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16篇

时间:2022-11-18 17: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16篇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论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改革  我国职业教育肇始于清朝末年。最初,被称为“实业教育”,“壬戌学制”制定时,改称为“职业教育”。它们之间的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16篇,供大家参考。

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16篇

篇一: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论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改革

  我国职业教育肇始于清朝末年。最初,被称为“实业教育”,“壬戌学制”制定时,改称为“职业教育”。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教育目的不同:实业教育是为国家发展实业服务;职业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个人取得某种社会职业资格,进而为谋生就业做准备。但二者又有相同之处:一是以实用知识、技能为中心而展开教与学;二是只有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了,国家的经济才会发展起来,就业成为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努力的目标,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二者通常一起而论。但是,无论实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师资。职业教育的师资与普通教育的师资还有所不同,这是由所教授的内容决定的。普通师范教育不可能解决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问题。因此,从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之日起,职业师范教育就被列入其中并得以延续。本文就清末、民国职业师范教育制度演进过程给予梳理,以备今日发展中国职业师范教育之参考。

  一、实业教育时期教员的培养(1903~1921)中国实业教育起源于洋务运动时期,后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在实业教育制度建立的同时,为实业学堂培养师资的制度也同时建立。鸦片战争失败,中国开始了一场自救运动,即所谓“洋务运

  1/13

  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其宗旨在保持原有政体不变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强盛国家。因而兴办实业成为一种运动,促使中国出现了新型教育――实业教育,职业教育由此萌芽。而实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确立乃是在清末新政时期。1904年1月,张百熙、容庆、张之洞等人在《学务纲要》中系统地阐述了清朝建立新学制的思想、任务和具体内容,指出,实业教育“意在使全国人民具有各种谋生之才智技能,以为富国富民之本”。

  清末颁布近代学制有两次:一次是1902年(旧历壬寅年)有管学大臣张百熙奏准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另一次是1903年11月有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三人会同重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在癸卯学制中,正式确定了实业教育制度,同时,也建立了为实业教育培养师资的“实业教员讲习所”制度。

  (一)清末新政时期的“实业教员讲习所”1904年1月,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的《学务纲要》,系统地阐述了清朝建立新学制的思想、任务和具体内容,指出:实业学堂“意在使全国人民具有各种谋生之才智技能,以为富国富民之本”。要求“各省宜速设实业学堂,农工商各项实业学堂,以学成后各得治生之计为主,最有益于邦本”。同时,又指出:“宜首

  2/13

  先急办师范学堂,学堂必须有教师”。由此,在新学制建立之初,已经有了职业师范教育的设计。

  清末颁布的近代学制有两次:一为1902年(旧历为壬寅年),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奏准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一为1903年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三人会同重订的《奏定学堂章程》,也成为癸卯学制。颁布后即正式在全国统一推行实施。在上述《章程》中将实业学堂纳入学校系统,实业学堂分高等、中等、初等三级,包括农工商各类,与普通大、中、小学校教育并列,成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业学堂的体系的设立,同时,考虑到“学堂必须有教师”的思想,在实业学堂体系中设立专门为实业学堂培养师资的“实业教员讲习所”。实业教员讲习所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职业师范教育的开始。

  实业教员讲习所是以“教成各该实业学堂及实业补习学堂、艺徒学堂之教员为宗旨”,“分为农业教员讲习所、商业教员讲习所、工业教员讲习所三种”。“讲习所多附设在农工商大学或高等农工商业学堂之内”,“各行省应暂特设一所,养成实业教员,以为扩张实业学堂之基”。

  在入学资格上明确规定,“入学之讲习生,须年十七岁以上”,“在初等师范学堂中学堂或与同等以上之实业学堂毕业者”或者艺徒学堂及高等小学堂毕业者。

  农商讲习所修业年限为二年,工业讲习所又分为完全科和简

  3/13

  易科。前者三年为限,分金工、木工、染织、窑业、应用化学、工业图样六科。简易科以一年为限,分金工、木工、染色、机织、陶器、漆工六科。

  1907年1月,清学部奏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以州县设立为原则,入学女子为高等小学堂毕业生。修业年限为四年。科目有修身、教育、国文、历史、地理、算学、格致、图画、家事、裁缝、手艺、音乐、体操等。其中家事、裁缝等科是为培养家事师资。

  (二)民国初期的实业教员养成所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新政体的成立,意味着要有新的教育制度与之相匹配,变革教育宗旨是改革教育的起点。1912年蔡元培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7月教育部召集全国教育家于北京,蔡元培主持会议,讨论学校系统、教育宗旨等改革措施。9月,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其中对“实利教育”蔡元培做了如下解释:“今日之世界所恃以竞争者,不仅在武力而犹在财力,且武力之本,亦由财力而孳乳,……曰实利主义之教育,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其主张最力者,至以普通学术,悉寓于树艺、烹饪、裁缝及金、木、土工之中。此其说创于美洲,而近盛行欧陆。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人民失业者至多,而国其贫。实利主义之教育,固亦当务之急者也”。

  4/13

  教育宗旨确定的同时,经过深入讨论,对学制改革作出决议,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校系统图并付诸实施,史称《壬子学制》。1913年陆续制订并颁布了大、中、小学校与师范学校令与规程:《专门学校令》、《公私立专门学校规程》以及工业、农业、商业、政法、商船、医学、要学、外国语等类专门学校规程、《实业学校令》、《实业学校规程》等,这些政令相互补充的系统,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学校系统。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直到1922年废止。

  在壬子癸丑学制中,对实业教育进行了改革,将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各三年毕业。对师范教育分为师范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两级,此外,专设实业教员养成所。

篇二: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边疆教育提出后为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按照教育部订定边疆教育实施原则的规定虽然边疆教育依然由教育部蒙藏教育司负责主持但成立了专门的主管机构即边疆教育委员会由教育部蒙藏委员会各派主管人员二人经济部内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校中英庚款董事会各派代表一人并由教育部聘请专家十二至十六人组织之其主要任务为研究边教原则及实际问题筹拟并审议边教方案及调整边教机关经费等项

  浅论民国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借鉴意义内容摘要:民国时期的教育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还有民国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边疆教育等都很有特色。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关键词:教育概况教育理念教育特色一.民国时期的教育概况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1946年国民政府制定了《教育宪法》,定位准确,要求明细,兹列举几条:“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等等。民国时期成立了中华民国教育部,作为中华民国负责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并监督地方政府教育主管机关。中华民国成立后,即将清朝的学部改名为教育部,当时底下有承政厅、普通教育司、专门教育司及社会教育司,从事国内教育兴革相关工作。至1926年3月于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后,再由教育行政委员会接管相关任务。1927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厚,中华民国大学院接替原先所设的教育行政委员会,成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由秘书、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门分别负责国人的教育事项。1928年12月11日中华民国政府公布《教育部组织法》,明定教育部为全国学术、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从此正式以教育部做为正式名称。教育部下设国民教育司、中等教育司、高等教育司、社会教育司、技术及职业教育司、体育司、总务司、教育研究委员会、训育委员会、医学教育委员会、侨民教育委员会、学术审议委员会、法规委员会、国语推行委员会、诉愿审议委员会、中央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和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等。这些教育机构和教育法规使民国教育有了政策上的保障,为民国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的确立都有指导性的意义。民国的《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教育经费是民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为民国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再说教师待遇和教育理念。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20世纪40年代的《教育宪法》规定:“国家应保障教育、科学、艺术工作者之生活,并依国民经济之进展,随时提高其待遇。”资料显示,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2块银洋,县长一个月20块银洋,而国小老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民国时期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远远超过县长。民国时期对教师待遇的重视和投入都相当大。民国以来,中学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张伯苓是个教育救国的伟大实践者,他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

  人。”张伯苓常说,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术研究为“教育立人”创造了载体,如敬业乐群会、美会、摄影研究会、文学会、京剧社、新剧团、校风出版社、武术社等。值得一提的是南开的剧团尤其有名,因此有“话剧的摇篮”之美誉。曹禺、黄宗江等人都是从南开走上话剧道路的。比如说教材。民国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如胡适、舒新城、郭秉文、朱经农、黎锦晖、廖世承等,由他们来商定给小学生编课本,自然也就体现了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国教育家的胸襟。这种理念还体现在政府不惜代价的办教育。抗战前全国有4亿人,当时的西部只有1.8亿人,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万人口,而当时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30%,民生工业只占5%,却要养活50%以上的人口。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时的国民政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据著名学者何兆武所述:在西南联大上学时,大学生不仅免学杂费,而且还免每天的午餐费,如果学生上学仍然有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救济金,且助学救济金在大学毕业后可以不还。同时,抗战客观上为我国的西部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使西部诸省在基础教育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7年底开始在四川、河南、贵州、陕西、湖南、甘肃、江西、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22所国立中学及3所国立华侨中学,先后培养教育了10万“战区流亡学生”。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杰出人才就是这些国立中学培养出来的,例如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著名诗人贺敬之、国防科工委主任上将丁衡高等。抗日战争结束后,这些国立中学于1946年逐步复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谱写了一个残酷战争期间中国教育的传奇。二.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理念民国前期,一个极其纷乱动荡的中国,然而,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却异军突起,大有不可阻挡之势。近代大学教育是独立于封建教育体系之外的新式教育,其教育理念与封建教育理念迥然不同,相去甚远。育理念是整个教育体系最高的指导原则。一个教育组织明确了教育理念,教育既有了方向感、目标性,也有了准绳与标杆。反之,教育就如无舵之舟,无弦之弓。民国前期,蔡元培、马相伯、蒋梦麟、张伯苓、梅贻琦、张学良等人,既是教育家,又是大学校长,广采博收世界先进国家的大学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经过理性思考和辨别,形成了近代大学教育共同的理念。在这全新理念的指引下,构建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体系的框架,规定了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诞生了一批有别封建教育的近代大学。毫无疑问,教育理念关系着办学的方向和成效。大学以研究学问,培养人才为办学宗旨。蔡元培执掌北大,针对北大的官僚习气严重,学生读书为求利禄的局面,“着手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的教育方针和制度,来代替北京大学那一套封建主义的腐朽东西。提出了“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垆学生必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蔡元培给北大作了明确定性,一扫北大的腐朽风气。蒋梦麟主政北大,继续强调“学校之唯一生命在学术事业。“学术衰,则精神怠,则文明进步失主动力矣。故学术者,梗会”进化之基础也。“”‘大学及高等教育者,所以养成平民主义之领袖者也”。一脉相承的大学定位理念,使北大成功创建,平稳运行,把北大铸就成中国近代大学的典范。张伯苓根据多年的教育活动经验和对当时中国大学教育现状的思考,主持制定了《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指出中国大学的要务,一是要传播关于中国问题的科学知识,二是培养解决

  中国问题之科学人才。“知中国”“服务中国”,,成为南开大学以一贯之的办学理念,更可贵的是对“大学是什么”作出了符合中国的准确价值判断。综上观之,上述大学办学主体不同,各自办学宗旨表述亦有差别,但是把大学定位于,“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却是这些大学校长的共同理念,并成影响近代大学方向的主流理念。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民国前期的中国大学,办学主体有国立、省立及私立性质,但“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的理念,却成为不同办学主体共同的选择。它解决了中国大学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从此,中国开始自力更生培养具有近代科学素养的各方面专业人才,打破了洋人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垄断和控制。教授是大学的灵魂,树立了名师强校的理念。“教授是大学的灵魂”古今中外绝无例外。,因为,大学不是行政机关,教授是这里的主人,有教授才有大学,而一所大学教授的数量和他们的学术水平则标志着大学的优劣与学术声誉。所以,民国前期各大学创立之初,尽网罗之能事,延揽教授名师,树立了名师强校的理念。民国前期近代大学的典型代表,校长们都把教师放在首位,视教授为学校的灵魂。网罗名家大师、学派掌门,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校声誉,名师强校成为他们治校共同的理念。理念决定成效,中国近代大学创立虽晚,但迅速崛起,有的名校甚至得到欧美学府的认可。民主、自由、平等,是管理大学,发展大学的准绳。民主、自由、平等是西方近代大学管理的精神实质。本质上说大学管理是一种“学术管理”必须有学术权力参与管理。,“学术权力”就是专家学者拥有的影响他人或组织行为的一种权力形式,主要由能代表最高学术水平的教授组成。“学术权力”的存在可以使学术标准得以贯彻,学科能够顺利发展,教师的权益有所保证。由此可见,“学术权力”是“民主、自由、平等”理念实现的保证。而“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中的标志体现则是: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民国前期这一进步理念被引入中国大学管理之中。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是“学术权力”在大学教育中表现的形式,更是彰显“民主、自由、平等”的治校理念。这一理念由蔡元培首倡及实践,率先在北大开出绚烂的民主自由之花,旋即在民国前期近代大学竞相绽放,成为中国近代大学必然选择的主流理念。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准绳,来管理大学,发展大学,与当时中国政治腐败专制相比,具有超时代的前瞻性、进步性。教育理念是前导,是治校的核心,具有办学实践的定向意义。民国前期,中国教育最高行政长官及一批教育家,筚路蓝缕,树立全新的、具有超时代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了中国大学创建、运行和发展。有了“大学是研究学问,培养人才”的理念,使大学教育有了方向感;有了“崇科学、重文艺、讲实用”的理念,使大学教育有了目标性;有了“教授是灵魂,名师强校”的理念,使大学教育了质量标杆;有了“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使大学教育有了准绳。如此理念的选择,使近代大学完全不同于中国封建教育,开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时期,重温近代大学初创时的教育理念,仍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三.民国时期具有开创性的特色教育民国的学前教育。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幼儿教育思想的传入,两次学制改革重视女子教育并兼及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机构正式纳入学制系统,学前教育比清末有了较大的发展。上海北京及诸多大中城市也出现了一批学前教育机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陶行知、陈鹤琴等人提出的“幼稚教育案”;其中《各省各县各市实验小学设立幼稚园案》规定从该年度起实验小学必须创办幼稚园。193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组织法》,规定“小学得设幼稚国”。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学前教育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学前教育遭受重创。抗战胜利后,我国的学前教育恢复较快。1947年的幼稚园、幼稚生数已超过战前最高水平。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幼稚园有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和陶行知创办的南京燕子矾幼稚园。民国时期还出现了专门培养幼稚园教师与保育员的机构和专门的幼稚教育研究机构。如北京女子高师附设保姆讲

  习科;南通创办幼稚园保姆传习所;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幼稚师范科等。最有名的数国立幼稚师范学校。该校前身为陈鹤琴1940年创办的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1943年改名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部,是我国最早、民国时期唯一单独设置的国立幼教师资培养机构。抗战胜利后迁至上海升格为国立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所以它又是民国时期我国唯一的国立幼稚师专。为适应幼稚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1927年由陈鹤琴、陶行知等发起组织了“幼稚教育研究会”,1929年扩大为中华儿童教育社。它以研究儿童教育、推进儿童福利和提倡教师敬业精神为总目标,致力于中国幼教理论的探讨交流和幼稚园的推广,并出版了《幼稚教育》《儿童教育》等刊物。这些都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创办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按其学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2~1922年为实业教育改革阶段,1922~1926年为职业教育兴起阶段,1926~1949年为职业教育发展阶段。这样的分段是比较符合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的。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并且具备了若干与当代职业教育相类似的特点,如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加强了与农村的联系,特别重视学生的实习等等,这些对后来的职业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实业教育的改革民国建立之初,南京临时政府就对清末的实业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虽然时局动荡,但改革仍然取得了进展,并且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史上的重要时期。1912年9月,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学制“壬子学制”,新学制公布后至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专门学校令》《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等法规,与“壬子学制”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更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校系统,后来通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中的实业教育相比,其明显的特点是:第一,缩短了学制年限,其中甲种实业学校预科缩短了1年。第二,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受教育权,承认女子职业学校的地位。第三,规定实业学校为终结性教育,学生毕业后即就业,不以升学为目的,这与后来职业教育的目的比较接近。(二)职业教育的兴起1922年11月,北京政府颁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大总统令,即“壬戌学制”“壬。戌学制”建立了自成体系的、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用职业教育制度取代了清末的实业教育制度,第一次确定了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这一学制虽未明确具体的职业教育宗旨,但是已经体现了平民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思想的精神。“壬戌学制”中有关职业教育的规定有:(1)小学课程在较高年级时,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职业准备学科;(2)初级中学施行普通教育,但得视地方需要,兼设各种职业科;(3)高级中学施行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4)职业学校之期限及课程,需酌量该地方实际需要情形而定;(5)为健全职业教育,在相当学校内酌设职业教员养成科。此外还有两项附注:(1)依旧制设立之甲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农、工、商等科。(2)依旧制设立之乙种实业学校,酌改为职业学校,收受高级小学毕业生,但依地方情形,亦得收受相当年龄之初级小学的学生。“壬戌学制”与“壬子癸丑学制”相比,职业教育部分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将过去沿用的实业学堂、实业学校一律改为职业学校,原在高等教育等级上的实业教育仍为专门学校,职业教育比实业教育在内涵和范围两个方面都要宽泛得多。二是学制的转变。在此之前,清末与民初的学制在初等小学以后即区分为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而1922年的新学制则由小学、中学、大学一线相承,将职业学校、师范学校与普通中学混合成一种“综合中学”,以此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消除轻视职业教育的心理。三是职业学校采取弹性学制,职业学校的修业年限未做硬性规定,职业教育只有入学时最低年龄的限制而没有程度限制,具有灵活性。四是兼顾了升学与就业。如小学阶段的职业教

  育准备以及中学开设的职业科,使学生既能准备升学,又能尽快就业。①(三)职业教育的发展1927年4月,国民政府迁都南京,教育体系基本承袭了“壬戌学制”,但对职业教育有所调整。有关职业教育的调整和修改发生在1928年与1932年。1928年5月15日,国民政府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采取了普通科、职业科与师范科分校设置的办法,从而使“壬戌学制”向综合中学制改变,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地位。1933年又颁布了《职业学校规程》等四种相应的学校规程,对前述各学校法作了增补,这样便产生了1932~1933年学制。“1932~1933年学制”与“壬戌学制”在职业教育方面是有一定区别的。其具体表现,一是职业教育自成系统,职业学校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以单科设置为主;二是职业教育实施形式日趋多样,有职业学校、职业学校内设各种补习班、各种短期培训班等。从1912年到1949年的学制演变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在学制中的地位从1912年的旁系发展到1922年的正系,到1926年又回归旁系,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发展,最终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框架基础。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特点回顾民国职业教育在这些阶段中的起伏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之前的职业教育相比,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若干特点。专业与课程设置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是动态发展的关系,其专业与课程设置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国初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强调职业教育对生产、经济的适应,如将专门学校的种类由清末的四类增加到十类,以期提供技术与管理人才,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民族工业兴起的需要。之后民国政府又相继颁布了一些纲要和法令,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区需要增设各类职业学校,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部又增设了矿业、机器、纺织、制革、造船、飞机、海事、农艺、兽医、水产等专科学校,以满足战争和后方建设及资源开发的需要。与此同时,还十分强调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社会实际,最大限度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在初期的文献中,虽然可以见到“边疆教育”的提法,有些院校也开始在边疆地区设置分校,但从政策层面还没有提出“边疆教育”的概念。出台于1934年2月8日的《中央政治学校设置边疆分校初步计划纲要》,第一条“主旨”即有“为推广边疆教育,培养健全国民,以增进边疆福利,并为边疆青年研究高深学术及从事各种职业之预备”的表述,明确提出了“边疆教育”的概念,在第三条“设置地点”中也有在张家口、包头、宁夏、丽江、兰州、伊犁等地筹设分校的计划,但在第十二条“经费来源”中却言明“在中央核准之蒙藏回教育经费项下拨给”,显示出民国政府尚未制定出全面的边疆教育政策。民国政府将边疆教育列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最初提出应该是在1935年之后,而设置专门的主管教育机构边疆教育委员会是在1939年前后,而且是在抗战爆发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边疆教育”概念的提出,引起了民国政府教育政策及教育主管机构的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突破了蒙藏教育即为边疆教育的认识。初期,民国政府在边疆教育方面只单列蒙藏教育一项,或将回回教育也并列其中,进而制定特殊的政策,但实际上蒙、藏、回分布地区并不能涵盖所有的边疆地区,这也是《抗战以来之教育》的作者认为“未足概括边疆教育”的主要原因。尽管在具体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已经突破了蒙、藏、回三族的分布范围,如在上述《中央政治学校设置边疆分校初步计划纲要》中,分校的设置也包含了丽江等南部地区,但还是以北部、西北部边疆地区为

  主,这对边疆教育的发展自然形成了不利影响。从这一点上说,由“蒙藏教育”到“边疆教育”是民国政府教育观念的一大变革,其对民国时期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其次是边疆教育成为民国政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教育政策。在“边疆教育”概念提出之前,民国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不少有关蒙藏教育的特殊优惠政策,但并没有制定涵盖整个边疆地区的边疆教育政策,而《教育部订定边疆教育实施原则》的颁布不仅标志着民国政府开始将边疆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对象而制定不同的政策,也说明其边疆教育政策开始走向规范化、系统化,由此也导致了相关管理机构及法令的出台。最后是促成了相关主管机构的建立。“边疆教育”提出后,为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按照《教育部订定边疆教育实施原则》的规定,虽然边疆教育依然由教育部蒙藏教育司负责主持,但成立了专门的主管机构,即“边疆教育委员会”“由教育部、蒙藏委员会,各派主管人员二人,经济部、内政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校、中英庚款董事会各派代表一人,并由教育部聘请专家十二至十六人组织之,其主要任务为研究边教原则及实际问题,筹拟并审议边教方案及调整边教机关经费等项”。⑦同时,为了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还成立了边疆教育设计委员会,其后各边疆省份也先后设置了边疆教育委员会或边地教育委员会,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由此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篇三: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高等院校应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重视与此同时结合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中有许多学生社团如学生自治校友会等成为学生自学自习自动自治的机构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

  试论民国初期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当代

  高等教育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两百多年的清朝政府,实际上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由于国体的变更,教育制度和教育宗旨都有所改变,师范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呼吁:欲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师范,此师范教育所宜急办者也;而女子师范尤为重要。①1912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对文化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同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师范教育令》,包括男女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的实施大纲,将初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女子师范学堂分别改为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以省立为原则,高等师范学校为国立。12月教育部颁发《师范学校规程》,规定了师范学校的目的、教育要旨、设置、组织、入学资格、课程和服务年限等。1913年12月,教育部又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对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分科及修业年限、课程设置等都作了规定。这些教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范教育的发展,使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无论在规模或是制度上都较清末初创时期有了明显改进。

  一、民国初期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状况及特点(一)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中等师范学校有比较完备的规模和发展计划,较清末有巨大的发展。初级师范学堂改为中等师范学校,临时和单级两种小学教员养成所改为小学教员讲习所,1915年改为师范讲习所。中等师范学校分为本科和预科,本科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预科的修业年限为一年,本科第一部的修业年限为四年,第二部则为一年。中等师范学校应地方需要附设小学教员讲习科,修业年限为一年或两年。与此同时,为了方便中等师范学生实行,学校还设立附属小学校。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令》明确指出中等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的,所以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与之相联系。预科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国文、习字、外国语、数学、图画、手工、乐歌、体操;本科第一部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包括实习)、国文、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此外还可以选修商业;本科第二部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这个时期的中等师范生分为公费生、半费生和自费生三种。公费免交学费,由学校供给膳宿费;半费生需缴半数的膳宿费;自费生则需要自备全部费用。凡因故受退学处分,或自请退学的学生,都必须追缴所免的各种费用。学生享有一定的学习优惠政策,当然也要履行相应的服务义务,这一时期的师范生毕业后都需要为国家进行一段时间的服务。中等师范学校第一部公费生的服务年限为七年,半费生五年,自费生三年;第二部公费毕业生需服务两年。在规定的服务期限内,如经本省教育行政长官许可,就可升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而无故不履行服务者,则需补偿其在校时所享受的各项费用。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

  (二)高等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继续发展,从前的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如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于1912年5月15日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两广优级师范学堂于1912年12月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等,并且将公共科改为预科,分类科改为本科,加习科改为研究科。此后,民国政府还新设立了两所高等师范学校,分别是1913年7月10日设立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12月1日设立的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按照师范教育法令的规定,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教员。高等师范学校分预科、本科和研究科。预科的修业年限为一年,本科为三年,研究科为一年或两年。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立专修科和选科。专修科的修业年限为两年或三年,选科为两年以上、三年以下。高等师范学校还设立附属小学校和附属中学校,作为师范学校学生教育实习的场所。本科第三年的师范生要在附属小学校或中学校进行教育实习,专修科和选科学生最后一学年也要进行教育实习。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分为公费生、半费生和自费生三种。根据当时的《师范教育法令》规定,高等师范学校的经费全部由国库开支。高等师范学校的公费生免缴纳学费,并由校方供给膳宿费用,地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要酌情缴纳一半的费用,高等师范学校还可以依据章程酌收自费生。但实际上半费生和自费生都极少,大部分都是公费生。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享有公费待遇,毕业后当然也有服务于教育界的义务。本科公费生服务年限为六年,但经教育部特别指定职务及服务边疆地区的,可以减至四年;专修科公费生服务年限为四年,但有上述情形者,可以减为三年;自费生则按照公费生减半。而无故不履行义务者,或因惩戒免职者,公费生应令其偿还学费和各种费用,自费生应令其偿还学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虽然有服务年限的规定,但如得教育部的许可,在服务期间亦可升入大学或高等师范学校的研究科,以求深造。(三)女子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的初级女子师范学堂被改为女子师范学校,同样是以省立为原则,自1919年4月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我国开始有了女子高等师范教育。女子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女子中学校、女子师范学校教师。女子师范学校与普通师范学校的学制类似,修业年限也与其相同,学校附设的保姆讲习科(即训练幼儿园教师),修业年限为一年或两年。学校还设立了附属小学校、附属中学校和附属蒙养园(即幼儿园),以便师范学生的教育实习。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待遇与中等师范学校相同,只有服务年限上稍有差异。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第一部公费生的服务年限为五年,半费生为四年,自费生为三年;第二部毕业生需服务两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待遇和服务年限则与高等师范学校完全相同。(四)民国初期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第一,师范教育思想有了明显的发展,而且与实践有了较好的联系。每所中、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附属小学校、中学校,使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都能与实习相联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执教能力,有利于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实际讲授能力。第二,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采用了选科制和学分制,这一项改革可以充分调动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课程计划和设置的方面都较清末更周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课程过重过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同样给女子受教育的机会。1912年公布的《师范教育令》明确提出了设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定了其培养目标,将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待遇和服务年限与高等师范学校相统一。这一改革充分反映了民国初期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思想,也促进了师范教育的继续发展。

  二、民国初期师范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要求其师范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理论之后,就给外院的学生授课,把所学理论知识通过现场课堂教学转化为教学能力。同时还规定学生在毕业之后,必须履行相应的教育服务义务,完成后才能从事教育工作。由此可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更应如此。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过度重视教育理论,却忽视了教育实践的重要性。高等院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加强学生课堂与实践的联系,认真进行教学观摩、见习、实习等一系列教育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指出,师范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于变化学生气质,激发学生精神,砥砺学生志操②。师范学校还专门开设了一门修身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品格。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更应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高等院校应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重视,与此同时,结合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中有许多学生社团,如学生自治会、校友会等,成为学生自学、自习、自动、自治的机构。学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增强了自治能力。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因此,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突出的自治能力和个人竞争力。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丰富的群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个人竞争力。

篇四: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建国前师范教育的萌芽和发展

  姓名:学号:专业:

  建国前师范教育的萌芽和发展

  摘要: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以前,师范教育的萌芽和发展。分别介绍清末时期、国民时期和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概况、体系及颁布的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关键词:师范教育清末民国解放区和根据地

  一清末师范教育——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清末民间人士对师范教育的贡献师范教育的性质虽然近似人才教育,但它以辅助普通教育的发展为目的,所以他的萌芽也在中日战争以后。由中日战争一直追溯到同治元年同文馆的设立,虽然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但中国学术方面的教授仍有科举出身的学者担任,西洋学术方面的教授则多聘请外人,在国内尚无所谓师范教育。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梁启超曾撰,《论师范》一文,指斥当时聘请外教担任教师的五不相宜。这可视为师范教育议论的发端。盛宣怀正是在他创设天津头二等学堂过程中,深感“教者既苦乏才,学者亦难精择”提出:,“惟师道立则善人多”“师范学堂,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遂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培养个级教师。他对师范生选择及训练要求极严,成为中国师范教育

  的发端。据盛氏的《奏陈开办南洋公学情形疏》,当时师范院“考选成才之士四十名·延订华洋教习,·课以中西各学。”同时盛氏另定章程,对于师范生的训练,分隔五层,以为班次等级的标准。这是中国师范教育的组织、目标、教学、训育等等最初的大概情形。(二)清末师范教育的发展光绪二十四年五月,梁启超为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呈奏《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主张于大学堂中别立一“师范斋”以为培养“教习”人,才的场所。但在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以前,这“师范斋”始终没有开办,只是纸上的规定而已。(三)清末师范教育体系的完备师范教育的正是建立,始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张百熙所呈奏的“壬寅学制”依据这学制,。高等教育段的京师大学堂,于“大学专门分科”及“大学预备课”以外,附设速成科。速成科分为两门,一是“仕学官”另外一个是“师范馆”师范馆的入学资格为举、贡、生、,。监等;但需要经过考试才能入学。修业期限为三年。卒业后,学有成效的,由官学大臣选择优异的带领引见,分别奖励:如原是生员的,准作贡生;原是贡生的,准作举人;原是举人的,准作进士;准作举贡的,给予小学堂教习文凭;准作进士的,给予中学堂教习文凭。各省高等学堂也要附设“师范馆”办法和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相同;但是,卒业后出身奖励应给予举人、进士的,都需由本省都督扶资送大学堂复考,如果及格,才有官学大臣带领引见,赏给出身。至于中等教育

  段的中学堂,也要附设“师范学堂”入学资格限于生、监,以造成小,学堂教学为目的,修业期限规定为四年。依据这个学制,师范教育虽然已经分为中高两级,但是每个级别的职能仍旧未能十分确定,而且依附普通教育机构,还没有独立的体系。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4年)奏定学务刚要指出: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学堂必须有师。查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则是初级师范学堂,造就教小学之师范生,尤为办学堂者入手为一义。各省城应按照现定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简易师范科、师范传习所各章程办法迅速举行。同年,张之洞、荣庆、张白熙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癸卯学制”。依据这个学制,师范教育分为“初级”和“优级”两级。从这以后,师范教育才有比较完备的学制。

  二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一)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发展概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在南京城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进行改革。教育部通电各省,将已经设立的初级师范、优级师范学堂通称为学校,“与高等学校,专门学校一并开学。”国民成立以后,师范学制于前清大致相同,仍然分为两级。入学资格为中学及师范毕业生,与前请相同。附设小学和中学,以为研究实习机关。添设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一切与男子同。1912年九月,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为省立,,

  也得设县立师范学校,还允许两县以上联合设立师范学校,以及设私立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定位国立,有教育总长统计全国,规定地点及学校数目分别设立。这说明师范学校的设置普遍升格一级,高等师范由过去省立改为国立,中等师范邮过去府立改为省立。为了统一分级筹划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置,1913年将全国划分为六大师范区。每区以一省为中心将附近各省的高等师范教育行政合并办理,直隶教育部管辖。六大师范区为:直隶区、东三省区、湖北区、四川区、广东区、江苏区,此外,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另行组织,**另划一区。按六大区设置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即: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此同时,有的省也建立了省及高等师范学校。1912—1922年的十年,是我国师范教育稳定发展的较好时期。一批名扬国内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多在这一时期创建和发展。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活动家、教育家、科学家、作家出自师范。师范学校不仅成为培养合格师资和与行政领导人员的摇篮,而且也是革命实践的场所。从国民元年(公元1912年)到国民十一年(公元1922年),师范学制没有什么大变更,可以叙述的,只有:一、国民四年(公元1915年)十月,恢复实业教员养成所,该校学教员讲习所为“师范讲习所”二、国民八年(公元1919年)。,山西开设“国民师范学院”招,收高小毕业生,予以两年的训练,以为普及义务教育的准备,颇有相

  当的成效。从1923年到1938年的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中国基本没有独立高等师范院校。1938年5月,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设施方案。规定师范学校发展数量及招生数目;应补充教师数量及标准;不合格及不健全的小学教员及私塾教师的训练等。要求逐年订立计划,推进师范教育方案的实施。从1942年起,于每年3月29日到4月4日,举行推进师范教育运动周。是全国人民了解师范教育的重要意义;重视师范教育;鼓励青年学习师范;坚定师范生教育信念等。运动周举行过七届,颇具成效。从1939年到1940年,为进一步发挥师范院校的作用,协助地方教育进行改革,增进效率等,分别规定了师范学校辅导地方教育和师范学院辅导中等教育的做法。内容包括:组织辅导委员会;研究地方教育或中等教育设施及改进计划;调查师资供求;指导教育实习;开办暑期等师资培训;办理研究刊物等。(二)关于师范教育的论战及师范教育的胜利由于自创建师范教育以来,即有过师范学校有无必要独立设置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点,加以对高中如何设师范科,高师如何升高为师大,在要求上不够明确,思想上与做法上也缺乏研究和准备,于是,一些省份借贯彻新学制之际,开师范、中学合并之先风,取消高师独立之举,使师范教育遭受巨大挫折。国民以来,随着对旧学制的批评,否定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需

  经过职业训练,否定师范教育独立存在的思潮再次泛起。然而在这一次师范教育的论战之中,热心倡导师范教育,维护独立师范教育,谋求师范发展的力量毕竟是强大的。1928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自治会组织一独立运动委员会,向国民党五次全会请愿,要求师大独立、增加经费、恢复公费。这一场保卫师范教育的酣战最终获胜,在各界人士的舆论压力下,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明确:“师范教育,为实现三民主义的国民教育之本源,必须以最适宜科学教育,及最严格之身心训练,养成一般国民道德上学术上最健全之师资为主要任务,于可能范围内,使其独立设置,并尽量发展乡村师范教育”。民心、教心不可违背,师范教育规律不可抗拒。此后,师范教育又有了回复和新的发展。在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公布后,各省鉴于师中合并的失误对教育造成的损失,深感师范教育对教育、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大有痛改前非,迅速重建师范教育的尽头。湖南、湖北订定整理师范教育方案,创设独立之师范学校及乡村师范学校;江苏省计划三年内完成全省独立;江西省中学停招师范生,厥后各省闻风效尤。1928—1933年五年中师范教育重整旗鼓,恢复其独立尊严地位。1932年12月,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关于师范教育做出的六项决议中有:师范学校应脱离中学而单独设立;现有之师范大学,应力求整理与改善,使其组织、课程、训育各项,均和于训练中学校师资的目的,以别于普通大学;师范学校与师

  范大学该不收费等。在1933年10月公布的师范学校教学科目及时数表中,增加了专门学科比重;提高实习要求,增加了时间。中国二十年代,有的教育界人士即开始研究乡村师范教育,余家菊指出:“教育的发源地是师范学校,教育的根本是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不改良,乡村教育将无从改进”认为乡村教育运动的方向是创建乡,村师范学校。(三)抗日期间师范教育的情况师范教育经过恢复,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一些法规也在逐步健全,然而师范教育刚有了发展的良好势头,就爆发了日本侵华战争。在日本占领区内的师范学校有的被侵占,一切设备荡然无存;有的全部停办;有的辗转搬迁,时办时停;有的地方虽然保留少量师范学校,也是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下坚持课业。为挽救教育和师范教育,政府当局采取了一些展示紧急措施,组织了一些运动,推进师范教育的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到1949年10月,师范教育前两三年着重进行复原工作,对接受的日伪办理的师范学校进行整理,对教员进行甄审。因此师范学校及学生数量均有减缩。

  三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

  (一)根据地和解放区师范教育发展概况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及宣布教育方针后不久,即开始兴办师范教育。1932年在江西瑞金创办了中央列宁师范学校,徐特立任校长。

  1932年—1934年间,在鄂、赣、苏、闽、浙等苏区的有关文化教育建设决议案中,均提出要迅速办理师范教育班、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教师,各种师资训练班犹如破土之竹在茁壮成长。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师范学校数量不仅有了发展,而且在学制、招生、课程等方面均较以往更为正规。1937年于延安成立鲁迅师范学院,广泛的训练边去乡村文化工作干部。1939年又在鲁迅师范学校和边区中学基础上成立边区第一师范学校。1940年又相继成立第二、第三师范学校。苏区新型的的师范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各类教员短训班和较正规的示范学校。教员短期训练班是培养训练教师的好办法,它时间短、收效快,及时补充了师资力量。1932年3月,徐特立在瑞金天后宫开办一期师资培训班,培养教师89名。同年九月,徐特立在瑞金创办一所列宁小学,以它作为示范学校,组织附近的列宁小教员分期分批来学校参观实习。1933年10月,中央文化教育建设大会作出决定,在宁化等十八个县开办一个月毕业的教员训练班十八所,对提高教员教学能力,解决十字匮乏起了重要作用。根据地、解放区在文化、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又处在敌人不断“扫荡”“围剿”战争的艰难环境之中,而教育仍能蓬勃发展,这和政府采、,取重视师范教育的建设,尊重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学识水平,改善教师物质待遇等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总结培训教师经验的基础上,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开始尝试建

  立苏维埃的师范教育体系。1934年3、4月间,教育人民委员部先后颁发了《小学教员训练简章》《短期师范学校简章》《初级师范学校、、简章》《高级师范学现简章》、,规定高级示范学校培养目标是急需的初级及短期师范学校教员、训练班教员及社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高级干部。学科有教育学、教育行政、社会政治科学、自然科学及国文文法等。初级示范学校培养从事实际的儿童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干部。短期师范学校以迅速培养教育干部及小学教员为任务。而小学教员训练班,则以寒暑假期间开办为原则,专收现任或将任列宁小学教员。使我苏区师范教育系列化、制度化。师范教育分别由中央、省、县办理。中央办高级列宁师范,省办短期师范和初级师范,县办小学教员训练班。这些简章对各级师范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行政组织、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开办时间等都作了具体规定,确立了苏区师范教育互相衔接、成龙配套的新型教育师范体系。这个体系在管理体制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按照不同培养规格,归于不同级别的教育行政机关管理。二是各级示范学校内部,都强调学生组织——学生公社的管理作用。(二)根据地和解放区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为保证教师地位和物质待遇,苏维埃政府及抗日时期边区政府,均规定有优待和奖励小学教员的政策。在急需师资的情况下,边区政府一方面注意新师资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很注意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在职教师的思想水平及业务水平。对于曾在国民党区域工作过的老教师,着重在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

  们改造人生观,为人民服务。对于从专科学校毕业的进步骨干教师,一般不抽调训练,让他们在岗位上继续发挥作用。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教师,一部分减少工作量,使他们有余暇自习,另一部分则道建设大学教育学院中等教育系培养深造。政府重视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批评了那种教师一旦成为骨干就被拔为领导的现象。同时对于派小学教师去做打杂工作也提出批评。认为骨干被调和教师打杂是造成教师水准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搞好教育,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中央苏区建立了新型的师范教育体系。对苏区的师范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①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管理史》,199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②郑金洲、瞿葆奎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2007年,,福建教育出版社③叶立群主编:《师范教育学》,200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④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200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五: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教师薪酬政策研究

  刘艳春;李峻【摘要】民国政府基于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和职业教育教师严重短缺的现实,不断对教师薪酬政策进行调整以扩建职业教育师资.颁布的政策包括:职业教师的薪金倾斜政策、养老金及恤金优待政策、职业教师服务奖励政策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缓解了当时教师短缺的局面,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借鉴这一政策体系,我国当前应该加大对"双师型"教师薪酬的制度倾斜;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奖励制度;优化职业教育教师的进修政策,改善"双师型"教师的规模与质量;肃清"重学轻术"的文化陈垢,凸显教师的薪酬竞争力.【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年(卷),期】2016(037)006【总页数】5页(P73-77)【关键词】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教师薪酬;政策体系【作者】刘艳春;李峻【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23;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9.29作者简介刘艳春(1992-)女,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职业教育政策与管理(南京,210023);李峻(1976-),男,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与政策基金项目2015年南京邮电大学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学术职业视角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研究”(NYS215018),主持人:尤伟民国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起步阶段,职业教育师资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民国政府制定的教师薪酬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借鉴。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数量与质量,合理的师资待遇有利于激发工作热情。民国时期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为缓解职业教育教师短缺的局面,民国政府基于当时的经济水平、政治体制以及教育需求等因素不断改革职业教育教师的薪酬制度。(一)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民国时期,教育部根据孙中山“三民主义”精神,制定民国初年职业教育宗旨“养成国民之生活技能,增进国民之生产能力”[1]。为增进民生幸福,提高国民劳动技能与素质,民国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民国初年,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实业家、政治家矢志于救亡图存,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富裕,大批有远见、有胆识的实业家,如蔡元培、穆藕初、黄兴、张謇和范旭东等,大力提倡发展实业。面对当时“沉睡”的中国,他们详细剖析国家积贫积弱的缘由认为:经济落后的根源在于农工商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学堂教育强调读书做官,忽视生计教育。针对国情,政府在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工商业,支持实利主义教育发展。“以实利主义教育充实国民生计,发达国家事业,谋求国家之富强”[2]。实业救国的思潮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从而为职业教

  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在落后的被侵略压迫的中国,提倡实业救国,努力发展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有利于社会改革和进步的,也有利于向社会主义发展”[3]。(二)职业教育教师严重短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学生数不断增多扩大了职业教育规模。一方面,职业教育生源的扩大需要更多专业的职业教育教师,而民国时期由于教师待遇低微、工作量大,造成职业教育教师的缺失;根据《修正师范学校章程》和《修正职业学校章程》,“当时初级中学的专任教员每周教学时数为18~24小时,高级中学专任教员每周教学时数为16~22小时;而初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员每周工作时数是26~30小时,高职为24~28小时”[4]。由此可见,初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量比中等学校教师工作量高出25%~45%。另一方面,民国时期师范教育主要是培育小学教师,缺乏专门培育职业教师的学校,造成毕业于实业学校的学生只懂技术,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师范类学生虽有教育理论,但职业技能不强,那些既懂专业又擅长教学的教师,因为待遇过低而无心献身职业教育,社会聘任难以开展。因此,许多职业学校面临师资不足的困境,情况严重的“一所学校只有一名教师身兼数职,既教学又管理”[5]。如,1930年山东省全省职业教员仅有66人,小学教职员35979人,相比小学教员可见职业师资之短缺[6];而1934年江苏省省立淮阴农业学校,全校教职员40余人,专任教员只有17人,兼职教师超过60%[7]。教育部1937年的《职业学校教员资格分析》报告指出,“职业学校的教师仅有10%的人从事过实际职业或受过专门训练”[8]。同时,由于“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的传统社会观念和文化意识的影响,大多数人“学而优则仕”,使社会中的“劳心者”和“劳力者”分化。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劳力者”的新兴教育类型,无疑会受到人们的轻视,甚至被称为“洋学”。而且职业学校教师的薪酬缺乏吸引力,技术人员短缺的单位往往以高薪为条件吸引人才,高报酬使职业学校的教师放

  弃教学,另谋他职。尽管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奖励实科和提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但是依然没有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使职业教育的师资一直处于缺乏状态。基于此,民国政府必须针对现实师资缺乏的现状,制定相关政策为教师权益提供法律保障,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呈正态趋势。师资的数量与质量是开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融专业性、技术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教育类型,教师从业标准更为严苛。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的师资短缺成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羁绊。为突破这一瓶颈,民国时期教育部和各省政府从不同路径出发,尽力提高教职员待遇,巩固和扩大职教队伍。(一)职业教师薪金倾斜政策职业教育教师从业的高标准与低待遇之间的矛盾造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吸引力很弱,职业科目教师异常缺乏。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国民政府规定“职业教育师资薪俸应较初、高级中学教员提高30%~40%”[9]。国民政府对未来从事职业教育的师范生每月补贴5元,并颁布《奖励职业学校职业教员进修暂行办法》,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训练班学员,免除学费和膳食费,并给予进修奖学金。在抗日战争紧张时期,为保证教师在战乱中安心工作,国民政府颁布《津贴职业学校专科教员及导师薪给暂行办法》暨《国立职业学校职业科目教职员补助金办法》,“公立及已立案私立职业学校职业学科专任教员及实习工厂导工,经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考查,资历合格,教学成绩优良者,享受津贴;工科专任教员之津贴,除原薪外,每年每名给予300~500元,农科专任教员,每年每名给予250~350元,工厂导工,每年每名给予100~200元”[10]。1941年,教育部参照非常时期改善公务人员与教职员生活的相关办法,不断修订完善,始终以“保障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生活”为宗旨。同时为抚慰职业教育教师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公教人员子女就学中学补助办法》,为公职教师的子女就学提供资金支持。即使在抗战中后期,职业教育教师的正常生活由于物价极不稳定受到冲击,各省市政府为稳

  定教学秩序采取救济措施。例如,“四川省从1942年起,所有中等学校(包括职业学校)教师,除薪水外,另加160元生活补助,发放150元米代金券和若干现粮;贵州中等学校(包括职业学校)两次调整教师待遇,1942年高中教师最低月薪320元,初中260元,生活津贴与中央相同;云南省根据教育部要求设立进修奖学金,虽然局限于局部学校,但仍有成效”[11]。由此等等,西南各省市都因地制宜对职业教育师资优待做了最大努力。可见,中央教育当局在战时教育经费异常拮据的处境下,仍优待职业教育教师。据统计,处于中等职业教育一般教师的工资是“当时普通工人薪酬(15元)的八倍”[12]。民国时期相对优厚的待遇确实对职业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二)养老金及恤金优待政策民国时期最初教职工的养老待遇是参照《社会教育机关服务人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但为让职业教育教师岗位更具吸引力,民国政府制定《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对连续任职15年达到60岁的教职员发放养老金;若教职员未满60岁而因公受伤亦可领取养老金”[13]。为了吸引技术人才,有些地区将服务年限缩短到10年,如山东省青岛市规定,职业教育教师只要在本市从事教学时间超过10年,60岁以后即可领取10年养老金。1940年民国政府为保障专任教师的权益重新修订《学校教职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使职业教育教师待遇更加具体、明确,各省份可依据省情自行调整。例如,江苏省不仅规定了教员申请退休的条件,而且还制定了应即退休的条件,分别是:“年龄达到65岁者;心神丧失或身体残废致不能胜任者。退休金的数额,专任教职员按其退职之月薪额合成年薪,兼任教员按其最后3年内年薪平均值以下列百分率定之:服务15年以上未满20年者,申请退休者40%,应即退休者50%……以此类推,服务30年以上者,申请退休者50%,应即退休者65%。”[14]为进一步维护教师利益,国民政府1944年又颁布《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和《学校教职员抚恤条例》,教师权益在法律的保护

  下进一步得到扩大。在抗战环境下《学校教职员抚恤条例》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者给予遗族年抚恤金:“一、服务十五年以上病故者,二、依法领受年退休金中而死亡者,三、因公死亡者”[15]。至1948年,教育部对这一条例再次进行修订,正式实行。(三)职业教师服务奖励政策为鼓励教师长期或终身从事教育职业,1935年,教育部公布《修正中学规程》规定,包括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在内的中学教员“继续在一校任满九年后,得休假一年,休假教员应仍支原俸”[16]。1940年修订的《教员服务奖励规则》进一步规定,“凡连续服务十年以上,成绩优良,并经检定或审查合格之教员,经查名属实者,分别授予服务奖状;并由教育部定期公布受奖名单,给予长期服务教育的人士极大荣誉”[17]。1940年共有24人获得证书,分别来自四川、云南、陕西等省的职业学校[18]。为鼓励与优待女子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国民政府曾颁布法律维护其权益。1935年《修正中学规程》规定:“中学女教职员在生产时期内,应予以六个星期的带薪休息假。”[19]如,1930年山东省教育厅曾颁布《山东省立学校女教职员产期优待暂行办法》,规定:“女教职员产期,准给假两个月,以资调理。女教职员假期届满,因身体虚弱仍不能执行职务时,得由本校校长证实,呈准教育厅酌量延长假期;但延长期间,至少以20日为限。女教职员产期内之薪金,照常支给之。且根据当时物价,再给以相当于薪俸9成的津贴。”[20]此办法吸引了众多女子从事教育事业,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上述系列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职业教育师资缺乏的矛盾。然而,由于当时国民政府的****,职业教育教师薪酬倾斜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在部分地区频繁出现教师索薪运动。民国政府施行的职业教育教师薪酬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宏观角度来看,薪酬

  倾斜使得师资增加,教师数量短缺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1938年职业学校教职员数仅为4618人,1945年增加到13991人,增幅达到66%[21];从微观视角分析,颁布实施的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补与呼应,使职业教育教师薪酬政策逐步体系化,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实际效果看,职业教育教师的待遇开始走向制度化,教师的实际待遇也有所提高,社会对待职业教育的观念以及文化认可度均有所转变和提升。(一)加大对“双师型”教师薪酬的制度倾斜民国时期,职业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普通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其中很大一部分专业师资是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有的甚至是专科学历。还有一部分实业科目师资是由毕业于本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来充当的,如广西东厢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使得职业学校的教师质量得不到保障。近年来,职业教育规模与专任教师数呈现不对称增长态势,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据教育部网站的数据统计,2003-2013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增长80.8%,而专任教师却只增长55.0%,“双师型”教师数量更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实际上是具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重能力的“全能型教师”。因此,国家应该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教师培育体系,既可以委托条件较好的高校开办免费职业教育师资班,制定相关条件吸引生源、扩大师资供给与储备;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校企合作,培育技能与教学皆备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对在职职业教师进行定期免费培训,将培训率和技能提升率与薪金、奖励或其他待遇挂钩,使“双师型”教师的薪酬更具有竞争力;加大对“双师型”教师薪酬的制度倾斜,加大对教师实践课课时费补贴,使奖励力度高于普通理论型教师。(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奖励制度

  鉴于民国初期因待遇低而导致职业教师大量流失。我国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奖励,增强职业教育教师职业的荣誉感与吸引力。激励理论认为,在外部刺激下,人会基于本身需求激发出无限潜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提高,除了依靠颁布系列化、体系化的政策来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以外,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政策安排来满足“双师型”教师的内心需求,激励他们的发展。为此,应该建立和完善各种“双师型”教师奖励制度和优惠政策,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对服务满15年的教师进行奖励,并长期发放养老金;对于在职业学校任职满20年的教师,授予终身教职的特权;任满10年的教师若转行从事其他行业或者创业,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或者减免税收。此外,还要加强精神奖励,开展有效的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领导与广大教师能产生同心力;应采取各种措施培养教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授予优秀“双师型”教师荣誉称号,营造敬业爱岗的良好氛围。(三)优化职业教育教师的进修政策,改善“双师型”教师的规模与质量民国时期为扩大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国民政府对教师进行免费培训,为奖励职业学校教员进修,专门颁布《奖励职业学校职业教员进修暂行办法》,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训练班学员,免除学费和膳费,并给予进修奖学金。虽然并没有完全解决当时师资短缺的问题,但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吸引了一部分家庭贫困的毕业生从事职业教育培训,壮大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了“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培训模式创新,打破常规的简易理论培训班模式,创建现代化一流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用、成果共享、责任共担”[22]。一方面要制定教师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计划,派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实践过程中补贴膳食费用,对培训合格的

  教师由教育部给予奖学金并颁发证书;另一方面可以从企事业单位外聘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以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四)肃清“重学轻术”的文化陈垢,凸显教师的薪酬竞争力社会文化心态也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师资短缺与当时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分不开。“重学轻术”的社会文化风气使职业教育处于社会的底层,被称为“洋学”。虽然当时已有人认识到“以较高薪级标准稳定师资,确立其经济地位,有助于培植民众尊师风尚”[23],但是“盖社会积习重士而轻农、工、商,贵劳心而贱劳力,千百年养成之,非一朝一夕能返”[24]。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史为鉴,我们要努力破除人们“重士轻技”的陈旧思想,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平等化。虽然我们现在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但是由于受“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思想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文化认可度。薪酬既是对教师劳动与社会价值的认可,也是教师基本生活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必须通过政策凸显职业教育教师薪酬的竞争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经济地位。国家应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使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工资比普通教师高出30%,提高职业教师的绩效工资与福利等,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与福利的比为5∶3∶2,绩效工资与教学质量挂钩,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政府明文规定的福利外各学校可以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休假补贴、购车补贴、集体旅游补贴等;学校和高教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于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的宣传力度,让人们理解和尊重职业院校教师,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尽管国民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来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薪酬待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以及国家处于长期战乱,使得国内物价波动频率与幅度十分异常,使职业

  教师收入的“含金量”不断缩水,教师的生存还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我们也应该辩证看待国民政府的职业教育教师薪酬政策,“以史鉴今”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正能量”。参考文献[1][7][16][17][19][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33.504.438.527.439.470.[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卷2)[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9-10.[3]丁守和.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潮的再认识[J].文史哲,1993(5):3-5.[4][14]江苏省志·教育志(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963-964.928.[5]谢岚,李作恒.黑龙江省教育史资料选编(上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985.[6]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教育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778.[8]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840-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91.[9]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74.[10]教育部参事室编:教育法令[M].北京:中华书局,1947:267.[13]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文官处.学校教职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C].国民政府公报第五十号,中华民国十五年十一月.[1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779.

  [11][12][18][21]张晓冬,吴文华.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5:100.100.177.184.[22]樊明成.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内涵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6):59-62.[23]吴洪成,王蓉.清末重庆师范教育述论[J].重庆高教研究,2015(3):105-111.[24]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75.AuthorLiuYanchun,mastercandidateofEduc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SchoolofNUPT(Nanjing210023);LiJun,professorofeducationsecienceandTecnologySchoolofNUPT

篇六: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试论民国初期师范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两百多年的清朝政府,实际上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由于国体的变更,教育制度和教育宗旨都有所改变,师范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呼吁:欲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师范,此师范教育所宜急办者也;而女子师范尤为重要。①1912年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对文化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同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师范教育令》,包括男女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的实施大纲,将初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女子师范学堂分别改为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中等师范学校以省立为原则,高等师范学校为国立。12月教育部颁发《师范学校规程》,规定了师范学校的目的、教育要旨、设置、组织、入学资格、课程和服务年限等。1913年12月,教育部又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规程》,对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分科及修业年限、课程设置等都作了规定。这些教育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师范教育的发展,使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无论在规模或是制度上都较清末初创时期有了明显改进。

  一、民国初期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状况及特点(一)中等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中等师范学校有比较完备的规模和发展计划,较清末有巨大的发展。初级师范学堂改为中等师范学校,临时和单级两种小学教员养成所改为小学教员讲习所,1915年改为师范讲习所。中等师范学校分为本科和预科,本科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预科的修业年限为一年,本科第一部的修业年限为四年,第二部则为一年。中等师范学校应地方需要附设小学教员讲习科,修业年限为一年或两年。与此同时,为了方便中等师范学生实行,学校还设立附属小学校。191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令》明确指出中等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小学教员为目的的,所以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与之相联系。预科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国文、习字、外国语、数学、图画、手工、乐歌、体操;本科第一部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包括实习)、国文、习字、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此外还可以

  1

  选修商业;本科第二部学习的科目为修身、读经、教育、国文、数学、博物、物理、化学、图画、手工、农业、乐歌、体操。

  这个时期的中等师范生分为公费生、半费生和自费生三种。公费免交学费,由学校供给膳宿费;半费生需缴半数的膳宿费;自费生则需要自备全部费用。凡因故受退学处分,或自请退学的学生,都必须追缴所免的各种费用。学生享有一定的学习优惠政策,当然也要履行相应的服务义务,这一时期的师范生毕业后都需要为国家进行一段时间的服务。中等师范学校第一部公费生的服务年限为七年,半费生五年,自费生三年;第二部公费毕业生需服务两年。在规定的服务期限内,如经本省教育行政长官许可,就可升入高等师范学校学习,而无故不履行服务者,则需补偿其在校时所享受的各项费用。

  (二)高等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继续发展,从前的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如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于1912年5月15日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两广优级师范学堂于1912年12月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等,并且将公共科改为预科,分类科改为本科,加习科改为研究科。此后,民国政府还新设立了两所高等师范学校,分别是1913年7月10日设立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12月1日设立的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按照师范教育法令的规定,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中学和师范学校的教员。高等师范学校分预科、本科和研究科。预科的修业年限为一年,本科为三年,研究科为一年或两年。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立专修科和选科。专修科的修业年限为两年或三年,选科为两年以上、三年以下。高等师范学校还设立附属小学校和附属中学校,作为师范学校学生教育实习的场所。本科第三年的师范生要在附属小学校或中学校进行教育实习,专修科和选科学生最后一学年也要进行教育实习。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分为公费生、半费生和自费生三种。根据当时的《师范教育法令》规定,高等师范学校的经费全部由国库开支。高等师范学校的公费生免缴纳学费,并由校方供给膳宿费用,地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要酌情缴纳一半的费用,高等师范学校还可以依据章程酌收自费生。但实际上半费生和自费生都极少,大部分都是公费生。

  2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享有公费待遇,毕业后当然也有服务于教育界的义务。本科公费生服务年限为六年,但经教育部特别指定职务及服务边疆地区的,可以减至四年;专修科公费生服务年限为四年,但有上述情形者,可以减为三年;自费生则按照公费生减半。而无故不履行义务者,或因惩戒免职者,公费生应令其偿还学费和各种费用,自费生应令其偿还学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虽然有服务年限的规定,但如得教育部的许可,在服务期间亦可升入大学或高等师范学校的研究科,以求深造。

  (三)女子师范学校的发展状况民国初期的初级女子师范学堂被改为女子师范学校,同样是以省立为原则,自1919年4月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我国开始有了女子高等师范教育。女子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女子中学校、女子师范学校教师。女子师范学校与普通师范学校的学制类似,修业年限也与其相同,学校附设的保姆讲习科(即训练幼儿园教师),修业年限为一年或两年。学校还设立了附属小学校、附属中学校和附属蒙养园(即幼儿园),以便师范学生的教育实习。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待遇与中等师范学校相同,只有服务年限上稍有差异。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第一部公费生的服务年限为五年,半费生为四年,自费生为三年;第二部毕业生需服务两年,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待遇和服务年限则与高等师范学校完全相同。(四)民国初期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第一,师范教育思想有了明显的发展,而且与实践有了较好的联系。每所中、高等师范学校都设立了附属小学校、中学校,使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都能与实习相联系,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执教能力,有利于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实际讲授能力。第二,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采用了选科制和学分制,这一项改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课程计划和设置的方面都较清末更周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课程过重过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第三,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提倡男女平等,同样给女子受教育的机会。1912年公布的《师范教育令》明确提出了设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定了其培养目标,将

  3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待遇和服务年限与高等师范学校相统一。这一改革充分反映了民国初期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思想,也促进了师范教育的继续发展。

  二、民国初期师范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要求其师范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理论之后,就给外院的学生授课,把所学理论知识通过现场课堂教学转化为教学能力。同时还规定学生在毕业之后,必须履行相应的教育服务义务,完成后才能从事教育工作。由此可见,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高等教育更应如此。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过度重视教育理论,却忽视了教育实践的重要性。高等院校应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加强学生课堂与实践的联系,认真进行教学观摩、见习、实习等一系列教育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指出,师范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于变化学生气质,激发学生精神,砥砺学生志操②。师范学校还专门开设了一门修身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品格。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更应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高等院校应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重视,与此同时,结合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民国初期的师范学校中有许多学生社团,如学生自治会、校友会等,成为学生自学、自习、自动、自治的机构。学生从这些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增强了自治能力。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因此,大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能力外,还要具备突出的自治能力和个人竞争力。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丰富的群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个人竞争力。

  <!--

  4

篇七: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清末、民国时期的免费师范生制度

  免费师范生制度是普及义务教育的产物。工业革命后,西方资产阶级为了获得教育统治权,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公民,遂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而普及义务教育需要有充足、合格的师资作保障。为此,专门培养师资的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产生。由于长期以来西方历史上教师待遇、地位低下,如何确保师范学校招收合格学生,并确保其毕业后服务于义务教育,师范生免费待遇和履行服务相结合的制度产生,此制度称为免费师范生制度。免费师范生制度遂成了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典型特征之一。免费师范生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待遇吸引清寒学生免费接受师范教育,并履行教师职责以满足普及义务教育对师资的需求。西方资本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归功于这种制度的实施。

  我国的师范教育制度是直接抄袭日本,间接学习德、法的师范教育制度而来的。本文就免费师范生制度在清末至民国建立和实施状况予以梳理,以期对今天的教师教育有所启发。

  一、免费师范生制度是作为西方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引进中国的晚清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有识之士及后来的清统治者,不得不放下天朝大国的架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运动,到后来清政府的“新政”无不带有学习西方,速使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这样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而在学习西方的种种方面,学得较好,成效也最大的是教育制度。师范教育制度作为西方教育制度的一个内容自然在学习范围之内。在中国

  这些仿照西方学校制度建立的新式师范学校在诞生之初就模仿西方的制度,实施师范生免费待遇。如南洋公学师范院给师范生的待遇相当优厚,食宿杂费均由公学供给,每月还发津贴。

  1902年正式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创立之初建立了免费制度。所有学生都享受免费待遇——不交学费,免交宿费、伙食费、杂费,除此之外,学校还按季给学生发放制服和运动服。据当时在学的学生回忆说,待遇很优厚。

  但师范生免费待遇制度化则是在我国

  癸卯学制中免费师范生制度的确立,为当时的新式学堂培养了急需的新式教师,致使各地由于师资缺乏而难以支撑的新式学堂因有了这些难得的接受新教育的新式师资而得以维持、展开。

  然而,这种师范生享受免费待遇和完成义务服务相结合的制度,是抄袭西方师范教育制度而来的,并不如西方国家为了普及义务教育,解决师资匮乏问题而采取的吸引清寒子弟从教的措施。对建立在免费制度基础上的基本理念——教师职业是需要专业训练的职业并未得到认可,因此晚清的知识界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不少知识分子提出,“若要师范学堂教人当先生,何不开设父范学堂教人当爸爸呢?”[1]也就是说,随着洋举人,洋秀才一天一天增多了,便不觉得需要什么师资训练了。这种思想实是民国时期否认独立师范学校存在根本原因。

  二、民国初年免费师范生制度的艰难延续民初教育制度延续晚清制度,免费师范生制度依然得以继续。如19___年9月公布的《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免纳学费,并由本学校酌给校内必要费用。”所谓必要的费用即为膳宿费及杂费。这与清末类似,并非所有师范生均享受免费待遇。此时的师范学校分公费生、半费生和自费生,高等师范学校学生也分公费生、专修科、选科生,只有公费生享受此待遇。但所有的师范生都必须履行教育服务,只是年限不同。师范学校“本科毕业生应在本省小学校服务。其期限自受毕业证书之日起算:

  校供给,惟其余一切费用,如书籍、讲议、旅行参观、采集、运动服等费,各年级学生概须自备。”因为前一二年属于预科性质,不是师范教育,所以不享受免费。此时的免费待遇虽不及清末的优厚,但在军阀混战,经济困顿的当时也实属不易。

  在实施师范生免费待遇的同时,师范生也承担相应的服务。191_年4月公布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行简章》规定,“本校本科及专攻科、专修科学生毕业后均应服务”,服务期限“本科_年、教育专攻科4年、国文专修科2年,手工图画专修科2年”,“遇有不得已事故,由本校详准教育总长暂缓服务期限或解除之”;“在服务期限内有下列事项之一者,本科生须偿还学费及给予费,专修科学生须偿还学费:

  一、未尽教育职事义务者,二、惩戒免职者,三、教员许可状被递夺者。偿还各费亦可酌量情形,呈准教育总长令其免缴或免其一部分”。

  北京高师学生完成教育服务的情况也可从学校报告中得以验证。1919年2月10日,北京高师校长报告时指出:“本校历届毕业生共有299人,计英语部4班、史地部2班、博物部2班、国文专修科1班。现调查其服务状况,任大学或专门学校职教员者19人,任中学职教员者125人,任师范学校职教员者68人,任小学校职教员者18人,任甲乙两种实业学校职教员者8人,升学者4人,在教育行政机关及任其他职务者共17人,未详者36人,已故者5人。由上各项服务人数比较之,仍以任中等学校职教员居大多数。”[5]

  但就整体而言,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当时,军费成为各军阀的主要开支,多数学校的师范生的免费制度难以保障。如“至边远各省,有藉口欧美各国师范均收学膳宿费,而竞以此履行者,亦有多收私费学生至四分之三以上者。”[6]陕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从前“敝校除膳宿费诸费不收外,一切书籍学用品等,概归校内津贴。”后因教育厅发放经费减少70,“膳费及一切学用品等不得不由学生自备,因此请假休学者甚多”。[7]不享受免费待遇自然不会履行教育服务。

  另外,政治混乱,经济困顿带来教师待遇极为低下,给师范生免费制度制造了障碍。据报道,当时小学教师的薪俸不仅过低,而且经常拖欠,导致索要工薪之事不绝于耳,小学教员辞职、罢教之事司空见惯。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愿意读师范,更不愿意当小学教师。使得当时军政府教育部宣称推进义务教育,也徒有其名。

  三、1922年学制后免费师范生制度的取消1922年学制后免费师范生制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1920年代前夕,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国民经济崩溃,国家和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教育经费拖欠严重。提供师范生免费待遇的师范学校因花费较大,更在军阀削减之列。为了紧缩教育经费开支,各地首先是取消师范生待遇。一些地方也因师范学校发生“学潮”,教育部和省市教育厅也趁此宣布师范停止招生。独立的师范院校骤然减少。一些留欧美归国学生,也从教育经费紧张,不少欧美发达国家取消独立存在师范学校的角度,主张取消我国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如贾丰臻在在《今之师范教育问题》一文中就提出,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无法给师范学校提供如日本师范院校充足的经费,应实施类似美国开放的师范教育制度,减少经费的开支。他在《阅全国教育联合会决议案赘言》一文中又进一步提出:“普通学校设师范讲习所,既授普通知识,复加教育功课,岂非与师范学校所学无异?大学及专门学校设教育一科,既得专门知识、复加教育功课,岂非与高等师范学校所习无异?”[8]干脆从否认师范教育价值的角度主张取消独立师范。民国时期,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弱也导致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更难以体现。中学以上毕业生能谋一份职业已经很不错了。民初的大学毕业生,除了到政界、商界、实业界服务或留学外,多到中等学校里去充当教员。中学毕业生,除升学和闲在家里的以外,大多数在小学做教员。据陶行知估计,不下于1/3的中学毕业生到高小任教,高小毕业生中也有不少到国民小学任教。其他如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实业学堂的毕业生,甚至从高小出来的科举出身的先生都是实际上在那里操教育权。结果造成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自非师范学校。用免费待遇确保师范生从教似无必要。20世纪20年代后期已经出现“借教育行政之力为师范生谋出路”[9]的情况。我国开放的师范教育制度在1922年学制中得以确立,原来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改由独立师范院校、中学师范科、大学教育学院共同承担的师范教育系统。自此以后,中师合并、高师升格,独立的师范院校在1922年以后屈指可数。高等师范院校仅北京师大一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几乎没有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师范学校也由1922年的385所下降到1928年的236所,学生数也由43846名下降

  到29470名。单独设立的师范学校也因经费无着,有限的师范生的免费制度随之消亡。“

  四、1928年以后免费师范生制度的恢复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取消直接导致合格的教师锐减,基础教育质量下降。引起了教育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忧虑,师范教育的独立之呼吁再次响起。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开始恢复。1928年8月,大学院公布全国教育会议决议之师范学校制度,1930年,

  民国中后期,教育部制定了更为严格和系统的制度,但实际执行并非如此。不久抗战爆发,政局的动乱,经费困难。当时一般国立师范学校学生还能享受公费待遇,但各省(市)因财力有限,除极少数省份能实施全公费待遇外,大多数省份的师范生没有享受相应的待遇。但国立师范学校也仅是抗战期间为收容沦陷区失学失业青年及各地退至后方之教职员以发挥教育功能,以及储备沦陷区师资,培养后方小学师资而设,仅有区区14所。相对于三四百所中等师范,师范生的免费制度依然是一具空文,履行服务的职责也自然落空。

  高等师范院校一部分能享受一定的待遇,但并非全免。如1933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不收学宿费,但膳食、讲义、旅行、采集、制服、体育等费,概归自备。”[10]

  另外,师范生免费制度如果没有教师职业地位和待遇做进一步的保障,也未必能吸引优秀学生。据报道,就在南京政府宣称厉行义务教育时,小学教师薪俸标准不仅下滑,而且积欠、打折扣之事时有发生。致使教师生活不能安定,啼饥号寒,为义务教育的推展人为设下了莫大阻碍。虽然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各省增加小学教师待遇,并调整各县小学校长、教员薪俸给标准。如193_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特定《小学校长、教员待遇办法》,规定教师分五等:“小学教员最低月俸:甲等资格20元;乙等资格18元;丙等资格16元;丁等资格14元;戊等资格12元。”同时,全国推行义务教育的主要省市都制定了类似的办法。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加之抗战爆发,各省订定的薪俸标准纸上谈兵,没有真正落实。

  结果,师范生履行义务服务的制度也难以真正落实,“师范学校招不了学生,中小学请不到教师,在职教师纷纷改业,或无精打采,身在教室而心在市场”。[11]

  总之,我国的师范生免费制度是直接抄自西方师范教育制度而来,师范生免费制度是与师范生履行教育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在战争频仍,政治腐败,经济贫困的近现代中国社会,教师的专业价值并未得到认可,师范生的免费制度很难真正得以落实。加之当时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低下,即使有师范生免费制度,也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学习师范并从教。

  注释:

  [1]林励儒.如此师范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林励儒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504.

  [2]规程规定,本科生一部为预科后修业年限4年,本科生二部为预科后修业年限1年

  [3]黄炎培.记山东

篇八: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一一“师者,人之模范也”。1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

  《论语》

  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

  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一一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一一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弥补了我国师范教育在性别上的不足

  O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继承并改革了清政府的教育政策,其中也包

  括师范教育的相关政策,丰富并健全了我国师范教育,完善了相关学制、学源、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制度。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对那个时期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上。1912年到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对师范

  院校的改革上尤为突出。首先在名称上去封建官僚化,把原来清政府的“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其次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师范教育的地位。在同一年,又颁布针对师范教育的《师范教育令》,把师范教育分为五种类型与级别: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私立师范学校。3在《师范教育令》中明确的规定了每种不同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这就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民国政府随后又颁布了一系列的师范教育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达到了我国近代史上的最高峰,为我国以后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又雄厚的基础,自此我国师范教育得到基本的定型。

  第二节发展与改革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百年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翻开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崭新的篇章。这其中发展与改革并存,继承与创新互补,有过前进,有过挫折,但是在总体的发展趋势上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阶段是向上的。同时师范教育的发展在某方面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师范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优质师资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培养出来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和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相适应的,在制度

  上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这其中就主要体现在有关会议的召开和有关教育法规

  和教育政策的颁布。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51年8月召开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与当时情况相适应

  3崔运武[M.中国师范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

  的新的师范教育方针,也就是把正规师范教育和大量短期培训结合的方针,这些方针的制定正是借鉴在战争中的有关教育的宝贵经验。4这次会议还明确阐述了师范院校的设置原则,规定了培养目标等内容。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我国师范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后我国于1953年又召开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会议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在这次会议的指引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数量上得到了显著提高,到1958年已经由建国时的

  12所增加到58所。5随着1977年高考的恢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也逐步开始

  恢复招生。197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指示师范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一一《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师范教育重新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随后在1980年和1985年分别召开全国第四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

篇九: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民国时期的大学与清代的王府很有缘分许多大学都是以昔日的王府作为校舍的像中国大学的校址是郑王府民国大学的校址是醇王府南府内城西南角太平湖华北大学的校址是西四南边的礼王府创办人是蔡元培中国共产党也办了一所华北大学其第二部也曾设在礼王府内真可说是巧合

  【旧京】民国时期的教育

  北京地区的大中小学教育在民国时期发展得很快。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于旧式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造,停止使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旧教科书,编印了新教科书。在小学实行男女生同校,并且确定了新的学制。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高等小学两级;中等教育为四年制中学;高等学校有大学和专门学校;还设有各种师范学校、实业学校。这种学制实行了10年。到了1922年,学制改为小学六年,初中、高中各3年。1920年各小学的教科书废除了文言文,一律改为白话文。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它不再是中华民国的首都,而成了一座文化城。到了1931年北平市共有大学26所,中学48所,1938年中学增加到88所。1937年“七·七”事变后,许多大学南迁到大后方,到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人办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也被日军封闭,仅有辅仁大学等几所大学勉强维持。抗战胜利后,南迁各校陆续回迁。近现代史上北京有几所十分著名的学校,像坐落在北京沙滩的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戊戌变法中的京师大学堂。变法失败后绝大部分新政都被废除,唯独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到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京师大学堂又被迫停办,学生也被迫解散,连负责该校的管学大臣许景

  澄也被西太后、端王载漪一伙杀掉了。直到1902年才恢复了京师大学堂。

  北大红楼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严复任校长。1917年底,著名教育家、国民党人蔡元培担任校长,使北大校风为之一变。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他学识渊博,眼界开阔,是一位持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著名学者。蔡元培担任校长后,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对学校进行了改革,设文、理、法三科,共14个学系,并且设立文、理、法三个研究所。后来又增设了5个学系。他聘请陈独秀为文学院院长、李大钊为图书馆馆长,后来李大钊又兼任史学、经济、法律、政治等系的教授,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也被聘为教授,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北大的教授中各色人物都有,像辜鸿铭被称为“第一怪人”,他因有外国血统,长得黄发碧眼高鼻,却身着长袍马褂,头上还留着辫子,戴一顶瓜皮小帽,他雇的车夫也是留一根大辫子,头戴红缨帽。此外像性学大师张竟生、诗人徐志摩、哲学家梁漱溟、散文家周作人、小说家郁达夫都曾在北京大学任教,鲁迅先生也曾在北大兼课。同时他也聘请了一些政治上保守,但在学术上确实有造诣的旧派学者如辜鸿铭、刘师培等人来校任教。当有些进步学生对此表示不满时,蔡元培向他们解

  释道:“我们尊重的不是辜鸿铭的辫子,而是他的学问。”在当时进步势力还很弱小而保守阵营还很强大的形势下,蔡元培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无疑是十分明智的。在蔡元培提倡的“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指引下,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源地。北大活跃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空气吸引了一大批追求真理的青年,邓中夏、赵世炎、高君宇、何孟雄以及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等人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

  蔡元培北京大学还留下了毛泽东的足迹。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大,经杨昌济先生的介绍,到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当时北大红楼刚刚落成,图书馆位于一楼。红楼一层东南角有两间朝西的房间,就是当年李大钊和毛泽东的办公室。从1918年8月到1919年初,毛泽东充分利用了北大的有利条件,潜心学习,探索革命理论,正是在北大红楼,毛泽东开始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开辟为纪念室。陈列着毛泽东用过的三屉桌、木椅及其他家具,还有刊登着毛泽东当年获得“北大新同学会”半年听讲证的《北大月刊》。北京大学并非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传播民主、自由新思想的摇篮。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北京大学仍然是一所旧式的封建学堂,那时的学生大都出身于官僚豪门,他们来上学不是为

  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谋取升官发财的资格。从这里毕业后,他们就可以获得政府授予的官职。据说当年的进士馆里的学生每人都带着一个听差,上课时由听差去请老爷上课。上体育课时教员毕恭毕敬地喊着口令:“老爷,向左转。老爷,向右转。”民国初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曾先后两次打算停办北京大学。1915年时袁世凯还打算封北京大学的校长和教授为中大夫、下大夫。当时的北大笼罩在尊孔复古的乌烟瘴气之中,虽然也设了一些现代学科专业,旧式经学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学风沉闷,衙门的官气却很重。蔡元培还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男女不同校的陈规陋习,带头在北大招收了11名女学生。蔡元培在北大提倡自由辩论的学风,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外闻名的高等学府。蔡元培在五四运动中还尽其所能保护了许多爱国学生和进步教授,使他们免遭军阀政府的迫害。

  清华园清华大学也是一所著名的大学,校址在西郊清华园。1909年美国政府退还了一部分庚子赔款,在这里建造一所留学预备学校,1911年4月正式开学,名为清华学堂。设中等科、高等科两级,学制八年,入学年龄为十二三岁,毕业合格者赴美留学。中华民国建立后改称清华学校,学生从最初的468

  人增加到660多人。1925年设立大学部,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设立文、理、法三院,共设14个学系。1932年又增设工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后迁往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共同组成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周培源、钱三强、梁思成、钱伟长、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茅以升、钱学森等人都曾在清华学习过。语言学家王力、戏剧家曹禺、历史学家吴晗都是清华的学生。文学家闻一多、朱自清都曾在清华大学长期任教。朱自清因拒领美国的救济面粉,于1948年病逝在北京,他的那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写的就是清华园中的景色。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原是1902年12月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4年改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又改名为优级师范学堂,民国后改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名北京师范大学,校址在和平门外南新华街。当年设立了9个系和3个专修科。1931年与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成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抗日战争时期该校迁到西安,后来又迁往兰州,1946年迁回北京。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校址在宣武门内的石驸马大街,其前身是1908年成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是培养女子小学堂教员的,民国成立后改名为北京

  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改名为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培养女子中学教员。1923年改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鲁迅先生曾应好友、校长许寿裳的邀请在女师大执教。1924年杨荫瑜接任校长,她反对并压制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导致1925年8月的女师大学潮。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和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牺牲的刘和珍、杨德群烈士当年都是该校的学生。中国大学是国民党人宋教仁、黄兴奉孙中山之命在1913年创办的,宋、黄二人先后任校长。校址在西单北大木仓胡同的原郑亲王府。中国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革命建设人才,最初名叫“国民大学”,因为袁世凯的刁难才改为“中国大学”,在当年的私立大学中中国大学是一所规模大、学生人数比较多的大学,报考这所大学比较容易。从1913年到1949年的36年中,该校培养出两万多名毕业生,该校学生中有一些共产党员。辅仁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成立于1925年,校址在西城定阜大街原涛贝勒府。先后由英敛之、奥图尔担任校长,1929年起设文、理、教育三学院,共12个系,还附设医学预科、美术专修科。该校原是美国天主教本笃会创办的教会大学,1933年由德国圣言会接办。该校的师资力量强,实验设备好,1937年又购入恭王府的地皮扩建了校舍,1938年开始招收女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该校是德国圣言会主办的,所

  以保持了办学的独立性。北京解放后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辅仁大学旧址燕京大学是由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大学。由北京通州协合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女子协合大学合并组成。1925年学校迁往海淀新校址。燕京大学刚成立时设文、理两科,未分学系。后来设立了文学、自然科学、应用社会科学三院,后来分别改称为文学院(设8个学系)、理学院(设5个学系)、法学院(设3个学系)。1934年还增设了研究院,下设文、理、法三个研究所。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在该校任教。1941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大学被日军封闭。1945年10月复校。新中国成立后,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现在的北京大学就在燕京大学的原校址,在校园内的未名湖畔,有一块埃德加·斯诺的墓碑。

  斯诺墓碑协和医学院的前身是1906年英美六个教会在北京合办的协合医学校。1914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专设的中华医学基金会购买了协和医学校的全部资产,又购买了位于东单三条的原豫王府的全部房地产,在原址上新建协和医学院。这是一组采用歇山顶、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楼群,屋顶用绿色琉璃

  瓦,楼内采取西式结构和设备,1921年14栋楼全部建成(包括直属的协和医院)。该校以培养高级医学人才为目标,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学生毕业后即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协和医学院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开办于1918年,当时设绘画、图案两科,1925年又增设音乐、戏剧两系,正式改名为艺术专门学校。1927年同有关学校合并为国立北平大学,1928年改称北平大学艺术系,设有六个系。1934年该校正式更名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七·七”事变后学校南迁,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北平。1946年徐悲鸿担任校长,他聘请了一批著名的画家,还聘请齐白石为名誉教授,并且进行了教学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在北平艺专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中法大学是一所中法民间合办的综合大学,校址在东黄城根北街甲20号,成立于1920年,设文理两科。1939年南迁昆明,1946年复校。该校附设有孔德学校、温泉小学、温泉男、女初级中学、碧云寺小学、吉祥寺高级中学。民国时期北京的大学还有北方交通大学、国立北平大学、民国大学、华北大学等许多所,就不一一介绍了。民国时期的大学与清代的王府很有缘分,许多大学都是以昔日的王府作为校舍的,像中国大学的校址是郑王府,民国大学的校址是

  醇王府南府(内城西南角太平湖),华北大学的校址是西四南边的礼王府,创办人是蔡元培,中国共产党也办了一所华北大学,其第二部也曾设在礼王府内,真可说是巧合。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的校址在东四东边的孚王府,协和医学院是在豫王府的旧址上重建的,辅仁大学的校舍是在庆王府的废墟上重建的。清华大学校址的一部分是悼亲王的私人花园,原名熙春园,后来改名为清华园。北平大学工学院的一部分校舍则是原来的端王府遗留下来的一些房屋。燕京大学位于原多尔衮的私人花园,而在东城石大人胡同的睿王府的旧址上建起了二十四中和外交部街中学。在昔日的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建立中学、小学还有不少,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昔日的王府改建成大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昔日王公贵族的后代在民国时期政治上既已失势,经济上也没了俸禄,只得靠变卖祖先遗产过日子,直到把王府的房地产全部卖出去。当年的王府房舍多,面积也大,办学作为校舍还比较适宜,购入旧王府也比建造新校舍节省不少基建投资。二是昔日的王府已成废墟。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烧毁了一些王府,那些王公的子孙将王府的地皮以低价卖出。三是一些大学建在昔日的王公的私人花园旧址,这些花园里有山石,有水面,有绿树,环境幽静,校方只需新建几幢校舍,就可获得十分理想的校园。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清代的王府变为民国时期的大学,同样给人以一种历史沧桑感。昔日的金枝玉叶们的境遇是一落千丈了,可叹的是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竟然不愿学习一门谋生的技能,仍旧终日沉溺在戏园、茶馆,以致最后沦为乞丐,倒毙在街头。而那些昔日的平民子弟,作为莘莘学子,走进了旧王府,经过勤奋的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育事业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比较有名的公立中学有位于安定门内宝钞胡同的一中,位于东城史家胡同的二中,位于西城祖家街的三中,位于西什库的四中,位于东城细管胡同的五中,位于和平门外南新华街的北师大附中,位于西城北长街的女一中。著名作家老舍是三中的毕业生,后来又在一中执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马大猷是师大附中的毕业生。北京的私立中学有位于灯市口的贝满女中和育英中学,位于崇文门内船板胡同的汇文中学、辅仁大学附中,位于东城方巾巷的孔德中学,位于通县城关镇的潞河中学,位于东城骑河楼的大中中学。汇文、贝满、育英等都是美国的教会办的,教学质量较高,培养出了不少人才。北京的小学中也有教学质量很高的。北京高等师范附小位于和平门外。邓颖超曾于1920年至1921年在该校执教。北平师范附属二小位于西单手帕胡同。这两所小学解放后改名为

  实验一小、二小。

  甲乙丙丁

  jinyihong41我们《40》后小的时候。也就是50

  年代初。那时候很多东西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老师判分。像大字。就是现在的书法。作文。和操行。这一类的评价。是不用百分制的方法来计算的。而是用。甲。乙。丙。丁。甲上。甲下。乙上。乙下。八个标准来评判的。特别有趣的是。甲上和甲下的写法。那是非常艺术的。非常有创意的。你想的出来吗?告诉你吧。老师会把甲字的那一竖拉的很长。然后在那一竖的尾巴尖的右边连着写一个上或是下字。你要知道老师用毛笔蘸着红墨水写的。你想吧一张写好大字的纸。老师在他认为满意的字上。用红笔画一个大红圈。在他认为某一个局部好的地方。画一个小圈。这样白纸。绿格。黑字。红色的大圈。小圈。纸的右上角老师再用红笔写一个甲上。简直就是一副漂亮的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乙上和乙下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在乙字大折勾的中间。一种是写在上折勾的下面当然。从造型上他就没有。甲字那么神气。心理上更没有得甲的那么牛了......对了....差点忘说了。。。那时候功课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的排列是。金。木。水。火。土。想起来。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但是挺有趣不是吗?.......

  民国小学生与中学生

篇十: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建国前师范教育的萌芽和发展

  姓名:学号:专业:

  建国前师范教育的萌芽和发展

  摘要: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以前,师范教育的萌芽和发展。分别介绍清末时期、国民时期和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概况、体系及颁布的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师范教育清末民国解放区和根据地一清末师范教育——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清末民间人士对师范教育的贡献师范教育的性质虽然近似人才教育,但它以辅助普通教育的发展为目的,所以他的萌芽也在中日战争以后。由中日战争一直追溯到同治元年同文馆的设立,虽然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但中国学术方面的教授仍有科举出身的学者担任,西洋学术方面的教授则多聘请外人,在国内尚无所谓师范教育。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梁启超曾撰,《论师范》一文,指斥当时聘请外教担任教师的五不相宜。这可视为师范教育议论的发端。盛宣怀正是在他创设天津头二等学堂过程中,深感“教者既苦乏才,学者亦难精择”,提出:“惟师道立则善人多”、“师范学堂,尤为学堂一事先务中之先务”,遂于1897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培养个级教师。他对师范生选择及训练要求极严,成为中国师范教育的发端。据盛氏的《奏陈开办南洋公学情形疏》,当时师范院“考选成才

  之士四十名······延订华洋教习,课以中西各学。”同时盛氏另定章程,对于师范生的训练,分隔五层,以为班次等级的标准。这是中国师范教育的组织、目标、教学、训育等等最初的大概情形。

  (二)清末师范教育的发展光绪二十四年五月,梁启超为军机大臣及总理衙门呈奏《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主张于大学堂中别立一“师范斋”,以为培养“教习”人才的场所。但在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以前,这“师范斋”始终没有开办,只是纸上的规定而已。(三)清末师范教育体系的完备师范教育的正是建立,始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张百熙所呈奏的“壬寅学制”。依据这学制,高等教育段的京师大学堂,于“大学专门分科”及“大学预备课”以外,附设速成科。速成科分为两门,一是“仕学官”,另外一个是“师范馆”。师范馆的入学资格为举、贡、生、监等;但需要经过考试才能入学。修业期限为三年。卒业后,学有成效的,由官学大臣选择优异的带领引见,分别奖励:如原是生员的,准作贡生;原是贡生的,准作举人;原是举人的,准作进士;准作举贡的,给予小学堂教习文凭;准作进士的,给予中学堂教习文凭。各省高等学堂也要附设“师范馆”,办法和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相同;但是卒业后出身奖励应给予举人、进士的,都需由本省都督扶资送大学堂复考,如果及格,才有官学大臣带领引见,赏给出身。至于中等教育段的中学堂,也要附设“师范学堂”,入学资格限于生、监,以造成小学堂教学为目的,修业期限规定为四年。依据这

  个学制,师范教育虽然已经分为中高两级,但是每个级别的职能仍旧未能十分确定,而且依附普通教育机构,还没有独立的体系。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4年)奏定学务刚要指出: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学堂必须有师。查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则是初级师范学堂,造就教小学之师范生,尤为办学堂者入手为一义。各省城应按照现定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简易师范科、师范传习所各章程办法迅速举行。

  同年,张之洞、荣庆、张白熙奏定学堂章程,颁布“癸卯学制”。依据这个学制,师范教育分为“初级”和“优级”两级。从这以后,师范教育才有比较完备的学制。二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

  (一)民国时期师范教育发展概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在南京城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对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进行改革。教育部通电各省,将已经设立的初级师范、优级师范学堂通称为学校,“与高等学校,专门学校一并开学。”国民成立以后,师范学制于前清大致相同,仍然分为两级。入学资格为中学及师范毕业生,与前请相同。附设小学和中学,以为研究实习机关。添设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一切与男子同。1912年九月,教育部公布《师范教育令》,规定师范学校为省立,也得设县立师范学校,还允许两县以上联合设立师范学校,以及设私立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定位国立,有教育总长统计全国,规定地

  点及学校数目分别设立。这说明师范学校的设置普遍升格一级,高等师范由过去省立改为国立,中等师范邮过去府立改为省立。

  为了统一分级筹划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置,1913年将全国划分为六大师范区。每区以一省为中心将附近各省的高等师范教育行政合并办理,直隶教育部管辖。六大师范区为:直隶区、东三省区、湖北区、四川区、广东区、江苏区,此外,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另行组织,**另划一区。按六大区设置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即: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此同时,有的省也建立了省及高等师范学校。

  1912—1922年的十年,是我国师范教育稳定发展的较好时期。一批名扬国内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多在这一时期创建和发展。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活动家、教育家、科学家、作家出自师范。师范学校不仅成为培养合格师资和与行政领导人员的摇篮,而且也是革命实践的场所。

  从国民元年(公元1912年)到国民十一年(公元1922年),师范学制没有什么大变更,可以叙述的,只有:一、国民四年(公元1915年)十月,恢复实业教员养成所,该校学教员讲习所为“师范讲习所”。二、国民八年(公元1919年),山西开设“国民师范学院”,招收高小毕业生,予以两年的训练,以为普及义务教育的准备,颇有相当的成效。

  从1923年到1938年的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中国基本没有独立

  高等师范院校。1938年5月,教育部颁布师范教育设施方案。规定师范学校发

  展数量及招生数目;应补充教师数量及标准;不合格及不健全的小学教员及私塾教师的训练等。要求逐年订立计划,推进师范教育方案的实施。从1942年起,于每年3月29日到4月4日,举行推进师范教育运动周。是全国人民了解师范教育的重要意义;重视师范教育;鼓励青年学习师范;坚定师范生教育信念等。运动周举行过七届,颇具成效。

篇十一: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P>  OntheCurriculumofPreschoolTeachers’EducationintheRepublicofChina

  作者:秦泽虎

  作者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

  出版物刊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43-47页

  年卷期:2016年第4期

  主题词:民国幼稚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摘要:在民国时期,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重大的变化。综合史料研究,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始终以课程设置为中心而展开。通过对比"五四"运动前后幼稚师范课程设置的特点,可以发现民国后期的幼稚师范课程设置更趋向于科学化。民国幼稚师范课程的发展优势,对当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篇十二: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P>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启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设在官府,以官吏为师。随着封建社会个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私人也进入举办教育的行列,出现了“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促进了“以吏为师”到“学者为师”、“智者为师”的重大转变。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则是近代以来的事。中国师范教育始于19世纪末期,是应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需要而兴起的。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分化成两大政治派别――顽固派和洋务派。洋务派在、“自强新政”的口号下,兴办洋务学堂。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指出:师范学堂应与普通学堂分设,而“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并认为在筹办小学堂之前,应先办师范学堂。洋务运动期间,人们认识到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模仿西方国家特别是日本的办学模式,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师范学堂。

  一、清末――中国师范教育的诞生期1897年(光绪23年),津海关道盛宣怀在上海徐家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汇创办“南洋公学”,内分四院。盛宣怀认为“惟师道立则善人多”,师范“尤为学堂一切事务中之先务”,于是先设师范院,招收第一批学生40名。以“明体达用、勤学善诲”为培养目标,为其他三院培养师资。南洋公学师范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始。同年秋,仿日本师范学堂有附属小学之例,设立外院,“令师范生分班教之”。师范生既当学生又当先生,边学边教边管理,进步较快。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成立,这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和中小学生的表率,因此师范馆招生要求较高,只有品学兼优者方能入选。在课程安排上,该馆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学的每周课时数在全部课程中居第三位,多数课程还授以学科教学法,突出了师范教育的特点。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在这个章程中,师范教育系统得以正式确立,但尚未成为独立的系统,而是附设于各直属学堂。中等师范附设于中等学堂,高等师范附设于高等学堂。由于清政府对制定学制的人心存戒心,该章程只颁布而未能实施。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等人重新拟定“癸卯学制”,促使清政府于1904年初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规定,师范教育分为优级师范学堂和初级师范学堂两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类,师范教育从普通教育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与此同时,清政府要求各地“宜首先办师范学堂”。1902年以后,各地创办师范教育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直隶、江苏、江西,福建等省均纷纷筹设师范学堂。1903年,直隶优级师范学堂、山东全省师范学堂成立。1905年,河南优级师范学堂、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成立。1907年,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成立。1908年,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成立。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也于1908年改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这一时期创办的师范学堂是我国师范学校独立设置的开始。除公立师范学校外,1902年张謇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一一通州师范学校。

  因几千年“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强大影响,《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女子不能入学。个别开明人士在民间虽然也悄悄办有极少数的女子师范学校,但因未取得合法地位而难以发展。直到1907年颁布了《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官办的女子师范学堂才开始出现。1908年设立了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此后,女子师范教育才逐渐发展起来。

  20世纪初幼儿教育的兴办,急需幼儿师资。为此,1903年北京第一蒙养院和湖北幼稚园分别附设保姆班和保育科。以后在女塾或女子师范内也纷纷附设保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姆科、保姆传习所等。此类保姆养成机构培养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幼儿师范师资,成为我国幼儿师范的萌芽。

  清末是我国师范教育的诞生期,人们开始认识到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创办师范教育。有志之士认为“师范教育为教育之母,初级师范为小学之源泉。师范学堂不良,地方学务永无发达之望。”这一时候的师范教育有如下特点:

  1,突出师范特色,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初级师范学堂开设教育学,优级师范学堂除教育学之外,还增加了心理学课程。另外,所有师范生都必须掌握各科教学法。

  2,重视教育实践。各级师范学堂都设附设学校,以便于师范院(馆)的学生见习、实习与研究。

  3,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指出,师范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于“变化学生气质,激发学生精神,砥砺学生志操”,“养成其良善高明之性情,”使之“敦品养德,奉礼守法,言动威仪足为楷模”。为此,专门开设了一门修身课,以提高学生的修养水平。

  4,规定了师范生的权利与义务。师范生在学习期间的费用由学校供给,少量自费生除外。师范生毕业后“有效力本省及全国教育职事之义务”。1904年1月

篇十三: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P>  民国时期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特点

  胡艳

  【期刊名称】《教育学报》

  【年(卷),期】2006(002)006

  【摘要】民国时期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通过教育(师范)科、教育(师范)学院从事教师教育;二、师范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办学目标各有侧重;三、主辅修制和志愿师范生制度扩大了师范生的来源,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四、教育系丰富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学生教育专业知识的训练,也为教育系(学院)实现多重的办学功能提供了可能.

  【总页数】7页(P72-78)

  【作者】胡艳

  【作者单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9.29

  【相关文献】

  1.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康晓伟2.师范不再单招师范生将取消我国酝酿师范院校改革,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J],3.我国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4.一流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责任与策略[J],闫建璋;蔡馨宇5.民国时期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研究[J],曾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十四: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P>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

  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

  《论语》[2]娄可丰.师者,人之模范.教育管理,1995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弥补了我国师范教育在性别上的不足。

  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继承并改革了清政府的教育政策,其中也包括师范教育的相关政策,丰富并健全了我国师范教育,完善了相关学制、学源、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制度。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对那个时期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上。1912年到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对师范院校的改革上尤为突出。首先在名称上去封建官僚化,把原来清政府的“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其次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师范教育的地位。在同一年,又颁布针对师范教育的《师范教育令》,把师范教育分为五种类型与级别: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私立师范学校。[2]在《师范教育令》中明确的规定了

  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崔运武[M].中国师范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

  中国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每种不同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这就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民国政府随后又颁布了一系列的师范教育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达到了我国近代史上的最高峰,为我国以后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又雄厚的基础,自此我国师范教育得到基本的定型。

  第二节发展与改革

  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百年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翻开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崭新的篇章。这其中发展与改革并存,继承与创新互补,有过前进,有过挫折,但是在总体的发展趋势上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阶段是向上的。同时师范教育的发展在某方面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师范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优质师资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培养出来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和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相适应的,在制度上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这其中就主要体现在有关会议的召开和有关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颁布.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51年8月召开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与当时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师范教育方针,也就是把正规师范教育和大量短期培训结合的方针,这些方针的制定正是借鉴在战争中的有关教育的宝贵经验.[1]这次会议还明确阐述了师范院校的设置原则,规定了培养目标等内容。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我国师范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后我国于1953年又召开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会议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在这次会议的指引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数量上得到了

  [1]周然毅.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73-82.

篇十五: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P>  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弥补了我国师范教育在性别上的不足中国师范教育简史m

  第二章中国师范教育的生成与流变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其发展历程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师范教育在初创时期就饱受质疑,同时还受到保守势力的竭力阻挠,但是她还是顶着压力破壳而出,走过百余年的风雨历程,改写了中国师范教育零的历史。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师范教育也是如此,中国的师范教育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完善着自己,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受到其自身概念界定的有限性的影响,当今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顿与新的趋势。

  第一节初创与定型

  谈到师范教育我们大多数人会想到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关于教师教育他有相当多的论点,包括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的选择等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等孔子的这些教育名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同时孔子的这些零散的关于教师教育的思想也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师范教育的发展。孔子之后的汉代思想家杨雄在其《法言》中最早的提及了师范教育——“师者,人之模范也”。[2]唐代的韩愈更加明确的论及关于教师的内容,其文章《师说》更是具体而明确的阐明教师的职责等内容,极大的影响了后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国古代先哲早已经开始思考“教师教育”的内容,并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我

  《论语》[2]娄可丰.师者,人之模范.教育管理,1995

  国现代师范教育这一概念的界定。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出现于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

  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该校于1897年4月8日开学共招收学生40人,这一创举开启了中国师范教育的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出现了众多的师范院校,其中就包括于1898年5月创办的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随后京师大学堂于1902年开设师范馆开始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与此同时,我国实业家们也纷纷私人开办师范院校,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私立的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在同一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的这个章程中正式的确定了师范教育系统,在制度上给予了肯定与确立。但是“壬寅学制”由于诸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其确立的师范教育系统也就成了泡影。次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在学制中,师范教育系统得到了确立,并且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不像“壬寅学制”只是没有实施的一纸空文,“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并得到切实的实施。这个时候的师范教育虽然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纵向系统和从政府办学到私人办学的横向系统,但是这时候的师范教育还不能称得上完善而有健全的师范教育系统,因为在招收学生上还没有做到男女平等,这个时候的师范院校还没有招收女子师范生,也没有出现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得到颁布才从法律上确立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合法地位,并在次年清政

  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府成立了京师女子师范学堂,弥补了我国师范教育在性别上的不足。

  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继承并改革了清政府的教育政策,其中也包括师范教育的相关政策,丰富并健全了我国师范教育,完善了相关学制、学源、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制度。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对那个时期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上。1912年到1913年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对师范院校的改革上尤为突出。首先在名称上去封建官僚化,把原来清政府的“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其次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师范教育的地位。在同一年,又颁布针对师范教育的《师范教育令》,把师范教育分为五种类型与级别: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私立师范学校。[2]在《师范教育令》中明确的规定了每种不同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这就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民国政府随后又颁布了一系列的师范教育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达到了我国近代史上的最高峰,为我国以后师范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而又雄厚的基础,自此我国师范教育得到基本的定型。

  第二节发展与改革

  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百年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翻开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崭新的篇章。这其中发展与改

  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1897—2000)[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崔运武[M].中国师范教育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7.

  革并存,继承与创新互补,有过前进,有过挫折,但是在总体的发展趋势上我国师范教育在这一阶段是向上的。同时师范教育的发展在某方面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师范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优质师资促进了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他们培养出来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是和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相适应的,在制度上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这其中就主要体现在有关会议的召开和有关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颁布。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1951年8月召开新中国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与当时情况相适应的新的师范教育方针,也就是把正规师范教育和大量短期培训结合的方针,这些方针的制定正是借鉴在战争中的有关教育的宝贵经验。[1]这次会议还明确阐述了师范院校的设置原则,规定了培养目标等内容。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我国师范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后我国于1953年又召开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会议当时的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的指示》,在这次会议的指引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数量上得到了显著提高,到1958年已经由建国时的12所增加到58所。[2]随着1977年高考的恢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也逐步开始恢复招生。197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指示师范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师范教育重新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随后在1980年和1985年分别召开全国第四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

  [1]周然毅.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73-82.[2]王建军.中国师范教育百年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5-12.

  议,这些会议的召开在思想意识上和制度上指引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并不断把师范教育发展法律化与制度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四个文件,分别是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特别强调师范教育的的内容,其中指出“把发展师范教育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之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投入,大力办好师范教育”。我国政府不仅在制度和政策上强调师范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法律上给予了明文规定。在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中明文指出“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必要性。1993年《教师法》出台,其中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国家为了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于2007年出台了师范院校免费的政策,其中有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开始于2007年开始免费招收师范生。[1]这些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出台促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在制度上得到了健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师范院校数量的似雨后春笋般的增加、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师与生源数量的增加、办学层次与师范教育系统上的完善等方面。我

  [1]教育透视: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及政策建议[N〕.中国教育报,2007,3

  国师范院校已经发展成一个横向上从私立师范院校到公立师范院校、从独立的师范院校到综合性的师范院校,纵向上从初等、中等到高等的完善系统。

  第三节困顿与趋势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师范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师范院校的教学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师范教育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对师范教育的要求。我国师范教育经过半个世纪的完善与发展在面对新世纪的全新时代时出现了发展缓慢和停步徘徊的现象。同时,受到国际上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和教育终身化的的影响,我国也出现了另一个与师范教育相关的概念“教师教育”。我国师范教育由于受到内在自身发展的原因和外在社会压力的影响,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顿,在解决这些困顿时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上的问题与趋势长久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都是模仿其他国家,没有形成

  中国自己的特色,模仿的这些课程设置虽在一开始存进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但是在面对本土和本文化的特殊问题时,这样抄袭模仿的课程安排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从清末师范教育在中国出现至今,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模仿从未间断。清末,师范教育课程安排模仿日本,安排教育学、心理学和本专业的课程。[1]民国时期又开始模仿欧美的实用主义思想,实验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

  [1]张斌贤.论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7(05):20-24.

  师范教育开始仿照苏联的课程理论体系,主要以凯洛夫教育学体系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师范教育教学模式来建立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在模仿与借鉴别国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建立的历史中,我国师范教育自身的课程概念没有形成,造成现在课程设置不符合实际需要的现状。但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国师范教育的研究者们也在开始思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上不能完全的突出体现师范性。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和其他非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没有太多的区别,仅区别在简单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安排和短暂的教育实习上,而这些区别对于未来教师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更多的体现“育人”的人文色彩浓厚的课程的安排,这样就可以培养未来教师的职业情怀和人文精神,从而体现师范教育的师范性。近几年我国师范教育不但没有朝着突出师范性的方向发展,反而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不在只限于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多从事与教师职业相关性不大的职业。[1]从事教师行业也不再局限于师范院校的学生了,只要是持有教师资格证就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机会。“教师资格证”真的能说明从事教师的资格吗?

  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教师的一种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完全为培养合格教师服务。教师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有教育学家研究认为教师应具备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个主要方面。而在我国教师的培养上过分强调本体性知识的而忽略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

  [1]朱旭东.论师范大学的“战略转型”及教师教育的组织结构选择[J].当代教师教育,2008(01):13-19.

  知识。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对不同级别的教师的课程设置和知识安排上差别不大,没有体现专业性和差异性。因为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是有层次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是具有极大的差异的,而我国现今的师范教育对培养的教师不加区分的统一设置非专业知识以外的课程。我国现今基本把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工作交给了高等教育,而致使与幼儿和小学教育相适应的师范教育课程严重缺乏。在高等教育的开闸放水式的冲击下,我国曾长期实行过的中等师范教育被无情的淹没了。近年来,有很多专家学者在呼应恢复中等师范教育,但是这一趋势还很难得到转变。

  二、办学上的问题与趋势我国师范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带有非常强烈的政府性行为,政府

  制定统一的学制、政策和教学计划等方面。在师范教育在我国初创时期这种形式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也有利于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化的发展。但是,政府垄断的师范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制度过于统一,而不够灵活多变,面对纷杂的教育内容其往往僵化了教育。在现今其负面作用凸显,严重阻碍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放宽对师范教育办学模式的限制,增加师范教育办学上的灵活性。近年来我国教育学者们也在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教育家办学”这也全新的办学模式,充分对教育去行政化。

  我国师范教育在办学规模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师范院校过于追求规模上的效应,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市场的供需,造成近年来师范院校毕业生失业率的不断攀升。由于师范院校的

  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造成培养的学生质量不断下滑,同时也造成社会对师范院校的误解,师范院校在某些时候竟成了贬义词和“低水平”的代名词。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其规模应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观念上的问题与趋势“师范教育”在概念上被人误解。师范教育不应该直接界定在师

  范院校的教育上,而是有更宽的理解。而在观念上,我国师范教育主要被认为是教师的职前教育。这种窄化的理解师范教育就造成师范教育与终身教育思想的不适应性,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展与成长的,师范院校对教师的职前教育也只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阶段,在教师步入岗位后也同时需要师范教育。但是由于人们在观念上的局限,师范教育走到了概念的瓶颈,随之出现了教师教育的新名词。教师教育也就在概念上拓展了人们对教师培养的理解。

  第三章中国教师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中国教师教育的兴起

  教师教育,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与训练的模式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并成为潮流。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教师队伍质量与水平的关注,促使教师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这就直接推进了教师职业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教师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职业,而是具有专业知识专业内涵的专业化很强的职业,并且这种职

  业不是师范教育培训几年的结果,而是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师教育这一“大师范教育的”概念应时而生。教师教育作为一种新概念,最早出现于196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建议首次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的观点。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发起了一场“教学专业化运动”(themovementtotheprofessionalizeteaching),其中就多次使用“教师教育”(teachereducation)来扩大师范教育的范畴,自此以后教师教育就得到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认同。世界教育大会在1996年通过了相关教育的决议,其中就包括教师专业化的条款。随着世界各国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我国也逐步开始了教师教育的工作并加深了对教师教育的了解,在了解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师教育的内容,在发展中不断解决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教师教育”在界定的概念内容上涵盖了“师范教育”的内容提法,所以教师教育的历史发展上也就包含了师范教育的发展历史,在师范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教师教育才得以发展和丰富。教师教育得以出现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并和终身教育观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是对师范教育概念的丰富,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外延了师范教育。基于此,教师教育的前期历史,也就是师范教育的历史,在前一

  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

  章已经给予较详细的论述,在此也就不再过多赘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倡导“教师教育”的概念,并逐渐

  取代旧式的“师范教育”,开始了我国后师范教育的历史。教师教育从理解上可以理解为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的两个阶段,一个是教师的职前培养阶段,即师范生在各类师范院校接受相关教育的阶段;另一个是教师的在职师资培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教师的入职教育与在职培养。在1996年第五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中突出强调了教师教育的入职教育与在职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完成后,要不失时机地将中小学教师培训转移到继续教育上来”。

  我国教师教育在1999以后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主要是因为1999年我国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政策文件,文件中提出“调整师范院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一政策的制定不仅在形式上丰富了教师教育的概念内容,而且在培训主体上更加多元化,不再是师范院校独管教师教育工作。文件中还明确提出“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就把教师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上。

  第二节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这样的一种变化绝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种文字上的游戏,而是我国对教师培养观念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化

  革新的适应。“教师教育”这一概念与趋势的出现改变了我国教师培养渠道的单一封闭化,从而走向开放多元。教师培训也不再只局限于“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从而走向全程的终身发展。此外,教师教育在概念上外延了教师的职业与专业素质,改变了教师只是专业知识的形象,走向了自我教育与反思教学的专家。概括起来讲,教师工作是一种“终身学习的专业”,因此教师培训工作也应该是培养终身学习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教育与培训过程的,对教师的终身培训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从时间前后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的入职教育和教师的在职培训。

  一、职前培养职前教师培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面,职前教师也就是师范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与进修积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负责教师职前培训与职前教育的主要是师范院校,师范院校通过统一的课程安排、统一的实习实践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所需要的合格教师。在这一阶段职前教师通过打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从而学习获得教师任教资格。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工作发展良好并业已成熟,主要是因为我国师范教育发展注重强调的主要内容即是教师的职前培养。我国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二是学科专业课程;三是教育专业课程。这三个板块针对培养教师的不同知识与能力来安排课程。不过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在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上仍

  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课程结构安排上看,三个板块比例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学科专

  业课程比例过大,选修课比例较低,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和教学实习实践较短等四个方面。国家在政策上统一规定了各种类型课程的比例,这样就造成各学校安排课程的灵活空间过小。其中学科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基本已达到总学时的70%左右。[1]选修课比例不仅过低,而且选修课程中几乎都是学科专业课的选修。这就在一方面说明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和学科课程相比,师范院校的突出师范性的教育类专业课程比例过低,据统计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课所占总课程体系的比例不足10%。师范院校课程安排的另一个不足就是教学实习时间过短,教学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月,并且这种教学实习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二、入职教育

  当前教育更加注重质量建设,教师教育也不例外。新时期发展的需要对教师的质量要求更高,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而牢固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素养。这些就要求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之前重视自身专业的发展和专业内涵的积淀,只有这样才能为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的入职教育是必要的。

  教师入职教育是指为发展新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其教学表现,为其持续的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进行的为期一到三年有计划、

  [1]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06):3-6.

  有目的、有系统的辅助、监督和评价活动。教师入职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为新教师提供持续系统的岗位适应训练和职业生涯辅导,加速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其完成多方面的转变。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身份角色的转变;二是知识体系的转变;三是能力素质的转变。[1]通过入职教育使新教师尽快了解教师职业,从“师范生”转变为“教师”,增强其教育教学意识与能力。帮助师范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从而奠定坚实的从业基础。入职教育同时也帮助新教师增强其实际教育教学行为的能力。

  我国教师教育的入职教育阶段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由于我国教师的入职教育起步晚和发展缓慢,对入职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其建立的入职教育制度也不够健全。另外,我国教师的入职教育形式单一不够灵活,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其培训效果难以评价。入职教育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大部分学校的师资培训部门仅仅将入职教育视为常规工作,完全不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学校自身的培训计划,直接导致入职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起到的作用。新教师的入职教育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来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系统而正规的教师入职教育政策,没有科学合理的学校教师入职教育制度就导致新教师入职教育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从而大大增加了实施的难度。目前,我国新教师的入职教育主要依靠的事岗前培训,而岗前培训的形式主要是以集中授课为主,并且大部分授课内容为理论性较强的课

  [1]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06):3-6.

  堂教育。在给新教师培训的教学方法上仍采用传统的不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注入式”方法。无论从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上,新教师的入职教育和职前培养没有太大区别,并没有突出新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反思学习的特点,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针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入职教育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水平。近年来我国对教师的入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不仅在物质保障上给予充分的支持,而且也加强对教师入职教育的管理,完善并丰富了入职教育的政策法规。这一系列举措提高了社会对新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视,教师本人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其在今后的教师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在职培训

  教师在职培训是指对已经获得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旨在更新其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在长时期内,我国教师在职培训主要以达标培训为主。根据我国教师队伍和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要求,在职教师的学历达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职培训工作重点已经由学历教育逐渐转向更新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师专业素质转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教师教育逐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工作同时也高度重视。1980年我国召开全国第四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着重强调教师在职教育这一突出问题,在此会议之后我国教师在职培训工作迅速开展起来,逐步建立起了我国

  健全的教师在职培训与培养体系。1996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对教师在职培训的多渠道,其中包括“学位课程培训“、“校本培训”、“在职研修”等方式。[1]对于教师在职培训的主体的问题上,强调大学、培训机构、本学校、远程教育等的多主体性。教师在职培训满足了中小学教师成长的需要,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教师在职培训事业在发展与探索中不断的得到了完善,但是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培训观念滞后,培训目标不明确。观念滞后主要体现在唯学历教育,侧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了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职培训的目的应是通过在职的培训与研修,使教师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不仅包括教师专业知识方面,更主要的应该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提升自我。2、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陈旧。中国式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忽视个性,过分强调共性。教师在职培训也是如此,在教学方法上仍采用满堂灌的听讲授的方式,考察方式也同样采用笔试为主的考试。不仅在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上单一落后,而且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也是极其陈旧,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知识内容太少。3、培训流于形式,效果差。教师参与在职培训大多不是自愿主动参加的,此外,限于培训方式的单一性,参加培训的教师根本无法真正的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大多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于教

  [1]刘锋.高等师范教育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战略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4

  师的真正提升的效果差。

  第三节中国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中国教师教育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腾飞得到了突飞猛进跨越式的发展,在快速度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完善教师教育这一新旧交叉的事物,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展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一、中国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师范院校发展中的双专业瓶颈

  中国的师范教育由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构成,学科专业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体现着教师教育的学术性,教育专业解决的是怎样教的问题,体现着教师教育的师范性。而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则要求教师既是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的专家,在具有较高的学术性的同时又要有较强的师范性。但长期以来,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术性和师范性之争也使得教师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现今的教师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师范性优势不明显,这主要因为培养机构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结构主要是由普通文化课程(政治、外语、电脑、体育、军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学科课程(教育基本理论课、教育基本技能课、中学教育教学实践)组成。在总学分中,学科专业课程占45—50%,而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实习则在总学分的10%左右,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成比例,而且大部分师范院校教育专业的课程仍停留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

  教学法、教育实习等四个科目上,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所开设的非常有限的教育类课程也往往受到忽视。此外教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于高师教育类课程教学中,无法满足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教学实践环节薄弱,表现为教育实践课时尤其是教育实习时间短,学生无法进行系统和完整的教育教学实践;实习环节安排在学生毕业之前,学生根本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实践;缺乏稳定而充足的教育实习基地以及富有基础教育经验的指导教师等。教育实习环节的缺失严重影响师范生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发展滞后,学术水平相对薄弱。中国高师院校虽然有着与综合性大学相同的学科分类,但长期以来固守于狭隘的师范性的办学思路,对学科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对学科建设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导致学科发展滞后,学术水平相对薄弱。表现为高等师范院校学科的覆盖面虽然比较广泛,但学科间的壁垒比较森严,学科与学科间交叉融合的程度低,学科的综合化水平不高;学科队伍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学术团队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学术带头人以及著名学者数量偏少;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科研动力不足,科学研究水平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科研成果不能或很少能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二)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脱节

  现今的中国的教师教育中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分别由师范大学和教育学院实施,处于条块分割的教师教育体系内的师范大学与教育学院之间沟通不够,教师上岗后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造成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等方面与基础教育实际相脱节的状况。同时教育学院的专业水准与教育学术水准又远远落后于师范大学,多数承担在职教师培养任务的教育学院与教师进修学校照搬师范大学的办学模式,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难以形成自身的体系,致使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低水平重复问题较为突出,往往误导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三)培养重心偏低

  传统师范教育体系对培养教师的目标设定是低层次的,小学教师的学历为中等师范毕业,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分别为师范专科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毕业。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基础教育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小学教师总量过剩,初中教师也正在呈现过剩趋势,而高质量的幼教教师和高中教师则严重不足。同时,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我国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应逐步达到大专化,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应逐步达到本科化,高中教师中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该占有一定比例,这些都对现在的教师队伍提出了高学历的层次要求,显然师范教育层次偏低状况与中小学教师数量和质量需求的变化是不相适应的。

  二、中国教师教育发展趋势

  (一)教师教育重心上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具备条件的地

  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得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

  例”。随着基础教育高学历教师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传统的中等师范、师范专科学校和本科师范院校三级教育体系中,中师、师专正逐步萎缩,教师教育体系的重心上移,逐步构建起新的三级教师教育体系,即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师学历教育层次逐步提高,未来将形成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教师学历教育格局。(二)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

  改革相对封闭的传统教师教育制度,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开放灵活、创新的教师教育体系,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教师。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之一,也是我国师范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趋势。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所以我国教师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在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基础上,构建以高水平大学为先导、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为主体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三)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适应教师终身教育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针对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中存在的机构各自为政、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实问题,积极推进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立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调整或合并普通高等

  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等成人教育院校,使之兼具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功能,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一体化,建立教师终身教育的协调机制,推进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四)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

  目前中国教师入职资格要求低、过于简单化,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只需要参加很短时间的理论培训,并参加简单的考试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这必然造成教师的教育素质太低,难以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适应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必须逐步提升对教师入职资格的要求,不断改革与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完备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为提高教师质量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适应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构建教师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等,加强对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切实提高教师质量。

篇十六: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P>  TheDifficultDevelopmentofTeacherEducationintheRepublicanPeriod——ACasefromOianTangRoadtheThirdJointCountyTeacherTrainingInstitute

  作者:阎登科

  作者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313000

  出版物刊名:教师教育论坛

  页码:77-81页

  年卷期:2016年第11期

  主题词:近代教育师范教育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

  摘要: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的变迁是民国师范教育在基层的发展缩影。它创立之后,受政策变化、时代变迁、战争冲击影响,历经分合和中断,但又顽强地复立和延续,成为浙北地区师范教育的主要源头,亦是这一区域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根基。

推荐访问:民国时期的师范教育类专业 师范教育 类专业 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