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史【完整版】

时间:2022-08-09 17: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洋务运动史【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洋务运动史【完整版】

 

 洋务运动史

  洋务运动史总结

  洋务运动时间:十八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

  洋务运动机构:总理衙门(名词解释上有)

  洋务运动内容:自己找

  洋务运动的意义:

  第一,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从实践上看,这一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有效的影响,它具有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们视野,引导人们追求新知的积极作用。

  第二, 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而且企业中很明显地存在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出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点。

  第三,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经济和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洋务派在各地先后创办的近代军用工业、民用工矿企业,修筑铁路,架构了通讯线路,使中国出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曙光。在军事方面,大量购买、制造新式枪炮,组建新式军队,是中国军队向近代型转变的开端。在国防观念上,他们意识到了中国是有海而无防,因而建立了近代化海军,它增强了国防力量,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第四, 洋务运动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新阶级的产生创造力条件。洋务运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成长起来。新的生产力的产生,新的阶级力量的形成,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冲击和破坏,也为向近代社会迈进创造了条件。

  第五,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打破了中国市场上外国商品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同时也缓解了中国本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

  第六, 洋务运动使我国教育步入近代化并培训了一批近代化人才。洋务派在创办过程中,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培训了一大批实用的科技人才,洋务派还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资历的留学生,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尽管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尽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但它确实在经济、军事、观念、教育等诸方面影响了近代的中国,促使中国向近代化的方面开始迈进。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评价(自己总结)

  洋务运动中的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名词解释上有)

  张之洞

  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直隶南皮人。1863 年中进士,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导了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还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起义, 1909 年病卒。

  沈葆桢

  沈葆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人。洋务派主要人物。以镇压太平军发迹,1867 年 1875 年任福建船政大臣。任内 8 年,他主持马尾船政局创建、投产,历尽艰辛,完成了第一期造船计划。他重视培养海防人才,设立船政局前、后学堂,为中国近代海防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专业骨干。1874 年日本侵入台湾时,奉命入台巡视,以钦差大臣衔办理台湾等处海防,积极调兵遣将部署海防战备,以实力挫败日本侵略野心。他致力于台湾开发建设,发展经济,整顿吏治,争取民心等,以求从根本上解决台湾海防问题。沈葆桢治台开启了台湾的近代化。

  丁宝桢

  丁宝桢,晚清名臣,(1820 年—1886 年) 淮军名将,为官清廉,曾诛杀安德海。历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务。丁宝桢是晚清洋务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丁宝桢致力于“求富自强”的洋务运动。1875 年,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时建山东机器局,引进国外机器设备,制造火药、洋枪,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典范。升任四川总督后,又借鉴山东机器局的经验,创办了四川近代第一座机器制造工厂——四川机器局。山东、四川机器局的创办,成为两省近代工业的开端。而且在台湾推动了电报、煤矿等民用企业开发。

  刘铭传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字省三,淮军重要将领,刘铭传系贫农、地方游勇出身,因协助平定太平天国而投入湘军、淮军,转而成为地方团练领袖,并开始接触西学及洋务运动新知识分子,思想转倾向改良主义;后又在抗法保台一战中闻名,成为著名的军事将领,并因而介入台湾建省与洋务运动,成为台湾建省后首任巡抚,他在台湾加强防务,铺设铁路,架设电线,发展工商种植运输诸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台湾现代化建设的先驱者。

 刘铭传经营台湾措施:

  一、创办铁路 。刘铭传主持修建了从基隆到台北的台湾第一条铁路

  二、发展邮电业。刘铭传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架设电话线路。又铺设两条海下电缆, 1888 年台湾创设了新式邮政,在台北首府建立邮政总局。各地设支局。

  三、发展航运事业。1886 年,在新加坡设立招商局,向侨商募集资金,购置轮船 8 艘,其中以两艘作为邮船,另六艘则作为海路运输之用。这些船舶,往来于台湾与东南沿海各埠,甚而远驰吕宋、日本和新加坡,推进了台湾的商贸发展。

  四、发展实业。刘铭传仿开平矿务局之例,设立煤务局,开发基隆煤矿,同时期又开发硫磺矿,其他实业也积极兴办,设立蚕桑局、伐木局、樟脑局、煤油局等。

  五、推广农业发展。刘铭传在任期间鼓励台湾民众种茶、种棉,广栽桉树。

  六、设立新式学堂,促进教育发展。创立西学堂及电报学堂为开发台湾奠定人才基础。

  七、成立省的各级组织机构。设省治于台湾(今台中市),另建布政使和按察使。分管行政、司法。设台南、台北、台湾三府及一台东直隶州,三府下辖十一县三厅。

  八、清理赋税,设立官银局,增加政府收入

  九、增强海防。增修炮台,购置大炮,设立制造军械火药机构。

  盛宣怀

  盛宣怀,清末官员,官办商人,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盛宣怀投身多个实业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创造了 11 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第一个斟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他热心公益,积极赈灾,创造性地用以工代赈方法疏浚了山东小清河。成就杰出的方面有:

  航运业:

  1872 年李鸿章委任盛办理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同年拟定中国第一个集商资商办的《轮船招商章程》。

  1873 年, 轮船招商局正式营业,盛宣怀担任会办,从此他开始正式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

  煤铁矿务业:

 1875 年李又委盛办理湖北煤铁矿务,从此盛又开始办理矿业。

  1898 年,盛开办萍乡煤矿,1902 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1908 年将它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合并成立中国第一家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电报事业:

  1879 年盛建议李建立电报事业,李鸿章命盛督办。

  1880 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

  1881 年盛宣怀被任命为津沪电报陆线的总办,从此进入电讯业。

  1882 年为了阻止外国人在中国沿海建立电报网,李委任盛建立上海至广东、宁波、福州、厦门等地的电报线。

  督办纺织业:

  1892 年起,他又开始在上海督办纺织业,1894 年开办华盛纺织总厂;又以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名义,控制大纯、裕春、裕晋诸多纱厂。

  开设大学:

  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韶,禀奏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光绪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后更名为北洋大学,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办大学, 1896 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1897 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是为中国第一所正规高等师范学堂;1909 年在南洋公学首开航政科,后发展为独立的吴淞商船学院,是为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前身。

  开办银行:

  1897 年,他还在上海外滩开办了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中国的第一家银行。

  洋务运动中的著名企业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名词解释上有)

  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晚清时创建的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1872 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招致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业,1873 年 1 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后历经唐廷枢、徐润时期,到盛宣怀接管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在与外国竞争中不断壮大,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打破了外商垄断中国内江航运的局面,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上海机器织布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由李鸿章主持筹建,1878 年,在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和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的授意下,候补道彭汝琮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型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他在办理的过程无法解决官商之间一系列无法解决的矛盾,结果被李鸿章辞退。1880 年,机器织布局进行了改组,由龚寿图专管“官务”,郑观应专管“商务”,重新制定了织布局的章程 ,织布局成立后由于管理完善再加上清廷优惠政策,效益丰厚,1883 年李鸿章决定扩大生产,向英国购买机器。不料同年的 10 月 19 日,该厂失火,全厂几乎全部烧光。但由于它的利润较高,被烧毁的第二个月,李鸿章就命令盛宣怀负责重建的事宜。在盛宣怀的主持下,在机器局的旧址上重新建立机器纺织厂,取名为华盛机器织布总厂,并且在 1894 年 9 月,开始部分投产。

  上海机器织布局从弹花、纺纱到织布全用机器,是中国第一家全用机器的棉纺织工厂,在中国纺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纱”的进口。虽然它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但它的成立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垄断中国棉纺织业的局面,

  兰州织呢局

  兰州织呢局是左宗棠委派人员创办的官办民用工业。它是我国机器毛纺织工业的雏端。1877 年冬,赖长以自行设计制造的水轮机织成一段呢片,进呈左氏并建议购机设厂自造。次年左宗棠奏请清政府批准,在兰州建立织呢局, 1880 年竣工投产。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近代毛织厂。全厂分为三部分:东部为纺线、织呢部分,西部为洗毛及整染部分,中部为动力、机修和办公部分。1883 年 8 月,织呢局因锅炉爆炸停工。

  1908 年,织呢局又在清末的“新政”一声中修建恢复。此后时办时辍,抗日战争时才走上了持续生产和有所发展的阶段,1951 年停办。

  金陵机器局 1865 年,李鸿章由江苏巡抚升任代理两江总督,在到南京就任时,将其先前在苏州创办的西洋炮局也迁至南京。进一步扩大规模,开办金陵机器制造局。在晚清军工生产中和甲午中日战争中扮演过重要的地位。

  山东机器局

  山东机器局由山东巡抚丁宝帧创办。1875 年 5 月丁宝帧咨调江南制造局徐建寅到山东作为总办负责山东机器局的各项事宜。

  西安机器局

  1862 西北地区回民起义。1865 年,阿古柏带兵侵入**,建立伪政权。1866 年 9 月,钦差大臣、督办**军务左宗棠率兵去镇压回民起义和反击阿古柏入侵。为了就近补给兵器,他从江南制造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招募一批工人,购买一批机器,于 1869 年 3 月在陕西西安建立西安机器局,生产抬枪、开花炮弹、黑色火药。它是中国西北地区最早建立的近代兵工厂。1872 年 8 月,左军攻下甘肃兰州,该局迁入兰州。

 兰州制造局

  1872 年,任陕甘总督的湘军首领左宗棠进驻兰州后,出于西进平息起义风暴的考虑,将西安机器局迁入兰州,并在此基础上开办兰州制造局,制造和仿造火药、铜单筒、双筒喷火枪等简单武器。随着左宗棠在河西、**等地的军事行动的结束,兰州制造局暂时停工。1908 年,清政府因加强新军的需要,兰州制造局重新开业,并改名为兰州机器局。

  洋务运动时期设立的学堂

  主要分为三种: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各类实业学堂

  外国语学堂代表:京师同文馆、广方言馆

  军事学堂代表:求是堂艺局(福州船政学堂)

  各类实业学堂代表:天津电报学堂、台湾西学堂、轮船招商局设立的驾驶学堂等

  京师同文馆(名词解释书上有)

  广方言馆

  清末设立的近代新式学堂。1863 年由李鸿章奏请在上海设立,始称外国语言文字学馆、同文学馆。招收 14 岁以下文童住馆学习。聘英国人为西教习,另聘中国人任总教习和分教习。课程有外国语言文字、近代自然科学和儒学。后年并入江南制造局,仍保留原名称,分为英文馆、法文馆和算学馆,1894 年又增设天文馆。学习期三年,毕业后视成绩分赴各衙门、海关充任翻译等洋务工作。1905 年,改为工业学堂。另有设在广州的广方言馆,招收 14-20 岁之间的满汉学生和 20 岁以上有功名的人入馆学习。设有英、法、德文班。学习期三年,毕业后派充各衙门翻译。1906 年原广方言馆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改组为兵工专门学堂。

  求是堂艺局

  求是堂艺局是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 1866 年在福州设立。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1867 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是最早采用西方教学制度和方法的新式学校。其分为前后两堂,前堂专习制造,后堂专习管理驾驶,在沈葆祯的苦心孤诣下船政学堂培养出了中国的第一批近代海军军官和第一批工程技术人才,由此毕业的学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和近代...

推荐访问:洋务运动史 运动史 洋务 完整版

上一篇:户外运动史 下一篇:中共运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