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耳朵经济”的赋权传播

时间:2024-03-08 18:00:1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作为“耳朵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剧同样具有以声为媒的特点。在广播剧中,听众需要通过积极主动的联想在脑海内填充除配音演员声音以外的画面,这种赋权传播的特点也让广播剧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衍生出一种新形态—互动广播剧。猫耳FM作为国内第一家弹幕音图站,在赋权传播的特点上进一步结合平台的发展特色,开拓出“互动剧场,结局你定!”的互动广播剧新板块,采用根据用户画像设定叙事题材、知名CV演绎原创剧本、开放性叙事等传播策略,将小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使互动广播剧强势“出圈”。

[关键词]互动广播剧;
赋权传播;
猫耳FM

广播剧以语言、音乐和音响为艺术手段,依靠声音这一媒介,充分调动起听众的想象力,使艺术形象生动地嵌入听众的脑海,另外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和沉浸感,使得听众在收听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成为广播剧的创作者。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曾说:“广播剧的生命,在于它有独特的个性。广播剧的艺术家,给听众留下了广阔天地,是听众参与了创作。听众是广播剧的创造者。闭眼静听,一切人物,生活的无穷变化,凭借着神奇的语言和声音,你不觉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奥妙的世界中。”[1]这种“尽在耳边”的沉浸式视听享受也让广播剧成为“耳朵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愈发渴望市场上出现更多能满足想象力消费以及沉浸式互动感需求的产品。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猎奇心理,近年来国内外影视业相继制作出许多优良的互动视频,如由Netflix出品的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和由腾讯视频独家上线的《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等。互动视频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播剧的发展,使本就具有无尽想象力的广播剧也选择进一步赋权于听众,进而衍生出互动广播剧的新形态。

2014年成立的猫耳FM是一款专注于ACG(Animation

动画、Comics漫画、Games游戏)相关内容的二次元音頻社区,在“耳朵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追求更大的创新,猫耳FM向互动广播剧进军,开拓出“互动剧场,结局你定!”的新板块,目前该板块内共有45个作品,总播放量累计达1346.4万余次,足以看出其火热程度。文章以猫耳FM互动广播剧为例,论述互动广播剧的赋权传播效应,并进一步探讨猫耳FM互动广播剧火爆现象背后的传播策略。

一、互动广播剧带来的赋权传播效应

互动广播剧即交互式广播剧,是在广播剧的基础上让听众参与互动、决定后期剧情发展走向的一种新形态广播剧。简言之,互动广播剧将最终剪辑权交给听众,因此在互动广播剧中赋权的过程指听众参与式的传播过程,对听众而言,能够主动参与自己正在追听的广播剧,并拥有决定后期剧情发展走向的权利则能获得更好的沉浸体验。传统的赋权机制往往是自上而下的,个体应属于从属地位,受到群体、组织、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在新媒介赋权中,该机制却是自下而上的,即为自我赋权—群体赋权—组织赋权。由于目前互动广播剧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其所带来的赋权传播效更多地体现为听众的自我赋权以及在自我赋权基础上所形成的群体赋权。

(一)猫耳FM互动广播剧听众的自我赋权

在互动广播剧中,听众的自我赋权指听众在收听广播剧时能够以独立个体的姿态,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够拥有自我表达、自我主张和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在猫耳FM的互动广播剧板块中,自我表达的可能性具体表现在听众的言论自由上。作为国内第一家弹幕音图站,猫耳FM在发表言论上给予听众极大的自由,使听众可以在收听互动广播剧时发送实时弹幕,畅谈自己对每个剧情拐点的理解并且分析每个选项的可能走向。此外,由于互动广播剧具有开放性叙事的特点,因此在诸多互动广播剧的评论区内都不乏粉丝听众自发撰写的“同人文”,这些自发且自由的行为也在无形中增强了用户与平台之间的黏性。自我主张和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则得益于互动广播剧自带的想象空间和强互动性。互动广播剧是在广播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其同样具有以声为媒的特点,这本就赋予听众自由畅想的权利。声音可以表达万物,听众通过倾听声音,在脑海中勾勒出生动的艺术形象,进而积极主动地成为互动广播剧的创作者。更为重要的是,互动广播剧还具有让听众决定后期剧情发展走向的特点,这种权利让听众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作者。目前,猫耳FM“互动剧场,结局你定!”板块中所包含的作品大部分属于悬疑推理类题材,如《猎场》系列、《乐园》系列等。猫耳FM互动广播剧板块重点打造悬疑推理类题材是为了迎合听众的好奇心理和猎奇心理。好奇心理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状态,一般表现为对知识或信息等的渴望,是一种了解外部世界的需求,对人的认知、心理健康以及身体健康具有主要作用[2]。猎奇心理则泛指人们对自己尚不知晓、不熟悉或比较奇异的事物和观念等所体现的一种好奇感和急于探求其奥秘或答案的心理活动[3]。在猫耳FM的悬疑推理类互动广播剧中,总有一个大谜团贯穿始终,且为了更多地满足互动广播剧分支选择的可能性,编剧还会精心设置多个小谜团在剧中间歇出现,使观众始终保持好奇心和猎奇心,如在互动广播剧《猎场》第一部中出现的分支选择就多达33个。此外,在悬疑推理类互动广播剧中,恰到好处的音效也往往能够帮助听众在收听过程中保持注意力和好奇心。听众在收听这类互动广播剧时会根据自己对剧情的理解,在每个情节分叉口处选择自己所想的答案,成为剧情的“主宰者”,若听众接连选择到错误的答案导致故事早早结束时,听众也会自发重听直至选出正确的选项,更有听众会将每个选项的情境都体验一遍,以感受不同的剧情

走向。

猫耳FM的互动广播剧除了让听众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听众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将最终剪辑权真正交予听众,在很大程度上让听众实现了自我赋权,让听众拥有自我表达和采取行动的可能性。

(二)听众在自我赋权基础上所形成的群体赋权

群体赋权是在听众自我赋权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互动广播剧中具体体现为听众通过各种渠道的交流与相互认同的个体结成群体,在群体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群体赋权。基于自我赋权所形成的群体赋权打破了传统社会资本建构的要素,如地缘或血缘,而更多地建立在信任、经济利益等基础上,并加入公共利益的价值理念,更为理性[4]。听众在猫耳FM互动广播剧板块中的群体赋权便建立在相互认同上,这种相互认同离不开技术的赋能,听众基于技术赋能形成跨越时空的情感凝聚力。

伴随科技的发展,在技术赋能下,听众在互动广播剧中能够行使的“权利”越来越多,其表达空间也逐渐从“后台”移向“前台”。猫耳FM作为音频平台和社交平台的结合体,不仅为听众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还给其创造寻求认同的可能性,让听众在观点的碰撞中产生情感互动。在猫耳FM平台中,听众除了能够发送实时弹幕,还能够点赞或举报其他听众所发的弹幕,并能够在评论区中对各条评论进行回复、点赞或举报等。弹幕区和评论区的存在为听众提供了匿名的交流环境,让听众敢于充分地表达自身想法和情绪,同时这种公开交流又通过共时空覆盖性的方式在无形之中将听众的个人行为转向集体反馈,使听众在虚拟环境中与其他听众产生互动并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从而产生群体认同感。对大多数听众来说,意义生产不是单独、私人的过程,而是社会、公开的过程,粉丝如此活跃是因为喜欢和彼此在一起的感觉[5],而互动广播剧又因具有让听众决定剧情发展走向的特點,使得基于听众自我赋权所建立的群体认同感更为真实、深厚。在猫耳FM互动广播剧的剧情拐点处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弹幕—“让我看看有谁和我选了一样的选项”,而这就是群体认同感的具体体现。另外,从商业角度来说,仪式和情感比身份或强制广告更能动员消费

者[6]。每逢互动广播剧的更新时间一到,便能看到听众统一的“打卡”名场面,“打卡”式的虚拟在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体产生身份认同下的群体团结,这种极具情感凝聚力的群体团结能跨越时空,消弥身体缺席的遗憾感,构成一种高效的实时互动,从而促使互动广播剧与听众之间产生更强的黏性。

二、猫耳FM互动广播剧的赋权传播策略

(一)根据用户画像设定叙事题材

互动广播剧想要实现和听众的互动,就要对听众进行精准定位,以听众为中心,挖掘并满足听众需求。广播剧剧本的创作要基于用户画像找到适合互动媒介传播的故事类型,合适的叙事题材是留住听众的第一步。猫耳FM互动广播剧的叙事题材类型主要可分为悬疑推理和情感两大类,为了方便听众选择,猫耳FM在每部互动广播剧的标题上都注明题材类型。由于猫耳FM的主要受众群体是95后的Z世代,因此目前平台内悬疑推理类题材的互动广播剧作品占比较高。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Z世代具有猎奇心理,敢于探索并追求刺激感。悬疑推理类的互动广播剧除了自带游戏属性满足听众猎奇心理,又能营造强烈的紧张刺激感,且带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如:《猎场》的任务目标是逃离危机四伏的猎场,《别被他捉到》的任务目标是在一场“捉迷藏”游戏中躲藏到最后。明确的任务目标往往能够激发听众在收听过程中产生探索欲,从而让听众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以进行缜密的逻辑推理,这符合Z世代的收听需求。

除了悬疑推理类题材,猫耳FM“互动剧场,结局你定”板块中的情感题材广播剧占比也不低。这类广播剧主要围绕情感互动而展开,通常不设明确的任务目标,更为轻松且趣味性十足,使听众在收听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压力,还能和不同的角色产生命运交错,最终随机触发某个结局,如《人类高质量相亲实录》《男配好难当》《拜托了,大小姐》等。这类题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的情感需求,深受听众青睐,成为猫耳FM“互动剧场,结局你定”板块中备受追捧的题材类型之一。

(二)知名CV演绎原创剧本

“互动剧场,结局你定!”板块作为猫耳FM的特色板块,已拥有45个广播剧作品,其中仅有3个作品属于IP改编,其余42个作品都属于原创剧本。IP改编指二次或多次地对文学、动漫、影视等作品进行改编和开发。在猫耳FM中,除了互动广播剧,实际上有90%以上的广播剧都属于IP改编,这些广播剧的原剧本多来自各大网络文学网站,并且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粉丝量和热度,如《魔道祖师》《山河令》等。IP改编所具有的“吸粉”效应能够帮助广播剧更广泛地传播,但在互动广播剧中,IP改编却黯然失色。与普通广播剧相比,互动广播剧更具有沉浸感和未知性,听众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来决定剧情走向。如果互动广播剧也由IP改编而来,那么IP原剧本自身所具有的高热度就在无形中破坏了整个互动广播剧的沉浸感,也破坏了听众的期待视野,因为在每个剧情拐点处“原著粉”总是能轻而易举地选择出正确答案。

虽然IP改编不适用于互动广播剧,但是猫耳FM还是有效地利用了粉丝效应。作为一个垂直化社区,猫耳FM主要迎合声控、二次元爱好者等,因此其从声音的质量上着手,与众多知名配音工作室签约,邀请知名CV(动画角色的配音员)演绎原创互动剧本,而知名CV除了能够保障配音的质量,还能够吸引其自身的CV粉收听互动广播剧。譬如,《猎场》系列便是与三格声米工作室、光合积木、729声工场等知名工作室合作产出的,《猎场》超豪华的制作吸引了众多“声优粉”,获得156.2万播放量,且目前仍有不少粉丝意犹未尽,反复收听,并在评论区和弹幕上进行催更。

(三)开放性叙事:有意识地留白

互动广播剧具有游戏的形式和广播剧的内核,相当于在广播剧基础上进行“游戏化”创新。在互动广播剧中,听众化身为玩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参与剧作叙事,并与剧中人物形成互动关系,直接引导剧情走向,使得互动广播剧形成开放性叙事结构。互动广播剧的制作者会提前构思好互动剧本,给互动广播剧设置好特定的背景、环境和世界观,并在每个剧情拐点处设置选项,把选择权交给听众,让听众决定剧情的发展。正如“一千个读者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互动广播剧在不同的听众中会产生不同的选项,而这些不同的选项就会导致剧情走向和最终结局发生变化,因此互动广播剧具有开放性叙事的特点。

开放性叙事的另一特点是在结尾处有意识地留白,往往不会给出明朗的结局,留给听众想象的空间,让其对留白进行主动填充。目前,很多具有开放性叙事结构的作品往往会出续集,在互动广播剧领域内也是如此。猫耳FM的互动广播剧很大一部分都有续集,如《猎场》目前更新至第三季,《轻剧场》更新至第四期,《我是你的谁》更新至第二期,《乐园》更新至第二季等。在每个互动广播剧的评论区中,听众会自发地分享自己对后期续集的揣测,每当有新续集出现时,他们便会立刻“打卡”收听,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互动广播剧中,开放性叙事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听众更自由的想象力和更沉浸的参与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广播剧的创作,这使得互动广播剧的制作者和体验者共同构成了叙事主体,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三、结语

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Z世代渴望更多能满足自身猎奇心理的产品,这样的消费者心理促使各行各业进行一定的变革,也让传统的广播剧行业衍生出互动广播剧的新形态。与传统广播剧相比,互动广播剧具有更强的游戏性,能让听众化身为“主角”,自由选择情节的发展走向,获得沉浸式的体验感,让听众成为广播剧的创作者,这便是互动广播剧赋权的体现,无论是自我赋权还是在自我赋权基础上形成的群体赋权,都在无形中增强听众黏性。文章以猫耳FM互动广播剧为例,论述了互动广播剧的赋权传播效应以及互动广播剧的传播策略。猫耳FM互动广播剧在赋权传播上采用根据用户画像设定叙事题材、知名CV演绎原创剧本和开放性叙事的传播策略,将小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相结合,掀起互动广播剧的收听热潮。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互动广播剧将会有更多创新的空间,给听众带来沉浸式的收听体验。

[参考文献]

[1]曹禺.广播剧选序言[M]//朱宝贺,宋家玲.广播剧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2]黄骐,陈春萍,罗跃嘉,等.好奇心的机制及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21(04):723-736.

[3]汪解.青少年性猎奇心理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1(03):60-62.

[4]师曾志,胡泳.新媒介赋权及意义互联网的兴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5]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M].郑熙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BROWN R K.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Conscientious Consumers [J]. Qualitative Sociology,2011(34):121-141.

[作者简介]吴仪(1999—),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浅谈 耳朵 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