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9篇)

时间:2022-11-19 16:10:09 来源:网友投稿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9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于解决我国复杂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9篇),供大家参考。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9篇)

篇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于解决我国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

  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于解决我国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其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确定“三条红线”,实施“四项制度”。

  一、确定的“三条红线”

  1.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2.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3.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二、实施的“四项制度”

  1.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包括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严格实施取水许可,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

  2.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包括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把节

  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3.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包括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4.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严守三条红线四项制度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2年3月15日,江苏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发布《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是继2011年省委1号文件后省政府作出的具体部署,对有效解决江苏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意见》明确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管理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确立“三条红线”,建立“四项制度”,实施“六项举措”。

  “三条红线”

  1、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江苏用水总量控制在527亿立方米以内。

  2、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用水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四项制度”

  1、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健全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强化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大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力度,推进水资源有偿使用,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

  2、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严格落实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和节水技术改造,强化对用水大户的监管,建立用水效率考核激励机制。

  3、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严格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大引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河湖水域、岸线和滩地管理。

  4、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

  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六项举措”

  1、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

  加快编制各级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系规划、节水型社会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供水排水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较为完备的水资源规划体系。严格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须编列水资源篇章;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须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2、突出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重要河流断面和湖泊水位、流量监控管理,建立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及考核奖惩制度。规范取水许可管理,严格新增取水审批,建立健全各级取水许可登记库,用水大户安装取水远程监控系统,全省联网运行。全面实施地下水位控制,划定限采水位和禁采水位,并由当地政府组织实施综合治理。开展取水权有偿取得和转让试点,运用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

  3、突出用水效率控制

  全面推进市、县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和节水技术改造,强化对用水大户的监管,组织开展用水户等级评比,建立定期水平衡测试和

  用水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经评估后作为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设计、施工等手续的依据,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节水设施“三同时”的监督实施和竣工验收。

  4、突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和纳污总量控制评价体系,制定出台水功能区管理办法,限期提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意见。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规定的目标要求制定逐年削减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以水源地为单元,按照“一地一策”要求,制定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因地制宜开展备用水源地建设,推进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建设。

  5、突出河湖管理和保护

  加快“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等主要输水干线清水通道建设,其他区域性承担水资源调配任务的河湖,按照清水通道要求加强管理、严格保护。从严控制河湖水域占用,建立水域“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合理的水面率。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定期开展重要河湖健康评估。

  6、突出水资源有偿使用

  合理调整地表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大幅度提高地下水水资源费标准,开征矿坑排水、建筑疏干排水等水资源费,

  ★精品文档★

  严格执行自来水厂取水按取水量扣除15%管网漏损率征收水资源费政策。制定出台再生水价格标准。超计划用水的,按规定征收超计划用水水资源费,并纳入水资源费统一管理。

  6/6

篇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

  201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于解决我国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其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确定“三条红线”,实施“四项制度”。

  一、确定的“三条红线”

  1.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2.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3.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二、实施的“四项制度”

  1.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包括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严格实施取水许可,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

  2.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包括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把节

  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3.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包括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4.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严守三条红线四项制度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2年3月15日,江苏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发布《省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是继2011年省委1号文件后省政府作出的具体部署,对有效解决江苏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意见》明确提出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管理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概括来说,就是确立“三条红线”,建立“四项制度”,实施“六项举措”。

  “三条红线”

  1、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江苏用水总量控制在527亿立方米以内。

  2、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用水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四项制度”

  1、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健全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强化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大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力度,推进水资源有偿使用,实行水资源统一调度。

  2、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严格落实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和节水技术改造,强化对用水大户的监管,建立用水效率考核激励机制。

  3、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严格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大引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河湖水域、岸线和滩地管理。

  4、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

  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六项举措”

  1、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

  加快编制各级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系规划、节水型社会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供水排水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较为完备的水资源规划体系。严格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水资源论证,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须编列水资源篇章;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须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2、突出区域用水总量控制

  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重要河流断面和湖泊水位、流量监控管理,建立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及考核奖惩制度。规范取水许可管理,严格新增取水审批,建立健全各级取水许可登记库,用水大户安装取水远程监控系统,全省联网运行。全面实施地下水位控制,划定限采水位和禁采水位,并由当地政府组织实施综合治理。开展取水权有偿取得和转让试点,运用市场机制优化水资源配置。

  3、突出用水效率控制

  全面推进市、县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节水型载体创建,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和节水技术改造,强化对用水大户的监管,组织开展用水户等级评比,建立定期水平衡测试和

  用水审计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制订节水措施方案,经评估后作为办理建设项目规划、审批、设计、施工等手续的依据,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节水设施“三同时”的监督实施和竣工验收。

  4、突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和纳污总量控制评价体系,制定出台水功能区管理办法,限期提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意见。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规定的目标要求制定逐年削减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以水源地为单元,按照“一地一策”要求,制定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因地制宜开展备用水源地建设,推进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建设。

  5、突出河湖管理和保护

  加快“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等主要输水干线清水通道建设,其他区域性承担水资源调配任务的河湖,按照清水通道要求加强管理、严格保护。从严控制河湖水域占用,建立水域“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合理的水面率。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定期开展重要河湖健康评估。

  6、突出水资源有偿使用

  合理调整地表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大幅度提高地下水水资源费标准,开征矿坑排水、建筑疏干排水等水资源费,

  ★精品文档★

  严格执行自来水厂取水按取水量扣除15%管网漏损率征收水资源费政策。制定出台再生水价格标准。超计划用水的,按规定征收超计划用水水资源费,并纳入水资源费统一管理。

  6/6

篇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确定用水效率控制等"三条红线"

  人民网北京2月16日电(记者杨翼蒋琪)在今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表示,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三条红线”: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到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

  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到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红线目标,进一步明确了2015年和2020年水资源管理的阶段性目标。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提出具体管理措施,全面部署工作任务,落实有关责任,必将全面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落实,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篇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水资源管理划定“三条红线”(政策解读·关注一号文件③)

  连线基层

  拿出一张白色小卡片,在智能射频卡控制器刷两下,借助尼龙管的导引,水从机井抽出直接流入麦田,途中没有半点浪费。年没过完,山东省桓台县逯家村农民尤素丽就来给自家麦田浇水,“以前大田漫灌,明渠先喝饱了才轮得到麦田。现在,清水‘指哪打哪’,不用白白浪费了,能节省水费30%。”桓台县通过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全县农业年节水4500万立方米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8。

  桓台县是山东省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开展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先行先试的省份之一,山东明确提出,2011年将严把267亿立方米的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继续大力推行节水技术及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为守住这“三条红线”,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刚性要求和硬措施,并明确要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水资源短缺要求最严格管理

  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制约。

  1

  我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比耕地占比还要低3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年平均缺水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水质指标达标率仅为4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为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三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经济布局、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先导性指标。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全国年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

  守住这条红线,关键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为实现全国用水总量的

  2

  控制目标,一号文件要求落实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流域、省、市、县四级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三个“严格”: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为守住这条红线,一号文件提出要尽快制定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文件要求强化节水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为提高用水效率,文件要求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控排污总量

  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3

  为实现这个目标,文件提出按照水功能区目标要求,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监督管理,特别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监测,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凸显“最严格”

  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除了“三项制度”和“三条红线”,一号文件要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并且明确,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文件要求把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主要控制性指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硬约束”,纳入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为给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一号文件还提出要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夯实行业基础,提高管理水平。

  4

篇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集合4篇

  第1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最新整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范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某某某某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相关规定,紧紧围绕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符合我某某某实际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力构建与我某某某水资源相适应的指标体系、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全某某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协调好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不同区域的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目标。根据市水务局分配给我某某某的指标,确定我某某某20某某年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20某某年全某某某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某某某某。到20某某年,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以现有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为基础,构建覆盖全某某某的水资源监控系统,提高水资源监控能力;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落实考核制度。到20某某

  年,全面建立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基本形成,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二、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一)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为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编制某某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水资源供求中长期规划,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统一,形成完善的水资源规划体系。实施水工程建设、涉河涉水建设、乡村土地开发等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并由某某某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查。

  (二)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事前管理,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镇总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在进行工业园区、行业专项规划时,按要求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办理取水许可,进行审批和核准立项。对未依法完成水资源论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不得擅自开工;对违反规定的,一律责令停工。加强水资源论证事后监督,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

  (三)严格实行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根据我某某某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按行业和区域对用水指标进行分解,优先保障生活,统筹生产和生态用水,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用水总量统计,准确客观反映全某某某行政区内用水总量,为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提供技术支撑,全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根据当年来水情况和企业计划产量,定额下达用水计划。

  (四)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区域,严格控制新增取水,从源头加强建

  设项目需水管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的,产品不符合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或不满足清洁生产相关标准的,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能够满足用水需要却通过自备取水设施取用地下水的,以及地下水严重超采的地区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取水申请,一律不予受理。建立完善取水许可管理台账制度,规范相关文件、表格,理顺许可管理手续程序。

  (五)严格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认真执行黑龙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按照规定的征收范围、对象、标准和程序征收,确保应收尽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或停征水资源费。对故意拖欠、拒缴水资源费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罚。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严格依法查处挤占挪用水资源费的行为。

  (六)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实行地水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地下水禁采、限采、压采等地下水保护工作。逐步建立区域和重要水源地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双指标监测体系。划定并公布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严禁取用地下水发展高耗水产业。规范机井建设审批管理,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限期关闭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源井。

  (七)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针对我某某某水资源、水工程条件,顺应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加快实施河流治理和水源地保护等工程,保障城镇生活、工业发展供水需要。

  三、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一)全面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配合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节

  水型社会建设。设立节约用水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某某某的节水工作。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开展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公共机构节水单位、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灌区创建活动。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引水、调水、取水、供水工程优先考虑节水。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实行阶梯水价制度,发挥价格杠杆对节水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取水审批过程中严格执行省用水定额,按照用水定额核定取水量,对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强化用水监控管理,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推进计量设施安装工作,使节水考核工作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实行节水“三同时”制度,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责令停止取用水并限期整改。对各类取用水户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促进取用水户节水水平和用水效率的提高。

  (三)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实行节水器具准入制度,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加大农业节水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针对某某某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节水减排力度,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应制定节水措施方案与建设项目取水许可申请一并报批。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成,着力降低管网漏失率。发展污水处理回用或雨洪资源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出台鼓励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四、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一)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建立水功能区监测体系和监管制度,开展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评价,制定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方案,落实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经费。切实加

  强水污染防控,加大主要污染物减排力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加强对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规范入河排污口审批管理程序,加强监察力度,对违规排污入河的,依法惩处。将水功能区监测和达标建设纳入我某某某政府考核指标体系。

  第2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霸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

  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实施我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22〕1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22〕3号)以及《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冀政〔2022〕114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冀政办〔2022〕16号)、《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廊政〔2022〕11号)、《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霸政〔2022〕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市水资源短缺实际,坚持可操作、可监测、可评价、可考核的原则,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建立覆盖全市行政区域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体系,着力建立水资源监控体系和水资

  源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切实增强“三条红线”刚性化、水资源管理精细化、考核问责权威化,积极稳妥地在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二)主要目标

  根据廊坊市分配我市的指标,确定我市2022年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目标。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4917万立方米以内,其中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2722万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现状相比降低17.0%(以2000年不变价计),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5;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7%。到2022年,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以现有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市的水资源监控系统,提高水资源监控能力;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落实考核制度。到2022年,全面建立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基本形成,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水环境质量和重点地区水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

  二、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

  (一)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

  1.用水总量控制。制定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高效项目,逐步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暂停审批新增取水的建设项目,节水高效项目要通过市内部调整、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水量置换等方式解决用水问题;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优先保障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产业发展,禁止建设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新增取水许可审批要符合河北省《用水定额》标准,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内通过水资源论证审批,满足节水要求且须安装符合标准的计量设施。

  2.严格水资源论证。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把水资源论证作为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制定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工业聚集区和工业园区规划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要开展水资源论证,逐步实施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促进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完善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逐步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制度和业主单位、论证单位、审查专家及审批机关责任追究制度。

  3.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建设项目落实水资源论证报告确定的节约、保护和管理措施后,方可发放取水许可证。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细化计划用水管理措施,保护取用水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取水或改变用水计划。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延续的,要进行水平衡测试,全面评估产品、规模、技术、工艺和实际取用水变化情况,合理核定取用水量。

  4.强化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上级有关部门重新核定地下水超采范围,划定禁采区和限采区。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严格控制新增取用地下水,除生活用水外,一律不再审批新的机井。配合全省加快我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工程建设,实行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地下水水位双控制,建立地下水位预警机制。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严禁新增自备水源和自备水源用户,并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制定实施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水厂投入使用后,受水区自备井逐步关停,削减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开采量。

  5.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全面落实《河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依法按时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对直接取用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和矿泉水的全面征收水资源费。加强对水

  资源费征收与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按规定征收、缴纳或使用水资源费的,依法严肃查处。逐步开展农业用水超限额征收水资源费,全面落实发电、工矿、基建施工、公共供水企业和服务业的水资源费征收。

  6.积极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开发利用再生水、雨洪资源等非常规水,并纳入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其中城镇生态用水要优先使用再生水和雨水,到2022年,全市城镇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0%以上;新建建筑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宾馆、公共设施、小区等建设工程要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大力发展以城区为主的集雨工程建设。对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不计入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7.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本地水与调入水、常规水与非常规水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尽快制定全市水资源调度方案、年度调度计划和应急调度预案,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供水调度,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1.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健全节水长效运行机制,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和蔬菜生产示范区为重点,大力推广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微灌、喷灌等工程节水技术和生物节水、农艺节水技术,加快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突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和现代农业项目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水分生产率。加强对钢铁、化工、火电、纺织、造纸、建材、食品等高耗水企业的定额管理,推广先进的节约用水和污水处理技术,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和示范工程建设,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清洁、低耗、低排生产,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城镇生活供水管网改造,生活社区推广普及节水型器具,改进居民用水计

  量方式,推动城市生活小区非常规水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对洗浴、洗车等高耗水服务行业的节水管理。

  2.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将用水定额管理落实到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用水计划下达、节水水平评价等工作环节中,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根据河北省《用水定额》,核定各行业用水户的年度用水量,定期检查用水计划执行情况,严格管理临时取用水或改变用水计划,对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

  3.健全节水“三同时”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要制定节水措施方案,进行节水评估并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违反“三同时”制度的,有关部门不予批复设计报告,不予竣工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依法予以处理。已建成建设项目未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的,须逐步配套建设节水设施。

  4.强力推进水平衡测试。改建、扩建工程申请用水指标,超计划用水,产品结构、生产工艺以及水处理水循环设施发生变化或管网存在隐患,用水户要开展水平衡测试。特大型、大型企业和日取水量高于1万立方米的用水户每3年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日取水量小于1万立方米的用水户每5年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

  部门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每年提出开展水平衡测试单位名单,并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对按计划完成水平衡测试的用水户,优先安排节水改造项目。

  5.积极推广使用节水产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节水强制性标准,逐步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依法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节水强制

  性标准的产品。严格执行节水产品管理,依法逐步淘汰落后、高耗水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

  (三)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1.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提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和水功能区达标要求,制定限制入河排污总量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年度入河排污控制指标,确保水功能区达标率。加强入河排污量的监督管理,定期发布公报。

  2.强化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入河排污口登记、论证、审批及监督检查,入河排污口设置要满足水功能区达标率以及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要求。新建、改建和扩大入河排污口要进行科学论证,对现状排污量超出纳污能力的实行区域限批,禁止新增入河排污口。

  3.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落实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相关规划。建立饮用水水源地核准及安全评估制度,核准公布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及其检查评估工作。到2022年,实现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的目标,其中重要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强执法检查,防治水体污染,强化水量水质监测、工程维护、科学调度,保障供水安全。加快备用水源地建设,建立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备用制度,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全市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网络,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防止介水传染病传播蔓延。

  4.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以重要河湖,城镇水景观的恢复与改善为重点,积极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严禁建设项目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和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

  三、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

  以现有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为基础,加快霸州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加大水质监测力度,对水功能区水质实施监测,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对汇入水功能区的入河排污口进行布点监测,其中对年排污量500万立方米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实行自动水质监测。强化重点取用水户监控,力争三年内对全市年取水量5万立方米以上非农取水户实现实时在线计量监控,年取水量5万立方米以下取水户采用IC卡计量监控。对开采地下水的农业用水户的监测采取水量监测与耗电量法(耗油量法或出水量法)结合的计量方式。2022年,全市非农业取水计量率达到100%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组织领导,落实本实施方案的考核指标。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各尽其职,密切协作,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财政需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前期工作和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水生态和水环境治理与修复、执法监督等工作。管理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也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扩大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水资源费优先用于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节水型社会建设。

  (三)理顺机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环境治理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加强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评估考核逐步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开展水权制度建设试点与推广,加强用水者协会组织建设。

  (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水价改革,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价格主管部门抓紧研究各类水源的比价关系,合理确定水价标准,形成科学的水价机制,促进不同水源的合理利用。非居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用水价格,稳步推进阶梯水价制度。

  (五)加强执法。不断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及管理的相关制度,构建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水资源管理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严格水资源执法工作,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保持良好水事秩序。

  (六)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措施,大力弘扬“节约水、爱惜水、保护水”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决策透明度,积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公开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相关政策、监督方式和考核制度,强化舆论监督,严肃处理浪费水、污染水以及乱采地下水等违法行为。

  (七)严格考核。把水资源管理作为水利改革发展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3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摘要]

  随着对省级层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考核工作的开展,山西省对所辖11个地市的考核工作也逐步展开。根据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实际,提出对所辖地市考核内容的侧重点,以突出本省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特色,有针对性地促进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关键词]

  1概述

  2022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22年,国务院发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该制度进行了部署,要求建立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全国各省(自治区)“三条红线”各项考核目标。

  2022年,山西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与《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分别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办公厅发布。对全省实行该项制度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明确了全省11个地市2022年、2022年、2030年“三条红线”各项考核目标,建立了山西省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2022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由国家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对考核组织、程序、内容、评分等做出明确规定,全面启动了对各省(自治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考核问责。考核内容主要为“三条红线”四项指标与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其中四项指标分别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2年降幅、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包含用水总量控制6个分项、用水效率控制3个分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个分项、其他

  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5个分项,共17个分项。四项指标与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满分均为100分,占考核总分数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与0.7。2022年与2022年6月,国务院成立的考核工作组分别对山西省2022年和2022年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

  2开展省对市考核工作

  目前,山西省明确了全省11个地市2022年、2022年、2030年“三条红线”各项考核目标,建立了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省对市的考核工作也逐步开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是开展考核工作,否则将无法落实制定的指标和任务,不能发挥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作用。因此,全面开展省对市的考核工作十分必要。水利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实施方案》中明确的考核内容,主要是针对省级层面制定的,虽然比较全面,但由于每个省均有其各自特点,故认为山西省对11个地市考核时,除对四项考核指标量化考核,包括省对市的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还应结合山西实际,且要有侧重点与特色,并要做到易于操作。

  3山西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内容

  3.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水资源论证制度是用水总量控制的关键。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山西省属全国先行省份。2007年,山西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山西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对审查权限、报告书编制要求、报告书审查受理、评审专家、审查形式等实施细则做出了具体规定。在此基础上,2022年又制定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规定(内部适用)》,使全省水资源论证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从制度上在省级层面得到了完善,因此,该工作的完成情况,可作为省对11个地市考核的一个侧重点,具

  体可针对被考核地市的市核准项目,其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展的比率进行考核。

  3.2严格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对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及用水总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水资源费的征收就是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具体方式。目前,山西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按照《关于促进节约用水调整我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和《关于采矿排水水资源费征收事项的补充通知》执行。每年度省级根据各市情况,向市级下达本年度水资源费征收的目标,因此,该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也可作为省对11个地市考核的一个重点,可按照被考核市辖区水资源费征费目标完成率进行考核。

  3.3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地下水作为重要水源及战略水源,对其进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山西省已完成了超采区边界坐标摘录、划定了禁采和限采范围,即将由省政府颁布实施;另外,近年来山西省开展了关井压采工作,编制了《山西省地下水关井压采实施方案》,要求在兴水战略和大水网工程覆盖区、省引黄工程供水区、自来水网覆盖区实施原水直供、分质供水和关井压采、置换地下水。每年度省级均要根据各市的实际情况,向市级下达本年度地下水压采量目标,因此,该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也可作为省对11个地市考核的一个重点,可根据被考核地市下达的地下水压采量考核指标的完成度、开展关井压采工作情况、地下水水位回升或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增减情况进行考核。

  3.4水生态保护近年来,山西省全面开展水生态保护工作,开展以五大河流地表水、六大盆地地下水、19个岩溶泉域地下水为核心的保护与修复,基本覆盖了全省主要经济发展区域,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目标是通过5~10年时间,实现“河水长清、地下水稳、甘泉涌流”。针对岩溶大泉保护与修复,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岩溶大泉

  水生态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指导意见工程实施方案技术大纲》,积极推进岩溶大泉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修复等各项工作。同时启动了晋祠泉等泉域的复流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因此,该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也可作为省对11个地市考核的一个重点,可根据被考核地市水生态保护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泉域保护及名泉复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4结语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各级层面考核工作的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将得到进一步促进和落实。山西省对所辖市的考核侧重点,应在水利部等十部委《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省特点及特色选取,使省对市的考核更具有针对性及易操作性,以全面促进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

  第4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篇六: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十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1.16•【字号】十政办发[2014]8号•【施行日期】2014.0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通知(十政办发〔2014〕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十堰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责任,强化监督检查,落实考核制度,确保实现控制目标。

  2014年1月16日十堰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鄂政发〔2013〕30号)文件精神,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发〔2013〕69号)精神及《省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办公室关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试点有关

  工作的通知》(鄂水资领办发〔2013〕3号)要求,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十堰市“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现将各县市区控制指标分解如下:

  一、各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单位:亿立方米

  序号

  地区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1

  丹江口市

  1.96

  2.22

  2.31

  2

  郧县

  1.55

  1.86

  1.96

  3

  郧西县

  0.94

  1.09

  1.13

  4

  竹山县

  0.86

  1.10

  1.12

  5

  竹溪县

  1.03

  1.17

  1.19

  6

  房县

  1.28

  1.42

  1.51

  7

  张湾区

  1.37

  1.58

  1.68

  8

  茅箭区

  0.97

  1.09

  1.12

  9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0.35

  10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0.13

  全市

  10.44

  0.380.1812.09

  0.390.2012.61

  二、各县(市、区)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2015年

  序号

  地区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立方米)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1

  丹江口市

  137

  51

  2

  郧县

  120

  51

  3

  郧西县

  120

  51

  4

  竹山县

  136

  51

  5

  竹溪县

  97

  51

  6

  房县

  124

  51

  7

  张湾区

  46

  51

  8

  茅箭区

  46

  51

  9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46

  51

  10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137

  51

  全市

  97

  51

  注:2015年后的用水效率控制目标,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布局和物价等因素,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另行制定。

  三、各县(市、区)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

  序号

  地区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1

  丹江口市

  92

  95

  98

  2

  郧县

  92

  95

  98

  3

  郧西县

  92

  95

  98

  4

  竹山县

  92

  95

  98

  5

  竹溪县

  92

  95

  98

  6

  房县

  92

  95

  98

  7

  张湾区

  92

  95

  98

  8

  茅箭区

  92

  95

  98

  9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

  92

  95

  98

  10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

  92

  95

  98

  全市

  92

  95

  98

  四、十堰市纳入全省考核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

  序水功能区名称

  号

  起始断面

  水质保护目标

  所涉县市区

  1汉江陕鄂缓冲区

  陕西省白河县与郧西县Ⅱ类

  交界处~郧西县羊尾镇

  郧西县

  2堵河源头保护区

  神农架与房县交汇处神Ⅱ类

  九界~房县九道乡

  房县

  3

  竹溪县鄂坪乡~竹山县

  堵河竹溪~竹山保留区

  Ⅱ类

  水文站

  竹溪县、竹山县

  4黄龙滩水库饮用水保护竹山县水文站~黄龙滩

  Ⅱ类

  区

  水库坝前

  竹山县、房县、郧县、张湾区

  5

  黄龙滩水库坝后~郧县

  堵河十堰~郧县保留区

  Ⅱ类

  堵河口

  张湾区、郧县

  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关镇6夹河(金钱河)陕鄂缓

  与郧西县上津镇~郧西Ⅱ类冲区

  县六郎乡兵营铺

  郧西县

  7夹河郧西保留区

  郧西县六郎乡兵营铺~Ⅱ类

  郧西县夹河镇夹河口

  郧西县

  8天河陕鄂缓冲区

  郧西县香口乡大凹~郧Ⅱ类

  西县香口乡白岩村

  郧西县

  9天河郧西保留区

  郧西县香口乡白岩村~Ⅲ类

  郧西县观音镇天河口

  郧西县

  10滔河陕鄂缓冲区

  郧县南化塘镇秦家墁~Ⅱ类

  郧县南化塘镇

  郧县

  11滔河保留区

  郧县南化塘镇~郧县梅Ⅱ类

  铺镇尖头

  郧县

  12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水丹江口水库库区

  源地保护区

  Ⅱ类

  13官渡河保留区

  房县九道乡九道梁~竹Ⅱ类

  郧西县、郧县、武当山特区、张湾区、茅箭区、丹江口市

  房县、竹山县

  14马栏河保留区

  山县上庸镇泗河坪

  房县土城镇~保康县寺Ⅲ类

  坪镇

  房县

篇七: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考核措施

  安国庆;张新潮;李曼

  【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年(卷),期】2012(000)0z1

  【摘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中央根据我国水资源现状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落实指标分解、监测监控、指标考核措施,是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经济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概括了“三条红线”管理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结合衡水市概况,提出了落实指标分解、监测监控、指标考核措施的一些见解.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安国庆;张新潮;李曼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衡水053000;河北省衡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衡水053000;河北省衡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衡水0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农业节水技术[J],王香馥2.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考核措施[J],安国庆;张新潮;李曼;3.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农业节水技术[J],王香馥;4.深入推进“三条红线”实施努力开创淮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J],苗建中5.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划定“三条红线”[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八: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我国抓紧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出“三条红线”硬指标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2)001

  【摘要】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根据《意见》,将实施“四项制度”。一是用水总量控制。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

  【总页数】1页(P93-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

  【相关文献】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三条红线”管理---汶上县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探讨[J],崔柳毅;张奇;陈勋;2.我国职业教育史上新的里程碑——各地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大会精神抓紧部署加快动作狠抓落实掀起高潮[J],3.抓紧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杜青林部长提出今年农村九项重点工作[J],赵超4.落实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无5.我国“三条红线”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水资源三条红线

  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一、基本原则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问题,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二是坚持人水和谐,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关系。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二、主要目标针对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水污染严重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确立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主要是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着力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考虑到2030年是我国用水高峰,按照保障合理用水需求、强化节水、适度从紧控制的原则,《意见》将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提出的2030年水资源管理目标作为“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即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三、水资源管理现状谈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的初衷,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认为,无论是我国的水情和国情,还是水资源管理改革的现实需求,都要求我们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具体来说,水资源总量的约束日趋突出,我国目前年用水总量已经突破6000亿立方米,大约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胡四一同时指出,我国水资源水质的约束也更加突出,直接威胁到城乡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形成

  了制约。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废污水的排放总量达到了750亿吨,河流水质的不达标率接近40%,其中丧失了利用价值的劣五类水占了20%。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在哈尔滨等多地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城市水源的污染日益严重,在第一水源地由于污染而无奈舍弃之时,第二水源地同样面临污染威胁。有水利和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这并非单一地区和城市的特有现实,从全国来看,供水体系单一、水资源污染严重已成为普遍问题。四、四项制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用水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尤其是近期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大量新增用水的需求。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用水需求又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只有守住“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够压缩和限制现有的水资源荷载。具体到数量上,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而在用水效率控制方面,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另外就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即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除了这“三条红线”之外,还需要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四项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制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

推荐访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 红线 水资源 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