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四十年:持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时间:2023-12-21 11:42:02 来源:网友投稿

姬德强?闫伯维

【内容摘要】作为一个具有四十载历史和不断深化全球影响力的媒介仪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83年以来,春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上升同步,借助各类媒介技术和多元表达形态不断塑造愈加瑰丽的媒介奇观。以历史的视野观照春晚的国际传播历程,识别关键时间节点并划分发展阶段,可以发现,春晚不但以多样的文化价值、多元的文化元素对外构建文化共识,还塑造国家形象并宣介中国理念。面对日益媒介化的全球社会,春晚这一媒介仪式的国际传播功能将继续得到强化,在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春晚;
媒介仪式;
国际传播;
中国故事

四十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以一年一度的频率向海内外华人和国际社会讲述着一个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中国,成为中国媒体改革嵌入社会转型所构建的具有特定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文化仪式。与此同时,信息传播和舞台表演技术的加速革命,也深化着春晚的媒介化进程。从传统的电视春晚到如今的跨屏春晚、社交化春晚和数据化春晚,这一媒介仪式所承载的技术能力,召唤跨越国界的多元主体,以更流动和更灵活的方式加入其中。春晚在一个媒介化社会中的沉浸式传播,正在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现象。伴随着春晚故事的是文化记忆与传播创新的交相辉映。正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篇报道认为,“对许多中国人而言,‘春晚这个词汇创造了一种奇妙的感觉,它能轻易唤起一家人在除夕夜怀抱零食聚在电视机前观看壮观表演的怀旧记忆。”如今,这种记忆已经借由全媒体传播体系拓展至更广泛的接触层面。例如,兔年除夕夜,截至2023年1月22日2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春晚全媒体累计触达110.11亿人次,近30家海外媒体及港澳媒体对春晚进行了同步

转播。

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现场直播“春节联欢晚会”,到2023年具有多种前沿媒体技术和创新编排理念的总台春晚,四十年历史的春节联欢晚会早已超越了其本体论意义上的文艺晚会属性。相对于种种承袭数千年之久的中华民族年节习俗而言,总台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人庆祝春节的重要“新民俗”,也是一种具有动态影响力的媒介仪式,努力实现着对内凝聚文化共识、构建家国情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作用。

一、作为媒介仪式的春晚

随着社会尤其是日常生活媒介化进程的深入,在农历春节这个特定的时空语境中,春晚的仪式性变得愈加清晰。如果说,曾经的春晚仪式是通过集体性观看构成的,那么如今的春晚仪式则是通过观看和体验共同形塑的—— 观看依然通过屏幕来维系,而体验则由集体记忆、文化习惯和多媒介使用共同构成。例如,春晚与各类网络媒体尤其是与社交媒体的衔接,使得春晚本身延伸出多种文化和商品体验,走出荧屏,走入生活,正在成为春晚可持续发展的新仪式观。

当然,理解作为媒介仪式的春晚,还需要从仪式这一人类社会的组织性行为出发。一般而言,“仪式”更多被认为是一个人类学研究的概念。爱弥尔·涂尔干(?mile Durkheim)认为,仪式通过创造性表现或重现过去的特殊时刻而为当下的时间赋予了神圣意义,重大的社会记忆因仪式而得以保留,仪式也维系并构建了集体认同和社会连续性。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将这种人类学的仪式视角引入传播研究之中,提出了相对于媒介传播观而言的“媒介仪式观”。与强调信息的传送与接收的传递观相对,媒介仪式观并不关注空间和地理意义上的信息传递,它关注的是历时性维度上的社会延续和发展,“仪式”在这里更接近于一种隐喻。“传播的仪式观把传播看作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其核心在于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尼克·库尔德里(Nick Couldry)在这一范式下继续提出“媒介仪式”的概念,认为“媒介仪式是由大众传媒生成并表达,受众通过大众媒介参与并最终因仪式中的共同信仰而形成紧密联系的活动”。此外,有学者将媒介仪式表述为“那些经由大众传播媒介记录并传达的仪式以及那些经由大众传媒‘包装后具有仪式意味的‘新闻事件”。

在媒介仪式观的观照下,春节联欢晚会显然不仅仅是一台文艺晚会。它以传统的中式文艺晚会体裁为表征,由歌舞和语言类节目构成主体,但其节目内容和主持人的话语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文化娱乐范畴;
此外,春晚的重头戏“零点报时”无疑通过面向国内外所有华人群体的同步直播而被建构为仪式化的“神圣时间”。那么,春晚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媒介仪式?值得注意的是,媒介仪式并不等同于仪式的媒介化传递(例如对佛教法事的电视转播),遑论零点报时这一仪式并不构成春晚的主体。媒介儀式应该被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仪式”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一种延伸,作为媒介仪式的春晚更接近于“媒介使用的仪式化”,即“看春晚”这一行为须先上升为仪式,春晚才得以成为一场盛大的媒介仪式。

1983年,中央电视台在除夕夜以现场直播形式举办春节晚会,并定名为“春节联欢晚会”,此后作为惯例延续下来。春晚在这一时间节点开始普及并逐步成为中国人仪式化的新年俗。促成这一媒介仪式的因素来源于物质和观念两个方面。就物质层面而言,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建成并开始试播黑白电视节目;
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均已建立电视台;
而在1983年3月,广播电视部提出“四级办电视”的口号,允许市、县两级地区筹办电视台。截至1992年年底,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批准登记的电视台达586家,全国的电视覆盖率为81.2%,电视观众已达8.06亿。“四级办电视”这一政策尤其具有划时代意义且为中国电视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助推力。电视机在中国的普及浪潮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而春晚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形式的兴起,也依赖于电视的家庭化普及。就观念层面而言,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一个“风云年代”,国家政策、社情民意、个人心理都在不断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与人民对未来繁荣的渴望交织,共同构建了一种普遍活跃而多样的文化生活景观。“除夕夜有一个结构性的仪式饥渴需要满足”,且恰恰是春晚“填补了这一结构性空缺”。在此意义上,中国的电视史就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迈入现代化的历史,也正是春晚媒介仪式化的历史。

此后的20世纪90年代,春晚的举办场地由北京南礼士路的广播大院演播厅迁至位于复兴路的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并开始尝试设立晚会分会场,实现主会场和分会场的同步实况直播。媒介仪式展演空间的拓展,扩充了“在场”的观众人数并使仪式的规模更为宏大,其仪式感召力也因此得到提升。此外,20世纪90年代,CD、DVD和卡拉OK的普及流行以及唱片和影视工业的爆发,使春晚的优秀节目和曲目在民间的再传播和经典化建构成为可能。直至移动媒介的今天,春晚经典瞬间的再回顾和再加工,也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重要内容产品,推动着代际性集体记忆的传递。在各类视听技术的加持下,春晚这一媒介仪式得到了反复的数字化重温,海内外华人对其的集体记忆也在不同年代被形塑。

进入21世纪,春晚舞台上逐渐增加了巨型背景屏幕、先进机械摄制和舞美装置,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未来影像技术手段和“豎屏看春晚”的创新应用也更进一步增强了视听体验。同时,观众与春晚的仪式互动亦由传统电信业的短信互动,例如“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投票评选、“为赠台大熊猫征集乳名”和“直通春晚”节目评选等,向网络时代的网络投票及实时评论互动演进。春晚作为媒介仪式的奇观感、参与感和情感共享效能在新世纪不断加强。

二、春晚国际传播的历史维度

与上文所述电视技术的发展普及对春晚在中国国内的推广作用类似,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于春晚的国际传播同样影响巨大。梳理春晚的国际传播史,可以基于传播媒介的演变识别其关键的时间节点并划分阶段。

在中国大陆,广义上的春节晚会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的电影《春节大联欢》,该片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以纪录片形式拍摄,邀请各界著名人士参与,是中国大陆有影像记录的第一场春节联欢晚会。其后在1979年和1982年中央电视台都以录播的形式播出过春节文艺晚会,但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晚会面向全国现场直播的先例,一般被公认为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届春晚。198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始用外语面向海外直播春晚,迈出了春晚国际传播的第一步。

1993年,春晚的编排样式迎来重大改革,由原先的“茶话会”形式变为“盛典式”,并加强了对政治意义上宏大叙事的表现力。同年,春晚开始经由卫星信号同步向海外直播,其实现得益于1992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的成立播出。此后,中央电视台不断扩充其国际频道的语种,春晚的国际传播也逐步覆盖更多国家和地区。

中央电视台于1996年建设成立央视网(cctv.com),并于2001年对春晚进行了首次互联网直播。自此,春晚的国际传播渠道拓宽为广播、电视和网络三头并进的新格局。2015年2月,在当年的春晚海外推介会上,央视宣布将首次对央视网之外的网络平台开放春晚直播版权获取,并将制作历年春晚合集《中国春晚》投放于YouTube、Google Plus,以及Instagram等海外网络平台;
同年的央视春晚宣传片也首次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该年春晚的海内外网络独家在线直播版权由爱奇艺获得,其春晚专题及直播的全球范围受众访问量超过5000万次。此后,春晚开始持续进行海外推广宣介,除宣传片和广告投放之外,春晚还在海外推出了多语种春晚展播以及《春晚一小时精编版》;
CGTN更在全平台打造《CGTN超级夜看春晚》节目品牌,会聚多语种主持人,精心设置喜庆团圆、传统文化、年度热点等主题环节,鲜活生动地对外展现春晚魅力。

以媒介演化为视角对春晚的国际传播史进行简要梳理,可以较为清晰地划分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2年,此阶段春晚的目标受众主要为国内观众,受限于技术条件而仅面向海外进行广播渠道的直播。对于中国的国际传播而言,尽管这一时期春晚的主要面向并不在国界之外,但其以声音媒介的对外传播开创性地为海外观众(或曰听众)参与春晚这一媒介仪式种下了一颗种子,为此后大范围、高水平的春晚国际传播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春晚所汇集和展示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新的中国故事元素。

第二阶段,1993—2000年,这一阶段以春晚的改版和首次国际电视渠道直播两大重要事件为开端,正式开启了春晚的国际传播时代。一方面,春晚的“盛典式”改革强化了其作为一种媒介仪式的对人的物理聚合以及共识建构功能;
另一方面,电视自发明以来致力于实现的目标就是“占领客厅”,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春晚在海外的电视直播使海外华人等受众群体得以在看电视的过程中真正以“家庭在场”的情况下参与到这一媒介仪式之中,实现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在中国与世界不断“接轨”的背景下,春晚也在不同年份适时容纳了国际体育赛事、香港和澳门回归、全球流行文化等国际化元素,春晚的国际性色彩变得更加浓厚。

第三阶段,2001—2014年,这一阶段春晚以央视网作为前沿阵地,开展了互联网渠道的国际传播实践。以2010年为例,该年度中国网络电视台春晚直播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点击量为2.46亿次,相比2009年增长了21.2%。这一阶段春晚的国际传播效果在数据层面表现为,从2001年到2014年,春晚的观众规模增长了1.89亿。布利·麦克尤恩(Bree McEwan)等人在其“虚拟世界主义”(virtual cosmopolitanism)理论中指出,互联网使“计算机和社交媒体成为个人更多使用的媒介”,“个体的观点能够在社会化的媒体空间中进行跨越国界的传播”。春晚网络直播的开启正拥抱了这种全球化的互联网国际传播浪潮,其作为媒介仪式对人们的聚集效能“更上一层楼”。

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本阶段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瓶颈被破除、跨国互联网平台高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平台不但使经济意义上的互联网产业在全球成为现象级焦点,而且影响并挑战了既有的全球传播秩序。春晚因应这一浪潮,从开放面向国内网络平台的独播权起步,逐步将直播渠道拓宽至YouTube、TikTok等海外平台的多渠道同步直播。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建立,春晚在海外的宣传推广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总台多语种国际频道新闻报道、海外媒体广告投放、公共场所大屏滚动宣介、实时转播播出前节目预热等多层次、多方式的矩阵式国际传播方案,从春晚的幕后筹办到对春晚主题的解读再到播出结束后的回顾,面向海外观众全方位地强化了“看春晚”的仪式感,面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球主流信息传播机制实现了国际传播方式和效能的根本突破。

三、春晚仪式的国际表达

作为一场盛大的年度媒介仪式,春晚将本属于中华民族的仪式庆典向全球传播,将中国人和海外华人“聚集”在一起之外,亦吸引了数量庞大的不同文化传统的海外观众,并在不同层面分别推动着国际传播效果的实现,以兼具延续性和创新性的国际表达讲好中国故事,构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一)文化层面

1. 文化价值的多元共生

春晚“意在发掘传统春节在文化层面的重要性”。

春晚的文化核心是与春节相关的价值观,即春天所代表的万物复苏和家庭团聚的象征意义。新一年的春天意味着新的开始和又一轮的繁荣发展,而春节与家庭团聚的象征意义勾连事实上也成为中国人从繁忙中抽身进行年度家庭聚会的机会。更具体地,春晚往往呈现基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孝道、仁义、重视教育以及强调社会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春晚作为一个媒介仪式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基于上述文化价值观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以仪式化的氛围重复建构并强化这些文化价值观,建立或巩固文化共识、构建集体文化记忆。在春晚国际传播发展的若干阶段中,媒介技术发展及总台因之而生的直播渠道拓宽举措使春晚能够触及全球各地,不但团结了共享同一文化共识的海外华人群体,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其他文化背景群体中得以普及传播,在跨文化意义上实现了国际传播的良好效果。

近年来,以年轻一代为代表的流行文化也逐渐成为春晚节目构成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一些流行文化也正是在春晚舞台上实现了“从流量到流向、从分众到大众”的转换,最终成为普惠性文化。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呈现的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代际品味差异,也彰显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气度,更在国际领域展示了中国多元现代的一面,丰富了“中国故事”的呈现面向。

2. 文化元素的繁荣多样

春晚通过其精心设计的文本和结构,强调文化和民族象征,在文化认同的形成中发挥了世俗仪式的作用。它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中扮演着文化狂欢节的角色,营造出“一个团结幸福的中国大家庭”的形象。作为一场触及观众上百亿人次的媒介仪式,春晚所营造的“中国大家庭”形象势必具备超强的包容力与内部多样性,如此方能兼顾“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的和谐与开放。这种多样性在春晚中体现为节目的民族多样性以及演员的国籍多样性。

自1983年首届春晚开始,民族元素就是春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年的春晚都会有以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为主打的民族特色文化艺术类节目,展现民族地区风采,唤起关于不同民族的历史记忆。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借助春晚这一媒介仪式,对内实现了精神价值上的相融相通,在国际传播中则展现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多样化美学造诣和文化风采。

春晚文化元素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外国人的登台亮相。有研究梳理历届春晚发现,在1983—2022期间“共有57个节目中出现了国际友人的身影”;
加上2023年春晚的《一带繁花一路歌》节目,迄今为止,共有28届春晚的58个节目中出现了外国人,其中既有非专业的外国友人,也有雅尼和苏菲·玛索等外国知名艺术家和表演团体。例如,2011年来自美国、俄罗斯、匈牙利、澳大利亚和肯尼亚孔子学院的五位外国学生在春晚表演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2009年爱尔兰国家舞蹈团把《大河之舞》“跳进”了春晚,甚至作为每年春晚结束曲目的《难忘今宵》也曾在2013年由李谷一和其他三位外国人共同演唱。再如,2023年春晚的《一带繁花一路歌》节目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九个国家的歌手分别演唱了各自国家的经典歌曲,并与中国音乐家一同唱响了《茉莉花》。凡此种种,春晚中外国元素的加入,不但提高了其作为一台晚会的观赏价值,也在文明交流互鉴的维度上丰富了它作为一个媒介仪式的国际传播亲和力,打开了春晚这一中国故事的叙事结构,传递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文化观。法国《费加罗报》就此发布特稿评论称,“春节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还融入了西方文化,在全世界当代流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3. 文化认同的巩固强化

當华人移居海外后,他们仍然可能保持强烈的文化认同,这源自海外华人与其文化和历史背景依旧紧密的联系。尽管他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文化和环境中,但他们仍然对自己的种族根源和文化传承充满了敬意和尊重。此外,在海外的华人社区中也往往存在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他们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保护语言和传统习俗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春晚的国际传播,重要使命之一就是以中华文化的传承认同为纽带来团结海外华人。借助多种媒介渠道进行国际传播的春晚,高密度地整合了符号意义上的多种中华文化元素,并以其媒介仪式的属性将除夕夜至大年初一的零点之际塑造为一种“神圣时间”,在这一刻,全球华人共同完成了向农历新年的跨越,观看春晚的行为超越了地理区隔,成为海内外华人在虚拟时空“聚集”并共同回忆历史、体悟文化并强化认同的仪式。

(二)政治层面

经历四十年的发展,春晚已经形成特有的节目流程和相对固定的模式,从纯粹的综艺晚会上升为承载国家宏大叙事的重要载体。每年的春晚都能够将爱国主义和家国意识转化为大众娱乐送达每户人家,而这一户户家庭也在此刻通过电视被连接到了“家国天下”一体性想象的中心。在传播仪式观的视野下,春晚在四十年间持续表达了中国社会主流的共享信念。面向国际社会,春晚在政治维度上的传播功能主要表现为向海外受众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宣介中国理念。

春晚通过向海外受众呈现中国文化、历史、传统习俗以及最新社会发展状况而不断提高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在春晚的舞台上,各式各样的文艺表演呈现了中国的音乐、舞蹈、戏曲、魔术等多样性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海外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甚至一定程度上“加入”这场媒介仪式之中,一同进行娱乐化的狂欢和庄严的年序更替。此外,海外观众也可以通过春晚在前沿媒介技术加持下的瑰丽艺术呈现方式来加深对中国现代化一面的认识,这一点在近年来体现得尤为明显。前文将春晚的国际传播史简要分为了四个阶段,而其中春晚在其国际传播现阶段在技术方面的大胆革新尤为迅速,可居世界前列。其中,既有基底层面的制播手段的升级,例如2021年总台春晚首次实现了8K超高清直播、在央视频平台首次进行了虚拟现实+三维全景声直播,为海内外观众带来充满未来感的影音享受;
利用增强现实和轨道摄影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所实现的瑰丽舞美设计,也以种种媒介奇观塑造了现代化的中国国家形象。

除此之外,春晚还通过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展示,向海外观众展现了中国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经济各领域的进步。通过向海外观众呈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国政府的治理成效以及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春晚向海外受众塑造了中国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家形象。

在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方面,春晚通过多种方式向海外受众呈现中国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落实。首先,春晚多次呈现国内外合作的典型场景,表明了中国不仅关心自己的发展,也关心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在节目的创作上,春晚通过展示全球性的问题,如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疫情防控等,表明中国愿意与全球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进而塑造了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象。春晚还通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来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节目中不时呈现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表达了中国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同时也宣扬了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向海外受众展示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和责任。总的来说,春晚以其艺术化的表现方式,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向全球推介,塑造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结语

春晚作为“新民俗”的仪式价值,以及在身份、文化和政治维度上的认同构建功能无疑是不可替代的。历经四十年的积淀和发展,总台春晚见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历程,更成为这段历史在国内外观众心中的媒介记忆。面对日益媒介化的全球社会景观,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春晚这一媒介仪式的国际传播功能将继续得到强化,在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张冬梅)

猜你喜欢春晚国际传播中国故事多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在家庭中的位置科技传播(2016年16期)2017-01-03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新闻爱好者(2016年10期)2016-11-18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10期)2016-11-14从春晚《天地人和》节目谈武术表演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从春晚的“槽点”看当代受众的娱乐需求今传媒(2016年5期)2016-06-01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环球时报(2015-04-03)2015-04-03

推荐访问:春晚 四十年 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