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对三本白皮书发言稿

时间:2022-06-18 09:5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教师对三本白皮书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教师对三本白皮书发言稿

教师对三本白皮书的发言稿3篇

第1篇: 教师对三本白皮书的发言稿

《 登 鹳 雀 楼 》

2005年2月11日 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情调查,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学写“入”,“欲”两个生字。

3、初步理解字义和诗句,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提示最后两行诗句所蕴含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深刻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二课时: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教学,进一步读好、背好古诗,

    学写其它5个生字。

    教学过程:(略)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古诗《登鹳雀楼》教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母语的习得规律,认定学习语言是主体能动地把在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语文课上的语言学习,则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读书活动内化课文语言,同时接受课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熏陶的过程,语文教学强调主体因素,重视整合效应,明确提出以培养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的训练为“纬”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整体框架,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基本教学策略。教完古诗《登鹳雀楼》后,对此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学情调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教学不但要掌握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特点,而且要熟悉学生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扩大发展的局面。教学是师生间的教和学的双向活动,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对学生的学情要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对学生知识背景的调查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登鹳雀楼》已很熟悉,有部分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材料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通过调查发现,他们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2、对学生能力经验的调查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小朋友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小朋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教学要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

3、对学生需求的调查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课前的学情调查时,设问:“谁愿意做代表为大家背一背这首诗?”就有学生主动站起来背古诗了。其次,在写字这个块面中,我利用游戏形式即“看谁找的对”来指导学生写字,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看看有点像,比比不一样,就差一点点,错了就变样,写时要注意,仔细想一想”。学生的兴趣较高,觉得很有趣。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寻文明像,入境悟情,积累迁移

“明像”才能“入境”;
“入境”便可“悟情”。我国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光鉴教授说:“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地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模块,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悟的“打火石””。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何才能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呢?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1、充分利用媒体来活用课文插图,入境悟情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图与静态的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通过媒体直接演示,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学习“黄河入海流”时,利用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难观察到的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图、文、声立体输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2、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运用

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更要注重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在学习第一行诗句时,我充分运用他们已学过的课文《夕阳真美》中的相关语句,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入境悟情,教学效果显著。此外,在本节课中,我也注意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根据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个词“登高望远”,并结合学生悟出的道理,来指导学生运用诗中的句子来鼓励别人取得更大的进步。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情悟道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接着,按学生的意愿演示“诗人登楼图”,形象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由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中小松树长在山上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学生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以上几点是我执教后的不成熟的想法,我反思之后,在这节课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我这节课主要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来组织教学的,但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总担心放开了会收不拢,所以在体现学生学情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对学生的学情预测得不够准确,起点稍低了点,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由于还不够老练,在评价学生时,原先设计好的恰当的评价语言被一些苍白无力的评价语言所替代,使学生未能真正体验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悦感。还有,对多媒体的操作还不够熟练。一是“黄河入海流”的画面本应图、文、声立体输出,结果“黄河水”只闻其声,不见其景,当时我只能随机应变,运用音乐创设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去描述,仿佛看到的情景及自身的感受。二是在学生写字时我是配的优美典雅的古筝乐,结果课件并未播放。

不过,不管是得还是失,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通过讨论、试教,我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说明凡事都在发展,我也会不断鼓励自己,用取得的收获增强自己的信心,用发现的不足作为自己对教学探索的动力。我要将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钻研,不断改进,更上一层楼

第2篇: 教师对三本白皮书的发言稿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务年度考评试行办法实施细则

日期:2013-6-24 08:19 点击数:49 

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务年度考评试行办法实施细则

  一、思想政治表现(定性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优秀: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地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⑵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并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⑶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作风正派、品行端正,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并受到中学学校(小学学区)以上的表彰或奖励。

  合格: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⑵服从工作需要,能履行教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

  ⑶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表现较好。

  不合格:⑴有违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行,情节严重的;

  ⑵或违反国家法律、法令、以及道德品质败坏,或作风极不正派,严重妨碍安定团结,影响恶劣的;

  ⑶或不承担组织分配任务,不服从工作调动,以及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经批评教育不改的;

  ⑷或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

  ⑸或工作中有严重失职或有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损失的。

  说明:⑴必须分别具备优秀、合格各个条件,才能评为优秀、合格。 ⑵凡是涉及“不合格”条件中的一条就可定为不合格。

  二、出勤情况:

  ⑴出满勤者得10分;

  ⑵病假:每十天扣1分;

  ⑶事假:每五天扣1分;

  ⑷旷工:每半天扣1分;

  ⑸学校规定的所有活动(政治学习,教研活动,校、年段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每缺席一次扣0.5分。

  说明:⑴无故旷工达半个月以上或学校规定的所有活动中有2/3 以上 不参加者,可视为不合格教师;

  ⑵病假达四个月、事假达二个月以上者,不得评为优秀教师。

  三、教学工作情况:60分

  1、教学工作量情况(12分)

  ⑴完成省教委闽教职改〔1990〕277、278号文件规定的最低教学时数者,得12分,在完成上述规定教学时数1.5倍的基础上, 每增加15节奖励1分,但奖励最多不超过5分。

  ⑵学年度完成任教总课时数少于规定的最低时数,每缺10 节扣1分,缺150节以上者,除工作量项目内不给分外,并在备课、 写教案、批改作业和授课等栏目内累计最多得15分。

  ⑶专、兼任教师要求每人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5节,每缺一节扣0.5分;

  ⑷凡担任毕业班属省、地(市)、县(市、区)统考科目授课者,按实际授课节数1.5倍计算;

  ⑸城镇高、初中每班定生45-50人,小学40-45人。农村中学每班定生40-45人,小学每班定生30-35人。职业中学每班定生35- 45人。班级学生规模高限每增加5人,其每节课也相应增长0.1节,但市区,县城每节增长不超过1.2节,农村不超过1.4节。

说明:教务处安排的代课、第二课堂教学亦可列为教学时数。

  2、备课、编写教案情况:(7分)

  ⑴能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好每节课的教案,按规定布置作业,并认真批改作业的;
(得6-7分)

  ⑵能备好课、能写好教案,并能按规定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得4-5分)

  ⑶其他一般情况(得1-3分)

  3、批改作业情况:(5分)

  ⑴能按规定布置作业,并认真批改作业的;
(得4-5分)

  ⑵能按规定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的;
(得2-3分)

  ⑶其他一般情况的。(得1-2分)

  说明:对跨年段和跨学科任课的教师应适当给予优惠。

  4、授课情况:(15分)

  ⑴能准时上、下课,讲授好每节课、讲授内容准确、生动,学生反映好,听课教师评价好,课堂秩序好的;
(得12-15分)

  ⑵以上评价内容做得一般的;
(得6-11分)

  ⑶以上评价内容做得比较差或常乱班的。(得1-5分)

  5、校级以上统一命题考试科目成绩情况:(8分)

  ⑴学年总评成绩在提高率、及格率、优秀率、巩固率等全面衡量中取得好成绩的;
(得7-8分)

  ⑵以上四率全面衡量中做得一般的;
(得4-6分)

  ⑶以上四率全面衡量做得比较差的。(得1-3分)

  6、公开教学情况:(5分)

  ⑴参加市级以上组织的公开教学的,获好评者;
(得4-5分, 差的得1分)

  ⑵参加学校(含小学)组织的公开教学者,获好评者;
(得1- 3分,差的不给分)

  7、指导培养学生获奖情况:(4分)

  ⑴学生获国家级以上奖励的,指导教师得4分;

  ⑵学生获省级一、二等奖,指导教师得3分;

  ⑶学生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一、二等奖,指导教师得2分;

  ⑷学生获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二等奖,指导教师得1分。

  说明: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得分以一位教师为主,协助指导培养的教师至多只能1至2人,可给予适当得分,但不得与为主教师等同。

  8、辅导差生情况:(4分)

  ⑴辅导差生能用好的办法,并取得好的效果;
(得3-4分)

  ⑵辅导差生工作一般化的。(得1-2分)

  四、班主任工作和党政及其他工作(㈠㈡选项)

  ㈠班主任工作(7分)

  ⑴制订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班级工作简况。(得1分)

  ⑵主题班会和辅导团队活动的次数、内容。(得1-1.5分)

  ⑶家长会、家访情况(日期、人数、内容)。(得1-1.5分)

  ⑷班级集体获奖情况。(得1-1.5分)

  ⑸班级面貌变化情况。(得1-1.5分)

  ㈡党政及其他工作情况(7分)

  ⑴能认真做好党政管理等兼职工作,政策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工作实绩显著。(得6-7分)

  ⑵兼职工作做得较好,政策水平较高,管理能力较强,取得一定成绩者;
(得4-5分)

  ⑶兼职工作做得一般化的。(得1-3分)

  说明:其他非班主任教师由学校统一安排,①一部分协助班主任工作;
②一部分兼任党政和其他工作。在评分时,上述①②两个项目不能同时得分;
协助班主任工作的,最多只能得5分。

  五、承担课外活动和其他活动情况(3分)

  1、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每学年承担指导1个以上活动小组,任务、计划、内容、 形式明确,并有指导工作的总结;
(得1-2分)

  2、 组织指导的学科或项目在竞赛活动中获得县级以上表彰或奖励的。(得1分)

  六、教研(教改)工作(4分)

  ⑴教研(教改)项目(附有经验总结)在市级以上交流和推广,并获得好评者。(得3-4分)

  ⑵教研(教改)项目(附有经验总结)在县级交流和推广,并获得好评者。(得2-3分)

  ⑶教研(教改)项目在中学(学区)交流和推广,并获得好评者。(得1分)

  七、编写教材、教参和交流、发表或出版经验总结、论文、论著等情况。(5分)

  ⑴文章在省级以上国内统一刊号专业刊物上发表或正式出版部门出版者;
(得5分)

   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会议上交流宣读者。(得4分)

  ⑵文章在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出版者;
(得4分)

   文章在市级以上会议上交流收入汇编或获奖者。(得3分)

  ⑶文章在县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出版者;
(得3分)

   文章在县级专业会议上交流并收入汇编或获奖者。(得2分)

  ⑷文章在中学(学区)校内交流并收入汇编者。(得1分)

  说明:⑴最高分为5分。

  ⑵教研(教改)的经验总结在上栏已得分,本栏目内不再得分。 ⑶论文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种文本,只要内容有三分之二以上重复 的,均以一篇论文计分。

  八、指导培养教师情况(3分)

  ⑴指导教师或实习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并获得好评的(1- 2分)。指导教师以1人为主,协助指导培养的教师至多只能1至2人可适当给分,但不得与为主教师等同。

  ⑵能给教师开讲座,介绍教学教育经验,反映效果好的。(1- 2分) ⑶长期性的老带新(高级教师“一带一”,一级教师“一带一)能认真指导培养教师,使受培养的教师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上有较大的进步的。(2-3分)

说明:以上几项工作同时都做了,以3分为满分。 长期性的老带新应在学年初向教务处办理手续登记备案,学年考核时被培养教师要出具受益情况证明。

  九、进修培养(或继续教育)情况(4分)

  ⑴参加高等院校本专业进修培训(含继续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合格者,得4分;
成绩不合格者,得1分。

  ⑵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在职进修提高,并有自学笔记或撰写心得体会的。(得1-4分)

  说明:被指定要参加进修培训,而无故不参加者,不得分。

  十、奖惩情况(4分)

  ⑴本年度内获省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各种先进工作者、劳模、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称号者,得4分;

  ⑵本年度内获地市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的各种先进工作者、劳模、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称号者,得3分;

  ⑶本年度内获县级党委、政府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劳模、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等称号者,得2分;

  ⑷本年度内获中学(学区)各种表彰者,得1分。

  说明:同一年度多级表彰,均不重复计分,只取最高分。

 

第3篇: 教师对三本白皮书的发言稿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各国依其习惯使用不同颜色的封皮,白色的叫白皮书,蓝色的叫蓝皮书(如英国政府),还有红皮书(如西班牙政府)、黄皮书(如法国政府)、绿皮书(如意大利政府)等。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白皮书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白皮书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中国国防白皮书自1998年以来就是每两年一次;
也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专门发表的,如为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攻击,我国相继发表了若干有关中国人权状况的白皮书。

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质的年度报告、资料或情况汇总,原来不作为白皮书发表,后为显示其权威性,扩大影响,也改称白皮书。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辑、介绍中国一年外交工作和对外关系情况的《中国外交》一书,原称《中国外交概览》,每年一本,后改称《中国外交》,自2004年起则以白皮书相称。

在我国,不少地区、部门和行业相继发表了许多蓝皮书,主要反映其情况、分析、成就等,有的还有政策建议。如中国社会科学院1991年率先推出的年度中国经济蓝皮书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十年前推出了经济“蓝皮书”,当时用蓝色作为封面,是因为恰好出版社有一种蓝色的纸,后来觉得蓝颜色能够代表学术的严谨慎重,就一直用于经济社会类“皮书”。他们每年推出的世界政治经济方面的分析报告则选用黄色封面,以示有所区别。农业问题类的“皮书”通常用绿色封面,既表示农村的颜色,也表示生态的含义。

“皮书”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通常这种报告在印刷时不作任何装饰,封面也是白纸黑字,所以称为“白皮书”。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国2004年国防白皮书”等。此外,也有一些国家使用“红皮书”、“蓝皮书”、“绿皮书”等形式。“皮书”这种“官方解说”的性质,也使它常常和“权威”相联系。

现在大量研究机构借用“皮书”带有的权威含义,给一些研究报告冠以“皮书”之名。这些“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图书在书名中使用“皮书”,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

推荐访问:发言稿 白皮书 教师 教师对三本白皮书发言稿 教师对三本白皮书的发言稿 三个白皮书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