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课堂混合式教学研究

时间:2024-02-19 20:21: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互联网同教育融合与整合,配以新课改的理念指引,传统教学已悄然发生变化。特殊事件更加速了教育方式的革新。混合式教育逐渐深入高校课堂。借鉴其他学科教学实际,根据有关教学理论阐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在高校音乐课堂的相关发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混合式教学;
高校音乐;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133—03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之一。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传统班级授课单一教学模式已不再完全适用于当下,教育革新势在必行。新课程方案的出台更是为教育指明方向。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教学一般规律,线上线下优势相互融合,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对于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但其实施还存在诸多局限,因而本文通过实践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音乐课堂混合式教学进行研究,深入了解混合式教学,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一、互联网时代与混合式教学

(一)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是指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有形世界与虚拟化、数字化世界等相互关联、彼此交融、互相联通零距离的一种新时代。第二个千禧年来,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便捷式操作、集中式信息、较低成本与门槛等优点,将各行业发展同其紧密相连,潜移默化又循序渐进的改变人们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努力破除信息交流的现实壁垒,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做出多方面助力,互联网逐渐由一种工具或一种技术,逐渐深化成为承载人们社会生活的平台或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这看似简单的“时代”二字,却包含各行各业。这“时代”是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更是与各行各业进行融合与整合后多功能的崭新系统与一种不可分割的时代背景。

(二)混合式教学的产生

人类诞生便产生教育活动,教学方式随之而生,并随经济与科技发展而不断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等呼声的提高,体现教学认知的悄然变化,也体现教师在逐渐退出教育花坛的“统治阶级”,传统教学方法受到挑战。朝“创新”呼声前进,拥抱互联网热潮,线上教育由此产生并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飞速发展。但采用线上也非完美无缺。近年来在线上教育实操中发现,师生深入交流与有效互动明显减少,教育者在授课过程中监管职能与组织力大大减弱。一定程度上,实施单一线上教育并未达到完美预期。对教育教学的重视使然,混合式教学迅速映入大众眼帘。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教学,并不单纯是两个词语简单相加或机械拼凑,而是在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与一定法则基础上,对教育教学与互联网深入且交叉式的融合,是互联网对教育的催化,是对教育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次重构。但最终落脚与着力点仍为教育,互联网时代大幕则作为教育蓬勃发展的强大助推力。教育迎来深刻变革,教育信息化也更深入人心,且相关领域探索也从未停止。混合式教学,便是在此时代的影响与不懈实践探索中,为更好满足人们教育与受教育需求的产物,指代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融合式的教学模式。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音乐课堂混合式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多方调查,得出当下音乐高校课堂中混合式教学现状。多数学生表示,音乐无处不在,与人们情绪共鸣度很高。课堂内容较易理解,但因课时等因素影響,较难精准化解决问题,反馈阶段有所欠缺。了解与接受程度调查显示,过半受教育者了解并习惯混合式教学模式,但部分学生较难接受。应从多方面综合并协同加强混合式教学在当下的普及运用。软件方面,部分高校未对教师软件使用能力提出硬性要求,显示出一定的教师年龄与使用熟练度间的关系。当下教学模式中,“授者”仍占据评价体系主体地位,受制于个体班级课时与教师整体课时影响,“授者”因材施教难度极高,因此可能性也极小。整体结果显示,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教育与其相融是“大势”,但了解度较粗糙,多媒体教学随处可见,但混合教学比重较小,部分教师还未能落实在教学中。目前,国内高校主要以慕课和其他在线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受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制约,使用频次低,实践难度重重。

(二)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近年来,社会多种热点话题皆与互联网联系紧密。“数字化转型”已悄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化”也悄然由人们的一项“选择”,变为了随处可见不可或缺的“必备”。需紧随时代发展,否则会极易面临落后甚至淘汰。音乐教育也不例外。

手机与电脑等电子设备广泛应用是当今时代典型特征之一,音乐聆听、感受与创作、传播等也离不开电子设备参与。传统教学的集体授课制可使学生在固定而短暂的时间接受大量教学内容,也可使学生短期内构建出较完整的知识框架。但教师多数时间都充当教育活动的“统治阶级”,使学生丧失主体地位,常沦为教育活动的“被统治阶级”与知识的承载“容器”。受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等特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为深入感受与领会音乐设置了门槛与条件,即感受者需要有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经验,作为体验音乐的“入场券”。单纯以老师灌输结论式或直奔结果的“高效”教学模式,极易让学生产生学习音乐如同“天书”般遥远与不切实际之感,久之不仅磨损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抑制学生审美素养提升,极大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将音乐固定为“学科”,与新课改、教与学的初心有极大相悖。混合式音乐教学,合理应用现代技术,采用“视听结合”或 “声像一体”,创设音乐课堂所需的相关情境,充分体现出“授”与“受”之间崭新的教学设计,更进一步激发“受者”与音乐情感共鸣,拉近与音乐的心灵距离。现状使然,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不可避免的趋势。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高校音乐混合式教学分析与应用

(一)课前自主性学习

互联网时代形成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时间囿于每个45分钟。学生需在每个紧凑时间内完成繁多学习任务。教师难以把握教学主线,学生紧张而懵懂。繁重而枯燥的灌输,“初识即相知”的“填鸭式”学习,使教与学双方都有苦难言。

如今,学生可选择多种方式。同时还有网络课堂的趣味环节。教师也可通过平台实时数据,掌握并分析学生情况,充分发挥线上教育优势。

(二)课堂互动阶段

但若缺乏教师引导,学生难以将知识系统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向也难以明晰。因而教师引导地位具有不可撼动性,线上线下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自学基础上,课堂阶段可省略许多理论知识“灌输”环节,课堂阶段可着重于音乐实践、重难点讨论、分组训练与课程答疑等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自学数据,作为教学设计主要来源,见兔放鹰,减少“填鸭”,将有限面授时间利用率最大化,学生学习效果最优化。

(三)课后定制化、个性化学习

线上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良好信息和数据素养等,对线上数据结果予以及时准确的归纳总结,在面授时做到针对性解决问题,以期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

其间要更加尊重、注重学生差异化问题,注重个性化教学,敦促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为其指明前进方向。同时教师需定期反思自身教学,并结合学生建议进行修改,双方努力做到及时反馈且实时沟通。

四、互联网时代下 高校音乐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

(一)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混合式教學遵循“预习——教学”的教学理念,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心。课前熟悉教学内容,课上集中解决问题,突出教学主线。加强学生发散思维且学习时间也不再囿于仅有的45分钟,理论与音乐实践并重并提升效率。海量资源涌现,迫使单纯记忆与接受的学习方式面临淘汰,师生双方必须对所面临的资源进行理性思考与选择。混合式音乐教学模式所构建的崭新体系,使学生可反复感知、学习、实践训练和评价,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进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并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升师范类学生综合能力,为其从事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局限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领地的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瑕疵,需要通过反思,完善教学现状并探索未来道路。

“受者”方面,高校学生课务较重。线上使其直面包容而开放的网络,时间自由却使其课后压力大增,增大产生抵触情绪的可能。以网络与设备为依托,隔着屏幕间接、虚拟情感交流交互易导致学生学习情绪波动,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再次,师生关系亟待更新。如对教师的依赖。习惯“填鸭式”课堂,习惯教师的“督察”角色,缺乏自主意识。

“授者”方面,“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在教育活动中,便是各个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皆有所差异。部分学生与传统教学模式“感情深厚”,霎时脱离老师的实时陪伴,便不能充分感受线上优势。如此,因材施教中的“材”,即学生自身的复杂性,便制约着教师“施教”。而教师教学设计以学生实际需求与课程实际要求作为设计的重要准则,学生难以捉摸的实际需求与课程要求间的平衡关系,便成为教学突出难点之一。教师需在努力平衡各方之下完善教学设计,要保持与学生互动,又要按时且高质完成教学,保证知识、技能与素养有机融合,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发散与拓展。

再者,音乐教学中选择混合式教学对音乐教授者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音乐教学理念上要不断探索更加贴合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的方针指南;
实时掌握混合式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需求与不同教学内容平衡之下进行教学与教案设计;
不同硬件与软件的选择使用也对音乐教师计算机实操技能提出了一定要求。而如今许多教师仍处于被动方,为时代发展与模式变化所裹挟,对教学变化有一定畏难情绪,缺乏创新与尝试精神,在音乐课堂之中所采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只是表面结合,在质上却是分离状态,因而出现教学手段生硬、教学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

(三)高校音乐课堂混合式教学前景

针对现状,可通过不断优化“混合度”与其它多种方面进行针对性完善。贯彻国家相关政策,课业从优不从数;
制定操作指南,针对性提升学员信息技术能力;
不断加强教师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毋庸置疑,教学模式会对整个教学活动产生极大影响,教学模式的选择同教学活动最终效果成同向关系。而模式应用与更好的完善,离不开教育各部分主体的努力,应多“走出去”,增加教师教研活动,增加经验交流与新知识技能,助力教学模式更新。同时,明晰教师的重要性。加强教师团队培训增加相关经验,提升音乐素养。新课标也为教学指明方向,要坚持混合式教学与新课标结合,进一步完善其理论与实践,坚持创新。

根据近年来混合式教学在高校音乐课堂实践与成效分析,可得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方向,在高校音乐课堂是切实可行的。契合学生实际需求,更加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完成。明显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其综合能力,可实现“授”与“受”进一步的结合,实现师与生协同发展。随时随地“教”与“学”、“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常态。网络教学的重要作用无法忽视,引导学生正确、高效的使用网络学习,需靠多方努力。

五、结语

同“数字化”相关的混合式教学无疑是近年来热点话题之一。这崭新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互联网更是充当“教”与“受”的便捷桥梁,在此背景下,这崭新模式极大延伸教学时空维度、活化教育资源并丰富教学手段。但其实施还存在诸多局限,在教师、学生及电子设备等方面均有体现。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把握互联网时代幕布,结合音乐学科教学特性,对这崭新模式进行实践研究,但受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限制,研究仍存在诸多待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晓,王军.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探究课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1(23).

[2]鄢雨朦朦.“互联网+”视域下高校音乐混合式教学运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3]潘恒刚.试论“互联网+”对中职专业课混合式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20(2).

[4]王苗苗.基于PISA视角的混合式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1.

[5]王睿.**高校音乐类专业建构主义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实施策略研究[D].乌鲁木齐:**师范大学,2021.

[6]马芸.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促进大学生高阶学习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冉童欣(2000—),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高校音乐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独立学院音乐专业创新学分教学管理策略探究艺术研究(2016年4期)2017-01-16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12期)2017-01-11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戏剧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10期)2016-11-16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推荐访问:互联网 教学研究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