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史上感人事迹【精选推荐】

时间:2022-06-26 16:40:1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航天史上感人事迹【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航天史上感人事迹【精选推荐】

航天史上感人事迹5篇

【篇一】航天史上感人事迹

只要有信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我是经营一部的片区管理员王金晶,我于2014年10月入职朔州再生能源热力有限公司首站,在2015年4月调入经营一部,刚到经营部的我在经理和同事耐心的指导下慢慢适应了经营部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经营部的工作任务,从中发现,在收费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真情感化用户,拉近与用户的情感距离,得到用户们的理解与支持,才能保证热费的收缴。

我公司为了缓解冬季集中收费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推行全年收费,从2015年6月10日开展提前交费送礼品活动,收取2015-2016采暖期采暖费;
在这个活动推出的时候,很多用户反响很大,身为片管的我,无数次给用户解释为了方便用户,冬天在银行缴纳采暖费不排队拥挤,推行全年收费活动,一遍两遍三遍的给用户解释,用户从一开始的不相信,是不是骗子,到最后相信我们并缴纳采暖费。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我负责的鹏森站里大单位鹏森大酒店,我第一次去宣传提前收费活动内容及奖励政策时,鹏森大酒店的负责人说这离供暖时间还早不交;
第二次又去做宣传,负责人说你们这奖励政策力度太小了,我耐心的解答我们是为了用户方便,对方回答说我们不交的了;
第三次又去做宣传,负责人说你们不用来了,我们暂时不交;
但是就这样也没打败我的信心,第四次去的时候,我说这次来,我们不说交采暖费的事情,我是做个用户调查回访,在谈话中了解到鹏森大酒店去年供暖还算可以,没什么大的问题,我说今年供暖如有什么问题,您可以拨打我的电话,我随时为您上门服务,负责人笑嘻嘻的说好的,没问题;
就这样,也不知道去了多少次,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活动期间,鹏森大酒店最终交了2015-2016的采暖费。

“只要有信心,办法总比困难多”。身为片管,首先要站在公司整体利益角度出发,真正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意识,焕发出工作热情,才会取得效果。只有我们在与用户沟通时用真情打动用户,用具体的行动感化用户,李**常说把用户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来对待,拉近与用户的情感距离,真正做到让用户把我们片管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用户不用催就会主动交费了。

我深知片管是一个综合素质高、吃苦耐劳的职务,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做到集团“十二字”方针(忠诚敬业,勤奋问责,主动负责)按照“创一流,争第一”,十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经理常教导我们勤问、勤学、勤汇报、勤落实、勤请示、勤沟通;
总之,“干一行,爱一行”,与同事们携手并进,用我们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回馈于每一位用户。

【篇二】航天史上感人事迹

周恩来感人事迹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总理的故事16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有什么样的志向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一生才有意义。周恩来小小的年龄,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俗话说,从小看大。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渐败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带领中华腾飞。

二、总理的不搞特殊自然使我们受感动,受教育。但对我触动大,感动不已的,还是他搞特殊化的时候。     

周恩来夜间常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见、处理国际事务或国内大事。按当时制度规定,夜里11点以后,可以吃夜餐。夜餐两菜一场,有夜餐补助,每级干部补助多少钱有明确标准,按这个补助标准,夜餐实际上可以不交钱。不到夜餐的钟点,在人大会堂就餐都应交钱,并且定有交钱的标准。高级领导人交8角,我们秘书工资低,交2角5分钱。 可是,总理在人大会堂吃夜餐,坚持照白天的标准,交8角钱。我们不好办,人大会堂也不好办,因为夜餐有补助,明文规定了的,交钱也不好下帐。我去向总理汇报解释:"总理,夜餐补助是明文规定的,你不要补助坚持交钱我们不好办。你一向反对特殊化,你这么做也是搞特殊呀。" "是有点特殊化。"总理点头承认,"这是因为我的情况特殊。我一般是白天休息夜里办公,人家是夜餐我是正餐么,怎么能享受夜餐补助?"  "总理,我不能接受你这个道理。"我坚持意见,说:"你睡眠那么少,一天只有三四小时。如果夜餐算正餐,那么白天就餐应该算夜餐了?那以后白天享受夜餐补助。"  "白天怎么冒出来了夜餐?讲不通么。你不要给我搞特殊。"总理挥挥手,"你去吧,就照我说的办"  "就许你搞特殊,不许我搞特殊……"我小声嘀咕着退出来。有啥办法呢?只好按总理的要求去付款。在我跟随总理的几十年中,这是总理唯一一次"强词夺理"地闹特殊。

三、  随着年龄的增大,总理工作量不减,饭量不减,但是变化还是在悄悄发生……  

 总理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在田间地头,他与农民一道吃饭;
在工厂矿山,他与工人一道吃饭;
在招待所、饭店,他喜欢和服务员一道用饭……    那是"*****"中,总理陪外宾外出参观。那几天他吃饭很费力,吃得慢,吃得少。我认为这是睡眠太少,过于劳累造成的,心里很犯急。     

记得是在参观大寨的前后,在一次行动前,我感觉他有什么事要说,但没最后拿定主意。想到他吃饭的费力,我忙问:"总理,你身体不舒服吧?"  "不,我身体很好……"总理说得肯定。但我太熟悉他了,我能感觉出那种看不见听不出的异常。"总理,你有什么事吧?" "嗯,"总理略一沉吟,望住我,用商量的语气说:"这次活动,吃饭要一起吃。你看,能不能设法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  "可以。饭都是盛好了才端上来么。"  "搞特殊了。"总理笑了笑,有些不安和苦涩。他忽然轻轻叹出一口气:"唉,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     

总理发出这声轻叹时,我看清了他变得灰白了的头发;
曾经英气勃勃的脸孔已经血肉耗尽,脸孔和脖颈的皮肤松弛下坠,并且出现了老年斑;
他那威武明锐的双眼也深深地凹陷下去…… 我鼻子一酸,眼前模糊了,赶紧把脸转向一边。     

“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这就是总理犹豫再三才说出的“特殊”要求啊!我没有忍住泪,慌忙退出屋。我哭了。一个人悄悄地哭了……  

四、周总理最后的日子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但他不仅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党内外巨大的政治压力,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判极“左”思潮、“组阁”、“反对经验主义”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逐步推举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为中国今后的前途和命运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了1975年秋天,周恩来的病情有了新的发展,即由原来的“移行上皮细胞癌”转为“鳞状细胞癌”之后,恶性程度更高了,并很快扩散到盆腔内临近器官、腹腔内脏,继而转移到全身重要器官。他基本上处于卧床不起状态。大小便已开始在床上解决,进食主要靠鼻饲,偶尔在病床上喝一点汤汁及茶水。 从11月下旬起,他身体已十分虚弱,连躺在床上大小便也没有力气,要依靠别人将他身体托起把便盆塞进身体下面去才行。后来,消化道发生部分梗阻,由鼻饲管通过“蠕动泵”输入胃肠道的营养物质不能往下运转,引起腹部胀满不适,只得改为每天静脉输入抗菌素治疗药物,同时输入必要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热量需要。但是,大剂量的各种广谱抗菌素的反复使用,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大便量与次数明显增加。进而发生全身性霉菌病,导致持续高热不退,心脏和肾脏功能衰竭,使本已十分复杂的治疗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了。由于全身免疫系统功能已面临崩溃,抵抗力极度下降,癌细胞在体内更肆虐。它们每时每刻在吞噬着周恩来的五脏六腑、骨骼与肌肉,由此引起全身各处难以忍受的疼痛;
镇静药物和止痛药品几乎已失去了作用;
满脸胡茬,更显出虚弱憔悴的病容。那双令敌人望而丧胆、使同志倍感亲切的眼睛已不再炯炯有神。他的体力非常差,呼吸与脉搏也很弱;
说话声音轻微,生命处在垂危之中。”  

    周恩来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只要身体尚能支持,他仍继续坚持工作。这一时期,他除了批阅、处理一些文件外,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会见外宾63批,在会见外宾前后与陪见人谈话1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医院开会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谈话7次。  从1975年6月以后,周恩来由于癌症的折磨,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下了30.5公斤。他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半年”的时间,但他依然继续顽强地工作着,同病魔、同邪恶势力进行着最后的搏斗。 从12月中旬起,终日卧床的周恩来已无法进食,所需要的食物由医护人员用管子直接灌入胃里。这时周恩来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进食、输血、输液、排液……以至连翻身都受到限制。为了减少周恩来的痛苦,医生不得已使用了安眠药和止痛针。但是,不时袭来的剧痛,仍使周恩来常常浑身颤抖,大汗淋漓。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他仍表现出高度的自制力。医生张佐良回忆:“总理用的止痛药,开头打一针可管上四五个小时,后来管两三个小时……他疼得实在不行时,就把我叫进去,说,我很疼,能不能哼一哼,叫唤叫唤。听到这里,我的眼泪都掉出来了。我说,总理,你现在愿意怎样就怎样吧!”护士许奉生说:“这时总理是很痛苦的,可他从来不哼也不叫。有一次他正睡觉,一下让病痛惊醒了,就问,我喊了没有?我们说,你叫叫没关系的,如果你疼,你就哼哼,就叫,没关系。他摇摇头。”  12月20日,生命已经处于垂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应约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周总理就昏迷了过去。1月7日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篇三】航天史上感人事迹

感人事迹

1、 何东旭,陈及时,方招

事迹简介: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三位大学生因为救人,最后终于体力不支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献出了自己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名人坊颁奖词:为了别人的生命,牺牲了自己年青的生命。作为大学生,他们对生命的那份理解和担当,不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社会上有太多人批评90后,可这三位均出生在90年代的大学生, 正在用实际行动向这个社会证明着他们的人生价值。

2、 陈玉蓉

事迹简介:为捐出二分之一的肝挽救自己重病的儿子,患有重度脂肪肝的她,毅然开始了自己艰苦的减肥计划,节食,暴走。为此,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让医生感叹道:“从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一个病人能在短短7个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况还是重度。”

名人坊颁奖词:“可怜天下父母心”。陈玉蓉作为一个妈妈,为了挽救自己的儿子,最终用非凡的坚持和毅力和心中有的那份母爱,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也成功挽救了自己病重的儿子。这样的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妈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肃然起敬。

3、 范阡川

事迹简介:初恋女友张益容患上肝硬化,已经分手19年的“前男友”范阡川卖掉自己的面馆,并决定捐出自己的肝脏救治这位曾经的爱人,并决定冲破层层阻碍和张益容结为夫妻。(遗憾的是,最终张益容还是因身体条件太差而病逝。)

名人坊颁奖词:一份爱,一份承诺,一个普通的汉子。面对自己心爱的人病重,他用心中那份爱,支撑起爱人最后的信念和希望。虽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这份对爱情的执着和用爱支撑起的承诺,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还有真爱的存在。也让我们在那些寒冷的夜晚中,心中充满了似火一般的温暖。

4、 刘洺硕

事迹简介:7岁的小男孩刘洺硕,在妈妈患了眼疾之后。自己挑起家庭和照顾妈妈的重担,7岁的他,给妈妈洗脸,做饭,烧热水,打扫房间。而从不耽误学业。连本子都买不起的他,在收到学校同学老师们捐款之后,却依然懂得知恩图报,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捐出了自己省下来的那一份爱心。

名人坊颁奖词:一个7岁小男孩,对母亲不离不弃。他挑起家庭的重任,却依然懂得知恩图报。他贫穷到买不起书本,穿不起一件像样的衣服,但这并不影响他刻苦完成自己的学业。当他面对贫穷,困苦,艰难的生活,却从未放弃希望;
而当他面对别人的疾苦和灾难,更能主动伸出援手,给别人以希望。这样一个力量微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给予我们的却是乐观和希望。是的,我们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因为有信念,因为有爱。

5、 蔡毅

事迹简介:在给朋友父亲祝寿的返回途中,一支“三无”小木船翻到在长江上,船上12人全部落水。而唯一会游泳的蔡毅,毅然救完其余11个人后,因为体力不支,被无情的江水吞没。

名人坊颁奖词:英雄的牺牲,总让我们为之动容。在闻讯有三艘小渔船赶来救人的同时,蔡毅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坚持着配合救出其他六人。而就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当所有人都安全上船,救人英雄却用自己的生命向我们证明着这个灵魂的伟大和不凡。

6、 次仁曲珍

事迹简介:在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镇帮村,99岁的老party员次仁曲珍,虽然生活清苦,孤苦伶仃,却依然保持着那份对祖国和party的热爱,每天坚持在这个边陲小镇升旗另她骄傲的五星红旗。而这一坚持就是41年。

名人坊颁奖词:41年来,次仁曲珍坚持的是那份对于祖国和party的热爱。她虽然生活困苦,可她那一份心灵的坚持足够令所有人动容。尽管地处偏远不为人们所知,可她每天毅然升旗的那面五星红旗,却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份对于祖国的挚爱之情。

7、 李灵

事迹简介:从淮阳师范毕业的李灵,在父母和朋友的支持下,办起了专收辍学在家的留守儿童的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由于免除了全校三百多名学生的学费,李灵自己已经欠下八万元的外债。她为了能让学校的孩子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不顾炎炎烈日,毅然在郑州的街头收起了废旧书本。而她每天的伙食竟只有两个烧饼。

名人坊颁奖词:一个师范系毕业生,放弃本来可以一路平坦的康庄大道,选择了这条充满荆棘坎坷的道路。就是这样一个被许多人看来不可理解的选择,对于李灵来说,却意味着“光明”。也正是这真正的“光明”,照耀着她一路披荆斩棘,艰难前行的坚持着。而她身上这份执着,也终将照耀在每个人的心底

8、 秦艳友,张宝艳

事迹简介:2007年,秦艳友与张宝艳夫妇共同创办了“宝贝回家寻子网站”,专门帮助那些被拐卖,遗弃,走失,以及流浪乞讨的儿童回家。两年来,他们和志愿者一起,帮助75人最终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名人坊颁奖词:秦艳友,张宝艳似乎在这里更多的只是“代表“,他们夫妇代表的是她们身后的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们,帮助别人寻找丢失孩子的志愿者。他们用默默无闻来行动着,用一颗感动你我的心在帮助别人重新找回家庭的温暖。或许找到的孩子是少数的,但是他们却从未放弃。在这条通往希望的道路上,失望与希望交相往复着,他们也正以别人无法企及的坚韧一路执着前行。

9、 王化安

事迹简介: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汨湖乡姚峰界小学有这样一对父子,坚守山村教书53年,在有了第一面国旗后,没有旗杆的他们依然用香椿树作为旗杆,让五星红旗53年来第一次飘荡在这些大山深处的孩子的面前,也为他们埋下一份爱国的种子。

名人坊颁奖词:王化安这名纯朴的山里汉子,也许并没有轰轰烈烈的语言,但是我们从他质朴的语言中,体会到的是一个园丁对于“教书育人”这四个字的坚持和对于身上这份责任感的担当。尽管,他们走的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社会办学之路,但是清苦的环境下,他还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为大山中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双眼开辟了一片蓝天。

10、 程明

事迹简介:出生于1970年的程明,2003年参加了公共安全专家工作。在国庆60周年安全保卫工作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一直战斗在第一线。2009年10月1日55分,由于劳累过度,在工作岗位上光荣牺牲。而就在国庆安保和“打黑除恶”斗争中,他主动要求深入离主城最远的10个区县开展工作,两次路过家乡都因放不下工作,没能回家看过一眼。

名人坊颁奖词:这位战斗在一线的民警,毫不愧对头上的警徽和人民赋予他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面对最艰险的环境,这位人民pol.ice勇敢的斗争精神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光值得我们钦佩,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也将永远记得,有这样一位人民pol.ice,值得人民永远铭记。请允许我真诚的道一句:“谢谢你,一路走好”!

他们最帅、最起码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篇四】航天史上感人事迹

成都感人事迹

篇一:四川大地震的感人事迹

篇一: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四川地震感人事迹:千秋老师,感动千秋

5月12日,山摇地动、天花板砸下来的瞬间,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之际,用自己的身体护住4个学生,孩子最终获救,他却献出了自己51岁的生命??

地震时男同学要坚强女同学要坚韧

20XX年5月12日下午,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1点50分,谭千秋老师夹着政治课本走进了高三(1)班开始给孩子们上课。14时28分,教室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同学们的尖叫声划破校园的宁静——地震了!谭千秋大喊:“同学们,地震了,快跟着我往楼下跑!”同学们在他的指挥下,沿着楼梯蜂拥而下。这时,有学生喊:“教室里还有几个人!”谭千秋一听,立即转身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他看到高二(1)班教室里,刘红丽等4个学生正吓得直哭,不知所措,连忙冲着他们大喊:“不要哭了,快跟着我下楼!”

就在此时,已经被剧烈震动摇了约1分钟的大楼中间突然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刹那间裂成两半,而这道裂缝,正好在楼梯边,逃生的路被堵死了!谭千秋见状,急忙叫孩子们躲到课桌下面。

由于太惊慌了,孩子们躲进桌子下时,将课桌挤翻了。随着震动,水泥天花板发出可怕的“嘎嘎”声,眼看就要砸向孩子们的头顶,谭千秋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扶正课桌,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孩子们。就在这时,水泥预制板塌了下来,砸在谭千秋的身上??“不要喊,也不要哭!哭喊只会增添恐怖!”不知过了多久,刘红丽听到了谭千秋老师梦呓般的声音,“不要哭,男同学要坚强,女同学要坚韧!”谭千秋说,坚强、坚持,是成功获救的基本条件,在无法自救的情况下,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佳且唯一的求生之道。听了谭老师的话,孩子们不再哭喊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被深埋在废墟中的谭千秋和4个学生努力地坚持着。从绝望和恐惧中渐渐平静下来的刘红丽这才发现,谭老师用手臂护着他们,课桌没有倒,水泥板和烂砖没有伤到他们,但谭老师的手却被压住了。幸运的是,两个水泥板呈三角形挤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谭老师才能够跟他们说话,给他们打气。

废墟中如果有意外这就是最后一课

谭老师就要虚脱了,他很困,很渴。担心自己失去知觉后学生们更恐惧,他努力坚持着!坚持着!

就在这时,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刘红丽的大腿被一块突然挤过来的尖利物品刺破了,很疼,她惊叫着哭喊起来。“红丽,红丽,你伤得很严重吗?”听见刘红丽的哭声,谭千秋焦急地问道。刘红丽心惊胆战地说:“不是很严重,老师,我怕!”“不要害怕,只要伤得不严重,就要忍着,冷静,坚持,就有生的希望!”

怕刘红丽和田刚他们坚持不住,谭千秋时不时地鼓励他们,给他们打气。但几个学生发现,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弱了,田刚感觉到,一股热热的、粘粘的液体从什么地方流下来,滴在他的脸上。“谭老师,您受伤了啊?”谭千秋平静地回答:“我手臂给蹭破了,受了点儿小伤,不要紧。这么大的地震哪能不受点伤呢?你们要沉住气,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谭千秋越来越虚弱了,声音也越来越小声。这时,刘红丽和田刚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连忙问谭千秋感觉怎样。“我没事,就是有点困,有点渴!”谭千秋轻声笑道,“你们都能坚持,我当然更得坚持了!”

刘红丽说:“老师,您困的话就睡一会儿吧,睡一会精力会好些!”但谭千秋却说,他不能睡,他要坚持,要与他们一起跟恐惧战斗,等待救援。为了不睡着,他还让刘红丽、田刚他们几个不时地叫他一声,以赶跑“瞌睡虫”。然而,谭千秋的精力越来越差了,声音也渐渐听不到了。刘红丽和田刚哭出了声:“老师啊,您一定要坚持啊!”见老师没有回答,他们便用手敲

击课桌,直到老师发出声音。

天黑了,暴雨,寒冷,残垣断壁不停地坍塌、断裂??“孩子们,我没事的,放心??”谭千秋努力地回答着,“你们要坚持!记住我的话!如果老师有什么意外,这权当是老师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吧!”

又一次大的余震发生了,又一块水泥板砸向了他们,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他们再次惊慌地哭喊起来。待他们停止哭喊之后,却突然发现,谭老师没有安慰大家,没有叫大家镇静!“谭老师!谭老师!”然而,谭老师再也没有回答他们??

被拯救坚持到底一定要活着走出废墟

“同学们,别哭了,谭老师为保护我们,已经牺牲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生命!”哭喊了好一阵子,田刚强忍悲痛,对另外三个同学说,“谭老师让我们坚强、坚持,我们一定要听他的话,努力坚持,保存精力,等来援救!我们一定要活着走出废墟,把谭老师的故事告诉天下人!千秋老师的故事一定会感动千秋!”

灾情发生后,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郭铁男少将在第一时间赶到东汽中学垮塌现场,指挥抢险救人。现场的惨状让所有人吃惊:4层高的教学楼只剩下几面隔墙;
二楼以上的水泥板仅由断续的细钢条连着,齐刷刷竖着悬挂在倾颓的残壁上;
二楼以下,几乎完全呈粉碎状堆积;
旁边的主楼也严重变形,许多空洞洞的窗口外,悬着破碎的窗帘??中国地震救援队、广东武警某部官兵先后赶来,参与救援。

5月12日晚9时许,当救援人员挪开一块断裂的预制板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后脑内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汉子,趴在一张已被砸得变形了的课桌上,而课桌下,是4个已经昏迷、尚有生命迹象的学生。他们连忙将孩子们救出,迅速送往临时医院抢救。

这4个学生,就是因谭千秋用身体保护而逃脱死神之手的刘红丽、田刚、付强和余建,那位趴在课桌上的汉子,就是谭千秋老师

5.12四川汶川地震感人事迹动人瞬间: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了4个学生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他只是一位平凡普通的老师,却用自己的双臂护住了四条年轻的生命。然而,上帝在让她得到那些学生的同时,把她的爱人带走了。她痛哭的表情,撕扯的动作,都在说着人间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那个词:爱。是啊,为了学生的安危,他献出一份老师的关爱;
而面对早已在世界那一方的丈夫时,她又是撕心裂肺的痛爱。

这是四川地震的感人事迹集,包括汶川地震中和地震后最感人事迹!在人们的印象中,女人的另一个名字是弱者,但在5.12的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许多女性跟男性一样勇敢地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去,表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她们,是真真正正的英雄!

在地震中有一位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些许的尊严。是的,对于亡妻这位善良的丈夫给了她尊严,而对于那些为了生命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人们,我们更应该给予更多尊严。尤其对女同胞来说,在对抗灾情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例假的麻烦,希望相关有能力的卫生巾生产企业以及流动厕所生产企业能够助灾区女人一臂之力,同时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捐款捐资为她们筹建个人护理站,给她们在必要的时候有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让她们有尊严地活着!让她们树立信心开始新的生活!

生我养我的妈妈

5月13日,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一所在地震中倒塌的中学废墟中,一位母亲在呼唤尽快救出埋在废墟中的儿子。这只是这次地震灾害中的一个妈妈,还有很多像她这样失去孩子的母亲欲哭无泪??

孝顺懂事的女儿

“我现在最难过的是,我真的对不起我爸,之前总是和爸爸呕气甚至吵架。”邓婷告诉记者,现在她最希望的是能见到爸爸最后一眼,“我要跪着对他说对不起,我还要保证,会养活我的妈妈。”而对于今后的生活,邓婷说她已经想好了,“现在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根本没法去想读大学,最主要的是如何照顾好妈妈。”

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村民杜小红

“地震时,我弟媳妇杜小红和他老公吕波在家里午休,地开始剧烈摇动的时候,她就爬在我弟弟的身上,结果她被砖块砸死了,我弟弟活下来了,只是脚骨折了。”毛兴华告诉记者,如果不是杜小红,她们夫妻两个可能都死了。

北川县禹里羌族乡卫生院护士杜娟

杜娟是北川县禹里羌族乡卫生院的护士。5·12地震后,禹里与世隔绝,直到昨天才等到直升机将重伤者送出。杜娟随机照顾患者。伤员都下了飞机后,杜娟向于波借手机,电话打通时,她手开始颤抖,撕心裂肺的哭声终于无法忍?

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距彭州市区10多公里的红岩镇,大面积房屋倒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

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袁文婷了

在什邡市发生的多起教学楼垮塌事故中,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校舍也遭遇了严重的破坏,3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但师生仅伤亡10多人,该校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0岁。

四川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

28岁的蒋敏出生在北川县,是个漂亮的羌族姑娘。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死亡。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四川江油县公安局民警蒋小娟

5月16日,我记住了这位妈妈---人民警察蒋小娟。蒋小娟是四川江油县公安局一名普通的民警,图片中她正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从新闻中得知,她自己才6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了父母照料。却义务的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

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感人事迹文章:女警察蒋敏直面天灾的抉择,悲伤留给自己!抗震救灾感人故事感人事迹文章

女警察蒋敏直面天灾的抉择,悲伤留给自己

“妈妈,我想你!”

“瑞瑞乖,等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

“哈!??”

这是地震前夕,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最后一次电话联系。

蒋敏的丈夫在成都工作,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瑞瑞,由于夫妻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瑞瑞只好随外婆住在北川。

坚强的蒋敏也有抹眼泪的时刻,她曾对同事说:近3个月没有回过北川老家,亲生女儿竟然认不出妈妈,自己想要抱她,女儿却挣扎着边哭边往外婆怀里钻。

对于年轻的蒋敏来说,女儿的疏远是对内心巨大的冲击,但这不是最让她心痛的,她心灵深处最愧疚的莫过于父母,这是一笔永远也还不清的亲情篇二: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集锦汶川大地震,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悲伤,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感动,我们多日来满含泪水,

沉浸在不同的悲情和感动之中,不断地接受精神和心灵的洗礼,5.12,是个悲哀的日子,同时也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看到生命的奇迹,看到国人的团结和伟大。于是,很想把这次悲惨事件中的感人事迹进行汇总,下面便是其中的一二(资料都:成都感人事迹)惊胆战,你却走了十四年。九十个来回,步步丈量着你的胆识;
十四个春秋,日日浸透着你的情感;
长路无语,默默铭记着汽车兵的功勋;
高原作证,那里有你的骄傲与自豪。

“村小夫妻”张兴琼、廖占富:乡村里走出几十个大学生张兴琼性别:女年龄:51岁职业:乡村教师工作地:四川巴中廖占富性别:男年龄:43岁职业:乡村教师工作地:四川巴中

【事迹简介】巴中市通江县东北部的火天岗村有一座小学,一间教室、十几个学生、一个老师。几十年来,教室几度翻新,学生走了又来,而老师始终是一个叫张兴琼的女人。在另一个山头上的石庙子村小学,张兴琼的丈夫廖占富正在教孩子们唱儿歌。和妻子一样,廖占富也是这里唯一的老师。几年前,他和

张兴琼一起在火天岗村任教,当时火天岗村小也是远近闻名的夫妻小学。

1980年,17岁的张兴琼高中毕业,在父亲的劝说下放弃了到镇上工作的机会,成为了火天岗村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每天与孩子相伴,受到乡亲们的尊敬爱戴,日子虽然清苦,张兴琼倒也乐在其中。1988年,廖占富来到火天岗村当上了一名代课老师,在陌生的山村第一次站上讲台。在不安和孤独的日子里,张兴琼这个唯一的同事像姐姐一样帮助和照顾着这个小他8岁的小伙子。或一起讨论教学的问题,或一起做一顿简单的农家饭,他们之间从同事变得像亲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渐渐有一种更特别的感觉在年轻的心里慢慢萌芽着。结婚后,两人一起在学校旁种下了一棵杉树,作为他们婚姻的见证。直到20XX年,廖占富被调到石庙子村小任教,从那时开始,夫妻小学不复存在,变成了夫妻二人各自守护一座山村,守护一方孩子的未来。20XX年,张兴琼和廖占富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们也被人们称为“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词】

一颗杉树,见证你们无怨无悔的教师生涯;
两个山头,诉说你们聚少离多的夫妻生活。一棵树,两座山;
一颗心,两个人。你们扎根校园,坚守在巴山。大山有阻隔,思念就是那一堑沟壑,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人生有价值,信念就是那一脉大山,你在坚守,我也在坚守。

“义子”赵庆珍:代战友尽孝一个承诺践行数十载

赵庆珍性别:男民族:汉族年龄:43岁籍贯:江苏徐州铜山县职业:转业干部工作地:四川邛崃

【事迹简介】赵庆珍,出生于1971年,江苏徐州铜山县人,他18岁入伍,与战友定下承诺,若有人为国牺牲,活着的人要照顾对方父母。因为信义,他坚守诺言,代牺牲战友照顾其母22年。因为孝顺,他毅然选择转业到陌生的四川邛崃,在烈士母亲膝前尽孝。

1989年8月经高考招飞入伍,他在学校里见到了来自四川邛崃的小伙子余江。他们同吃住、共训练,结下了深厚的袍泽之情。赵庆珍告诉记者:“一次闲聊时,余江跟我说起,万一我俩谁在战场牺牲了,或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活着的人就要帮着照顾家里。”1993年8月23日,余江在进行一次夜间飞行训练中不幸壮烈牺牲。1994年春节,赵庆珍在武汉开往成都的火车上站了25个小时,又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才赶到邛崃牟礼镇风林村看望程秀莲。此后连续五年春节,赵庆珍都回邛崃看望妈妈。2000年,赵庆珍与一位邛崃姑娘喜结连理。20XX年,赵庆珍如愿转业到邛崃工作。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照顾妈妈,21年来,赵庆珍都把妈妈放在心上,在家时常常陪着程秀莲散步、买菜、逛公园。程秀莲的邻居蔡大姐说:“她这个儿子比亲儿子还亲,我们都好羡慕她。”

【颁奖词】

古有“季布一诺值千金”,今有“战友一诺成孝行”。为了一句生与死的承诺,你甘做义子22年。从徐州到成都,从青年到中年,不变的母子情,不换的赤子心。一声妈妈,喊出你今生的责任;
两个家乡,见证你孝善的义举。战友一诺,义薄云天。

“欢行手语”秦坤:获《梦想秀》大奖圆聋人孩子梦想

秦坤性别:男年龄:33岁民族:汉族籍贯:四川成都工作地:成都职业:主持人

篇三: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四川地震感人事迹:千秋老师,感动千秋

5月12日,山摇地动、天花板砸下来的瞬间,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之际,用自己的身体护住4个学生,孩子最终获救,他却献出了自己51岁的生命??

地震时男同学要坚强女同学要坚韧

20XX年5月12日下午,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1点50分,谭千秋老师夹着政治课本走进了高三(1)班开始给孩子们上课。14时28分,教室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同学们的尖叫声划破校园的宁静——地震了!谭千秋大喊:“同学们,地震了,快跟着我往楼下跑!”同学们在他的指挥下,沿着楼梯蜂拥而下。这时,有学生喊:“教室里还有几个人!”谭千秋一听,立即转身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他看到高二(1)班教室里,刘红丽等4个学生正吓得直哭,不知所措,连忙冲着他们大喊:“不要哭了,快跟着我下楼!”

就在此时,已经被剧烈震动摇了约1分钟的大楼中间突然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刹那间裂成两半,而这道裂缝,正好在楼梯边,逃生的路被堵死了!谭千秋见状,急忙叫孩子们躲到课桌下面。

由于太惊慌了,孩子们躲进桌子下时,将课桌挤翻了。随着震动,水泥天花板发出可怕的“嘎嘎”声,眼看就要砸向孩子们的头顶,谭千秋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扶正课桌,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孩子们。就在这时,水泥预制板塌了下来,砸在谭千秋的身上??“不要喊,也不要哭!哭喊只会增添恐怖!”不知过了多久,刘红丽听到了谭千秋老师梦呓般的声音,“不要哭,男同学要坚强,女同学要坚韧!”谭千秋说,坚强、坚持,是成功获救的基本条件,在无法自救的情况下,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佳且唯一的求生之道。听了谭老师的话,孩子们不再哭喊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被深埋在废墟中的谭千秋和4个学生努力地坚持着。从绝望和恐惧中渐渐平静下来的刘红丽这才发现,谭老师用手臂护着他们,课桌没有倒,水泥板和烂砖没有伤到他们,但谭老师的手却被压住了。幸运的是,两个水泥板呈三角形挤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谭老师才能够跟他们说话,给他们打气。

废墟中如果有意外这就是最后一课

谭老师就要虚脱了,他很困,很渴。担心自己失去知觉后学生们更恐惧,他努力坚持着!坚持着!

就在这时,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刘红丽的大腿被一块突然挤过来的尖利物品刺破了,很疼,她惊叫着哭喊起来。“红丽,红丽,你伤得很严重吗?”

听见刘红丽的哭声,谭千秋焦急地问道。刘红丽心惊胆战地说:“不是很严重,老师,我怕!”“不要害怕,只要伤得不严重,就要忍着,冷静,坚持,就有生的希望!”

怕刘红丽和田刚他们坚持不住,谭千秋时不时地鼓励他们,给他们打气。但几个学生发现,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弱了,田刚感觉到,一股热热的、粘粘的液体从什么地方流下来,滴在他的脸上。“谭老师,您受伤了啊?”谭千秋平静地回答:“我手臂给蹭破了,受了点儿小伤,不要紧。这么大的地震哪能不受点伤呢?你们要沉住气,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谭千秋越来越虚弱了,声音也越来越小声。这时,刘红丽和田刚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连忙问谭千秋感觉怎样。“我没事,就是有点困,有点渴!”谭千秋轻声笑道,“你们都能坚持,我当然更得坚持了!”

刘红丽说:“老师,您困的话就睡一会儿吧,睡一会精力会好些!”但谭千秋却说,他不能睡,他要坚持,要与他们一起跟恐惧战斗,等待救援。为了不睡着,他还让刘红丽、田刚他们几个不时地叫他一声,以赶跑“瞌睡虫”。然而,谭千秋的精力越来越差了,声音也渐渐听不到了。刘红丽和田刚哭出了声:“老师啊,您一定要坚持啊!”见老师没有回答,他们便用手敲击课桌,直到老师发出声音。

天黑了,暴雨,寒冷,残垣断壁不停地坍塌、断裂??“孩子们,我没事的,放心??”谭千秋努力地回答着,“你们要坚持!记住我的话!如果老师有什么意外,这权当是老师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吧!”

又一次大的余震发生了,又一块水泥板砸向了他们,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他们再次惊慌地哭喊起来。待他们停止哭喊之后,却突然发现,谭老师没有安慰大家,没有叫大家镇静!“谭老师!谭老师!”然而,谭老师再也没有回答他们??

被拯救坚持到底一定要活着走出废墟

“同学们,别哭了,谭老师为保护我们,已经牺牲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生命!”哭喊了好一阵子,田刚强忍悲痛,对另外三个同学说,“谭老师让我们坚强、坚持,我们一定要听他的话,努力坚持,保存精力,等来援救!我们一定要活着走出废墟,把谭老师的故事告诉天下人!千秋老师的故事一定会感动千秋!”

灾情发生后,公安部消防局局长郭铁男少将在第一时间赶到东汽中学垮塌现场,指挥抢险救人。现场的惨状让所有人吃惊:4层高的教学楼只剩下几面隔墙;
二楼以上的水泥板仅由断续的细钢条连着,齐刷刷竖着悬挂在倾颓的残壁上;
二楼以下,几乎完全呈粉碎状堆积;
旁边的主楼也严重变形,许多空洞洞的窗口外,悬着破碎的窗帘??中国地震救援队、广东武警某部官兵先后赶来,参与救援。

5月12日晚9时许,当救援人员挪开一块断裂的预制板时,他们看到了一个头发花白、后脑内凹、被砸得血肉模糊的汉子,趴在一张已被砸得变形了的课桌上,而课桌下,是4个已经昏迷、尚有生命迹象的学生。他们连忙将孩子们救出,迅速送往临时医院抢救。

这4个学生,就是因谭千秋用身体保护而逃脱死神之手的刘红丽、田刚、付强和余建,那位趴在课桌上的汉子,就是谭千秋老师

5.12四川汶川地震感人事迹动人瞬间: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了4个学生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他只是一位平凡普通的老师,却用自己的双臂护住了四条年轻的生命。然而,上帝在让她得到那些学生的同时,把她的爱人带走了。她痛哭的表情,撕扯的动作,都在说着人间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那个词:爱。是啊,为了学生的安危,他献出一份老师的关爱;
而面对早已在世界那一方的丈夫时,她又是撕心裂肺的痛爱。

这是四川地震的感人事迹集,包括汶川地震中和地震后最感人事迹!在人们的印象中,女人的另一个名字是弱者,但在5.12的四川大地震发生之后,许多女性跟男性一样勇敢地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去,表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她们,是真真正正的英雄!

在地震中有一位痛失妻子的男子用绳子将妻子的尸体绑在背部,送她去太平间。在极大悲痛的折磨中,他努力要给予自己的妻子死后些许的尊严。是的,对于亡妻这位善良的丈夫给了她尊严,而对于那些为了生命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人们,我们更应该给予更多尊严。尤其对女同胞来说,在对抗灾情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例假的麻烦,希望相关有能力的卫生巾生产企业以及流动厕所生产企业能够助灾区女人一臂之力,同时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捐款捐资为她们筹建个人护理站,给她们在必要的时候

有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让她们有尊严地活着!让她们树立信心开始新的生活!

生我养我的妈妈

5月13日,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一所在地震中倒塌的中学废墟中,一位母亲在呼唤尽快救出埋在废墟中的儿子。这只是这次地震灾害中的一个妈妈,还有很多像她这样失去孩子的母亲欲哭无泪……

孝顺懂事的女儿

“我现在最难过的是,我真的对不起我爸,之前总是和爸爸呕气甚至吵架。”邓婷告诉记者,现在她最希望的是能见到爸爸最后一眼,“我要跪着对他说对不起,我还要保证,会养活我的妈妈。”而对于今后的生活,邓婷说她已经想好了,“现在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根本没法去想读大学,最主要的是如何照顾好妈妈。”

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村民杜小红

“地震时,我弟媳妇杜小红和他老公吕波在家里午休,地开始剧烈摇动的时候,她就爬在我弟弟的身上,结果她被砖块砸死了,我弟弟活下来了,只是脚骨折了。”毛兴华告诉记者,如果不是杜小红,她们夫妻两个可能都死了。

北川县禹里羌族乡卫生院护士杜娟

杜娟是北川县禹里羌族乡卫生院的护士。5·12地震后,禹里与世隔绝,直到昨天才等到直升机将重伤者送出。杜娟随机照顾患者。伤员都下了飞机后,杜娟向于波借手机,电话打通时,她手开始颤抖,撕心裂肺的哭声终于无法忍?

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距彭州市区10多公里的红岩镇,大面积房屋倒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

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袁文婷了

在什邡市发生的多起教学楼垮塌事故中,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校舍也

遭遇了严重的破坏,3层的教学楼轰然倒塌,但师生仅伤亡10多人,该校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0岁。

四川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

28岁的蒋敏出生在北川县,是个漂亮的羌族姑娘。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死亡。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四川江油县公安局民警蒋小娟

5月16日,我记住了这位妈妈---人民警察蒋小娟。蒋小娟是四川江油县公安局一名普通的民警,图片中她正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从新闻中得知,她自己才6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了父母照料。却义务的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

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感人事迹文章:女警察蒋敏直面天灾的抉择,悲伤留给自己!

抗震救灾感人故事感人事迹文章

女警察蒋敏直面天灾的抉择,悲伤留给自己

“妈妈,我想你!”

“瑞瑞乖,等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

“哈!??”

这是地震前夕,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最后一次电话联系。

蒋敏的丈夫在成都工作,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瑞瑞,由于夫妻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瑞瑞只好随外婆住在北川。

坚强的蒋敏也有抹眼泪的时刻,她曾对同事说:近3个月没有回过北川老家,亲生女儿竟然认不出妈妈,自己想要抱她,女儿却挣扎着边哭边往外婆怀里钻。

对于年轻的蒋敏来说,女儿的疏远是对内心巨大的冲击,但这不是最让她心痛的,她心灵深处最愧疚的莫过于父母,这是一笔永远也还不清的亲情

【篇五】航天史上感人事迹

张思德的感人事迹

心里总想着同志

  张思德同志在革命队伍里是关心同志,爱护战友的模范。他心里总想着同志,时时处处都是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他常说:“同志们都是为打日本、救中国来到部队的。革命队伍里的人,应该互相帮助。我们要多想人民,多想同志,多做工作,少考虑个人。”

  一个冬天的早晨,张思德起床以后,推开窑门,看到哑巴炊事员老王在担水上山,那走路的样子显得很吃力。张思德跟着老王来到了伙房。他把窑前放着的一个榆木疙瘩搬过来,扶老王坐在上面,伸手就要给他脱鞋,老王不肯,想拦没拦住,鞋被脱下来了。只见老王的脚上裂了好几条大口子,上面还渗着血。看着老王若无其事的样子,张思德心里一阵心疼。

  老王是长征过来的老同志,他虽然不能说话,但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早晨,战士们起床出操之前,他早就起来忙淘米做饭;
晚上战士们都睡下了,他还在劈柴、磨面。每当战士们练兵、生产时,他都把热腾腾的饭菜担到山上、场里。通信班的战士外出送信,他就特地把饭菜放在锅里,不管什么时候回来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同志啊!

  他往灶里添了几把柴,往锅里添了几瓢水,烧了一盆热水。替老王把脚洗干净,然后涂上一些猪油,再把自己的毛袜子给他穿上。第二天,张思德又从老乡那里打听到一个土方:把土豆捣成糊糊涂在口子上,可以治冻疮。于是,张思德一连几天,给老王洗好脚,涂上土豆糊糊,一直到口子完全好了为止。

受苦受难盼解放

  张思德同志于1915年 阴历3月初六生在四川省仪陇县六合场的韩家湾一户贫苦的佃农家里。

  仪陇也是朱德总司令的家乡。六合场座落在磊巴山,四周群山环绕,绿竹成荫,风景十分秀丽。可是,在旧社会,张思德一家人生活非常苦。张思德一家几辈都受尽了地主的压榨和剥削。他的曾祖父叫张经合,在韩家湾实在活不下去了,就跑到陕西的汉中谋生,活活累死在那里。父亲张行品也成年给地主扛长活,打短工,后来也流落他乡。张思德生下来的时候,家里穷得连一粒米也没有了。他的母亲重病在身,小思德饿得拼命呼喊,吮吸破了妈妈的奶头,也吸不出一滴奶水。没办法,妈妈拖着重病的身子,走东家,串西家,要来一把半把谷米,捣碎熬成糊喂他,因而,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谷娃子。谷娃子不到7个月,妈妈就去世了。妈妈去世以后,张思德的婶母刘光友收养了他。张思德6岁就下地干活,割草、挖野菜、拣蘑菇、采松果,什么都干。可是,仍然缺衣少食,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张思德的父亲从外面回来,又租种了地主范有万的几亩地,父子俩辛辛苦苦整整干了一年,可是,谷子上场的时候,地主范有万的狗腿子拿着大斗来收租,一五一十量了个够,交完租子就剩下2斗不满的粮食。这还不行,地主范有万还要收回租种的地。张思德的父亲跟地主讲理,说:“不是讲好了,一租3年吗?我们把田种肥了,又想收回!”地主范有万说:“不收也行,明年加一成租子。”地主的心多狠啊!父亲没办法,带着全家离开了韩家湾。可是,旧社会天下乌鸦一般黑,有钱人都是一样黑心肝,穷人哪有活路啊。张思德那时虽然人小,也恨不得把狗地主这些吃人的恶魔统统砍死,把暗无天日的旧世界推翻。

  张思德从小受苦受压迫,懂得了爱谁、恨谁,后来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关心帮助同志

  在延安的时候,因为粮食不足,战士们饭都吃不饱。通信班的战士都是些年青人,再加上经常外出送信走远路,饭量都比较大。为了让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吃饭时,张思德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实际上是让别人多吃一些。一次,两次、同志们没有注意,时间一长,张思德的这个秘密就被大家发现了。

  一个星期天,张思德跑出去几十里地,从一个水坑里捞来一些小鱼。没有油,他就把这些鱼洗净晒干。用火烤好,让大家会顿餐。当大家吃得正香的时候,他又要去打开水。可是,这回水桶让副班长先拿走了。张思德只好转身回来。他发现自己碗里不知道谁给他放了几个黑面馍馍。他明白了,这是同志们想让他多吃一些。他故意细嚼慢咽,好半天才吃了半个馍馍,剩下的放回盆里,刚要走开,被战士小韩一把拉住了。小韩激动地说:“班长,你别再瞒着我们了。我们都知道了。”张思德说:“我吃饱了。”小韩把张思德拽回来,把那几个馍馍硬塞给了张思德。小韩说:“班长,咱们有福同享,有苦同当,你不要一个人饿着肚子,省下让我们吃,”张思德看实在不能推开了,就把几个馍馍掰成12份,分给全班战士每人一份,才算平息了这场“风波”。

  张思德关心同志、帮助同志的故事很多,说也说不完。他总是心里想着同志,充分体现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

长征路上尝百草

  1933年10月,张思德怀着保卫家乡,解放穷人的信念,参加红军当了一名通信员,并且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又当了特务连的班长。

  1936年夏天,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翻过大雪山,从下口驿一带进入了草地。茫茫的草地看不到边,看起来很平坦,但都是沼泽地,一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潭。一路上,战士们互相搀扶着,彼此鼓励着,忍受着,坚持着一步一步向前走。

  张思德那时候在通讯营当班长。他已经3次负伤,两颊深陷,面容憔悴,两只脚被腐臭的泥水泡得红肿,身体非常虚弱。草地行军本来就很艰难,再加上送信、传令,更加吃力。但是,张思德的眼睛分外明亮、步伐更加坚定。每次来了任务,他总是拔腿就走。在泥沙没过脚踝的草地上,每行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张思德作为班长,为了使别的同志减少体力消耗,遇到任务总是自己承担。有一次,张思德又要自己去传送一道命令。副班长实在忍不住了,拉住张思德说:“班长,你总是这样不成啊!还是轮流去吧!”张思德解释说:“咱们班好多同志岁数小,不能让他们再多跑路。我自己多跑几趟,,让大家都能够走出草地,完成北上任务,多好啊!”副班长说,那让我去送。张思德笑着说,那还不一样。说着又走了。

推荐访问:史上 航天 感人事迹 航天史上感人事迹 航天史上感人事迹 中国航天史上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