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六篇)(2023年)

时间:2023-04-14 17:1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六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2023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六篇)(2023年)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篇一

虽然我国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均已完成“”规划装机目标,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提高到35%,但火力发电装机仍占绝对比重。与此同时,20**年全国工业用电量达到了3.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9%。工业用电的“清洁化”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规模利用工业厂房屋顶特别是轻钢结构工业厂房屋顶(以下简称轻钢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快速提升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比重的一个可行方案和有效途径。

一、我国工业厂房屋顶特别是轻钢屋顶资源量巨大,是分布式光伏应用的一个广阔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工业厂房建筑规模增长迅速。过去20**年间,工业厂房及建筑物累计竣工面积达到了近40亿平方米,仅20**至20**年5年间的新增竣工面积就达到了23.6亿平方米,主要分布于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其中,绝大部分工业厂房及仓库均属于轻钢结构建筑。如将现有具备开发条件的存量轻钢屋顶全部开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潜在装机规模可达100gw,相当于全国现有分布式装机规模(约7gw)的14倍。

二、制约当前轻钢屋顶分布式应用的主要因素

一是轻钢屋顶载荷有限。根据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经验,屋顶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光伏项目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常规玻璃基光伏组件的重量约为12 kg/m2,采用支架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总重量约为15-20kg/m2,超出了我国大多数存量轻钢屋顶的载荷余量范围。

二是轻钢屋顶加固成本较高。由于轻钢屋顶的载荷限制问题,如开发分布式光伏则需要对屋顶进行加固,而屋顶加固费用目前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占轻钢屋顶80%以上的屋顶资源难以建设常规光伏发电项目。

此外,屋顶产权不清晰、用电主体的经营持续性、项目融资困难等共性问题,也直接影响着轻钢屋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一点从全国30个分布式光伏示范区的完成情况可见一斑。

三、轻质光伏组件的不断成熟使得开发利用轻钢屋顶具备了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轻质光伏组件是指光伏组件的重量较传统的玻璃基组件更轻的组件。当前,我国光伏组件生产厂家已开发了多种轻质光伏组件,可以满足轻钢厂房屋顶的载荷限制。其中,柔性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为轻钢屋顶的载荷余量不足问题提供了成熟的解决方案。我国企业开发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重量仅为5 kg/m2左右,并且可采用直接黏贴等多种安装方式,使得大规模利用轻钢屋顶进行分布式发电具备了可行性。

虽然现阶段柔性薄膜组件成本略高于与传统光伏产品,但随着今后大规模的市场应用、转换效率和工艺的提升将逐渐下降,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将具有经济可行性。预计到20**年,伴随着相关激励政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柔性薄膜光伏发电系统成本及转换率水平将获得长足的进步。届时,按现行的零售电价增长趋势及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水平即可满足市场化投资收益要求。

从企业角度看,利用厂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可获得发电、削峰、减碳“光伏三效益”。发电效益,主要是电价收益和国家、省市的电价补贴;削峰效益,因为光伏系统工作时段基本上就是工业用电峰时,光伏发电可提供工厂在峰时的一部分用电需求,降低企业峰时用电成本,缓解用电压力;减碳效益,光伏发电作为绿色电力,替代燃煤发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通过参与碳排放交易而获得收益。

四、主要建议

1、建议国家在年度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内,单独划出100mw以上规模,选择大型工业企业轻钢屋顶进行示范建设,以通过规模效益降低轻质光伏发电系统的初始投资,并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扩大应用规模。

2、建议国家制定差异化度电补贴,对轻钢屋顶分布式发电项目提供高于现行0.42元/千瓦时发电补贴的额外度电补贴。轻钢屋顶分布式发电补贴政策仅适用于“十三五”期间,是为“十三五”量身定做的分布式清洁能源推广、温室气体减排与防治大气污染专项方案。如在20**年-20**年间,分别为当年安装的轻钢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提供额外度电补贴0.4-0.2元/度(逐年递减),补贴期限至20**年底,则可将项目投资回报率提高至发电项目基准水平。

3、建议地方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牵头,作为独立第三方,统一与园区屋顶业主、投资方签订协议,制订规划,统一屋顶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标准。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及各开发区管委会因地制宜,创新开发模式,扩大分布式光伏应用。

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篇二

一、议案背景:

素来具有“宜居之城”的美誉,凭借山海相拥、气候宜人的环境优势,以及“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的科学发展模式,在近几年众多适合退休养老城市的民意调查中,始终遥居榜首。然而,我市养老事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困难。为此,我们就目前**市养老机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35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粤府)25号文件对养老服务建设的总体方针及政策规定,认为目前需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统筹利用医疗、保险等资源建设公办民营型养老机构,提供多样、灵活的养老服务,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养老服务。

二、养老发展现状:

从x年起,我市除横琴新区外,其他区已全部进入轻度老年化社会。一方面是当地老年人口的持续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多年来实施特区人才引进政策,新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的进程,但其父母也不同程度地随之迁至本地生活,使得我市实际和潜在的养老需求均在不断加大。

虽然,我市刚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多年来我市采取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信息化养老等多种方式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按省的养老床位统计口径,我市x年养老床位3700多张,比x年增加了380多张,每千名户籍老年拥有床位26.5张,我市养老机构的养老床位使用和空置率各为50%,其中西部地区的养老机构空置率过60%;即使在以民办养老机构为主的香洲主城区,大多仍有空置的养老床位,对一般老年消费者而言不存在“一床难求”的情况。在民办养老机构现有的入住老年人中,有20%左右的老年人为非本市户籍老年人。

金湾有3家镇级养老院,斗门有7家镇级敬老院和1家区社会福利院,香洲区则分别有3家民办和18家公办养老院;平均每家养老院床位80左右,民办养老院中床位最多为200张;基础设施建设相差较大,民办养老机构提出“医院式管理、酒店式服务”的服务理念,托老、养老模式灵活多样,但仍存在管理、服务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的情况,而公办养老机构则存在周边环境及卫生条件差,管理主体不明确,服务人员不到位等现象。

三、养老机构存在问题:

经调查走访,发现养老机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使得有需要的家庭和老人不愿意选择养老院进行养老。

1、基础设施较差,配套服务跟不上。部分养老院地处乡镇,环境闭塞,周边环境及卫生条件不理想,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不齐全。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老年人对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日益凸显,新兴的娱乐活动(摄影、美术、音乐、旅游等)逐渐代替传统的娱乐活动(运动、棋牌类),而养老机构在该类配套服务方面还远远跟不上,与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相差较大。

2、服务队伍薄弱,专业化水平欠缺。多数养老机构没有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配备管理和服务人员,从业人员匮乏,专业素质偏低,持证上岗制度尚未建立。尤其是中高级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基本上是空白。现有养护人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外来打工人员,没有工作技能,年龄偏大,大多也只是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等一些基本服务而已,很难提供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

3、管理主体缺位,监管模式不健全。目前**90%的养老机构为镇级公办,由乡镇街道办组织管理。而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却涉及民政、工商以及卫生等多个部门,养老机构管理主体仍不明确,致命伤分布不均等,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从而使得养老机构监管工作不到位。

4、政府力量有限,资金投入不灵活。公办养老机构目前资金来源于政府投入和社会捐助,社会民营力量投入不足,资金使用不灵活,服务项目发展具有较多限制。

5、公办机构与民办机构优劣参半。公办养老机构在设施建设、资金使用、专业人员配备方面均优于民办机构,而民办机构开展服务灵活多样,更加市场化,能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

四、主要对策及建议:

综上所述,必须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引进专业护理保健管理专业团队机构入院经营,探索灵活的养老机构办设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品种丰富的养老服务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我们将围绕建立适度普惠型老年人福利制度,重点夯实基本养老设施和基本养老服务,促进我市养老事业的发展。思路及举措如下:

1、大力建设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根据国家医疗养老结合的政策要求和部署,应以卫计部门牵头出台我市医养结合实施方案,推动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各区政府(管委会)应结合社区(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康复服务、养老照料服务、居家服务、老年活动、社工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型医养服务设施(平台),市财政部门应加大对社区医养服务设施(平台)建设的补贴力度,以实现省政府规定的20**年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城市所有社区和60%以上的农村,满足社区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下就近享受到健康养老服务。

2、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名区政府应切实转变公办养老机构传统的建设管理的观念,本着公开、公平和保持公办养老机构公益福利性质的原则,大胆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金和管理技术,**当前公办养老机构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技术低下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香洲前山社会福利中心、南屏社会福利中心和高新区金鼎社会福利中心应加快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建设步伐,将公办养老机构打造成为以介护、介助为主的医护型、护养型的养老实体,重点解决和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特困人员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斗门区、金湾区、高栏港区要积极探索和总结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大力推广和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的公建民营管理体制,加快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步伐,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床位利用率,将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成具有农村生态特色兼具健康养老功能、并以此为服务平台将养老服务延伸至广大农村社区和居家老人。

3、建立养老服务标准。市民政部门应抓紧质量标准部门制定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并以服务标准评价养老服务主体的养老服务质量,规范养老服务行为,促进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在标准的基础上,要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等级评估制度,公开养老服务机构的评估等级,让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或家属从公开的等级信息中自主选择养老服务机构;

4、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市财政、民政部门应按保重点、保基本的原则,尽快制定我市户籍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减轻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经济负担,使经济困难老年人能够平等地享受到养老服务,体现社会经济成果与经济困难老年人共享的政府保障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的实施理念。

5、创新养老模式,打造医疗、康护、旅游型养老示范区。创新、优化养老服务,机构选址上结合地理环境优势,营造自然条件优美、适宜居旅的养老环境,周边医疗、商业设施配套齐全;医护方式上按需提供,如特别护理、全护理、普通护理以及心理陪护、临终护理等等;托管形式上多样化,日托、全托相结合,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同步进行;服务类型上多元化,传统型和现代型娱乐活动均需开设,与时俱进,满足当代老年人需求。努力实现医疗、康护、旅游型生态养老示范区。

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篇三

关于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环保部办理

提 案 人:曹鸿鸣

主 题 词:资源,引进

提案形式:个人

内 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是,一些地方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缺乏环境保护措施,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一、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生活污水和垃圾等面源污染导致很多农村水源不合格,困扰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处理率低。农村炊事用水直接通入屋外沟渠,流入河沟里。沐浴、冲洗厕所的污水,一般流入房屋周边的化粪池里,但是渗漏严重,清理的次数也少。经雨水冲刷,沿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同时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其主要的特点是:有机物含量大,含一定量的氮、磷,可生化性强。农村缺少完善的垃圾收集与处理程序,加之农户居住分散,造成生活垃圾随处可见,随处堆放的特点,污染面广且治理困难。垃圾侵占公路、蚕食农田、阻塞河道的现象比较普遍。

2.禽畜规模化养殖对周边及养殖场自身环境的污染程度日益加剧。首先,对水体和土壤污染。畜禽粪尿及畜产品加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是造成水体及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当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的进入量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后,就会造成矿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富集,改变土壤本身的结构,破坏土壤植被的生存环境。其次,污染空气。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呈现出向郊区农村迅速延伸的态势,饲养场与居民点距离缩短,养殖场的空气污染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必将日趋严重。这些气味大量而长期高浓度地排放,特别是滋生的蚊蝇大量繁殖,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3.化肥、农药对水环境污染。现在使用的农药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用不当或分解不完全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以及分解产物对水中微量有机物含量的影响。在一些地区,每年种两茬作物,必须使用化肥主要是氮肥补充地力,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对氮肥、磷肥等化肥的需求较大。如果有效利用率达70%,则有上述使用量的30%将进入环境,并且主要以氮、磷的形式汇入水中,使水富营养化,藻类疯长,水质变坏,产生毒素,最终对人体健康和人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由此可见,水中氮、磷的来源主要是未经充分利用的化肥。

二、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对策及建议

1、推行“三集中”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三集中”就是农民向社

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农庄集中。城镇化是非农化的必然结果,非农化必须以城镇化作为支撑,城镇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非农产业理想的集聚地。非农产业向城镇的集中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方便协作,建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收集系统。

2、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自然净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无害化处理工程。首先,地方政府可以聘用当地的农民作为保洁员,负责责任片区的垃圾收集与保洁,按当地物价发放一定薪酬,接受上级和村民的监督;村里收集好的垃圾可考虑小区域集中处理或者由当地乡镇负责转运至县市,由环卫部门负责处理。在此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资金问题,适当向农民收取小部分,财政解决大部分则是比较合理的方式。

村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应本着“多样化,生态化,就近化”的基本思路。首先,对于村民比较集中,人数较多的小城镇,可以建设中小型污水处理站,将几十户、上百户村民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或自然沟渠收集起来相对集中处理;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如建立“三格式”卫生厕所等;对于量大面广的农民村庄集中居住点来说,可考虑采取厌氧消化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处理污水。厌氧消化是通过净化沼气池在厌氧和缺氧的条件下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成沼气和水。另外,有条件的村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排渠道与附近的荒地、废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3、禽畜养殖尽量集中并加强新型技术的推广。首先,基层镇村政府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督促规模化养殖业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相关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染防治措施,环保局要严把审批关,对防护距离和治污设施达不到要求的禽畜养殖场不予审批;对于未达到规模养殖的散养户,建议镇村积极引导为主建设集粪池等基础性防污设施。其次,规模化养殖场选址必须合理,尽量远离城区和居民集中生活区。统一协调,打破镇、村、组的界限,建立几个集中养殖小区,建设共用的污染处理中心,减少一家一户配套设施投入。再次,加强卫生管理。尽快制定地方性规定,进一步明确卫生防护距离,明确各养殖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对违规者提出相应的处罚办法。最后,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采取农牧、林牧、渔牧、肥牧结合等方式,重点建设循环性畜牧业工程,实行生态养殖,促进农村畜禽养殖场环境综合治理。

4、依赖严格管理和科技进步发展农业。首先,正确引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施肥。各级农科站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介绍有机农药的使用量,发展低毒高效低残留新农药;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增加有机复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的使用。第二,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减轻面源污染。第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争取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技术措施和劳动力,产出较多的农产品,进而达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5、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合理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在水源地周边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合理划分水功能区,督促水源利用企业合理选址,尽量降低污染风险和影响,确保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安全。提倡尽量采取以地下水为水源,开发混凝、活性碳吸附法、膜分离技术等简单易行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另外,可利用现有河道,因地制宜地种植荷花、水芹、黑麦草等水中植物,建立污染“隔离带”,进一步吸收和利用污水中的养分,防止其进入大江大湖。实行党委、政府负责人入湖河流河长制,建立严格考核机制,按照治理目标和要求,分阶段完成流域治理任务。

6、推进生态家园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工程。推动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生态示范户创建,切实让农民在生态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让农村水环境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

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篇四

农村环境保护是关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增加,加剧了我国农村环境的总体恶化。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以及环保资金普遍短缺,使农村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困难重重。为此,我们建议:

一、建立统筹城乡与区域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向农村地区的辐射和延伸,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二、制定各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制定出台《全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分期目标与重点方向。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制度性基础工作。尽快制定、颁布《土壤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依法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督管理。

四、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建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省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建立省级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用于跨设区市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补偿。其次,开征生态补偿税,集中财力支持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再次,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上游地区为保育和改善生态环境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流域下游地区政府应对上游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五、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为导向、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工商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其它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稳定投入渠道。

六、研究普及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结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粪便、垃圾、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

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篇五

秦和:关于发挥教育优势助力脱贫攻坚的议案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义所在。20**年11月下旬,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了到20**年扶贫开发的总目标,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最为重要的渠道。通过发展教育,提升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增长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促进贫困人口就业、提高贫困家庭收入水平、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具有重大意义。多次指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这次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其中就包括“发展教育脱贫一批”。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教育肩负着重大使命。

近年来,虽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而言,我国教育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仍十分显著。许多贫困地区,同时也是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最为薄弱的地区。不少贫困家庭的子女,既难以接受公平且有一定质量保障的基础教育,也较少机会获得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对这一贫困群体而言,由于教育的差距,直接导致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和就业创业能力严重不足,在人生的起点上就种下了贫困的“种子”,完全依靠自身努力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的面貌。为确保如期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建议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将治愚、扶智作为扶贫开发的长远之策和根本大计,对各地教育扶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系统部署,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教育扶持力度,着力从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全面完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特别在一些边远山区,有的学校连课桌椅等最基本的办学条件都难以保障,大班额、超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当地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失学辍学现象十分突出。有调查显示,一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初中辍学率超过20%。大量贫困家庭子女,在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就在家待业或进入廉价劳动力市场。“十三五”期间,应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和项目整合,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完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确保贫困地区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都有机会接受有一定质量保障的义务教育。

二、大力支持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加快构建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体系。“”期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乡村学前教育普及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总体上看,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绝大多数贫困地区乡村都没有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紧缺。国际国内的大量研究显示,接受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智力开发和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必须从学前教育抓起,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大力支持乡村幼儿园建设,从最贫困地区、最贫困人口做起,逐步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切实减轻贫困家庭学前教育负担。

三、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大对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支持力度。党的**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目前,我国城镇地区和东部发达地区已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落实五中全会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和部署,关键是普及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具有历史深远意义的扶贫举措。普及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一方面中央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支持贫困地区扩大高中教育资源,完善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着力化解普通高中债务问题。另一方面,要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突出就业导向,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避免将高中阶段教育完全办成升学教育。

四、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就业创业能力。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最近,直接面向就业特别是青年人就业,在扶贫脱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接受职业教育是贫困家庭子女获得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力价值的最便捷途径。做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工作,应当格外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的特殊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办好一批职业院校。要指导贫困地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重点建设一批特殊优势专业。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支持贫困地区学生到东部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努力使贫困地区每个适龄青少年都能学会一项实用技能、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

五、进一步调整完善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政策措施,拓展贫困家庭子女纵向流动的通道。长期以来,接受高等教育是贫困家庭子女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从根本上实现脱贫的主要渠道。近年来,针对农村寒门子弟上重点大学机会减少的现象,国家实施了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机会明显增多,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效应已初步显现,得到全社会普遍赞誉。但这项政策还不够完善,在一些贫困地区,存在非贫困家庭子女也享受了这一政策的现象。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在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确保这项政策真正惠及贫困家庭子女。

六、加强贫困学生信息与贫困家庭人口信息的对接,实现精准资助。学生资助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建立从学前到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因贫失学、辍学。下一步,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资助政策的同时,要在精准资助上多下功夫,贫困学生信息要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有效衔接,精准识别贫困学生。既要做到“应补尽补”,又要尽可能避免资助非贫困家庭的学生,将有限的资助经费用在“刀刃上”,提高资助经费的效益。

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篇六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流动,才能提高使用效益,也只有合理流动才能真正体现土地生产要素的性质,土地流转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0月19日,中共**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随着《决定》的公布,人们又从相关章节中看到了“土地流转”的身影。

所谓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其实质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通过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激活农村的生产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土地流转的本质,就是推进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必然会引发其他要素市场包括农村资本市场的发育。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理应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上先行先试,但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在此问题上问题多多。主要包括:

1.土地权属纠纷问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新政策的出台,我省农村在生产和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也日趋紧张,因争夺土地资源而造成的土地纠纷开始增加。这些纠纷有的是农场与农民集体之间的纠纷,有的是农民集体与农民集体之间的纠纷,较突出的是场社纠纷。据介绍,尽管20**年以来,海南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和纠纷排查调处,纠纷的宗数大量减少,但剩下来的一般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到今年初,据初步统计,仍有533宗土地权属纠纷尚未解决,涉及土地面积37.8万亩,其中跨市县范围的土地纠纷有133宗。

2. 征地遗留问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省房地产开发过热,有的市县征地过滥过乱,既有政府征地,又有企业征地,而且征地底数不清,当时的一些账册也不全。在征地过程中有的市县被征地农民安置没有落实,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生活无保障。另外有的土地征用以后长期闲置,也导致部分农民在被征用的土地上继续耕作,但是随着闲置土地的处置和开发,拖欠农民征地款等征地遗留问题就不断暴露出来。征地拆迁补偿没有付,农民当然不干,即使有的征地补偿付了,由于长期闲置,农民已经在这种地安家了,也有一个处理问题。此外还有闲置建设用地处置遗留问题和农业用地对外流转遗留问题。前者据不完全统计有281宗、涉及土地2.5万亩,占整个全省闲置土地总宗数的8.6%和总面积的7.0%。后者造成的原因是由于一些地区农村集体土地对外流转的操作程序仍旧不规范,有些村委会干部未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或未经法定程序报经镇政府批准就自作主张对外发包土地,造成了一些村民失地,生产生活困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因片面追求农业规模化发展,在招商引资时随意承诺大面积、长期限、低地价,甚至以行政命令迫使村镇对外流转土地,造成严重的面积过大、期限过长、地价过低的‘三过’问题。

3.土地流转身份上的限制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一般限于特定的农村集体组织内部,《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应当经本集体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可见,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受让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被作为例外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种受让主体身份限制造成土地承包权流转的封闭性,从而使土地承包权无法按照市场方式自由转让,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制造了障碍。目前我省农村中各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生产能力各异,如果仍旧停留在原有的生产格局,各地差异将越来越大,这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相悖。同时,这种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集体组织间在土地利用上的余缺调节,这不仅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也会使得农村土地流转很可能局限在一个个孤立的小范围内,以至培育出十分零散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是不相协调的。

4.土地流转条件上的限制 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来讲,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其转让必须经发包人同意。但我们认为,既然已经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定性为物权性质,就应赋予承包经营人完整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流转权是农户依法享有的权利,它与承包地的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一道构成了市场经济情况下家庭承包制度的基础:承包农户是流转的主体,土地流转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流转收益全部归承包农户,农民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应当有自主权,这样才符合私法自治的原则,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开放。当前侵害农民土地流转权的现象较多,正是因为这种对农户自主决策的限制使有些所谓集体组织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借口,以所谓“反租倒包”等花样,以低价强行“租用”农户承包地,在流转过程中与民争利,或者随意调整承包地,分出所谓“口粮田”、“机动田”,变相剥夺农户土地。

5.土地价值实现上的限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财产权已由原来注重于对标的物的现实支配的具体权利,演变为注重于收取代价或获取融资的价值权。农村土地承包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利,应当具有相应的融资功能,但我国《担保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权不准设立抵押权,《物权法》中也并未将抵押设定权加以明确规定。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不完善的产权,土地收益权不完整、不清晰,难以形成土地融资市场,抑制了农地的价值担保功能,限制了土地承包权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针对海南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快海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对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做全面排查 因为有些土地历史遗留问题隐藏较深,只有发生矛盾冲突时才会显现。正如姜斯宪副省长所举例,如拖欠农民征地补偿款等征地遗留问题,往往当闲置土地要重新开发遇到农民阻挠时,才会暴露出来。在具体的解决方式上,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坚持协商为主、慎重裁决,以防矛盾激化或产生新的问题。对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单位与农民之间的土地权属纠纷,要努力协调,在法律的范围内让利于民,通过依法确权与让利于民相结合,促进问题的协商解决。对于农民集体之间的土地权属纠纷,则要在全面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与结合点,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工作,协商解决。不能为追求结案率而仓促裁决,要避免因裁决导致矛盾激化,产生新的问题

2. 其次是加快征地补偿安置地方立法工作 制订《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和《海南省土地征收补偿争议裁决办法》,建立规范的征地补偿安置体系,完成“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的颁布实施。此外还要结合海南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期限、价格和面积作出限制性规定,把“三过”问题解决好。

3.完善法律条文,促进土地流转 法律应明确规定所有权归属及对农民的土地流转权提供法律保障;对于使用权流转的补偿标准及利益分配、土地流转的管理、土地纠纷的处理等基层难以解决的问题,应通过调查研究加以规定;鉴于《担保法》中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不得流转的规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先行制定地方性的条例或办法,指定土地流转格式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法律的形式对本地农村土地流转加以规范,使土地流转有序进行,从而达到集约利用、规模经营的目的。应争取尽快出台《海南省土地权属确认与纠纷调处条例》,通过这个条例解决土地权属纠纷处理法规不完善、证据不足时如何裁决、怎样认定和保持土地利用现状的问题,完善纠纷调处工作的体制机制,把省委省政府解决土地纠纷问题的指导性原则进一步具体化,落实成法规和规章。

3.大力培养农村土地市场,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 首先,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机制,允许农村土地在一定范围内流转,并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土地转让价格。第二、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率先在全国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市场或管理中心。第三,健全和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农户将耕地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流转,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第四,建立调节机制,防止土地使用权过于集中,以调节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垄断和不公平现象。

4.有效发挥政府和村集体的职能 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特点,尤其是我国(包括海南)农村的土地市场还很落后。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对土地流转有宏观上的调控。完善产权登记制度,建立科学的农地资产评估体系,合理评价农村土地价值,逐渐形成城乡地政一体化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约束政府行为过度干预的机制。准确定位政府在推进土地流转中的角色,监控土地供需总量的动态平衡,而不是运用行政手段去调整土地资源,与民争利。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对有关法规和政策的了解,使土地流转由自发逐步转向自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群众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因此,要抓好土地流转,必须“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5.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第一,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环境不稳定,兼业农民非农产业收入不稳定性将使他们难以彻底离开土地。因此,应切实加快乡镇城市化进程,依靠科技进步,积极主动地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得以合理转移。第二,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直接上市交易,另一方面,要把村镇房屋纳入市场经济的商品体系,稳步推进村镇房屋商品化、社会化;停止农村宅基地的无偿分配;发展村镇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宅基地明晰产权的改革任务。第三,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元化。《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可见立法者并没有穷举土地流转的形式,农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6.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广大农民仍然把土地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作为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生老病死的保障。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开土地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也将严重受阻。因而,必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风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险功能,为土地转出者解决后顾之忧。其次,大胆在有条件的市县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对放弃土地的农民应该在身份平等和社会保障方面提供援助,特别要强化可持续的就业能力的培训机制,以避免城市流民阶层或城市“贫民窟”的产生。

推荐访问:清洁能源 解决方案 六篇 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六篇) 2023年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六篇) 清洁能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