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2-11-17 08:40:32 来源:网友投稿

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篇一:身边好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身边好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张林武同志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0月调入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供大家参考。

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篇一:身边好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身边好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张林武同志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10月调入潮安县人民法院工作,205年5月被确诊患鼻咽癌,在与病魔抗争了近5年后,于2021年2月17日不幸逝世,时年57岁。

  张林武同志调入法院工作以来,20余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人民法院基层工作的最前线。他承办的3700余件案件,无一错案,无一被投诉,无一引发上访。在20年至2021年底病重期间,仍坚持办案132件,结案率达100,调解率达75,承办案件无一上诉或被投诉。张林武同志的事迹十分感人,“三个别给”——“别给当事人留下遗憾、别给组织带来麻烦、别给自己的生命留下空白”展示了当代法官的境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张林武同志先后荣获感动潮安十佳人物、个人二等功、个人一等功、全省优秀法官、全省模范法官等荣誉称号。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伟发,广东高院院长郑鄂都就张林武同志的事迹和开展向张林武同志学习活动作出重要批示。《人民法院报》、《南方都市报》、《潮州日报》、广东卫视和潮州电视台对张林武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5月18日,潮州市委追授张林武同志“人民的好法官”荣誉称号。7月1日,广东省委追授张林武同志“人民的好法官”荣誉称号。

  篇二:我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幸福,你是啥?

  颍东区冉庙小学:闫英

  幸福,你是啥?

  一曲由蔡国庆、陈红、江涛、张迈等群星演唱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唱哭了千万身在他乡的游子,谁不爱自己的家,谁不想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为了生计,为了生活,就有一些人不得不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远离妻儿老小,不能回家??作为教师的我,每每想起这些,就有一份职业自豪感,我不要抛家舍口,也不用长途跋涉,远离儿女,可以经常与他们相聚,共叙亲情,我多么快乐啊!

  我知足,所以我常乐!我没有高楼洋房,没有宝马汽车,但是我快乐,因为我知足,我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令人羡慕的长相,但是我快乐,因为知足??这一切都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我有一个五口之家,夫妻、儿女、老妈妈,按说就是最幸福的了。可是上天对谁都是那样的,好事不可能让哪一个人占完,我女儿天生的小儿脑瘫,现在已二十多岁,长年累月需要我来照顾,所幸上苍对我公平,赐我一个活泼漂亮的儿子,现在已经上大学了,所以我快乐,因为我有失也有得。我公公在我没有进夫家门之前就已撒手而去,留下婆婆他们四个,那时才50出头,就已是满头白发,常年有病,药不离口,医生不离家。几年之后,我进了他们家,婆婆逢人就说她有指望了,他有盼头了,因为她给儿子成了家。婆婆呀,听了你的这些话,作为儿媳的我心里苦啊,要啥没啥,还有外债等着我去还呀。咬紧牙关度日月,硬是五年时间,我和丈夫一丝一线也不添,只为撑起这个家。个中滋味谁人知道,谁能解答?

  生下女儿是脑瘫,我白天上课,课余抱她,听说哪里有看她这种病的,我就到哪里去给她看,给她瞧,做梦都想有神医把她病痛解除,把健康还给她。我不求她上大学,不求她荣华富贵,只求她能健健康康,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我流过泪、灰过心,可是我始终不能放弃她,她是我女儿呀,更何况她善解人意,知道疼人,更有爱心……汶川地震时,我女儿看一次电视哭一回,分三次把自己的储蓄钱全部捐完,还让我设法保养一个来家……女儿呀,是你的爱心激励着妈妈,让我对你不离不弃,始终坚守着我们这个所谓的幸福的家。

  记得她小时候,我要去上课了,可是她却没有人带,咋办,只好让她坐在小椅子上,扒在大椅子上,不然她会歪倒,就这还是经常磕得鼻青脸肿,因为她坐不稳……下课了,我会发疯似的跑回家,看看她是否还坐在那里,还是已倒下,弄得鼻子眼泪满身……这样揪心的日子,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

  有一年暑假听说南京军区蓝旗医院有看这种小儿脑瘫的,丈夫就要带着女儿前去寻问(只能寻问,根本没钱治疗),可是我不放心。一起去吧,我晕车,不去,孩子一走连几天我实在不放心。一怕她爸照顾不好,二怕她爸心里别有其他想法……思前想后,还是让我哥哥和她爸一起去我才放下心。

  别人也许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女儿,可是在我心里,不论她怎样,我都会用百倍、千倍的热情来对她。在书中、电视里、生活中,只要有励志的人或事,我都会讲给女儿听,鼓励她做个生活的强者。我告诉她,多数人都是善良的,只有个别人,你不要理会他,心里要有阳

  光,只要你看开了,啥事就都不是事了。鼓励女儿的同时,也是在鼓励自己,决不能倒下,老人、女儿她们都需要你来照顾,还需要你撑起这个家……

  我和丈夫的妈——我的婆婆,多年来就由我们夫妻来照顾她,如今她已经82岁了,可是精神却一点都不差,人都说人老惹人烦,可我一点也不嫌弃她。她苦呀,好不容易把几个儿女拉扯大,一个女人,要有多么大的勇气才能独身一人撑起这个家!我从不叫她婆婆,都是叫妈,因为她如母亲般疼我,所以我也像女儿一样孝敬她。老人的一日三餐不说,就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老人好点,咱能说啥。

  说实话,有时也想把自己的亲妈接来,尽尽我的孝心,毕竟她是生我养我的亲妈妈。可是不行啊,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了,我有工作,我有学生,我有生病的女儿,还有那不是亲妈胜似亲妈的婆婆,她们都需要我照顾啊!有时半夜睡醒,偷偷地流泪,内心深处实在对不起老妈。妈妈呀,我是生命是你给的,你应该理解女儿,我不能亲自照顾你,不能在你面前尽孝心,是因为女儿有女儿自己的家……

  哭过、累过、痛过、伤过,可是对家的爱是始终没有动摇过,看到婆婆80多岁,精神依然那么好,心里想:所有的付出,值了。常言道:人活七十古来稀。她如今都已八十多了,饭量依旧,精神饱满,这就是咱们的福了。“有个娘比人强”,回家啥也不说,一声“妈”,听到回应,心里比吃啥都香,看见她出来迎你,心里由衷地乐开了花!

  颍东区在阜阳市心连心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颍东区心连心分社,从20年暑假起,我就成为这其中的一名志愿者。我利用节假日参加分社里的一些公益活动,比如进社区帮助打扫卫生、帮助孤残病人等,我还多次义务帮分社回收大量的旧衣服,帮助自闭症者打开心扉等,由于自身工作也比较忙,因此公益事情我觉得做的还不够多,时常想多抽出点时间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是人。其实当你做了这些事之后,你不会觉得累,不会觉得苦,反而心里有一种充实感,这时的你会深深的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正含义。

  去年,心连心举办了一次“八里河一日游”,我作为志愿者兼疾者家属参加了此次活动。那一次,我被深深地感动着,那么多的志愿者放弃了休息时间来义务为那些疾者服务,有提供汽车的,有提供午餐的,有提供轮椅的,有自始至终照顾病疾的……那种氛围,那种场景,让我的心灵深层次的受到了洗涤。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的好人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做的事情都不是大事,可是谁又能说他们的心灵不美?谁又能说他们不是社会上最美的人呢!

  有人说干教育苦,干教育累,挣钱不多还活受罪。我要说,他们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个中喜悦他们焉能体会?我是教师,我光荣,我是教师,我坦荡、我自豪,我虽然没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了身边应该做好的事,我可以大声的说,我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学生,更无愧于自己的儿女……

  做人要知足,做人要常乐,做人要光明磊落,做一个平平凡凡、坦坦荡荡的人,多幸福啊!

  篇三: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身边的好人·乡风文明带头人”事迹推荐材料

  大榆树中学

  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是一如既往,不计得失,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朴实无华的她在教育这块沃土里坚持信守承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默默地奉献着??她于1980年参加教育工作,30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奋斗在

  教学的第一线,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她曾经两次离职进修,于1987年6月取得中师学历;1990年6月取得大专学历。在教育教学中她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多次受到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在学校,她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妻子,好儿媳、好嫂子、好弟妹。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照顾兄弟姊妹,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几十年如一日,受到领导、同事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她就是我们大榆树中学的刘宝琴老师。

  下面就选择几个典型的事例说一说这位身边的好人。

  那是1981年9月的一天下午,刘老师带领10来个小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从远处迎面飞奔来一匹拖着缰绳的骡子,她急呼:“赶紧躲开!”同学们急忙躲到路的两边,但是有一名小女生惊呆在了路中间,在这危急时刻,她飞奔过去,把小女孩推向路边,奋力拉住受惊的骡子,由于身单力薄,受惊的骡子脱缰而去,她却倒在了血泊中??。至今嘴巴上还留有一道长约九厘米的伤疤,那年她才18岁。

  百善孝为先。刘老师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她的婆婆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公公患有精神分裂症和肺心病。二老均丧失了劳动能力,面对家庭的困难,她不抛弃,不放弃,为了更好的照顾二老,婚后就同二老住在一个间房里,这一住就是六年??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刘老师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

  如果说孝敬老人天经地义,长期照顾和资助叔嫂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公公

  、婆婆去世后,小叔子又到了已婚年龄,为了给其成家,她东奔西跑可以说是操碎了心,终于在1998年用多年的积蓄给小叔子安了一个家。她总算可以为自己打算了,但正值为自己筹建新房时,小叔子又离婚了,没办法刘老师又借贷款为其多盖出两间新房供小叔子居住。从20年至今,刘老师家不但为其无偿提供食宿,还为小叔子又买了房子,20年春节小叔子终于有了对象,现在刘老师又为其结婚而筹备着,期盼着他有一个好归宿。

  20年的十一长假,学校放假10天,这10天,对于刘老师来说,就是10年。放假的第一天,婆家大嫂突然脑梗塞,住进了医院,由于两个侄女年幼(大的8岁,小的4岁),大哥又忙于秋收,照顾大嫂的重任自然又落在了她的肩上,150多斤重的大嫂卧床不起长达10天,每天喂饭、喂药、洗漱更衣、倒屎倒尿,她还要经常给她翻身、擦洗按摩,每次翻身都要费好大的劲,特别是每次的大小便都令她筋疲力尽。为了不耽误照顾大嫂,不耽误秋收,不耽误正常上班,她坚韧的支撑着。照顾大嫂、照顾两家的3个孩子及家务长达一个多月,大嫂终于站起来了,而她却因疲劳过度晕倒了2次(就连自己的丈夫都不知情)。201年的春天,为了解决大嫂家的经济困难,竟然劝说丈夫把自己家唯一的5亩农田无偿的转让给了大伯哥耕种至今。在她的鼎力资助下,大伯哥家在20年也盖上了新房。

  她不仅对兄弟姊妹照顾倍加,对亲戚朋友也是关心备至,从199年至2021年亲戚家的5个孩子相继无偿居住在她家完成了初中的学业。20年,同村姨婆婆家的孙子患上了脑结核,表弟夫妇陪孩子住院长达半年,家里的二位老人体弱多病,其他子女又不在身边,她为了解除表弟夫妇的后顾之忧,又主动承担起照顾二位老人责任,病了送医院、节假日把二老接到家中,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30多年来,在刘宝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挺身救危、孝敬老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但她那种不计得失的博大胸怀和仁厚的挚爱是常人所难做到的。正如她所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亲情才是永恒的。

推荐访问:讲述身边人事迹 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 好人 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