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想心得(范文推荐)

时间:2022-06-27 12:00:1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治思想心得(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法治思想心得(范文推荐)

法治思想心得5篇

第一篇: 法治思想心得

西方法治思想的初步解析

在中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已是中国基本的治国方略。中国长期以来在是一个“人治”的国度,突破人治的藩篱,缔造法治重于人治、法律高于权力的政治基础和氛围,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结构和重塑过程。本文分别从政治学的角度,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历史的逻辑,对法治的基本要素进行解析。

   起源:理性意识的需求和对人性缺陷的承认

   黑格尔曾经概括过历史上的一个常规现象:即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民族作为世界精神的承担者,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该阶段的世界精神的体现。将目光定位到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城邦时代。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在那里,形成了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城邦,出现了许多此前历史上任何一个文明都未曾有过的政治现象。理性的政治思考、独特的政治生活,以至于有限的民主与法治,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具有代表西方政治文明源头的资格。

   我们知道,法治的定义尚是有争论的。严格地说来,古希腊的法治与人们当今所认为的法治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但是,作为法治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理论起源,古希腊的法治思想具有先驱的意义,开创了人类对法治进行思考的时代。古希腊的法治思想是朴素的,从表面上看,跟轰轰烈烈的城邦政治生活比较起来显得微不足道,被哲学思辩和民主思考的光辉所湮没。但不论是从灿若群星的早期自然哲学家的学说中,还是从巧舌如簧的古希腊智者的论述里,以至于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集大成者的理论体系中,至始至终都存在着对法治思考的痕迹。理想是这些思考的继承者,当他们在对城邦的、权力架构、治理模式城邦本质等诸多政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后,都或多或少地认为法治是有价值的。赫拉克立特认为,内外法律体现理智,城邦用法律武装起来就像用理智武装起来,公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理智。他说:“如果想要理智地说话,就应当用这个人人共有的东西武装起来,就像有座城市用法律武装起来一样,而且要武装得更坚固些。”2 理性的治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事物的理性态度。乔治·萨拜因曾说:“哲学——科学思考方式是在古希腊人中开始的。”3在古希腊,公民可以通过法律和民主制度将政治全力进行规范和限制,实现政治生活的理性化。法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性的传承中不断得到阐发。我们可以从柏拉图对“法”的认识的改变来看到理性认识对法治的需求,看到用法治来遏制人性缺陷的必然命题。从《理想国》到法律篇,最终形成了法治的原始形态,现实和理智最终战胜了空想。柏拉图对法治认识的态度,可以认为是法治想由产生到繁荣的整个发展里程的缩影,同时也影响到了后世对法治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更是系统地论述了法治思想,他在批判地继承了柏拉图的《法律篇》之后,发展了柏拉图关于法治的学说。他指出,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了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指定的良好的法律。”有了良好的法律,包括统治者在内的全体人民一律服从,就能实现法治。亚里士多德同时还详尽地阐述了法治的优越性。他指出,法律是多数人指定的体现了多数人的智慧,而一般说来,多数人日比少数人或一个人更高明,多数人也不易腐败,法律同样是人类的智慧,只是这种智慧超越了人类的感情,是合乎正义而毫无偏私的“中道的权衡”,是屏弃常人的偏私,“情欲”或“兽欲”的“神诋和理智的体现。”亚里士多德指出,“公民们都应该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行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做是(和自由相对的)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基于上面的考虑,亚里士多德宣称,谁让法律来统治,谁就是让神和理智来统治,但谁要是“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谁就是在政治中混进了兽性的因素。”

   内涵:自由与平等并举,权利与人权相承

   法律起源之初并不是以维护自由和平等为直接准则的,而且那个时候权利与人权的观念也未产生。初期的法治基于这样一个意图:通过限制人的自由和塑造一个不平等的社会等级结构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进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法治的意义慢慢随之变化,限制人的自由实质上转变为从限制一部分人的自由到保护大多数人的自由,而社会的不平等由最初的由法律所维护到后来被法律所打破,人们通过法律来确定在精神上而后行为上是平等和自由的。

   西方研究法治的思想家几乎有一个共识,把“法律至上”作为法治最基本的内涵。这一认定是比较合理的,不应该被否认。但笔者认为这种认定过于笼统,不能明晰地代表法治思想的全部。我国着名法学家李力这样认定法治的内涵:“法治是区别于人治的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是民主与法制想结合的一种系统管理模式,也可以说,法治是一种法律观念或法律精神,要求法律至上。法治也意味着控权制度的存在和权利制衡原则的得以实施。”这种说法无疑很精彩,但更多的是揭示法治这一概念而非点明法治的内涵,似乎与法治的真正内涵稍有偏颇。

   基于这种思考背景,笔者把法治的内涵归结为:自由与平等并举,权利与人权相承。

   诚如哈耶克所说,作为一种政治理想的法治,其核心是承认自由的至高无上的价值。在哈耶克那里,自由指的是他人的专断的强制被减少到最低限度。自由不仅是一个好的价值观,而且是一个“不能为了其他特殊利益而牺牲的最高准则”,其他价值不是与自由并列的,而是自由的结果,自由不能脱离法律而独立存在,只能存在于法律之中,没有法律也就无所谓自由。人们每每发起为自由而战的号召时,实际上也是对法治的一种召唤。自由是抽象的,法治都是现实的,自由的抽象寓于法治的现实中,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价值。对自由的希求作为法治的内涵之一,无意符合人性的本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法治对自由的追求并不以为着自由的绝对化,有绝对的自由,就有绝对的不自由,法律其实是人们让度一部分自由给社会的一种契约,法治必须限制一部分人的自由才能保证大部分人的自由。“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在这个问题上,哈耶克极力反对边沁的一句名言:“每一条法律都是对自由的侵害。”斯宾塞也曾提出过“同等自由法则”即“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运用他各种技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不发生矛盾。”这个原则同样地解决了相对自由与绝对自由的悖论。

   对平等思想的思考应当是从斯多葛派正式开始的,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诉诸于自然的权威,注重内心的生活,把人的精神特征置于首位,他们从精神的角度出发发现人是平等的,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斯多葛派思想家甚至将平等原则使用于奴隶。塞涅卡甚至指出:“奴隶只涉及人的肉体,而人的精神不可能成为外部力量奴役的对象。”16很明显斯多葛派的思想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而且对平等的理解也是有限的,但是他们的思想间接地表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定律:从奴隶社会开始,各种阶级的人对平等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人天生就是对平等生活的追求者——即使是地位卑贱的奴隶,平等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之一。历史在跨越了两千年之后,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将对平等的思考发挥到极限,他的批评最为彻底,他以激烈的语言否认 国王与贵族 的特权地位,主张消灭私有制,透彻地批判了天主教神权——几乎向所有不平等的根源下了战书。卢梭把所有的不平等都归结到财富上去,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论断雄辩地证明了不平等的必将灭亡。当论述到卢梭这里时,我们又会发现一个悖论:卢梭在竭力批判不平等时,又希望不平等的受益者来制订出维护平等的政策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里,笔者又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法治,要解决卢梭的困惑,只有法治手段,由大多数人来制订出维护平等的法律,并加以有力的贯彻和实施,才能对平等产生有效的保护。法律作为一种具有公信力的事物并且得到人们的认同,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法治要想不断地完善自身,不得不以平等作为追求。

   一般认为,权利概念最初形成于罗马法,为什么法律如此青睐权利呢?罗纳德·德沃金回答了这一问题:“如果政府不给予法律获得尊重的权利,它就不能重建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如果政府忽视法律同野蛮的命令的区别,就不能重建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如果政府不认真对待权利,它就不能认真地对待法律。”把对权利的尊重,认为是对法律的尊重。德沃金把权利的重要性放到与法律同等的位置,并认为:宪法、法律和实施权利的机构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一个权利观念。由此可见,权利是法律的核心向度,对权利的保护和追求是法治的主要内容。

   由权利到人权,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7、18实际,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正式提出了资产阶级人权理论。这种理论从抽象的人性出发,认为人们享受着普遍的自然权利。洛克指出:“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私人财物和人身,而无须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自然法学派的理论是后世许多人权理论的思想渊源。在人权同法治的关系问题上,英国学者米尔思的:“最低限度标准的人权”18的论述颇为精妙。米尔思指出,政府和人民都要服从法治,对政府来讲,尊重人权就是服从法治;
对人民来奖,尊重人权也是要服从法治。人权来源于法律、习惯和道德规范,而人权又是法律、习惯和道德规范的特定社会里的成员,那么,一个人之享有热那眼,就不能仅凭他作为一般人的资格,而且要凭借他作为某个社会成员的资格。米尔思通过这样一个逻辑将法治和人权结合了起来,主张以法治为手段,实现、保障人权。

  以上就自由、平等、权利、人权这四个基本概念同法治的内在联系一一作出探讨。这四个概念共同构成了法治的内涵,那么他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一种关联?笔者认为不妨将她们的关系看作是一个由低到高,由原始需求到理性需求这样一个递进过程。自由是人们最原始的一个愿望,“不自由,毋宁死”,西方人将自由看到比生命更重要。人们有了自由生活,自由选择的权利之后,才能去创造平等于他人的生活。没有自由的奴隶,显然不可能与奴隶主相平等——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行为上。同样地进行分析,没有自由与平等,也就无所谓权利。自由与平等是人们最基本的价值所在,是享受其他权利的基础。有了自由和平等并不一定意味着掌握了所有的权利,但没有自由与平等,便不能真正享有任何权利。对于人权这个概念,一部分学者倾向于它看做是权利的一部分,笔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人权不应该简单地从表面上归属于权利,因为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讲,人权的价值都要比权利高级得多。人权几乎可以当作人们对自我利益的最高呼声,是关于人们人性需求的终极表达。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罗马法将权利这一概念纳入法律体系时,是法治内涵的一次突破性阐发,而当法治发展到对人权加以保障时,应当是实现了其最本质的进化和嬗变,由自由而平等,由权利而人权这一链条完全了关键的一环,法治的内涵“自由与平等并举,权利与人权相承”最终得以完全。

   逻辑:从性恶论到三权分立的演变

   法治的逻辑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实属贸然,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法治的逻辑,给法治不同的逻辑标准,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演绎原则,对法治的逻辑的理解就有可能截然不同。譬如,若以人的基本道德需求作为起点,便会得出法治是以维护和追求道德价值为依归的道德逻辑。笔者倾向于从性恶论出发,把法治的整个发展过程归结为对人性缺陷的不断防范和弥补的过程,把法治的逻辑归结为:起点——人性本恶,“人治”有天生的弊端。诉求——以恶治恶,利用法治来限制人的行为。发展——法律对权威的需求必然演变为法律的至高无上。终点——利用“三权分立”原则来限制立法和司法机关的不合理膨胀。

   亚里士多德曾直言人的本性是贪婪自私的,需用法治加以约束,而掌握权力的人的本性更容易暴露罪恶,所以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西方的法治思想就是从假定人性恶的基础上启动起来。在***产生后,其“原罪”说更是使西方人坚信人性本恶,需要用外在的力量加以以致。事实上,性恶论的提出有利于法治的推行,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性恶论使法治合乎人们的思维逻辑,让人们承认用法律来遏止人的欲望是合理的。二是性恶论从人性本恶出发,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利用宪法控制国家权力,限制行政权力的扩大。人们对法治的认可,实际上就是对人治的否定。人治与法治虽然都能维持某种社会秩序,实现某种社会稳定,但他们的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在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上,人们的行为是否能服从道德的约束,权力如何制约才能保持健康,这一系列问题上,人治与法治的回答迥异,二者势成水火,互不相融。任何想把人治和法治结合起来使用的想法都要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有学者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是两种在效用上相互干扰的产品,一个社会人治的因素越大,法治越难实行。反之亦然。

   法治要达到“以恶治恶”的目的,必然产生对法律权威的诉求。笔者认为法治的权威至少要具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要有权威的合理来源,法治的权威应该是被大家所理解和接受的。二是要赋予法治专横的权力。对法治权威的理解可以从自然法中窥其一斑,自然法学者认为,某些有关权利和正义的原则存在于所有意志之外,但与理性本身互相渗透融通,能够凭借其内在优越性得到普遍遵循而不用去考虑别人的态度。从自然法的传统出发,法律的权威是因法律的必然存在而存在,法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法律的权威也就利索当然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法律的权威得到树立和肯定后,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和加强,权威不仅是一种意念上的服从,更需要的是行动上的约束。这让人很容易想到法治的暴力功能,人们一旦触犯了法律,就必须受到法律的惩罚,久而久之人们对法律权威的服从之中更增添了几许敬畏的因素。法治的权威也就从应然到实然地树立了起来。

   法律的权威自一树立起来就具有膨胀的特性,应当说这种膨胀是合理的。因为法律应该具有这样一种资格:法律能够而且必须对所有人群的所有行为加以规范。要具有这样的资格,必须确保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的至高无上,不仅仅是法律权威的需求,也是社会正常有序运行的需求,因为要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首先要对多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进行配置。其次,要使政府的权力受制于人人民的权力,必须赋予人民的权力与政府权力抗衡的武器,这一武器非法律不能充当。法律至高无上地位的需求,同时也是政治民主的需求,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真正的法治社会中,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主张法律的至高无上即是主张人民意志至上和确保人民本位的原则。如此种种,社会的各种呼声都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为法治的推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可以说,没有至高无上的法律的保驾护航,法治的内涵和价值就不能实现,也就无所谓法治的存在意义。法律的至高无上的观点虽然为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法律的至高无上很容易被人曲解,从而导致立法机和司法机关权力的不合理的膨胀。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法律的至高无上并不意味着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也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本身的地位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地位在没有分权机制制约之前没有本质区别,这也是历史上发生过的议会权力过大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对法的权威尤指立法、司法机关权力的限制的思考便开始产生。洛克认为,立法权虽然是最高权力,但它并不认为这是不受限制的权力。19立法权只是相对于执行权和对外劝才是最高的。孟德斯鸠将洛克的分权学说进行了发挥,他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经过阐述三种权力分开掌握与分开行使,以及彼此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理论,孟德斯鸠得出了一个结论,无分权就无自由。三种权力的任何一种没有受到限制就有可能造成危险。在1789年通过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中,肯定“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为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三权分力的原则,使法治的逻辑有了一个圆满的终点,法治最终不至于异化和变态,一直作为进步和合理的因素,在制约和被制约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健全,推动着时代前进。

   价值:向上帝索回权力和限制王权

   关于法治的价值,学界有许多的理解,都是持之有故,见仁见智。笔者倾向于把法治的价值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工具性价值。二是法治本身的价值。三是从政治学角度来看的历史价值,即本文所要研究的。择其大端,笔者把对法治价值的研究着重放在其于教权、王权的关系上,试图通过三者的矛盾与斗争来概括法治的内涵所在。

   在中世纪日尔曼人将固有的民族传统与罗马***相结合,创造了政治思想史上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神学政治观时期。教会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会占有全欧洲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其首脑教皇成为最大的封建主。教会拥有自己的政权、法律 、司法审判机构,有遍布欧洲各地的严密的组织体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会拥有单独的宗教法,这可以看出教会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从公元六世纪教会上升成政治势力以来,教会具备了近代国家的大部分特征,它声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权威,教皇有权立法,而且事实上许多教皇颁布了法律。更进一步的,教会还通过一种司法等级制度解释行政权和司法权。教会势力的扩张与适应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王权的加强,导致二者的冲突不可避免,有时甚至异常激烈。在教权与王权谁也不能取得绝对优势时,两者是达成了一种均势和平衡的。这种平衡最终由法律维持起来。教权与王权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这为法律具有权威的至高无上性提供了必要条件。应当说明的是,教权和王权对法的重视并非对法治的重视,他们自身性质的局限也不可能发展到崇尚法治的高度。但是,法律的至高无上毕竟是法治的根本精神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法治的部分价值是能为教权和王权所初步、狭隘地利用,法治真正发展到用来限制王权时,应当是其价值的基本阐发。

    二、西方法治思想渊源及内容

    虽然西方法治发端于近代,但众所周知,法治思想是由来已久的,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思想家都留下了经典的论述。在历史上,法治思想的明确提出和首次阐述是出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段话提出了法治的两个基本内容,即良法和守法,为后世研究法治思想提供了理论框架,因此这段话也被称为亚里士多德法治公式。同样也在这本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又进一步说明了法治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谁说应该由法律遂行其统治,这就有如说,惟独神祗和理智可以行使统治;
至于谁说应该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常人既不能完全消除兽欲,虽最好的人们(贤良)也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法律]6[恰恰正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祗和理智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包含三个推论:第一,良好的统治当免除情欲,即免除任意和不确定;
第二,人的本性使任何人皆不能免除任意和不确定;
第三,惟法律的统治即法治可免除任意和不确定。显然,此言既表述了诉诸法治的逻辑理由,亦透现出法治在宇宙秩序论、人性论等方面的哲学基础。法治内涵的形成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罗马人和诺曼人的法律传统和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古希腊罗马法治思想在辉煌过后逐渐衰落,在中世纪黑暗蒙昧的神学压抑中几近消亡。整个中世纪史表现在政治法律]01[上,即是一部教权和教会法与王权和世俗法之间互为消长的斗争史。有学者认为,中世纪的法治理念和理论本身丝毫不具有革命的意义,它甚至只是提供一种虚幻的平等和法治的未来以作为对现实黑暗世界的一种慰藉,在中世纪,一切科学都沦为神学的婢女,而人性也被神性所取代,包括法治理念在内的一切人类进步思想都丧失了通往现实的途径。但我们同样要看到西方法治主义传统作为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种延续性的意识和信念在中世纪的存在与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在中世纪精神强制的背后是人们对思想解放人性回归的强烈愿望,罗马法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使人们不断深入地接受灵魂的洗礼,文艺复兴运动所孕育的科学、理性、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治精神得到空前的张扬,近代西方法治观就是在这一弘扬科学、理性、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大舞台上得以确立的。

    近代西方法治思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19世纪英国法学家戴雪(A. V. Dicey)的理论中。戴雪通常被视为近代西方法治理论的奠基人,他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法治概念,他在《宪法性法律研究导言》里写道:构成宪法基本原则的所谓“法治”有三层含义:首先,法治意味着,与专横权力的影响相对,正规的法律至高无上或居于主导,并且排除政府方面的专擅、特权乃至宽泛的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其次,法治意味着法律面前的平等,或者,意味着所有的阶层平等地服从由普通的法院执掌的国土上的普通的法律;
此意义上的“法治”排除这样的观念,即官员或另类人可以不承担服从管治着其他公民的法律的义务,或者说可以不受普通审判机构的管辖。……作为其他一些国家所谓的“行政法”之底蕴的观念是,涉及政府或其雇员的事务或讼争是超越民事法院管辖范围的,并且必须由特殊的和或多或少官方的机构来处理。这样的观念确实与我们的传统和习惯根本相忤。最后,法治可以用作一种表述事实的语式,事实是作为在外国自然地构成一部宪法典的规则,我们已有的宪法性法律不是个人权利的来源,而是其结果,并且由法院来界定和实施;
要言之,通过法院和议会的行动,我们已有的私法原则得以延伸至决定王室及其官吏的地位;
因此,宪法乃国内普通法律之结果。概括地讲,这段被奉为经典的话大致有三层意思:第一,人人皆受法律统治而不受任性统治;
第二,人人皆须平等地服从普通法律和法院的管辖,无人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第三,宪法源于裁定特定案件里的私人权利的司法判决,故宪法为法治之体现或反映,亦因此,个人权利乃是法律之来源而非法律]21[之结果。

   

    人性中的弱点预示了法治的必要性

    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不足,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不能回避对自身弱点的揭露。西方的“人性恶”思想充分体现了人性中不可忽视的弱点的存在。西方“人性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在其最后一部著作《法律篇》(The Laws)中指出:“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人类的本性将永远倾向于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而无任何理性,人们会先考虑这些,然后才考虑到公正和善德。这样,人们的心灵是一片黑暗,他们的所作所为,最后使他们本人和整个国家充满了罪行。如果有人根据理性和神的恩惠的阳光指导自己的行动,他们就用不着法律来支配自己;
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或秩序能比知识更有力量,理性不应该受任何东西的束缚,它应该是万事的主宰者,如果它真的名副其实,而且本质上是自由的话。但是,现在找不到这样的人,即使有也非常之少;
因此,我们必须作第二种最佳的选择,这就是法律和秩序。”柏拉图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开始对那种依靠个人才智自由地、不受约束地治理国家的图式与统治者的自由裁量权受到法律限制的国家形式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他仍然坚持“无法律”的国家(“non-law” state)是最高级且最完善的统治形式,但他也承认这种国家的有效运行需要具有最高才智的和不会做出错误判断的人士来掌控。由于这种人很难找到,所以他提出“法律]41[国家”(law state)是人进行统治的次优选择。

柏拉图之后,其学生亚里士多德更加注重人和制度的缺陷及不完备性,他认为:“人类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将人性与法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西方先哲的专利,在中国同样也不乏这方面的论述,如荀况在《荀子•性恶》中提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又说“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性情而导之也。” 可见,荀子认为人性恶是法产生的重要前提。

    中西“人性恶”理论虽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建立在对人性弱点的深刻剖析基础之上。正是出于对人性弱点的了解,西方法治的发展轨迹沿袭了相关的制度设计,近代西方法治所倡导的权力制衡、程序正义、人民主权等原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与人性固有的弱点相关。因此,近代西方法治思想的人文基础之一,即法治是对人的关注下将其弱点进行规避的利弊选择。

    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奠定了法治的可能性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动活动,理性思维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终标准。人类具有理性思维能力,这一认识在古希腊时期就得到了详细阐述,如柏拉图提出将人性分为理性、志气和欲望,其中理性处于最高层次,志气和欲望在理性的控制下能够发挥正面效用。亚里士多德也认识到人与其他动物相比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是根据理性原则具有理性的生活。此外,托马斯•阿奎那将法律划分四种类型:永恒法、自然法、神法和人法。永恒法来自神的理性;
自然法由人之物理的和心理的特性组成的,还包括一些指引人趋向于善的理性命令;
神法是上帝通过《圣经》启示给人类的;
人法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合乎理性的法令,它是由负责治理社会的人制定和颁布的。可见,阿奎那也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把理性观念纳入了他的理论之中。经过中世纪神学压迫的洗礼后,理性精神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中,成为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和启蒙运动的宣传要旨,总之,它是西方人文精神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积淀下来的珍贵成果。虽然人类具有理性思维能力但并不表示人类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理性状态,人类同样也具有很多非理性表现,如情感、直觉、本能等。这说明理性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人类恰恰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结合体。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人的理性能力,但也不能忽视人的非理性状态,因为法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的非理性状态有着直接关系,人的犯罪行为、违法违俗违德行为都是在非理性的支配下发生的,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人类社会的行为,人们运用理性制定出具体的法律规则形成约束机制。

    由上可知理性与法治存在着天然关系,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为法治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首先,理性是认识和理解法的前提。法是抽象的存在,单靠人类的非理性思维是没有办法理解的,即便是专业的法学家也不能轻松地领悟,那对于普通的人民大众更是望尘莫及。因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人们识文断字,更重要的功用在于挖掘人潜在的理性思维能力,学会思考、推理和判断。人类的进步表现之一就是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对于深刻地理解抽象的法的原则和价值意义重大,并且对于复杂繁琐的法律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也是不可或缺。其次,理性是人类主动并且被动地寻求法治的缘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和弱点,非理性的本能常常使自己或他人处于危险或尴尬的境地,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人类必须发挥自己的理性能力来克服非理性产生的弊端,这种理性主动驱使和非理性被动承受的途径就是法治,具体说来就是协调整合社会冲突的秩序规则。最后,理性是使法治成为现实的前提。法治不是简单的规则罗列,而是复杂的利益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理性思维能力根据人类自身的根本利益形成合理的规范社会秩序的冲突调整机制。在社会秩序走向法治的过程中,与法治密切相关的价值理想,如公平、正义、自由、人权等在人类理性的关注下得以树立和巩固,反过来愈加促进法治的进步和完善。总之,辩证全面地看待人类理性思维能力是充分理解近代西方法治思想得以确立的重要前提。

 

    人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与法治的契合性

]91[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文主义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即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对人的关注是自古希腊以来人类思想的核心问题,古希腊哲学的命题是认识人自己。到中世纪,人成了上帝的附庸,成了上帝的创造物,从而被贬低了。这其实关系到如何看待人和宇宙的关系的问题。一般来说,西方思想有三种不同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超自然的,即超越宇宙的模式,集焦点于上帝,把人看成是神的创造的一部分;
第二种模式是自然的,即科学的模式,集焦点于自然,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像其他有机体一样;
第三种模式是人本文化的模式,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很明显,中世纪属于第一种模式。到十四世纪时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文艺复兴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它的标志是与“神为中心”相抗衡的人本文化的形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文化特征有三:一是将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恢复人之尊严;
二是复兴古典文学历史之研究;
三是对人之才能之多方面表现,皆加以肯定。

这说明自文艺复兴开始,又重新发现了人,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这一重大转变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而有了今天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建构,有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在关注人类的过程中,人类本能的价值追求逐渐清晰起来,对人性尊严保护的渴望、对自由、平等、正义、和平、安全等价值的追求与完善,日益成为人类思想家思辨的主题,这也充分反映了人类对这些价值追求的现实要求。如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就如是说,“任何人生来都渴求自由、痛恨奴役状况。”卢梭痛苦地疾呼,“人人生而自由;
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康德宣称说,自由乃是“每个人据其人性所拥有的一项唯一的和原始的权利。”埃德蒙•卡恩(Edmond Cahn)指出,“人们对非正义的感觉,就是对任何因专断行为而引起的不平等现象的憎恶。”这些价值要求体现了理性人的本能追求,是对人生存意义的提升和高度精炼。在认真思索人类价值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价值追求与西方法治一直倡导的精神不谋而合地一致,人类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平等价值要求与西方法治的价值取向具有必然的契合性,法治的理想价值必须现实化为承认人的价值与尊严,保障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平等地存在,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有权作出选择且这种选择获得应有的尊重。实现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始终应该是法治价值取向的重心所在。这充分表明近代西方法治的传统是在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的影响下逐渐成就的。更确切地说,渊源于古希腊时期,兴盛于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与近代西方法治传统倡导的价值要求具有高度契合性。

第二篇: 法治思想心得

浅谈荀子的法治思想
作者:张华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11期

        [摘要]荀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发扬儒家思想的同时,吸收了法家思想,形成了其法律思想。主要有法律比附思想、法定主义思想和法律正义思想,并提出了“法义”“法数”“类”三个法律概念。对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荀子 比附 法定主义 法律正义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18-03

        作为先秦后期儒家泰斗的荀子,其学术集儒家之大成,又采百家之所长。他立足于儒家,而又进行改良;
他批判其他各家,而又予以吸收,尤其是对法家学说的吸收,为后世儒、法合流的新时代之滥觞。对于荀子的法治思想,学界论述详备。主要观点是荀子重法,主张以礼统法、明德慎罚,反对教化万能论;
主张制定并公布刑法,实行罪行相称的法律原则,废除族刑;
提出了“法义”“法数”“类”三个法律概念。本文拟将荀子的“类”作为法范畴的概念,来把握荀子的法治思想。

        一、荀子的法律类推思想

        在秦代,将裁判中的类推适用称为“比’。秦代已经实施了法律类推。荀子以“类”来说明法律类推:“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王制》)即,有法律条文规定,就必须要遵从条文规定,而对于没有法律条文直接规定的案件,可以从律条中选择类似的规定进行裁决。荀子的“类”乃为律条比附。“比附”是古代中国的法律术语,相当于现代法学术语“司法解释”“类推适用”。

        比附的传统在汉代以后亦行于世。汉高祖七年(前200年) 诏曰:“廷尉所不能决,谨具为奏,傅所当比律令以闻”(《汉书·刑法志》)。即,当律令没有相应的明文规定,廷尉无法断罪之际,需要上奏皇帝,由皇帝下达所当比附的律令。然而,在此后的实际裁判中,司法官吏比附断罪的案例不断增多。汉武帝时,“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决事比”是指在司法官吏裁判时,法律中不存在对于某个具体案件的明文规定与前例(判例)时,需要寻找类例以行判决,即比附决事。本来,比附定罪是对于法律所不及处罚的社会性犯罪行为,由裁判官的类推解释进行弥补,即具有由司法来填补立法之缺陷的特征。但由于司法官吏频频滥用比附断罪,使司法变成了凌驾于立法之上,给整个法律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第三篇: 法治思想心得

2018年法治思想汇报4篇

  2018-05-31本文目录2018年法治思想汇报思想汇报范文:开启依法治国新时代思想汇报范文:开启依法治国新时代大学生党课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汇报为大家整理的《XX年思想汇报范文:开启依法治国新时代》,请大家参考。

  尊敬的党组织:党的**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以来,法治成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视法治的精神贯穿始终,法治思维等新提法引发法学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

  11月12日,依法治国新节点——着名法学家谈十八大座谈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等多位法学家共聚一堂,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法治精神。

  法学家们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16方针展开讨论。

  政改的关键在于扩大民主、厉行法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针对扩大民主、民主与法治关系,法学家们各抒己见。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扩大民主、发展民主。

  陈光中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义。

  陈光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深刻的意义。

  因为,法治决不能离开民主,法治应是民主的前提。

  没有民主的法治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更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而是容易走向****的法治。

  陈光中认为,扩大民主包括扩大党内民主,通过依法治党来带动依法治国。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是关乎党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建议尽早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马怀德认为,没有法治作为保障的民主,有可能沦为暴民政治。

  法律与政治共生共存,在推进法治的同时,也要健全民主制度,这是下一步政改的前提性共识。

  马怀德注意到,法治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法治保障作为社会管理重要内容,凸显了党和政府厉行法治的决心。

  新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教授认为,新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实现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依法治国离不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教授表示,在前两轮司法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妨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障碍。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正确界定司法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厘清司法机关的相互关系。

  陈光中则提出,要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范畴,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实现。

  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赵旭东教授深刻分析了依法治国基本方针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守法、执法短板,并对依法治国未来的发展寄予期待。

  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教授表示: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不不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

  只有打破垄断经济、权贵经济,强调独立、平等、自由等法治经济的价值,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升中国法治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哪些重点领域的立法有待加强?法学家们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教授提出,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和领导集体更替恰逢在相同时间,而党的十八大在全球获得了比美国总统大选更为广泛的关注,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昭示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态势,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在望。

  由此也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党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贡献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认为,当前我国重点领域立法应重视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银行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合法化,并加强金融创新方面的立法,加快促进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视法治的精神贯穿始终,法治思维等新提法引发法学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

  11月12日,依法治国新节点——着名法学家谈十八大座谈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等多位法学家共聚一堂,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法治精神。

  法学家们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16方针展开讨论。

  政改的关键在于扩大民主、厉行法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针对扩大民主、民主与法治关系,法学家们各抒己见。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扩大民主、发展民主。

  陈光中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义。

  陈光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深刻的意义。

  因为,法治决不能离开民主,法治应是民主的前提。

  没有民主的法治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更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而是容易走向****的法治。

  陈光中认为,扩大民主包括扩大党内民主,通过依法治党来带动依法治国。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是关乎党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建议尽早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马怀德认为,没有法治作为保障的民主,有可能沦为暴民政治。

  法律与政治共生共存,在推进法治的同时,也要健全民主制度,这是下一步政改的前提性共识。

  马怀德注意到,法治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法治保障作为社会管理重要内容,凸显了党和政府厉行法治的决心。

  新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教授认为,新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实现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依法治国离不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教授表示,在前两轮司法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妨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障碍。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正确界定司法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厘清司法机关的相互关系。

  陈光中则提出,要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范畴,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实现。

  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赵旭东教授深刻分析了依法治国基本方针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守法、执法短板,并对依法治国未来的发展寄予期待。

  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教授表示: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不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

  只有打破垄断经济、权贵经济,强调独立、平等、自由等法治经济的价值,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升中国法治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哪些重点领域的立法有待加强?法学家们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教授提出,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和领导集体更替恰逢在相同时间,而党的十八大在全球获得了比美国总统大选更为广泛的关注,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昭示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态势,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在望。

  由此也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党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贡献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认为,当前我国重点领域立法应重视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银行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合法化,并加强金融创新方面的立法,加快促进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

  中国政法大学于志刚教授提出,我国在完善现实社会法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立法。

  信息时代的虚拟空间法律基本还是空白,如何加大网络空间法律建设,同时在无国界的网络社会,率先把我们的网络空间法律规则抢先建立、发布、传播,有利于提高我国法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总体而言,统筹规划能力强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还要继续发挥这个优势,加强统筹能力,避免经济、社会、法治、民生等各领域各搞各的,碎片化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教授说,法治不能一条腿走路,而要与各种制度要素相互配合,加强不同重点领域立法,统筹发展。

  唯有如此,法治才能真正见成效。

  法学家应为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凸显了中国的改革从顶层设计到顶层推动的发展,而法学家在此过程中理应积极主动提供智力支持,这也是法律人自身肩负的学术使命。

  回溯百年近代史,中国经历多次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改革,已经形成了三次完整的法律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朱勇教授谈到,从清末修律、民国六法全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法学家的身影无不闪现在历史的回廊上。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表示,法学家在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的召开为研究我国法治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中国政法大学将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为指引,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再上新台阶。

  同时,中国政法大学还将进一步发挥法学优势,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肩负着宣传普法任务,可以主动设立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训班,通过开展培训弥补我国领导干部法治素质、法治能力的短板。

  石亚军说。

  思想汇报范文:开启依法治国新时代2018年法治思想汇报(3)|返回目录尊敬的党组织:党的**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以来,法治成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视法治的精神贯穿始终,法治思维等新提法引发法学界和社会公众广泛关注。

  11月12日,依法治国新节点——着名法学家谈十八大座谈会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等多位法学家共聚一堂,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法治精神。

  法学家们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16方针展开讨论。

  政改的关键在于扩大民主、厉行法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针对扩大民主、民主与法治关系,法学家们各抒己见。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扩大民主、发展民主。

  陈光中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义。

  陈光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深刻的意义。

  因为,法治决不能离开民主,法治应是民主的前提。

  没有民主的法治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更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而是容易走向****的法治。

  陈光中认为,扩大民主包括扩大党内民主,通过依法治党来带动依法治国。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是关乎党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建议尽早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马怀德认为,没有法治作为保障的民主,有可能沦为暴民政治。

  法律与政治共生共存,在推进法治的同时,也要健全民主制度,这是下一步政改的前提性共识。

  马怀德注意到,法治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法治保障作为社会管理重要内容,凸显了党和政府厉行法治的决心。

  新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教授认为,新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实现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依法治国离不开深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教授表示,在前两轮司法改革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妨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障碍。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正确界定司法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厘清司法机关的相互关系。

  陈光中则提出,要把党的领导纳入法治范畴,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法治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实现。

  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赵旭东教授深刻分析了依法治国基本方针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守法、执法短板,并对依法治国未来的发展寄予期待。

  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教授表示:市场经济首先是法治经济,中国的的经济发展离不不不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

  只有打破垄断经济、权贵经济,强调独立、平等、自由等法治经济的价值,才能真正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升中国法治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哪些重点领域的立法有待加强?法学家们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孔庆江教授提出,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和领导集体更替恰逢在相同时间,而党的十八大在全球获得了比美国总统大选更为广泛的关注,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昭示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态势,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在望。

  由此也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党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大贡献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教授认为,当前我国重点领域立法应重视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银行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合法化,并加强金融创新方面的立法,加快促进证券投资基金法的修订。

  中国政法大学于志刚教授提出,我国在完善现实社会法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立法。

  信息时代的虚拟空间法律基本还是空白,如何加大网络空间法律建设,同时在无国界的网络社会,率先把我们的网络空间法律规则抢先建立、发布、传播,有利于提高我国法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总体而言,统筹规划能力强是我国的传统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还要继续发挥这个优势,加强统筹能力,避免经济、社会、法治、民生等各领域各搞各的,碎片化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教授说,法治不能一条腿走路,而要与各种制度要素相互配合,加强不同重点领域立法,统筹发展。

  唯有如此,法治才能真正见成效。

  法学家应为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凸显了中国的改革从顶层设计到顶层推动的发展,而法学家在此过程中理应积极主动提供智力支持,这也是法律人自身肩负的学术使命。

  回溯百年近代史,中国经历多次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律制度改革,已经形成了三次完整的法律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朱勇教授谈到,从清末修律、民国六法全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法学家的身影无不闪现在历史的回廊上。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教授表示,法学家在推动我国法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的召开为研究我国法治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中国政法大学将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主要精神为指引,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再上新台阶。

  同时,中国政法大学还将进一步发挥法学优势,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政法大学肩负着宣传普法任务,可以主动设立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训班,通过开展培训弥补我国领导干部法治素质、法治能力的短板。

  石亚军说。

  大学生党课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汇报2018年法治思想汇报(4)|返回目录尊敬的党组织:您好!今天晚上学习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党**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是党的**大在提出依法治国之后,民主法治建设领域的具有战略号召力的新概念。

  弘扬法治精神的提出和践行,意味着法治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同时也给新时期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现代法治思想内涵真正地深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内化为个人的心理意识和言论行为,全面落实到立法、行政、司法、法律监督、公民行为和党对法治建设领导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从而协调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面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统一共产党的领导,统一人民做主,统一依法治国。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监督社会法治,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律;
依法治国,将社会主义法治同社会生活相结合,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助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

  公平要做到公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要学会用法治来维护自己,执法人员要公正,不徇私枉法。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必须确立法律,人民生活准则的观念;
必须为辅宪法的权威;
必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
要提高执法部门的共信力;
执法人员必须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法律是神圣的,不容亵渎。

  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尺度是自由平等。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要依法维护我们的权利,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人人平等等。

  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机制是法律监督。

  社会是一个团体,社会主义法治需要我们相互监督,相互协调。

  立法、执法、司法机关是法治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在法治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治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无论是法律权威的树立、法律情感的培养还是法律能力的提高,主要来自于法治实践。

  事实证明,如果一边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要求学法守法,树立法律的权威,一边却在不断发生执法、司法人员执法违法,徇私枉法、假公济私,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必将会大大削弱公民对法律的尊重,助长蔑视法律情结的形成。

  当前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增多,一方面是因为执法中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公民无法通过诉讼等正常途径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导致一部分公民选择了通过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来制造事端,扩大影响,以引起相关领导或部门的重视,从而得以解决。

  相反,如果执法、司法人员严格、公正地执行法律,切实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良好秩序,公民就会切身体验到法治的价值,从而激发公民对法治产生现实的渴望和需求,促使公民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为此,必须加强立法、执法、司法机关的教育和监督。

  通过教育,使立法、执法、司法机关的人员牢固树立法治理念,真正做到立法为民、执法为民、司法为民,做到服务大局、服务全局,最大限度地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立法机关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通过完善立法程序,增加立法透明度,给人民群众知情权,来提高立法质量。

  同时,随着形势发展,要及时对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将法律法规中个别条款已经不适用或者与上位法冲突,法律法规本身仍需执行的,要及时进行修改;
对与上位法完全冲突或者已经不适用的法律法规要及时废止,从而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方法律体系,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政府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在行政管理中,要明确政府职能、管理规则,保证行政管理权力运作是透明、高效、便民的。

  能够严格依法行政,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管理好社会事务。

  坚决杜绝执法违法,徇私枉法、假公济私,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生。

  司法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公正。

  要完善司法救助制度,让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确保有理有据的当事人能够赢得官司,让打赢官司且具备执行条件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从而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国家法律权威。

  总之,要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机关的教育和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通过示范公权力的依法运行,创造法治氛围,营造法治环境。

  民是法治建设最广泛的参与者和推进者,在法治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培育公民积极的法治意识。

  法治精神作为一种法律观念体系,其形成必须依赖于系统的理论灌输。

  普法教育作为理论灌输的重要途径,对于培育、弘扬法治精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普法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偏重法律条文的灌输,二是单纯的法制宣传。

  现代法治国家、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备,数量也越来越多,总量非常之大,就算是专业的法律人员,也很难将所有的法律法规悉数记住,更别说是老百姓。

  因此,普法普的不仅仅是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而要更重视普及法治精神、法治观念和法治文化。

  其价值在于倡导法治精神,以确认法律的权威性和至上性,确认社会运行主要靠法律制度来规范与调节、培植法律信仰为核心,因此,要把法治精神作为现代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公民形成法律至上的态度和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以造就大批具有良好法律素质的公民。

  引导公民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相对如何引导公民用法来说难度要大得多,而市政法委自XX年起组织全市政法机关开展的证据维权宣传教育活动,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对社会公众宣传证据意识,宣传有关证据搜集、证据固定、证据形式、证据运用、证据证明等证据制度的有关法律知识,宣传程序公正与法律真实的重要意义,使当事人明白如何正确看待证据并运用证据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和改进普法教育工作。

  一是普法教育要根据当前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利益结构和人们思想观念等深刻变化的新情况,积极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积极探索和创新普法教育的形式,构建新闻媒体、信息网络与声像、文相结合的法律传播体系,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在普法教育方面的辐射作用,加大覆盖面和渗透力。

  二是要从培育公民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为目标,促进公民意识的普遍树立,全体公民崇尚法治权威、依法办事习惯的真正形成,从而为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良好的土壤。

  在教育中要更多地强调权利、民主等观念,最大程度地满足公民对秩序、安全、平等、正义、幸福等法治精神价值的需要,使普法教育贴近公民的生活,融入公民的内在性需要。

  使普通公民真正感到法律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助与指南,进而塑造公民积极的法治精神。

  我们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生力军,我们要知法、学法、懂法、守法。

  用我们的一言一行大家树立榜样。

  此致敬礼汇报人:**日期:XX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 法治思想心得

商鞅“法治”思想评析

     商鞅是战国时期一位极力主张实行变法的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法家理论的主要奠基者。他在总结早期法家代表人物的法律思想和各诸侯国变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法家的法律思想作了全面的论述,为先秦法家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法律思想,尤其是“法治”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社会重大变革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主张和利益要求,对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存《商君书》共有《定分》、《开塞》、《更法》等二十四编,比较全面地收录了商鞅及其他法家代表人物的作品,是研究商鞅法律思想的主要资料。本文以《商君书》记载的有关内容为依据,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鞅的“法治”思想作简要评析:

  一、“定分”“立禁”法律起源论体现的权利保护思想

  商鞅认识到“定分”与“止争”‘的关系。他指出“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免可分以为百,由名分未定。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他所说的“名分已定”,显然是指归属已定,即所有权已经明确。他在“定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律起源和国家专政体制建立的观点。他说:“……故圣人承之,作为土地、货财、男女之分。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宫。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商鞅已经认识到人类社会最初并没有国家和法律,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上世、中世、下世三个阶段,并将这三个阶段描述为“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尚)贤而说(悦)仁,下世贵贵而尊官。”他认为,社会发展到“下世”阶段,出现了“以强胜弱,以众暴寡”的混乱纷争局面,于是“圣人”为了定“分”止“乱”,而确定土地、货财所有权和男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利确定后,不形成制度不能维护,于是便制定了各种禁令(即法律);
禁令制定后,没有专人执掌不行,于是设置了官吏;
官吏设置后,不统一控制不行,于是又设立君主实行统辖。商鞅已经看到法律产生与权利保护的关系,“初步接触到了国家与法律是适应保护私有制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唯物主义的命题。”①同时也看到了法律与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在研究商鞅的“法治”’思想时,对其提出的“定分”、“立禁”‘的法律起源论,还应当从另一个视角进行考察,分析“定分”所包含的“权利保护”思想。近现代社会法治的一个特征是权利与权力合理配置。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权利本位”与“义务本位”(也就是“权力本位”)是划分“法治”与“人治”的其中一个标志。②在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中,权利意识是极为贫乏的。在当时“义务本位”和“权力本位”思想非常盛行的情况下,商鞅能从“权利保护”分析入手,提出法律起源的观点。这在认识论和法律思想史上都是难能可贵的贡献。因此,我们不应简单地认为商鞅提出“定分”、“立禁”主张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财产私有制,从而否定其法律起源论中包含“权利保护”思想的进步性和合理性。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二、“缘法而治”的法律工具论

  商鞅以重法著称,他极力主张以“法”代“礼”,反复告诫国君“不可以须臾忘于法”。他认为,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具有“定分止争”和“兴功禁暴”的作用。“缘法而治”是法家的基本主张,最早由商鞅在秦国付诸实施。他认为:“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商鞅主张“法治”,是以“好利恶害”的人性论为主要理论根据的。他多次提到:“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逸),苦则索乐,辱则求荣”:“人性好爵禄而恶刑罚。”商鞅为了推行其“法治”的主张,对儒家所倡导的“礼治”学说进行批判,指出“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为了防止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对推行“法治”造成不良影响,商鞅提出“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主张。商鞅认为要实行“任法而治”,首先必须让百姓知法守法,因此主张要布法于众。他反复谈到:“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行法,令明白易知”。商鞅在实行变法时,改“法”为“律”,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它其实体现了商鞅对法律的公开性和普遍性的重视。因为“法”和“律”两字虽然均有强制性规范的含义,但意义不尽相同。“法主要强调的是内容方面的公平与公正;
而律则侧重于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统一性。”③我们应当注意到,商鞅所主张的“缘法而治”、“任法而治”思想与近现代意义的法治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商鞅的“法治”思想是以承认并极力维护君主专制权力为前提的。他主张,“权者,君之所独制”,“权制独断于君则威”,认为统治的大权必须统揽于君主,只有君主才是治国的主体。因此,必须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君尊则令行”;
君主必须“操权一正”并“专其柄”,才能确保君主专制政体的巩固。在商鞅看来,法律并不是最主要、最权威的治国方法,而是君主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就这点而言,商鞅所倡导的“法治”与儒家主张的“礼治”、“德治”并无本质区别,其只能算是“人治底下的法治”。当然,我们不应苛求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君主专制年代的商鞅能够象近现代的政治家、法学家那样,提出以“主权在民”的民主政治体制为基础的法治思想。在当时君权思想极为盛行的社会环境下,君主的地位、权威是不可怀疑、不可挑战的。商鞅要推行其“法治”思想,实行变法,必须以得到君主的认可与支持为前提。如果他敢于挑战君主的统治地位和绝对权威,则即使是象秦孝公那样开明的君主,也会让他人头落地。此外,一种理论的提出,如果完全脱离实际,为时代所无法接受,那么这种理论再“先进”,也只能是一种“空想”。所以我们在看待商鞅的“缘法而治”、“专任法治”的思想时,应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不应简单地以商鞅的“法治”理论与近现代的法治理论存在质的区别,而抹杀其历史进步性;
或者忽略商鞅提出的“缘法而治”与当前我国所提倡的依法治国的本质区别,进而得出在中国古代已经存在近现代意义的法治传统的错误结论。

代写论文


  三、“刑无等级”、“不赦不宥”的法律适用平等思想

  商鞅指出,“法者,国之权衡也”。他将法律视同称轻重的权衡,量长短的尺度,判断是非功过和行使赏罚的公平标准。他一向反对“刑不上大夫”的旧传统,否定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主张法律的统一性和平等性。他说:“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商鞅强调在行赏施罚上应当做到“不失疏远,不违(避)亲近”,即不分亲疏远近,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商鞅关于法律面前贵贱平等的观点,表述得很明确。但是,正如前面所述,商鞅的“法治”思想是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出发点的,因此他所主张的法律适用平等是打折扣的,不可能是真正意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主张的“不赦不宥”,当然不包括君主犯法(也许在商鞅的思想中根本不存在君主犯法的概念),而且对君主的近亲也要有所变通。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于是太子犯法。卫鞅(即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面对太子

第五篇: 法治思想心得

[学习体会]学习***法治思想心得体会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不断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学习***法治思想的体会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法治思想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实践中形成,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当前,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深入梳理和学习***法治思想,是在司法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学懂弄通做实的必然要求。  

  一、深入学习理解***法治思想  

  ***法治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中国国情,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法治建设规律、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认识,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法治思想内涵丰富、体系完备、逻辑严谨,基本涵盖了法治和依法治国的全部理论要素,充分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祖国统一、和平发展、从严治党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内容,概括凝练了关涉法治的诸多新概念、新范畴、新命题、新论断,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芒,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践性,是持续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和人民司法事业长远、创新发展的指南针。  

  二、对***法治思想核心观点的基本认识  

  ******围绕法治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法治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观点中。  

  一是建设“法治中国”的观点。在2013年1月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要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二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观点。20XX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行了集中论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党的十九大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论,进一步作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要求。  

  三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的观点。20XX年9月,******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这是对社会主义法治本质的深刻诠释。党的十九大对这一根本制度安排,作出了“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进一步要求。  

  四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观点。20XX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将这个总目标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重大意义。  

  五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观点。20XX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出了要求,即“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党的十九大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认识,深刻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观点的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的确立。  

  六是关于法治和司法改革的观点。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深刻揭示了法治和司法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党的十九大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指出司法改革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是关于党法关系的观点。20XX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深刻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
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一针见血地诠释了党法关系。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党法关系的认识。  

  三、在司法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思想,必须在司法实践中自觉运用***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具体到人民法院工作当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首要政治任务,结合人民法院工作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确保学懂弄通做实。紧密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深入学习理解***法治思想,让***法治思想在人民法院工作中落地生根。  

  二是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在人民法院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更加自觉地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法治思想。坚决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切实增强干警“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牢牢把握司法领域意识形态主导权。  

  三是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的司法理念,将司法为民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信访工作制度,严格落实“诉访分离”制度,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推动行政机关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告官不见官”问题,实质化解官民纠纷。打好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执行难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  

  四是始终坚守司法公正。牢牢把握人民法院的宪法定位,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着力推进司法公开,深化审判流程信息全面公开,推进庭审直播工作,落实裁判文书公开制度,深化执行信息公开,让司法权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更好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完善意见收集、情况反馈工作机制。  

  五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充分发挥司法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方面的教育、评价、指引和示范作用,通过公开开庭、巡回审判等方式以案释法、以案说法,增强全社会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意识。在案件审判中通过打击犯罪、化解矛盾、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司法引领社会诚信建设的价值导向。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加强法治宣传和普法活动强度,积极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六是扎实深入推进司法改革。深入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基础性改革,强化综合配套改革举措,以改革成效进一步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开刑事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坚决守住防范冤假错案的底线。压实改革主体责任,强化对各级法院改革情况的督察和考核,对落实改革主体责任不力的进行严肃问责,确保司法改革符合中央精神、取得预期成效。     

推荐访问:法治 心得 思想 法治思想心得 法治思想心得 法治思想心得体会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