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后感(完整文档)

时间:2022-06-21 11:50: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讲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后感(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讲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后感(完整文档)

讲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后感5篇

第1篇: 讲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后感

中国共产党发展史

随着第十一期业余党校的开班,我们很荣幸的成为其中的一员,在11月28日我们集体观看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我们从视频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自从1921年建立以来到现在经历的曲折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经受了1927年和1934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年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切配合,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便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同时,建立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核心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叛变的时候,我们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毛泽东同湖南省委领导了湖南、江西边界的秋收起义。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式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部队转入井冈山。1928年,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倾错误,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殆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批评了党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王明冒险主义造成的这次严重失败,使全国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针对当时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多次重申党的二大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规化,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思想,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并着重总结了建军党以来,在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训,制订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以及同顽固派斗争的方针,建立了国民党在内的包括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将我党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和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胜利充分说明: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虽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中国各族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这个事实,人而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统一和团结。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这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上一个重大的贡献。

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人民革命在一个人口占人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压迫剥削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前进的信心。中国革命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以对国际局势和世界人民斗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和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结果。对此,中华民族的每一代儿女都应加倍珍视它、爱护它,必要时甚至用生命来捍卫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使年轻的共和国粉碎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的封锁和颠覆活动。在国内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基础。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变化。在1956年9月淫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党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由于生产落后而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此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十年中,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3倍,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前七年的4.9倍。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

1957年,毛泽东同志也曾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毛泽东现场在此之后的一个时期内,逐步夸大了确实存在的阶级斗争的严重程度,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随后发展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致使在不少场合混淆了敌我,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终于酿成了“*****”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1976年10月,党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粉碎了“***”反革命集团,结束了“*****”这场灾难。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其中包括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真正开始了全面的、坚决的、依靠群众和深思熟虑的拨乱反正,开始了认真纠正“*****”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使用权党重新加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轨道上来。

从十一届三中会全召开,经过十二大,至今为止的21年的时间里,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经济建设、科学发展等不少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2篇: 讲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后感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社会的发展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有不平,有曲折,甚至有迂回,“骏马坦道”“顺风扬帆”,只是幻想。观完《社会主义500年》这部纪录片,更是了解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的曲折发展,更加懂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我国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天下为公”思想,到古希腊的理想国,再到空想社会主义,反映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人门理想中的社会,是如此的美好,促使着人们不断地探索。它就如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一般,无人能找得到,只在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虽然美好却如空中楼阁一般可望不可即。虽然空想社会主义最终失败了,但是我们不能对它进行完全的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就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这是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与继承。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有空想社会主义里的美好,更是比空想社会主义多出了科学性,给人们一条通往那个人们向往社会的一条路。在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俄国,经过曲折与战斗,社会主义在俄国扎根,并扩展到十多个国家。如毛泽东所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科学社会主义。

毛泽东青年时期信仰过“无政府主义”,可是当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因为他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党的探索中,我们出过错误,遭遇过危机,明白只有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适合中国。1989年,东欧巨变,1991年,苏联解体,有人说这是社会主义完全的失败,这是错误的,这些国家无论实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制度上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而我们国家经过长期的、曲折的探索,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有人说我们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背离,可是我们国家正在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制度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合,这也是《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

社会主义经历了长时间的曲折发展,但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完成了最早期的探索,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并且发展的途中会充满了曲折,但是我们坚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当今的幸福生活实在多年前的革命前辈用鲜血换回来的,我们一定要回首历史,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

第3篇: 讲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后感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观看了《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电视系列片。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从500年前的‘乌托邦’到300年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到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深深认识到马克思吸取和总结了前人几百年空想社会主义惨痛失败的教训,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消灭贫富差距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编写了《共产党宣言》使全世界无产阶级有了指路明灯和奋斗目标。《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承担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历史使命的是无产者。“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铁链他们获得的是整个世界”。这些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思想直至今日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性和无穷的鼓舞力量。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伟人”马克思超过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高居榜首。美国200年出版物评选《共产党宣言》名列第五。
  通过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电视系片,使我们真正懂得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资本家占有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成果,由此产生了剩余价值,这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本方式(资本论)被工人阶级称为圣经。在旧社会统治阶级千百年来反复向人们灌输的意识形态是地主养活了农民,资本家养活了工人,为什么、不是资本家开了工厂你工人才有活干吗,工人不是资本家养活的吗。但是马克思通过科学分析说明资本家事实上是工人养活的,是靠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发财的,马克思最终揭穿了资本家的骗局。马克思还进一步证明,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工人阶级建立没有剥削的新社会不是空想,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必然为一个新的消灭了剥削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这样一种社会制度代替。《资本论》是一部共有4卷6册进300万字的煌煌巨着,它是马克思花费了整整40年心血写成的。1997年的一期《纽约客》杂志上曾经这样评价马克思只有资本主义还存在他的书就值得阅读。苏联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在老一代革命家前仆后继不怕流血牺牲推翻了三座大山。194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社会主义祖国蒸蒸日上。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祖国梦的根本内涵。结合马克思主义我们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磅礴力量。
  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出现过各种失误和挫折,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历史的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改变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及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就是其有力证明。
  
  

第4篇: 讲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后感

浅谈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一.社会主义的起源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文教本尼迪克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他们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社会主义”一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表示一种思想,二表示一种运动,三表示一种社会制度 。

作为一种思想,是指一种理念,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产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主张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作为一种理念,它经历了从朦胧状态的想法到完整体系的过程,同时也伴随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作为一种运动,是指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其中既有16世纪初至19世纪40年代的,空想主义群众自发的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运动,也有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发展时期的国际工人运动,还有信奉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实践。

作为一种制度,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建立的制度。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20世纪40年代中叶后欧亚十几个国家以苏联为楷模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有20世纪30年代在德意及二战结束后在第三世界出现的民族社会主义制度;
还包括一个国家局部社会主义的实验。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14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在西欧产生发展。于是作为客服资本主义弊端和矛盾的社会主义也随之产生发展。195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深刻的披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指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设想了一个实行财产公有制的理想社会蓝图随后,德国的闵采尔 意大利的康帕内拉相继设计了类似《乌托邦》的“千年天国”和《太阳城》。他们虽然无情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但并未揭出资本主义运动的规律。他们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设计仅限于理论憧憬但是如同海市蜃楼一样遥不可及,他们的思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16至17世纪的虚幻的文字游戏时期,然后到18世纪以法国摩莱尔和马布利为代表的理论形态时期,这一时期是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以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在欧洲思想史上。到19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成熟时期。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他们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在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的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揭露,为资本主义早期历史启发无产阶级觉悟提供了丰富资料,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在欧洲的广泛实行,无产阶级的人数不断地壮大,到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无产阶级反抗斗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多的斗争日益尖锐,马克思 恩格斯积极投身现实斗争的漩涡,正是在不断地参加这些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需要一种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自己斗争的武器,促使他们考虑创立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提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深刻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所在,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自此,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在欧美蓬勃兴起,并很快波及整个世界。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以大无畏的精神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武装政权。随后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如雨后春笋相继建立。社会主义运动波澜衍漾,滚滚向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些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日益加剧。这时候受压迫和剥削最为严重且觉悟提高很快的俄国无产阶级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锋队,并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于1917年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变成了多国实践,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从而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的初创阶段。

但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并没有充分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反而陷入僵化和教条的桎梏而裹足不前。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势力纠集在一起,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和平演变”,进行经济战、政治战和文化战,终于在20世纪还剩下不到10年的时候,在国内外复杂因素的作用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挫折。这是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的阶段。这使得很多人不知所措,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合时宜,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在遥远的未来方可实行的产物,而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人为的错误选择,其补救办法是重新走资本主义道路。更有甚者认为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但是历史证明落后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各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后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在哪个国家建立不仅仅取决于该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还取决于该国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和该国国内各阶级的素质和各阶级斗争的局势及该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俄国和中国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才会较快的促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总之,社会主义运动尽管是风云变幻,风波迭起,但是仍然是“九万里风鹏正举”,前程无限。

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在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和“天下为公”的思想。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为了拯救中国,我国近代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思想宣传和实践尝试。首先揭竿而起的是农民,该阶级的领袖洪秀全勇敢地向封建等级制度挑战,提出了均平、大同的思想,创“拜上帝会”,建太平天国,企图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由于这是缺乏现实基础的空想,存在14 年的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难逃失败的命运。但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促进了人们的觉醒。封建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在不改变封建的社会制度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建立近代工业,生产洋枪洋炮。但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打碎了洋务派“自强”“求富”的幻想。在这种情况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不断致力于维新变法的宣传,他们认为中国的社会不“变”就没有出路,不“全变”也没有出路。认为学习西方不能局限在物质文明的层面上,而应更进一步地寻求“变法”,主张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制。这一思想冲破了传统的封建思想的禁锢,开创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我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他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并在同保皇派的论战中扩大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胜利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篡夺,孙中山及其同伴们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冲破了几千年来维护封建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旧观念,代之以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想、新文化,启蒙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作为本世纪中国的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发展开启了希望之门。中国革命从此进入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曾占据主导地位,给革命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使党面临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左”、“右”倾错误思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最终排除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干扰与束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实现了一次思想的伟大解放。中国人民从此在以毛泽东思想为科学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很快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经从“向苏联学习”,到“以苏为鉴”的思想转变,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由于我们党缺乏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建设中面临的速度问题、阶级斗争等问题存在着“左”的认识,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出现大跃进和“*****”的严重灾难。“*****”结束后,中国在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想到的是解决党的思想路线这一重大问题。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恢复和确立。这次思想解放的意义在于结束了一个僵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旧时代,开创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呈现出来,加上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人们的疑虑、不解增多。为了澄清是非,转变观念,统一认识,1992 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用新的思维、新的视野说出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再次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实际,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了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将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复兴阶段。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是人类本质和理性的反应,社会主义不是什么虚幻的空想遥远的理想,是人类生活的现实。但要真正使其成为美好生活的样板,各国人民一定要遵循历史规律,与时代变化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在吸纳人类文明的各种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第5篇: 讲社会主义发展史观后感

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
在《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漂流,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走路不能走错路,走对了路就别彷徨。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头灿烂辉煌。”充满激情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通过观看该纪录片,我深切感受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这更加增强了我们跟党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作为当代大学生,未来社会的主人,学习着先进科学知识的人才,我们更应当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好好学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是我们当前最应当做的事情。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充分发挥我们的作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的路途还很长,回顾历史,以史为鉴,我们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在社会主义这条大道上坚定不移的一步一步走下去。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他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共同起稿,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共产党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
我看这部书,有一点令我的印象是最深的就是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的讨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关系的发展,从而决定社会模式的发展。根据社会模式的不同划分,人类文明史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资本主义之前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各个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保守的、封闭的和长期稳定的。第二个阶段,是资本主义文明开始的阶段。科技革命的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迅速,随着资本侵入世界各地,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相互交叉、渗透。人类由原来稳定的、封闭的社会模式变为革命的、开放的。人类在思想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必须不断地发展和变革自身,才能够生存下去。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从野蛮一路走来。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也是一部我们无产阶级的血泪史。资产阶级正是在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在国内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在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斗争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矛盾,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无情的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的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一个革命的进步不是一下能到达的,要进过不断的斗争而形成的,同时我们不能说我们一下可以从封建社会一下子就到达共产主义社会,我们需要通过资本主义的斗争后才能形成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代表了共产社会的起步,让我们一起加油去完成它吧!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参观“二七纪念塔”有感
郑州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但就在这现代化之中我们总能在点滴中感受着它留有的历史气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当属“二七纪念塔”。利用周末的时间,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来到市中心,参观这历史遗迹,希望从“中能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及它的变迁。
二七纪念塔巍然屹立,而且无论周围的环境怎么旧貌变新颜,它依旧是老样子,依旧用它独有历史气息凸显着它强烈的存在感。
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各地各类“二七”纪念性建筑烈士陵园等也先后落成,他们承载和寄托着人们对“二七”英雄的崇敬和哀思,更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人们每年都会在这里以各种形式祭奠先烈。在悼念英雄的同时,感受着他们团结,无谓的高尚品质,并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中继续前进。当今的中国处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诸多矛盾起来。但越是在这复杂的时期,越是需要我们学生认清现实,认清自己的时候。我们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地用历史知识,专业知识武装自己。我们肩上的担子也十分沉重,需要我们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责任心。我们也要有一个坚强的体魄和一个强大的内心,随时接受社会的考验。要

用自己的全部努力去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去做一名合格的公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