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4篇

时间:2022-11-03 18:35:06 来源:网友投稿

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4篇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孙德蕾来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12期  孙德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4篇,供大家参考。

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4篇

篇一: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孙德蕾来源:《中外企业家》2015年第12期

  孙德蕾

  (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270)

  摘要:在能源与环境问题如此突出的今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关注,新能源汽车也代表着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也有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日本是汽车技术强国,其新能源汽车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分析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对我国学习其先进经验发展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其竞争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日本;新能源汽车;战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F131.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4-0086-02

  一、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

  日本是开发新能源汽车最早的国家之一,1965年便开始研究电动车并将其列为国家项目,之后也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竞争更加激烈,日本发表了《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汽车产业战略2014》,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011年日本国内汽车销售中,混合动力汽车占17.1%,同比增4.8%;2011年全球售出的约8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中,丰田占49万辆、本田占14万辆,占据了多半的市场。[1]2012年,日本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超过305万辆[2],尤其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迅猛。以下将从总体战略目标和技术研发支持等具体的政策来分析日本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1.总体战略目标

  2010年4月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了《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在其整体战略中阐述了3个方向:①致力于应对全球变暖问题②面对多样化的世界市场,通过汽车的轻量化、节能化及对国际标准的活用,使日本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生产据点③通过供给方面政策(研究开发支援、燃费规制等)和需求方面政策(补助金、税制等)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其中还发表了电池战略、资源战略、基础设施完善战略、系统战略以及国际标准化战略。同时制定了电动、混合动力汽车在2020年占新车销售台数20~50%的政府目标。[3]

  2.技术研发支持

  电池等核心技术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所在,对汽车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但研发难度大、费用高,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和扶持核心零部件的开发,目前日本的电池研发水平在世界范围遥遥领先。在2006年经济产业省制定的目标中,到2030年电池的性能要达到2006年的7倍,而成本则要到2006年的1/40。《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中,2010年对电池开发计划投入54.8亿日元。2014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开发计划投入60亿日元。

  3.税收及补贴

  日本一直通过调整税收和补助金等方式,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以及为新能源汽车打开市场。日本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绿色税制”,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清洁柴油车、天然气车以及获得认定的低排放且燃油消耗量低的车辆,根据购置车辆不同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减税、免税优惠待遇。2014年4月开始实行“新绿色税制”,购买混合动力汽车购置税和重量税全额免除,着重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化发展,其它新能源汽车也有相应程度的税费减免。此外,购买新能源汽车还能获得一定的补助金,2014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对绿色能源汽车导入促进对策费补助金(CEV补助金)计划投入300亿日元。[4]

  4.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与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进而左右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2010年3月末,日本共有极速充电站150个,《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中,计划到2020年建成普通充电站200万个、极速充电站5000个。

  5.协同开发

  日本十分注重“产官学”联合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日本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于2009年组织了“革新型蓄电池尖端科学基础研究项目”,旨在研发电动汽车用的高性能蓄电池。该项目以京都大学和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为据点,整合了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代表性的汽车生产企业(如丰田、日产)、电池生产企业(如GS)共22家机构,以AllJapan体制研发面向2030年的革新型蓄电池。根据其中间评价报告,初期目标已经达成。

  6.国际标准化

  德国认为国际标准化是未来竞争力的源泉,强力推动国际标准化活动,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了极大成功。而日本却因国际标准化的不足,在其原本占优势的市场失去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基于此教训,日本积极推动将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制定的一些国家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以确保其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下一代汽车战略2010》中,将国际标准化战略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明确将推动蓄电池的性能·安全性评价方法、充电头·系统等的国际标准化。

  7.宣传引导消费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纳是促进其市场化的重要一环,所以日本很注重对新能源汽车的宣传。从1983年开始,日本宣传新能源汽车的“环保车世界”活动已经开展了20余次;日本政府也经常在学校和居民区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5]

  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1.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近年我国紧跟国际步伐,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和规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比如“85”期间,将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开发列为国家级项目。2001年,科技部启动“863”计划,确定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2009年《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将纯电动汽车发展作为主要战略目标。2014年,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等等。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

  

篇二: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发展及对我国经济的启示

  现阶段,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但是整体发展水平有下滑的倾向,诸多国家共同构成了庞大的世界经济体系,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在世界经济发展体系中,日本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经济发展历程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纵观日本经济发展史,其经济结出累累硕果主要是发生在“二战”结束之后,其在经济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后续经济的运行情况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是其在历史经济体系中的发展被人铭记。为此,本文就日本经济发展及对我国经济的启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新时期,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地位在国际上屈指可数,人均GDP在逐渐提升,成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为了保证中国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充分借鉴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构建更趋合理性的国家发展机制,汲取历史经济发展的教训,积极调整经济政策与对外方针,时刻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循序渐进,实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1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概述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制造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尤其是电子产品、科研产品等。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整体呈现下滑的状态,但其在“二战”后所取得的经济高速发展始终是一项壮举。在“二战”后,日本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针对此类现象,学术界给予了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由于实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其价格发生扭曲的情况相对较少,同时其资源配置更具合理性与规范性;有的则给予相反的解读,认为导致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实现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并对市场的作用予以限制与规范,对市场价格进行有意识性的扭曲,优化产业经济发展政策,成为当前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尽管学术界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可日本经济确实实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逐渐下滑,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撼动,在此应积极探索与了解导致日本经济骤然下滑的主要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2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

  1

  2.1二战后日本经济的一系列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为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其中日本也遭受了重创,战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社会经济面临崩溃的状态[1]。战争结束后,日本需要承担对战后的军人进行安置、家园重建以及多项赔款等压力,对日本经济构成了严重的打击,为应对“二战”带来的影响,及时调整国家经济体制,实施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以挽救日本。此阶段的经济改革,主要是由美国所发起的“,二战”结束后,日本被美国所占领,天皇与议会共同管制军队,天皇具有最高的统治权。其所实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将军队废除,强化土地制度的有效改革,将传统封建的地主制度予以废除,将日本重要的财阀予以解散等此举实现了日本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同时,战后改革中,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如《劳动标准法》《、工会法》以及《垄断禁止法》等多项法律条文[2],旨在实现日本经济运行的健康性与规范性。2.2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进程分析1945~1955年是日本经济出现缓和的重要时期,此阶段日本的经济逐渐恢复,经济结构得到重组,以满足复兴时期的经济发展进度与节奏。在此阶段,朝鲜战争需要大量的军用物资,其为日本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是实现日本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1951年,日本在民间的投资、工业生产与人均消费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3],到1952年,日本的经济就达到了“二战”前的经济水平,GDP增长迅速,实现了日本经济的全面革新。照此态势,日本经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并逐渐步入高速成长的发展阶段。日本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阶段在1955~1972年,在此发展的高峰期,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幅度达到了9%[4]。经济指标的不断增长,实现了国内多领域的全面发展,重工业快速崛起,钢铁行业、化工业等经济发展指标在不断提升,居民的收入在不断提升,由此大大刺激了消费行为。自此之后,日本的电器逐渐兴起,冰箱、电视、洗衣机行业成为主要发展部门,电器产品呈现大批量的生产,满足国内的大众消费,是实现日本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象征。高速发展阶段之后,日本经济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石油危机的发生,对日本的经济构成打击,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趋向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经济增长幅度放缓,整体呈现下滑的状态,再加之198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出现,都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重创。然而,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逐渐

  2

  升值,股票市场活跃,房地产的价格也在不断提升,WTO的成立,同时泡沫经济的结束,使得日本经济发展有所回升。不过从日本国内经济的运行来看,国内资金大量外流,国内可支配的资金有限,日本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与协调性被严重破坏。稳定期结束后,日本的经济逐渐下滑,从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低迷的状态,经济出现严重的负增长,人均GDP增长幅度下降,若长期处于低迷的状态,若想使得日本经济回到繁荣期将是一项重大挑战。纵观日本经济低迷的情况,失业率在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前景模糊[5],且消费税也在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经济衰退力度在不断加大,制约着日本整体的发展情况。

  2.3二战后日本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通过对“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情况的有效分析,了解到日本在经历“二战”的重创后的恢复能力超强,其一,主要是凭借一系列的民主性改革发挥了实效性,而美国的介入,又将原有的日本经济社会运行体制中的封建残余予以摒弃,实施全新土地制度、工会制度以及经济运行架构,将明治维新所遗留的问题予以解决,实现了日本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日本政府部门在经济上所提倡的相关政策与制度相对合理,适合日本战后时期的发展国情,通过内阁来干预国家经济[6]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在战后经济发展上,日本政府优化税收制度,强化各产业的发展作用不容忽视。3日本经济发展及对我国经济的启示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目共睹,尽管现阶段经济发展有所下滑,但是,其在历史上所取得成就是不可磨灭的,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借鉴“。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期,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大,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一大奇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也呈现稳步增长的状态,尽管世界经济整体呈现下滑的状态,中国仍旧以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状态前进,且在经济方面赶超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与长远,我国应充分借鉴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取长补短,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方案,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3.1强化对国家内需的掌控从日本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些表率,成为中

  3

  国经济发展借鉴的重要对象。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为内需不足,消费与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存在问题[7],缺乏科学、有效的鼓励政策,国际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体系不稳固等所致。根据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与解读,我国经济的发展应实施正确、规范性的政策,正确处理货币政策,强调内需的科学性调整,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敏感期,应对国际社会环境、经济局势等予以密切的关注,优化收入分配的格局,扩大就业,积极鼓励公民的消费意识,并通过相关的政策与体制来刺激消费。

  3.2积极开展金融改革工作在日本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在银行运行方面存在缺陷,政府部门对银行、金融机构予以过度的干预[8],企业与银行间的联系又过于密切,致使金融风险滋生。企业在贷款方面存在着超量的情况,且银行的贷款严重不良,这些是制约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充分吸取教训,杜绝不良债权问题的出现,积极推进科学的金融改革制度,及时对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行为进行处理,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安全性,是保证国家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3.3科学应对高储蓄的问题日本在“二战”后出现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其主要得益于高储蓄,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避免发生通货膨胀问题,减少收支赤字问题的发生。但是,高储蓄问题也成为当前制约日本经济的致命点。为此,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在国内储蓄率高、银行贷款风险较难下降的情况下,科学、合理的对待高储蓄率问题,充分挖掘高储蓄的优点,以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4结语综上所述,纵观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二战”后日本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逐渐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20世纪60~90年其代经济发展最为繁荣,经济战况可谓硕果累累;从9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逐渐呈现整体滑坡的状况,中国经济逐渐崛起。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史的了解与审读,中国若想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应立足于长远,借鉴日本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本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急于求成,强调财政收入变化的

  4

  稳定性,不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与市场经济秩序相违背,应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发展之路。

  5

  

  

篇三: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韩技术创新之路的相似和独特之处日韩技术创新的相似之处日韩两国的自然条件都不优越经济基础原来也薄弱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过程日韩两国政府都发挥了强大的主导作用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相似的从模仿走向创新的战略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相似的社会文化日本企业创新的独特之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启示国家和企业间的竞争是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政府的扶持必不

  日韩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了日、韩两国从模仿走向创新的经验,指出中国企业要根据自身体制特征、技术情况,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创新经验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策略,政府及社会也要为之创造相应条件。[关键词]技术创新,政府作用,企业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产业和企业间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及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人力投入持续增长,人力资源的水平、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已逐渐成长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科技力量有待加强。为了促进中国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将着重探讨日、韩两国的创新和强国之路,以从它们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日、韩两国虽然目前在国际上创新成果显着、国力强

  盛,但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从模仿起步走向技术创新的过程。一、日、韩技术创新之路的相似和独特之处(一)日、韩技术创新的相似之处日韩两国的自然条件都不优越,经济基础原来也薄弱,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过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是个十分落后的封建小国,自然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大,可利用的土地少。韩国在1961年时还是个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国,自然资源同样匮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及苏丹,不及墨西哥的1/3。然而这些资源劣势和压力反而刺激了日韩两国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高度重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避开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依赖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以日本为例,由于缺乏金属和其他原材料,为节省材料、寻求替代材料的努力使得日本企业成为世界陶瓷、复合材料及碳纤维的领军人物;能源的缺乏使得日本企业一向重视通过创新和发明降低能耗,石油危机出现时,日本企业反而在某些产业上开始占据优势;土地少的劣势使得

  日本发展出了先进的“及时生产”模式,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同样在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日元升值、人力成本提高等压力的出现,使得日本企业积极发展自动化及采取国际化生产作业,这些劣势及压力为日本企业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动力。2.日韩两国政府都发挥了强大的主导作用。日韩政府都注重根据国内情况,制定并推动产业发展计划的实施,直接干预产业活动。在教育和基础设施上持续投资,并应用出口退税、压低币值、与国外协商技术转让及限制国外产品进入等方式保护和扶持相关产业。政府在给产业提供相关保护的同时,也会有计划的逐步引进外国竞争者,以迫使企业尽快提升自身竞争力。如韩国政府和企业高层经常人为施加压力,对企业吸收国外技术方面提出艰巨目标,以加速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和速度。韩国的重工业、化学工业、电子、汽车、造船、钢铁和机械企业都经历过这样的危机制造过程,技术能力在短时间内都实现了大的进步。

  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是推动传统产业部门进行结构调整,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把加速工艺创新作为改变产业结构,提高本国研发能力和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日本政府注重通过发布官方研究报告、与产业界及高校组成委员会举办合作研发计划、大型宣传活动等方式给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引导企业创新。除了经常通过“指示性”和“展望性”的计划向企业发出强度不同的信号外,日本还把退休的政府官员安排在私营企业的高级职务上,这使得政府的引导得以顺利进行。韩国政府与产业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从而可以实现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日、韩两国的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政府也大力地进行扶持。但相对而言,日本政府更多的是保护国内市场和提供行政指导,而韩国政府则对大企业提供了大得多的直接财政支持。韩国政府对财团实行的不均衡扶持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当,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日、韩政府的作用强度和方式也在进行调整。

  3.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日本在实施从明治维新起的模仿战略到后来的科技立国战略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创新成果都是由松下、三菱、本田、丰田、索尼、日立等大企业完成的。韩国大企业也不断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目前韩国在海外获得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十位,企业科研人员每千人注册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位。这些大企业在加快本国产业的技术学习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日、韩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弱于大企业,构成了制约整个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为了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日、韩政府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方法进行扶持。4.相似的从模仿走向创新的战略。虽然两国发生的时间有先后不同,或者可以说韩国以日本为师,日韩的创新之路非常相似,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从纯粹的技术引进、对引进技术的改良和本土化、高级技术的引进及其模仿创造乃至到自主性创造的转型过程。日本引进技术是在政府引导下有步骤进行的。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

  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采取反求工程方式,按照这种方式日本改造了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的生产技术,收到极其显着的效果。韩国企业则先后通过OEM和许可证贸易、ODM、与国外公司建立技术上的战略性伙伴关系、提高R&-D投入、收购国外一些高科技公司及其他非正式方式(如海外培训、雇佣国外人员)来促进公司技术的发展。日、韩政府主要通过提供补贴、市场保护、税收优惠及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随着创新战略的改变,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研发投资,日、韩的R&D占GDP的比重都在增长,目前均已达到3%的水平。日本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比重稳定在73%以上,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企业在提高对引进技术的利用率的同时加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且技术引进的重点也开始转向原子能、飞机、宇宙开发、电子计算机、激光、光纤通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引进的技术处于开发期和成长期的比重有所提高。

  5.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韩国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是世界最快的。韩国对高新技术研发实行集中咨询和审议制度,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研发项目,集中力量发展对国家经济拉动作用大和市场潜力大的项目。很多项目在研发初期便与市场挂钩,一有成果就能很快产业化、商品化。日本企业技术创新重点以适应消费者需求、讲求经济实效为主,绝大部分的资金和科技人员集中在与商品化直接相关的研究开发上。据统计,日本企业R&D投入中2/3用于过程创新,而1/3用于产品创新,这使日本更擅长于过程创新。6.相似的社会文化。日本地处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岛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奇缺,自然灾害不断,因此产生了一种互相依赖、重视“人情”的民族精神,加上日本股东对公司决策的监督力度较大,决定了日本的创新是一种渐进式的技术改进。韩国的道德规范则是东方的家庭和集体型的价值与西方实用、经济目标型的混合体,它强调教育、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行动和纪律。加上

  朝鲜战争的影响、强制性的军事服务等环境及制度使韩国人养成了勤劳守纪的工作习惯,这些都是技术学习的先决条件。(二)日本企业创新的独特之处企业技术网络是日本企业创新的特色。日本顶尖创新公司如索尼、佳能和丰田等除了在企业内部加强知识共享外,还尤其强调利用大量正式与非正式的手段,在金融集团和企业系列内部开展风险共担的长期创新。日本企业还很擅长通过与政府的研发网络,海外的实验室及其他公司的合作来获得重要的知识来源。大公司建立起全球技术信息收集系统,以尽快将新技术融入产品中,并从生产阶段快速过渡到市场营销推广阶段。日本企业在创新时,还特别重视从研发到生产的无接缝转移。与很多西方企业不同,日本企业把工厂生产作为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研究是为了实现设计和制造能力。企业通过在职培训和轮换,制度化的将工程师从开发部门转移到工厂制作现场,以使每个研发人员懂得技术的要素和制造的要求。有的企业要求研究人员在研发早期提供技术

  样品,在企业内部寻求业务部资助,以使研发人员养成尊重生产、研究面向设计和制造乃至市场的思路。日本企业在考察项目创新绩效时,着重考虑它对企业发展的整体效果,而不是该项目自身的效益/损耗结果,以此来鼓励各业务部门、项目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二、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启示(一)国家和企业间的竞争是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通过对日、韩强国及创新之路的介绍,可以知道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等初级生产要素对于企业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影响远远不及高级与专业性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拥有了高等教育和技术型人力及各大学研究所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国家和企业,才能够在技术创新及竞争中建立强大而持久的优势。这种结论也被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三次经济追赶所证实。

  中国目前的教育水平、人才素质和发达

  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也远远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中国的教育投入一直没有超过GDP的%,而美国1999年的教育投入就达到7%。当今绝大多数国家教育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居民负担的比例世界平均不到8%,而中国2002年教育投入总量中,国家投入占%,社会投入占%,个人投入占%。所有学级中个人都是教育投入的主力军。国家投入教育经费不足,除了会造成贫困学生辍学,也可能会使教育产业畸形发展,更会影响到国民整体素质乃至国家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二)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性质、溢出效应及不确定性,决定了政府对技术创新扶持的必要性。鉴于中国目前的技术现状,首先应确定以模仿性创新战略为主,同时要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及政府购买等措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政府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对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为实现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建立基础,这点非常重要,它已经为日本的经验教训所证实。日本在早期大多采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方式

  来实现技术进步,随着技术追赶过程的基本完成,欧美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日本不再能够主要依靠外来技术来实现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对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明显不足,使得日本大多数在国际上有技术优势的领域主要表现在接近于成熟期的老商品中。另外随着日本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市场驱动型研发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韩国近年来的技术创新战略的改变也同样来源于类似的境遇。政府除了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外,还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使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间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大力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为了提高本国的生产要素质量,政府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如破除通信行业的垄断,促使其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收费标准,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了实现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流通,特别是流向有科技实力的大城市,要尽快改革户籍制度,控制房地产价格,增加对生活基础设施的投

  入,给创新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国家应加强立法,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搭建技术创新信息平台,高科技开发区、科技园区及孵化器要注重提高质量,尤其是加强软件、服务方面的建设,要切实结合企业需要,向企业提供技术、信息、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地方政府也要认识到政策措施在弥补弱势、发挥优势上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政策的重点应放在积极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环境,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引导及纽带作用。(三)转变观念,在全社会建立起尊重、勇于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目前中国存在着创新意识较弱及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问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创新存在着“神秘化”、“专家化”的认识误区,不愿创新或停留在外观设计的创新上,真正的核心和系统创新则较为缺乏。教育体制僵化,忽视创新教育,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社会上假冒、盗版等现象屡禁不止,大多数民众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这些都

  使得法律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除了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社会观念,树立全民尊重创新、保护产权的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要从小学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这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共识及实践。日本的知识产权教育是从小学课堂开始的,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的始终。韩国180个学校建立了发明实验室,积极开展和指导以“促进学生创新”为主题的各项活动。韩国知识产权局确定了许多发明教育模范学校,每所学校每年给予1100万韩元的资助;韩国每年举办一次学生发明展览会,并将每年的5月20日作为“发明日”,以强调创新和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全社会的发明和知识产权意识。中国当前只是在部分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这使得知识产权教育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应该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去,学校教育也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观念改变对经济的影响是

  长期和缓慢的,但也是深层次和持久的,在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通过大量的舆论宣传,学校教育及经典示范等做法,对创新精神及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四)对企业创新的启示企业在中国已成为创新的主体,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虽高,但创新产出率在各类企业中居于末尾。由于体制的优越性,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受到资金、人才、观念及宏观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产品附加值低,部分要依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获得。要想切实提高这两类企业的创新力,就需要从根源着手。国有企业之所以存在着创新效率低、成果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关键在于体制的弊端所致。那么就要从体制着手,引入多元投资主体,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不同产权的拥有者与其相应的责、权、利紧密结合,从而调动起各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把各委托代理人的经营绩效与其收入挂钩,激发他们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要建立起各种企业能够在其中平等、充分的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秩序,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使它直接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自发主动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而民营企业创新遇到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才、资金的缺乏,这一方面需要企业家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薪酬、保障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善等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改变以往对国有企业吃小灶的习惯,加大对其进行资金、技术上的扶持。企业首先要走出观念误区,摆脱创新“高科技化”和“专家化”的错误认识,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根据自己企业资源禀赋、产业特征以及核心优势采取务实的创新策略,把创新看作每个人,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够进行的活动。其次,技术创新决不仅仅是高技术企业的事情,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创新任务。企业要积极借鉴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大力发展合作创新和集群创新,以克服自身创新能力不足

  的弱点、缩短创新周期及克服科研与生产脱节等问题。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应集中有效资源向“专、精、特”领域发展,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寻求大企业不愿或不能涉足的领域,从某一工序、某个零件生产入手,并利用自己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方面具有的灵活性及多样性的优势,并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武装自己,形成有别于大企业的竞争优势。高科技企业,则应集中力量,在政府引导下选择少数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与其他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发及技术转移,以期在具有优势的产业技术领域寻求突破,同时要注意避开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选择在其核心技术的下游进行创新,以避免巨大投入和市场的风险。最后,企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目前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靠模仿创新模式来开发新产品,在实践中很少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由此在技术创新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忽视技术创新的市场调研,对市场的今后发展趋势缺乏科学判断,导致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重视技术创新,却忽视对新产品的

  市场开拓,缺乏有效的营销战略,最终导致创新产品不为市场所知,积压严重。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一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在对自己面临的技术、市场、产业机会,企业要在对自身的发展目标、总体规划及技术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基本创新战略,并对技术、市场进行定位,合理选择技术开发、生产、上市时机以及对配套组织与制度作出相应安排。

  

  

篇四: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放眼亚洲各国及地区日本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有着很强的指示性不但六七十年代的日本经济与我国目前有着很似性而且在医药产业方面二战后日本的医药产业在遭到了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nces供应国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日本也有过与我国目前医药产业状况非常相似的情形如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方式停留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上等

  日本医药产业历程对我国市场的启示与比对2008-12-1来源:点击:3582009市场提给医药行业的核心问题医药行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涵盖了对人类生命科学的无限探索,所以医药行业己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公认为最富前景的“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并由此得到了,“防御性行业”的美誉。然而,当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正在席卷全球之时,中国也无可例外的受到波及,外部环境的恶化拖累中国的出口的同时,国内上游行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压迫了下游的需求,在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宏观经济减速势头日益显现。在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周期性回落的预期下,下游消费行业增速可能出现大幅放缓的情况,医药行业作为防御性行业,能否做到独善其身?与此同时,新医疗体制改革对医药行业来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使全民享有医疗保障,解决目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同时,还给医药和医疗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带来了冲击,而且改变了医药产业发展的模式,医改究竟将给医药行业带来哪些变革与机遇?引领行业走向何方?影响持续的时间又有多长?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2009年市场留给医药行业最核心的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透过日本医药产业发展历程看中国古语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而这也是对“后发优势”的一种阐述,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汲取他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将更有利于促使我国“后发优势”效果的充分发挥。放眼亚洲各国及地区,日本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有着很强的指示性,不但六、七十年代的日本经济与我国目前有着很强的相似性,而且在医药产业方面,二战后日本的医药产业在遭到了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NCEs供应国,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日本也有过与我国目前医药产业状况非常相似的情形,如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方式停留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上等。特别是,1976年日本由原来的制造法保护改变为药品的专利保护,致使日本的医药产业面临着无法继续一贯的仿制药品的生产路线的情况与我国1993年实施药品专利保护和加入WTO之后所面临的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我国在面临宏观经济周期性回落,全民医保政策逐步推进以及医药产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日本医药产业发展的特点并借鉴以上因素对日本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影响,将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以找出上述市场提给医药行业核心问题的答案。看“需求”知“扩容”不是问题1.中日药品消费市场构成比较分析1.1日本药品消费市场构成:本国消费主导型众所周知,日本的电子、汽车等产品大量出口,遍及世界各地,可医药产业却由于从战前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药品到战后国外技术的引进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期,因而进入国际药品市场的起步是比较晚,因此是典型的内需型产业。根据日本制药工业协会1975年-2004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清晰的显示,日本药品贸易逆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1975年的950亿日元扩大到2004年的从3860亿日元,进口额一直是出口额的2-3倍。此外,虽然药品出口总值的增加几乎与生产总值的增加相同,但出口额占产值的比重非常小,从1975年-1993年几乎始终占生产总值的3%左右。绝大部分医药产品都在国内销售,医药产品仅占日本全部商品出口额的0.5%。

  1.2中国药品消费市场构成:内销为主,出口为辅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日本和中国的药品消费市场非常类似,都是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因此我们在下文中将主要就影响中日两国国内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根据日本药品市场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未来的药品市场情况给予预测和展望。2.影响药品消费需求的内在动力:人口、收入等自然因素2.1人口:决定药品消费总需求日本经验表明:人口增长和社会老龄化将带来药品市场增长药品是一项必需的民生用品,因此药品消费的增长和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的经验表明,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药品消费需求起到持续推动作用。2.2收入:决定个人医疗消费支出日本经验表明:医疗支出虽被优先满足,但宏观经济的回落对其影响不容小视从人均GDP和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情况比较分析看,日本在工业化期间消费结构变化经验显示,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以及居民恩格尔系数处于0.4-0.3之间,是消费升级的最快时期。在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时,药品消费增长将会出现拐点,从快速增长期进入高速增长期,人均医疗支出将超过1000美元,实现新一轮医疗保健的消费升级。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回落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影响虽然不大,但是仍需关注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短期冲击。中国国情预示:药品消费刚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3.影响药品需求的外部力量: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模式和日本的比较类似都是主要由政府主导建立并强调加大政府投入。因此探求日本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章仅就对医疗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日本经验表明: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直接推动医疗消费快速增长政府投入对国民医疗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高度正相关日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全民医保阶段。1922年4月,日本政府颁布《健康保险法》,主要以民间企业从业人员及其家属为对象,在局部范围开始实施。第二阶段,应对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创建初期的医疗保险体系分为国民健康保险和雇员医疗保险两大部分。国民健康保险以农民、家庭主妇、个体经营者为对象,雇员医疗保险以各类雇佣就业者为对象。第三阶段,应对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医疗费用不断膨胀阶段。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1984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健康保险法》实行个人负担医疗费10%,,加强了个人负担责任,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4.药品消费需求预测:日本的经验表明未来中国药品消费潜力巨大日本经验表明:人口红利全民医保=庞大的药品消费需求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完善极大的促进了医疗收入的增长。在日本当时的情况下也是以药品收入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该制度的实施使药品份额由占医疗费用的二分之一增加至1965年的五分之三,后期甚至为85%,因而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实施后,随着日本政府对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药品需求量逐年增加。仅凭借日本当时的一亿三千万人口的消费需求拉动,即使在宏观经济周

  期性回落的时期仍能保持增长,并使日本的药品消费市场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这充分说明了,对药品的需求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5.日本医药产业腾飞之法:政策是主导,创新是关键二战之后,日本经济从废墟中起步开始了让世界震惊的高速发展,医药产业也不例外,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而几乎停滞的医药产业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NCEs供应国,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因素成为人们探究的焦点。另一方面,日本是在1976年才开始施行药品专利保护,在此之前也主要以仿制为主的医药产业如何进行战略转变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6.透过日本经验看中国医药产业走向何方:加速冲向前7.医药行业正处在加速起飞的前夕:未来成长确定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形势中,医药行业因其需求的刚性和新医改等政策的促进下,行业前景继续向好趋势不变。行业和优质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仍可继续支撑医药板块获得相对溢价收益,投资医药行业应该是目前不错的投资选择,给予行业“增持”的评级。8.估值评价:医药板块估值高企,启动板块整体行情的可能较小9.我们对09年医药行业的选择:长期持有,分享价值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未来将给行业的生产‐流通‐消费整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巨大变革,目前这种影响和变革只是刚刚开始,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都将会对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新医改是行业的长期利好,行业已经驶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日本敞开医药市场大门日本是仅次于美国、欧洲的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据IMS国际咨询公司发表2002年国际经济情况年度分析报告中披露:日本的医药市场规模约为476亿美元;美国为1321亿美元(约占世界医药市场1/3强);欧洲医药市场规模居美国和日本之间。日本医药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在辽玉十年里,巨本总是顽固地拒绝向西方开放其医药市场,西方跨国制药公司虽然一直觊觎日本的医药市场,但面对日本政府的新“闭关锁国政策也只能徒呼奈何。究其原因,日本的医药工业起点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在西药(化学合成药)研制方面与西方大司有较大差距。故一旦放开市场,西方的畅销专利药物将如潮水般涌入日本市场,从而将日本本土医药工业中得落花流水。日本医药工业惟一的优势是其发酵工业。日本拥有全球第一位的谷氨酸(味精)发酵能力。其次,氨基酸发酵也是日本医药工业的一大强项。日本协和发酵株式会社能生产基本上所有的氨基酸产品。但与产销量极大的处方药相比,氨基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毕竟属于“小品种,难以将市场“做大。

  日本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封闭国内医药市场、禁止外资进入这一政策的弊端。以为闭关锁国尽管保护了本国的制药企业,但实际上是阻碍了它们的发展。日本医药产品(除氨基酸产品外)之所以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7],与他们缺乏“与狼共舞的环境有关。近几年来,日本在国际医药市场上所占份额不断萎缩目口为佐证。例虹1999年时的日本医药工业总产值约占国际医药工业的17.3%,而2001年已下降至13%,2002年为12%。日本十大制药公司2001年用于科研开发的经费合计仅8.25亿美元,只及美国辉瑞公司同年新药开发经费(48亿美元)的一个零头。投的不足导致日本制药工业在新化学药物的研制方面大大落后于美国和欧洲的大公司。由于日本制药公司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以及产品在国际币场上缺乏竞争力,旨本政府有关部门终于痛下决心要改变日本医药工业的“自闭性”现状,向西方资本开大门。据日本通商产业省不久前公布的“日本制药工业展望白反书中透露,日本政府建议(但并不强迫)本国的制药公司与西方公司合并,放开国内的市场,以此换取西方科药工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进入日本。日本政府的上述报告公布后引起西方跨国制药公司的强烈反响。据悉,包括辉筛、葛兰素、话华、先灵葆雅等一流西方大公司均有意接日本政府抛出的“绣球”,与日本啡名前10位的制药公司(口武田、卫材、三共、盐野义、山之内、藤泽、第一制药、、三菱制药和中91"$U药)合并以期早日进入日本这一世界第三大医药场。日本医药市场向西方制药“列强敞开大开,这对于国际医药二业的重新排列组合嚼生重大影响,具j中击波会不会及中国和韩国等日本的近邻,人们将试目以青。

  

  

篇五: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富晶西安财经学院【摘要】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日本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日本经济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借鉴参考。【关键词】日本经济产业发展启示近年来,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取得飞速发展,原因之一就是正确地选择了经济主导产业,并着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笔者认为日本经济产业的发展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一、日本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1.制定科学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日本虽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并未排斥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日本对各个时期政府预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特别是政府拟重点扶植的主导产业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成为政府制定其他各项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其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增长,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政策导向作用。例如:日本制定的“国民所得倍增计划”,提出了10年间实现国民收入翻一番的战略目标,结果提前3年完成。日本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经济计划,强调把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战略重点,克服“资源小国”的脆弱性,走“技术立国”的道路,对于适时推进日本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2.全力扶持战略产业发展。日本经济产业发展最突出特点是以

  产业政策为中心,运用各种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全力扶植战略产业和大企业的发展,使之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长远战略。在战略产业选择方面,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原理,优先确定扶植钢铁、石油化学、合成纤维、汽车、产业机械、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等重化工业。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是在充分调动企业竞争活力的基础上,坚持官民协调,“活力活用”为保证战略产业的发展而由政府实行必要的行政干预,因此它是对国民经济实行间接管理的有效手段。以素质优秀的经济官僚为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的审议会,坚持官、产、学三结合,在充分交换信息和协调的基础上,进_______行比较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是日本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方式。“政策金融”是贯彻日本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的核心是把有限的资金和外汇优先分配给战略产业,以求保证发展重点。日本的产业政策是国家过渡时期的赶超政策。这种政策既重点突出,又在总体上比较协调,照顾到了各个时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既立足国际观点,又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具体条件;既有连续性,又对围民有较强的说服力。3.利用政策实现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根据不同时期国内产业发展的状况与面临的国际环境,适时提出符合本国国情的阶段性产业政策。是日本产业结构实现高度化的重要经验。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通过财政投融资、税收特别措施、外汇配额、低

  息贷款及技术引进审批等,实行对钢铁、石油化工、汽车、造船等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各种扶植和保护政策。同时,还确定以发展本国太平洋沿岸地带作为战略布局重点,产业技术政策上提出要实施以技术引进、模仿加改良为起点的技术革命战略等,对当时加快其实施重化工业步伐、迅速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并最终成为世界技术强国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产业政策更多从政府诱导、间接指导的角度,推进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鼓励高技术产业研发及实行对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个别行业的扶植措施,对促进产业结构从重化工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4.重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日本在很长时期实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十分重视对技术研发的经费投入,并采取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方式积极扶持重点领域、重点专业的高新技术攻关。终于确立了其在世界的科技强国地位。以技术研发投入为例,研发经费投入占其当年GD。的比重逐年提高,同期全国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加倍增长。由于高度重视技术引进与开发创新,技术进步对日本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同时,日本十分重视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努力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当前,日本各种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学校教育迅速发展,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既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所需的各类人才,又使国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二、日本经济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1.要科学定位政府职能作用。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大,政府应当适时解决好自己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努力建立高效、透明的政府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能力和水平。政府在制定具体的产业政策时,应当鼓励竞争,淘汰落后,提倡效率,不断提升整个国家产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切实提高低收入者、失业者、伤残者及老人和儿童等消费支出水平,确保整个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要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节引导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还很短暂,市场机制对资源要素的基础性配置作用还不完善,加上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缺陷,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应不断改进并完善政府计划、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更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中长期计划及产业政策对经济生活的引导与诱导功能。3.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努力提高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装备水平,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面临的艰巨任务。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又要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市场前景好、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发展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各项服务业,不断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加快工业化的进程。同时,要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在技术引进时,要从总体上对自己国家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

  吸收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突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要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日标,全方位地选择适用的关键技术要重点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优先发展某些产业,以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目标的最佳综合效益。4.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目前,我国的科技教育总体水平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有不少的差距,必须按照实施“科教兴国”的总体战略部署,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及各种专门人才、创新人才;积极发展包括城乡体育、文化、医疗保健、社区公共服务等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文化素质;克服“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始终把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摆在突出位置,真正走出一条经济增长速度快、生态环境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三、结语总之,日本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的确有其独到的经验。就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目前我国与高增长时期的日本确实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只要我们科学的定位政府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对经济的调节引导作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跨越发展。参考文献:金明善.《日本现代化研究-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经济、政治、

  

篇六: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产业管理及对中国产业发展启示

  文章摘要:二战日本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日本经济已经恢复并得到飞速发展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纵观日本的经济发展,产业管理的强大优势是其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制订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它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发展经验,采用高端的管理模式。中国产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但是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作为邻国我们应当放下姿态,积极学习日本在产业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海纳百川,为本国经济建设提供先进高效的管理理念,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词:日本崛起产业管理产业政策产业规制行业管理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恢复和腾飞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与日本的产业管理是密切相关的。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日本总结出了适合自己本身特点的一套管理制度,在产业政策、产业规制以及行业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战略优势。中国产业发展也正处在发展阶段,但是总的看来,发展的后劲并不足,速度和质量上也并不理想,因此,学习日本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产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一、日本产业政策及其借鉴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动干预,日本产业政策的历史也相当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口号,并由政府直接出面创办了一大批官营的近代企业,给民间产生示范作用,鼓励民间私有产业发展。1870年,日本设立工部省,有组织的执行产业技术政策。中国的产业政策源于封建社会,但是仅限于农业生产发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日本产业政策中最具优越性的是产业合理化政策,是世界上最系统、最广泛和最富有成效的政策体系,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产业合理化法规。日本政府在石化、汽车、钢铁、炼铝造船等行业都推行过产业合理化政策,通过引导和支持这些产业的骨干企业进行改组、联合和协作,加强了专业化和协作的程度,从而增强了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在产业合理化领域的实践为中国等后发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在“十五”规划中就包含了产业合理化政策,这说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和先进性。在后来的“十一五”“十二五”和规划中也更加重视这一政策,这对于促进形成产业规模经济、改善我国产业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个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的产业布局政策,日本在实施其产业布局的几十年中,不仅在不同的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而且都制定了详尽的发展规划。二战后到80年代,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带的区位优势,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日本通过“太平洋狭长地带区”的计划使其沿太平洋狭长带很快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工业带之一。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也制订了产业布局政策,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但是中国的产业布局之路还很漫长,在探索中,日本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产业布局,制定产业布局的发展规划,但是中国和日本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理性的学习、吸收日本的经验也显得十分重要。二、日本的产业规制及其借鉴日本的产业规制与美国等市场经济国家的民间主导型不同,它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但是,作为市场经济国家,日本政府主导型产业经济并不意味着政府能够决定一切,政府对企业决策的直接影响不是绝对的行政强制,而是诱导和说服。日本的经济计划作为经

  济调节手段,并不排斥市场调节,市场仍然是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力量。政府有效利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既影响企业决策,又改变了市场态势。首先根据本国内外情况,选择一定时期内重点发展的产业与部门,作为产业发展目标,然后制定实施办法,运用包括财政、金行政等各种手段来推行这一目标,这就是日本实行产业政策调控的办法。从日本产业政策的成功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政府与市场应当有所分工,各司其职,由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和决策,由政府计划机制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决策,与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在产业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应总揽大局,在市场失灵时发挥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主张这一点,但是并没能够有效的实行。我国目前经济的支柱是国有经济,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私有经济的发展力量不足,竞争力普遍较低。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在运用软约束的行政规制方面具有鲜明的创新,这主要体现在日本指导式的行政规制,基于合理的计划,通过劝告、指导、希望和指派等手段,在企业的同意和合作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政府的预期目的,虽然其有软约束的性质,但是效果是刚性的。日本政府主导型产业经济展示了经济后进国家如何通过政府手段的合理利用,使之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从而加速经济增长。日本产业政策的成功运用向我们表明,政府行为只要采取措施与实现途径得当,就不会和市场机制相矛盾,而且它还有市场机制调节所没有的优越之处。这些都是给我们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益启示,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地运用政府手段,就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对于我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三、日本的行业组织管理及其借鉴经济上的行业管理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在各个行业组建同行业企业的自发联合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进行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规划、协调等”;第二种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承担行业管理的职能,同行业企业或者不组建行业协会,或者有行业组织”。而日本的行业管理则不属于以上的任何一种。日本的行业管理模式是第三种即“产业界与政府相互作用的行业管理模式”。日本行业管理模式是通过政府与行业间的“相互作用”来建立符合双方意愿的行业发展目标并保证目标的有效实现。从明治维新起,日本政府就与产业界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政府通过各种援助和刺激性政策对企业进行行政指导,政府在制定产业目标时,往往努力为企业提供各种实现目标所必需的条件,比如说补助和减税等,从而使企业对政府产生了一种依赖感,欢迎政府的干预,愿意和政府合作。此外,日本也十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在日本,政府计划的制定通过行业协会进行沟通和协调,政府各种政策和目标的传达和实施也都通过行业协会,政府每年都会拨出部分款项来扶植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日本政府在行业管理中往往不是简单的用行政命令、行政干预来促进各行业的发展,而是主要通过各种财政金融政策来加以引导和控制,保持行业协会的相对独立性,使行业得以在经济活动中进行各种合理的沟通和联合,从而把政府的政策指导与行业企业的自主经营结合起来,既搞活了经济,又搞活了行业管理。与日本相比,这一方面我们国家做得还明显不够。我们政府虽然也很重视行业协会的发展,但是我国行业协会的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很多都是形同虚设,几乎没有一点实际作用。中国的行业协会多是随着政府职能转变,自下而上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部分职能和部分人员组建的,具有浓厚的官方、半官方色彩的组织。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政企分开的程度,在政企不分开时,行业协会几乎是没有必要的。

  要想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必须使政企分开或者是采用合作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体制与日本不同,所有也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日本的行业管理模式。但是,从日本的行业管理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且,随着中国产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行业管理模式是无法持续存在下去的,改革势在必行。政府的行政机制虽然有不可代替的优越性,但是它不能完全代替市场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也会日益凸显,行业协会也会得到发展。为此,政府需要抓住时机,促进政府职能的适当转变,推动行业协会乃至整个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总结以上只是简要地从产业政策、产业规制和行业组织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一下日本的产业管理,虽然内容不多,但是我们依然能比较出日本与中国产业管理的区别和优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产业发展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日本在经济发展上是我们的重要示范,我们要学习的也很多,只有谦虚的学习,博采众长,才能做到海纳百川,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为我所用,推进我过经济的长足发展。

  主要参考资料吉海正宪,《日本产业技术政策》,东洋经济新报社,1985冯正虎,《日本经贸要览》,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方甲,《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斯蒂格勒,《产业政策与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夏大慰、史东辉,《产业政策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篇七: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幼稚产业保护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启示

  摘要: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多方面问题,如技术水平不高、对政府过度依赖等。因此,制定这一幼稚产业的保护政策还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幼稚保护理论出发,结合日本在汽车、电子、农业等幼稚产业保护范式中的经验,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一、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1791年,美国经济学家、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首先提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InfantIndustryTheory)。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将这一理论发展和完善成体系。李斯特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强调,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想培育发达的工业,就必须对尚且幼稚的工業加以保护,而保护关税、国内竞争、科技和教育是保护幼稚工业和培育生产力的主要途径(袁炜博,2004)。因此,幼稚产业一般是指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但是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能够成长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二、日本幼稚产业保护范式

  日本作为世界工业强国,在发展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采用了各种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使其本国的钢铁、汽车、造船以及电子行业等新兴产业顺利度过了幼稚期,在短时间内赶上了欧美国家的发展水平。日本的幼稚产业保护政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早期保护性关税较高;2、法律法规完善;3、给予企业支持、鼓励企业竞争;4、加强非关税保护方式。

  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新能源汽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其中,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作为最早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分别从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开始就多次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研发。相比之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政府重视程度高。在持续政策的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在高速发展背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1.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技术水平仍然不高。作为新兴产业,技术水平一定是其竞争优势的最大体现。近年来,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锂电池开发已经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但核心关键技术水平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2.过度依赖国家补贴不利于企业良性发展。自2009年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已累计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排补助资金334.35亿元。尽管目前已经施行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机制,但是按照“十三五”期间提出的每两年降低20%的标准,也至少需要3900亿补贴(杨裕生,2016)。

  3.产能分散,未形成规模。尽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市场总量仍较为有限,同时销量也极为分散。2018年共有15家新能源车企获得生产资质,正在排队等待资质审批的新进入企业超过了20家。正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志新(2017)所说,“我们是多少个产品和企业凑成了一个世界第一。”产能分散导致企业难以实现规模效应,严重阻碍企业成本的降低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建议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目前已初具规模,相应的产业政策也需要做出调整。我国已步入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从最初的政策主导阶段进入到政策与市场相结合的“准市场阶段”。而这一过渡时期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可以从日本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得到一些启示。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制定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幼稚产业保护需要适应国际市场,适应WTO规则。我国也许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将市场准入标准和要求转移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的协会中,防止不合规企业乱入市场,形成产业发展中的乱象。另外,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更加注意合规问题,合理援引发展中国家享有的WTO中关于幼稚产业保护的条款,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2.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我国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本身,绝大部分的补贴政策都集中于购买环节,很少有对技术研发方面的政策支持,例如对于新能源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等。而日本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政策不仅关注汽车本身,还兼顾相关的基础设施及其产业化问题(曾耀明,&史忠良,2011)。

  3.动态保护,创造国内良好的竞争环境。产业保护政策最容易出现的弊端就是企业对政府形成过度依赖,导致产业竞争力低下,成为“长不大的幼稚产业”。虽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发展良好,但已经出现类似问题。针对这一问题,2018年2月,四部委联发《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与2017年相比,补贴标准更加细化,技术标准提高。另外,适当引入国际竞争也能够引导幼稚产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取得进步。

  五、结论

  新兴产业的孕育和成长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密不可分。随着近十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该产业正在从政策驱动阶段过渡为市场驱动阶段。而这一时期的政策尤为关键,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考虑如何在保护的同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如何避免过度依赖政府扶持现象,如何突破关键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等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具体行情,给出了一些关于产业政策的建议,包括需要适应国际市场,适应WTO规则,需要着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动态保护,创造国内良好的竞争环境等,旨在解决该行业目前出现的技术水平仍然不高、过度依赖国家扶持等问题。

  参考文献[1]韩炯刚,&曹丽娜.(2018).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研究.汽车维修(2),6-8.[2]李文策,白雪,齐亮,张祥,&冉纯嘉.(2018).新能源汽车新时代新征程:2017回顾及未来展望.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3]刘兆国,&韩昊辰.(2018).中日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比较分析——基于政策工具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现代日本经济(2).[4]杨芹.(2016).去配额下中国稀土行业出口的SWOT-AHP分析.(Doctoraldissertation,云南财经大学).[5]杨裕生.(2015).“十三五”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必须改革.电器工业(5).[6]袁炜博.(2004).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介评.(Doctoraldissertation,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作者简介:旦增色珍(1997—),性别:女,民族:藏,籍贯:四川甘孜,职称:无,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篇八: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工业化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日本不仅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而且在工业技术装备、高精尖产品加工能力、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出现低迷,GDP增长率明显下降。但增长速度下降并不等于经济实力下降,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强的地位并未动摇。日本工业化的发展经验,对于加速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标签:日本;工业化;发展;经济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日本工业化发展的初期,这一时期日本的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并奠定了一定基础。二战后,日本工业遭到重创,但经过战后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工业经济重新复苏。20世纪中叶,日本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历史上日本称为“经济高度成长期”。70年代末,由于能源短缺、环境制约、商品生产能力过剩,工业发展步伐放缓。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开始着手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日本工业很快走出低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入21世纪,日本经济出现低迷,GDP增长率明显下降。但从经济实力来讲,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强的地位并未动摇。日本工业化的发展经验,对于加快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步伐,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日本工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1.1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立国

  自1868年明冶维新起,日本就将教育发展确定为学习西方,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目标的重要战略。为提高日本国民的素质,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1871年明治政府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教育的发达使日本国民的平均素质得到提高,使日本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之一。可以说,教育是日本经济强大的重要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逐步确立了科学技术立国的新战略,通产省在《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中明确提出了技术立国的的方针。

  1.2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和适时的产业机构调整

  在工业发展的道路上,日本十分注意适时地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比如1974年,日本政府针对国内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短暂停顿的情况,提出了《产业结构长期设想》,重新确定产业结构政策,引导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1996年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的报告和1997年内阁会议确定的“行动计划”,具体指明了信息技术、新的制造技术、环境保护、新能源和节能等15个领域是日本21世纪的新增长领域。

  1.3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但却忽视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致使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爆发了危及公共健康的严重环境问题,包括汞中毒(水俣病)事件、镉中毒(痛痛病)事件和氧化硫吸入(四日市哮喘)事件。环境公害使人民的生活环境恶化,健康与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同时也限制了设备投资的进一步扩大,阻碍了日本工业化的步伐。20世纪60年代,他们意识到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措施,通过环保立法,政府引导等措施使日本在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2日本工业化发展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

  2.1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走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教育,开发高新技术。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传统产业仍占有较大份额。传统产业污染大,消耗高,如果不加强技术改造,就会挤占新型工业发展所需的环境与资源。因此,推进工业化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術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2.2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必须加快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通过制定重大发展战略,推行宏观经济政策,加强产业引导,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行政环境来推动工业化发展。

  2.3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工业化面临着与日本同样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因此中国应学习日本工业化发展中的环境治理经验,不能象以前那样先污染,后治理。应该走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加强环境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现有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治理,呼吁全民节约能源,鼓励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再利用。

  参考文献

  [1]云冠平.日本的工业管理[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6,(2).

  [2]完户智雄,朱世南.日本工业发展与科技政策[J].科技导报,1986,(3).

  [3]金泽浩一.日本工业发展中金融系统的作用和特点[J].上海金融,1987,(7).

  [4]刘源张.日本工业发展的经验[J].管理评论,1989,(1).

  [5]任吉.日本二元经济转换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化与相关政策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6).

  

  

篇九: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支持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董捷

  【摘要】Japanthroughagriculturalsupportpolicycarriesoutprotectiontoagriculture,thedegreeofprotectionindevelopedcountriesisrelativelyhigh.Japan'sagriculturalsupportpolicyafterhightariffs,strictpricecontrol,agriculturaleconomytocoordinatedevelopment,payattentiontoecologicalprotectionoffourphase.Currentagriculturetosupportpolicyinfoodcontrolsystemstrictly,tariffprotectionpolicycauseslossofbenefits,farmingassisttheproblemsuchasnegativeeffect,isthroughtheissuanceofspecialsubsidies,changesinagriculturalstructure,farmingassistfunctionimprovementmeasuresincurrentagriculturalsupportpolicy.StudyofJapan'sagriculturalsupportpolicy,willstate-ownedtomeimportantenlightenment.%日本通过农业支持政策对农业实施保护,其保护程度在发达国家中是比较高的。日本的农业支持政策经过了高关税、严格价格控制、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注重生态保护4个阶段。现行的农业支持政策存在粮食管制制度严格、关税保护政策引发的利益损失、农协负面作用等问题,目前正通过发放专项补助、改变农业结构、改进农协功能等措施对现行农业支持政策进行改革。研究日本的农业支持政策,将对中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名称】《日本问题研究》

  【年(卷),期】2013(000)001

  【总页数】4页(P41-44)

  【关键词】日本农业支持政策;价格支持;关税保护;农协组织

  【作者】董捷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10

  一、日本农业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一)日本农业支持政策的发展阶段(1)从明治维新开始到二战之前为农产品高关税、严管理阶段。主要内容是:政府对稻米实施关税保护以防止粮食进口对日本安全的冲击和避免可能引起的外汇波动、为保护国内农业实施大米等粮食流通管理、一战后政府出台《稻米法》,政府对市场上的稻米供给实施控制,并对稻米进口增加进口关税限制。(2)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为保障、支持战后日本农业的复苏与发展阶段。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颁布并实施了《食品紧急措施法》,法律赋予日本政府拥有大米的价格决定权,对大米实行全量销售与收购,大量资金用于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本对农产品实施有选择的扩大生产,重点发展肉类、牛奶、水果、蔬菜等高需求的农产品,而减少对大豆、水稻等需求增长空间趋小的农产品的支持力度。(3)从1962年到20世纪90年代为农业与经济协调发展阶段。日本政府与1962年颁布《农业基本法》,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工农间的收入平衡。主要内容包括价格支持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和信贷支持政策。(4)1999年至今为注重生态效益阶段。日本政府出台了新基本法《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业多样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农

  村振兴,另外,新基本法还确定了农产品自给率目标。新基本法的制定在突出日本农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强调了其生态效益。(二)农业支持政策调整趋势一是对农业的支持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二是农业支持的手段逐步从市场价格支持向生产者直接支付转变,这一转变使支持政策更多地归于WTO农业协议的“绿箱”政策中。三是强化了对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二、日本现行农业支持政策的具体内容(一)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日本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自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支持政策体系,包括价格管理制度、最低价格保证制度、稳定价格补助金制度以及稳定基金制度。农产品价格管理制度是指日本政府直接控制价格的制度,即由政府直接规定购销价格,收购价格高于销售价格时差额由财政补贴的价格制度,适用对象为大米和烟草;最低价格保证制度是指当市场价格低于政府所规定的最低价格水平时,政府按该价格买入全部农产品。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生产者的收入和再生产的维持;稳定价格制度是指在自由市场的前提下,通过政府相关买卖操作和供求调整功能稳定市场价格,以防止肉类等产品的批发价格产生巨大波动。补助金制度是指对于豆类产品规定一个基准价格,当销售价格低于基准价格的时候,农民可以得到基准价格与市场价格间的差额补贴;稳定基金制度是指小牛肉、蛋类及加工水果等产品的市场价格下跌到政府规定的目标价格以下时,政府、农协、生产者三者共同出资对市场价格和目标价格的差额进行补贴。(二)收入补贴政策日本20世纪80年代前的收入支持政策,应用范围最广的是通过农产品保护价收购手段,来稳定或增加农民收入,属于间接性收入支持。但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压力的增大,各国开始把农业支持政策由价格支持政策转向收入补贴政策,主要包括

  直接补贴、灾害补贴、投入补贴等。农作物直接补贴的目的是平抑不同地区间的成本差异;灾害补贴是指政府对因灾受损的农地、农业设施进行的补贴,目的是减少农民收入损失。而投入补贴是指在一定标准下,把农户联合起来集体平整耕地,区划田块或蔬菜大棚建设等农业生产投入给予的补贴,其中投入的一半由中央财政进行补贴,25%由都府县进行补贴,其余部分可以从接受国家补贴的金融机构获得相应的贷款[1]。日本普遍开展农业保险,由政府直接参与保险计划,给予部分保险补贴。政府有计划地对工商业进行引导,当企业进入农业经营领域时,政府会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缩短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时间,加快农业资金的周转和流通速度,有助于日本农民获得更多收入。尤其是在销售领域,企业通过系统的管理,对市场进行大规模调查、增加广告投入、加大品牌宣传并利用完善的销售网络及流通渠道,以利于更好地销售日本农产品。(三)稻作经营安定支持政策稻作经营安定支持政策,也就是日本的稻作经营安定对策,即利用政府和农户两方面共同出资建立起来的基金,对稻米价格下降而带给农民的损失进行补尝,从而支持稻米产业发展的对策。政府设立这项对策的意图是想在今后将“稻作安定经营对策”逐渐发展成收入保险制度,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做到既能支持农民收入稳定,又可以作为被免于削减的对象。具体内容是:以各品牌大米3年市场价格作为基准价格,当稻米价格低于基准价格时,就由稻作安定经营基金当中支付基准价格和当年价格差额的80%。补贴资金的来源由政府提供基准价格6%的基金和由农户提供大米基准价格2%的资金共同组成,共同建立稻作安定经营基金[2]。该政策的实施,使得日本稻米产品价格始终高于市场价格,保护了稻米产品生产农户的利益。(四)农协发展支持政策农协是连接农户和政府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1947年农协法颁布以后,为了支

  持农协的事业,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农协发展支持政策,包括免除营业收益税和营业税、农协所得税3种税目,政府对农协建设仓库、增加固定设施投资等提供80%的补贴。日本农协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农民生活及农业的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对农户提供生产指导。农协对农民提供全面的生产指导,具体包括农作物栽培技术、优良品种、农业生产计划、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此外,还借助农协自身优势,加大农产品的开发力度,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其次,尽可能促进农产品销售。农协促进销售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农协内部寻找和确定市场营销能手,并聘请其担任营销部的经理;二是从社会上选择招募擅长市场营销的人才。正因为如此,日本农协的营销人员都具备相当的销售经验,这样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营销效率。第三,对生产生活资料实施集中采购,以降低生产成本。日本农协根据社员的具体需求集中统一的从厂家批发所需生产资料,以减少流通环节,相对于零售价,社员获得生产资料的价格要便宜很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第四,信用合作。日本法律规定农协可以自行办理信用事业。这样,农协的信用社不但吸收有剩余资金社员的剩余且不急用财产,而且还对那些需要资金的社员提供贷款。大部分农协信用社的存贷资金都是带息的。社员可以通过农协信用社,调剂资金余缺。此外,作为信用联合会中央联络机构的全国信联协会,为会员提供咨询、协调以及指导等相关服务。(五)一般性支持政策一般性支持政策,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日本对本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视,并设立了众多补贴项目。针对农田改造项目,如果达到规定标准的项目,费用的一半由中央财政通过预算进行补贴,县财政的补贴占25%,村财政的补贴占15%,剩余的部分由农民自己负担;对于兴修农田水利设施的补贴,80%用于农田的改造,剩余部分则用于大型公共水利设施建设[3]。(六)农业对外贸易支持政策

  日本农业对外贸易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关税和非关税两种措施。关税措施是指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关税,且征税覆盖种类多,从量关税与从价关税并用,抬高贸易门槛。非关税措施包括立法禁止或限制进口、建立进口的数量价格限制机制,另外还利用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以保护国内农业生产。三、现阶段日本农业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一)日本农业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缩小农民与工人收入差距和缩小农业与工业效率差距是日本农业支持政策的两个目标,通过一系列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日本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缩小了与工人的收入差距。不过第2个目标没有实现:农业与工业间的差距还是十分巨大,农业竞争力下降,工农业效率差距更大了,薄弱的农业给政府政策的实施造成了压力[4]。目前日本农业支持政策的主要问题包括:1.粮食管制制度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日本对粮食实行政府主导的收购和配给制度。粮食价格在政府的管制下持续保持在高位,导致农业生产者更倾向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因为自己耕种会比购买粮食便宜划算,后果是单个农业生产者不愿出让土地,从而阻碍了集中化的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扩大规模农业结构改革遇到瓶颈。2.关税保护政策引发的利益损失(1)日本国内消费者蒙受损失。日本对进口的农产品实施差别关税,尤其是大米(490%)、小麦(210%)等[5]。另外,由于关税标准的制定依据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内外价格差价确定的基础上,事实上已经起不到关税保护的作用,反而进一步助推了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升高,最终导致了日本国内消费者蒙受了高价格损失[6]。(2)国内经济受到损失。日本对一些国家实施紧急进口限制,在无确切合适理由的情况下对其他国家实施严厉的进口限制,有可能引起其他国家对其实施贸易报复措施,导致本国受到相应制裁,进而导致日本国内经济遭受损失。(3)关

  税保护政策使得日本农业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大大减少,一方面使农产品差异化相对利益受到损失,另一方面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由结构调整引致的经济增长受到影响。3.农协制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由于农协可以从高粮价销售中得到高额的手续费回报,导致农协对农户高价销售农业机械、农业化肥等,以助推粮价的提高。(2)包括土地流转收入和农业贷款收入都被农协占有,在一定程度上,农协阻碍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二)日本农业支持政策的改革思路1.通过发放专项补助金拉低粮价借鉴欧盟经验,通过直接向高依存度、对农业生产起重要影响的主业农户发放补助金,这样拉低粮价有助于消费者利益的提高。2.建立农业用地出让补助计划政府有计划的对一些出让土地的农户给予补助,有利于激励单个农户出让土地,最终有利于规模化农业生产。3.推进大米流通体制改革,改善农业进出口结构。建立自由公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稳定合理的大米价格,在大米产量增加、价格下降时进行补贴。政府提高监管力度,保障农产品流通的透明度。另外,采取温和合理的农业进出口政策,力图改善国内农业结构,加强与国际农业组织的合作。4.对农协功能进行调整根据农协对不同农户的作用程度进行功能划分,实现信用事业和农业共同救济事业相分离,分离农协功能,让农协专门进行信用事业,再建立专门的部门进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活动。四、日本农业支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一)重视和完善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合作组织在农户和政府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日本十分重视农业行业协会,大力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并引导农民参与其中,对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农民的收入提供了巨大帮助。中国的农业合作组织无论在建立还是在完善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国家应该鼓励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种农业专业协会,并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引导。具体而言,日本农业组织对中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政府引导并鼓励农民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或者农业协会,并逐步提高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的规范性和组织化程度,以利于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帮助农户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并保护农户的利益。其次是农业合作社的建立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建立规范性的原则体系,保证合作社健康的发展。第三是通过农业合作社或者农业协会,搭建起政府和农民间的桥梁,以此为形式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推广新技术的开发,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最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保护农户的基本利益。第四是农协组织不应通过过高的手续费谋求自身利益,进而推高农产品价格。(二)完善农业进出口补贴政策日本的农业贸易支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包括:在出口方面,为了鼓励农产品出口,增加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一方面对出口的农产品进行适当的收税优惠和资金补贴,另一方面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和优惠,包括发放低息贷款等。在进口方面,选择性的进行农产品进口,以满足国内对多种农产品的需求。另外进口要有助于本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农产品生产成本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中国应通过农业进出口政策的完善,在遵守WTO规则的前提下,与各国展开贸易来往,增加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三)加大农业新技术补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总耕地面积不少,但由于人口众多,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只有1亩左右,

  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中国的耕地的耕种质量也相对较低,中低等耕地则占总耕地面积的4/5,而只有1/5的耕地面积属于一类及二类耕地[7]。另外,由于缺乏监管和保护不善,导致化肥滥用、放牧过度等一些列破坏农业生态质量的行为,这些行为使中国的耕地质量进一步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给农户造成了巨大损失。日本的农业支持政策中对新技术的支持和一系列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比如要不断加大农业系技术的补贴力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采用新技术的农产品实施价格补贴政策,逐步推进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建立农业新科技,新技术的研发体系,引导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参与农业环境保护;加大对采用新技术的农产品的支持和推广力度,增强农产品的竟争力等等,最终实现中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四)建立健全农业支持政策的法律法规体系日本的农业支持政策通常情况下都是由国家的立法机构通过法律形式来制定的,并且对实施、监管农业支持政策的机构及权利范围也都通过法律进行相关界定。就新农村建设的每一项措施也都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都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的。相对于日本,中国的农业支持政策在法制化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首先,中国的农业支持政策主要是以文件形式颁布的,缺乏法律基础和保障;其次,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执行机构的权利、范围还不明确;第三,中国对农业支持政策的法律监督还不到位。因此,中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建立健全农业支持政策的法律体系,使农业支持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管均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使其在法律的制约下实施,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参考文献][1]郭玮.美国、欧盟和日本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及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2(56):

  31.[2]冯昭奎.日本经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8.[3]秦富.国外农业支持政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56.[4]李春和.日本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与做法[J].北方经济,2001(5):35.[5]任英.日本农业发展经验借鉴[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3):46.[6]山下一仁.拥有高价农产品的日本的弱点[N].经济学家周刊,2006—02—13.[7]郭翔宇,曾福生,刘葆金.农业经济专题[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188.

  

  

篇十: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忠和心理33日本企业组织的特点1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员工与企业同甘共苦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3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培养使用哪个各种工作环境的多职能人才4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洗鲜明的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5采取集体研究的决策过程6对工作统一负责7人们树立考古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相待每个人对照事物均可以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自我指挥代替高级指挥

  日本的产业政策

  讲到日本就不得不讲到日本的产业政策,日本被认为是发展型国家的原型日本的发展被认为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政府试图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密切的政商关系。并且石油危机以来政府干预和控制的想法在产业政策决策者那里在减弱,对价格机制的看法更加的积极。

  一.日本产业政策的形成原因

  1.日本传统与市场体制

  (1)古代日本社会

  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世袭氏姓贵族制度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主王权统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12世纪末迄16世纪末400年间,日本社会处于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权并存以及朝廷实力不断削弱

  (2)武士道精神

  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以主从关系为纽带的武士团为加强战斗力,以忠节武勇,孝行廉耻,无欲等要求无事,使之绝对服从主军,重言诺。

  (3)近代日本社会

  1968年倒幕维新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这就是日本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明治政府在戊辰战争(1868-1869)中取胜后,在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何止产兴业三大口号下,实行一系列改革,意图彻底废除幕番封建割据体制,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同时提倡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半殖民地危机,以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近代资产阶级国家。19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统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在群众斗争的压力下,明治政权向君主立宪政体演变。1885年废除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下一年实施)1890年开设国会,日本是的君主立宪体质-近代天皇制从此确立。近代天皇制实质上是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的范畴。

  2.日本文化与企业精神

  日本之所以能在简短的历史时期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

  (1)日本企业文化的内容

  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精神包括团队精神与创新精神。其团队合作精神所凝聚的就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在不利于民族生存,发展的外部自然资源环境中,八个人荣辱团体,凭借团体的智慧和力量来赢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团结,写作,同

  甘共苦,休戚与共,甘愿为团队,民族,国家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勇于奉献和勇于牺牲,就是以民族精神为主导的企业精神。创新精神也源于民族精神。给予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日本民族形成了特别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成功经验,以创新求生存,从而建立了日本的“多元合金文化”这样的创新体现在管理上,将企业主的利益与雇佣学者的利益统一起来,调动生产者的主动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劳资矛盾。

  (2)支持日本企业文化的民族心理A。渴望成为强者B。务实心理C。“忠”

  “和”心理

  (3)日本企业组织的特点

  (1)实行终身雇佣制度,员工与企业同甘共苦(2)对员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3)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培养使用哪个各种工作环境的多职能人才(4)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洗鲜明的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5)采取集体研究的决策过程(6)对工作统一负责(7)人们树立考古的整体观念,员工之间平等相待,每个人对照事物均可以作出判断,并能独立工作,自我指挥代替高级指挥。

  3.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

  它以市场为基础,资源配置的决策是由各个企业做出的,政府通过制定社会经济计划与经济政策,又到企业行为,从而对资源配置发挥主导性作用。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是比较强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经济与计划战后历届政府都要制定中长期计划,有经济企划厅指定,一般为5-7年,根据计划通过行业组织各种经济奖惩手段有力的指导企业行为。(2)产业政策。卓有成效的产业政策是其重要特点。它主要包括(1).协调不同产业间关系的产业结构政策(2).是协调各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关系的产业组织政策。(3)财政和货币政策。大藏省负责制定财政政策,并编制国家预算,统一领导,监督国家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贯彻货币政政策。

  二.产业政策的演变及其特征

  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产业政策,是指“影响该国的产业结构的所有政策”。日本产业政策二战后就开始出现,并随着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幻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很快的,50年代末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从50年代中期起开始进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不讲(日本经济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1.是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通过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2.是先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收到了美国几十亿元美元的“特殊订货”,这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3.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引进先进科技,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翅

  膀。)

  (一)产业政策的演变

  1.在经济复兴时期

  从1945年到1955年的经济复兴时期。在此经济复兴阶段,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以倾斜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产业复兴政策。

  二战后,日本经济体系受到严重打击,面临恢复生产、重建经济秩序、恢复物价稳定等任务,同时与世界的经济联系也有待恢复。这一时期产业政策应用得最为广泛,并为以后各期的产业政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产业政策目标就是促进自主产业的形成,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体现为产业立国,希望通过重要产业的复兴来推进整体经济增长和重新启动工业化过程,重点支持了钢铁和煤炭两个基础产业的发展。产业政策体现为“倾斜生产方式”。

  不讲(倾斜生产方式是指社会再生产链,特别是工业在生产链的纵向连续关系中,从最初投入的上游产业向最终产出的下游产业逐步推移,顺序发展的方式。主要通过原材料分配,复兴金融共苦贷款,价格控制,差价补助金,进口物资的分配等当时一些直接控制手段实施的,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

  第二阶段,开始采取“产业合理化”政策,倾所谓产业合理化政策实质就是通过设备更新更新和技术改进来促进基础工业成本降低的政策。希望通过引进技术、降低成本来促进工业的发展。日本的产业政策开始以法规的面貌出现,重点支持了钢铁、煤炭、海运、电力、石化、合成纤维等行业。其政策手段以间接控制为主,主要有租税特别措施,财政投资贷款,海运利息补贴,外汇配额等。

  其次,政府对那些产品市场价低于成本的重点企业实行价格优惠补贴,1948年国家用于物价补贴的金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24%。价格补贴政策一方面稳定了基础原料价格;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企业投资和生产活动。三十物资倾斜政策。政府对有限物资实行严格的统治政策以保证重点产业的需要。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本缺乏,缺乏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外国原材料及技术严重缺乏。

  2.高速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

  1955-1973年是高速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产业政策的目标就是实现赶超。主要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了贸易立国战略下的产业保护育成政策。二是迅速提高经济实力。1957年,日本政府在新长期经济计划中第一次提出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一项基本政策。1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继续该政策,并提出实施重工业化的具体计划。1963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把发展重化学工业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作为实施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通产省的产业结构审议会通过《60年代通商产业构想》第一次提出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统一政策体系。这一时期日本产业政策在政策体系,目标手段和功能上都开始向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并逐步完善。1.是为适应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而建立产业新秩序的政策。2.是调整设备投资政策。3.是在机械化产业中,调整生产领域,确立专业市场体制和实行共同化市场。4.是继续推行产业扶持政策。最终实现了目标,超越英,法,德等国家,越据为

  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面临着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出现了反对市场过度竞争,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讨论。虽然同时也采用其他的政策手段,但产业组织政策的推行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特征。1970年日本GDP总值排名日本排在第二位为2068亿美元。

  3.稳定增长时期的产业政策

  1973-1985年是日本稳定增长时期,经过高速增长阶段,日本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升,并在六十年代中期之后出现持续性贸易顺差。这一时期在内部的主要问题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大量的工业污染、消费垃圾、城市的过度拥挤、社会福利和公共设施的欠缺等。外部的主要问题是两次石油危机对高耗能的工业如炼铝、石化等行业产生严重影响,而日本汽车机械等产品的出口猛增也使日本和美国、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此,日本政府提出要把产业结构由当前重化学工业转换为知识密集型的工业结构,提出了“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1.是以据此实行的行政措施为基本的政策支柱。2.是调整长期萧条产业。3.是调整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日本在压力下逐步降低关税和简化关税手续,减少进口商品配额和限制,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加。4.是提出综合能源对策;确保石油的稳定供应,节能对策以及石油代替能源开发与利用;发展节约能源和高加工度化的产业,加强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5.是资助尖端技术领域的技术开发并扶植有关产业;6.是限制公害和中小企业对策。7.对在石油危机之后处于衰退的产业,则采取了成立萧条卡特尔、缩小生产规模、停产转产、鼓励海外转移等措施。

  4.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产业政策

  1985-1990年是日本经济结构调整时期,1985年下半年开始日元持续大幅度升值,日本政府于1986年5月发表了“面向21世纪产业社会长期设想”,提出以对外实现“国际水平分工”和对内实现“知识融合化”作为产业结构的新发展方向。具体措施:1.是刺激国内需求,推进了“内需扩大主导型”战略2.鼓励对外投资3.是充实社会公共投资,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5.90年代以来的产业政策

  90年代之后日本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以科学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制止密集型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由单一增长为目标,转向以“生活大国”为目标,经济增长方式有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政府提出了“新技术立国”和“科学技术立国”的方针,出台了《面向21世纪的日本经济结构改革思路》的报告,指出以制造业为中心开展国际分工不可避免,日本应开发新的产业领域,现有产业应该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放宽规制,促进竞争,改革有关的企业制度。1998年通产省退出了《经济

  结构改革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创造新产业。

  6.经济全球化时期(2000年至今)。

  在“国际社会共同推进世界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信念指导下,推行“宏观结构调整、微观经济改革、产业结构政策”的三位一体的经济结构改革。在产业结构中注重技术革新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特别是实现全体国民的生产富裕化,在考虑产业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同时,确保能源需求供给与环境等方面的协调性。产业技术政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经过前述几个时期,日本的产业政策已逐渐由战略性的产业政策向补充性的产业政策转移,政策目标由积极赶超转变为弥补市场失灵,政策手段上也由行政调控而逐渐转变为信息指导,通过发布产业结构展望的方式来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二)产业政策演变的特征

  1.一世界市场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背景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日本在战后复兴时期的第一阶段就开始认识到世界市场对于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贸易立国的思想在日本往后的产业政策制定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产业的重点产业多是钢铁,石化汽车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为了保护这些有效产业的发展,日本一方面通过外汇管制,另一方面利用出口低息贷款,免税等措施。

  2.以产业发展规律作为产生选择的依据

  产业政策的本质在于选出特定类型的产业,通过国家的政策干预来实现特定经济发展年战略,而所有手段只是为了服从特定产业发展的需要。日本也较重视对产业发展规律的观察和预期。日本就开始采用筱原三代平的“需求收入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两基准作为选择重点发展产业的依据。

  3.政府主导,兼顾市场的多方位政策措施

  日本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来确保其产业政策目标得到实现,首先,每一次产业政策的调整,政府都制定长远的计划及相关法案,以确保其政策目标得以理解和贯彻。

  虽然日本政府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也相当广泛的征求有关各方的建议,并以使日本企业确立其世界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为其终极目标。

  4.在波动和争议中不断调整

  日本经济战后快速发展的历程使得人们相对忽视了日本产业政策的不利方面,事实上复兴金融公库和各种财政补贴的泛滥导致了战后复兴时期的通货膨胀,战略性贸易政策导致了日美贸易摩擦的加剧。同时产业政策的实施中也曾受到一定的批评和抵制。

  三.日本产业政策的制定,体系及其特点

  (一)日本产业政策的制定

  日本是战后产业结构调整最为迅速和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能够迅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是与实施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和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分不开的。

  但是日本的国会在产业政策中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尽管反对党也会批评政府的经济政策,但对行政部门提出的政策细节并不关注,使得政策无需修改就可以通过。

  产业政策由行政部门主导。政府中负责具体产业的有关局,处,科以及负责协调部门内部和不同部门间的局,处,主导产业政策。

  民间方面:行业协会,起中介作用的属于政府的各个工业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也发挥作用。如日本的钢铁协会,日本汽车制造业协会,日本造船协会等,这些协会的**有本行业主要企业的董事长轮流担任,是政策有利于本产业或业内主要产商,对于中小企业占优势的行业很难组织起来以集中力量去影响政府,主要靠主管局的帮助。

  财界,一个由公司行政主管组成的团体也对产业政策有影响。金融机构:以上这些角色构成了产业政策的主体。产业政策就是在他们之间讨价还价和施加影响的结果。原局(主管局)制度:对特定产业直接负有监督指导责任的政府机关。每个产业都有各自的主管部门,他们掌握各个产业,对该产业的政策全面负责。通产省就是最大的主管部门。通产省:是负责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机构1970年,其9个局中5个为原局:重工业,轻纺工业,煤矿,化工,公用事业。局以下又分成处和科,分别负责不同产业,所以是原局和科,如重工业局里设有钢铁,工业机械,电子,和电气设备,汽车,飞机等处。除了MITI还有其他的部门,如农林鱼省,厚生省,交通省等,大藏省不仅负责银行,保险,证券,还负责啤酒,清酒,及其他酒精产品。主管局,处为相关产业制定政策,起草法规,并在不同的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审议会:一种咨询机构,成员主要来自于民间,包括业内领袖,前官员以及少数学者和记者,审议会是业界利益在政府决策中得到反映,各方利益在委员会提交给政府的建议中,业者相互协调立场,他们的共同利益可以得到反映。自民党在经济政策中的作用上升结果是经济政策中加入更多的政治因素。

  (二)日本产业政策体系

  日本产业政策体现如下特征:立足于世界市场;充分利用产业结构发展规律;政府主导与市场结合的多样化政策手段

  1.产业结构政策。

  追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日本经济政策始终坚持的一个着力点。60年代的目标是产业结构的重化学工业,70年代指向只是集约化80年代探索高度技术集约化,90年代则追求知识创造型结构。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包括4各方面:(1)提出产业结构设想。通产省每隔十年就要提出一个通商产业展望,经济企划厅也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发表经济计划。除了经济及产业整体的长期展望外还有主要产业的长期展望

  (2)培育成长产业。战后初期,曾对钢铁,煤炭,肥料,纤维等产业的振兴采取了积极的对策。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后,日本通过制定法律并配合日本开发银行的低息贷款,先后华大力气对机械工业,石化工业,电子工业等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之后是振兴软件开发等信息产业。(3)停滞产业的收缩。从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先后对煤炭。铝,合成纤维,船舶,化肥,等产业采取了规模收缩和合理化对策,通过课税特例。特定产业,采取了规模收缩和合理化对策,通过课税特例,特定产业信用基金的债务保证以及开发银行的融资等措施促进相关企业的设备处理,事业转移。(4)就业政策。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为配合结构调整,日本政府同时也在劳动者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就职指导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产业组织政策。

  日本的产业组织政策基本上分两个层次展开。(1).是大企业的规模化。(2).是中小企业的组织化。(1)以强化国际竞争力为目的,在资本密集型等产业领域,为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强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是,推进钢铁石油化学行业的设备大型化,促进汽车纸浆行业的企业集约化。最近,随着日本贸易自由化的及一步推进,持股公司的解禁,合并手续的简化等,日本大企业为了赢得国际竞争,出现了大型合并联合以及向优势领域集中的企业重组浪潮。(2)促进中小企业的组织化。根据日本中小企业基本法,工业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本金1亿日元以下,批发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资本金3000万日元以下,零售,服务业从业人员50人以下或资本金1000万日元以下的企业定为中小企业。鉴于中小企业一般都规模小,资金筹措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交涉能力弱,技术开发力量和信用实力薄弱,且容易陷入相互间的过度竞争特点。日本政府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的组合制度,鼓励同业者或立场相同者中小企业者结成组合,相互协作,通过提高组织化的程度来解决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有许多扶持措施:1.是金融上的扶持。如中小企业事业团的高度化资金,商工组合中央金库贷款等2.是税制上的扶持。对组合采取减免所得税等优惠措施的同时,在印花税事业税不动产取得税等方面也有减免措施3.是来自于中小企业团体中央会的扶持。在接受国家以及都道府县补助的基础上,中小企业团体中央会对组合实施一系列的补助事业,如中小企业连协组织调查开发支援事业,组合信息网络化事业等。

  3.产业金融政策。

  有效利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是日本产业政策的一大特色,日本政府金融机构由日本输出入银行,日本开发银行等两家银行,还有北海盗东北开发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医疗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等10个公库。通过这些政府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了低利率资金的政策诱导效果,保障了对新产业培育产业体制完善,生产部门现代化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的战略性资金供应。

  4.产业技术政策。

  在日本,开发研究主要由企业自己进行,而对基础研究和一部分应用研究,由于风险大,单靠民间力量难以取得发展,所以多由政府实施或政府补助,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产业进步,主要有:

  (1)设立工业技术中心等机构,夯实科技振兴基础。日本通产省在全国设立7个全国性的工业研究开发机构,各都道府县则从解决本地区共性技术难题,振兴区域产业和中小企业科技的角度,设立了各自的工业技术中心。其主要业务有:研究开发,技术指导,委托试验,设备对外开放,培育技术人才,提供技术信息等。

  (2)推进研究开发。(3)推进技术交流(4)培养技术人员实施技术指导(5)对所开发的新产品拓展市场提供支援。(6)振兴设计

  5.产业基础政策。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人口结构向少子,高龄社会的转变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成熟经济社会的转换,日本政府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发展对策的视野,更加关注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建设。当前主要抓以下几项工作:(1)放宽管制,提高竞争性。(2)构筑小政府,竞争型社会。目前日本正在展开一精简机构,裁减人员25%为目标的行政改革,重组中央省厅,收缩对经济的政府干预。同时着力推进投融资体制为主的财政改革,进一步收缩并削减低效指出,重点充实社会资本,提高公共事业效率。改革社会保险体制,建立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养老金制度,并通过有效发挥民间活力,重新划分官民负担比例,切实减轻企业政府负担,改善投资环境,同时,修正最收费职业介绍事业,劳工派遣事业等的规制。(3)改革企业制度。首先是企业税制改革。日本法人所得税明显偏高。日本政府在1998年发布的综合经济对策中提出,在三年内,将法人实际税负下降到40%左右。同时,企业法制方面的改革,正在取得进展,持股公司已经解禁,并试图通过商法等法律的修正,进一步简化合并手续,鼓励企业进行实业重组等。另外还努力促进商业惯例的改善,标准化制度的改革,劳动雇佣制度的完善,企业会计制度的国际化。(4)改善硬基础设施。近年来,政府在公共投资预算的分配上,向光纤网络的建设,研究机构的充实,教育设施的完善倾斜。同时,通过国际标准规格的制定,下一代携带电话等信息通信的标准化,应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努力面向国际化,完善软的基础设施体系。

  6.产业集群政策。

  根据欧洲国家的经验和日本产业发展的现实,2001年日本政府推行了新的产业与区域发展政策,即产业集群政策。政府集群政策主要体现于两个政府行动计划:一个是由METI制定和推动的“产业集群计划”;另一个是由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制定和推动的“知识集群计划”。然而与欧洲国家的集群政策相比,由这两个计划所体现的日本集群政策,仍然具有某些自上而下的政策特征。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对其做一概括。

  日本产业集群政策的意图是使日本的工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使地方经济自主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全国各区域利用本区域产业资源,发展新产业和创建新企业。

  不讲(为此,日本集群政策着力于营建企业的网络环境。不仅要增强企业间

  的横向和纵向网络联系,还要形成产业——学术——政府,以及跨产业合作的网络关系,从而促进区域创新,形成产业集群,以及新产业和新企业的创建。日本集群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企业创新环境的发展。通过产业、学术、政府、企业环境的“新融合”,促进创新,促进新企业的创建与发展,促进企业合作,促进管理创新支持体系的完善。中央政府的集群政策与地方产业政策合力,以产生协同效应。)

  日本的产业集群政策方案分为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两个方面:(1)组织结构:提供财政支持和大规模组织人事支持,形成产业——学术——政府的“看得见的网络”。以这样的网络构成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基层组织和核心产业支持组织通过各种活动,支持和促进这一网络的发展。(2)管理结构:一方面,对企业活动给予支持。向参与产业集群形成活动的特定企业提供支持,尤其是向中小企业、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促进、跨产业合作、管理创新、R&D、市场培育、企业及孵化器建立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促进与相关组织的合作。促进集群参与者在融资、市场培育、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它集群活动中,与地方金融机构、商品METI从2001年开始执行“产业集群计划”。不讲(METI(经济产业省)对于产业集群给予了极大的财政支持,仅仅在2005财政年度,就提供了568亿日元用于支持产业集群政策。从这些项目来看,既涉及高技术产业集群,也涉及到传统产业集群,但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要素:(1)跨地区网络;(2)以区域优势为基础的技术;(3)企业创新与孵化。这3个要素被称为其集群战略的“三股螺旋”。“产业集群计划”的基本原则,与日本过去的传统政策原则有所不同,试图更多地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

  (二)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

  1.通过支持主导产业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其产业政策是产业的重点扶植政策,政府是根据每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和有关产业的地位及其作用来确定各个时期的重点产业并且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扶持,以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主导产业的选择依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实质上是把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纳入一个系统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经济结构得到实施的调整,从而使经济得到发展。为了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60年代初成立了“产业结构调查会”,专门研究日本产业结构发展的长期方向,并于1963年提出了关于产业结构的长期构想。

  不讲(该构想建议用“需求的收入弹性标准”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标准”作为选择理想产业结构的标准。所谓的“需求的收入弹性标准”,即以需求的收入弹性大小作为标准,重点开发那些因收入的提高而需求人幅度增长的产品及产业,以促进出口及经济的增长。所谓“劳动生产增长率标准”,即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的原理,着力培育那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高的产品及产业,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使之成为出口的支柱。按照这两个标准,日本把机械石油化学,钢铁及有色金属合成纤维汽车和电子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2.注重产业政策的系统性,实用性。

  日本产业政策的重要支持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日本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以产业政策为核心,从财政和货币金融领域对国家确定的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关系在战后日本高速增长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扶持重点产业方面的主要作用:一是直接实现

  资源向重点产业的分配,二是对民间经济活动和市场主导下的资源分配过程产生影响和间接调控。3.体现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经历了从战略性产业政策向补充性产业政策的转移过程。产业政策的制定是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过程4.产业组织政策把握适度。既注意培育大型企业,又对中小企业采取扶植政策,以保证市场竞争能力。产业政策具有穗定性、连续性和程序化的特点。

  日本一方面为振兴特定产业而采取保护政策是国内企业避免经受同外国企业激烈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组织政策,加速企业规模的大型化和集团化,以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日本产业政策缺陷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日本产业政策缺陷

  20世纪末,日本产业政策的弊端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1.政府与市场的矛盾逐渐尖锐。首先,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完成追赶发达国家的使命后,社会意识发生很大变化,政府与市场的矛盾逐渐尖锐。并且发展产业和振兴经济的目标与增进社会福利的政策目标发生偏离,具体表现为产业政策过度注重注重产业发展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资本的完善,过度注重产业及企业的扩张而忽视消费者的利益。2.日本产业发展过度依赖政府的经济政策。使企业习惯于在政府的框架下谋求发展,当经济出现不景气或竞争条件发生变化后,仍既希望政府实施产业政策,增加禁止条款,以限制市场竞争。3.缺乏独创性的技术创新成为日本维持经济增长的瓶颈。4.长期专业化人才培养使日本人力资源的积累缺乏多样性。基础科学研究人才严重不足,同时经济增长减速,企业极力控制雇佣新员工,加速了企业内部职员的老龄化。

  (二)日本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结合我国目前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日本产业政策的变迁与理论中得到以下启示:

  1.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先进国家时,既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又要注重知识密集型产业。

  日本的雁行论可以说是对战后日本实施追赶性产业政策的理论概括,日本比较成功的工业产品都是在美国完成基础研究,再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在日本进行应用研究和商品化。

  日本在追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日本发挥“后发性优势”从国外大量引进技术,并在消化、吸收和改造之后应用于产业。从日本的经济成长过程来看,其产业政策采取过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政策。

  在发展重化学工业时,采取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政策取代劳动密集型的政策。当重化学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之后,日本又及时根据重化学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与石油危机引起的冲击,提出了产业政策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换。

  可见,日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产业政策。这种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分阶段推进的战略,能够稳打稳扎。这种阶

  段性变化与其产业结构转换的具体进程基本一致。但是阶段性推进的战略,由于“时间差”,容易使后起国在赶超过程中步发达国家的后尘,亦步亦趋。

  但日本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中败北于美国,显露出这种赶超战略的缺陷。世界经济正处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科学技术进步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赶超发达国家过程中,既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又要注重发展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在产业布局时,如果国情国力不允许大范围内三种密集型产业齐头并进,也可以选择重点部门行业地区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2.后起国家在技术引进时要实行产业倾斜政策。

  后起国家在资金、熟练劳动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差距。因此,在技术引进时,要将自己国家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吸收创新能力等从总体上进行考虑,要突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

  换言之,要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条件,全方位地选择适用的关键技术,既不能片面地追求高、精、尖技术的引进,又不能置本国的实际发展水平于不顾。在进口额中成品所占的比例1984年、1985年是30%左右,1992年是50.2%,1993年是2%,1994年达到55.2%。一般来说,后起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资源是非常稀缺的,所以采取倾斜式不平衡发展战略,重点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优先发展某些产业,就能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引诱其他部门的出现和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目标的最佳综合效益。

  3.产业发展战略要产、官、学、研一体化。

  日本经济能够创造奇迹是与这种战略分不开的,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日本企业、政府、高校、科技机构紧密结合,通力合作。日本全国400多所大专院校的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主要从事尖端技术的理论研究。

  日本政府则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制与指导,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使得科技开发直接服务于生产建设,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也应该借鉴这一做法。近几年来,以信息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技术、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给其他产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一新技术革命的特点是高度智能化,具有高附加值;它不依赖于稀缺自然资源的无尽消耗。

  因此,新技术革命突出了科学在新产业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新技术产业中要发挥带头作用,提供新产品的研制方案与科研成果,同时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然而,大学、科研院所虽然有高智能、高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却无制造、规模生产、销售能力,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产、学、研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形式下建立新的产业,或者共同开发新产品,从而推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4.产业政策上的制定需要结合本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日本的产业政策立足于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因为只有利用全球市场才能充分的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作为欠发达国家,如何借鉴日本经验更快的调

  整自身的资源禀赋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5.产业政策的实施必须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相适应

  二战后复兴时期的日本金融市场极不完善,政府的财政支持是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得以供应,而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全的情况下,产业通过市场融资的成本上升或很难从金融市场融资,这就需要政府通过产业政策中的财政金融手段来为这些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如高新技术产业。

  6.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避免政府直接干预

  日本政府虽然在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发挥了主导性作用但是仍然受到市场的广泛限制。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策纠偏的工具。但是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政府更加倾向于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运行,所以在产业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将政府适当干预,避免市场过度依赖政府和促进市场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市场发展结合起来是政策有效实施的关键手段。

  

  

篇十一: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浅析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尹芮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16期

  浅析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尹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日本是亚洲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得益于其建立了完善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表现为实行普遍和差异化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我国当前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还存在许多弊端,正确借鉴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中的精华,对税收体制进行补充和完善,加强税收立法,改变税收优惠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特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税制体系,促进中国特色文化事业发展。

  关键词:税收优惠;文化产业;税收立法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4-0-01

  一、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实行普遍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日本可以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文化产业主体非常广泛。日本实行特定公益增进法人制度,特定公益增进法人由公益法人和独立行政法人构成,两者都可享受税收优惠。对于文化产业中进行学术、艺术、文化振兴的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日本政府同样给予税收优惠,对捐赠给这些法人的资金减免个人所得税、企业法人税。

  2.实行差异化的文化产业税收优惠

  不同的文化主体享受不同的财产转让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地方共同团体、独立行政法人的有形民俗文化财产转让征收一半的所得税;对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行政法人的财产转让免征所得税;对国家、地方公共团体、独立行政法人作为重要文化财产、历史名胜天然纪念载体的土地转让以最高2000万日元为限征收法人税。

  3.根据国情进行税收创新

  日本设立了许多公益信托发展文化事业,同时将公益信托引入了税收。征收公益信托是指由个人或企业把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信托银行,由信托银行按照一定的公益目的管理和运用受托财产、为公众利益服务,在文化产业进行信托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筹集资金,促进文化事业发展。①

  二、我国文化产业税制现状及弊端

  1.以财政补贴政策为主

  当前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通过财政拨款建立各类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文化企业资金补贴。虽然这种形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也

  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支持模式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二,容易造成不同规模企业发展失衡。第三,容易使企业滋生惰性,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②当前,财政补贴在文化企业收益中占到相当的比例,有的甚至超过30%。如果缺乏对资金的监控和效益的评价,公共政策的效率将大打折扣。

  2.税收政策运用相对弱势

  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立法性和公平性较低。我国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通常是通知、决定、办法,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且很有多临时性优惠措施。③很多优惠政策仅限于国有或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优惠,加剧了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文化产业税收优惠的形式不利于调动创新积极性。当前文化产业税收优惠以流转税的减免为主,主要是基于企业的利润给予文化企业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然而,这种形式的优惠不利于促进文化创新。如果更多地采用税基式减免,减免文化创意的部分进行征税则更有利于调动企业积极性,促进文化创新。

  三、日本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立法,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税收法律体系

  日本的立法通过国会进行,文化产业的税收立法也不例外。而我国文化产业税收政策主要是国务院出台相关的通知和决定,税收立法层级较低且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我国应加强税收立法,提高立法层级,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文化产业税收的基本制度,作为统领性的税收政策制定依据,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改善税收优惠方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企业创新能力还很落后,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改变以税率式优惠和税额式优惠为主的优惠方式,适当增加税基式优惠,有利于激励文化科技创新。④比如,对于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可以允许其扣除准备金和折旧后缴税。

  3.加强对中小微文化企业和特定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支持

  就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却没有享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就行业类别来看,我国对特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还不足,比如边远地区的文化产业、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和传统手工艺等。针对这部分产业应该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文化传承的同时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

  在我国经济下行情况下,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重要增长点。我国在文化产业还尚未建立完整的税制体系,目前的税收政策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应当借鉴邻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对税收体制进行补充和完善,加强税收立法,改变税收优惠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特定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文化产品出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税制体系。

  注释:

  ①贵静.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日本经验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

  ②杨利英.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2).

  ③尹婷.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④郑志.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国际借鉴[N].中国贸易报,2013(12).参考文献:[1]廖建军,蔡斌.中日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出版科学,2010(3).[2]贾旭东.日本文化产业促进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335.[3]贵静.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日本经验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4]郑志.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国际借鉴[N].中国贸易报,2013(12).[5]兰湘杰,焦琳.文化产业财税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中国财政,2012(15).[6]尹婷.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篇十二: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日本农业发展对中国

  的启示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赵世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郭建军1.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能否做到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农业的效益和前途。日本的相当一部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的现状,造成了农业的成本高、生产率低,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发展。吸取日本的教训,加大土地的流转力度,搞好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要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农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农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日本农业发展陷入困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结构调整滞后。就种植业结构来看,基本上囿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几十年一贯制。就大农业内部结构来看,没有突出畜牧业的主体地位。结构调整的滞后,导致农业的产量和效益低下,食物自给率不高。据资料介绍,日本按供给热量计算的综合食物自给率1997年已下降到40%,除大米外,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自给率近乎于零,肉类低于60%,饲料作物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要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食品自给率,必须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我国提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3.要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是现代农业发展

  的标志。日本的农协作为农业的最广泛组织,对促进日本农业经济发展、恢复政治稳定、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吸收日本重视发展农协的成功经验,引导农户由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向大市场迈进,必须提高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坚持民办、民营、民管的原则,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要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而且要重视发展为农民提供综合服务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4.鼓励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日本的农业劳动力严重老化,而且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虽然造成了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下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但促进了日本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加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以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只要把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向城镇,从事非农产业,我国才能改变目前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5.把握商机,扩大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与我国相比,日本的农产品成本高、收益低,农产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农产品依赖进口。相对而言,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农产品生产的成本低,在日本市场上极具竞争优势。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是个好的商机,我们应在遵守WTO规则的前提下,广泛与日本开展贸易往来,千方百计扩大我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

  

  

篇十三: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与迅速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已接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同时,国际上新一轮的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建立起强大的制造业体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融入产业分工的步伐,加大培育产业创新的力度;将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结合起来,整体上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日本,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

  一、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理论发展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如何更好地抓住这个机遇,提升我国的整体竞争力,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指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将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带动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日本经济学家以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个问题。关于国际产业转移欧美学者较早地展开了研究,日本学者后来追上,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阿瑟刘易斯(1984)认为,引起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是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又前所未有引致的非熟练劳动力的不足。刘易斯的观点,实际上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由于当时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因而影响转移的因素主要是上述两类不同国家间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方面的差别。

  弗农(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则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他认为,企业为顺应产品从新产品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标准化阶段的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地区之间转移产业,以规避生产上的比

  较劣势。

  在产业区域转移的微观层面的研究上,邓宁(1976)用0-L-I模型来说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他指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优势,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特定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优势,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

  日本经济学家以发展中国家的独特视角,结合本国的实践经验。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这个问题。

  筱原三代平提出了著名的动态比较费用论。他认为,如果按照李嘉图的理论,发达国家将其重点工业放在重工业等收入弹性高的工业,而发展中国家只发展农产品等收人弹性低、技术进步率低的初级产业。这种国际分工持续下去就会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因此对日本来讲,如原封不动地接受这种静态比较成本学说,是无法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从发展和动态的角度来看,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又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只要经过1015年的积极扶持,是可以成为强有力的出口产业,能够取得动态的比较成本优势的。

  在实践中,日本学者赤松要等人从日本国情出发,立足于东亚这一国际区域展开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雁行形态论。该理论反映了国际间产业转移由消费资料产业向资本资料产业、轻工业向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向加工、组装工业演化。这种结构演进趋势,同工业先行国突破一国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构调整的趋向吻合。国际产业转移实际上是工业先行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手段。小岛清(1979)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修正并完善了雁行形态论。

  我国学者对产业区域转移的研究,由于实践的滞后,还处于初始阶段。卢根鑫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品价值构成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在于重合产业的产品技术构成相似而价值构成相异,这样导致了产业从高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卢根鑫,1997)。陈建军认为,中国现阶段出

  现的产业区域转移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的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以及企业成长的需要。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层面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问题,但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才能解决目前的一些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地模仿。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大的发展中大国,不是所有产业都能套用国际经典理论的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应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更深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同时,建立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将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整合结合起来,建立有利于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国内区际产业转移模式,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在下文中,笔者将借鉴日本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些建议。二、日本承接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动因二战后由美国实施的道奇计划。为日本经济复苏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和技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使日本得到了大量美国的军需订单,国内需求严重不足的状况得到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固定汇率制为日本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使日本的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的政策效力大大加强。美日之间的不对称合作使得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长驱直人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相对软弱的国内市场。

  20世纪5060年代,日本政府通过《外资法》、《外汇法》、政府资金、租税特别措施等产业政策的实施,成功地将吸引的海外投资及国内的私人资本引向大型工业设备领域。凭借积极的设备投资,日本经济的产业结构迅速转化为以高附加值生产领域为核心的结构形式。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之快,无论是从整个产业还是从制造业,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系数都远远高于欧美主要国家,说明其结构变化剧烈。

  并且,在制造业比例居高的条件下(1960年制造业附加值占GDP比重为33.8%),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

  日本广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引进速度成几何级数增长的强劲增长势头,其中80%以上是基础工业技术,主要来自美国,也有西欧和其他地区的。日本从引进的技术中广泛吸取各国之长,并且加以消化、吸收、企业化,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日本在继续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快本国独立研制工艺技术的步伐。技术革新取得的突破新进展。这一点对日本从经济上、技术上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经济高增长期,日本的出口产品结构也随之做出了快速反应。最初,纤维制品、棉制品等天然纤维以及杂货制品所占比例很高(20世纪50年代初该项出口额构成比为13.7%,20世纪60年代后期该比例缩减为3.9%),而后重心转移向钢铁制品、船舶等重化学工业,并向机械、电子器械领域广泛延伸(20世纪50年代初该项出口额构成合计为35.5%,20世纪60年代后期该比例增至52.8%)。这一变化意味着日本出口主要集中在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品领域。三、日本制造业产业国际转移的演进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的钢铁、电力、机械和石油化学等基础工业设备投资向巨型化、大容量化发展,增强日本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日本独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日益增多,在民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高档家用电器等)尤为明显。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在生产技术上达到了世界水平。1965年以后,日本的对外贸易继续大幅度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已基本上可保持顺差局面,并呈稳定增长趋势。外贸顺差的结果导致了日本资本输出的迅猛增长。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日本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范围遍及轻纺、化学工业等,由于日本资源匮乏,缺乏重工业发展所需的矿产品,所以,对采矿业的投资比重最大。日本向矿产资源丰富的第三世界国家转移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资金,再将生产出的矿产品返出口到日本国内,扶助重工业的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开始快速增长。这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尼克松冲击、石油危机、总需求增长的减速使日本国内

  维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条件逐渐丧失。日本重工业遭严重打击,耗能型的重工业向节能型改进,同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二是由于贸易摩擦,如北美和欧洲汽车市场的案例,而将生产转移到海外。三是由于日元汇率走高而将生产向海外转移,特别是电气和电子产品的生产商,为寻求高质量、低成本的劳动力纷纷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四是为了开拓需求增长潜力大的市场(如中国)而将生产设施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一时期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大部分流向北美和欧洲。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人口高龄化社会问题加深,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消费品市场增长乏力,日元升值且在国际汇率市场上币值极不稳定。上述种种因素导致老的组装加工业在日本渐失生存与发展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组装加工业开始加快向海外转移步伐,转移的方向是欧美和东亚。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直接投资的重心已转移至东亚和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日本对欧美投资不断减少,对东亚投资却逐年上升。自1993年开始直接投资表现为清一色亚洲格局。日本对亚洲的投资虽然在整体规模上不如其在美、欧的投资,但始终保持比较平稳的上升态势。这是因为日本在美、欧的投资存量很高。日本对亚洲海外投资的案例数在整体上高于日本对美、欧的投资案例数。这就表明,由于近年来东亚各国经济飞速发展,东亚各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亚洲吸引日资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对亚洲投资的案例数与日本对欧洲海外投资案例数的变化趋势成显著的反向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日本一改以往利用丰富廉价劳动力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活动,开始转向偏重于注重亚洲需求的快速增长和转化。此外,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海外投资,在产品特色化分工、工序间分工方面获得了实质性发展,并有将部分产品设计、研发中心转移到东亚、中国的趋势,而非欧洲、北美。

  日本抓住世界产业革命导致的大规模技术,产业转移的机遇,吸纳了大量国际剩余生产力。同时走外贸主导型战略。扬长避短地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带动国

  内产业链发展与延伸,较彻底地吸收消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逐步减立起自己完善的工业体系。另外,在技术引进时,众多日本著名学者对本国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避免了走弯路。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脚踏实地地从模仿创新到技术创新。最终成为制造业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或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价值环节上都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只有首先成为制造大国,才能成为研发大国、市场大国。现代科学技术强国都是从制造业强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制造本身就是科技应用的过程,没有发达的制造工厂,新的科学技术就不能转化为最终产品,实现价值。四、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廉价的人力成本,特别是劳动力的成本和效率比,都使中国在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承接世界各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一则可以解决大量就业问题,二则能够获得一定经济收益,三则多少能够汲取一些先进理念,这是大势所趋。

  目前,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市场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现在这种两头(技术、市场)在外,中间(生产)在内的发展模式毕竟是过渡性的,最终要在技术上领先,成为世界产业链条的上游,避免出现拉美化,但这需要时间。在中国没有能力在技术上获得世界市场的时候,一面发展在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流通服务方面的能力,一面进行生产制造,在进行生产制造的同时,还要效仿日本将引进的先进技术的企业化而非简单模仿、改造作为重点,培育产业创新能力。

  纵观日本的现代经济史,几乎每十年日本的产业结构就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其中固然包括有利的国际环境、美国的扶持等外部因素。但日本政府制定颇具前瞻新型的产业政策,引导国家经济良性发展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因此,一方面,我国政府应调整产业结构政策,引导外资流向,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及区域产业合理布局。还应将优惠为主的引资方式,转变为以创造规范的商业环境为主的引资方式上来。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开始利用国际生产能力转移的企业,鼓励其进行技术升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最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所获得的生产、管理、技术经验,摆脱依附跨国公司发展的局面,创立自己的品牌。这一步不仅需要企业坚持不懈地增加技术含量和发现市场利基,也需要国家从战略上确立产业发展方向,运用国家创新体系进行大力支持。另外,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继

  续实施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格局也将有所改变:东部仍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最大的地区,但东北与中西部将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区域的产业分布上也将由于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呈现出较明显的特色分工:东部将承接高技术产业及服务业转移,同时,要有意识地培育和促进我国沿海外资集中地区有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域的建立和发展。譬如,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之间形成比较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扬长避短,共同发展。中西部将承接重要原材料与能源及制造加工工业的转移;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珠三角将更多地承接配套性装备制造、电子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造船等国际产业的转移。

  总之,尽管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上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附加价值比较低,自主研发创新的能力与我国制造业的规模还很不相称,但只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加快融入国际产业分工的步伐,加大培育产业创新的力度;结合中国国情,将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战略结合起来,就能够整体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实力。

  

  

篇十四: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从调整模式的角度进行制度和结构的改革来对应新经济的挑战不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也是值得中国经济发展中借鉴的问关键词市场经济模式制造业新经济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争活力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内容提要]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适应制造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表现出对制造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原因,从深层次上看,实质上是一个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问题。从调整模式的角度进行制度和结构的改革来对应新经济的挑战,不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也是值得中国经济发展中借鉴的问题。[关键词]市场经济模式制造业新经济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和竞争活力,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却显得对应迟钝,缺乏竞争活力。在短时间内将成功与失败两面的先后展现,为我们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面资料。中国和

  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的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从制度看,市场经济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经济制度,从模式看,同样的市场经济制度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同样的制度之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就在于构成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要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组合。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6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8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1、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从所有制的角度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市场经济。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看,日本的市场经济属于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从大范围来看,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

  西欧和北美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市场导向型市场经济,具有东亚文化背景的东亚地区的市场经济大都属于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日本的市场经济则是东亚地区最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二战之后,也是最早以政府导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控,主要通过这样一些途径来进行。一是运用产业政策诱导社会资源向政府调控的领域和方向配置。从战后50年代重点发展纤维等轻工业,到60年代重点发展钢铁和化学工业,从80年代转向重点发展电器机械和汽车业,到90年代发展电子机械和信息产业的选择,每一次产业的转换选择,都是在政府产业政策的诱导下进行的。二是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保护”关系,保证企业投资和管理符合政府的产业

  调控的方向。日本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不是欧美国家那种纯粹的纳税关系。日本政府与企业之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指导和保护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一系列政策指导上,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如在日本存在的“神仙下凡”制度,就是从人际关系方面加强了政府对企业指导。在日本存在着论资排辈年功序列制的官员升迁制度,由于越往高层,其职位越少。为了解决到一定年限需要提升的官员,而没有空缺职位的矛盾,采取了从政府派到企业任职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所谓的“神仙下凡”。大量政府官员“下凡”到企业,从人际关系上强化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三是运用政府计划和财政政策对社会资源进行直接配置。日本政府对社会资源的直接配置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80年代末经济不景气以来,通过发行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其次就是从50年代开始的每10年制定一次的“国土开发综合计划”。为了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推行的国土综合开发计划,是日本政府按照计划对开发地

  区进行直接投资的计划。尽管这种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但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引导作用。2、从国际与国内市场看,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由于两大原因,使日本的市场经济表现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一是国内资源的短缺。二战后日本推进大规模的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大量进口原料和能源。日本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高达87%,美国是20%,英国%,西德%,法国%,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在大量进口中形成对外汇的大量需求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在增加进口的同时,必须增加出口。所以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性,就成为日本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二是二战之后支撑日本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本的积累,也需要在引进中进行。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市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很高的开放性。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60到80年代,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

  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家市场的接轨。不断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互补优势原则,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不断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日本经济在国家分工体系中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从50年代开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次国际化是以振兴出口和促进产业合理化为目标的国际化。处于战后恢复时期的日本经济,采取了振兴出口,限制进口的国际化政策。第二次国际化是适应国际经济自由化而进行的。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进一步走向自由化的过程经历了三步。在60年代以前实行的主要是限制外资进入重点产业扶持的政策,通过关税和数量限制来限制进口。第二步是从限制进口走向贸易自由化时期。第

  三步是从贸易自由化走向资本投资的自由化。第三次国际化是以解决贸易摩擦政策对应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日本的贸易收支自1962年起完全盈余化,70年代后期对欧美的贸易盈余呈现剧增,如何对应贸易摩擦成为日本外贸政策的中心。3、从宗法关系与市场关系混合中生成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在80年代,人们总结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功的经验中,曾将充满团队精神日本企业制度作为主要经验予以研究。高度敬业和充满团队的企业精神是如何形成的,这曾是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日本企业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来自其特有的企业制度。这种企业制度从总体上看,是由两种力量或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依附关系与市场竞争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日本的企业制度,也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特征,如现代日本的企业大都是股份制企业,在日本也存在

  庞大的证券市场,企业的经营活动也都遵循市场竞争规律。但这些并不是日本企业制度的全部,有些东西在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中,则是某种形式的存在。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日本企业只是一种形式的存在。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构成日本企业制度的独特性,是存在于日本企业中的另一种关系,即自上而下的具有浓厚宗法色彩的依附关系。这种宗法依附关系,分这样几个层次存在。第一个层次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即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的“护送船队”关系。政府对企业除了通过产业政策诱导和管制外,还通过“神仙下凡”派往企业的官员,对企业进行渗透。第二个层次的关系是行业关系。行业关系通过行业协会和财界组织来实现。行业协会没有政府背景,主要协调行业内事宜,制定行业标准。第三个层次的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企业之间的序列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关系。隶属于企业集团的序列关系。日本不同的财团在历史上属于同一财阀延续下来的。每个财团以银行和商社为中心

  形成松散的联系。同一集团之间在商业上相互照顾。如企业之间的商品采购要优先从本财团内的企业采购。如在日本研修中参加富士通举行的多次酒会上,所用啤酒是和富士通属于同一财团的企业的啤酒。主银行关系。日本企业的金融业务都由一家银行承担,银行向企业派遣干部,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银行出手救济。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专属配套关系”。中小企业依附某一大企业专门为其提供产品配套,大企业保证中小企业的经营业务、向中小企业派遣干部、提供技术并压其降低成本。政府的指导、行业协会和财团、主银行隶属、专属配套等构成了企业的存在外部关系。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工会、雇佣终身制、年功序列制等制度来维系。市场竞争的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关系,而自上而下的从政府到财团、从银行到中小企业的关系网是纵向关系。将企业划分在不同的条块之中自上而下的序列关系具有一定的依附性。某个企业一旦脱离或背叛隶属的某个财团或他的主银行,可能会为企业的生存带

  来意向不到的危机和灾难。任何一个日本企业都面临着两种关系的约束,即竞争关系和依附的关系的约束。这种自上而下的依附关系并不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而是对既定历史关系的承袭。是古代自上而下的封建宗法关系在现代社会的再现。如日本的财团就是日本历史上财阀关系的沿袭。同样政府对企业的保护,银行对企业的控制,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也是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的自上而下的封建皇权对超经济控制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把这种自上而下企业关系称其为古代宗法依附关系的遗留。这种关系的存在同日本的近代历史有关。日本从古代的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走的是一条改良道路。现代的资本主义关系是在保留古代封建关系的框架下渐进形成的。现代的日本企业存在于市场关系与遗留的宗法关系混合生成的制度中,也就不足为奇。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在本质上也是使员工不得不依附企业的一种宗法关系。因为在日本所有企业

  都是隶属某个财团或某个银行,所有的企业都实行终身雇佣,而且是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形式上分离,实际上的不分离,所以在日本并不存在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家市场。从表面上看,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的存在是对市场竞争关系的抑制。特别是按照西方的古典经济学观点,这种变相的依附关系是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是在现实日本市场经济中,正是这种依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却成了日本企业精神的形成根源。这种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员工对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企业对政府的服从,使政府的调控信息以最少摩擦得以实现。小企业对大企业的服从,企业对财团的服从,使以高度分工为基础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以最少摩擦而形成。如果说欧美的大企业是在长期的竞争中形成的,那么日本的大企

  业集团则是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法关系框架中形成的。与欧美的大企业相比,日本企业集团形成时期短,摩擦成本小。这可以说是在短期内日本跨国公司迅速成长的秘密所在。总之,在市场关系与古代遗留下宗法关系混合中形成的日本企业制度,在80年代以前,表现出了很强生命力和竞争力。这种独特的企业制度,也成了其他国家很难模仿的构成日本经济特点的一种制度。4、从产业政策与技术创新上看,是赶超性学习模式二战后至80年代末发生泡沫经济前,日本产业政策的实施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为了恢复市场,克服通货膨胀,确立了以经济自力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在产业选择上,主要推进了以纤维纺织品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第二个时期,是以产业合理化为中心,培育新型产业,充实社会资本。在这一时期重点发展了资本密集型的钢铁、化学等行业。第三个时期,适应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为了实现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

  迈向经济大国的目标,采取强化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政策。这一时期也是日本的汽车、电器机械迅速发展和走向世界的时期。第四个时期是产业政策多样化的时期,主要是谋求振兴电子产业和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时期。日本产业政策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产业政策的出发点主要是追求规模经济、鼓励企业间的合并与联合,追求卡特尔效应;二是适应日本经济外向型特点,鼓励出口始终是日本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三是坚持将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置于产业政策的核心,使产业推进和升级始终在技术进步的中进行。日本产业政策这三大特点与日本战后赶超性总体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大规模生产提高引进技术的重复使用效率,然后在开拓的国际市场中进行销售,在短期内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际的目标,这就是日本战后推行产业政策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日本的赶超产业政策是成功的。正是这种赶超政策使日本在短期内,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工业制造大国。

  通过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鼓励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日本在80年代以前实现经济起飞的另一个经验。日本的技术进步经验从总体讲是一个学习的经验或二次创新的经验。日本战后技术革新是在引入西方先导技术的前提下,将尖端技术与具体工业流程、产品开发相结合进行追加创新的技术革新。所以在日本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外汇金融政策激励下对西方尖端技术的引进、学习和消化的系统,另一部分是将尖端技术与生产工程和产品开发项结合,进行的技术再创新的。由于属于工程学和实用技术的创新是与市场紧密相联系的创新,所以日本的技术创新是以民间部门为主体的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供给也是以民间部门为主。日本拥有全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和各种各样民间技术人员,日本也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素质工人。这些都是日本80年代在制造业技术领域领先世界的原因所在。这也是日本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所在。同欧美的技术创新体系相比,

  在研究开发领域,日本工程学占优势,欧美则在理学占优势。5、从经济发展的阶段看,是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模式。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适应制造业发展成长起来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表现出对制造业适应性和强大的竞争力优势。在技术上,制造业技术需要两次创新。第一次是属于理学上的原理性创新,第二次是在原理的指导下面向终端产品的属于工程学上的适用技术或工艺流程的创新。二战后建立日本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革新系统。80年代以前,如果说欧美在第一次科学创新占据优势,那么日本则在第二次技术革新中占据优势。可以说,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中,日本充当了欧美二传手角色。虽然日本在第一次科学原理的创新中不占据优势,但通过学习、引入的途径弥补了这个不足。由于日本所拥有的技术革新优势是在直接面对市场的终端产品中显示出来的,所以日本所具有的技

  术优势直接变成了市场竞争优势。而欧美所具有的第一次创新技术优势,由于缺乏二次创新优势,所以在市场竞争中输给日本。在企业组织方式上,制造业所需要的是“双高式”的企业组织方式。所谓“双高”式是指建立在高度分工基础上中小企业群与高度综合的大企业集团相配套的企业组织。日本存在的大企业控制中小企业的“企业系列”制度,解决了将分散的中小企业纳入社会化大生产问题;大银行控制大企业集团的“主银行制度”,再加上政府对企业指导保护关系,使日本走了一条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其与欧美相抗衡的制造业集团和跨国企业的捷径。从古代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自上而下的宗法关系,虽然抑制了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将遗留的宗法关系改造成适应社会大生产的有序的企业组织关系,却成为日本以最小的摩擦成本组建现代企业集团最经济的选择。为日本高超欧美争得了时间。二战之后制造业发展的时期,是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时期。在关贸总协定推动下的货物贸易自由化,产品国际化成为制造业时代的市

  场特征。在特殊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贸易立国”战略,使日本适应界贸易自由化大势,不仅获得了发展制造业所需要的技术、原材料和能源、而且开拓了产品销售的国际市场。在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是在特定企业制度中形成的以“忠诚”为核心价值的高度敬业的团队精神。正是这种日本精神与市场竞争相结合,才使日本的“企业系列制度”、“主银行制度”“终身制”“、年功系列制”等制度,变成了使内部的摩擦内耗降低到最小程度,使整体的团队作用充分发挥的优势。特别是在企业内部,正是这种敬业精神与日本一流工程技术相结合才创造了风靡世界市场的一流的日本产品。综上所述,80年代日本在制造业竞争中所表现的优势,并不是某一个方面作用的结果,而是构成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构。日本在80年代所具有的优势,从总体上讲,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二、在新经济时代失灵的日本市场经济

  模式80年代后期因日元升值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不景气之中。日本经济为什么长期无法恢复,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难题。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主要致力于泡沫经济遗留下来的银行坏帐、投资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的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如果将日本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泡沫经济的破坏力,这显然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日本经济在90年代遇到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泡沫经济后的遗留问题,而是面对掀起的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制度与结构的深层进行改革的问题。从更广的范围看,实质上是一个如何从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光环效应走出,对日本市场模式进行反思的问题。1、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如果说在80年代以前,显示的主要是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的优点,那么90年代以来则频频显示了政府导向型模式的种种弊端。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政府面对不景气的企业

  和银行大量坏帐,仍然贯彻“护送船队”的政策时,则变成对破产企业和落后企业保护。由于对应该处理的银行坏帐未能及时处理,延误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在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左右的惯性思维方式的作用下,过分相信政府调控力量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政府的调控力量来走出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大量发行国债刺激经济发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巨额国债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90年代以来,政府导向型市场模式在解决泡沫经济破灭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上,在新一轮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中频频失灵行为,迫使人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导向型模式,今后如何走?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实际是一个一个亚洲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问题。90年代经济增长不景气,使日本的政府导向型模式受到了时代的质问,1999年发生的东亚金融风暴的背后,也以同样的方式向亚洲的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提出质问。2、缺乏原创性的技术革新成为昨日黄花

  在引入西方尖端技术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工艺流程和产品中进行追加的技术革新的路径,可以说是一条学习、引入西方技术的最佳路径。80年代之前日本的这种作法,堪称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的典范。但是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革命,所依托的技术是原创型的技术。传统的制造业技术,从原创性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可实用的技术和产品,需要两次创新才能完成,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从原创技术的出现到产品的问世,不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而且也是在同一个研究室中完成的。特别是信息技术时代的软件产品,制造技术相对与软件开发技术而言几乎是零。这说明现代的高技术不需要二传手。原创技术的发明者,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将技术变成产品,直接投向市场。如果说在制造业时代,获利最大的是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创新,在新经济时代获利最大的像比尔盖茨这样的拥有原创技术者,而不是面向市场的硬件制造商。美国的比尔盖茨,根本不需要日本一流的工程技术人员,

  就可以将他的产品推向全球。在制造业时代,日本和欧美共同分享来自同一源头的水,日本比欧美甚至分享的更多。但在高新技术革命时代,来自欧美之源的水,不需要通过日本就可以流向全世界。在新经济时代,缺乏原创性技术体系成为昨日黄花。3“缺乏竞争、创新力的企业制度对新经济对应迟缓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永恒的李嘉图,也没有永恒的凯恩斯,当然也不可能有永恒的企业制度。日本企业制度的优势则是相对于70到80年代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条件而言,经济发展的环境一旦变化,许多优势的东西不仅不能继续保持,甚至还会走向其反面,变成企业发展的障碍。在70年代,具有高度竞争性和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在传统的制造业竞争中输给日本。但从80年代开始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信息产业转变的过程中,在充满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存在的具有独立性的美国企业和高度流动性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却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从80年代开始,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一

  大批高科技的新型中小企业纷纷诞生,到了90年代这些企业已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而出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日本企业,在面对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中,表现出对应迟缓。在政府保护下缺乏淘汰机制的企业序列制度,缺乏人才流动的终身雇佣制,很难使新型企业在传统的企业制度体系的夹缝中产生。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制度的封闭性,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从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一些跨国公司和大的企业集团,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挑战,从产品结构和研究开发方向上,也进行了很大调整,但这是在保留原企业制度下进行的,所以其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有限。4、日本经济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前景由于结构和制度的原因使日本经济走出不景气的道路艰难而曲折,日本经济什么时候能够走出低谷的时间表,即使日本的专家与学者也很难确定。但经过十多年渐进的改革和探索,以及对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的反思,日本经济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确。从日本专家和学者讲述的内容中,可以发现,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化是现代日本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也是日本经济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日本的政府和学者已认识到政府导向型经济模式的弊端,放松行政管制,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适应因特网时代需要的更加灵活的市场经济,是目前日本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在金融体制方面推进更加自由化、更加有选择性的金融体系。在金融机构的合并中,允许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的自由化。在企业关系上,开始进行打破束缚企业之间竞争的序列关系的改革,在企业内部,对终身雇佣制进行改革,打破大锅饭铁饭碗,鼓励人员开始流动、竞争,促使劳动力市场发展。在对外开放上,鼓励外资进入日本,收购日本的企业和不良资产。这些改革都是围绕一个目标进行的,就是使日本市场机制更加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在新一轮的新经济竞争中,日本企业未能抓住有利机会,获得其应有的市场份额。面向

  全球,实现日本企业的再造,成为日本企业努力的目标。如富士通株式会社全力推行的面向全球性的经营战略,代表了目前日本跨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富士通作为一个从事电子通讯的跨国企业,适应因特网时代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两大经营战略。,将富士通的全部资源集中于互联网世界,使富士通的品牌成为全球性的品牌。富士通的这两大战略与建立因特网时代无国籍企业的发展趋势非常吻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将是以全球化经营为战略目标的无国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越是全球化的企业,越具有生命力和竞争了。日本政府鉴于在80年代以来IT革命的对应迟缓,提出了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是“e-Japan”,围绕“建立网上日本”战略,制定了三大战略目标:实现全体国民都得到IT利益的社会;建立在自由竞争原理之上的有效率的经济结构;实现网络时代的国际贡献。实现战略目标的4个重点政策领域是:依靠民间进行超高速网络的基础实施

  建设,依靠政府,实现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环境;建立电子商务交易的规则,为电子商务创造环境;建立电子政府实现行政、公共领域的信息化;为了适应信息社会而开展教育,培养IT技术人员,进行技术研究。三、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借鉴与启示二战后经历过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和不景气,目前又处于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时期的日本经济,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日本市场经济研修考察,可以发现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农耕文化体系,东亚农耕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组织和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对较大。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实行工业化的国家,但日本仍属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之外的在赶超中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目前中国推进的工业化战略也属于这种类型。日本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搞过计划经济,但日本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某些作法与中国计划经济有相似之处。日本的企业系列制、

  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制度有某些相似。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许多借鉴和启示。面对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正如没有永动机一样,也没有永远有效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80年代以前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曾创造了日本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是永恒的,面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适应经济的转型,就有一个走出应有的思维定势和改革思路,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新的改革思路进行新的改革问题。特别是面临即将进入WTO的挑战,更是如此。2、目前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任务,一是用尖端技术提升和

  完善中国制造业的任务。尽管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对应迟缓,但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通过组建面向国际市场的大企业集团的作法值得我国学习与研究。在发展我国制造业上,应当考虑根据竞争优势组建企业集团,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制造业战略。青岛的海尔集团在这方面已先走了一步。面向国际市场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团,应当成为中国21世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此外日本在发展制造业中,一方面积极引进尖端技术,另一方面大力进行二次技术创新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产业政策实施上,日本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技术进步与进口政策紧密联系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3、虽然日本是一个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也是法制程度较高的国家。日本的产业政策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都有一套严密的法律依据。在战后不断提出的产业扶植政策,都是以制

  定的法律为依据。如在扶植纤维产业时,有“个别产业振兴法“。在60年代发展汽车、机械电子产业时,曾制定了“国用车扶植纲要”、“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法”、“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等。依法治国,依法对经济进行调控,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4、适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学习日本大力推进面向市场的二次技术创新做法的同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原创技术系统。尽管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很强,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源头,并不是中国自己原创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中很大一块属于二次性的制造业创造的产值。5、5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进行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但日本的学者认为这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大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的作用下,影响了计划的科学性,偏离了原计划的目标;二是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过多地利用了计划对资

  源配置的作用,忽视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些教训对于目前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借鉴的意义。政府的投资方向和开放计划必须考虑到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这应当是我国开发西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如果将西部大开发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向中央要钱上,而忽视了本地区的市场环境和开发资源的培育,可能欲速而不达。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学院赴日第四期市场经济研讨会的讲座材料: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朱炎、金坚敏:《日本市场经济概要》;一桥大学经济学部田近荣治:《日本财政政策和税制》。横滨国立大学若杉隆平:《日本的产业政策》;鸟取大学教育地域科学部光多长温:《日本的地区振兴政策》;株式会社富士通总研田边敏宪:《日本金融系统的未来展望》;富士通株式会社森寺章夫:《富士通的经营方针》。2、大内乒卫等:《日本经济图说》,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3、金明善着:《现代日本经济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4、刘天纯着:《日本产业革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推荐访问: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产业政策 日本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