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完善的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

时间:2023-10-07 08:45:06 来源:网友投稿

张智龙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 526100)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具有授课对象广、面积大、涉及专业多等特点。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该课程,若以传统的授课模式,对待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立同样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会对很多学生造成学习的阻碍。面对这种教学难题,分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当前分级教学存在两种模式,一是EGP模式(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二是ESP模式(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GP模式针对的是学习者的英语基础,为学习者提供广泛的学**台〔1〕,也是民办高校最常使用的班级教学管理方式。这种模式下的班级分配称为自然班,即不是根据英语能力和层次,而是根据专业来划分班级。刘泽华等〔2〕认为自然班让学生更具班级凝聚力,学习者情感更有依托,班级活动更能顺利实施。ESP模式针对的是学习者的专业,即在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细化和专业化英语教学。本文结合EGP和ESP理论,就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分级重点探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分级状况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结合EGP和ESP理论建立一套符合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班级分配模式。

分级教学即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知识、潜在发展倾向等把学生科学地划分为学习班组,并使用恰当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方法,目的是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分级教学类似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通过比较学习者个体的差异,依据实际状况制订出合理的教学方案,最终达到效果最大化的目标〔3〕。分层教学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使其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更适用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从而真正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让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个性化”的理念。

分级教学在国外的发展主要是把课程教学与“小班授课”“主体教育”和“价值教育”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并运用在各种类型的课程当中。在国内,分级教学的历史更为长久,能追溯到孔子提出来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2004年,高等教育部门提出大学阶段的英语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对学生有一般、较高和更高三个要求〔4〕。因此,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在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实现分级教学。对于民办高校,EGP和ESP是当前较为可行的两种分级方式。

(一)EGP教学模式与分级

EGP教学模式是指把学生自然分班,运用同一套教学大纲、进度、管理方法和评价模式对待所有学生。在很多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班级授课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进行分配,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采取同一套教学模式。刘泽华等〔5〕反思了国内大学英语的分级情况,认为EGP具有以下价值:(1)体现教学的公平性;
(2)增加班级凝聚力;
(3)更符合外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EGP把英语作为通识能力,适合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尽管国内大多数重点院校都提出自己的分班模式,自然分班也是具有一定的价值,不可忽视。

(二)ESP教学模式与分级

ESP教学模式是指“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是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教学途径。在高校,ESP教学主要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工具性明显,促进学生的进一步专业学习。白蓝〔6〕认为ESP教学具有以下的价值:(1)适用的教学目标;
(2)开放的教学模式;
(3)互动的教学过程;
(4)专业的教学内容。将英语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面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ESP更具有利用的价值。

对于民办院校,从学校招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差异较大、基础参差不齐,各专业、各班级之间,甚至同一个班级内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也存在着差异。自然班作为普遍的课堂管理模式,使英语课程整齐划一的目标与进度、相同的授课内容,造成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内容少,进度慢,程度浅,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求知欲望下降。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则感觉上课内容多,难度大,进度快,而挫伤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种两难局面给老师带来教学上的难度。教师无法合理地制定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学进度不相符,结果导致师生双方都对教学效果不满意,因而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尽管大多数高校都采取一定的教学改革措施,仍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ESP特色不明显

大多数高校的分级做法是根据成绩进行分级,即在入学时让大学新生参加英语分级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一般分为三个级别(ABC)〔7〕。这种分级模式虽然操作简单,也能一定程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有效安排,但是不够科学。单纯以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他们英语水平的判断,既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能有效合理地分配班级,因此也不会达到“因材施教”的初衷。以考试成绩作为分级的标准,存在明显的弊端〔8〕。这种分级方式,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同一套教材,使用同一套评价方式和管理手段,并不能充分培养复合型人才。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所谓的英语能力并没有很合理地被安排到合适的班级,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没有和自身的专业相结合。

(二)教学呈现“同化”现象

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分级教学缺少特色。不同的班级采取同一套教材和教学模式,而班级分级区别仅仅体现在课程难度上。对于能力较差的班级,学生无法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和跟上课程进度〔8〕。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焦虑感。分级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有整体的规划,但在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方面,没有分级要求。因此,分级教学呈现“同化”现象,分级只是表面上的分级,达不到实在的效果。

(三)教学效果未达预期

分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使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是纵观多数民办高校的英语分级教学,学生得到的效果却是并不满意。以广东理工学院“大学英语(二)”的期末总评为例(见图1),参加考试的班级有124个,而及格率低于60%的班级有67个,不及格率为54%。及格率大于80%的班级仅有15个,教学效果未达到教学计划要求。

本部分结合广东理工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以及李艳平的英语课程分级情况表〔9〕,说明民办高校如何结合EGP和ESP理论实现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科学合理分配班级

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普遍开设两学年,仅仅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来组成不同能力的班级是不合理的,而应该由任课老师给出综合学习评价来判断一个学生的英语能力。因此,对大一年级的学生,应该按照自然班的方式进行教学安排(见表1)。

表1 大学一年级新生英语课程分级情况表

在大二时,学校根据学生两学期的英语综合学习评价情况,以及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把学生分为A、B、C三个班。班级级别不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材的选择等均不同(见表2)。

表2 大学二年级新生英语课程分级情况表

此阶段,大学英语课程应该着重与专门用途英语结合。A班的学生由于英语水平较低,教学目标还是以培养英语通识能力为主。而B、C班学生的英语能力较好,在教学当中应该逐步提高ESP的比例。此外,学生的能力跨度比较大,部分学生有留学、考研等提高专业英语的需求,学校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填报班级分配的意愿,把一学年的教师综合评价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大二年级英语分班的依据。

(二)培养教师ESP教学能力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往往是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通识能力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对外日常交流能力。ESP课堂则是在承载英语通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以充分发挥ESP教育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专业特点,在备课时着重处理教学内容的词汇、句子、背景知识等输入;
授课中提供有针对性的输入材料,辅以相应的专业英语的输出任务,通过各种有趣且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英语专用能力;
课后建立长效促学机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课后学习,如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C班学生的英语能力比B班好,在专业化教学方面应更为明显,教学内容难度应比B班大。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设置符合学生专业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大学英语课堂具有ESP特色,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完善学生评价方式

合理的评价方式和体系能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客观的学与教的依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在实际评价当中,教师应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覆盖学生的英语通识能力、交际能力、学术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既评价通用英语能力,又评价专业英语掌握情况。ESP课堂运用通识英语的评价方式,显然是不合理的。A班由于整体水平较低,传统的评价方法是适合的。但B、C班不能采取“过程性考核占50%与期末试卷考核占50%”这种评价方式。对英语进行分级,意味着对学生的考核也需要分级处理。B班学生水平较好,应在传统的评价方式上加入交际能力的考核,把学生的听说能力纳入考试范围。C班在B班的评价基础上,应加入学术英语的考查,以满足学生今后的升学要求。

此外,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照顾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明白不同班级的评价方法是为了更合理地促进学习,并不是以能力分高低,也不是区别对待学生,而是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的学习道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级只是坚持以学生为主,突显主体地位〔10〕。

(四)开设特色化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目前,大多数高校主要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指向来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侧重培养语言基础〔11〕。单纯的通识英语课程使各高校的英语学科特色不明显,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满足不了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的需求。从通用英语教学转向注重工具性、专业性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育的一种趋势。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缺少科研实力和办学资源,其大学英语课程一般是开设3至4个学期,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呈现。大部分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一定程度提高自身的通识英语能力,但是专门用途英语却基本没有提升。这种状况不能满足部分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专业化较强的行业。大学英语向专门性用途英语转变是必要的。因此,民办高校的英语课程不应止步于公共必修课。民办高校可以集中一部分资源,鼓励教师开设专门英语选修课,提升学生专业英语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英语课程民办高校分级民办高校教学论三个基本问题研究的反思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1年2期)2021-11-0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内蒙古教育(2021年18期)2021-02-12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分级诊疗路难行?中国医疗保险(2017年6期)2017-07-18分级诊疗的“分”与“整”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创新科技(2015年1期)2015-12-24分级诊疗的强、引、合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推荐访问:大学英语 分级 教学模式