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双线式”体育教师培养机制

时间:2023-12-19 17:21:02 来源:网友投稿

刘清岳 张恩慧 谭梅

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内驱力,深圳市罗湖区教科院与区域内学校校长、体育教研组、体育教师共同建设“院校双线式”体育教师培养机制。教研员、导师团引航,研训磨赛,以体育联盟为单位共进;
学校协同培养,通过科组环境建设、多学科融合,激发体育教师内生动力,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养。

一、“院校双线式”体育教师培养机制的界定与“3-7培养计划”的制订

(一)概念界定

“院校双线式”体育教师培养机制是指教科院协同教师所属学校依据“3~7”体育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3~7培养计划”)对体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专业研赛,以教科院主导、学校协同培养双线并行的体育教师培养制度。在该制度下,教科院对体育教师培养进行方向引领、培养落实、评价考核;
体育教研员牵头组建体育联盟、导师团,对体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专业研赛;
学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构建学习型團队,市区教研员到校现场指导,在教学实践、多角色融合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能力和素养,训研磨赛,双线并进,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3~7培养计划”

“3~7培养计划”是区教科院在诊断评价的基础上顶层设计,基于区域特点,为促进罗湖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区域学校体育质量而制订的针对性体育教师培养计划。计划包括3个目标导向、4个平台支撑、5级体系发展、6点践行落实、7种能力培养(表1)。该计划具有可执行、可操作的特点,由教科院体育教研员主抓,各体育联盟分管,各校主管教学校长落实。

二、教科院顶层设计专业化培训,学校协同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落实

“院校双线式”体育教师培养机制采用联盟共进、研训磨赛、多学科融合等方式,依托“4个平台”,在教学实践中落实“6点践行”,扎实“7种能力”,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和专项培训,助力3个目标,培养高素养终身学习型体育教师。

(一)团队引领,促教师专业成长

1.体育联盟引领辐射

由教科院教研员牵头,组建以学科名师、专家为首的体育联盟,如,体质测试联盟、中考体育联盟、体育科研联盟、室内体育课联盟、球类联盟(足球联盟、篮球联盟、排球联盟)、啦啦操联盟、传统体育联盟等,通过给主持人放权加压,为体育联盟提供资金和指导专家等支持。教研员和导师团深入联盟和学校,充分利用各个体育联盟的辐射引领作用对不同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做到精准培养和指导。联盟采用菜单式培养模式(如,各项目的联盟和各内容的联盟)和双向选择机制(联盟和教师双向选择)。

具体机制如下:学校教科院通过大数据对片区、学校进行诊断评价,依体育教师的特长和爱好分配到对应的联盟;
教师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联盟的培养目标自由选择加入的联盟。除常规、全方位、大规模和普及式的专项培养机制以及“请进来”和“走出去”培养模式外,各联盟各司其职,分担对应项目内容的主要培训、竞赛、考核、反馈、指导。如,球类联盟主要由以相关球类专业体育教师和爱好者构成,该联盟主要负责日常区、市级教师学生球类竞赛活动、该项目短板体育教师的培养和指导活动等;
体质测试联盟主要负责小初高不同学校的体测检测和数据收集上报、数据分析、对策辅助等。各个联盟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但又密切联系,13个体育联盟如同一张精密的网,纵横连接,有效地落实教师指导、体育竞赛、日常教学等。

2.训研磨赛促提升

针对新入职的体育教师,教科院组织每年9月至次年8月进行为期1年的新岗培训,其中包括连续7天的封闭式集中训练(暑假)和每周六1天的专题培训(学年)。内容主要包括教师职业规划和3年发展计划、教师基本能力培训、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教师教研能力培训。主要采取讲座、集中授课、案例研讨、课例研究、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新入职的体育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基本功培训;
针对成熟型体育教师,每月固定半天集中培训(周二上午为全区固定教研时间)。教研内容主要包括公开课观摩、质量分析、政策法规、理念方法等。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及反思总结,落实“3-7培养计划”中的“6点践行”,促进体育教师能力素养不断提升。

教科院定期组织体育教师的各类竞赛,以赛促提升。有进行现场限时竞赛的说课大赛、微缩课比赛,也有一定时间内完成后提交统一评选的录像课比赛、微课大赛、论文竞赛。前一种类型的比赛流程如下:教科院拟定比赛要求发放至学校,先由校内进行选拔,每校推选1~2名体育教师代表参加区级竞赛。赛前导师团会对各校体育教师代表集中培训,通过现场角逐最终评定获奖教师;
后一种类型的竞赛面向全体体育教师,考察体育教师日常的积累和教学的功底,各校教师按要求完成录像课、微课视频的录制后提交至教研员处统一评审,并对获奖教师的教学视频上传至体育精品课程、罗湖教育科研网等供全区教师学习观摩。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教研员、名优教师,以及特长教师的辐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内容的竞赛,帮助体育教师在磨、赛的过程中逐渐收获“7种能力”。

3.教学科研重反思

邀请专家学者、名优教师就教育论文撰写的相关内容进行集中授课,要求体育教师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论文,并统一进行论文、教学设计评比,培养教师教研能力。组织教师完成小课题项目申报,展示学习成果,提升体育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将体育教师获奖、发表论文和优秀课题统一上传至思乐课堂、罗湖区优课资源中心、体育精品课程、罗湖教育科研网并予以表彰和颁发证书。依托“4个平台”,为罗湖区体育教师提供专业学习、实践、研究、展示的渠道。理论的提升源于课堂实践和课后的反思总结,在反思与科研中不断提升体育教师以“表达和示范能力”“写作与课题能力”为代表的“7种能力”。

(二)学校协同培养,教学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学校组建由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组成的学习成长共同体,共同体横向通过科组间的帮扶提代、集体训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纵向通过多学科间的竞赛、课题、论坛等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纵横连接,以此培养高素养的学习型教师。

1.梯队培养,实践中落实

学校学习成长共同体以年龄进行划分,分为3个梯队,每个梯队均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通过“两研一赛”的形式对教师进行综合性培养,具体为研修、研讨和竞赛(表2)。由主管教学的校长和教科室主任负责,学期针对不同梯队进行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活动,在教学实践和一线工作中扎实教师“7种能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2.科组环境建设促成长

积极尚学的体育科组氛围对体育教师成长至关重要。学校体育科组在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带领下,日常严格要求每名教师做到“4个好”,写好教案与小结、上好一节公开课、带好一个训练队、写好一篇论文。营造积极尚学的科组氛围,成熟型体育教师与年轻体育教师师徒结对,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年轻体育教师快速成长。科组每学年针对中青年教师开展体能技能大比武和展示课活动,大比武项目分别是1千米长跑测试和2项及以上专项技能展示,考核不合格的体育教师持续修炼直至达标为止;
展示课活动以同课异构、赛课的形式进行,科组集体听、评、议,并提交听课小结与反思。在良好的科组环境下,体育教师通过练、赛、磨保证自身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实“3-7培养计划”中的“6点践行”,扎实“7种能力”,助力达成体育教师培养“3个目标”。

3.多学科融合提升综合素养

学校每学期分主题举办不同梯队教师的竞赛活动,主要分为研修、研讨和竞赛。研修类主题主要由专家或学科名师主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并优化方法;
研讨类主题一般就不同问题展开讨论,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并总结梳理形成文字,如,“小组合作在各学科课堂的有效利用”“如何落实新课标并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等;
竞赛类主题主要围绕演講、教学设计、命题、赛课等。学校结合不同梯队教师的综合素养,选拔出校级不同学科教坛新秀、学科骨干、教研骨干和年度教师并推荐至教科院,通过“5级培养体系”激发学校教师潜能。体育教师在多学科融合的赛练氛围中收获示范表达、教研反思、社会交往、组织管理等多项能力,扎实“7种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三、考核选拔,进阶式培养引领成长

教科院顶层设计,统筹管理,制订方案章程联动各校,并提供资金资源支持,为教师培养和发展统筹服务。学校选拔并推荐校级教坛新秀、教科研骨干、学科骨干、学科名师、年度优秀教师;
教科院通过区“5级培养体系”晋级模式综合评价,选拔并培养区优秀教师。以体育教师培养为例,结合学校培养方案和评价考核推选各阶段优秀体育教师,教科院在学校推荐的基础上结合日常教科研成绩和各类竞赛成绩对其进行评价考核,选拔出体育名师,并将综合素养及引领辐射能力强的推荐为年度教师候选人。选拔条件如下: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对体育教育研究有高度的热情,师德高尚,愿意努力向育人的模范、教学的能手、科研的专家方向努力的教师;
在全区体育学科领域中具有专业特色、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工作业绩特别优秀,有较丰富的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经历和经验的骨干教师;
具有较强的专业引领、培训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承担体育名师的职责任务;
现有教科研成果显著,并能积极参与体育课程开发,能为教师开展专题讲座或集中培训。

体育名师通过名师工作室引领并培养骨干教师,提升区域体育教学质量、提高训练竞赛水平。名师工作室日常活动围绕研讨活动、示范课等进行,通过引领和辐射作用有效促进区域体育课堂改革、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体育名师的评价内容包括:综合素养、教学基本功(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反思、科研、教学质量)、示范辐射作用、教研成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年度教师评定内容包含教学成果、示范辐射作用、教研成果、现场答辩4个方面(表3)。初评入围的10名教师进行两轮的直播现场答辩最终评选出年度优秀教师,形成模范引领,让更多的教师对专业发展规划更加清晰。

猜你喜欢科组教科院竞赛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基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建设策略——以河源市和平县为例
新生代(2019年16期)2019-11-14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三 例说2018年全国卷“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方式与教学启示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11期)2018-12-06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一 历史解释的两种考查类型及教学培养策略——基于201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题的探讨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11期)2018-12-06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教研活动掠影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11期)2018-12-06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教育局同仁到市教科院考察交流成才(2018年7期)2018-07-24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科学与技术(2018年8期)2018-04-26我看竞赛作文通讯·高中版(2017年11期)2017-12-20创新思维竞赛(3)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3期)2017-07-08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总目录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年6期)2017-01-10

推荐访问:体育教师 机制 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