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官方答案时期的古诗解读与主观题答案拟定

时间:2023-12-03 09:21:02 来源:网友投稿

周亚兰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逻辑自洽 论证式解读 《白下驿饯唐少府》

自从高考不公布官方答案之后,各种网站和社交媒体上的答案便纷纷涌现,有比较严谨的,有人云亦云简单抄袭的,也有凑热闹哗众取宠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各答案差异之大,前所未有。尤其是古诗鉴赏题,更显扑朔迷离。这种新常态下,一线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对各种解读和答案去粗存精,解读和答案要能逻辑自洽,敢于质疑,万不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否则,可能在后官方答案时期无所适从。本文以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古诗《白下驿饯唐少府》为例来加以阐释。

一、利用批判性思维独立解读:逻辑自洽性解读

解答古诗题,对古诗的解读是前提,而古诗解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能自己去解读,对于学生的解读,言之成理的给予肯定,有明显逻辑瑕疵的可以集体修正,不能只看老师或专家的解读,学生要通过自己的解读过程来获得“专家思维”,而不是只阅读专家结论。

先看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古诗鉴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詩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因为题干直言“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因此要答此题,首先必须要确定诗人“排遣离愁”了,否则便不能答出排遣的方法。“排遣离愁”这是出题人的解读,考生要答题,便只能接受出题人这样结论,并带着这个结论去诗中找证据并概括出“方法”。出题人通过选项D呈现了自己的观点:诗作有豪迈昂扬的气概。由此看来,诗人是“排遣离愁”了,但是如果没有题干的暗示,也可以得出与前一种完全相反的解读:愁绪无法排遣。

首先看“排遣”的意思,“排”是排除,“遣”是遣去,《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将其解释为“借某种事消除(寂寞和烦闷)”,不管客观上有没有达到消除的作用,至少主观上要有消除的努力。

如果只看诗歌本身,不看题干,笔者测试了好几位优秀的高中生,他们与笔者一样都没有读出诗人“排遣离愁”。反而觉得诗人表现的正是无法排遣的浓浓的愁绪。

首联“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是回忆,在离别之际,回忆总是让人更加伤感。颔联第一句“相知何用早”的言下之意是两人相知不用早,一见如故,“怀抱即依然”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对“相知何用早”的进一步解释,那么“怀抱即依然”作何解释呢?网上普遍将这里的“怀抱”理解成“心怀抱负”,将“依然”理解为“依旧”,进而认为此句就理解为,相同的抱负让诗人与唐少府一见如故,即颔联意思大致为,相知不用早,只要我们都怀有抱负,就可以一见如故,这样理解非常牵强。“相知不用早”与“心怀抱负依旧”关联其实不大。“依然”这个词在有些诗歌中确实有“依旧”的意思,如唐代曹唐的诗《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有这两句:“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有人认为心怀抱负,对未来怀有憧憬,是排遣离愁的办法之一,如果作“心怀抱负依旧”解,则此句显得突兀,不仅在逻辑上和上下联缺少联系,就是与这一联的上句“相知何用早”也难以关联。

“怀抱”还有“心意”的意思,如杜甫《遣兴》诗之三“有子贤与愚,何其褂怀抱”,刘大樾《与王君书》“其怒我者,其厚我者也;
其笑我者,其薄我者也。今人之怀抱,大抵同矣”,这里的“怀抱”即作“心意”解。此外,“依然”也可作“依依不舍的样子”解,如南朝梁江淹《别赋》“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唐代高适《遇冲和先生》“拊背念离别,依然出户庭”,“依然”就作“依依不舍的样子”解。“即”的众多意项中,只有“是”能带入诗句,《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有“或日儋即老子”,意思是“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在这里“即”就是“是”的意思。如此理解,则整个颔联的大意就是:相知不用早,我们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是一见如故,分别时依依不舍。这比较符合饯别的语境。如此,“相知何用早”既承接了首联“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也引起了下句“怀抱即依然”。

颈联“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诗人在唐少府处旅食,两人相交相知,依依惜别,偏偏此时又是夕阳西下,易于让人感到失落,诗人想到了自己遥远的故乡,好友又离去,只留下孤独的自己,顿生孤独无依之感,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尾联是一个设问句,“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朋友去哪里?是去长安。理解尾联的关键在两处,一为“去去”,二为“日边”。“去去”意即远去,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去去”与“千里”呼应,可见其远。如果认为朋友所去之地是长安,是大有前途之地,所以宽慰,并以此来排遣离愁似也牵强,因为“去去”有遥远之意,本身就带有一种失落之情,随后突然出现宽慰之情也不符合逻辑。最后一句在“长安”后还跟着“日边”。而“日边”无疑也可以有遥远的意思,与“去去”相照应,这样,尾联的意思就是友人要去很远的长安,因为远,再相见恐不可得,不舍之情又加深一层。

多数学生甚至包括老师看到“日边”二字都会想到遥远,“从京内看京外,距离缩短了,天涯亦非远隔;
而从京外看京内,距离却是被无限延长的,总是可望不可及。”

《世说新语·风惠(慧)篇》有一则云: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目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咋日之言耶?”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此典故说的是长安非常遥远。如王勃用此典故,则前途渺茫之惆怅无以复加,离愁更是无法排遣。

“日边”理解为路途遥远,和“乡路隔风烟”也相照应。因为一个“隔”字更给人以乡路遥远之感,乡路很远,比故乡更远的长安焉有不远之理。虽然王勃不是因为远就伤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不以路远为伤,但王勃写此诗时心态也完全不一样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时所写。此时诗人王勃还没有被贬,对前途还怀有憧憬,全诗虽有离愁但无一处消极情绪。但写作此诗的背景是王勃以死罪之身遇赦免官后南下交趾省亲,其情绪之低落可想而知。

因此,全诗抒发了诗人难以排遣的离别之愁,而思乡之愁,前途渺茫之愁等又加重了离愁。首联是诗人对往事的回顾,两人在白下驿相交,在唐少府这里寄居,颔联结合眼前的离别,直言两人情谊深厚,一见如故和离别的不舍,颈联触景生情,因日晚,离别更加迫近,诗人情绪低落,此时又想到自己的故乡,诗人远离故乡,此时连好友也将离去,更添漂泊无依之感,离愁更加浓厚。诗人的所见、所想、所感均为失落、伤感之情,没有排遣离愁。

这种逻辑自洽性的解读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不会产生对解读的畏惧,可以相互辩论,且很容易喜爱上解读。

二、利用题干撬动解读:论证式解读

与前一种解读的最大不同在于“日边”这个词的理解不同,“日边”除了表示距离遥远外,还有“帝城”或“天子左右”的意思。如唐代赵嘏的《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有:“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如果“日边”取此意,则至尾联最后一句情感突然发生了转折,即虽然离别有万般不舍,但想到友人前途有望,又深感欣慰。“长安在日边”有暗含“长安日”这一意象,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就有:“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长安日确实有对前途的渴望,诗人借友人前途无量来宽慰自己,借此来排遣离愁,则格局心胸都较大,也说得通。但是“日边”的这个意象,恐怕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不知道。出题人也没有给出相应的注释。

好在出题人将自己的解读通过主观题的题干和客观题的选项明确呈现。这就要求考生能利用题干暗示的专家结论和对选择题的选项判断去撬动文本解读。

学生做主观题只需要带着出题人的观点到诗中找根据即可。但对一首可以有不同解读的诗歌确定一种解读是否较为武断,剥夺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动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业质量水平4-3指出“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其实,《白下驿饯唐少府》的主观题也可以将最后一句作两种解读,供学生选择、分析。如2018年高考全国乙卷《精卫词》就出得很好: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同样是题干暗示了专家结论,但《精卫词》的这道题给了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更好地考查学生的“专家思维”。

三、联系现实生活:构建答案的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来排遣消极情绪的具体行为,如借酒浇愁,自我安慰,找朋友聊天,旅游、散步等。因此,要答出排遣離愁的方法,首先要在诗中找出诗人具体的派遣行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认为心理上的亲近可以突破地理空间上的遥远,让知己如伴身边,是用一种豪迈、旷达来冲淡离愁,实际上就是自我安慰。《白下驿饯唐少府》前三联都看不出具体排遣离愁的行为,如果说排遣离愁了,就只能在尾联,因为唐少府是去当时的都城长安,所以诗人用友人可能的前途来自我安慰,排遣离愁。

但是,有不少答案将写作手法也包含在内,认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到的直抒胸臆以及《白下驿饯唐少府》的用典都答到答案里,以为这样会万无一失。能不能说通过直抒胸臆来排遣离愁,通过用典来排遣离愁?这些写作手法是用来呈现内容,本身并不能直接起到排遣情感的作用。就如同真正能起到解除饥饿作用的是食物,而不是用来盛食物的器皿。但用碗盛食物吃与用锅直接盛食物吃,也是解除饥饿的不同方式,反映的饥饿程度不一样,解除饥饿的迫切程度也不一样。再比如“借酒消愁”,是排遣愁绪的方法,但是用大碗大口喝酒与用小酒杯小酌,排遣愁绪的效果也不一样,碗和酒杯也是排遣愁绪的方法之一。直抒胸臆,离愁排遣得比较坚定、不拖泥带水,给人感觉离愁被排遣得无影无踪,用典则显得情感较为含蓄、深沉,是否排遣了离愁则未可知。

因此,将写作手法答进答案之中是完全可以的。其实很多题干中的术语都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来构建答案的组成部分,如表达技巧、含义、论证方法等。

高考进入后答案时期,意味着传统的权威性的答案缺失,通过答案来逆推解题思路,通过答案来规范答题步骤等方法都不能再用。没有权威,就只能靠自己,看谁能说服谁了,一线教师要有自己的答案.至少要对网上出现的获得普遍认可的答案进行判断、整理、筛选、重组等,以拟定言之成理,禁得住质疑,且能向学生解说的答案。教师不仅要和学生一起做题,还要结合学生的答案,不断完善答案。要做到这些,前提是师生都具有批判性思维,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将答题与解决日常生活相关联。如上所述,关于排遣离愁的方法要不要包含形式的问题,在不确定答案的组成部分时,可以联系真实的生活情境来辅助思考,加以确定。

没有标准答案,反而能解放学生的思维,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批判性思维论批判性思维素养对编辑的重要性出版广角(2016年21期)2017-01-07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医药导报(2016年28期)2017-01-06基于发展批判性思维品质的科学实验教学策略化学教与学(2016年12期)2017-01-06对比阅读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6年12期)2017-01-03设计思辨性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4期)2016-12-23思想政治课作业中的批判性思维养成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29期)2016-12-05

推荐访问:答案 拟定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