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17篇

时间:2022-11-05 16:45:03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17篇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完满版)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1)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完满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优秀的网络环境  黑泉镇永丰小学  一、推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17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17篇

篇一: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完满版)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1)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完满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优秀的网络环境

  黑泉镇永丰小学

  一、推行背景黑泉镇永丰小学现有6个授课班,在校学生43名,教职工10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校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交互式一体机4台,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施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升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系,为工作供应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宣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认识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授课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本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进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的确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授课模式的改革为重点,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打破口,亲近结合我校的教育授课本质,不

  (完满版)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1)

  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授课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授课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进。

  (二)现实需要黑泉镇永丰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来几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特别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二、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渐渐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看法、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三、预期成就(一)资源网建设目标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授课、教研供应服务和各样信息。2.提升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度,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授课等活动供应网络环境。

  (完满版)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1)

  3.为学生供应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升学生获取、精选和办理信息的能力、解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办相应的条件。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渐渐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授课工作与睁开教研活动。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授课的实践中提升教师的信息涵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升教师的能力,为深入睁开信息技术教育确定基础。3.寻请教育信息化新的打破口。睁开研究网络环境下互动授课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依照“整体规划、校本建设、一致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经过“创始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授课资源库。4.在教育信息化推行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式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睁开教改的骨干教师集体。

  (完满版)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1)

  (三)学生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涵养。2.具备收集、精选、整理、办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术和能力,拥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想,学会学习、自主研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经过睁开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涵养。四、工作过程(一)条件保障1.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学校建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每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教育处详尽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2.完满信息化工作考察方法、管理制度和激励体系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体系,经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二)本质成就、见效及推行情况1.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授课能力强,又有必然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

  (完满版)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1)

  宽泛提升相结合和学用结合的原则,深入睁开不同样层次、不同样形

  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经常派教师出门培训,主若是更新教育看法、授课思想

  和管理理念,培训结束回学校后组织教师参加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设施使用与保护等。经过整体

  规划、全员参加、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获取了进一步的提升。

  2.扬信息技术之帆,造就学校教育妙手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授课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路子。五、领悟与思虑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黑泉镇中心小学将连续完满教

  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办出更好的数字化网络环境,

  全方向、高

  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授课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篇二: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自贡一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教育信息化让中学教学插上“天使之翼"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是盐都自贡的一所有九十八年办学历史的城市完全中学,位于自贡市城市中心,学校创立于1918年。前身为加拿大教会创办的“培德中学"和自贡市政府创办的“市立师范和市立中学”,198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查验收,确认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1月被四川省教厅批准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校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走进了真正的“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走向“创新型"教学发展的道路,这都时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它以丰富的语言、文字、动画演示、视频、音频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我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1、机构设置学校为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成员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各学科的带头人。明确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定期交流,协商工作,共谋创新与发展的思路。为落实工作目

  1

  标,还在每个教研组设立信息化工作小组,其中教研组组长牵头,收集和提供素材,让熟悉电脑知识的老师先活跃起来,信息技术老师做指导,带动教研组其他老师。精细化管理,确保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落实。

  2、完善制度管理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非常详细的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每间专用教室、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西沃一体机,音箱终端和监控设施)机房、录播教室、以及校园电视台、网络控制中心、监控中心等的使用制度.信息技术中心管理人员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并及时做好维护和使用记录,每间教室的信息化设备落实到班级,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建立班级学生信息管理员制度,教师监督、学生管理,有力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二、学校重视加大投入硬(软)件上水平

  1、校园网络精心规划校园网络的布局,将学校的网络中心设在实验大楼的六楼,每栋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都分别设有分支中心.网络中心与各分支光钎互联,千兆主干线,百兆到桌面.实现了有线和无线网络的班班通,整个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园内线路布局合理、美观。三间计算机机房、功能室、录播教室、通用技术教室全部集中在实验楼(增能楼)五楼和六楼,校园广播电视台和监控中心设在办公大楼(培德楼)五楼.

  2、硬件建设近几年来,在自贡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教育局和学校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信息化基础硬件设备,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人手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80间教室全部配备了西沃55寸触控液晶教学一体机,教室内接入互联网,无线网络全覆盖,

  2

  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近三年,学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上加快步伐,建成了校园电视台、校园数字寻址广播系统、校园数字网络监控系统、录播(直播)教室、升级更换了校园广播系统音柱,实现了校园室内外广播同步与分离广播以及每间教室,每个年级或者每栋楼,每层楼的同步与分离。校园电视台也顺利开播,自创节目有”自贡一中校园新闻"(每两周一期),每周一到周五都有节目播出,“百家讲坛”、“原声影院"、“实验集锦”、“事实新闻"等.

  校园电视台在校园内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制作的节目也有极高的专业水平,今年选送的《高2017届远足活动》、《2015自贡一中招生宣传片》在四川省电教馆、四川省教育电视台举办的四川省第十一届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中获得金奖和最佳摄像奖。自办节目有《校园新闻》、《名师访谈》等.校园电视台充分发挥了我校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文化创新和引领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自录播教室建成以来,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以举行晒课活动、一师一优课为平台,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

  3、软件建设2016年学校的网站进行改版,合理规划网站栏目,设有学校概况校园动态党工建设教学园地教改科研艺体教育德育管理学生园地招生考试等栏目,有专人管理网站,并成立领导小组,对网站信息的发布进行全方位的知

  3

  道、监督和督促。分配给各部门、科室相应的信息发布权限,做到校内信息及时更新,做学校宣传的主阵地,做到家庭、社会、学校联系的纽带作用。

  学校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学校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新闻,能与社会和家长形成互动,有效推进学校的发展。

  三、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晒课、一师一优课、录像课、微课、微视频、课件、优秀教案等活动的评比。并取得了优异的奖项和名次,使广大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与教务处、教科室等部门相互协作,定期对教师进行办公软件、PPT、微课制作、音视频处理等软件的培训.学校也每年举行现代教育技术大赛,鼓励教师积极向学校资源平台提交课件资源。

  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信息技术课堂的实

  际,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课堂学生兴趣

  的培养,课堂环节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

  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

  画画、编程、制作网页、视频制作等等.根据这样

  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

  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中午开放

  时间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

  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4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我校的教育信息集散功能不强,服务器容量及配置较低,学生机房配置较低,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较少,教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同时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

  总之,学校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而且服好务.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逐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带动下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的水平!

  5

  

  

篇三: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政策推动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20和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它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土坪镇中心小学

  一、实施背景土坪镇中心小学占地18211.25平方米,建筑面积8460余平方米。辖区学生相对集中,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8名,教职工59名。学校功能室齐全,内部配置按照省规范化学校的标准配备。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农村学校是比较好的,现有一间微机室,能够满足每生一机上信息课。全校18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班班通,平均每三位教师一台电脑供备课使用。教师平时上课使用班班通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校园网、局域网,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学校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有利工作;多数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早在2011年,土坪镇中心小学的师生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经过多方筹资,学校购买了一部分台式电脑供部分懂技术的教师使用,学校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在2011—2016年的这几年中,土坪镇中心小学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

  1

  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

  (一)政策推动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二)现实需要土坪镇中心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二、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三、预期成果(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2

  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4、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教研活动。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3、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

  3

  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4、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学生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具备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四、工作过程(一)条件保障1、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每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信息中心(电教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2、完善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学校利用原有《土坪镇中心小学管理方案》、《评优方案》、《信息技术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具

  4

  体情况出台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朝纵深发展的制度。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

  (二)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1、稳步投入,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1)数字化校园硬件建设在学校领导和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数字化校园已渗透在办公及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家校互动等各个领域中。目前,我校已经接通百兆级光纤网络和建有校园网,并建有局域网和校园资源共享网,网络信息点接入所有教室和办公室,每个办公室和教学场所均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和资源共享。学校建设有单人单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可以同时容纳66名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和网络浏览。多媒体2套,有投影机、音响等多媒体设备,用于学校交流、教研和师生集体观后影视时使用。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满足教学的基本需求。平均每三位教师一台电脑,满足电子备课、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目前,学校已建有校园广播,以及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努力实现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新型数字化校园。(2)数字化校园网络资源建设校园网是学校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土坪镇中心小学校园网隶属于正安县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整个网站版面美观大方,色彩鲜明,

  5

  运行速度流畅。校园网从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角度设置了各种栏目,涵盖了学校站点、师生站点、资源站点和管理站点。各栏目内容丰富、真实、科学,与网站主题联系紧密,动态内容能实时更新。

  2、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普遍提高相结合和学用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经常派教师外出培训,主要是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培训结束回学校后组织教师参加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设备使用与维护等。通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3、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强化软件应用。现在,土坪镇中心小学教职工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和打开土小教师QQ群,查看学校各类通知公告、工作安排等,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校园网建成以后,学校强力推进校园网数字化办公,学校所有的会议通知、工作安排等全部通过校园网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办公效率。4、扬信息技术之帆,造就学校教育能手

  6

  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辛勤的耕耘换来的是累累硕果。土坪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在上级教育部门举办的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我校的刘永强、吴政、朱德维、饶伟等多位教师在市、县级教育部门举办的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和课件制作评比中荣获一、二、三等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中,我校教师付义芳获得国家级优课。

  五、体会与思考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土坪镇中心小学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更好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土坪镇中心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案例只是我县、我省教育信息化中的一个例子,推进教育信息化,必将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等质的飞跃,必将为学校发展撑起一片崭新的蓝天!

  7

  

  

篇四: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自贡一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

  教育信息化让中学教学插上“天使之翼”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中学校是盐都自贡的一所有九十八年办学历史的城市完全中学,位于自贡市城市中心,学校创立于1918年。前身为加拿大教会创办的“培德中学"和自贡市政府创办的“市立师范和市立中学”,198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查验收,确认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1月被四川省教厅批准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校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走进了真正的“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走向“创新型"教学发展的道路,这都时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它以丰富的语言、文字、动画演示、视频、音频等新颖独特的方式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我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1、机构设置学校为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成员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各学科的带头人。明确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定期交流,协商工作,共谋创新与发展的思路。为落实工作目标,还在每个教研组设立信息化工作小组,其中教研组组长牵头,收集和提供素材,让熟悉电脑知识

  1

  的老师先活跃起来,信息技术老师做指导,带动教研组其他老师。精细化管理,确保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落实。

  2、完善制度管理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非常详细的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每间专用教室、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西沃一体机,音箱终端和监控设施)机房、录播教室、以及校园电视台、网络控制中心、监控中心等的使用制度。信息技术中心管理人员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并及时做好维护和使用记录,每间教室的信息化设备落实到班级,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建立班级学生信息管理员制度,教师监督、学生管理,有力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二、学校重视加大投入硬(软)件上水平

  1、校园网络精心规划校园网络的布局,将学校的网络中心设在实验大楼的六楼,每栋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都分别设有分支中心.网络中心与各分支光钎互联,千兆主干线,百兆到桌面。实现了有线和无线网络的班班通,整个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园内线路布局合理、美观。三间计算机机房、功能室、录播教室、通用技术教室全部集中在实验楼(增能楼)五楼和六楼,校园广播电视台和监控中心设在办公大楼(培德楼)五楼。

  2、硬件建设近几年来,在自贡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教育局和学校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信息化基础硬件设备,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人手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80间教室全部配备了西沃55寸触控液晶教学一体机,教室内接入互联网,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近三年,学校在信息化硬件建设上加快步伐,建成了校园电视台、校园数字

  2

  寻址广播系统、校园数字网络监控系统、录播(直播)教室、升级更换了校园广播系统音柱,实现了校园室内外广播同步与分离广播以及每间教室,每个年级或者每栋楼,每层楼的同步与分离。校园电视台也顺利开播,自创节目有”自贡一中校园新闻”(每两周一期),每周一到周五都有节目播出,“百家讲坛”、“原声影院”、“实验集锦”、“事实新闻”等.

  校园电视台在校园内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师生好评,制作的节目也有极高的专业水平,今年选送的《高2017届远足活动》、《2015自贡一中招生宣传片》在四川省电教馆、四川省教育电视台举办的四川省第十一届中小学校园电视评选活动中获得金奖和最佳摄像奖.自办节目有《校园新闻》、《名师访谈》等。校园电视台充分发挥了我校在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推动文化创新和引领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自录播教室建成以来,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以举行晒课活动、一师一优课为平台,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

  3、软件建设2016年学校的网站进行改版,合理规划网站栏目,设有学校概况校园动态党工建设教学园地教改科研艺体教育德育管理学生园地招生考试等栏目,有专人管理网站,并成立领导小组,对网站信息的发布进行全方位的知道、监督和督促.分配给各部门、科室相应的信息

  3

  发布权限,做到校内信息及时更新,做学校宣传的主阵地,做到家庭、社会、学校联系的纽带作用。学校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学校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新闻,能与社会和家长形成互动,有效推进学校的发展.

  三、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晒课、一师一优课、录像课、微课、微视频、课件、优秀教案等活动的评比。并取得了优异的奖项和名次,使广大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与教务处、教科室等部门相互协作,定期对教师进行办公软件、PPT、微课制作、音视频处理等软件的培训。学校也每年举行现代教育技术大赛,鼓励教师积极向学校资源平台提交课件资源。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信息技术课堂的实际,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课堂学生兴趣

  的培养,课堂环节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编程、制作网页、视频制作等等。根据这样

  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中午开放时间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

  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4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我校的教育信息集散功能不强,服务器容量及配置较低,学生机房配置较低,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较少,教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同时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

  总之,学校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而且服好务.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三通两平台”建设,逐步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逐步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带动下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的水平!

  5

  

  

篇五: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滨河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文件精神,根据和顺县教科局信息化校园建设规划要求,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现将滨河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硬件设施滨河学校是一所新建校,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1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6548平方米,运动场地4284余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教职工71名,其中专职教师63名,学生1102名。硬件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硬件建设,逐年加大信息化教育的经费,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设备.1、校园网的接入2012年上级政府及教育部门为我校投入资金,实现了光纤进校园,宽带到桌面,并接入教育城域网,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均有网络终端模块,校园办公区域架设无线网络,实现了高速上网,达到了室室有接口,处处有信息。2、计算机网络教室学校配备有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每个教室配备了50台学生机和1台教师机,完全满足了全校3-6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及上机的要求.3、多媒体教室滨河校四轨,24个班级,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投影及电子白板,全面实现了班班通,班班通的创建促进了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

  合,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推进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程,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4、录播室2014年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投资14万余元,为学校建成了录播室,录播教室建成后,主要承担全校教师微课、精品课堂的录制、学科竞赛活动以及分年级专题活动的直播。录播教室的使用在具体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每年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中,我校有多位教师在国家、省、市优课评比中获得奖项.教师每年积极着手参与此项活动,录制典型课例和微课,完成了晒课任务。自动录播教室的使用有效的加快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全校教师深入开展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的提升了教学质量。5、教师笔记本2012年县教科局为全县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教师达到了人手一机,笔记本电脑主要用于教师教学、办公和学习,方便了教师开展工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能力,优化教育资源,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6、其它设施设备校园广播与音响系统采用电脑智能定时控制系统,能满足两课两操、课间音乐与校园广播的需求。学校安装了覆盖全校所有公共场所、安全通道监控摄像头,并和教育城域网互联,有效地保障了学校的安全。学校数字化设施设备的配置,校园网的接入,多媒体教室的建成,实现了“校校通”和“班班通”,“校校通”和“班班通"的实现为学校创建

  “人人通”数字化校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信息技术在各学科、全体教师中得到普遍化、常态化的应用。

  二、设备应用滨河学校每个教师在晋中教育网上都有自己的实名制网络空间(工作室),并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课堂教学和资源管理,都能熟练检索、下载、使用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都能灵活应用网络、电子邮件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所有教师都能完成市县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任务,90%以上的教师能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各种网络教学活动,90%以上的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学校3-6年级的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通过一周1节信息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能熟练使用多种信息化工具与同学、教师、专家交流,全面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班主任、学科教师与家长间为了方便,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有效地实现了校校、师师、师生、生生、家校的沟通。三、保障机制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处室主任、信息管理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数字化建设领导组.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应用技术支撑和应用考核,教研室负责教学研究、过程分析、经验总结,教导处负责课程设施、课堂延伸工作安排,总务处负责学校财产的数字化管理与检查。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了解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健全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信息化管理、信

  息化设施设备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支持部门的服务措施。有数字化校园的管理登记和使用维护记载。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加快信息化发展和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价机制。

  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要纳入年度预算,每年保证经费用于设备增置、设施的更新与维护、技术培训等的支出.制定专项经费投入方案,并建立保障机制,专款专用.

  建立健全数字化校园各项管理制度,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有切实可行的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健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价互动.

  四、具体措施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拓宽数字资源来源渠道,尽量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需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有效性,并做好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再利用,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创新力。2、优化学生信息化应用环境,有效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利用学校优越的条件积极开展校级或班级的信息化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初步形成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有效应用的运行机制,切实让信息化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得力助手。五、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全校教师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与学科的深度整合.利用信息化有效教育资源应用,建成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具有先进的教学理

  念,良好专业素质,扎实信息化运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及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注重在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中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效用,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创建“信息化学校”的各项指标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优势和有利条件,努力把滨河学校建设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先进学校.

  

  

篇六: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目前学校网站已有最近更新学校简介支部工作教育教学阳光办学特色办学学生园地和成绩荣誉等栏目这些栏目内容很充实信息更新快已成为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的场所学校行政管理的操作平台校务公开的窗口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纽带

  精品文档

  打造数字化校园,推动学校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工作典型案例

  2014年5月

  打造数字化校园,推动学校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工作典型案例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不可否认,当今学校的发展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近几年,我校倾力建设校园网,精心打造数字校园,着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的发展。

  几年来,我们围绕学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总体思路,本着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家校沟通服务”的宗旨,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一、加强硬件设备建设几年来,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调配下,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信息化设备的添置。现在学校基础设备齐全,有一间网络主控室,主干宽带10兆,一间备课间、一间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和办公室都由一个信息节点,覆盖整个校园。并给每位班主任教师和专用教室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方便老师备课、上课。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实现了日常教学多媒体化,实现了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二、健全管理、保障机制(1)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为了确保我校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开展,我们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由中层领导、年组长和信息技术教师担任。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信息化推进工作,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推进方案,以期达到“建网、建库、建队伍、建数字校园”的规划目标。正是有了工作小组的正确决策和指导,我校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得以贯彻落实。(2)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校从实际出发,健全了教育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信息化各项管理制度,修订了《微机室管理使用制度》、《网络控制室管理和使用制度》、《多功能教室使用和检查制度》等十多项。各专用教室、多媒体教室都做到了制度上墙。

  学校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对所有信息化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平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增强负责人的责任意识。目前所有机器均性能良好,使用正常。各类设备都落实责任人。计算机室、网络控制室、多功能教室等设备都有专人负责。教师用计算机管理规范,每人都与学校签定了相关责任书;普通教室计算机管理也是管理规范,每位任课老师使用计算机都要有记录,计算机保管责任到人,同时加强对班级学生信息管理员的培训与指导。

  (3)重视软件管理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先后购买了大量学科资源。平时注意资料的收集、整理。目前正在着手准备建设集资源共建共享、学科信息发布、交互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各学科、多层次的学科资源网,目的是构建一个“学教并重”、“建用并举”的交互式资源建设和应用环境,积极建设有特色的教育资源,为教学设计、学科教学提供优质资源支持。现在我们在财务、人事、学籍等工作上都推行使用软件来进行管理。(4)以学校网站为平台我们学校的网站也在今年进行了全新的改版,不仅设计更富有朝气,栏目也更完整,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目前学校网站已有最近更新、学校简介、支部工作、教育教学、阳光办学、特色办学、学生园地和成绩荣誉等栏目,这些栏目内容很充实,信息更新快,已成为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的场所、学校行政管理的操作平台、校务公开的窗口、学校对外宣传的主阵地、学校、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家庭、社会密切联系的纽带。学校网站建设及维护由专人负责,并成立领导小组,对网站信息发布进行

  全方位指导、监督和督促,使该网站面向社会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信息发布服务,网站信息更新及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三、注重教师的发展(1)加强教师培训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自2008年以来至今,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培训,如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培训;办公自动化软件培训,演示文稿制作,课件制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等。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绝大部分老师都能熟练运用多种软件,有95%以上的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上网下载和自己制作一些PPT,来配合这些课件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培养,一有机会就会派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同时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培训。(2)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学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会等教研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老师们的学科整合意识增强了,教学水平也有了提高。四、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学校重视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成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运用所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电子作品,并积极参加中小学电子作品竞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内容。

  4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校已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依托教育信息化,将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引向深入,我们会继续深入学习,大胆实践,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质量和水平,为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2014年5月

  5欢迎。下载

  

  

篇七: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典型案例

  “班班通”走进我的语文课堂

  青山中心小学教师

  宋顺红

  2015年11月26日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班班通”走进我的语文课堂

  青山中心小学

  宋顺红

  近年来,金寨县围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大力开展教育信

  息化建设。在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网络校校通”工

  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网络班班通”工程,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

  城乡共享,有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金寨县青山中心小学是一所深处大别山腹地的乡村小学,截止到

  2015年8月,校本部12个教学班以及所属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都安

  装了“班班通”设备,开通了网络。经过县教育局和学校两级组织的

  专项培训,全体教师学会了“班班通”设备的操作方法。“班班通”

  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有效构建高

  效课堂,起到了良好作用。

  我身为青山中心小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并掌握了“班班

  通”设备的一些应用技巧,下面我将结合语文教学,与大家做一些交

  流和探讨。

  2014年春学期,学校安排我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我上的是《大

  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

  23课。文章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

  人情景。教学时,为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我为同学们播

  放了祖海演唱的《为了谁》。

  在上课之前,我登录网络,搜索这首歌的演唱视频,利用“PP

  加速器”软件进行下载,得到一个flv格式的视频文件,然后导入“格

  式工厂”软件转换成avi(wmv或mp4也可以)格式的视频文件。我把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视频文件做到了PPT课件里,设置为单击播放。上课时,我利用“班班通”设备顺利播放了《为了谁》这首歌,歌声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为迅速走向文本,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教学环节进行到“再读课文,感悟情感”时,我首先播放一段相关视频,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课文的背景,人民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的场景和英勇无畏、奋力抗洪抢险的场面,给学生一种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学生思想的震撼,唤起内心的情感。

  这段视频我同样采用了先下载,再转换格式的方法,不同的是我利用了视频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了必要的剪辑,只保留原视频文件的一部分。

  在学习2-5自然段时,师生交流,找出令人感动的句子。为了便于交流和朗读,我用PPT做了一些课件,这些课件展示课文重点语句,简洁明了,好认、好读、好交流,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激发情感起到了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作用。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难点是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我准备了几幅真实的照片进行展示,画面逼真,形象鲜明,给人视觉一种强烈的冲击,强化了学生对人民解放军就是人民的大救星的认识,升华了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崇敬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情。再比如,我在执教五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时,充分运用“班班

  通”设备,灵活利用网络资源和“班班通”一体机装配的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我依托网络现成资源——电视纪录片《大黄山》作为本课情境激趣、引入课题的切入点,网络视频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美景产生直观感知,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对黄山奇松充满向往和期待。

  在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进一步体会黄山松树的千姿百态的教学过程中,我多次点击畅言软件为我们设计的课程资源,既有文字说明,又有图片展示,既有音频文件,又有视频资料,内容丰富,方便实用。

  有人说:“‘班班通’进课堂,它为老师帮大忙。“是的,自从学校有了“班班通”设备,“班班通”走进了我的语文课堂,让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更加高效。课堂活跃了,学生乐学了,似乎课堂焕发出灿烂的光芒。学校其他老师在课堂上也熟练地运用画板,调用网络视频资源,生动形象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班班通”走进了乡村小学的课堂,我们引领着学生们在美妙神奇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遨游,让我们的农村娃娃也能一览天下而成英才。“班班通”走进了乡村小学的课堂,必将不断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推进农村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农村教育开辟新的天地。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篇八: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界河中学教化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滕州市界河镇界河中学是一全部着60余年历史的老校,为我市基础教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以突飞猛进的态势进入农村教化教学领域,2000—2015年的十五年间,滕州市界河中学教化信息化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果。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化信息化示范校作为学校特色建设,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为深化贯彻教化部《教化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山东省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和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化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化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育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探讨为突破口,亲密结合我校的教化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化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养教化,促进教化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化的现代化。

  -1-/7

  (二)现实须要界河中学自1999年起配备了微机室,经过十多年的更新换代,现有位是教室3口,老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各班级和各功能室均配置了多媒体,校内网络100M接入。2013年我校通过了枣庄市信息化校内验收,2015年我校又被枣庄市教化局验收为信息化校内示范校。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日,如何保持学校的教化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单纯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意教化的需求,教化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化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特别重视校内信息化的建设。二、主要目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全部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实现校内信息化、无纸化,扎实实施学校教化现代化,最终实现教化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教化管理、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时代新的学校教化。三、预期成果(一)加强基础设施和管理平台建设,构建信息网络。1、不断完善基础建设:一方面建设和完善学校校内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购置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硬件设施,建设好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实现校内网络班班通。2、加强软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学校的门户网站,刚好

  -2-/7

  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服务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建设校内办公允台、教学和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网上办公和供应多种信息服务。

  3、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将学校校内文化建设、学校课程以及其他教化教学内容整合到数字化校内平台的建设中,逐步深化和渗透网络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提高教化、教学、教研的效益,造就一批创新型的老师。

  1、逐步实现老师办公自动化。以娴熟运用校内网教学、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和开展教科研活动。

  2、以学校为基地,在老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协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老师的信息素养及实力。促进老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老师的实力,为深化开展信息技术教化奠定基础。

  3、科研先导,开展教改试验探讨,努力探究信息化环境下教化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究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化新模式的探讨,主动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和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联动的试点探讨。

  4、寻求教化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究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试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化资源的基础上,依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

  -3-/7

  “自创课件、网上下载和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化教学资源库。

  5、在教化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阔老师要形成主动学习现代教化思想和现代教化理论的氛围,培育一支驾驭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化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化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老师群体。

  (三)通过数字化的校内的应用,培育一群富有信息素养和新型学习方式的学生。

  1、利用数字信息化教化,加强学生道德文化建设力度: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道德文化教化,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激励学生远离网络嬉戏。

  2、加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实力:指导学生通过博客,校内网站等平台,利用信息课程的教化契机,培育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的实力。

  3、通过开展爱好小组,主动参与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工作过程(一)思路方法校内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校内网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化活动进行数字化整合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是:以创建“枣庄市信息化校内示范校”建设为抓手,以增设“数字化校内平台”为起点,进一步提高学

  -4-/7

  校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水平和信息化综合服务实力,主动参和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强化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的事业发展供应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条件和服务保障。

  依据我校办学设施薄弱的基本状况,学校着重信息化基础建设,主要做了三件事:在市教化信息中心的帮助下配置了数字化校内平台,我们组织有信息技术专长的老师设计制作并开通学校网站,整理搭配了学校服务器组建教学资源库。

  (二)工作流程依据学校校内信息化建设安排,学校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用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运维和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学校成立示范校校内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详细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工作。1.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首先对现有网络进行摸底,对缺少的硬件报教化局进行政府选购,对学校校内网络请专家进行论证,并设计整改方案。2012—2014年底,学校完成了校内网络光线互通,校内信息化硬件全部安装到位,校内内监控设施同时安装完毕。2.校内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学校在教化局电教信息化中心的帮助下购置并安装了先智数字化校内平台,学校自己开发并搭建了校内办公允台、信息化网上报修平台和干部工作日志平台,这些平台服务于学校日常教化教学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维护。

  

篇九: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附件4

  案例负责人信息

  毕节市(州)

  姓名

  年龄

  所学专业

  案例成员情况

  毕业时间姓名杨超严光利

  胡天星37

  汉语言文学教育1999.07职称一级教师一级教师

  (复兴小学)

  大方县(区)

  学校(公章)2017年3月25日

  工作单位复兴小学任教学科

  数学

  学历

  本科任教学段

  小学

  职称一级教师

  民族

  汉族

  参加工作时间性别男男

  1999.09年龄

  3228

  职务

  校长

  学历

  职务

  本科教导主任

  本科教师

  案例名称

  复兴小学努力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

  案例类型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4、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5、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页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科研活动。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3、科研先导,开展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联动的试点研究。4、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5、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1

  问题情境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问题性质

  解决办法

  技术方案

  1、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具备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2、完善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3、稳步投入,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利用原有《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信息技术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具体情况出台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朝纵深发展的制度。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分析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法和学法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四、教学过程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1、复习1-6的乘法口诀:2、情境引入:

  2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一、二句口诀。2、合作交流(1)学生小组活动。(2)学生小组汇报:①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②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③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篇十: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教育精选-

  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章海龙

  一、实施背景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0多名,教职工56名。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城区学校是比较好的,教师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习惯,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效率。学校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实现了及时、快捷联络,为工作提供便利;各班级也建立了QQ群、微信群,教师及时把信息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的情况。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一)政策推动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

  可编辑

  -教育精选-

  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政策上的推动。

  (二)现实需要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学校要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二、主要目标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三、预期成果(一)资源网建设目标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教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可编辑

  -教育精选-

  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教研活动。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3.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4.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可编辑

  -教育精选-

  (三)学生信息技术培养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具备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四、工作过程(一)条件保障1.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每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2.完善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二)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1.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建设一支技术精湛、教学能力强,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为此,学校坚持骨干培训、

  可编辑

  -教育精选-

  普遍提高相结合和学用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适应信息化的教师队伍。

  学校经常派教师外出培训,主要是更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管理理念,培训结束回学校后组织教师参加进行信息技术普及性培训,如课件制作培训、班班通设备使用与维护等。通过整体规划、全员参与、分层递进的培训,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扬信息技术之帆,造就学校教育能手教育信息化,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次革命,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五、体会与思考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黑泉镇中心小学将继续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努力创建出更好的数字化网络环境,全方位、高水平实现数字化学习、教学和管理,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可编辑

  

  

篇十一: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我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基础环境学校早在2001年就开始组建校园网并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随着2004年新校的建立和使用,校园网进行了彻底的更新换代,每间教室,每个办公室都连接到了互联网,为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完善的硬件保障。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网络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网络设计详细规划,构建了一个松散耦合的分布式应用体系,为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提供全面的服务。网络采用了网通的百兆专线出口,骨干网采用千兆光纤传输,办公室与教室实现了百兆到桌面.在教学应用方面学校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基础,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重点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每间教室都配备了

  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学校建立了数字化录播教室,实现课堂全过程、全场景的无人值守自动录制,以及视频的编辑分享.建立的电子阅览室、信息技术教室、探究实验室、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系统等一系列硬件平台。网络中心部署了十多台服务器,为全校师生提供办公管理平台、教学服务平台、心理咨询、网络科技馆、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视频监控、网络教研、上网行为监控、流量控制等功能。

  二、监督管理,保障信息安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师日常办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对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网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保证网络正常运行,我们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每天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技术处理.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且做好网络的规划,我校根据学校的情况将网络划分为三大部分,教学区、办公区、微机教室。通过合理的VLAN划分以及流量限制,行为管理等措施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刚开始,如何有效地控制网络的合理使用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专业的行为管理软件过于昂贵,很多免费软件不适合学校现有的网络情况,后来我们采用了一款国产免费行为管理软件Panabit解决了这个问题。只需要一台配置不很高的计算机,三块网卡即可。首先根据不同的部分划分了三个IP

  群组,每一个群组将会赋予相同的策略,从而完成管理。首先,我们根据不同群组特点,利用“自定义协议组"

  的功能定义需要禁止、限制或放行的各类网络协议集合。比如上班时间禁止网络购物、禁止网络游戏、对于学生微机课限制网络聊天等等。

  然后,我们利用“策略管理”来进行“流量控制"、“连接控制”和“HTTP控制”。我们利用“策略管理"中的“数据通道”功能可以限制预留或者保证某些对象的可用带宽。通过“流量控制”指定不同群组的具体应用的流量策略。然后设置策略调度,也就是给策略一个发生作用的时间段。这样一条完整的流量控制策略就设置完成。通过这些不同的策略搭配可以有效的控制网络中访问行为,实现校园的上网管理。另外利用Panabit强大的日志记录功能,可以讲每次访问互联网的各种程序行为记录到专门的日志服务器,以便需要时查询。利用Panabit的统计功能,我们可以监控到网络的各种数据传输统计,便于我们分析网络的应用情况分布,便于及时发现部分网络问题,方便网络的管理。

  三、提高应用水平,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1、我们坚持以平台为依托,以培训为先导,使老师们对各种应用平台由了解到熟悉,由熟悉到应用,不断的提高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各种应用培训是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纽带,我们从信息技术基础开始,包含了教

  学应用的各个方面,从计算机等级考试、英特尔未来教育等等专业培训,到学校组织的各种软件和教学平台的专项培训,平均每学期进行一次全员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调动了广大教师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为教学教研提供有效支持。结合学校情况,为各教研组和教师提供了资源共享平台,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制学案等教学资源并共享到资源平台,教师将自己上课时用的资源、课件、视频等分享到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与学校自建的资源库、科技、电子图书馆行成了有效教学资源支持平台,为教师的备课、教研和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校还建立了自己的在线备课授课系统,系统选用了成熟免费课程管理系统Claroline(课廊).Claroline是“ClassRoomOnline”的缩写,它是一个开源的Web课程管理系统,由比利时鲁文大学开发,它有八年多发展史,并获得多个奖项。它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的、易操作的在线学习和课程管理系统,它特别强调合作性学习活动的管理,课廊包括在线课程管理、学员管理、课程讨论、作业、小组学习、测试评估、进度状态跟踪等典型LCMS(在线学习与课程管理系统)的几乎所有功能。课廊的设计最初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合作性学习系统,所以它安排了学习小组、班级、协作

  资源(wiki)等内容,为合作性学习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也适合于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管理上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可以方便地实施“因材施教”。课廊相比其实几个课程管理系统,最大的特色在于“学习路径”,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把素材按照不同的顺序组织成不同的路径,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按照不同的路径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而且本系统操作简单,构架合理,运行速度快,并且是一个自由软件可以免费获得。利用教师账号登录系统后,在面板中单击“新建课程”按钮,在创建课程页面输入新课程的相关信息。确认后,一个拥有计划安排、讲义材料、课程论坛、聊天答疑等管理功能的新网站就建成了.登录后,就可以按照需要添加先前准备好的课程素材了,如课程简介、课程计划、课程讲义、练习、作业等。还可以建立“学习路径",它本身没有任何题目和教学内容,它只是把“课程讲义"、“课程练习”和“作业”里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学习.比如必须先学完“文字的设置"后,才能去做“字体的练习”,最后才能去学“超链接”。这对于循序渐进的学习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知识间的联系,还可以做到“边学边练”,从而避免了学生被埋在素材堆里不知所措的情况。相对于传统教学,我们还可以利用“学习讨论”、“学习小组”、“聊天答疑”、“协作资源"等功能,充分体现网络优

  势和体现合作性活动.除了教学活动,利用本平台也可完成网络备课活动.

  3、利用网络的优势和便利,展示优秀教师风采。为了突出优秀教师的带头引领作用,我们专门建立了滨州一中三名教师工作室网站.将其教学经验、管理经验、教案、学案、课件、检测题、课堂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上传至个人空间与广大师生分享。

  四、拓展数字服务,丰富资源支撑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通信便利,建立了学校、年级部和部分学科QQ群,方便信息的沟通与联系。班主任都加入了学校的飞信平台,及时地传递学校的管理信息,促进了学校管理。

  为丰富教学资源,学校定制了中学学科网网校通、中学学科网e卷通、第二教育资源网、校视通等校外资源网站,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的教科研工作。

  学校大力推进滨州市数字化教育应用服务平台的应用。为此,学校组织260多名一线教师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使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平台的建设和使用。通过其建立网上教育资源库的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享用,使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章节都有可供教师参考利用的资源,

  让教师从低层次、低效率的备课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教学设计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今后将继续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探索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有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真正使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助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均衡教育发展,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篇十二: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速教师专业发展

  ——陈仓区虢镇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总结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教育信息化便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教

  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潮流。随着互联网+教育和教育信息化2.0的蓬勃发展,各种技术手段为学校提供了更优的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为教育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实施纲要,到2022

  年,信息技术应用要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儿童数字校园建设,全体学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加教育大平台。作为学校教师,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掌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是跟上教育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弥补传统教学不足,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就应勇于挑战,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实现自身专业教育水平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推

  进,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和学校的不懈努力下,学校52个教学班实现了电子白板全覆盖,建成标准化计算机教室4个,152名教师办公实现了人手一机,100兆光纤接入,学校先后建成虢镇小学网站、虢镇小学

  公众号,校园电视台,购置配备摄像机、高清相机、移动式投影,改造校园网络广播系统,学校在硬件配备上达到了省级双高双普验收指标。学校在加

  1

  大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一支信息技术精湛、操作熟练、素质过硬的信息教师队伍。

  二、建立虢镇小学三级三类信息化管理体系(一)规范管理层级,落实管理责任,强化协同发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学校信息办主要负责、教研组具体落实的三级推进体系,为了使硬件设备使用落到实处,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益,学校信息办与教务处联动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展评,信息技术示范引领活动,让信息技术日常管理和教师教学需要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二)制定完善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学校总体目标

  1.以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教学过

  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到各学科的学习中,促进新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

  2.建立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开放式学科教与学的学习体系,提高教

  师自身的现代化教育意识,提升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网上学习、媒体支持下的自主探索型学习、协作学习等),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3.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模式(网上资源应

  用与开发,体现学生主体价值原则,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新的教的模式,学的模式,校园信息化管理模式等)。

  三、任务驱动,实施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信息技术主要指标学校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规划落实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五项行动任务,促进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提高

  2

  教师掌握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信息的能力,发展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1.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就如同教师使用黑板和

  粉笔,学生使用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既应用于教师的教,进而应用于学生的学,在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达到多种教学媒体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根据教育技术理论,以系统

  的观点综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使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的与学科教学整合,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认

  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理论为指导,改善传授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加强指导性教学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开发和管理各种教学资源,创建信息化教

  学环境,使学生在各学科教学中运用网上教学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教师进行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教学的能力。

  5.研究如何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网上丰富而优质的资

  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使信息技术的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四、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丰富教师备课资源。传统的备课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资料→教案→黑板→学生→笔记→考试卷子→分数评定”的“生产流水线”。教师在这条“生产流水线”上辛勤地操作,学生在这条“生产流水线”上苦苦的挣扎。长期以来,老师的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言堂严重束缚了教学的发展。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学生往往和教师拥有着同样的信息资源,有时甚

  3

  至因为学生的视角独特而使问题的答案更接近本质,如果教师备课时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借助网络等现代媒体参与备课,那么课堂的空间将会开掘延展得更加深广,教学效果将会最佳化。学校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摒弃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而是备课组老师们根据个人掌握的信息资源和查阅的资源,进行集体研讨,对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取舍,结合课程标准,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适当拓展,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先进多媒体技术,新闻、资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师之间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让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视野,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学校先后邀请鸿合白板厂家技术员深入学校对白板使用对全体老师进培训,安排信息技术老师向全体教师培训如何利用问卷星开发设计校本研修的内容,如设计制作问卷调查、开发在线知识测试,进行数据分析汇总,以及二维码的推送技巧。学校向老师们推荐网易公开课、网

  

篇十三: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典型案例

  班班通”走进我的语文课堂

  青山中心小学教师宋顺红

  2015年11月26日

  “班班通”走进我的语文课堂

  青山中心小学宋顺红

  近年来,金寨县围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网络校校通”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网络班班通”工程,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有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金寨县青山中心小学是一所深处大别山腹地的乡村小学,截止到2015年8月,校本部12个教学班以及所属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开通了网络。经过县教育局和学校两级组织的专项培训,全体教师学会了“班班通”设备的操作方法。“班班通”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有效构建高效课堂,起到了良好作用。

  我身为青山中心小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并掌握了“班班通”设备的一些应用技巧,下面我将结合语文教学,与大家做一些交

  流和探讨2014年春学期,学校安排我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我上的是《大江

  保卫战》,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3课。文章真实地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教学

  时,为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我为同学们播放了祖海演唱的《为了谁》。

  在上课之前,我登录网络,搜索这首歌的演唱视频,利用“PP加速器”软件进行下载,得到一个flv格式的视频文件,然后导入“格式工厂”软件转换成avi(wmv或mp4也可以)格式的视频文件。我把视频文件做到了PPT课件里,设置为单击播放。上课时,我利用“班班通”设备顺利播放了《为了谁》这首歌,歌声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为迅速走向文本,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教学环节进行到“再读课文,感悟情感”时,我首先播放一段相关视频,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课文的背景,人民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的场景和英勇无畏、奋力抗洪抢险的场面,给学生一种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学生思想的震撼,唤起内心的情感。

  这段视频我同样采用了先下载,再转换格式的方法,不同的是我利用了视频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了必要的剪辑,只保留原视频文件的一部分。

  在学习2-5自然段时,师生交流,找出令人感动的句子。为了便于交流和朗读,我用PPT做了一些课件,这些课件展示课文重点语句,简洁明了,好认、好读、好交流,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深印象、激发情感起到了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作用。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难点是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形象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我准备了几幅真实的照片进行展示,画面逼真,形象鲜明,给人视觉一种强烈的冲击,强化了学生对人民解放军就是人民的大救星的认

  识,升华了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崇敬之情。再比如,我在执教五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时,充分运用“班班通”

  设备,灵活利用网络资源和“班班通”一体机装配的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我依托网络现成资源——电视纪录片《大黄山》作为本课情境激趣、引入课题的切入点,网络视频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美景产生直观感知,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对黄山奇松充满向往和期待。

  在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进一步体会黄山松树的千姿百态的教学过程中,我多次点击畅言软件为我们设计的课程资源,既有文字说明,又有图片展示,既有音频文件,又有视频资料,内容丰富,方便实用。

  有人说:“'班班通’进课堂,它为老师帮大忙

  

  

篇十四: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附件2-5

  区域或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项目说明及报送要求

  基于广东省信息化教学应用与推广的总体思路,抓住某一切入点,提炼本区域或本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一、内容说明1.区域或学校围绕信息化融合创新的基本理念,围绕本区或本校在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或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融合创新、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比如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优质创新发展总体行动及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停课不停学、机器人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学、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数字创作、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等具体行动的举措、做法、方法、经验提炼案例。2.区域案例侧重于在课程目标、育人方向、课堂教学、教学治理与评价上落实新学校、新教师、新治理、新评价等整体的设计和实施,学校案例侧重于新课程、新课堂、新学生、新家长等的具体落地和实施过程。3.区域或学校案例突出问题的解决性,强调场情境性、故事性和创新性。二、活动对象全省各级教育部门,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及特殊教育

  学校。三、格式要求推荐案例按照“1+1+N”案例包模式提交。具体为:1份文字材料。即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或多个问

  题,结合实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或工作机制,围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创新之处及下一步发展的打算等内容进行撰写。以讲故事的体例、以第三人称视角撰写,注重可读性。字数控制在5000字左右为宜。

  1个故事视频。能够展现信息化应用过程与成果的视频短片/数字故事。要求主题突出、时长合理,以师生应用的画面为主。运用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方式,讲述该案例的形成过程及效果。主题集中,重点突出,画面真实,注重叙事性;解说准确,视频清晰,音乐优美,剪辑流畅。视频总长度不超过10分钟,容量大小不超过500MB。

  N个支撑成果的材料。用于补充、说明、解释、拓展文字材料的内容,格式不限。能够解释说明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有力措施、阶段性成果,技术支持条件(方案),实施推进的工作方案,研究报告等,原则上不鼓励课例、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荣誉证书照片等。

  以上材料,格式可参考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示范网站(http://dx.eduyun.cn/)中的部分优质案例材料,力求提升案例材料整体的逻辑性和可读性,材料总容量大小不超过700MB。

  四、报送材料清单

  1.作品登记表,PDF格式(签名并盖章扫描后提交);2.案例描述文字材料,WORD格式;3.数字故事视频,文件格式为MP4(H.264编码格式);4.支撑材料,分类保存在“支撑材料”文件夹中。以上文件名请以第一作者+标题+区域/学校典型案例命名。具体的报送清单以平台要求上传的模板为准。五、推荐数量以地市统一推荐,每地市推荐区域典型案例原则上10个以内,其中学校典型案例5个;珠三角地区总数可增加3个;含有数字教材应用试点区的地市,每个试点区可增加3个。省直属学校原则上推荐1个案例。

  六、作品登记表

  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登记表

  典型案例名称

  所在市、区报送单位

  (加盖公章)

  负责人信息姓名

  广东省市区(县)

  职务

  联系电话

  联络员信息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申报类别

  案例主题

  区域□

  学校□

  (提炼出本案例所体现的关键理念与方

  法,500字以内)

  案例简介

  (简要介绍教学设计思路等内容,500字以内)

  亮点特色

  (简要说明案例的亮点特色,可以从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需要体现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特点,500字以内)

  (简要说明关于开展本案例教学的推进方法策略与经验总结,500左右)

  推进方法与经验

  共享声明出版说明

  原创声明

  如果该案例获奖,是否愿意在广东省教育

  “双融双创”智慧共享社区

  (https://srsc.gdedu.gov.cn/)共享使用?

  □愿意

  □不愿意

  如果该案例获奖,是否愿意统一制成集锦

  出版?

  □愿意

  □不愿意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典型案例

  《

  》是本单位、学校所取得的真实

  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参赛作品

  中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的作品成果。负责人对该案例实践经验作出重

  要贡献,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我单位、

  学校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负责人

  承担。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七、评价指标

  (一)区域典型案例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指标描述

  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和区域教

  育发展与改革的总体目标,制定教育信

  息化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保障制度,规划制度

  积极探索广东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5分)

  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和推进区域

  教育发展与改革,体现较强的教育信息

  化领导力和执行力。

  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健全管理部门、

  业务部门、技术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

  理念与组织协调制定了激励学校和教师广泛参与信息

  规划(5分)化应用的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区域学校

  (15分)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全面推

  进信息化工作。

  初步形成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体

  制机制,在教育信息化资金筹措、建设

  运营维护、资源服务、教学应用等方面

  机制保障出实招、破难题、建机制,形成良好的

  (5分)政策环境。制定了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价

  体系及评价工作程序,并纳入学校教育

  督导中,定期开展区域内学校信息化进

  展评价。

  通过信息化应用提高师生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管理

  质量提升精准化水平,支撑或引领了教育理念、

  (25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现代

  化。解决教育发展难题的措施有针对

  性,对教育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作用。成效与示

  利用互联网共享区域内外优质学校和范

  优秀教师资源,促进教育机会、过程和(60分)教育公平

  结果的公平,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可持续(25分)

  发展机制,教师、学生、家长普遍有获

  得感。

  形成了可推广的区域信息化推进经验,示范辐射

  具有示范辐射作用,而且有成功的示范(10分)

  输出实践。

  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方式变革、构建网

  络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从服务课堂学

  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全民特色与创

  特色创新终身学习、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育治新

  (15分)理现代化等某方面具有区域鲜明特色,(15分)

  在信息化推进中创造性地解决当地教

  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初步形成创新

  的机制和模式,具有引领作用。

  格式规范

  文字材料层次结构清晰,具备内容导

  (10分)

  图、正文、专家点评三个要素,主题突

  出,可读性较强;视频画面真实,配音清晰,流畅精美,短小精悍;支撑材料全面,质量高,可参考性强。

  (二)学校典型案例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指标描述

  根据“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

  和学校办学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

  规划制度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保障制度,推

  (5分)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家校沟通、

  师生生活方面的深度融合,促进师生的

  全面发展,体现较强的信息化领导力。

  健全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

  养的常态机制;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增

  理念与

  强互联网教育的意识,引导教师和学生

  规划队伍建设依托网络空间和开放教育资源开展教与

  (15分)(5分)学活动;建立信息化校本运维与保障队

  伍,组织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活动,鼓

  励教师建立跨校际的网络研修共同体,

  实现网络研修常态化。

  有激励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校本教

  育资源生成实践、信息化教学融合应用评价激励

  创新和设施运行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将(5分)

  其作为“评优推先”的重要依据。确立了

  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管理的责任制,并能

  分解到部门,有专人负责,纳入年度考

  核中。

  应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学校的办学条

  件、师资水平与治理水平,实现“经常

  用”、“人人用”,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整体发展评价方式、家校协同教育、管理模式等

  (25分)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

  作用,产生真实的效益,得到师生的欢

  迎,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教师、学

  成效与示范(60分)

  质量提升

  生、家长普遍有获得感。教师常态化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课堂深度变革,推进课堂信息化教学全面普及与课程开发;学生学习内驱

  (25分)力、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师

  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显著提

  高,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与改

  示范辐射革取得显著成效,带动周边学校的教育

  (10分)信息化,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而且有成

  功的示范输出实践。

  应用案例有本地区的鲜明特色,或体现特色与创

  特色创新本学校独特办学理念,信息化能够支撑新

  (15分)学校特色发展,在服务育人全过程、课(15分)

  程与基础环境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师专

  格式规范(10分)

  业发展、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停课不停学”、泛在学习、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某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具有引领作用。文字材料层次结构清晰,具备内容导图、正文、专家点评三个要素,主题突出,可读性较强;视频画面真实,配音清晰,流畅精美,短小精悍;支撑材料全面,质量高,可参考性强。

  

  

篇十五: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学校信息化应用案例

  人民路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安庆市人民路小学是安庆市一所省重点小学,近几年来以教育科研为引领,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进展,信息技术已真正融入了教师日常学习、工作中,并成为学校课堂改革和办学水平提升重要推手网络信息点:遍布校园教育、教学、管理各个领域,具有千兆核心,千兆骨干,百兆到桌机交换能力,教学区还实现高密度宽带无线网络全面覆盖,满足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需求云课堂网络机房、数码钢琴教室、数字校园移动终端等一系列数字化设施为全面开展数字化校园应用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本着解决实际问题,方便教育教学及管理出发点,积极开展多网融合应用实践,实现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智能广播网、闭路电视网、电话通讯网和安全监控网应用整合,取得了一系列校园数字化应用成果学校短信系统:智能化为每位教师送上交通信息温情短信提示图书馆:学校配备智能刷卡系统,学生通过刷卡借阅图书馆各类书籍,图书管理员可以轻松通过系统查看到该生什么时候借阅图书,什么时候归还图书;管理员还可以通过系统统计表看到本月哪些班级借了多少图书以及新购了多少图书等相关信息监控系统:信息化应用融入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从学校保安员工作应用就可见一斑;当前安全管理是学校头等大事,学校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学校信息化建设案例我校于2010年11月异地新建,2011年9月1日正式启用学校占地47亩,建筑面积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70名,教职工63名300米跑道塑胶操场,功能室齐全,内部配置按照省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学校信息化建设在当时全县是比较好,我们有一个微机室,能够满足最大班额

  每生一机上信息课全校24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电子白板,每位教师一台电脑供备课使用教师平时上课使用电子白板已经成为习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容量和效率我们学校还配有一个自动录播室,有什么活动我们可以全校各班级进行现场直播我们建立了校园网,能够达到资源共享和电信公司联合建立了家校平台,学校有什么信息及时发布到平台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情况虽然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我校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是还有一些方面不足,比如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能力不足,各项规章制度不够规范,所以我校下一步做出以下打算:加强资源建设,提高应用质量1.加强校本资源库建设一是从学校教育信息库、课件素材库、勃利朝小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一、深化认识,科学规划,努力构筑现代化管理体系1、构建三个层面管理体系为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学校制订了三大管理制度:即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日常管理办法,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正常运转同时,还配套了多媒体教室使用登记、软件使用记录、各专用室使用制度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推进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有对应工作计划,成立过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校长为组长,信息专职教师具体分管,成员包括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及相关人员规划明确、网络建立保障了信息工作有序推进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显示出了无及拟比优势因此,我们在校园网络建设方面,率先完成了6兆INTERNET宽带接入,并以中心机房为中心,建立各部门、各年级等室联网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内所有电脑实现较为高速上网,为教师们获取教育信息提供了快速、便

  捷条件此外,坚持充分发挥硬件设备为教育工作服务,增加扩充了教育基地和设施,学校现有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计算机1台,多功能视频展示平台;电子备课室拥有计算机8台,供教师备课,培训各班均已配置29英寸电视这些现代教育装备配置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5、合理配置基础资源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驱动案例我校我校位于城乡结合处,按照标准规定配备了信息化建设应具备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师办公达到人手一机,按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节,从而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具有应用信息化意识,能够在教学评优等活动中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培训,教师具备制作一般性教学课件能力,一线教师全部具备熟练制作应用ppt作为最常见教学课件;一部分教师具备了资源整合能力学校重视校园网络硬件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校园网络,拥有计算机网络中心1个、1个设备完善机房,班级教室均配置多媒体设备如何更有效管理及使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是摆在面前一个问题在办公应用中校园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等还比较欠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有待加强我认为学校要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管理及应用策略研究,以更有效地建设好教学资源,使其在质量,效益,应用等方面有更强保证,并充分发挥优势,促进教学效果优化目前我们主要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及实践,探索网络环境下开发、建设教育教学资源途径及方法,形成优秀教学资源库以资源库为依托切实开展信息技术及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校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围绕一个中心即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学校成立了学校信息化推进工作

  小组,引导各位教师对学校信息化设备、师资及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等软硬件进行了解及分析,制订了《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意见》和年度工作目标经过学习及研讨,全校上下达成共识:即“以信息

  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学校各项工作都要及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水平目标二是开发两大平台学生在线学**台在学校自主开发“学生在线作业平台”基础上,建设以“微课程”为代表学习资源库,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将在线作业平台彻底转变为在线学**台,实现“课堂翻转”学校办公管理平台将学校公文转发、通知通告、等日常工作全面实施网上申请、批复、流转,以提高实效,实现透明管理、阳光行政三是紧扣三大主线实施现代管理进一步更新校干队伍现代管理理念;学习于永正大师做主题为“教学不可忽视另一面—教学情感”专场报告,引导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以人为本”、“全面育人”教育理念;探索对教师进行多元化考核,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绿色评价”体系;推动信息化管理步伐,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管理中广泛应用锻造现代教师改革现行教师培训方式,全面实施“课堂翻转”式培训,采用“由学校下发培训提纲、教师按分组进行研讨、分组进行汇报展示、评委当场点评亮分”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改革教师课程开发模式,大力开发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以“微课程”为代表课程资源,拓宽学习渠道,精选实用软件,在校内推广,为“微课程”实施奠定技术基础各学科节选知识点、重点、难点,编辑制作“微课程”,逐步积累,为“翻转课堂”提打造源基础;打造自主课堂,促进教师由勤奋讲授向智慧导学转变,实现“教及学”变革培养现代学生坚决贯彻“立德树人”办学宗旨,重点强

  

篇十六: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职业教育中心自1999年建校以来,倡导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但是多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根据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内容,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示范校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

  (一)政策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电子政务能力、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二)现实需要社会在发展,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持学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单纯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的需求。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的方便高效快捷,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进入校园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构建一个集管理、教学、沟通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管理、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时代新的学校教育。

  预期成果(一)加强基础设施和管理平台建设,构建信息网络。1、不断完善基础建设:一方面建设和完善学校校园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

  建设,更新校园网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硬件设施,建设好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2、加强软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学校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类

  信息,服务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建设集办公OA、教育教学管理、后勤保障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网上办公和提供多种信息服务;

  (二)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教研的效益,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教师。

  1.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运用能力。

  2.推进校内办公和应用服务,促进网络教研.3.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研究型教师,丰富教师的学习体验,改变教师的思维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开辟论坛、博客等落实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三)通过数字化的校园的应用,培养一群富有信息素养和新型学习方式的学生。1.利用数字信息化教育,加强学生道德文化建设力度: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道德文化教育,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鼓励学生远离网络游戏;2.加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博客,校园网站等平台,利用计算机课程的教育契机,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能力;3.探索现代化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发展: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指导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帮助,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

  建立起适应学生发展的创新型的学习模式。创新点

  三、工作过程

  (一)思路校园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校园网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整合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是:以“数字化校园软件管理平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水平和信息化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强化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条件与服务保障.(二)方法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发展规划,着重加强基础数据建立、信息标准制定、核心应用及系统集成等方面。通过“211"来实现,即:“两张网(校园网及教学资源网)、一个平台(信息化平台)、一个库(精品课程库)”。我校目前已经全部完成任务。(三)程序根据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任务书,学校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用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学校成立示范校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工作.1.是基础设施方面。学校首先对现有网络进行摸底,弄清楚现有网络的布局。对照任务书,学校对信息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硬件方面,学校定位实用性、扩展性。先后和几家硬件公司座谈,听取关于对校园信息化硬件名称、参数、价位的介绍。通过和政府采购中心联系确立招投标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应商.经过紧张的施工,校园信息化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服务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

  光纤、上网管理行为等安装到位,校园内监控设施同时维护到位。2。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主要是利用现代网络,架设管理应用平台。

  根据任务书,主要建设校园网、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学校先后和多家国内知名软件开发公司座谈,听取关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情况的相关介绍。经过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调研,最终经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立了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的建设单位。现在平台搭建工作已经完成,所有数据正在完善中。

  3。精品课程库。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密切配合,借助校园网这个平台,通过专业视频录播软件,让老师制作精品课程的视频课件。

  四、条件保障

  为保证建设质量,学校成立了示范校校园网建设领导小组,校长邓建强亲自任组长,成员包括王海瑛、朱小强、杨永钊、赵保卫、高涛、翟枭、吴昊及计算机专业教研组所有教师和各科室信息员。所有建设项目都按照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软硬件系统建成后都通过了测试;各技术文档和验收材料完备,符合方案要求及附件规定的其他验收条件。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目前我校信息化已经实现师生基于教室、实训室和网络开展混合式教学;实现主要办公自动化、管理流程、公共服务和校园文化生活的数字化,能够对社会提供网络化的教学与培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特别能够是第三年校外顶岗实习所建的网络师生联系、校企联系、家教联系。教育教学方面,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举办课件制作、说课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使全体专业教师掌握必备的多媒体知识,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六、体会与思考

  创建信息化校园,管理是关键、培训是前提、学习是根本、建设是保障、研究是动力、应用是核心,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以教育的信息化促

  进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将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实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办学目标。教师要改变传统办公、教学模式的转变,积极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

  

  

篇十七: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一、背景与概况始建于1998年,是一所环境优美、底蕴丰厚的学校。学校目前配备有高标准的网络教室、校园网络机房、广播中心、多媒体展示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加上学校近年来对网络设施的不断完善,各项硬件条件达到现代化教育办学水平。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致力推进精致化管理,着力丰富办学内涵,努力争创人民满意学校。作为信息化学习试点校,全校师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资源建设方面,一直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创作、搜集、整理更新。同时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育信息化实施工作中作出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二、特色与创新1、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信息化学习的基础是信息化学习环境,也就是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包括设施、教师团队、学生信息素养等。为了实现信息化学习的需要,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施:①“信息化学习”的硬件设施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上,政府和学校不遗余力,使具备了目前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机房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均以高标准通过验收。

  主交换机,汇聚层和接入层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能完全满足各项网络服务的需要。校园网信息节点覆盖全校所有楼宇和房间,宽带速率满足应用需求。学校装备了设施一流的报告厅和阶梯教室、装备有大型交互式平板的网络教室五口,里面配备有高性能计算机300余台,实现了上课时人手一台;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一台,能较好的满足教师办公、教学的需求;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电子白板、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并接入高速互联网,自动化录播教室也已投入使用,电子图书馆目前正在安装调试中,不久即可完工。这些设备的投入为数字信息流动平台建设和渠道畅通提供了充分保障,信息化学习的硬件基础已经充分具备。

  “信息化学习”教师团队打造。教师呈年轻化,工作热情高,创新意识强,他们都已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了使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水平跟得上信息化学习的需求,学校每年举办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重点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上网查找资料、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有适龄教师都通过了学校组织的计算机考核。其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专题信息技术培训。大部分教师先后通过了“Inter未来教育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初级(中级)培训”、“电子白板使用”等培训。再次是广大教师的自培,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网络远程培训学习,并通过了相应组织单位的考核。随着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全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

  |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2

  术热情不断高涨,近两年,全校教师在开设的各级公开课中均使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但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质量上也有了飞跃。广大教师最大限度的使用着校园信息化环境的资源,成为了校园环境信息化的传播者。

  “信息化学习”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化学习改变了传统学习的时空观念,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只有学生能够熟练的驾驭信息技术工具,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学习并形成自己的观念和相对应的知识结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非常注重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实践,加强学生的操作训练;通过学科的信息整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信息技术组通过课堂和兴趣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电脑绘画、电子报刊制作等有多人次获奖)在建设校园信息化环境过程中,学生不但是最大的应用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为顺利开展“信息化学习”奠定了基础。④“信息化学习”的平台搭建为了向学习者展现学习界面,实现网上教与学的互动,在校园网站的制作上融合了相应的功能,在实际使用中不断优化,以后逐步建成一个能进入学校、深入家庭的“信息化”网上教学平台。

  |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3

  三、成果及影响信息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学习的关键,目前通过电教中心和校名师工作室合作,通过组件信息化资源开发团队,进行资源创作。每学年学校举办开放日、公开教学交流日和相关教研活动的时候,都会为本校的优秀教师录制公开教学课视频,配合学校资源库系统和VOD点播系统的建成,正在形成视频公开课资源库。另外通过学科教师自主创作,学生参与辅助创作、网络下载等方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电子备课中心、课件库等,学校为此配置有专用的服务器,用以实现校内资源库的共享。同时学校建立有专业的广播录音室及各种专业教室,不论是设备还是相关人员,都为的信息化学习工作的开展付出了努力,提供了保障。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举办课件制作、说课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使全体专业教师掌握必备的多媒体知识,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水平。四、经验与启示信息化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很多不同,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是依赖老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学**台,师生之间展开互动,合作学习,并通过相关资源的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内化知识。学习方式的转变并非是要抛弃传统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提倡多样化的教与学,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总有一种学习方式适合他,这就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以上就是在实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努力和初步的探索。相

  |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4

  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努力思考、实践,再加上专家的指导,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定会越走越好。

  |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

  5

  

  

推荐访问: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教育信息化 典型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