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22-07-23 09:5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供大家参考。

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长期以来, 省民委都非常关心 XX 的民族工作, 委领导、 各处室领导经常深入我市调研工作, 在项目资金安排、 工作指导上给予 XX 大量支持帮助。

 在此, 受市委刘书记、 市人民政府张市长委托, 我代表市委、 市政府, 向省民委和赵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 我就XX 市的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向赵主任一行做简要汇报, 请赵主任及调研组的各位领导给予帮助指导。

 一、 XX 民族概况

  XX 是典型的散居民族地区。

 位于川、 黔、 滇三省结合部, 国土面积 2.3 万平方公里, 辖10 县 1 区 144 个乡镇办事处, 1178 个行政村、 96 个社区居委会。

 全市有 19 个民族乡 , 135个民族村, 2150 个民族自然村。

 有 24 个少数民族 59.72 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 10.24%。

 全市民族工作除有特殊性、 重要性、 长期性、 复杂性的共同特点外, 还有四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一是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大, 历史悠久。

 回族人口占全省回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苗族人口占全省苗族总人口的七分之一, 同时, XX 又是彝族及其文化的发祥地, 各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相互交融, 形成了厚重而悠久的民族文化; 二是民族种类多, 主体少数民族人口悬殊不大。

 回族、 彝族、 苗族是我市的主体少数民族, 人口均在 19 万人左右 (回族 193523人、 彝族 193206 人、 苗族 191587 人), 三个主体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7%, 其他少数民族 18886 人, 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3%; 三是少数民族大分散、 小聚居, 点多、 面广。

 我市既不是自治州, 也无自治县, 是典型的散居民族地区。

 在全市 144 个乡镇办事处均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 在 1178 个行政村中, 只有 120 个无少数民族人口居住; 四是民族地区大多基础设施薄弱, 经济发展滞后。

 二、 民族工作实践及主要成效

  在省委、 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 XX 市委、 市政府始终把民族工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加以思考和谋划,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法律和法规,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 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积极探索散居民族地区发展模式,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族地区民生问题。

 (一)

 致力于散居民族政策体系建设。

 历届市委、 市高度重视民族工作, 始终把民族工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加以思考和谋划。

 2008 年以来, 市委、 市政府出台民族方面的政策文件 9 个, 部门出台的规范性文件 5 个, 基本建立起了涵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符合 XX散居民族工作实际的政策体系, 有效巩固和发展了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出台, 对推进散居民族政策体系建设、 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

 (二)

 致力于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十一五”以来, 整合各类资金近 40 亿元,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市直单位、 县乡单位挂钩扶贫 135 个民族村, 近万户少数民族得到各级各部门包扶。

 二是扎实推进民族乡建设。

 2010 年 2 月, 市委、 市政府提出“用三年时间建设好民族乡”的目标要求, 从 2011 年开始, 启动扶持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建设,19 个民族乡 镇三年投入 23 个亿, 年均投入 7.7 个亿, 着力解决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

 2011 年启动建设的 7 个民族乡 镇已经完成投资 11.89 亿元, 已于 2012 年底验收;2012 年启动建设的 8 个乡镇, 拟投入 10.5 亿元, 今年年底即将组织考核验收; 2013 年启动4 个乡镇建设, 规划投入资金 5 亿元, 相关部门和县区正抓紧推进建设。

 这种整合资金、 集中力量、 强势推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在全省尚属首创。

 三是启动了 80 个最贫困民族村寨建设, 用整合资金、 合力攻坚的方式投入资金 5 亿元, 由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钩联系,

 推进建设, 增强民族村寨发展后劲。

 (三)

 致力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每年拿出 40 个指标, 专向招收少数民族公务员,2008 年至 2013 年共招收民族乡镇公务员 241 名, 少数民族后备干部数量不断增加; 注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配备, 到 2011 年全市已配备 6 名少数民族县委书记或县长; 2008 年以来,共提拔了 90 多名少数民族处级干部充实到市级机关和县区领导班子任职。

 与 XX 民族大学合作开办 XX 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研究生班两期、 学员 97 人。

 全市共举办民族政策法规培训班 12 期, 培训各级分管领导、 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工作干部 2281 人。

 这些举措, 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数量、 结构比例、 综合素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四、 致力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

 加大对民族地区学校建设的投入, 实现了 19 个民族乡都有中学的目标, 实施了一批寄宿制学校改扩建, 完成了 XX 县伍寨彝族苗族乡 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试点建设、 省立 XX 民族小学迁建投入使用, 市民族中学搬迁工作有序推进, 学校硬件建设、 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得到加强; 先后召开四次少数民族教育研讨会; 按照“扶持一个、 就业一人, 脱贫一家、 带动一片”的工作思路, 先后与省内外 12 所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2006 年以来共招收资助少数民族大中专学生 8088 人, 资助金额达 700 余万元。

 从 2009 年起, 每年至少有 400 名少数民族大中专学生稳定就业, 为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带来了希望。

 (五)

 致力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2009 年出台《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

 2010 年 9 月 12 日, 市委第 47 次常委会议决定:

 自 2011 年起,市级财政每年预算一定补助资金, 轮流支持 XX 区、 XX 县、 XX 县分别举办彝族、 苗族、回族三大主体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2011 年 7 月 22 日至 24 日, XX 市首届彝族文化节在 XX 区成功举办, 编纂出版了《中国 XX 彝族》、《全国第九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 等书刊; 2012 年 7 月 4 日至 6 日在 XX 县成功举办 XX 市首届苗族花山节暨苗族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 编印发放《乌蒙山片区苗族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苗族》 画册各 2000 册,市回学会、 彝学会祝贺团前往祝贺,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意识进一步深化; XX 市首届回族古尔邦节将于 2013 年 10 月 13 日至 17 日在 XX 县举办, 市苗学会、 彝学会祝贺团前往祝贺,大型文艺演出《乌蒙回韵》 受到各界好评, 对外推介和展示了 XX 和 XX 良好形象。

 全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 苗族声乐《飞歌》 获银奖, 苗族舞蹈《板凳舞》、 彝族舞蹈《毕摩·喀洪贝》 获铜奖。

 编制了 《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民族文化产业实施规划(2011—2015 年)》。

 建成 XX 区葡萄井彝族六祖文化广场、 靖安乡 五星苗寨, XX 伊斯兰风情园、 XX 湾子苗寨, XX 黄家场, XX 木椿沟、 后山等一批民族特色旅游景点、 民族特色村寨。

 先后举办了全市首届、 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全市首届民族民间文艺会演, 成功承办了 XX 省第八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这些工作的开展, 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内涵,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

 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谐。

 始终把民族团结视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巩固和维护了全市民族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是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2010 年 2 月, 召开全市第四次民族工作“两会”, 表彰了 40 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 120 个模范个人, 部署了今后五年民族工作主要任务。

 在 XX 日报开辟民族团结专栏, 开通民族宗教网, 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

 在民族乡 、 村和民族干部培训班以及全市中青班上, 把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培训。

 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族团结月、 周、 日活动, 全市各族群众都受到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在中小学开设民族常识课,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建立示范学校 110 所, 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24 个。

 市委、 市政府领导带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宣传, 夯实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基础。

 二是坚持团结、 教

 育、 疏导、 化解的方针, 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

 坚持属地管理, 分级负责的原则,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实施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

 把民族团结稳定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 采取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方法, 分共同责任和特别责任拟定对县区的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认真落实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行量化考核。

 四是针对民族关系协调任务重的地区,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分析研判制定预案。

 五是加强沟通增进友谊。

 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民族宗教团体、 宗教界代表人和民族乡 镇制度, 定期召开少数民族、 宗教代表人士座谈会, 通报民族工作, 听取工作意见建议。

 六是排忧解难, 密切血肉联系。

 2006 年以来, 投资 2273 万元, 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 75 个和省级民族团结示范社区 1个; 投入 2000 多万元, 帮助民族村寨、 聚居点解决困难 2600 件次; 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 1400 人次, 资助金额达 326.8 万元, 从来没有让一个求助的少数民族群众失望过。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 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 和衷共济、 和谐发展。

 三、 贯彻落实云发〔2012〕 9 号基本情况

 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 把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进行谋划、 统筹, 主要领导亲自布置、 亲自落实。

 2012 年 6 月 25 日, 《中共 XX 省委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意见》(省发〔2012〕 9 号, 以下简称《意见》)

 下发后, 市委、市政府采取系列措施加以贯彻落实。

 一是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 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由县区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为《意见》 的贯彻落实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市委召开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

 市委召开第 20 次常委会议, 专题研究了全市最贫困民族村寨规划建设方案和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对全市示范区建设作出安排部署。

 三是印发了专门针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文件。

 2013 年 3 月 7 日, 下发了《中共XX 市委办公室 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钩全市最贫困民族村寨建设的通知》(昭办通〔2013〕 19 号), 明确了工作原则、 工作重点、 工作目标和工作考评。2013 年 3 月 18 日, 下发了《中共 XX 市委 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昭发〔2013〕 7 号), 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民族工作、 示范区建设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2013 年 5 月 14 日, 《中共 XX 市委办公室 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 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主要任务分解〉 的通知》(昭办通〔2013〕 18 号), 对市直各部门在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职能职责进行细化分解, 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责任

  四、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省委、 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省民委的指导帮助和关心支持下, XX 市民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由于我市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集边远、 高寒、 贫困为一体的山区, 民族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工作推进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对民族工作的特殊性、 艰巨性、 长期性认识不足, 工作措施一般化, 落实政策有差距; 二是散居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差、 底子薄, 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

 2012 年底,全市 19 个民族乡 农民人均纯收入 3103 元, 占全市 3897 元的 79.63%, 民族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1977 元, 占全市 3897 元的 50.73%。

 民族乡、 村、 自然村没有形成支柱产业, 仅有 20%的自然村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在全市 309 万贫困人口中, 有 40 万是少数民族群众, 占 13%。在 30 万基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中, 有 15 万是少数民族群众, 占 50%; 三是受历史条件、 地理环境、 民族风俗、 投资开发、 征地拆迁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民族团结的基础还十分脆弱; 四是 XX 散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各族群众盼发展、 谋致富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 发展差距同省内自治地方、 边境州市越拉越大。

 五、 下步工作打算

 按照“‘十一五’ 时期, 着眼长远, 让少数民族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 ‘十二五’ 时期, 细处着手, 让少数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十三五’ 时期, 精雕细琢, 让少数民族感到幸福快乐”的总体思路, 狠抓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 用心、 用情、 用力做好事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建设各项工作。

 近期目标:

 到 2015 年, 全市民族地区实现水、 电、 路、 通讯、 电视五通目标, 每户有功能齐全的宅院、 有一项产业、 有一人稳定就业、 有一条卫生路, 135 个民族村均有 1 个卫生室; 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陈规陋习得到革除, 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人均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

推荐访问: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示范区 民族团结 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