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技外之道”贯穿摄影人才培育全过程

时间:2023-10-01 13: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文/费宇拓

在网络互联加速和自媒体兴起而形成的开放参与式大众文化中,影像既是信息传递和审美传播最便捷常用的表达手段,也成为低俗化、庸俗化审美泛滥的“重灾区”,其中不乏接受过中高等影像艺术教育后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操作主体在有意无意地推波助澜,并且因其专业质量和能力资源而加速并放大了消极传播的社会效应。因此,摄影人才教学在传授基础原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把培养摄影人审美建构和社会责任的“技外之道”贯穿教学全过程。

摄影人秉持的“道”,是指其精神修养和追求感悟,托寄于画面构成元素之外的价值操守、文化品位、审美取向和使命担当。一幅《大眼睛》能够激发社会各界情感力量为失学儿童送去“希望”,创作的背后是作者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长期关切和深刻思考,而一张审美恶俗甚至“带毒”图片的流传,会对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坚守“弘道养正”既是中国传统文艺创作始终秉持的人文观,也是贯穿摄影艺术人才培育的价值主线。

“志于道”是摄影人艺术探索旅程中的不懈追求。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是乐心和明道,并且强调“道”与“技”的先后次序和从属关系,认为追求“道”是士大夫的求索目标,在作品创作中是否能体现“道”、体现何种层级的“道”是对艺术作品价值评定的重要标准。孔子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提出“文以载道”,准确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文艺创作观。治学求艺中的“技”始终在追寻“道”的真谛。孔子向师襄子学习抚琴曲《文王操》,先后经历了“已习其曲,未得其数”“已习其数,未得其志”“已习其志,未得其为人”的“曲”“数”“志”“为人”四个阶段,在孔子对艺术的追寻中,掌握技术只是初级的目标,而对琴曲中所体现的文王人格精神的感悟以及对自身的启迪,才是对“道”的终极追求。

作为艺术的摄影作品既包括技术语言和艺术语言等信息价值,也必然体现作者寄予创作对象的情感审美和传播价值。罗兰·巴特在《显义与晦义》中指出视觉图像具有信息层、意指层和意指活动层,人们在观察摄影艺术品时必定会考量其意义所在,思维的判断伴随着可视的图像而产生主观的解读。阿姆斯特丹学派认为,视觉符号的“蕴意结构”由四个维度组成,即作者之维、语境之维、作品之维和读者之维,艺术创作中体现的“道”,指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自身人生哲学观念。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技与道之间是殊途同归的交互关系: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组织是技,蕴含的思想是道;
书法艺术中笔墨和线条是技,体现的精神是道;
摄影艺术中光影、色彩和构图的组合是技,画面背后反映的审美、意旨和精神内涵是道——影像作品在具体的表象之中传达作者的趣味与理念,这些趣味与理念即来源于作者自身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

价值塑造是摄影功能“广域覆盖”趋势下的社会性需求。西方美育思想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以王国维和蔡元培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作出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美育阐述,激活了中国悠久的美育传统,中国美学近一百年来在中西融合碰撞中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利用审美的超越性作用,借助美育与道德相融合培养国民高尚的情感,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朱光潜认为,通过美育和艺术教育得以实现人的本能冲动和情感的解放、眼界的解放,以及自然限制的解放,使人从物欲情欲中解放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进而实现“为人生而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生活中有艺术的形式,更要通过艺术实现生活态度的审美化,达成生命的超越。

延安时期,新闻、文艺和宣传是革命斗争与文化建设的强大武器,当时摄影教育就以训练班的形式出现,发挥了广育人才、传播知识、厚植思想的重要作用。在当前科技更新迭代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摄影作为一项基本的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已全面渗入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同时也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基本艺术修养。如西方学者所言:“摄影已经非常复杂,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观察者所能涵盖的范围,这无疑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知识领域的最佳条件。”尽管摄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公众的审美需求日益显著,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普遍提高,但依然存在审美层次浅表化、审美能力养成被动化,对摄影艺术的理解仍然缺乏专业美学的视角。

当前,摄影教育愈发受到重视,摄影公共和选修课程在全国高校已经趋于普及,据相关资料,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均开设摄影类课程,如浙江省内有6所高校设有摄影专业、84所高校开设摄影类课程,涵盖摄影基础及新闻、广告、静物、艺术、建筑、人像摄影等多个专业。摄影教育的广泛开展迫切需要课程思政同步跟进,也为相关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可以实现从技术、功利进入情感、精神的追求,不仅提高学生艺术欣赏、创作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让他们通过感悟艺术、丰富和陶冶情感、开阔视野、修炼心性、提升人格境界,并且能够用审美艺术的眼光去感知世界,学会运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与思想。

本文作者在高校广告专业《摄影基础》教学中,带领学生模拟真实社会环境开展完整生命周期的项目教学实践

专业教学“重技轻人”弊端是催生高校摄影教改创新的内生需求。技与道对于艺术创作来说缺一不可,二者交织成艺术创作的能力结构,但目前艺术教育中存在仅仅把艺术作为一种技艺来传递的倾向,对艺术内在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到了从属的位置。虽然一些艺术教育改革也越来越从学生艺术技能的掌握转向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强调通过艺术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具有将艺术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于个人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够适应当前课程思政的时代要求,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很难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其获得职业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提升。根据笔者近年来教学实践分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课程内容构成与课程思政关联度不高;
二是过度重视对摄影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运用,忽略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是对于摄影缺乏深层次、高层面的理解和美育认识,关注视角局限于具体技术和应用技巧;
四是课程实践惯于单打独斗,缺乏团队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五是考核方式相对单一,考核反馈仅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而非“支点”。

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提升”,综合素质和价值观形成是超越知识和技能“形而上”能力的培养,体现在深层次的耦合或合流关系。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学校课程而言,对价值观的塑造不仅应当在课程实践中普遍存在,而且应当看作是课程的基本逻辑,需要解决艺术教育品质、逻辑与标准的建构问题。摄影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现在对“人”的“价值塑造”“素质塑造”和“气质塑造”相统一,需要通过教学环节的主动控制形成转化。在上述三方面目标中,“价值塑造”是课程思政要重点解决的内容,需要与“素质塑造”和“气质塑造”融合开展。

对摄影人“技外之道”的内涵和构成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塑造、人文素质塑造和行为气质塑造三个方面。

心灵之旨:核心价值塑造。***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核心价值观和主流价值观引导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教学设计和执行上需要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引导学生在摄影创作中追求作品精神高度、文化广度和艺术深度,以公众广泛认可和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作为检验作品成果的首要标准。

一是文化自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维护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一最基本、最深沉和最持久的国家软实力,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大胆创新,创造性地运用课堂赋予的知识和技能,提倡独辟蹊径,发挥艺术个性,倡导摄影作品的原创性。

二是家国情怀。价值塑造的构成应当兼具道德传统和时代要求,教学中要倡导摄影创作紧扣时代发展和民族命运,体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引导学生将镜头聚焦最生动的中国故事,在对祖国山川风物和乡亲故土的深厚感情思考力量之源,找寻血脉之根,生动抒写家国情怀,鼓励作品中体现出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三是社会责任。体现在教导学生无论是求学时期还是进入社会,都应当积极播撒引领世道人心的正能量,严肃对待摄影行为和作品带来的社会效果,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同时,个性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匹配或冲突构成了摄影作品的个性化面孔,摄影教育应当在倡导主流价值的同时尊重个性化表达,引导学生准确认识价值构成,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素养。

镜底之韵:人文素质塑造。在基于“理想”“抱负”和“追求”层面的核心价值塑造同时,必须要以具体的人文素质塑造作为关键而有力的支撑。素质是高于“有形的”具体技术与技能层面,能够以之区分人的综合实力的“复合的”“无形的”能力与修为。在摄影教学实践中应结合课程特点、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重点关注有效融嵌三方面价值素养。

一是传统文化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植根于民族基因的群体精神支撑和价值追求。教学中可以通过调动学生守望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自觉,启发学生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画面、刻画人物、渲染情境、拔高意旨。在教学设计中,结合高校所在地非遗文化内容,在传承整理、宣传推介的同时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

二是红色基因素养。红色资源承载了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的奋斗史、革命的英雄史和人民追求幸福的发展史,蕴含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能够激发学生把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命运紧密联系。在摄影教学中因地制宜注重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革命历史,积极发现红色元素,主动为企业、公众和社会传递正能量。

三是高尚审美素养。艺术所蕴含的美是独特的精神之美,不仅能够给人提供赏心悦目的感性愉悦,更能通过艺术这一探视世界的“窗口”使人了解自然,洞悉社会,认识历史,体悟人生真谛,进而促进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辩证统一的融合。审美教育以艺术为手段提升教育对象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具有寓教于乐、怡情养性、潜移默化等特征,对道德养成有重要意义。教学中要对比分析“审丑”心理与恶俗文化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在鉴赏批判摄影作品时,理解什么是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时代之美,鼓励学生感受和领悟中国艺术独特表达方式背后所蕴含的宇宙生命观和审美观,在摄影工作中善于发现和创造美,以高尚的审美素养和高蹈的精神境界创作具有社会价值的优秀作品。

言行之准:行为气质塑造。气质指一个人自身蕴含的禀赋、境界、格调、习惯、修为等品格标识的外在体现,近于传统文化中“风骨”,如卓然不群、独处以默、躬行自守、临事不惧、从容大度等。气质因持续的修为而发生转化,并推动或改变人的进一步发展,北宋张载言,“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学生在知识技能之外涵养的精神气质是其能否长远健康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持恒敬业的“工匠气质”。孔子主张“敬事而信”“执事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工匠精神的本质是“敬业”。体现在反对浮躁风气和“蹭热点”“找捷径”心态,鼓励精耕细作,静心严肃完成作品。工匠精神的核心素养归纳为“精湛技艺、知行统一的‘匠技’,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匠心’,责任担当、德艺双馨的‘匠魂’”。针对部分学生就业取向急功近利、诚信缺失、敬业精神淡化等现象,需要在摄影教学中释读和要求学生培养工匠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工作并不是获取物质利益的唯一目标,而是实现高层次人生价值的必然途径。如通过策划拍摄非遗传承内容,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传统技艺的纷繁工序,深度访谈了解传承人、匠人多年来传习技艺的坚守努力和恬淡寂寞。又如在疫情时期拍摄社会各界抗击疫情主题作品,唤起对敬业精神的正确理解和恪守追求。

二是崇公重义的“合作气质”。团队协作是摄影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在群体参与和组织协同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在社会化环境中的大局思维、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提高共同解决问题和集体分工协同创作的能力,培养急公好义、和衷共济、谦虚诚敬的精神气质。在作品策划阶段,引导学生自主设定团队建设目标,制订具体任务计划和分工。实施过程中召开阶段性会议,对团队合作中的困难进行分析,对团队成员协作能力和心理成长变化给予鼓励,使学生主动认识到宏观思维、集体决策、各取所长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在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的基础上,团队取得的成就远超个体成员取得的成绩之和,进一步激发合作潜能和奉献精神。

三是慕贤求进的“德性气质”。置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道德体现在追求正义、讲求诚信、崇尚先进、强调伦理规范、尊重和维护公共利益等,是全民道德素质与社会文明素质的构成基础。如在实施模拟社会环境的摄影教学中,通过展示优秀摄影师如解海龙聚焦贫困地区教育现状所拍摄的系列作品,解读作品背后承载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一组摄影作品催生“希望工程”的艺术震撼力和传播影响力。在带领学生面对政府机关、文化团体、企业商家、社会公众不同的实践拍摄中,适时启发学生理性看待不同社会现象和行为差异背后的道德文化,观察比较不同的“道德温度”和“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形成初步完备的道德认知和追求,形成具有公共精神的心灵道德秩序和公共社会德性。

“欲养成公民道德,不可不使有一种哲学上之世界观与人生观,而涵养此等观念,不可不注重美育。”实践是“德知”的基础和前提,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道德知识才是“真知”,才是学生自己认同的“德知”,这样的“德知”才能为学生所内化。同时,学生内化的“德知”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外化为学生的实际的“德行”,从而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扣门问道日不足,篝灯照夜论心曲”,摄影艺术人才培育中实现价值塑造应当遵循“三个结合”的原则:

一是知识构建与实践增效相结合。价值塑造的教育资源和要素应从与专业学科相关的文化领域和社会实践中发掘,既要运用理论逻辑来指导实践,更要通过分析实践成效来印证和完善理论。比如运用项目化教学器械,用好鲜活生动的实践教材,启发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主体转变为实践行动主体,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书本知识学习予以“质疑”“反思”“回看”“重组”甚至“重启”,形成其独立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工作态度和事业追求。

二是自主完善与隐性引导相结合。价值塑造的过程应当由知识的单方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和一味认同,而是基于自主分析、判断、思考的探究和发现过程。在教学中必须把教师理念“由外及内”的渗透与学生“由内及外”的延伸思考有机结合,通过把课堂教学中的“命题”方式转变为“解题”“解疑”“解难”等手段,在保证学生参与实践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同时隐性引入思政元素,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具有自主精神的正确价值观。

三是集体协作与个体发展相结合。摄影人才培育中开展实践训练,既要强调组织协作和重视集体责任下的共同参与意识、交互协同和均衡发展,又不能忽略个体角色对于认知更新、独立思考、探究引申的个性需求,必须把项目任务作为协调双方关系的主阵地,在相互促进和动态演进的博弈中实现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共赢。项目化教学中不能只注重集体合作而忽视个体培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共同提高。

艺术具有强大而恒久的教化和感染功用,“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千百年来,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创作始终担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社会职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格理想即是具有社会责任的艺术家“道”的旨归。摄影创作因其传播广度和影响深度的优势,更需要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核心价值、人文素质和行为气质为内涵的“技外之道”,引导学生在掌握中国艺术独特表达手法的同时,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美学和道德中蕴含的“人间正道”。

猜你喜欢摄影价值艺术纸的艺术读者·校园版(2018年13期)2018-06-19一粒米的价值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6年7期)2017-02-04“给”的价值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11期)2016-11-29因艺术而生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艺术之手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爆笑街头艺术爆笑show(2014年10期)2014-12-18WZW—bewell摄影月赛旅游纵览(2014年8期)2014-09-10最美的摄影焦点(2014年3期)2014-03-11小黑羊的价值学苑创造·A版(2009年6期)2009-12-07摄影42℃展版解放军生活(2009年10期)2009-11-16

推荐访问:之道 贯穿 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