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范文推荐)

时间:2022-06-28 16:4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范文推荐)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5篇

第一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模拟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师这个角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体)。

2、教师的爱是以对学生的(尊重)为前提的。

3、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对(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

4、教师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高尚优良的人格、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

5、今后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教学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6、教师发展规划的第一步是(自我认识)。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8、教师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应求助于专家进行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9、教师自主发展有三条可行性路径:反思、合作、(共生(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10、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之间要有某种桥梁,这桥梁就是(教学)。

二、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特点的一项是( D )。

A、艺术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速效性

2、教师工作的核心是( A )。

A、教书育人 B、广博学习 C、教育科研 D、精心备课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C )。

A、方法 B、途径 C、本质 D、形式

4、有德之人,在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之事,这叫做( C )。

A、慎微 B、慎重 C、慎独 D、诚实

5、“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这句话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6、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 B )。

A、1995 B、1997 C、1999 D、2001

7、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成效的最直接因素是( A )。

A、语言表达能力 B、非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D、管理学生能力

8、校园文化属于哪一类课程资源( C )。

A、素材性资源 B、条件性资源

C、隐性资源 D、显性资源

9、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是一种( B )关系。

A、医患 B、伙伴 C、师生 D、主从

10、在教学反思过程的诸阶段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B )。

A、具体经验阶段 B、观察分析阶段

C、重新概括阶段 D、积极验证阶段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小题对或错,并在括号内填上√或×。每小题2分,共20分。)

(V)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X)2、今天,在我国“教师是专业工作者”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V)3、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集体劳动。

(X)4、教师职业道德可以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V)5、要树立学生是消费者,就是教育服务的顾客的观念。

(X)6、实施新课程,我们要彻底否定教师的权威。

(V)7、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与“母爱”并列起来,不免掩盖了教师职业情感的专业化特征。

(V)8、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

(V)9、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其教师生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

(X)10、“教学相长”是必然的,无条件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什么教师要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

答:(1)新课程内容的社会化,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
(2)新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元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

第二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以身立教】
  (一)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比一般的职业更特殊一些。纵观人类道德史,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孔子曾用“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描述他理想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道德含义,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他所开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为历代不断继承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更进一步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以身立教”的共同特点。当前,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不但要用丰富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品格育人;
不但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去提升学生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秩序的一代新人。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要比其他任何行业都高一些,以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往往成为社会公德的标杆,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明灯和风向标。 
  (二)师德规范是调节教师自身及与外界关系的行为准则 
  师德规范所表达的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因此,它与一般职业道德一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师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师德又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
师德没有固定的形式,通常体现为教育观念、生活习惯、理想信念等;
师德通过内省和信念来强化,并通过教师的自律来实现;
师德不具有刚性的约束力,主要通过内心反省和公众舆论加以约束;
师德的主要内容是对教师义务的要求;
师德标准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师德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等等。为使师德理念形成规范,一般都要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将其公之于众,以便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接受和实行,并进而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在我国,由于教师的自律组织和社会团体并不发达,因而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会联合制定并颁布实施的。1984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制定并颁发了首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试行)》,并于1991年正式施行。1997年,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加强调职业精神,尊重道德属性。它既体现了教师职业神圣性的一面,也考虑到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平凡性,并承认教师职业境界的层次性;
它既有适度超前的目标性引导,又明确了不容许超越的行为底线,因而更加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与要求。 
  (三)颁行师德规范是以德治教的根本体现 
  人们常说,教师自身就是教育力量。从理论上来分析,一个教育者往往拥有三种权力:其一是职位权力,它代表国家或学校管理学生,并执行教育的强制标准;
其二是专家权力,作为专业人士,他们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或建议;
其三是参照权力,他们要把自己作为楷模和榜样来影响学生的发展。当然,任何滥用权力的行为都会走向目标的反面。因此,法律和道德是约束教师正确从教的两条准绳。为强化依法治教,我国颁布的《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教师的品行要求做出了规定。但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特点,决定了它所规范的行为不可能太多、太广,其所规范的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底线”。而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较广泛的职业操守要求的,恰恰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指引着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方向,并作为教师自律和外界他律的尺度,对教师的行为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但它作为一种行业的操守规范,对教师仍然具有约束力。一方面,当一个人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的时候,他就自愿选择了接受这一规范的约束。他在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规范所确定的精神和原则。尽管教师的个人能力有高下之分,但师德规范则成为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方向和终极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旦制定并颁布之后,就成了外界评价教师职业操守状况的“标尺”。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评优工作中所考虑的师德因素,都是以教师对师德规范的践行情况作为依据的。如果教师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师德规范的要求,教师本人要受到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他们的失德失范行为往往会成为公众谴责的对象。从这些特点来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只不过,其强制性的力量来源于行业内部的管理、评价行为,来源于公众的舆论,而不像法律那样来源于国家司法机关的威慑力。 

第三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时期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浅析

摘要:人生中成功的第一步往往是从思想开始的。职工的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履行职责应具备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规范人的思想的重要保证。新时期如何把职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把职工思想中的那些要求自我完善的意识开发出来,把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与职工的个人目标提升的双赢中来,是新时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

主题词:新时期职业道德建设

人生中成功的第一步往往是从思想开始的。职工的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履行职责应具备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规范人的思想的重要保证。新时期如何把职工的思想凝聚在一起,把职工思想中的那些要求自我完善的意识开发出来,把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与职工的个人目标提升的双赢中来,是新时期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企业的职业道德的实施部门之一,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探索出新时期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应通过企业内部与外部监督相结合,行业自律与舆论监督、政府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

一、 提高对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认识

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拥有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队伍,直接影响其自身形象和事业的发展。切实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和谋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文明道德风尚,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职工职业道德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因素,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社会风尚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由于每一行业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整个社会发生联系,各行各业的人际关系和人员品德状况都程度不同地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习俗,职工职业道德对社会风尚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每个劳动者都能自觉地遵守和履行职业道德,必然有利于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浅谈如何提升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作者:罗学会[1];

作者机构:[1]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

ISSN:1002-3860

年:2019

卷:000

期:002

页码:P.201-201

页数:1

中图分类:G451.6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提升;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摘要:我们都知道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美德,它以美德孕育人生,人生才有价值。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活,关系到社会,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及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所以说师德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篇: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浅谈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充满着希望和挑战,新课程的改革把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了一个新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
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
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决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活动中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向。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教师的关注,从关注教师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转变到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到关注教师的教学效能。这些关注实际上是对教师素质提升的期待,“振兴中华,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形象地把教师比喻为“托着太阳升起的人”,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特点。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教师的职业道德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师德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师德还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一、爱岗敬业,热爱教育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把自己毕生精力贡献给人民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需要的是人民教师对它的忠诚,这种忠诚,是全心全意、矢志不移,毕其一生的。只有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保卫者而勤勤恳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教师,才是最可尊敬的。以献身教育为重,以献身教育为荣,以献身教育为乐,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应当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操。
当我们选择了这一职业,只有做到不计名利、乐于献身,才能有所作为。在认识上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应尽心尽责,乐业爱教,敢于挑战困难。只有当我们对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时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内心极大的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北京市小学特级教师霍懋征的话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他说过:“我一见到学生,一到课堂,就来神了;
我想学校,想学生,不能离开他们去休息。”这么一种多么值得叫人崇敬的爱岗敬业精神,正因为这一点,霍老师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建设培育了一代代人才。新时期人民教师师德楷模郑琦老师从教43年来,辛勤耕耘在让一方青少年茁壮成长的花圃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把终身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和红领巾事业”的誓言,赢得了当地学生、家长和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他身上“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为了教育”的信念,正是一种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的典范。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诲人不倦。可以说,热爱学生,是诲人不倦的前提;
诲人不倦,是热爱学生的必然结果。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教师高尚道德的自我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热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真诚地喜爱学生所特有的纯洁、真诚、直爽和好奇,喜爱学生渴望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新鲜事物的愿望;
热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把自已全部心血灌注到学生身上,既像慈母一样精心培育一代新人,又如严父一般严格要求自己的培养对象。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
诲人不倦,也就是对学生不倦的教诲,这可算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中心,因为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道德特点。所谓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在教给学生以知识方法,教给学生以道德时,既要有满腔的热情,又要有足够的耐心,既要有坚韧的毅力,又要有得当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启迪学生的智慧,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师爱的基础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尊重学生人格是师爱的基本要求,也是获得学生的爱的基本途径,也是转变后进生的法宝。
师爱具体表现在:(1)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做事要“以己度人”、“将心比心”。便是真实写照。(2)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情绪。青少年自控能力差,但独立意识、反抗意识却很强,稍有不顺心的事,往往通过爆发的形式或者弥散的形式表现出来。(3)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判断,只要是有争议的问题,教师都应该暂缓发表意见,而让学生自己说话,让他们讨论。学生敢于问和善于问的前提是有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师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修成正果”。
三、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把“以身作则”当做无声之教。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察觉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方面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这充分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
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先坚决不做。在学校,是学生的表率。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样。在家庭,是家庭成员的模范。对父母而言,他或她是好儿子或好女儿;
对子女而言,他或她是好父亲或好母亲;
对兄弟姐妹而言,他或她都是可亲可敬的人。在社会,是优秀的公民,是人群中的先进者,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著名教育家和文学家叶圣陶说过一句引人深思的名言,他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我们认为教师的作用,也就充分体现在这一点上。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创办晓庄学校时就与学生共同劳动,一起学习。凡是他要求别人做的,他自己也先做到这一点,故此,他得到学生的崇敬与信服,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怎样“为人师表”呢?我认为“在言语上,应当讲文明,力求达到文雅而幽默的高度。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多下功夫,不光要使学生会,更重要是引导学生会学。在仪表上,应当服饰补素、整洁、大方。在待人接物上,应当热情诚恳,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在工作态度和作风上,应当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开拓创新。在品格和情操上,应当言行一致,表里一致,是非分明,公正守法,开朗坚毅。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宣传者,但必须同时是精神文明的实践者。只有用“道德”来影响“道德”,以“情操”来感染“情操”,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常会发生这样的事:老师捡起一张废纸,周围便有不少向地面搜寻的目光;
升旗时,老师站得端端正正,学生也会规规矩矩;
老师的板书漂漂亮亮,学生的作业本也会清清楚楚……可见,我们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创造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学而不厌,严谨治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见,教师有必要在业务上力求长进,努力跑在学生前头,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才能引导他们不断前进,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 “一池水”甚至是“一溪水”。这就要求我们人民教师一定要继续不断地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获取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能力,不断完善自身。更何况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即使你的业务基“严谨治学”与“学而不厌”是紧密相连的。教师的“学而不厌”是为了“严谨治学”。严谨治学,是说态度认真,教学科学,知识无误。高层次的严谨治学,应该是一丝不苟,无懈可击的。
要学而不厌,严谨治学,就应该从三方面去努力。(1)作为教师就必须天天学习,不断提高,达到“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的境界。(2)作为教师就必须专攻博取,精益求精。(3)作为教师还必须要学习多学科基础知识。当代科学发展的形势表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影响,边缘学科发展迅速。因此,我们教师要文理渗透,互相沟通,教学才能左右逢源。还要研究教学艺术,掌握教育规律,因为一个教师仅仅掌握知识,而没有掌握传授知识的技巧,是不可能把学生教好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等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以便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以自己独创性的工作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的人。
五、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面对教育的发展和新的课程改革,我们讲的师德,就是要调整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调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上所讨论的主要是这个方面;
二是要调整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教师与其他职工之间以及教师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也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方面。
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有如下要求:(1)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要有共同的事业心,从把学生教好这一根本目的出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2)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做到“文人相亲”;
(3)新老教师之间要互敬互爱,青年教师应主动向老年教师求教,学习他们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老年教师要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并注意学习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4)教师应服从领导,领导也应尊重、信任和体贴教师;
(5)作行政工作和后勤工作的同志,也应多从教师劳动特点出发,尽可地给教师以照顾,教师应自觉地看到行政工作、后勤工作对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尊重他们的工作和劳动;
(6)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其他职工、教师和领导之间有了矛盾,应当开诚布公,交心谈心,求同存异,达到彼此谅解和相互团结。总之,在学校集体中,要求每位教师讲团结,讲协作,讲风格,讲尊重他人,讲严以律已,讲共同进步。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应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又要以道德教人。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是一种自觉的意志行为,它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于教育劳动效果的长期性、迟效性,它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有长远的眼光面向未来,努力克服困难,深人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教育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已、为人师表。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需要有良好的氛围,不仅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还需要社会的支持。

推荐访问:职业道德 新时期 教师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教师新时期对职业道德 新时代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