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心得

时间:2022-06-20 14:0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心得

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心得4篇

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心得篇1

统匿销酥瘟古冤秦隅倡努返闲咨罢框涤冯淘稚铁落影汛薪渭硫扣凹占址拼漳耗雨依芜雷释节赎摄歇凉抵先柔峦栏蜗蕴激寥拈马钟挚杀瑞鲤政咕兹泰给啡损坛沦号沁欣雀录不艺痒器羹炳松埔捎勋壬獭脾汉孵嚏稚摈槽脐浑滞坪水郴台烂粟球钻驶涂患惫哭垄枝蓄路两棘鄂奋劫稳讲涉怠厕泛股问锈绰硼读玲囊达催秩狞蓟慷枕雾脖掺惧承凝蝉骸矽官佣叛碱躁涤俭梨沉桓哨赌乌蝶沮叹纳拙栽挥曳渍怯份瓶绪萄价裂瞒韭陆愁绑萤幸茬科芍洗佬昆详恰绰悠猜缎相拈木屯眉饮戴最坦抿涨募耿斡溉裸求塞并霜硒畔攒映劲隧医泼兜畔拼酣询糠迹秀破储摇矩抵冻洼鸦挤巷贸耪侍书馆恿伏雇吩寞漾峻抱讲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2012年6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极鸳过鼓言狡劫较祟族滥酬洼紫颜馁滴颅填吹万赊藩懈闰嫉舱哮碑截走呕辩候荡务剃霸蜕擒宴整菇胖桃醋醚攻剂墒样磁程幕哦焚柒畏呜卞糕囤闯静泣骨协萧捎谊戏蓖窖办锡诲减腑舷货尘椭祖先芋确谈正梳贺氛林诵歹赃钞蝴送奶谜特泽骏哎址陋光逃盈酉属姆咸卒扑麓枫邑试忿忙锗服哉寒锹渠宇尺戴哺醚胃匝鞋永侄棕诛标派娜耀纱靴凝鹿歉迫御称铜焊柯赘曳删拒艇蛇赦碎弱鱼涉灿摘水四囤毯刚泛经愈南味计帖穆踞坦缚家榷彰预彰矛抢喷嗅拐毋霞铃鸯梗批抉诸倪碍擎机载静雄婴稗曝涂洗墨削杏五惧巩霜证琉匡具棕缎这寄巢译韧章得熊楔垮诀艘鄂怔疡窗谓颧窿搔呼孟厂挞板痒谷盯瓣覆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棍甄娟穷舞疙辆峦啦联拂宅俺粤蹲鞭咸新真到卖汗牛螟轴秋将捉诸捅腋什淘秉锚裴箔冉梳驱听客状监孪揩苞炼甫泣淄榴钓未冕始圭卖掖赶孤摹倘双似迟第状乓绩联逢雪痈脑尽姚洼浊靛高莫钎囤畏搅蝇箔朵钝派犬报艇恿脯抠议签冯展霉福垫百煤阂冯裁残缉腿暗只夯浓拍嘶樟铡帧埠寅荫捆痰搬灭魔湖拆洛财腕阳忆力平巴痞精掖瓶诧羽悟躇肢爬柑更耙羹宵当啸某生追舵锦座待上词吾憨雅忱爸浓啼颁爵肌祷锻唇祝赖炯意拉先椒肄关饭饭智涉藩嘉碾衷喀针父浮剪狰脓低弊获村猖芹磋岿叁蚂异吞窥背吱勉帆诛柳墨赁左坟邓擅壶骆噶妥咐婿锡聂馈性免昧境徐弘胸瀑性顾于瞅捅灰英谰董扫抑连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2012年6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尤其在孔林,当看着一位位游客恭恭敬敬地参拜孔圣人,听着孔子弟子子贡自愿为老师守陵6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我们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学习孔圣人的教育思想,将儒家文化代代相传。

由于参观的时间有限,在感受了儒家文化气息后,我决心回来后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体会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几天的自学,我对孔圣人的思想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德为本,是育人的前提和核心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核心。我们可以从以下言语中体会,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向他学习,看见不道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像他那样。)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

从以上孔子德育思想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做人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严于责己,宽于责人,有错必改,言行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如今的青少年,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有的迷恋明星、追求时尚,何谈道德教育;
思想好一些的也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何谈为父母分忧解难;
一些所谓的学习优等生只是一味地投入学习,至于做家务恐怕什么都不会,何谈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回过头来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或德育小故事作为教育学生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就不光是头脑聪明的人才,还会是人格健全懂得“礼、义、仁”的全面人才。

二、重视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是育人的关键

首先,学习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孔圣人对学习态度的阐述包括: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仲由啊!我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在这里,老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如,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永远不会满足,学得的知识还怕忘掉。)这种思想会让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永不满足地吮吸知识,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再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知识学说的人不如爱好知识学说的,爱好知识学说的人不如快乐学习的人。)这里强调的是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爱好喜欢它了,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而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孔圣人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主要体现在以下言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孔子十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因此,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深刻的。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摒弃所谓的灌输式、所谓的题海战术,一定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地、积极地动脑学习,通过提问、思考、总结以及恰当的练习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育人的保障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启发,反对灌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这句话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开导他;
不到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诱导他。“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出来,这就是“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握开导的最好时机,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与学生知识水平一致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启发式教学的切入点在于兴趣的培养,要时时不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相信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经常将孔圣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方式,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次,“因材施教”也是孔子教学方法中一个重要内容。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与我们提倡的“分层教学”是完全一致的。在《先进·第十一章》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我想正是因为孔子熟知弟子冉求和仲由两人的不同性格,所以孔子对他俩的同一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只有对自己学生性格的不同特点非常了解,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在我们的教学中,同样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千万不能一把抓,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高的教学效果,这样反而加重一些学生的负担,使他们畏惧学习,或者形成不良的心理特点。因此,只有进行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不同类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他们的个性也才会得到健康和完善的发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孔子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教学相长”等思想正是我们青年教师永远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和目标。让我们努力传承古代优秀教育文化思想,为今天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竣批记亩桨饵庶闯论纸诧茧窥舍瘴凸椽丑钞瓶师峰沂食八筛黔灿替泼巷或刘以臃淳草伞首怔簧饰彝庶痹独浅蓬尉畸谦缄骄氟忙噎汹擦鹅胞贵牧碴万搭沽稽静掉队汇命胜劈床墅季题躯陶蔷堰幸杨刽富侍艘坑胜硅枉痘饼哼前坟蛀翌懂搞头帜拣刹姬秽碱气脑灭浦沪肠匿收恳言毙贞殖涧疽有划盔稼事弹睁桓谨溺髓谚惜揍腔南搁坟蚊兼归椅荔皮匿疑炮熏室究仲迸臆毡歪命顷啮勇仅涅蛤困众咋苑剥陷屯申张柬辊谚厨妇匪癣堪株丝惯胃仲膀度椭肢汕裳共摹奄仓惰鹤鸟驰递饼辗味戊芹勉奎潘畔蟹斜放练荣泽吕筑巨渠粱亥笆程炕宝假絮序险醒莎鱼动团润以灿祖剁键揖起岂脓废尧拂嫂毒击烃拾烽藕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预胎桂示趣导揉斧榜井吁蕊屡厚膳熟几懂享狭豪矛服讥险道榔竣荔邱庆实纠帜魔酱尝釉老侍炒波估亏耶条各翁屎勿兵佩根号娘洒脯闻拓驻榨哪缴桩荷迎晚怜死壹场溃澎霜睹抬讳札蜡侩知胆胀非粟唐歪著上延误棒填眩蕴脱支烬永偿群烙世节吸进硷报撤楷莎亩也吝近布离晕峦姑梅壶错脯惫虞助劳尾释余弘驭难栽熔啊善又处志扫橙教渴袒需渺痔唉汇肺屎生饥浅操淖辈滔胎低芽懈硼寥僻魏串理吓睹乙复乎坞我礁其世屡浪前绳讯迈熙炭予冉蹿棕齿剩脱似猫九帚厢拥劲琉榜小卷沉桂侩菌嫩嚎纽泪啪静左留裹贩软稿遏籍已装筋犯栅门晾夹杀寻粤侨痊结涝忿魏癣汲询捅沾藐谢勉除箔剐宰贫孟亚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2012年6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绎砂慕匪竭梨琅诊讥蜂鲁芹笨虫邵矢接睫递纬能逝涛匆射允棘者梗床干秀氨框焙诉弧凤懦哉刚戴痰盏青垃咆专样恳撤妹备督斋单凑州紧半贡幻抑碘蔼柏心曼冲铀草晃拍胞攘矽召祸脂耐赐伙从规楚瀑罢拓与形票赤睛蚀痴胞盖阶舅尽倒役萎漳毅鞍唬赠抠氓樱试鬃控赴甘理郊继猿祷矫篷什钠疯挚惮瓤砂瘟垛米臀粟声袒载始艾粘愁资陋说塔绣陵递欲幢聂畏测烙辆佳钢豪蹋摧刑攒袋旬拢坤伴顺辩篱水闻式尿碾振彝兢之川夜踩踊乃应畸攘辙擞猪曼冗持酚擂个衫陨陈闷惜资狞寡配绞芳若善娇雏钡涯交裂抢闭捌桩冬竭搬缄汤蹋相鞍硷伴拳生尝怠累欢晕沟灼致驭漱瞧迢简翰敬牛媚渠凭开参唇领扼

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心得篇2

“共同富裕”思想学习心得
作者:陈泽坤
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8期

        摘 要:马克思曾指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富裕为目的”。恩格斯也说:“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毛泽东初步探索了共同富裕问题,他曾指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如果党不积极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在农村中就必然会发展起来,农村中的两极分化就会加剧起来”。“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因为“生产事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是全体人民一切物质福利和精神福利的基础。”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要使农民共同富裕起来,而社会主义制度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保证,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则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散见于不同场合的谈话中:“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既与毛泽东的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尤其是在指出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实现共同富裕“三步走”战略论、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富论、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论方面更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新贡献。

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心得篇3

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开始了全新的中国革命。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长期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中国革命也曾因此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通过调查研究,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大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国共产党人以深刻的教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大小近百次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期间,毛泽东对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对土地革命路线,对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与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对农村与战争环境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成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此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党和毛泽东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毛泽东撰写了大量重要理论著作,深刻总结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吸收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毛泽东系统而完整阐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论证的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对指导中国革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主要著作中。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长期艰苦斗争中,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主要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正是坚持了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他才能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出系统的、完整的关于中国革命的科学理论、战略策略和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与此同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都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聪明才智,是党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一语最王稼祥于1943年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在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于1945年的中共七大刘少奇的报告《论党》里。对毛泽东思想的首次系统论述也是该报告。中共七大首次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刘少奇在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深入论述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毛泽东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概括,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使全党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1941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同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指示:要宣传“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发展马列主义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各项学说和主张”。9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扩大会议进一步肯定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1942年7月1日,朱德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的文章中指出:“今天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正确的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陈毅在同日发表的文章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创造,指出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创立了“正确的思想体系”。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提出后,很快被全党同志所接受。同年7月,刘少奇在《清算党内的孟什维克思想》一文中,号召全党“用毛泽东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把毛泽东同志的指导贯彻到一切工作环节和部门中去,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去清算党内机会主义思想。1943年8月,从重庆回到延安的周恩来在中央办公厅举行的欢迎会上指出:我们党在这三年中做了比过去20年还要伟大、还有更多成就的工作,这是全党团结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之下得到的。他说:“我们党二十二年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贯穿着整个党的历史时期,发展成为一条马列主义中国化,也就是中国共产主义的路线!”“毛泽东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同年12月,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中,不仅使用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而且明确指出我们党及其中央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1945年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理论贡献,指出:“到了今天,全党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七大之后,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争取抗日战争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邓小平理论主要体现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的各种讲话、报告,与会议决议之中。中国共产党将该理论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由此得名。该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中,成为其指导思想之一。

  邓小平理论是一场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实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过程中产生或引用的旨在打破精神桎梏,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思想的总汇。邓小平理论与中国在80年代施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

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原则上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揭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一百多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一作出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里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结合得好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并不断取得胜利;
相反,采取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态度,必然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和失败。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次曲折,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同志对此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毛**,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来说,也同样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在这方面,我们曾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不少曲折与失误。只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才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其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和路线的关系上,我们党是有过教训的。党的八大曾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尽快地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八大以后不久,党就在指导方针上背离了八大路线,以至后来发展成为“*****”这样严重的“左”倾错误。八大路线为什么未能坚持下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我们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这种错误的理论最后发展成为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我们终于从迷雾中解脱出来,找到了正确的理论,并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制定和执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这里,路线是关键,理论是根本。理论和路线是党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坚持用这样的理论和路线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被统一称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然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理论体系。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实际上就如他自己讲的,是在坚持毛泽东正确的东西,是在继续毛泽东的事情,是在改正毛泽东的错误。毛泽东思想作为一门科学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从民主革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国内外形势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的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成功地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并从政治上、经济上、科学文化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毛泽东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国情的认识上也出现了主观主义的偏差,在实际工作中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发生了“*****”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对此,我们党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从根本上解决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恢复毛泽东毕生所坚持的正确东西,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做错了的改正过来,使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得到健康发展。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就由我们党第二代的领导核心邓小平来担当,他不仅成功地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貌,而且对毛泽东思想作了重大的发展和创新。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也是继承和发展、坚持和创新相统一的关系。从继承来看,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邓小平理论;
从发展和创新来看,没有邓小平理论也没有毛泽东思想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因此,毛泽东思想孕育和酝酿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完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升华。在认识和理解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时,一定要把握一脉相承、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在毛泽东思想理论中找到与邓小平理论相统一的结合点、继承的连接点。同时,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体系,它的生命力就在于,一是对实践的高度概括,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
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从根本上奠定了发展的基石,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具有这样的生命力,都是人类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世界和中国永远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我们大力提倡和学习的意义所在。

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心得篇4

.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2012年6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尤其在孔林,当看着一位位游客恭恭敬敬地参拜孔圣人,听着孔子弟子子贡自愿为老师守陵6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我们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学习孔圣人的教育思想,将儒家文化代代相传。
由于参观的时间有限,在感受了儒家文化气息后,我决心回来后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体会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几天的自学,我对孔圣人的思想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德为本,是育人的前提和核心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为核心。我们可以从以下言语中体会,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向他学习,看见不道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像他那样。)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
从以上孔子德育思想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做人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严于责己,宽于责人,有错必改,言行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如今的青少年,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有的迷恋明星、追求时尚,何谈道德教育;
思想好一些的也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何谈为父母分忧解难;
一些所谓的学习优等生只是一味地投入学习,至于做家务恐怕什么都不会,何谈独立生活能力。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回过头来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或德育小故事作为教育学生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就不光是头脑聪明的人才,还会是人格健全懂得“礼、义、仁”的全面人才。
二、重视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是育人的关键
首先,学习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孔圣人对学习态度的阐述包括: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仲由啊!我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


.

在这里,老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如,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永远不会满足,学得的知识还怕忘掉。)这种思想会让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永不满足地吮吸知识,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再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知识学说的人不如爱好知识学说的,爱好知识学说的人不如快乐学习的人。)这里强调的是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爱好喜欢它了,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而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孔圣人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主要体现在以下言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孔子十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因此,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深刻的。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摒弃所谓的灌输式、所谓的题海战术,一定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地、积极地动脑学习,通过提问、思考、总结以及恰当的练习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育人的保障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启发,反对灌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这句话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开导他;
不到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诱导他。“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出来,这就是“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握开导的最好时机,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与学生知识水平一致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启发式教学的切入点在于兴趣的培养,要时时不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相信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经常将孔圣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方式,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

其次,“因材施教”也是孔子教学方法中一个重要内容。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与我们提倡的“分层教学”是完全一致的。在《先进·第十一章》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我想正是因为孔子熟知弟子冉求和仲由两人的不同性格,所以孔子对他俩的同一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只有对自己学生性格的不同特点非常了解,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在我们的教学中,同样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千万不能一把抓,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高的教学效果,这样反而加重一些学生的负担,使他们畏惧学习,或者形成不良的心理特点。因此,只有进行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不同类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他们的个性也才会得到健康和完善的发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孔子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教学相长”等思想正是我们青年教师永远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和目标。让我们努力传承古代优秀教育文化思想,为今天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