量壁画精品,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向世人介绍敦煌艺术,培养了一大批敦煌艺术专家和研究学者。1949年后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文物局顾问。

  (22)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主编有专业性大辞典《敦煌学大辞典》。在谈到敦煌学的地位时曾说:“世界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地区,再没有第二个。”3、敦煌文化遗存

  敦煌境内现有各类文物景点24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单位3处(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省级文物单位9处(阳关遗址、寿昌城、沙州古城、白马塔、南关粮仓、佛爷庙新殿台墓群、祁家湾墓群、汉长城遗址、马圈湾烽燧)。2013年4月16日,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丝绸之路24个申遗项目中,我市玉门关及河仓城遗址、悬泉置遗址两个项目入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敦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

  (1)莫高窟与敦煌艺术莫高窟自十六国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连续开凿,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莫高窟分南区和北区,共有洞窟735个(其中有壁画、彩塑的洞窟492个),其艺术和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藏经洞遗书、壁画、彩塑、建筑等方面。藏经洞珍藏公元四世纪至十一

  -10-

  世纪(晋至宋)近十个朝代的文书写本约5万卷(大部分流落海外,我国现存约1万余件)。1900年以来,随着藏经洞文书的发现,先后有斯坦因、伯希和、桔瑞超、华尔纳等英法日美文化强盗对藏经洞文书及洞窟壁画彩塑进行劫掠。中国学者陈寅恪曾感叹道:“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由藏经洞文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莫高窟现存壁画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它们共同构成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今人以此为题材创作出《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敦煌神女》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精品。莫高窟现保存完好的五座唐宋窟檐,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莫高窟是我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之首,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两关与丝路文化阳关、玉门关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始,作为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犹如现在的海关并驻有军队,作为贯通西域的重要门户,西部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为保证绸之路的畅通和商旅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关与丝路文化,主要体现在简牍文化(玉门关、阳关出土的汉简)、诗咏文化(汉唐两关诗咏)、历史文化(如张骞出使西域、班超生入玉门关、唐僧西行途经两关等)。华夏文明五千年,丝绸之路三千里,由长安为光源,敦煌、阳关、玉门关为亮点,将丝绸之路连成颗颗珍珠,光耀西域,辉映欧亚。两关和丝路文化与汉长城、河仓城、悬泉置遗址、寿昌城遗址、渥洼池、沙州古城等文化遗存息息相关,相映生辉。

  (3)悬泉置遗址1990年至1992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敦煌市东61公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出土大量汉晋简牍,

  -11-

  总数达到35000余枚,还有生产工具、兵器、生活用品、货币、农作物等其他遗物6000余件。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这里出土的有书写墨迹的麻质纸,可能推翻东汉蔡伦造纸说。悬泉置遗址被誉为二十世纪继莫高窟藏经洞文物大发现后又一次重大发现。

  (4)敦煌八景即危峰东峙、千佛灵岩、沙岭晴鸣、月泉晓澈、两关遗址、古城晚眺、党水北流、绣壤春耕。

  4、诗咏敦煌

  太一之歌(天马歌)汉武帝·刘彻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读山海经(其五)晋·陶渊明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宿三危山。我欲因此鸟,且向王母前。在世无所需,唯酒与长年。

  敦煌乐北魏·温子升客从远方来,相随歌且笑。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

  -12-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关山月(节选)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子夜吴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13-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从军词唐·令狐楚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

  左公柳清·杨昌浚大将筹边尚未还,潇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敦煌记事诗(节选)民国·于右任

  敦煌文物散全球,画塑精奇美并收。同拂残龛同赞赏,莫高窟下作中秋。

  斯氏伯氏去多时,东窟西窟亦可悲。敦煌学已名天下,中国学人知不知?

  敦煌市情

  敦煌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甘肃、青海、**三省区交界处,隶属酒泉市,总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辖7镇2乡,总人口20万。市域平均海拔1139米,

  -14-

  年降水量毫米、蒸发量2505毫米,属典型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有世界“旱极”之称。

  敦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玉门关、阳关等文化旅游资源蜚声海内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在市域经济中比重超过50%。敦煌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资源库”和文化建设的博大“基因库”,孵化出了《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敦煌盛典》《又见敦煌》等大批引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旗帜性文化精品,全市文化产业正朝着更好保护展示和传承创新敦煌文化的方向加快发展,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文化旅游被确定为支撑和带动转型跨越、富民强市的首位产业。敦煌是国家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钒资源探明储量全国第四,金、银、磷、钾、硫、石棉、石材资源富集度较高,是国家首个百万千瓦光伏发电示范基地、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清洁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为优势产业的新型工业已占到经济总量三分之一。敦煌受母亲河——党河滋养,灌溉农业发达,是甘肃省优质瓜果、棉花、蔬菜重要产地,李广杏、紫胭桃及红地球、无核白葡萄跻身“中华名果”之列,全市正以推广集约节约用水、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延伸产业经营链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敦煌”二字,取盛大辉煌之意、寓繁荣昌盛之愿,自汉武帝凿空西域,“据两关、列四郡”始,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丝绸之路“第一枢纽城市”,中华文明经此远播欧亚,多元文化在此美美与共。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

  -15-

  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伟大的丝绸之路在敦煌留存下最为辉煌的文化遗产和最为丰富的历史印记。敦煌莫高窟是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两处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人类文明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闪烁着开放包容、向善守正、崇高唯美的夺目精神之光。敦煌境内玉门关、阳关、悬泉置、汉长城、河仓城等众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是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的有力见证。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丝路兴、敦煌兴。随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敦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翻开了复兴发展的崭新篇章。基于敦煌的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甘肃省委、省政府和酒泉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此,省上编制了《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了《支持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简称“省八条”),建立了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提升行动两个协调领导机构牵头主抓、20个省直委办厅局包挂重大任务、酒泉和敦煌两级政府实施落实的“222”推进机制,举全省之力、谋敦煌一域、带战略全局。

  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总体定位是打造“文化圣殿、人类敦煌”,工作重点是搭建五项平台、探索八条路径,实现五个目标。“五项平台”,即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一会四区”战略支撑平台;“八条路径”,即探

  -16-

  索国际化、分众化、高科技化、学术化、品牌化、田园化、融合化、可持续化发展路径;“五个目标”,即全面有效保护敦煌生态环境与文化自然遗产、树立传统文化现代复兴典范、跻身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成中西方文化合作交流基地,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在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带动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2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亿元,旅游接待实现5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4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1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15元。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今日之敦煌,东风劲吹、气象日新。敦煌市委、市政府正担当光荣使命、致力改革创新,团结带领20万飞天儿女,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幸福美好新甘肃和伟大“中国梦”的绚丽敦煌篇章!

  -17-

篇四: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内容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封建割据及连绵不断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但同时又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规模最大的时期。经历了东汉以来少数民族的内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最终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民族大融合。【关键词】少数民的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封建割据和战争连绵不断。但由于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上恒久不变的主题,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时期后第二次民族大融合。这次融合无论从规模还是民族数量上来说,在我国历史上都是仅见的。当然这是建立在一定历史条件基础上的,东汉以来的少数民族内迁及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都加速了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

  少数民族的内迁1、“五胡”的内迁

  东汉末年,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力不足而对各少数民族的招诱使中国西北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其中以匈奴、鲜卑、羯、氐、羌族为主,中国古代把这几个民族称为“五胡”。他们越过农牧分界线同汉族杂居。这些民族本来就与内地汉族有频繁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加之各族的杂居,使其与汉族的交往、交流更加频繁,更加直接。到西晋时期,“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他们成为我国北部、西北部地区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官僚、地主奴役与剥削这些少数民族,强迫他们当兵;西晋八王之乱中,诸王也都利用少数民族参加内战。一些少数民族的人还被掠卖,充当官僚、地主的佃客、奴婢。这样,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因动乱、饥荒而成为生活无着的流民,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贫苦农民一样,生活上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

  西晋末年政治黑暗,统治者的自相残杀,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中原人口或死于战乱饥荒,或大批南迁,因而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内迁步伐。

  2、“十六国”的民族融合趋势由于西晋的黑暗统治及对各民族的剥削压迫,少数民族进行了反晋斗争中,西晋王朝轰然倒塌。西晋灭亡以后,进入中原的北方、西北各族对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虎视眈眈。各少数民族,及一部分汉族,先后在此建立了十多个政权,历史

  上称为“十六国”。这个时期,自刘渊起兵反晋建立政权,至北魏统一北方地区的一百多年里,黄河流域纷纷扰扰,战祸不休,终无宁日。其间,氐族的前秦曾一度统一北方,前秦与东晋大战于淝水。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仍处于各族政权林立、相互混战的状态。十六国的纷扰战乱,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中原文化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给各族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而且,由于相互征战、百姓流亡,一些少数民族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接触更密切,各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在混战中,一些弱小民族势力被削弱,有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任用汉族知识分子。民族关系由交往、交流朝着民族融合的方向发展。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统一了北方,但北魏政权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因此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进行改革。殊不知,这次改革竟为推进民族融合起了重大的作用。

  孝文帝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取了许多利于北魏发展的措施。其中以迁都洛阳与移风易俗对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最为显着。

  迁都洛阳使原为游牧民族,文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鲜卑族进入以农耕文明为特点的、封建水平较高的中原地区,接受与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进而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移风易俗包括:易服装,即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改汉姓,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籍贯,凡是已经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消除了民族间的语言障碍和隔阂,使鲜卑人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争取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不仅在社会生活上实现了与汉民族的融合,更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及其他北方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为今后的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统一提供了条件。民族融合及其历史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在历史上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使汉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民族融合使中原地区的汉族增添了新鲜血液。经过四百多年,来的民族布局在人口迁徙中完全被打破,相互间不再有地域隔绝;一些游牧民族也过着定居农耕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汉语言文字作为“正音”被确定下来;中原先进文化成为大家接受的文化,而它又吸纳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有了新的发展。到北朝末年,原有的民族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游牧民族南下入居汉族农耕文明区,逐渐改革了原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也把他们的优秀文化与物质文明带到了了中原,后来,这也成了汉族文化、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实质上是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十六国与北朝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崇尚儒学,任用汉人中的“先贤世胄”制订定礼仪与政治、法律制度,均田令使北魏统治下的各族人民成为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

  由于北方民族融合加速发展,也由于大批中原农民、士人在动乱中南渡,南北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内徙各族和汉族的融合还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物质方面,这一时期的食品、服装和家具都有明显的变化。其中胡饼、胡服、胡床均是这一时期传入内地的。就精神生活而言,音乐、舞蹈、民歌等尤为明显。隋唐时期的音乐绝大部分源于南北朝时期的胡汉混合乐。迄今为我国人民所喜爱的琵琶、笛子等民族乐器,均源于南北朝时期。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开创了一代社会风尚。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最好的时期,而这一良好现象的出现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奠定的基础。较好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国内各民族创造力的发挥,隋唐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与民族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结语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族融合又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因此,民族融合

  就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主流。而每一次民族融合必然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少数民族的内迁及开明统治者的改革便成了历代民族融合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民族融合变意味着一次历史的进步,奠定着一次国家的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促进了秦汉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则促进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使中国历史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为今天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堪当“影响深远的民族大融合”。

篇五: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魏晋南北时期与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的比较

  摘要:总体上来讲社会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文化,而社会文化则是对社会形态的体现,通过社会文化反应社会形态的内容较多,如文学、绘画等,并且大部分主要是以社会基本阶层为主的。莫高窟的艺术则是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段的民间文化,并且不同时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则是对魏晋南北时期和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展开对比分析。

  关键词:魏晋南北时期;隋唐时期;敦煌壁画

  一、引言

  在隋唐这一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风格、内容以及特点等明显发生了变化,与魏晋南北朝相比,在隋唐繁荣鼎盛时期的壁画整体更为大气明亮,而魏晋南北朝的敦煌壁画更加显得阴暗,甚至具有一定的血腥特点。经过分析,两者之间产生明显的区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关系,加上敦煌壁画通过民间画工绘画的,其中包含着社会基本基层的情况以及绘画工匠在民间的所见所感。

  二、魏晋南北时期的敦煌壁画内容和主题

  以北魏前期的敦煌壁画中《尸毗王本生图》和《萨堹那太子本生图》来说,前一种在故事发展高潮中描写了尸毗王为了解救鸽子反而割掉自己肉换回鸽子的性命。对壁画进行研究,尸毗王表情较为安定,但通过周围其他人员等对庄严的主题和环境进行衬托。第二种壁画经过分析之后主要是利用连环绘画的方式对故事的发展顺序进行表达,对太子的一生进行了讲解和描绘,而其中包含的主题则主要是太子的自我牺牲以及对他人的拯救。对两幅壁画的色调进行分析,其更多是以阴暗为主对气氛继续进行表达,并深化壁画的主题。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展开分析研究,其壁画基本是故事为主进行绘画的,并通过本生故事对表达壁画主题。同时大部分壁画表达的主题思想具有相应地统一性,如牺牲,忍受屈辱或者是没有原则的施舍等。其故事形式多是以生离死别或者是水淹火烧等多种悲剧性场面展开的,从整体角度分析,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气氛相对偏向于凝重、具有阴暗恐怖的气氛。

  三、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的内容和特点

  对隋唐洞窟的敦煌壁画进行观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敦煌壁画的历史发展来看,隋唐时期也是敦煌壁画自身发展的全盛时期。就隋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西方净土变》来看,其整体构图显得更加宏伟,并且具有一定的气魄。从壁画整体画面的布局来看,其对整体和局部的把握明显更加严谨,同时局部和整体之间的结构衔接的更加自然,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进行绘画的画家具有较高的绘画技术和绘画审美等。对于隋唐时期《观无量寿经变》这一壁画进行分析,可体会到画家自身对生活的实际感受,其在壁画中对不同人物的塑造均各有特色,且极为华丽,从壁画中仿佛可以看出画家生活在歌舞升平的时代。

  综合来看,隋唐时期对于敦煌壁画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发展,使得壁画的内容更加丰富,甚至更加新颖。并且在隋唐时期,以魏晋南北朝时代本生故事以及说法图等相关类型的壁画数量逐渐减少,而其中更多的则是与经变有关的故事壁画和体现供养人形象的壁画。因此结合这方面来看,隋唐时期的社会现象、对宗教的包容和重视以及生活的生活方式和理想愿望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较大差别,并且在壁画表现手法上其展现的气氛更加欢快且明亮,

  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的阴暗和恐怖等相反,替代了其阴暗甚至血腥的故事场面[1]。此外就隋唐时期壁画的内容来看,与魏晋南北朝相比,不仅更加积极,同时内容更加具有多样性,更多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场景有关,如宴饮、耕作等,更加凸显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同时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的绘画技巧明显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基本不,更加雄伟壮观,其中对佛教内容的展现更加说明了隋唐鼎盛时期佛教的地位,加上其恢弘的气势和丰富多彩的场景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此时具有极为丰富的物质和思想感情等。

  四、两者之间差别产生的原因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敦煌壁画之间的差别,其主要影响因素则是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产生的。而社会文化则是两个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集中表现,也可以说为其不同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等决定其表现的文化之间的差距,而社会文化则对其文学和思想以及壁画的表现形式等产生着重要影响[2]。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化壁画产生的社会背景则是其南北出现分裂格局,战事频发,出现民不聊生的情况,因此在壁画中表达的是实际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绝望,同时又表达自身的理想和希望,期望救世主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改变,以此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而在隋唐时期,就其社会背景来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时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并且国内社会相对比较稳定,同时各民族之间相处较为融洽,在国外与其他国家交往相对密切。而经济和政治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文化,因此在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也是其发展鼎盛时期,并且主要是以展现人们的实际生活为主。

  总结:

  综上而言,通过敦煌壁画这一艺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出地区或者是社会当时所处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时期敦壁画的特点与历史时期的特征相结合有利于准确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同时对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的变化情况也有一定的反映。就敦煌壁画来讲,其尽管在历史时期中不断变化,但总体上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中,不断吸收借鉴外来绘画技巧,与外来表现手法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敦煌壁画的发展,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历史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宗教等的重要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冬.隋唐敦煌壁画语言对现代美术创作的影响研究[J].山西档案,2019(01):181183.

  [2]王景,张春新.敦煌北朝时期因缘故事画的艺术特征——以第257、285两窟《沙弥守戒自杀》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9,24(04):110-114.

篇六: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对这一时期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艺术发生了空前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艺术发展要数石窟艺术、绘画艺术以及书法艺术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干戈四起,在现实中人们无法从中得到心灵的慰籍,便转从佛教中寻求解脱。中国佛教艺术的飞跃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大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中国美术和雕塑艺术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绘画艺术方面,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画的技艺和风格,一方面又受到了来自印度、西域的佛教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在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段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其中人物画和走兽画发展的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绘画往往有宗教色彩。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形象,大多面目清瘦、神采飘逸,这基本上是南朝士大夫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由此而形成的“秀骨清相”的风格,成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南朝画风的代表。

  在石窟艺术方面,佛教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石窟艺术的繁荣,另一方面,北方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大力宣传佛教,同时也到处开山凿窟,雕塑佛像,形成许多石窟艺术,为中国的石窟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石窟艺术中规模较大,较有名的有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窟、太原天龙山窟、河南洛阳龙门窟等。

  在书法艺术方面,首先造纸术的发明与成熟为书法艺术提供了轻便廉价的载体,促使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使书法艺术的发展进入崭新的时期。其次,各民族的融合、外来的佛教等都丰富了书法艺术的题材与风格,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当时,许多寺观的刻石、经文的传抄都成为书法是艺术的珍品,不少佛教徒、禅师都成为有名的书法家。最后,以皇帝为首的上层统治者对书法的喜爱,促进了书法艺术的繁荣,社会各阶级的人对书法的喜爱为书法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沃土。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代是艺术的大发展时代,民族的融合、外来的宗教思想、统治阶级的引导、南方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都推动了这一时期艺术的蓬勃发展,但是在所有的因素中,我觉得影响最大的还是佛教思想深入人心。

  ..

篇七: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第二节教学目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内迁;西晋的结束;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十六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和影响;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二、要求学生认识1.通过对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政局稳定、民族团结是国家强盛的根本。2.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加速发展,他不愧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杰出政治家、改革家。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民族大融合的加强使中华文明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对西晋灭亡的多方面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关于内因与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理论,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方式的教学,分析民族关系、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有史有论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的归纳教学准备预习提纲、电脑课件等教学要点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一、少数民族的内迁和混战1.少数民族的内迁

  2.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3.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原因4.十六国历史的影响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1.民族大融合的发展2.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和影响教学过程【预习提问】1.现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和鲜卑族吗?为什么?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出现在什么时期?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现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没有匈奴族和鲜卑族。因为匈奴族和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的古老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融合不断加强,使匈奴族、鲜卑族等失去了本民族的特征和民族差别而融入了其他民族。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各国的兼并、扩张战争不断。同时,中原大地同周边各族的交流、融合也日益加强,因此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与春秋战国同样处于分裂、动荡状态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导入新课】(板书本节标题)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出示电脑课件《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表》,随着教师的讲解逐步演示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进程。

  最后指出: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历史时期是我国少数民族内迁、混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教师板书标题和知识要点。)【讲授新课】一、少数民族的内迁和混战1.少数民族的内迁出示电脑课件《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指图讲解,或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登台讲述,并牢记知识要点:(1)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旧史上称之为“五胡”。(2)这些少数民族分布区是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3)内迁时间是东汉、魏、晋时期。(4)内迁后居住地区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南部的广大地区。最后让学生分析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学生可各抒己见,但要突出:a.少数民族内迁,打乱了原有的民族布局,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并接受汉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汉化。b.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出示电脑课件《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指图讲解:内迁的少数民族遭到西晋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与压迫。他们不但要纳税还要当兵,甚至被拐卖为奴婢。不少人破产后沦为流民。(在课件中用箭头移动的方式显示流民迁徙的方向和地区。近的迁到四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远的流向两广边地。)他们与西晋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激化。2.西晋的灭亡结合预习提纲提问: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在肯定学生认真、踊跃的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归纳:(1)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是西晋迅速灭亡的最重要原因。(教给学生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来做解释: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流民不断起义和内迁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说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结合以上所讲内容强调指出:在反晋斗争中,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联合斗争,使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友谊进一步增强。出示电脑课件《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表》,指十六国时期讲解:前秦是十六国前期最为强盛的少数民族政权,一度统一北方。可是在淝水之战中却败于势单力弱的东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结果的出现呢?3.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原因(学生看书归纳。)(1)苻坚错误地估计了形势。(2)前秦统治不稳,国人厌战,各族人心不一,充满民族矛盾。(3)东晋同仇敌忾,作战英勇,指挥英明。

  自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状态。我们该如何评价十六国时期的历史呢?4.十六国历史的影响(学生看书总结)一方面: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彼此攻战,北方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另一方面:在彼此混战中,各族贵族割据势力削弱,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向着民族融合发展。结合课件《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表》讲解:前秦在淝水之战中的失败充分说明,东晋十六国时期还明显存在着民族隔阂,各族人心不一,充满着民族矛盾。直到南北朝时期这种现象才逐渐消除,这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出示电脑课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作用简表》。

  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归纳,并指出不足。然后边演示课件边进行讲解。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北魏孝文帝时面临的严峻形势:如吏治混乱、财政困难、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表明北魏仍用原有办法很难再统治下去了,必须实施改革。(2)北魏统一北方后,由于各族长期的交往和相互影响,西晋与十六国时期那样剧烈的民族矛盾已渐渐消除,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3)北魏的强大与统一北方,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础。(4)鲜卑族原是游牧民族,文化较低,社会发展落后,进入文明程度较高的中原地区以后,接受先进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于是,孝文帝冲破了保守势力和习惯势力的阻挠,大胆进行改革。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1)政治上:①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即仿效中原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因为北魏前期官吏没有俸禄,官吏所需全凭到任后搜刮百姓,致使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俸禄制实行后,政府进行严格的监察管理,逐渐杜绝官吏的贪赃枉法现象。北魏统治得到加强。

  ②迁都洛阳。因为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这既有利于控制中原广大地区,接受先进文化,加强笼络控制汉族士大夫,还可避开北部强大的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胁。(2)经济上:颁布均田令。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占有利益前提下实行的。均田农民要向政府交纳租调和服徭役。它有利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更有利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另外,少数民族中有的民户也成了均田农民,这有利地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3)文化生活上:学习汉族文化。迁都洛阳以后,北魏孝文帝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进行改革。①要求鲜卑人学说汉话,以消除民族间交往的语言障碍。(让学生看书《北史》资料,进一步认识孝文帝改革的力度。)②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例如“拓拔氏”即改为汉姓“元”。③禁穿夹领小袖的胡服,仿南朝服装制定官吏、妇女冠服。④提倡与汉族通婚。孝文帝提倡学习汉族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最后让学生评述北魏孝文帝的功绩: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敢于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大力推进改革,采取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他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可明显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形成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三、民族大融合的出现1.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出示电脑课件《南北朝时期的疆域示意图》,用地区闪动法边讲述边讲解:民族大融合发展的表现。(1)地域范围广。北方:东汉末年以后不断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南方:孙吴政权征服、招降和笼络越族,越族同汉族的生活方式已差别不大了。加之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西南地区: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2)各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北朝后期,少数民族在服饰、语言、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也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胡舞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各民族相互学习,使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2.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实质上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使之文明程度提高,社会进步。而这种封建化又极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让学生看教材第59页第二、第三和第四自然段,加深对汉化、封建化的理解。)(2)民族大融合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分裂、动荡时期,但民族融合的加强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融合的实现,也为隋唐时期的国家统一和经济繁荣准备了条件,充分说明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融合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本课小结】结合本节所讲内容,让学生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东汉、魏、晋时期,“五胡”内迁,他们与汉族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经过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孙吴政权在征服、招降越族的基础上,与之友好往来,使越族与汉族的生活方式差别越来越小。3.联合斗争。在反抗西晋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联合起来,并肩作战,使彼此加强了联系,增进了友谊。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彼此攻战,北方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但是,在彼此混战中,各族贵族割据势力被削弱,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向着民族融合发展。【布置作业】1.结合史实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并简要评述北魏孝文帝的功绩。

  2.结合史实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

篇八: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从初创时期到后来的元代敦煌壁画经历了许多风格的变化和发展其中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的样貌比较丰富具有代表性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分析这两个时代的风格特征

  敦煌石窟艺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特征

  敦煌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壁画上。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集中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制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就形式风格而言,它是线描造型、装饰性构图、工笔重彩、以形写神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的产物。由于敦煌壁画的创作经历了数个朝代,所以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造型风格特点。从初创时期到后来的元代,敦煌壁画经历了许多风格的变化和发展,其中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的样貌比较丰富,具有代表性,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分析这两个时代的风格特征。魏晋南北朝是敦煌莫高窟艺术史上的早期阶段,出现了许多的风格面貌。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发展最早是伴随着印度佛教艺术的东渐传播而开始的,并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式微而结束,体现出了外来佛教艺术逐渐中国化的过程。所以,在魏晋南北朝的早期阶段,在表现技法上表现出了印度佛教美术与汉晋美术的相互叠加,同时也表现出了印汉两种文化的交融。我们看到在当时就已经很熟练运用的铁线描,平面装饰效果的壁画风格也在逐渐的成熟。值得引起人们关注的还有“秀骨清像”人物的出现,人体修长,清朗飘逸,艺术刻画追求的是内在气质,反映了老庄玄学思想的南朝士大夫的审美追求。至唐代,佛教的传入进入了全盛时期,在敦煌莫高窟中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体现出了新的风貌。内容多以民族化的佛经为主,人物形象接近于现实生活,注重画面的远近透视关系,有了较真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在表现技法上,唐代壁画人物造型均趋于写实,比例适度、匀称,神态庄严沉静,菩萨造型女性化并且丰腴健美,这也是佛教艺术民族化的体现。北朝、隋时期的壁画主要用铁线描,而唐代逐渐运用自由奔放的兰叶描。这种线的运用上的变化更体现出了以虚实表现体积,从整体艺术风格上来说从前期的气势磅礴向后期的精细柔美转变。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

  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篇九: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敦煌壁画对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影响

  摘要:现代工笔重彩画是由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发展而来,它与敦煌壁画一脉相承,并从敦煌壁画中汲取了色彩的营养,使的重彩画在当今时代大放异彩。因此,我们在学习重彩画的同时,应当吸取敦煌壁画之精华,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关键词:敦煌壁画矿物色工笔重彩现代工笔重彩画正文:通过对敦煌壁画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学习,使我了解到敦煌壁画对当代工笔重彩画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敦煌壁画的色彩对它的影响。一、敦煌壁画之色彩敦煌石窟集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为一体,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艺术殿堂。特别是其中保存的千余年间十一个朝代的大量壁画,反映了我国几千年间绘画与艺术的发展进程,突出的显示出色彩的高度感染力与表现力,其色彩的丰富性,色调的多样性无不显示出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成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完美的结合。而带来这巨大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也在其所用的颜料——矿物颜料。敦煌石窟堪称我国绘画颜料标本的宝库,其中保存着千余年间十一个朝代的大量颜料标本,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矿物色应用及颜料制造的辉煌成就。根据国内外对敦煌石窟艺术所用颜料的分析可知,敦煌石窟中所用的颜料有3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天然矿物,少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化学颜色。从壁画的用色角度来说,敦煌壁画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主要是十六国时期;中期为隋唐、五代时期;晚期为宋元直到明清时期。敦煌早期壁画主要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美术史上,中国书画的基础理论、各主要石窟的开凿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开来,所以当时的美术向后世展示了全面的文化特质。这一时期壁画的颜料主要为土红、朱砂、青金石、石青、铜绿氯(化铜、氯铜矿)、石绿、高岭土等。这个时期的色彩观念与古时一脉相承,浓重鲜明的色彩是民族形式的一大特征。早期壁画在其特性上显现出生动稚拙的特质,在色彩的表现上,注重色块与色块之间的对比,用色较少,而且不喜调和,色调浓烈而沉着,趣味质朴,为西域风格;在绘画观念上敦煌早期壁画已开始理性地探究色与线、色与色之间的关系。绘画具有了自觉性,为隋唐画的发展铺设了宏阔的舞台。敦煌中期壁画为隋唐时期的壁画。其艺术不仅承袭了北魏时期的优良传统,并且融合了中原文化。使原来的“西域画风”相对淡化,中原文人画风逐渐有所显露。唐时期的许多精美壁画,线与色的结合更显成熟,这充分显示了两种画风自融合起的稚拙状态发展到鼎盛期的成熟状态。在色彩应用上,不仅使用单色而且复色的应用也很多,而且还出现人造的红色。隋唐时代的艺术辉煌,表明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术的色彩优势早已领先于世界的“强项”优势地位,这个时期的壁画将中国审美意味与绘画技法巧妙结合。不论是在绘画审美还是绘画技法上都达到了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峰。敦煌晚期壁画经历朝更替之后,壁画进一步中原化,线与墨的应用与功能被强化,色彩逐渐转为柔和。除了在西夏与元代的洞窟壁画中我们还能看到的赋色厚重、彩与线描并重、具有浓厚的神秘气氛的深受藏密艺术画风,其余都是以线描为主,色彩为辅的中原汉民族绘画传统发展下来的画风。明清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很少人光颐敦煌,只有当地人以礼佛之名义维护着敦煌,壁画也一度遭到了遗忘和破坏,它被广大中国人民暂时遗弃了。直到外国的文化侵略者“发现”了敦煌,他们揭取了壁画,带走了文书与卷轴,这时的中国人民才对敦煌的存在苏醒了。20世纪初,敦煌终于等来了它的新世纪的守护者。二、中国工笔重彩画中国自古就有“丹青”之说,古人谓之:“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逐渐,“丹青”成为了

  中国画的代名词,同时也揭示了颜料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同时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炼煎并为重采。”这是在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提出“重彩”一词。工笔重彩画,是岩画壁画类向纸、绢转变的一种形式,只是在依托材料上有所不同,但对于技法及颜色则是一脉相承的。岩画可以说是人类最开始使用矿物颜色的表现形式,如我国的花山岩画、贺兰山岩画等,一般大部分都为赤铁矿、方解石、高岭土、石英。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是今天可见到的最早而且保存较完好的重彩画,在呈棕色的绢底上平涂以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并用金粉、白粉点缀,画面极具装饰意味。魏晋时期我们所能见到的顾恺之的《洛神赋》、女史箴图》颜色也是艳丽沉稳。唐人绚烂夺目的重彩画,如周畴、张萱的《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都是中国“丹青”的杰出代表之作。尽管宋元以后,由于各种经济、政治的原因,重彩画失去了以往的重要地位,但其发展的脉络在根本上从来未曾中断过。如宋代的小品,元代的永乐宫壁画,明代的法海寺壁画,这些都更加说明矿物色为中国应用的历史传承性。明清后特别是清代,西方艺术的传人也推动着颜料技术的改变,清代除有少数的画家还应用矿物色外,其余的都使用植物色或化学颜色。矿物色的研制传统也渐渐消失了,同时伴随着中国画坛对工笔重彩绘画的忽视,直到近现代,历史的车轮又将重彩画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随着上世纪初敦煌壁画的重新面世,矿物色应用的传统又被重新发现和认识,而且有一部分留习的艺术家在看到日本当代有中国古代遗留的颜料研制技法及绘画风格,便将这种绘画方式重新引入回国。

  当代重彩画有着一个宽阔的胸怀,它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勾线、造型、装饰性等区别于西方绘画的明显特征,又接受当代艺术中一切优秀的法则,色彩丰富,表现手法宽泛,所以以其强烈的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强烈的时代气息,抒发了画者的心声,也表达了与欣赏者的同一境界。同时优秀的重彩艺术家先驱,如蒋彩萍、张小琴、张晓鹭、唐秀玲、唐勇力等都在重彩绘画领域不断探索的同时指导着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重彩艺术家,使得现代重彩在中国显现出了极大的繁荣状态。当然没有矿物颜料就没有重彩画,重彩画现在的复兴并繁荣,矿物颜料的普遍使用也是势必所然。

  三、敦煌壁画对当代重彩画的影响敦煌壁画就是在外来的佛教思想、绘画方法的基础上揉入了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绘画技法而创造出的有中国韵味的本土丹青之作。敦煌壁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杰出之作,在中国画的色彩领域和绘画材料、技法以及构图、线条等方面给予中国绘画的启示是相当多的。中原绘画同敦煌绘画的沟通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从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受到中国张大千和常书鸿先生的影响,一些艺术家开始前往敦煌临摹学习。到80年代已经有大批的艺术家通过临摹、研究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峰。改革开放后有的美院开始开始设置有关敦煌的课程,各大美院也在教学上开始了敦煌之路。现在中国美院、中央美院、西安美院、广州美院等专业艺术院校在工笔课程以及综合材料等的教学中都是以临摹、研究敦煌壁画为起点进行教学的。现代重彩画家更是从敦煌壁画中受益匪浅。敦煌壁画对重彩的影响,除了在线条、构图等方面,最重要的是矿物色的应用。首先是在画材即矿物色的研制上。矿物色是敦煌壁画表现形式的承载物,也同样是工笔重彩的主要画材。敦煌在矿物色的使用上仅在色相上就达几十种,在技法上更是融合了西域与中原的多种绘画技法。现代矿物色是在古代矿物色的基础上发展、丰富而来的。主要为矿物色的色相充实以及细致的分号,还有人工合成矿物色的开发以及土色的大量运用,最后还有一些闪光色及云母、金属箔的拓展。并将这些材料应用到画面中,形成独特的效果。如蒋彩萍先生擅于研究云母在敦煌壁画中的应用并将云母色运用在画面的背景中,体现出精致、细腻、朦胧之感。这些新研制出的颜料更大的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使现代工笔重彩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巨大冲击力。其次是敦煌壁画中厚重、沧桑之美感、矿物石色应用之美感、底色基调对画面之美的衬

  托作用、现各色块显现出的色彩重叠之美感带给工笔重彩艺术家无限的灵感源泉,体验着东方色彩艺术的魅力,以至他们对敦煌壁画一遍遍临摹、研究,最后达到创作的高峰。他们在临摹中研习了矿物色的性能、设色方法,了解敦煌个时期的绘画风格,在研究中不断发现偶然、总结经验,最后再创作中形成自己独居特色的工笔重彩艺术风格。如当代重彩画家唐勇力,将壁画中剥落的自然效果,创造出自己的一种技法—一脱落法,并将佛像及佛画应用到了画面中,营造出古与今之间的迷茫气氛。

  因此,我们在学习重彩画的同时,应该吸取敦煌壁画之精华,创造出更好的作品,不断推动中国重彩画的发展,使之源远流长。参考文献:《敦煌壁画与中国画色彩》周大正人民美术出版社《敦煌石窟艺术概论》郑炳林沙武田甘肃文化出版社《工笔重彩画》张萍山东美术出版社《现代工笔重彩画技法》唐薇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篇十: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他们在发展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进步。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历史条件。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这次民族大融合是这段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口南迁,地域范围很广,尤其是今天江浙地区,接纳南渡移民最多,四川、湖北等地也有很多中原人口南下定居,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1.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给中原地区的汉族增添了新鲜血液。经过四百多年,原来的民族布局在人口迁徙中完全被打破,相互间不再有地域隔绝;一些游牧民族也过起定居农耕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经济生活。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南方与西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三国时期,蜀国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对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采取“安抚”的政策,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三国时期,吴国境内还散居着一些越族人,他们在南方山区过着农耕生活,他们和汉族人共同开发南方。加之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由于长期民族融合,他们与汉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已很少有差别。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及途径

  1.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首先,汉族的文化与生产方式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中华文明,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周边民族在内徙前就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汉族文明。内徙后,汉族文明就在其身旁,吸收起来更快捷。在汉族的影响下,非但学会了制作兵器,颇识汉字,模仿汉族建立统治机构和制度。就封建统治而言,经验最丰富的无过于汉族地主阶级,他们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高加大,无疑会有力地反作用于民族融合。

  其次,内徙各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习俗和爱好,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当他们由野蛮走向文明时,所接触和学习的都是汉文化,尤其是儒家经典,各族上层也极力摹仿士族的行径。有些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的汉文化素养,连汉族统治者也叹为观止。

  再次,周边各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这种共同的人文祖先的心态,既表明他们有强大的向心力,也表明他们和汉族的亲和性。

  在中国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中心。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过程。从社会形态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2.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

  (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

  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原来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东汉、魏、晋时期,越过了农牧分界线,同汉族杂居相处。各族杂居必然使交往、交流更加频繁,更加直接。

  (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

  在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两大河流中下游发达的农耕经济,一直对周边地区各族群起着凝聚和核心的作用,产生出很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这种农业文明蕴藏的力量,使许多进入汉区农业社会里的民族,不同程度地融入汉族之中。另外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孙吴政权在征服、招降越族的基础上,与之友好往来,使越族与汉族的生活方式差别越来越小。

  (3)联合反抗统治者也是民族融合的途径之一

  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奴役与剥削这些少数民族,强迫他们输租调,服事供职,同于编户;还强迫他们当兵;一些少数民族的人还被掠卖。这样,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因动乱、饥荒而成为生活无着的流民,就加入了反抗西晋统治者的斗争中,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联合起来,并肩作战,使彼此加强了联系,增进了友谊。

  (4)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由于西晋统治集团火并厮杀和各族人民的反抗,在少数民族的反晋斗争中,西晋王朝轰然倒塌。西晋灭亡以后,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进入中原的北方、西北各民族争夺的战场。各少数民族统治者彼此攻战,北方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在彼此混战中,各族贵族割据势力被削弱,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向着民族融合发展

  (5)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巩固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敢于冲破保守势力、习惯势力的阻挠,放弃本民族的旧俗,接受先进文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大力推进改革,采取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中,汉族因为人口众多,社会制度先进,经济文化发达,很自然地成为主流。但是如果认为只是汉族“化”了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对汉族没有什么影响,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历史上中华各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各自的特点,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和汉族融合过程中,给汉族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中华民族更有生气,更富创造力,所以当时实际情况是,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处处都显现出少数民族的巨大影响。

  民族融合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依存、逐渐接近,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今天,正确地对待这个问题,将有助于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改善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篇十一: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P>  敦煌石窟艺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特征

  敦煌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壁画上。敦煌壁画的艺术风格,集中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制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就形式风格而言,它是线描造型、装饰性构图、工笔重彩、以形写神等几个方面有机结合的产物。由于敦煌壁画的创作经历了数个朝代,所以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造型风格特点。从初创时期到后来的元代,敦煌壁画经历了许多风格的变化和发展,其中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的样貌比较丰富,具有代表性,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分析这两个时代的风格特征。魏晋南北朝是敦煌莫高窟艺术史上的早期阶段,出现了许多的风格面貌。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发展最早是伴随着印度佛教艺术的东渐传播而开始的,并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式微而结束,体现出了外来佛教艺术逐渐中国化的过程。所以,在魏晋南北朝的早期阶段,在表现技法上表现出了印度佛教美术与汉晋美术的相互叠加,同时也表现出了印汉两种文化的交融。我们看到在当时就已经很熟练运用的铁线描,平面装饰效果的壁画风格也在逐渐的成熟。值得引起人们关注的还有“秀骨清像”人物的出现,人体修长,清朗飘逸,艺术刻画追求的是内在气质,反映了老庄玄学思想的南朝士大夫的审美追求。至唐代,佛教的传入进入了全盛时期,在敦煌莫高窟中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体现出了新的风貌。内容多以民族化的佛经为主,人物形象接近于现实生活,注重画面的远近透视关系,有了较真的视觉效果和感受。在表现技法上,唐代壁画人物造型均趋于写实,比例适度、匀称,神态庄严沉静,菩萨造型女性化并且丰腴健美,这也是佛教艺术民族化的体现。北朝、隋时期的壁画主要用铁线描,而唐代逐渐运用自由奔放的兰叶描。这种线的运用上的变化更体现出了以虚实表现体积,从整体艺术风格上来说从前期的气势磅礴向后期的精细柔美转变。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

  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篇十二: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P>  一克孜尔千佛洞壁画1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地理位置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地区的石窟艺术开始兴起人们开凿洞窟以绘画雕塑表现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等形象以及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

  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及其艺术特征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洞窟壁画塑造了精美的佛教故事,墓室壁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壁画;克孜尔千佛洞;敦煌莫高窟

  魏晋南北朝,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如**的吐鲁番、库车、拜城,甘肃的敦煌、天水、永靖、酒泉、武威等地的石窟,都有不少壁画。其中以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数量最多,最为精彩。魏晋南北朝的壁画除了佛洞壁画外还有墓室壁画,如辽阳三道壕一、二、三号墓和北园二号墓,河西地区嘉峪关市新城古墓区,山西太原娄睿墓等。这些壁画的风貌,成为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宗教绘画的可贵资料。

  一、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1、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地理位置

  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地区的石窟艺术开始兴起,人们开凿洞窟,以绘画、雕塑表现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等形象,以及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这些洞窟的数量很大,其中南疆的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最具代表性。克孜尔千佛洞现存236窟,其中壁画窟70多个。

  2、克孜尔千佛洞壁画的艺术成就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多表现佛本生故事,如大光明王本生、月光王本生、虚空净王本生、萨棰那太子本生等等。壁画各种形象大部分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壁画人物粗线沟外轮廓,颜色平涂为主,有的则晕染肌肤,表现体积。画面上构图简洁,以流畅如屈铁盘丝般的线描勾勒形象轮廓,内部设色,以兰、白、绿、赭、灰等色为主。其中一些人物形象如菩萨、供养人等,画成裸体,比较丰满,多用曲线,人物造型比较优美,有舞蹈化倾向,比例准确,动态鲜明。动物飞鸣之态也尤为生动精彩。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1、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在古代这里是关中通往西域的要塞。公元366年,有一乐僔和尚行至此地,忽见鸣沙山金光闪闪,似有千佛之状,于是便在这里雕凿石窟。到14世纪,历时千余年,先后11个朝代都有开凿。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

  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特征:

  此时社会动荡,人民处于深重的灾难之中而寻求解脱,佛教正好满足了人们的心理。于是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多以佛教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壁画色彩绚烂,场面富丽,如254窟《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428窟《须达那太子本生图》、257窟《九色鹿本生故事》,从中宣扬牺牲自我、拯救生灵以修正果的思想。第257窟的《九色鹿本生图》,故事情节由两端向中央发展,一端为九色鹿救溺水人,另一端为被救人告密,中部为九色鹿向国王叙述事情原委。此壁画不追求事物的立体感和正常的比例关系,而是把人物、动物和优美的自然环境统一在一起,情景交融,引人入胜。画中特别突出九色鹿坦然高雅的神态,并通过动态深入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敦煌壁画的艺术水平在其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中不断提高。敦煌壁画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为表现方法,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为表现形式。

  三、墓室壁画

  魏晋南北朝的墓室壁画有:

  1、辽阳三道壕一、二、三号墓和北园二号墓,令支令将军墓以及上王家村墓。辽阳地区的墓室主要描绘宴饮、庖厨、车骑、门卒、门犬等世俗生活片段,间或出现日月、云气、仙禽、异兽等景象和形象。在制作上,勾线填色,涂以朱、黄、赭、紫、青、白诸色,风格简略粗率。

  2、河西地区嘉峪关市新城古墓区、嘉峪关市牌坊梁墓、酒泉县下河清五坝河、墓石庙子滩墓等都有壁画遗存。河西地区的墓室壁画水平很高,以嘉峪关市古墓区发现的六座壁画砖墓最具特色。这些墓葬共遗存壁画砖六百多块,一般都是一砖一画,少数是几十块砖组成的大壁画。壁画砖除了表现墓主人的宴饮、乐舞、博弈、牛马、扯行等生活场景以及杀猪、宰羊、烹饪等庖厨活动外,还有大量的以农桑、屯垦、畜牧、狩猎、营垒等为题材的壁画砖。这两大类壁画砖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河西地区社会生活的全景式反映。制作上,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表现不同形象的质感,施以石黄、白粉、浅绿等色。形成了朴实雄健、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是汉代壁画传统风格的延续和发展。

  3、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技巧成熟是中原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在墓室、墓道、天井、甬道的所有墓壁上回满图画,共71幅,总面积有200多平米。主要描绘虚幻的仙境和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娄睿壁画在汉代墓室壁画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娄睿壁画以铁线描勾勒物像,比例准确,造型逼真,更加注重表情和神态的刻画。用线刚柔相济,并有意识地运用色彩晕染法,使形象更具空间感和真实感。此壁画采用长卷式构图,巧妙地将人物、马匹、仪仗等穿插有致,变化多端又有空间感。

  魏晋南北朝的洞窟壁画和墓室壁画从形象到艺术风格都对后世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为唐朝壁画艺术的繁荣和昌盛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凤云.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9.[2].徐改.中国古代绘画.商务书馆.1996.12.[3].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

篇十三: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魏晋南北时期与隋唐时期敦煌壁画的比较

  作者:胡光泽来源:《神州》2012年第14期

  摘要: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风格、内容以及气氛在隋唐时期有了明显的转折。魏晋时期阴郁血腥,而盛唐时期则大气明亮。产生这种明显区别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来自民众的绘画工匠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合进了壁画当中。

  关键词:区别阴郁欢快明亮社会文化

  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会伴随着它特有的社会形态的出现,每一段社会时期的形态是不同的。然而,能真实的反应和概括社会形态的是当时社会的社会文化。比如当时的文学,绘画。当然这些文化不是出自统治阶层的,而是出自社会基本阶层的,出自人民大众的。

  莫高窟的艺术就是来自各个历史时段民间画工,它们真实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面貌。莫高窟也叫做千佛洞,根据唐朝武周圣历元年碑文记载,前秦建元二年,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是一个被称为乐樽的和尚开凿的,从那时起莫高窟营建的历史也就开始了,并不间断地延续发展一直到元代,记载洞窟有四百多个。由于开凿时代不同,这些洞窟里的壁画内容、风格、以及所形成的绘画气氛有着极大的差别。

  一、魏晋南北朝壁画内容及其所反映的主题

  绘制于北魏前期第二七五窟的《尸毗王本生图》,故事发展高潮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或两个场面。画面描写尸毗王为了救下即将被老鹰吃掉的鸽子,割下自己的肉来换取鸽子的姓命的场面。尸毗王端坐,双目下垂,表情安详镇定,旁边的人割着自己左腿上的肉。周围有表情各异的他的弟子,天上有飞天散花。这些场景也衬托出这个庄严的主题。

  第四二八窟的《萨堹那太子本生图》以连环绘画的方式,很容易的将故事发展的顺序表现在画面上。叙述着太子从出家到圆寂,主要讲了太子舍生饲虎,自我牺牲,拯救他人。会冷色调与阴暗的气氛想配合,完美的渲染出了主题的气氛。

  这些都是以本生故事为主题的壁画,主题思想是所谓“忍辱牺牲”、无原则的“施舍”,表现为生离死别、水淹火烧、狼吃虎噉、自刎投岩等悲剧性场面,至使整个洞窟的气氛凝重、不安、狂躁。给人一种阴冷恐怖的感觉。

  二、唐代壁画内容及其特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然而,当你转身进入唐时期的洞窟,那里则是另外一番天地。与魏晋形成显明对照的是唐代,此时是敦煌壁画的全盛期。

  在一七二窟中《西方净土变》壁画,我们可以感到其构图宏伟,气魄庞大,在巨大的画面上从整体到局部控制得得当自如,浑然一体;在技法上亦能看出画家的高深修养。在壹壹二窟中《观无量寿经变》,我们看到画家对生活的充分感受,每个人物的造型都非常华丽,仿佛画家是生活在一个歌舞的世界中,精神永恒,色彩灿烂辉煌。

  唐代壁画的题材内容有了新的变化,魏隋时代的本生故事和说法图大大减少,代之以“经变”故事和愈来愈多的“供养人”形象。从经变题材的选择和场面的处理上,可以看出这时的社会现象、宗教思想及人们的愿望,已与南北朝时代大为不同了,欢快明亮的气氛,代替了阴森沉郁的情调;喜乐升平的极乐世界,代替了阴森血腥的场面,特别是“净土变”、“药师净土变”等壁画风靡一时,多半是赞颂佛国的欢乐,暗示皈依必得善果,用以扩大佛教的影响。围绕着经变的内容描绘,还穿插了许多生活现象的场景,如宴饮、阅兵、行医、行旅、耕作等,简炼真实而有生趣。在艺术技巧上,也表现了超越前代,无与伦比的卓越。雄伟壮观的画面出现在石窟的壁画中,说明了盛唐时期的佛教如日中天,盛极一时。气势恢弘、富丽堂皇的场景,也说明了这一时期物质的极度丰富。唐代时期的壁画艺术更是随时代精神赋予壁画以人的思想感情。

  三、明显区别及其新城原因

  从以上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时期与隋唐时期所反映的内容和气氛形成了明显对比。可以直接这样说:前者表现出了阴界,而后者描绘了天界。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

  这当然是由当时的社会文化决定的。所谓社会文化,就是一个社会在其某一个时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综合。

  早期敦煌壁画就是在动荡的社会下产生的。所以在莫高窟早期壁画中,本生故事占据最主要、最中心的位置,主要的也是根本原因,就是本生故事正切合了南北分裂割据、战争频繁、横征暴敛、徭役无度、“死者蔽野,白骨成聚”的苦难时代的社会需要。人们在黑暗的现实生活中绝望,于是把希望寄托于佛教虚幻的境地中,盼望着“舍己为人”的救世主的出现,来拯救他们出于水火。

  唐代就不一样了,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时期,社会安定,生产力得到发展,国内加强与各民族联系,在国外与许多亚洲国家频繁交往,各种因素促使唐代产生了辉煌的封建文化。反映在敦煌绘画中,经变故事增多,制作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在这些鸿篇巨制的经变画中,描绘的都是幻想中神化了的人的社会现实活动。由于盛唐社会比较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人物形体健壮丰润,因此,这一时期绘画人物形象,一扫魏隋时代的秀骨清像、意态潇洒的面貌,而丰满圆润、健康壮美、现实意味较强的造型跃然壁面。特别明显的变化是比比皆是的菩萨已完全世俗化、女性化。唐代经变画中,漫天雨花,幢盖如林,楼榭耸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立。红莲盛天,琴鼓齐鸣,舞伎翩跃,童子戏水,呈现着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与其说这是西天佛国极乐世界,不如说这是地上李唐王朝现实生活的细微投影。

  四、敦煌艺术的价值

  现在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艺术就是一个地区一个社会在一段时期的镜子。它反映着它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的光辉篇章。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敦煌研究院编.中国美术全集·敦煌壁画.上册[M].上海美术出版社,1985.

  [2]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M].2001.

推荐访问: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敦煌艺术特点之间的关联 敦煌 关联 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