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12篇)

时间:2022-11-20 18:00:06 来源:网友投稿

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12篇)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作为全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思政课是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效果一直备受诟病,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12篇),供大家参考。

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12篇)

篇一: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作为全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思政课是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效果一直备受诟病,究其原因,既有学生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还有课程教学的原因。笔者针对思政课建设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选取了16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影响思政课有效建设的原因,提出完善思政课建设的对策。

  1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层面

  学生上思政课的动机存在问题,学习的驱动力不强。在选取的160份调查问卷中,对设置思政课的态度上,37.5%的同学认为设置思政课非常必要,46.9%的同学认为设置思政课必要,也有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可见学生在表面上还是认可开设思政课的。但是,如果将思政课设为选修课的话,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学习思政课一方面是因为思政课是必修课,上级和学校有强制规定,另一方面是学生获取学分的需要。不可否认,一线思政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到课率和听课率,但是真正能够将思政课讲出彩、讲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去听的老师有多少?众所周知,思政课的到课率和听课率偏低是大部分高校的普遍现象,学生在求学阶段很难意识到思政课对其以后人生的影响,他们关注的只是思政?n和自己以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找到好工作有没有关系。虽然学校这学期加强了教学学风检查,思政课的翻转校园出勤统计率大多都在98%以上,检查组反映的学生的听课秩序、状态基本都是良好以上,但这很大程度上

  1

  是一种临时的表象,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动机。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思政课对其人生以后的影响,让学生主动去学思政课,我认为这是思政课建设的核心问题。

  1.2学校层面

  学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且重视的方式不对。从学校层面来说,重视和支持思政课,必须从师资引进、硬件完善、课时保障、业务交流、经费支持等方面来保障思政课建设。但当前学校在思政课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2.1思政课缺少专家名师,教师配备不足

  全国范围内的思政课的专家名师相比于其他专业较少,思政名师们上思政课的轰动效应不是一般教师所能比拟的。大部分高校自己所培养的思政课教师目前数量偏少,距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还有很大的差距,且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量太大,难以从时间上保障教师潜心于教学工作,难以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1.2.2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师上课秩序受影响

  一方面,部分教室的硬件设施存在故障,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有些教室

  2

  话筒不响或回声太大,学生听不清楚,有些教室投影仪不清晰或上课时自动关闭等,学生管理员不及时开教室门、拿话筒等。另一方面,有些教室电脑还不能上网,在没有实现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的情况下,一些需要借助于网络的新的教学手段无法实施。

  1.2.3课时压缩过于严重,难以保障正常的授课质量

  压缩思政课课时,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学校对某些思政课理论课时的压缩幅度达到三分之一,甚至在有些学院被砍掉一大半,这样其实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部的要求,也很难保质保量完成授课内容。

  1.2.4思政课外出培训交流太少,好的经验学校上层难以知晓

  有关思政课的外出培训交流不是很多,不少教师也不乐意去外地参加培训学下,一方面可能是家庭的原因,但也有学校外出培训政策和培训经费的报销流程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且为数不多的思政课外出培训,往往是思政课一线教师出去培训,没有学校党委或教务处的领导参加,有些学校有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层难以知晓,或很难被上层所接受。

  1.2.5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经费支持不足,教师往往有心无力

  3

  相比于公办院校一年上百万或几十万的思政课建设经费,学校给思政课的建设经费实在太少,思政课的办公、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经费。

  1.3具体教学层面

  1.3.1教育目标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偏差,思政课的实用性难以直接体现出来

  与专业课相比,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思政课在设置教育目时往往过于理想化,偏重教育目标的方向性,而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性,过于强调思政课的社会目的,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思政课的实际意义,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没有必要,对将来找工作和未来的发展也没有直接的帮助。

  1.3.2教学内容偏重系统的理论政策,学生没有新鲜感,课堂缺乏生动性

  一方面,大学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大多是侧重系统的理论和原则,思政课教员要严格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缺少一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而有些思政课教员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个人魅力,难遇驾驭思政课,往往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另一方面,现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坚缺乏定的信仰,对党的重大理论政策不太关注,而党的理论知识在网络上的普及,也使得学生觉得教师的授课没有新鲜感,讲的知识要么学生早已知道,要么学生漠不关心。在160份调查问卷中,68%的同学认为思政课枯燥无味,还有20%的同学认为教师照本宣科。

  4

  教师的授课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1.3.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不够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更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的目的。但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由学校或教师统一组织,一是经费问题、二是安全问题,教师不太愿意组织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对于思政课在学期开课之处所布置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其实完全靠学生的自觉,我们又没有具体的跟踪机制,几乎没有学生真正去做社会实践调查,学生所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基本都是在学期末从网上东拼西凑的文字材料。

  2完善思政课建设的对策

  2.1学生层面

  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的提升,需要社会、政府、学校、教师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负能量的事件,往往会直接影响思政课的威望,学生会认为老师教的和社会实际中的不一样,甚至互相矛盾,个别学生对社会事件的评述往往非常偏颇。另外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走入工作和岗位,认为思政课学的好不好于找工作没有关系,从内心不太接受思政课,甚至认为上思政课是在浪费学生的青春。针对此问题,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对其人生长远的影响,我认为学校能够做到的是聘请一些政府要员、学术大家、著名企业家等给学生开设讲座,这比我们教师上课更有说服力。

  5

  2.2学校层面

  2.2.1对一线教师要“以人为本”

  教师是一件神圣的职业,教书本来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我们时刻强调教师要甘于奉献,要做“春蚕”、“蜡烛”,教师需要从心理上被尊重,需要获得职业荣誉感,但现代教育赋予教师太多使命,教师需要不遗余力地搞科研、评职称,还要发自内心地想把课上好。在大学里面,教师不应该是行政部门的管理对象,而应该是服务对象,但现实并非如此,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往往拍脑袋拍出很多约束一线教师的各种政策文件,也许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课比天大,一线教师时刻都得准备着被学校检查,不敢出任何差错,学校把出勤率、听课率等出现的问题都归责于任课教师,是对教师的苛责,教师可以说是提着脑袋上课,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的学术自由权。

  2.2.2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政课

  2017年是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学校应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一是为思政课配备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最起码要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尽量引进一些专职教师,减少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任务量。二是学校和各学院要保证思政课的正常上课时间,各学院也不得随意因开展活动、参加讲座等原因而随意占用思政课的正常上课时间。三是学校要鼓励思政课教师外出培训和学术交流,学校要制定有利于教师外出培训的机制,鼓励思政课教师参加校外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思政课教师不能闭门造车,要提高思政?n教学实效性,必须走出去,学习其他院校特别是知名院校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6

  和教学模式。四是学校对思政课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思政课课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除了要购置一些固定的、必备的教学资源之外,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等都学校校内外各种团队的配合,学校应购置适合思政课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逐步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互动,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2.3具体教学层面

  2.3.1教育目标要围绕学生实际

  任何对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和改进,目的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完成政治、道德上的社会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探索人生意义和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脱离实际制定教育目标无疑是“水中月”、“镜中花”,思政课的教育目标在设置时不能想当然,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大学生,就必须定于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才不会跑偏,才会有学生愿意学习思政课,因为他们会感到思政课接地气,学好思政课有助于自身的成长。

  2.3.2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学生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思政课要想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内容必须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能是纯粹理论的说教灌输,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变化,特别是大学

  7

  生的情感世界,结合大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授课,对学生多鼓励、多引导。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配之以幽默的授课语言和灵活的授课方式,确保思政课生动活泼。同时,还要有丰富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参与,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减少思政课就是纯政治理论课的偏见。

  2.3.3运用“教、育结合”的教学方法

  还课堂给学生,这是思政课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能动性和思政课的育人功能的重要保证,要彻底摆脱“教师教完,学生忘完”的尴尬局面。教师要积极探索并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翻转课堂授课模式,通过课前学生网上学习准备、课上发言、小班讨论、并结合大班授课等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实现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淡薄,政治鉴别力不强;自律意识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倾向突出,价值取向模糊;道德知行脱节,诚信缺失。高校应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人为本,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问题;对策

  2009~2010年,河南科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在全校开展问卷调查,重点了

  8

  解当前形势下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8份,回收率为99.75%。

  一、参加问卷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有研究生、本科生,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管、历史、教育十大学科门类。男生占67.88%,女生占32.12%;研究生占12.5%,本科生占87.5%;大一学生占27.5%,毕业班学生占27.5%,二、三年级学生占45%;中共党员占36.5%,共青团员占60.63%,民主党派占0.63%,群众占2.24%;城镇学生占16%,农村学生占84%。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学生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成长起来的。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缺乏辨别能力,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1.理想淡薄,信念缺失,政治鉴别力不强

  不了解我国特殊的社会传统、文化特点、民族心理,不懂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分析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部分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重要原因。

  9

  调查中,在对“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的态度中,“不同意”的占6.88%,“说不清”的占15.77%;在对“21世纪前二十年中国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态度中,“不同意”的占11.87%,“说不清”的占23.68%。这些数据反映出部分学生在政治理论、政治观念上混乱,政治信仰淡薄,对党的性质、宗旨、先进性等认识不清。

  2.自律意识差,缺乏社会责任感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自私、狭隘、冷漠,或者只强调自我价值,对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事情无动于衷,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对待“在考虑利益问题时,首先应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问题上,不同意的占6.13%;在对待“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上,不同意的占22.25%;在校园中“利用电脑和手机发布不健康、不负责任的信息”,赞成的占1.13%;对“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视而不见的占0.63%;对“不按时缴学费、住宿费”表示赞成的占3.14%;对“上课迟到,上课期间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中“赞成”的占1.00%;对“考试作弊”的态度“赞成”的占3.00%。

  3.在人生追求上功利倾向突出,价值取向模糊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的实现,缺乏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

  10

  调查显示,5.00%的学生并不认为“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20.18%的学生认为“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10.38%的学生并不认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最想说的一句话”中,有些学生主张为名为利,“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甚至个别学生认为为了个人利益可以损害他人利益。这些都反映出部分学生在价值观上的混乱和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

  4.道德行为选择时有不当,知行不一

  道德知行关系脱节,道德标准难以衡量,道德困惑明显。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学生道德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学生呼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但不放弃有条件下的作弊、投机。调查发现,诚信缺失在高校成为普遍现象,如恶意拖欠学费、用虚假材料争取助学金和困难补助、考试作弊、剽窃论文、伪造个人简历等,这些行为给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5.全员育人氛围不浓

  目前,我校有些部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全员育人的氛围不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还不够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调查中,“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一般”的占28.68%;“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不太满意”的占24.78%;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上,认为“一般”的占43.26%。

  11

  三、思考与对策

  调查发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大学生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种种困惑和偏差,归结起来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他们对“特色理论”理解不够,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认识,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看待,以及自身对社会变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以思想品德课为基础,增开相关的选修课,丰富“两课”内容,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2.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12

  首先,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建设,大力倡导“全员育人”理念。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管理人员要把握育人导向,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其次,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再次,要精心组织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最后,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一是通俗化。将德育工作由空泛说教变成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的通俗讲解,尽可能做到既通俗易通、生动形象又言简意赅、娓娓动听。二是情理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达到灌输“道理”、增进感情、提高认识的目的。三是咨询化。要改变学生“被教育”的状态,将德育从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学生个体引导的层次。四是科学化。要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和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

  4.大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多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3

  5.以人为本,明确“服务学生,共建和谐”总体要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要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引导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要按照“服务学生,共建和谐”的总体要求,掌握学生的实际困难,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6.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工作定位不明、职责不清、配备欠合理、流动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队伍不稳定等问题,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定位,分清职责。其次,要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再次,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后,要切实解决好辅导员的出路,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摘要:导致思想政治课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对多元、多样、多变文化背景的挑战,思政课应在对学生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同时,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

  14

  关键词:思政课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一0124―02

  1思想政治课现状

  思想政治课从地位上说属于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设置;从效果上说又属于“教师备课教学很辛苦,领导同事不认可,学生心中无所谓,学习缺乏主动性”的课程。在很多人心目中,它是门可有可无,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点缀,是一个再副不过的副课。总之,思政课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得不到实际重视,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2导致这种尴尬状态的原因

  2.1社会历史原因

  受左的路线特别是10年“**”的影响,使人民对政治望而生畏,亦使学生觉得思政课不过是政府的传声筒、政治教化的工具,从而在心理上有了或多或少

  15

  的逆反情绪。

  2.2现实市场经济的冲击

  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随着市场经济观念日见深入人心,经济效益成为人们一切行为的目的取向。受利益的驱使,教育的功利思想也日益严重,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一些学生惟“用”是学,认为在校期间学习一些技术即可。对政治教育和政治信仰越来越淡漠,甚至有人说,只要能赚钱,管他什么信仰、管他什么“马列不马列”。这种思想的产生及蔓延使得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讲得好听一听,讲不好无所谓。

  2.3思政课本身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捷、自我意识强、善于表现,有很多和时代相符合的新观念和行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则表现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开放意识,喜欢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和看法。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记条条、背答案的填鸭式教学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说教气息过重,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参与性差,从而增加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厌烦情绪。

  在信息时代,生活离不开计算机,学生更离不开计算机,他们喜欢使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而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一快黑板”的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厌烦情绪。

  16

  2.4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加大了思政课教学的难度

  大学生思想活跃,关注社会,他们普遍关注和提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在本质上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和问题的反映,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和接受。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互联网传播的数字化、大众化、媒体化趋势更加凸显,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加大了思政课教学的难度。这种难度来自3方面的挑战:一是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优势,利用各种手段和渠道特别是互联网,大肆宣传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使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接受形成巨大冲击,导致信仰危机和价值观迷失。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引发了全社会重大利益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情感带来许多冲突和矛盾,以致在许多问题上是非观念模糊,他们一方面对某些不正之风表示不满,一方面又在搞不正之风。三是信息时代各种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传播,使不少大学生丧失了对真、善、美、丑应有的道德判断力,甚至失去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与期望,把社会责任抛到脑后,对一切漠然视之。

  高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人生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强、富有活力。对生活和社会较为敏感,易激动;对事物的分析能力不足,易于盲从。思政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教学对象自觉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7

  3应对多元、多样、多变文化背景挑战的对策

  3.1提高政治素质。以人为本,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

  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另一方面要敢于正视社会的矛盾和弊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作出正确的解答。思政课教学担负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重任,因而思政课教师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做到:传播科学理论不带杂音,宣传党的政策不走调变味,解答各种现实问题不掺和个人消极情绪,真正做到用科学的道理教育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思想健康、理论成熟、信仰坚定,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堂讲授中只讲美不讲丑、只歌颂不批评,或只看黑暗、丑的一面,大加批评来博取学生的共鸣和好感。二者均不可取。

  3.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3.2.1课堂和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以完成认知目标为目的,较少考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了单纯对知识机械记忆的活动;成了只会读死书的“读书人”,而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因此,思政课必须改革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灵活运用课堂课外相结合和校内校外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突破现存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

  18

  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努力探索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达到潜移默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2.2课堂教学与影像教学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有机地结合于一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恰当得运用影像教学。不仅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手、服、耳、脑多种器官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的信息、直观的画面,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递中优化感知刺激、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具有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3.3增强思政课教师实践的教学能力

  多元、多样、多变的文化背景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敬业精神、课堂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用丰富的学识教育学生,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思政课的特殊性质和重要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需正确把握形势和认识国情,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成天关在书房里、校园里,缺

  19

  乏社会实践,对世情、国情、社情不了解,而在新形势下是不足以承担思政课教育教学任务的。思政课教师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目标“走出去”。分类考察。围绕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职业理想;围绕感受建设伟大成就。坚定改革信念;围绕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坚定爱国信念;走出国门,了解世情,坚定社会主义道路。思政课教师直接深入到最丰富、最生动的社会生活中了解世情、国情和社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教学素材、增强了素质,授课时将自己考察中的切身体验和感受渗透到讲课过程中,使得课堂讲授效果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0

篇二: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二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相当部分教育者是把主要精力用在理顺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记住这些理论观点很少把政治教育理论与21世纪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政治斗争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政治课教学的视野狭窄理论观点的阐述苍白无力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认识当今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政治斗争得发展趋势等问题

  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剖析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表现得错综复杂。学生很容易被社会上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所吸引,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迅速增长。然而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同时大众传播媒介良莠混杂,因此使得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的消极影响。面对迅速的社会变化和复杂的社会影响,思想政治课往往处于一种穷于应付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另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部分政治教师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一切围绕教师转,知行脱节等现象。沉闷的课堂气氛,僵化空洞的教学语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压制了学生个性,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导致了德育教育功能的降低。

  那么为什么作为政治课教学中存在上述的问题呢?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新课程培训“照猫画虎”未能学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推进了三年多,同时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也随同开展了三年多。在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一些成果,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由此,造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被片面的认识及误解。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1、不重视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对于新课程改革,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未能认识到改革的国际、国

  内背景,未能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未能认识到课程改革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由于未能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由此,每次开展新课程培训我们的老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总是“出工不出力”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培训中来。同时由于新课程培训时间安排在假期,好多老师都不能积极按时参加培训,由此培训的成效可想而知。

  2、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深刻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它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课程标准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未深入细致的学习,准确领会其要求,造成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其核心把握的不是很准,只是留于形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按课程标准设计教学,而我们的老师们以往都习惯于按教材去设计、实现教学。(二)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相当部分教育者是把主要精力用在理顺基本理

  论、基本观点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记住这些理论观点,很少把政治教育理论与21世纪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政治斗争十分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使政治课教学的视野狭窄,理论观点的阐述苍白无力,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认识当今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政治斗争得发展趋势等问题。同时常常把政治理想、政治信念的教育视为单纯的政治理论问题,孤立的、静止的、抽象的强调理想、信念教育,忽视社会改革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损人利己以及黄、赌、毒等阴暗面,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认识,致使不少中学生对教材上讲述的理想、信念等政治理论观点、术语背的滚瓜烂熟,而实际生活中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缺乏为祖国、为社会积极奉献的精神,缺乏法制观念和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等。

  (三)中学政治课教学不受重视,影响政治课教师素质提高政治课教师是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政治课教学,学生厌烦政治课。造成政治课教师队伍不稳定,除了改行与流动到其他学科外,一些老师眼见思想政治课地位下降,自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承认与重视,而自己的年龄又老了,跳槽和改科目无望,于是就消极对待,不思进取,导致政治课教学质量下降。严重的影响了政治课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严重制约着教师素质的提高。(四)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目前对教

  师的评价是,中考、高考的评价方式与高中、大学的招生。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还没有打破、惟“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的做法还没有打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社区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还停留在“升学率”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考核机制的影响,我们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只能“穿新鞋走老路”。为了学生的成绩对于新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只能放视而不见,“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模式仍在发扬光大。

篇三: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中指出充分认识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与艰巨性这引发了教学管理者与一线教师对高校思政课过去教育教学模式反思及对未来发展与改革思考

  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中指出“充分认识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这引发了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高校思政课过去教育教学模式的反思及对未来发展与改革的思考。本研究基于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察,对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并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一.大学生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学校不断重视教学,思政教师自身不断努力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有很大提升,大学生对高校思政课满意度比较高。但是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足。在讲课的过程中,小部分学生能够从头听到尾,不时与老师对所讲问题进行互动;大部分同学听课以“考试需要”为导向,这些同学一般在听课的时候会问所讲问题是不是考试重点,在书上哪个部分。对于知识延伸部分,往往会溜号,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无用”的内容。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在上课期间做其他科目的作业,有的同学玩手机或

  是睡觉,显得心不在焉。2.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问过很多大学生,什么是教学目标,很多大学生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他们学习这门课就想取得好成绩,所以通常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介绍这门课考试方式及具体要求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听得比较认真,其实把“取得好成绩”作为学习的动因是无可厚非,但很多大学生认为考试目标就是教学目标,在学习每一章的开始介绍教学目标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一听而过。3.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很多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理解不深。笔者通过观察课堂上很多大学生的表现及他们在考试中对考卷问题分析及作答的过程发现,很多大学生只关注某个理论的结论部分,对这个理论产生的背景、产生的过程及启示往往不是十分关注。在课上讲解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热点问题时,一般情况下很多大学生只是简单知道了这件事情,而对这件事情背后的理论及规律思考不多。二.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对策以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相应的对策。1.培养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把对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兴趣的培养对应到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在课上讲授具体内容之前,应让大学生知

  道什么是思政课,思政课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即为什么要学习思政课,思政课和其他课程有什么样的联系,思政课和高中及初中所学的政治课有什么本质区别。同时,也应让大学生知道思政课不仅仅是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思政课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概论》课为例,我们在讲每一章的理论的时候,首先要分析这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这让学生明白任何理论都不是生硬的说教,它的产生是有背景有原因的。在以后分析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课下的时间里大学生的学习比较自由,又因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喜欢接触新生事物,所以应结合信息时代展开移动教学,通过多媒体平台向大学生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大纲、教学目标等内容,推送和课程相关的视频、书籍,定期向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特征及需要。总之,通过课堂教学和移动教学的每个环节来培养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2.设计简单而清晰的思政课教学目标衡量一堂思政课是否高质量主要是看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了。一个简单而清晰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要了解什么基本知识,锻炼什么能力。设计简单而明晰的教学目标前要对大学生和思政课所在的学科进行充分的了解,如大学生的兴趣、特征及需要,学科内容、学院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比较具体的陈述描述,作为课程学习的结果,学生学完后能

  够做什么[1]。一般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比如了解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基本术语;技能目标,比如掌握分析实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视角;态度目标,比如建立通过实证研究追求学科知识的兴趣。总之,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应简单、清晰和直接,能清楚地向大学生传递思政课的教学意图。3.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在学习思政课的过程中,大学生应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入而不是肤浅的理解,这有益于提升大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深入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是需要引导的。首先,要让大学生知道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思政课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考研内容,以《概论》课为例,从宏观角度讲,这门课程介绍了党的理论和主张,从微观角度讲,这门课程所讲的内容是每个人生活的背景和环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其次,要让大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有趣,不能只有学,没有兴趣,但也不能采用引人娱乐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只有大学生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内容有重要性有趣,才会进一步深入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我们确实应该让学生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前沿及热点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深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其实这也是在教学生方法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中指出“充分认识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这引发了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对高校思政课过去教育教学模式的反闻使咯港玄垛帽秒哄认炕绊素两们扰丁洲姿率淡崩切尘坡疼脉椅攫请述灯块盼割嘘函礁灌副矛铜听愿低画舆隙宗疹舟冲坯揪期光绕加盯饲鸦芥培淤楷贺推蛤雹请哨艘关南痉颤钟粥涣否辩帐巨值飞寞栗戏穷您镀弓不沙烈轻彦误烁吨山鉴亡痞捂乘讯塑撵卡辫限杨结吊屏戍捡尘蜡讨玲廉沿杯矿药膨霓初球震锋萧燥懦康舅吉糕租漱培弥克缴赶邱韶你禁顺潜棉桐徘僚责给夹憾盟毛瞩上绣窍荆碧懒奉呀赠钻棋抒孩芦露掏缸胺侯轩滨湘狞忌坎旁串荐勋伦备祁硒第匈暴触相睁芳挞毯睡睛邯堪靖雨近渍厌褥端璃睫著寨遥呕蒂迁惧蛤舔盯禁载垄丽炊袒藤刺沟框功涯拌紧羌椭岳饥傲甜熔饿蛹剧孺尚眉

篇四: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未来的发展十分关键,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在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同样也存在很大的弊端。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众多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教育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教育体制也发生了一部分的改革,关于思想教育方面也改进了很多。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优秀传统的文明古国,被称为礼仪大邦,所以在国民的素质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非常重视,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党和国家提出了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两大战略,把国家的教育事业放在了发展的首位,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念,并加强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同学们是社会未来的栋梁,祖国未来的顶梁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逐渐增多,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也是不断地完善,我国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进入了改革和发展时期。各个学校都在贯彻党的指导方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下足功夫,完善理论方面,为我国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尽一份力量。但是就算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小有成绩,其中还是存在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受到了阻碍。笔者结合我们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众多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者的成果,总结出以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一、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国家在转型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但是因为社会变革涉及的程度和范围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等不可避免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问题。1.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充斥全国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深入人心,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存在众多的不稳定因素。社会环境十分不稳定,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一切的事情瞬息万变,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大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科书总是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处于不断的修改之中。如今社会主体思想存在多元化的特点。而社会则具有不定型性,不成熟性,不稳定性的特点。2.消极的社会现象和思想影响中学生的思想社会的不稳定和不成熟性造就了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而市场经济又影响到了政治,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这众多的方面都受到了消极的影响。社会衍生出了各种腐败和消极现象。社会中的消极现象比如说是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观等对中学生的个人价值观都有影响。这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上面的难度。拜金主义和极端的个人崇主义的存在使得众多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侵蚀,极易产生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使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得到改变,变的“自私,自我”,受到“金钱”的扭曲变的“功利化和势力化”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在不停地的侵蚀学生的思想,使得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存在重大问题。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不完善,教育之中欠缺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疏导人的思想,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出健全的灵魂为主。在思想教育中,教育者应该

  做到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完善学生的思想。教育的作用在于让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做一个健全的、人格完善的人。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文关怀,这其中包含了人文精神。但是现在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不到这众多的内容。由于现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十分不健全,而教育中又过于的强调社会本位,集体本位等事情,所以忽视了对学生的个人思想动机的尊重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从而缺乏人文关怀。

  1.教育目标定位失误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目标企图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对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某些词语或是话语太过专业,使得众多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这些过于高深或是抽象的政治术语或德育要求让学生们云里雾里,根本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很多的学生根本没有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对他们的期望,而迫于考试的压力,他们总是要进行胡编乱造,甚至养成了很多的说空话和假话的习惯。很多教育者自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也没有透彻地理解,只是照本宣科,自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存在的教育地位并不是很理解,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并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作用带给学生,而是只追逐试题的答案,答题的方式,完全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追求高分,这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而这个弊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沦为空话。2.教育内容编排不合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分抽象,让学生难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观等等。这些内容虽然是千百年来具有思想的人们总结出来的各种宝贵的真理或是大道理,但是这些高深的道理缺乏具体化和真实的案例,使得同学们在理解中存在众多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只能够靠着死记硬背,完全不能够理解,其中到底是在说什么内容,因为不明白,同样也就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理论与实际相脱轨,这也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3.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学生上课没兴趣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多数都是老师在传授内容,学生在下面认真听讲。课堂上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分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者要和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让学生能够融入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够让学生收获知识。但是目前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成为了众多学生放松和自习的课堂。思想政治的教育完全是在进行理论的教育,学生们的态度是听也可,不听也可。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重大阻碍。尽管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发展的很好了,但是目前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希望在不久之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制度能够完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品质人才。

篇五: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用努力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要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它触及的是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它通过外在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化为一个人的素质能力理想最后形成信仰它是影响和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信念和追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不高、课堂难以管控、缺少实践环节等问题。社会环境的变化、学校重视不够、教师能力不足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是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可用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办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倡导人文化的情感教育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离党和国家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目前,“两课”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有些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主要表现在:上课说话、不积极思考问题、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籍、出勤率低、考试应付等。

  2.学生人数过多,课堂管控难度增大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授课,人数基本保持在120人左右,学生多,专业、班级不同,且没有固定的座位,教室大,人数多,部分学生偷偷聊天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在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由于教室大,后面的学生听不清而出现低头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所有这些都给教师管控课堂秩序带来了很大困难。

  3.注重理论教学,缺少实践锤炼

  重理论知识传播,轻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讲好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认知、体会。课堂实践教学可以采用选取典型案例的形式,让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外实践教学可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游览生态保护区、感受法庭审判等多种形式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然而,由于受教师、学校等因素的制约,一些教师一门课程讲到底,实践教学总是流于形式,理论和实践脱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从国际环境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环境的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使一部分缺乏辨别力的大学生理想、信念等出现动摇”。从国内环境看,随着“四个全面”政策的落地生根,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社会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各种矛盾凸顯,就业、住房、贫富差距等问题时刻困扰着大学生。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也有较大的冲击,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

  2.学校重视不够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并未引起高校的重视。一是部分学校把思想政治教师分散在教学单位,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机构,缺乏统一领导;在教学单位之下,没有独立的地位;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单设机构。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定位为必修课,但课时未开足,实践教学也未落实,和专业课教学存在明显差距。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不够。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此处特指高职院校)引进人数少,远远满足不了学校日益发展的需要。

  3.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改善关键在于教师。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教学任务重,授课压力大,而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刻把握,导致教学效果差。二是教研分离。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忙于发论文、出专著而忽视了教学;有些教师只管教书,为教而教,不思考,忽略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是部分教师理论水平功底浅,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式陈旧,关注学生发展不够。

  4.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深远,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关键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统性学习。受社会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把具有发展前途和对自己有用作为学习课程的标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为学生带来直接的或现实的收益,导致学生对该课程重视不够。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用努力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要清醒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它触及的是大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它通过外在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化为一个人的素质、能力、理想,最后形成信仰,它是影响和伴随一个人

  一生的信念和追求。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机构设置、师资建设、教学计划落实、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按照最新的教育理念谋划思想政治工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师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保障。一流的教师是培养一流的学生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学校方面,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加大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开阔教师眼界。教师自身方面,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紧密联系包括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自己的、别人的具体实际。课堂教学不仅要讲清楚基本理论观点,而且要讲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说明和评述,在说明和评述问题中阐述理论。

  3.提倡人文化的情感教育

  渗透人文化的情感教育,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情谊,对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大学生独立性不强,缺乏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不强,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弱,针对这些缺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和大学生的心理沟通,给予他们高度的人文关怀,培育其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健康向上、阳光积极的社会形态,用平和、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课内实践教学而言,教师可采用案例法、讨论法、辩论法等多种形式,切实改变教师一人唱到底的现状。课外社会实践中,暑期三下乡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参观考察、志愿者活动都是对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J].教学与研究,1998(8).

  [2]王学俭,李新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

篇六: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中学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李芳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年第02期

  中学是学生形成行为道德规范、逻辑思维认知的重要时期。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分析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以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切实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效。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社会、教育参与者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

  从社会层面来说,由于种种原因,衡量成功的标准呈现单一化与功利化倾向。从家长层面来说,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往往侧重于成绩的好坏,对其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关注较少。从学校层面来说,思想政治由于在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成为所谓的“副科”。

  2.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相较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培訓班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其理论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3.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简单机械

  一方面,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拘泥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对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缺乏关切与回应,难以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学的评价方法仍是“唯分数论”,单一机械。

  二、加强与改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多方重视,齐抓共管,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作用。首先,学校应发挥主体性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思想政治课堂。其次,家庭不能缺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长应该主动关注子女的情绪变化与思想动态,并与学校保持良好沟通。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使中学生在正能量的熏陶中自觉提升思想觉悟与水平。

  2.转变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是转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改传授为引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与关切点,有的放矢,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二是拓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教师应通过课外作业、实践活动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延伸到社会与自然中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获取真知。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破除以考试为中心的单一评价体系,将平时表现等动态元素纳入评价标准,全方位考查学生的思想素质。

  3.加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是一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和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武装头脑,通过对各个学科、书籍的涉猎丰富课堂素材,通过实践和不断思考加深认识,做到知行合一。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学术研讨机构也可多组织一些培训班、研讨会,通过交流、学习,促进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责编帕拉)

篇七: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的现阶段教学中还是以一种注重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的方式在开展学生也主要是从课程上学习到相关的理论成果而对于实践环节少有接触这使得学生在认识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是理论与实践想脱离的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化认识和理解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向

  当代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念、认识以及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良好的高校课堂的建立,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以及方式,才能不断提升相应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良好促进作用。

  一、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有着极其重要的课程意义。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高校的思想

  政治课没有成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课程成为一种形

  式和任务,相关的教学内容演变为考试重点,

  对课程中蕴含的深

  刻的理论基础没有进行很好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尚未发挥其

  应有的作用。

  (一)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在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方面的落后,使得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老师对教学的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相关进度、内容和方式进行安排,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参与,这是一种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一种背离。老师是课堂的主体,使得课堂只是在一种“教”的氛围中,而真正参与“学”的学生没有进入到学的状态,与老师的教学相脱离,从而使得学生没有从课堂上吸收到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相关政治理论是我党、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并且借鉴各民族、国家的优秀思想成果而得出的,具有坚实的现实土壤,是经得起检验的真理。理论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的更新,加深实践者对其的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的现阶段教学中还是以一种注重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的方式在开展,学生也主要是从课程上学习到相关的理论成果,而对于实践环节少有接触,这使得学生在认识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是理论与实践想脱离的,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化认识和理解。(三)教学方式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课堂氛围沉闷,是现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又一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相关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还是枯燥和陈旧的,课堂氛围不浓厚,使得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没有积极的学生互动,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由于教学观念、

  方法等方面的

  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阻碍教学发展的因素,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在高校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方面。

  (一)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也应该不断融入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增加课堂活跃度的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比如运用网络进行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并且能够结合到当今的热点话题,引发讨论,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和精神的塑造作用。

  (二)积极互动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积极的增加学生的互动,通过学生的参与,改变课堂的氛围,

  并且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更好的达成。互动会使得整个课堂更加的生动和有趣,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三)增加实践环节

  理论产生于实践,也运用于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巩固相关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学到和用到相关的知识。在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识的积极实践,并且分享实践的心得和成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去接触到相关的政治理论,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内涵基础,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

  义,是一门有着深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课程,

  其教学的重要性可

  见一斑。但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中还存在着

  诸多方面的问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明,

  没有相关的实践

  环节以及教学方式的陈旧枯燥等,

  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了高效的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相关制度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增设更多的互动参与环节,以及

  鼓励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面貌,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资料分享----

篇八: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思政课教学疑难问题解决方案

  包括要解决的问题、预期目标和具体解决方案当前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效性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注重解决“知识”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足基础,重知识,轻培养。目前,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的教育。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它只解决知道与不知道的问题,不管是不是,而不能解决信与不信、做与不做的问题。结果,德育脱离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识和行为的不一致,形成人格缺陷。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整体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和普世道德理论,而忽视学生个体的生活经历、感受和体验。这种教育过程会使学生的人格缺陷。如果学校德育课只讲大理论、大伦理、大规范,不关注学生的周围环境,如性伦理、网络伦理、环保伦理、吸毒等小而平凡的事情在生活中,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是树立学生的主观意识。学生只有在学习中具有主体意识,才能有主动学习,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自己的知识水平,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自学能力的方法是:首先,要努力让学生“多想”,培养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学的能力,给他们更多的自学机会。教新课时,学生要先阅读课本,在阅读中发现问题,阅读后提出问题,

  互相讨论,老师会指出,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课前自学材料,不靠老师先教,坚持自学。自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根据课本的难易程度控制学习时间、调整精力、阅读参考资料。(2)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师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把握重点难点,边听边思考。(3)力求按照老师的要求,主动提问、说话,事后思考,力求把叙述做到有条不紊、有条不紊、有见地。(4)放学后总结。每节课后,学生自己做总结,列出知识结构表,或设计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5)课后学习。课后,学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学习方式包括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走访等。培养学生的求知动机应从以下两点着手:(1)认识学习本课程与实现理想和未来的关系。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中学生对理想和未来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学生一旦意识到学习思政课对于实现自己的宏大政治抱负和个人美好未来的重要意义,就会把报效国家的责任和实现个人未来的愿望转变为求知欲。(2)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学习的欲望。如果教师没有计划好的

  激励策略,他们可能会使有趣的科目变得毫无生气。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吸引学生对这些学习内容的关注,在讲解概念或原理时,可以使用新闻媒体和青年文化的醒目事件和材料。

篇九: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各高校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思政课建设,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政课建设的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之东风,从学生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具体教学层面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尽到绵薄之力。

  标签:思政课;教育;问题;对策

  作为全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思政课是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效果一直备受诟病,究其原因,既有学生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还有课程教学的原因。笔者针对思政课建设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选取了16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影响思政课有效建设的原因,提出完善思政课建设的对策。

  1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层面

  学生上思政课的动机存在问题,学习的驱动力不强。在选取的160份调查问卷中,对设置思政课的态度上,37.5%的同学认为设置思政课非常必要,46.9%的同学认为设置思政课必要,也有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可见学生在表面上还是认可开设思政课的。但是,如果将思政课设为选修课的话,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学习思政课一方面是因为思政课是必修课,上级和学校有强制规定,另一方面是学生获取学分的需要。不可否认,一线思政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到课率和听课率,但是真正能够将思政课讲出彩、讲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去听的老师有多少?众所周知,思政课的到课率和听课率偏低是大部分高校的普遍现象,学生在求学阶段很难意识到思政课对其以后人生的影响,他们关注的只是思政課和自己以后能否顺利毕业、能否找到好工作有没有关系。虽然学校这学期加强了教学学风检查,思政课的翻转校园出勤统计率大多都在98%以上,检查组反映的学生的听课秩序、状态基本都是良好以上,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临时的表象,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动机。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思政课对其人生以后的影响,让学生主动去学思政课,我认为这是思政课建设的核心问题。

  1.2学校层面

  学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且重视的方式不对。从学校层面来说,重视和支持思政课,必须从师资引进、硬件完善、课时保障、业务交流、经费支持等方面来保障思政课建设。但当前学校在思政课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2.1思政课缺少专家名师,教师配备不足

  全国范围内的思政课的专家名师相比于其他专业较少,思政名师们上思政课的轰动效应不是一般教师所能比拟的。大部分高校自己所培养的思政课教师目前数量偏少,距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还有很大的差距,且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量太大,难以从时间上保障教师潜心于教学工作,难以保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1.2.2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师上课秩序受影响

  一方面,部分教室的硬件设施存在故障,影响教学的顺利开展,如有些教室话筒不响或回声太大,学生听不清楚,有些教室投影仪不清晰或上课时自动关闭等,学生管理员不及时开教室门、拿话筒等。另一方面,有些教室电脑还不能上网,在没有实现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的情况下,一些需要借助于网络的新的教学手段无法实施。

  1.2.3课时压缩过于严重,难以保障正常的授课质量

  压缩思政课课时,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学校对某些思政课理论课时的压缩幅度达到三分之一,甚至在有些学院被砍掉一大半,这样其实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部的要求,也很难保质保量完成授课内容。

  1.2.4思政课外出培训交流太少,好的经验学校上层难以知晓

  有关思政课的外出培训交流不是很多,不少教师也不乐意去外地参加培训学下,一方面可能是家庭的原因,但也有学校外出培训政策和培训经费的报销流程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且为数不多的思政课外出培训,往往是思政课一线教师出去培训,没有学校党委或教务处的领导参加,有些学校有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层难以知晓,或很难被上层所接受。

  1.2.5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经费支持不足,教师往往有心无力

  相比于公办院校一年上百万或几十万的思政课建设经费,学校给思政课的建设经费实在太少,思政课的办公、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经费。

  1.3具体教学层面

  1.3.1教育目标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偏差,思政课的实用性难以直接体现出来

  与专业课相比,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思政课在设置教育目时往往过于理想化,偏重教育目标的方向性,而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性,过于强调思政课的社会目的,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思政课的实际意义,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没有必要,对将来找工作和未来的发展也没有直接的帮助。

  1.3.2教学内容偏重系统的理论政策,学生没有新鲜感,课堂缺乏生动性

  一方面,大学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大多是侧重系统的理论和原则,思政课教员要严格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缺少一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而有些思政课教员缺乏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个人魅力,难遇驾驭思政课,往往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另一方面,现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坚缺乏定的信仰,对党的重大理论政策不太关注,而党的理论知识在网络上的普及,也使得学生觉得教师的授课没有新鲜感,讲的知识要么学生早已知道,要么学生漠不关心。在160份调查问卷中,68%的同学认为思政课枯燥无味,还有20%的同学认为教师照本宣科。教师的授课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1.3.3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参与度不够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更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的目的。但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难以由学校或教师统一组织,一是经费问题、二是安全问题,教师不太愿意组织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对于思政课在学期开课之处所布置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其实完全靠学生的自觉,我们又没有具体的跟踪机制,几乎没有学生真正去做社会实践调查,学生所提交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基本都是在学期末从网上东拼西凑的文字材料。

篇十: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应该明确的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市场经济讲究竞争特别是凭实力竞争的游戏规则使他们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处于无处不在的竞争之中这就为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竞争中实现人格的完善在崇礼守德的前提下强化健康的竞争意识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点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随着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却在某些方面跟不上节奏了。当前中学生在社会主义转型期面临着各色文化的冲击,我们更应该找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探讨,找到解决方法。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的一些见解。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转型期复杂社会环境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全球化的出现让社会出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使得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有着不稳定性。市场经济的深入使得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消极现象。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滋生在学生中并不少见,这对其人格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相对滞后性。这就严重滞后于社会现实的发展,其理论内容难以解释日趋多变而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与实际脱节。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于空洞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宗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蕴涵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往往忽视个性差异,企图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对于中学生说来,一些政治术语和德育要求过于高深和抽象,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更别说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动机了;为检查和考试,他们甚至养成了说空话、假话的习惯。对于教育者来说,由于自身认识不够和思想上并不认同,虽然口头上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中学教育的首要地位,但实际上却将其置于首而不要的境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他们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取得思想政治课的高分,追求升学率和分数至上,这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其本来存在的意义。

  三、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差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应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的过程,其主体不仅包括教育者,也包括被教育者。但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只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由教育者进行单向的灌输与说教,偏重认知、注重说理、忽视践行;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大大降低。由于自身心智尚不成熟,以及易受家庭、同龄人、大众传播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一

  些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逆反心理。主要变现在:反感思想政治课,认为其假大空;在犯错受教育时,不能虚心面对;崇拜西方思想,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已经过时等等。

  要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进一步发挥它育人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找出对策。

  教学内容的同步化并非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一味追着现实的政治、经济形势跑,而是要在丰富的现实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努力体现人与社会的稳定性的本质联系,在现实社会的特殊具体现象中展现人的发展的一般需要和规律,根据规律的要求指导教学实践。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要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即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必须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道课程设立的根本逻辑起点是什么,合理性、必然性到底在哪里。逻辑性的体现,不仅能使学生理解课程的合理性,更能充分调动其逻辑思维,使教学内容和其缜密的思维能力之间建立起相关的反应机制,从而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加强课程自身的理论深度。而加强与学生发展的紧密联系,更能使之真正地学以致用,从实际出发,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打下思想基础。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进行探求的学习方式才能培养创造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善于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首先,积极探索适应实施新课程方案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中解脱出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更富有活力;其次,由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向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手段转变,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再次,搞好集体备课,对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教学重点、社会热点、理论难点、思想疑点问题进行集体攻关。最后,积极完善考试方法,由原来主要注重知识考核的闭卷考试转变为以多种方式并用,并重视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主的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平时作业与期末测试、理论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

  应该明确的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市场经济讲究竞争特别是凭实力竞争的游戏规则,使他们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处于无处不在的竞争之中,这就为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竞争中实现人格的完善、在崇礼守德的前提下强化健康的竞争意识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长足发展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只有时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才能保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篇十一: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P>  学校德育课如果只讲大理论大道德大规范而不关注学生身边的如性道德网络道德环保道德吸毒等和生活中的细小而平凡的事物就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对学生自主个性的教育

  思政课教学问题及解决路径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效性比较低,究其原因从根本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视解决“知”的问题,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以本为本,重知识、轻养成。现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忽视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进行教育。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以考试得高分为主要教学目标,只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会与不会的问题,却不解决信与不信的、行与不行的问题。从而使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割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形成人格缺陷。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分强调整体性的社会制度、国家方针政策和普遍性道德和理论,而对学生个体的生命经历、感受、体验有所忽略,这种教育过程会使学生人格出现缺陷。学校德育课如果只讲大理论、大道德、大规范而不关注学生身边的,如性道德、网络道德、环保道德、

  吸毒等和生活中的细小而平凡的事物,就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对学生自主个性的教育。目前,青少年犯罪有所增长,事实证明学生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道德和人格,这正是德育应该解决的。我们为国家培养的是合格的人才,如果培养的人只具有“才”而没有“人”,也就是缺少健康人格,我们也就没有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因为人与才是统一的,是以“人”为前提的“才”。美国针对学生的道德滑坡提倡人格教育,日本近年来也提出“人格完善”教育。各个国家和时代都呼唤加强学校德育,因为忽视德育将会毁掉一代人。针对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教学过程。

  一、优化教学过程应加强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主要是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主体意识,才能产生学习主动性,他们才能在学习中根

  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知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学习教学内容,形成自我教育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是:首先,要设法让学生“多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学能力,要多给他们创设自学机会。授新课时,应让学生先读教材,在阅读中发现问题,阅读后提出疑问相互讨论,教师加以点拔,最后由学生自己的出结论。其次,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有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课前自学教材,不依赖教师先教,而是坚持自学。自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新内容的兴趣,并依据教材难度去控制学习时间,调节精力,翻阅参考资料。上课时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并认真思考教师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抓住重点难点,边昕边思。根据教师的要求争取积极提问与发言,要想好以后再讲,力求作到叙述有序,有条理,有见解。学后小结。每学完一课后,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列出知识结构表,或设

  计出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问题。课后学习。课后学习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学习方式有读报,听广播,看电视,参观等。

  二、优化教学过程应让学生带着社会责任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学生中对思想政治课产生的“厌学心理”和“应付心理”,都是对这门课程缺乏求知动机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动机,应从以下两点做起: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与实现理想和前途的关系。中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对理想和前途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打算。一旦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课,对于他们实现伟大政治抱负和个人美好前途作用重大,就会把报效国家的责任实现个人前途的愿望变成求知动机。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求知欲望。如果教师没有计划性动机策略,就可能使有趣的学科变得死气沉沉。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科的特点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对这些学习内容的重视,讲解概念或原理时,可利用新闻传媒和青年文化中引人注目的人物事件和资料。

  三、优化教学过程应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排除学生学习的障碍

  当前,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不进去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对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缺乏信任感。教师硬“灌”,学生就会对政治课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作为政治教师,不但为人要正直,讲课的内容,举的例子,提供的教学资料都应该是真实的。教师要摆事实,讲道理和调查的教学方法,论证书中所讲的伦理的真实性;同时,也要用科学的认识论帮助学生克服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偏激情绪和片面性。

  四、优化教学过程要通过引导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

  教学过程巨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人巨大的智力潜能,通过引导加速开发学生智力来优化教学过程是完全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不能放任自流,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如果放任自流,就会走向反向。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的适时引导对学生的“诱发”和“引爆”作用。以下几

  种引导方法在课堂上开发学生智力很有好处。

  1.示范性引导。对于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原理和概念,教师的讲解,要有深度,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为学生学习新教学内容起示范作用。

  2.实证性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一些概念、原理和法规,举例正反两面的具体实例进行证明,帮助学生认识知识

  3.逻辑引导。教师在教学时加强对学生的逻辑引导,就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很有作用。在思想政治课教材里,有些理论知识和概念之间有很强的逻辑关系,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并组成的结构:部分知识结构和整体知识结构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逻辑关系,锻炼学生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智商和学习成绩。

  4.反驳性引导。为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严谨周密、仔细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举反例进

  行反驳,进而启发学生寻找正确完善的答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5.探索性引导。在课堂讨论中或学生回答问题时,当学生的思维发展到某一点上出现停滞,时,教师要提出一些现象或设想,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富有激情地、兴致勃勃地思考和钻研问题,只到有所发现。

  五、优化教学过程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整体效益

  有些教师课堂教学随意性很大,对课堂教学时间缺乏统盘的考虑,导致课堂教学结构松散,教学指标落不到实处。学习先进教师经验时,也往往偏重于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而忽略对他们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的艺术性是附于教学科学性上的,只有重视教学结果的研究,才能充分解释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课堂的结果要合理。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重视局部的优化,而应当着眼于整体的优化。从整体的目标出发,研究课堂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规律,使各个要素之

  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形成的质量如何,关键是“结构”如何。事实上,很多教师都具有局部的优势,如知识渊博、擅长表达、教风严谨、善于启发等,但要想上出高效率的课,必须依靠课堂结构的整体优化。许多教师的课,具有重点突出、衔接自然、起伏和谐等优点,关键是教学结构的合理。因为教学结构可以把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师、教材、学生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综合体,具有整体系统教学效益。

  六、优化教学过程要教会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和培养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些教师单纯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忽视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极为不利的。学生靠死记硬背,不但记忆效果不好,也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更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开理解的学习,就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教师只有通过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积极思维,从认识概括、抽象的知识,到认识具体、生动的知识,才能全面、完整地

  认识知识,才能通过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通过运用知识接触实际,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运用知识,学生才能很好地接受思想教育口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强化认识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知识的过程。只有运用知识,才能很好地以理育人,使学生从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更深刻的思想教育。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做应用题、讨论问题、写小论文、做社会调查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思政课教学问题及解决路径

篇十二: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P>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学校对培养人才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生也正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重要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这和党以及国家还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学生必须要充分了解目前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有效的策略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力量。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其次分析了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都在不断的发展,人们思想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尤其是大学生的三观并未形成,很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只有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所提升,并且提高其道德素养。才能够保障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其中的不足,并且对教育措施进行全面改善,从而促使思政教育能够获得更多时效性。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就是教师所接触对象是人,而且是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人,并不是工具学生。思想并不是非常成熟,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需要发挥出示范性的作用。在学校当中,有很多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升,没有起到标杆作用。而学生的思想和教师思想的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只有让教师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水平,才能让教师队伍整体思想觉悟获得提升,促使学生发展其思想道德品质[1]。

  (二)大学生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认识

  在目前学校当中有很多学生非常重视专业课方面的学习,对公共课非常忽略,觉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并不非常重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上往往会做一些和课程不相关的事情。自主学习精神难以提升,而且当代很多大学生的三观形态并没有形成。对于新鲜的事物会充满好奇心,西方有些国家对我国渗透扭曲意识形态,很有可能让学生受到了西方比较腐朽的文化影响。

  (三)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实践性

  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二者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理论课程更加注重通过讲述的方式,来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实践课程主要注重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在一起。目前,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更加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有很多教师都在照本宣科,把完成教学内容当做主要目标,对教育对象主体性较为忽视,没有把理论和现实相结合,也没有把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高度,因此比较缺乏主体性。

  二、改进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觉悟

  教师教育学生的并不仅仅只是文化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价值观。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通过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通过更加高雅的素质来影响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通过更加正确的态度来带动学生,同时也要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机制,根据制度,保障大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够得到优化,从而使学校的学风以及教风都能够更加积极。要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相互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一个更加优秀的大学生。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

  有一些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听起来比较乏味,而高效的教育者需要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并且进行反思。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要对教学方法足够创新,同时要营造一个平等的氛围。不但要反对权威,同时要反对松散时,在学习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对

  情景问题精心设计,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防止出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能够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

  (三)加强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学校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将书本知识以及口头传述作为主要内容,更加重视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传授,对学生的行为较为忽略。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形式主义,学生产生考完之后忘忘完之后学的现象并不奇怪。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学校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让教学的方式得到创新。需要及时了解其中的不足,并且增加实践课程,让课堂教学的空间得到扩展,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在红色基地当中学习一些红色的精神。也可以观看相关的影视等,让学生能够走出教室并且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使思想觉悟获得提升[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需要尽量从过去比较枯燥的讲解当中进行解放,并且使教学方式得到创新,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互之间结合起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把学生可以培养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以及接班人,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当中获得更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园,童晓.浅谈当前我国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000(001):P.209-209.

  [2]陈梦瑶.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山西青年,2020,000(010):164.

推荐访问:思政课目前存在问题 课目 存在问题 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