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心得【精选推荐】

时间:2022-06-17 15:0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心得【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心得【精选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心得4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心得篇1

两节中特课,使我对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历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老师讲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是如何由一种思想到成为一种运动再到最后成为一种制度的。以及不同国家、不同阶级在不同时期对建设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探索。

概括来讲就是关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要指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党领导的运动,它严格的限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方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则更像一个大熔炉、万花筒,当中既包括共产党、工人党的运动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左翼政党如:社会党、社会民主党等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组织的运动、理论。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由圣西门的学生在1831年的《环球杂志》中提出,根据词源学来看,“社会主义”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同伙的、同伴的”,倾向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最早见之于莫尔的《乌托邦》,该著作成书于1516年,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最早著作。该书虚构了一位航海家在乌托邦的见闻:在那里小国寡民,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从马克思唯物论的角度出发,物质决定意识,任何意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映。所以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的产生,也有其现实条件,随着早起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资本家大发横财。而工人们的生活、工作状况却每况日下,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对工人进行了严酷的剥削。这就造就了一大批无产阶级。他们终日忙碌,却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并且也没什么政治权利。为了改善生活状况,获取更多的权利来保障自己的利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应运而生。早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阐述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设想,但由于他们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因此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但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所得到的有益经验,以及他们的伟大探索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巴黎公社算是最早的社会主义实践,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它的实践,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展示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巴黎公社的失败主要还是由于人们的经验不足以及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用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无产阶级、指导社会主义运动便十分必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到无产阶级工人的运动中去,在他们实践的基础上,以及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吸收之后,于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其诞生犹如夜空中的一课启明星,指引着广大无产阶级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之后这一思想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传入日本,再经由日本传入了中国,并未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所接收。该思想对五四运动以及后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列宁于1917年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俄反动统治。在内忧外患中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道路。马克思当时所设想的是,社会主义只能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得到实现,而像俄国这样相对落后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所以,俄国当时除了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外,还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根据本国情况,并结合马克思基本原理,成功开辟了通往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七一度成为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社会主义大国。但由于在其后期,党内高层出现了严重的腐败,并且制度僵化,以及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使得苏联最终付出了解体这一惨重代价。苏联解体的这一教训,值得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反思。

与苏联解体同时发生的另一件重要事件是东欧剧变。欧剧变 ,又称 苏东剧变、西方社会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内因上:在经济方面,东欧袭用苏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
在政治方面,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因为缺乏监督和选举,****、践踏法律和人权的行为层出不穷。在外因上:苏联在戈尔巴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同时戈尔巴乔夫采取“辛纳屈主义”减少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可以说,东欧剧变是东欧各国在冷战期间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一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和民主化。

苏联解体跟东欧剧变,极大削弱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世界上现存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分别为——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古巴。尽管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中,并且这种低潮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动荡时期保存下来的一部分力量,近期以来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历史总是辩证的前进的,特别是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的总结,通过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理论探讨,会使人们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也会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却是光明的。

以上便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所作的简要论述。下文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展开具体论述。

社会主义运动不仅仅只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在应对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时,也借鉴了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有益经验。在对于本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多种社会主义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在现今北欧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瑞士、丹麦挪威等国家,它们实行的各种政治、经济、福利制度,已与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制度十分接近。

以色列的基布兹是一个典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团体。基布兹是希伯来语“团体”的意思。以色列政府规定:基布兹是一个供人定居的组织,它是在所有物全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成员组织起来的集体社会,没有私人财产。它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实行自己动手、平等与合作。基布兹的种种措施都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所应该采取的措施相一致。

时代变,“基布兹”也在变。“基布兹”从事的农业生产利润越来越少,于是转而发展工业,这是早期“基布兹”运动无法想象的事情。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未来的经济不能仅靠苹果园、养鸡场、养牛场和粮食作物等,还要发展工业。现在“基布兹”工厂什么都生产,产品从时装、食品、家具到电子设备、农机以及计算机等,种类繁多。这一变化在“基布兹”内部曾引起一场大争论。但经济的压力迫使许多“基布兹”不得不把越来越多的社员安排到工业建设上。一些人担心,为适应环境变化所作的这些调整,将使“基布兹”危险地背离最初的原则。但其他人则认为这种妥协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基布兹”生存的关键所在。经济变革是“基布兹”面临的一个问题,但“基布兹”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基布兹”人口的减少,即青年一代的认同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外界交往的频繁,在富庶和繁荣中长大的“基布兹”年轻一代,受社会享乐思想影响,希望自己有小汽车,有更多的钱到国外旅游,对“基布兹”狭小的天地感到不满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兴趣和渴望,有部分年轻人在服兵役或到高等学府深造后,不回到土生土长的“基布兹”,而是到大城市去工作,这一现象无疑将影响到“基布兹”的未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担势必要落在八零、九零后身上。如何使这一群体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好处,心甘情愿的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我们国家将要面临的又一问题。除了通过开设诸如马克思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等课程向同学们传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建设道路外,更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使他们享受到社会主义带来的切实好处。

社会主义建设的这条道路必将是曲折的,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为之奋斗,梦想终有一日会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心得篇2

中国梦之台湾问题

摘要: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时代产物,收复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文通过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在中国梦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分析美日对台海问题的关注点,并且结合当今实际和国际局势,提出了大陆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指出了通过武力手段达到祖国统一目的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中国梦;
台湾问题;
一国两制;
武力手段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1]。****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即2021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即2049年,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如果没有完成祖国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不能算是实现。因此,通过和平或者武力手段实现祖国统一成为其必不可少的一环[2]。

1.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和日本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但其产生以及演变过程中充斥着各种国际势力的影响,其中尤以美国,日本最为显著。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不断利用台湾问题推行其冷战思维和全球霸权主义思维。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和苏联两个霸权主义者基于两极格局需要,挑起了朝鲜战争。中国出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立场以及自身东北防务需要,于1950年10月19日将东北边防军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派驻朝鲜,以支持社会主义阵营的北朝鲜。已经决定“弃国弃台”的美国政府为了牵制人民志愿军赴朝支援作战,派出第七舰队进赴台湾海峡,开始光然插手中国内政[3]。之后,在19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基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冷战思维需求,中美开始寻求建交。此时,台湾问题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经过多次复杂谈判,美中终于在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随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即“ 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并确认了从台湾地区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4]。但随后,美方基于冷战思维,迅速翻脸,颁布了《对台关系法》[5],从法律意义上为台湾提供防务安全。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开始结束。美方逐渐放松了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并减少了投入,转而通过军售的形式从中获取直接利益。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开始推行全球策略。此后,美国通过数场战争不断的建立和巩固其全球霸权地位,此时,美方放松了对台湾问题的介入。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使美国感受到了挑战,之后美国抛出亚太再平衡战略[6],不断地将其全球的工作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台湾成为遏制中国的一颗重要的棋子。美方一方面通过口头的承诺来从中国换取各种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强对台军售,以巩固台湾不统不武的局面。再这样的局面下,通过扮演两面人的方式从各方获取利益。可以说,美国制造了台湾问题并长期利用此进行各种战略敲诈。

在台湾问题中,除了美方十分关注外,日本也十分关注台湾问题的发展。并且日本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到台湾问题中。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但日本并不甘心,其染指台湾的野心亦没有停止过,战后初期,日本在对华关系、台湾问题上紧紧跟随美国,大谈“台湾归属未定论",谋划“两个中国”[7],干涉中国内政。在经济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打出“重返台湾"的旗号,加紧对台湾的经济渗透。可以说,日本一直是台湾问题的一个制造者,特别是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出任“总统”后,更是日本开始继续奴役台湾。台湾通过培植李登辉这样的台独分子,来继续推行其奴役政策,为其“大东亚共荣”政策服务。

2.台独份子对台湾问题的影响及现状

台湾问题,由于国际势力的干预,使其变得十分的复杂,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李登辉这样的台独分子在台湾问题中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李登辉在其上任后,将台湾完全出卖给日本,其行为是可耻的。其后,台独分子陈水扁披着民主的外衣当选为地区领导人,继续用台独的思维去巩固其统治政权。从2000年5月其执政至2008年下台,以“一边一国”为基本前提,全面推进“台独"蓝图的实现,确定了一旦时机成熟,就全面从法理上、实践上推进“台独"的策略。并且通过“公投”“制宪”将台独进行到底[8]。之后马英九于2008年当选后,虽然不断缓和同大陆的紧张局势,但其依旧没有改变台湾与大陆长期分治的局面。2016年蔡英文当选后,拒不承认两岸共识“九二宣言”,一方面不惜牺牲岛内利益在台湾及国际上不断推进其台独思想,另一方面通过“不良党产案”来彻底击败国民党,实现其一家独大的目标,进而更加深入的推行其台独思想。可以说,目前,台湾问题达到了又一个历史新高,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3.台湾问题解决策略的思考

台湾问题原本属于国共内战遗留问题,该问题本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共内战基本结束时解决,但由于国际时局的动荡,外部势力的不断干预,以及台独份子从中作梗,导致此问题一拖再拖,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以***为主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历史性的提出了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再一次被提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收复台湾成为必须思考并尽快下定决心的一件事。建国初期,党中央领导人主张武力解放台湾,实现国家统一,之后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及执政需要,逐渐发展并选择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放弃武力的政策。进入21世纪,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否继续坚持这样的政策,使台湾长期处于分裂的局面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论。

和平统一台湾在目前的台海局势中是否还有可能?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在中英香港回归问题及中葡澳门回归问题的讨论中确实发挥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一国两制政策是否适用于台湾问题,需要打一个问号。台湾问题虽然同香港,澳门也是祖国统一的问题,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台湾问题与其的不同点。香港和澳门问题是由于腐败的清政府与英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但需要注意到它是一个有期限的租赁条约,并且这是一个外交问题,解决是需要通过外交手段的;
同时需要注意到,香港和澳门是在1997年和1999年合约期满之后才回到大陆的怀抱中。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回归中以及香港澳门后来的繁荣发展中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在香港澳门回归这一事实中起到的作用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它只是催化了回归这一事情,但对于回归这一事情并未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反观台湾问题,首先,台湾问题是一个内政问题,它无法通过也不应该通过外交手段的施压来解决;
其次,台湾问题没有一个期限性,虽然大陆对台划出过许多底线,但至今对于台湾问题没有一个具体的期限,换言之,台湾问题有可能长期拖着,最后不了了之。另外,一国两制能否成功用于解决台湾问题,这更需要打一个巨大的问号。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问题,大陆对台湾是释放出了足够大的善意。1963年大陆甚至于提出了“一纲四目”的政策,即“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1、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他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
2、如果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以拨款予以补助;
3、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介石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
4、国共双方要保证不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军政大权归台湾[9],这种使大陆完全陷入被动,甚至屈尊求和的这种表面上的统一竟然都没能打动台湾,促成台海和平统一大局,可以想象,一国两制更不可能促成两岸统一了。现阶段继续固守这样的政策并不能解决台海问题,反而可能使台海问题久拖不决,“分而治之”、造成长期分裂的局面。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古通今,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于国家统一息息相关,中华民族要走向全面复兴,实现伟大中国复兴的中国梦,统一是必由之路,一个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国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10],中国人民决不允许台湾问题无限期拖延来阻断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在这样的局势下,通过武力手段,解放台湾,实现台海两岸国家统一成为必不可少的或许也是唯一的手段。

不可否认,和平统一比武力收复更加有利于国家的和平和发展,一旦中国采用武力的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势必会对大陆的经济以及在国际地位上带来不利的影响,容易引发经济的衰落和国际社会的不信任。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由于台海问题的迟迟不决,国际社会不断的利用台湾对中国进行经济欺诈,同样严重的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同时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像国际发出自己的声音,反而更加利于国家象形的建立,为世界树立一个负责任的的大国,强国的形象,从而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那么采取武力手段在目前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完全有能力在反介入的同时在短期内武力收复台湾。其次,台海战争爆发后美国真的会介入吗?这一点是否定的。随着美国国力的衰退,美国插手国际事务的能力受到极大的束缚,虽然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返亚太以及亚太再平衡战略,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发展,其政策并未得到完整的落实,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目前反对战略扩张,试图进行战略收缩的美国人越来越多,这一点从美国新一届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言行中可见一二。我们需要注意到,美国是一个务实的国家,以自身利益为行事原则,19世纪50年代的金门炮轰事件中,面对国力衰落的中国,尚不会为了台湾与大陆为敌,甚至在炮轰中放弃台舰,自行退避[11]。现在面对一个强大的中国,更不可能进行任何实质的阻挠,最多在国际社会上对中国发出一些不痛不痒的无关紧要的谴责。对中国的发展并不会产生实质影响。最后,蔡英文这一台独分子上台后,放弃了两岸交流的基本共识“九二共识”,同时不断强化台独意识,甚至通过不良党产案迫害国民党,实现其一党独治的局面,从而壮大台独势力,企图实现一中一台政策。这给大陆方面动武提供了绝佳的时机。

4.结束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并且达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兴盛状况。其前提必然是要实现国家统一,唯有在一个统一的祖国这一前提下,中国梦的实现才能提到日程。我们希望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实现中华儿女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台湾一日不归,吾辈一日不宁,这应该是怀揣中国梦的每个国人共同的心声。

参考文献:

[1] 汪玉奇. 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梦[J]. 农业考古, 2013(1):1-4.

[2]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11.30.

[3] 乔兆红. 朝鲜战争与中国的台湾问题[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 12(5):94-102.

[4] United States. Zhong mei lian he gong bao (中美联合公报).[M]. Editions en Langues Etrangeres, 1972.

[5] 徐红艳. 美国国会与《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 11(5):110-116.

[6] 张仕荣.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2(4):29-33.

[7] 武寅. 日本对外战略与台湾问题[J]. 世界历史, 2000(2):2-11.

[8] 李仁质. “台独”发展述评[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6):41-44.

[9] 陈立旭. “一纲四目”与“一国两制”[J]. 毛泽东思想论坛, 1994(3).

[10] 闫安. 中国和平崛起与台湾问题的关系[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3(2):11-14.

[11] 林冈. 美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取向[J]. 美国研究, 2008, 22(3):66-7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心得篇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程论文



姓名:张雅
学号:15203036
专业:预防兽医
导师:张改平
时间:
2015年1月4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中国
政治与经济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有利于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化解消极腐败存量,遏制消极腐败增量。政府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实际上是把“互联网+”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了一起,这就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历程、现状;反腐倡廉;经济新政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直上演着有声有色似话剧般的故事,它指引着人们向着崇高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奋然前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但他们奔向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还是一直鼓舞着他们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留下了令人至今我们感动的人生。在列宁的领导下,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最终成为了现实,列宁领导我们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形态、模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它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古老的认识观。在许多人眼中,它被赞为“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上,承认自己是“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并承认我们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但归根结底还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放弃了社会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的说法。从过渡到社会主义开始直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整个过程,就是不断的通过去进行革命割裂,进而吸取积极的经验教训,继往开来。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立场密不可分。20世纪后期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长期处于顽固僵化的思想状态,改革的成效其实并不大,经济上的困难最终引发了政治上的危机甚至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失去了它最初应有的活力。从建国开始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到现在中国已经跃居全球经济中重量级大国,其中取得的经济成就不得不归功于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同时又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由此之后我国的经济就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事业蒸蒸日上,直至我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意义举足轻重。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成功的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清楚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觉醒,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年内乱虽然给我们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它却引起了我们党和人民的全面反思,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政治勇气,组织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这样,它承载着社会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养料,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探索实践的历史经验。反思苏联经济体的崩塌,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忽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民心丧失,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跃居到世界第二。社会主义事业如日中天。历史证明了我们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普适价值,又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实际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离不开对当代世界文明的吸

收和借鉴,但这不是简单的移植过来,而是一种超越、一种创新、一种开拓!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征程昭示我们: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历史同时也告诉我们,符合历史发展的新生事物向来都是不可战胜的,它总要代替旧的事物,前进的新道路势不可挡。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党的十八大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是共产党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经得住考验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坚守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二、中国政治发展现状与反腐败
上层建筑的核心基础是政治意识形态。当前中国政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而这些威胁最终的指向就是对现在的政治制度的批判。本质上反映的其实是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道路使民众的认同度严重下降。在涉及中华民族兴衰这一政治问题上,以及政治意识形态等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任何固步自封,浅尝辄止,以退为进等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战略都是没有出路的。唯有拿出追本溯源、勇往直前的破釜沉舟的勇气,才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闯出一条光明的政治之路,也最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网络舆论正在影响中国。有时候,甚至一个很小的事件积蓄的能量使得现实政治进行被迫的实质性变迁[1]。最近,大家茶余饭后都在津津乐道的一件事,莫过于又有哪位高官落马。“组织和引导公众参与反腐,在一定程度可以弥补专业反腐力量的不足[2]。一直以来让统治阶级头痛的问题无非是腐败问题。“绝对的领导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统治高层之所以将权力下放,目的是更好地管理国家,而权力获得者却往往误解了这层意思,他们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比如说唐、汉、清,总共也不过两三百年的历史。在这些朝代的衰落中,统治腐败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能够造就人,环境同时也能改变人,当我们置身于官场中腐败的大环境下,我们就很难保持崇高的理想,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倘若要想成为那样的人,是需要很大的定力与勇气的。相对于缓慢的改良过程,革命的过程回令人感到痛苦,它带来的创伤大都要经历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愈合。然而我们也知道,越大的牺牲与冒险也有可能获得越大的收益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如此,她用马列主义的先进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中国进行了比较彻底地与封建主义的割裂,进而建立起了具有理论先进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社会主义国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讲,我们是具有制度优越性的,我们应该因此感到幸运,与其他国度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新的实践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既体现在我们所坚持的道路上,又体现在我们所坚持的理论体系上。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状与新经济政策
经过几代中国人民的艰难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曾经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害的我们,深深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于是我们决不会再走像西方侵略者那样霸权扩张的老路。中国的发展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发展,也不是你赢我输的发展,对世界也决不是挑战和威胁,而是你帮我我帮你的发展。我们在未来发展的历史征程中将越来越自信,越干越有劲。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更在于实干。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3]。即将过去的2015年,世界经济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复苏势头很弱,明显不如以前。前不久,克强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还苦苦叮咛我们要在经济上下足功夫,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献心得篇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国特色
土木工程143班邹越学号:14442059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高明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它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成是到顶了、不用再发展了的理论,而是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提供了又一些阶段性成果。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民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同样道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只能是历史性的、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统一。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创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它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很大区别,在实践上与其它国家搞过的社会主义也不相同。具体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由于我国现实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且呈多层次、不平衡的结构状态,经济发展必然长期受到人口多、社会需求大、资源相对短缺等矛盾的制约,只有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经济合理配置、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才有利于加快生产力发展,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与此相适应,要求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以市场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鲜明特点,是既符合国际经济社会的共性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包含着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的特殊内容。由于其所运行的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保证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国家的基本领导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才能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制定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四)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六)“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